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历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历程,第1张

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的颁布,拉开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序幕。2007年2月28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古籍保护工作,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8月3日,文化部在京召开全国古籍保护试点工作会议,选定57家(后增至59家)古籍收藏单位,开展为期一年的古籍保护试点工作,印发了《古籍普查方案》等文件,宣布成立了由66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自9月底开始,文化部组织开展了名录的申报工作。申报工作受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文化、文博、教育、民族、宗教等系统的200余家单位及个人参加申报,截止12月中旬,申报数量总计超过5000部,古籍类型除大量的汉文古籍外,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字古籍、金石碑拓、敦煌文献、舆图、竹木简等。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的入选标准十分严格。名录的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视具体情况适当放宽。国家珍贵古籍的评选标准,原则上与《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所规定的一、二级古籍的评定标准相同,即国家珍贵古籍原则上从一、二级古籍内选定。属以下两种情况的古籍暂不入选:一是专家审定时对版本存疑的,暂不入选;二是申报的版本残缺超过50%以上,其他收藏单位有同一版本全本的,暂不入选。11月初,文化部成立评审委员会,聘请简帛、碑帖、敦煌文献、佛经、汉文古籍、民族语文古籍、古籍保护等各学科专家,开始进行名录的初审工作。经评审委员会反复研究、审议,于12月中旬初步确定了名录的推荐名单。2008年1月7日,文化部办公厅向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发函,就名录推荐名单征求意见。根据各方的反馈意见,评审委员会研究后对推荐名单作了相应调整,于1月23日至29日在《中国文化报》及中国古籍保护网上向全社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根据公示意见,经评审委员会再次研究,将名录推荐名单调整确定为2392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8年3月1日批准颁布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种及“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家。这2392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汉文古籍2282部,包括简帛117种、敦煌文书72件、古籍2020部、碑帖7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0部,包括焉耆—龟兹文、于阗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白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等14种文字。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级姓巩的同学就我一个,有一天,我突然好奇巩氏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做了关于陈氏的历史和现状的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中华姓氏的书籍,阅读有关巩姓的报刊,上网查找巩姓的的来源和巩姓的历史名人。

 2、访问有关人士了解陈姓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

 3、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巩姓的名人故事。

 三、结论

 1、历史名人:巩(Gǒng巩)姓得姓于巩简公,历史有巩国安、巩献田、巩朔、巩湘、巩永固等名人。

 2、源流:出自姬姓,是以地名命姓的姓氏。周朝周敬王有个同族卿士简公受封于巩邑(今河南省巩县),称为巩简公。巩简公一度执掌朝政,他鉴于周王室的历次内乱,大多因为贵族掌权而引起的。于是他便录用从各诸侯来的人士,而不再任用王族子弟为官。这项措施,引起了王族子弟的不满。后来王子朝作乱,将他杀害了。他的子孙便原封邑名“巩”命姓,称巩氏。

 3、得姓始祖:巩简公。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左传上说,周天子的卿士巩简公,是甸内的侯爵。晋国有巩朔,而汉代有侍中巩攸。根据《姓氏考略》上说,巩姓是以地为氏的姓氏。而《潜夫论》上说,巩姓是周之世家公卿,又有晋大夫巩朔,望出于山阳,少数民族的生羌亦有巩姓,有一位叫巩廉至的名人。根据历来姓氏学古籍的考证,巩姓是周朝的世家公卿,发祥于现在河南省的巩县地方。巩县位于洛水的东岸,本是周朝时的诸侯之一,叫巩伯国,秦汉统一,便把巩伯国的原址,置为巩县。望族居于山阳郡,就是现在的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巩氏后人奉巩简公为巩姓的得姓始祖。

    六年级:巩晓晶

古籍整理专指对中国古代书籍进行审定、校勘、注释等加工整理工作,使新出版本便于现代人阅读。古籍整理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存亡继绝"的工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历史、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历史,让人们在纷繁芜杂的现实中仍能把握住民族发展的脉络,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参与世界文化交流。

  保护古籍一定要忌用化学胶水、化学浆糊、玻璃胶纸等修补古籍。

  中国古籍的纸张,多采用天然原料的手工制纸,而现今通用的化学胶水、 化学浆糊及玻璃胶纸对中国式纸张具有极强的腐蚀力,一般不隔多时,便会使纸张变质黄脆,触手即碎,故而绝不可用。正确方法应为采用天然面粉浆糊,调以麝香、花椒,可达到修复与避虫双重功能。如果藏家一时无法具备以上条件,也应宁可暂时不修,待请到行家里手,再行修复,绝不可仓促滥修,加厄典籍。

  忌用洋纸夹衬古籍。

  许多民国版本的拓片、字帖、纸墨拓工皆属精良,可版面之上却是黄斑累累,令人扼腕。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的一些书贾作坊,贪求省惜工料费用,采用了一种叫作“油光纸”的纸张(当时流行的一种廉价的西式工业法制纸),作为字帖的衬纸。由于西式纸酸碱性不合量,具有一定腐蚀力,以致许多民国旧帖惨遭“黄斑之厄”。这一遗憾也使得当今的古籍藏家得出了一条教训,即:中国古籍必须远离一切西式纸张,二者隔离,方为上策。

  忌用化学杀虫剂防杀蠹虫。

  一些新手藏书家,因为惧怕蠹虫蛀毁古籍,便时常使用一些化学杀虫剂喷洒书橱,结果蠹虫猖獗如故,而古籍却反遭其害,黄斑遍布书身。惨痛之余,古籍藏家们也悟出一点,传统古籍的纸张极为“娇贵”,受不得任何化学品的侵害,而化学杀虫剂的腐蚀只会造成“爱而毁之”的结果。传统的正确防虫方法应为:在书橱中放置麝香、芸香或花椒(也可采用质量上乘的印度奇南香),以香气驱杀蠹虫,效果极佳。

中华文明即华夏文明,更多含义,请参阅中华文明(多义词)。

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以易诗书礼乐春秋为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华夏文明的思想核心是神道设教、礼乐教化,严华夷之辨,推崇仁义礼智信。易学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根本。

五常诸子百家

六经

华夷之辨

4相关信息

1简介

礼仪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尚书正义》曰:“冕服采章”对被发左衽,则为有光华也。《释诂》云:“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春秋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达注曰:“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1]“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2]梅颐《伪孔传》:“冕服采装曰华,大国曰夏。”“华夏”一词的本义即是: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可见,华夏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2源头

华夏文明源自大地湾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陶寺文化,华夏族父系Y染色体主体是O3a5及其支系,母系线粒体单倍群主要为M7c、F 和B4。[3]五、六千年前,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学

会了种植小米的农业技术。粮食渐渐充足,不再像游牧民族那样缺乏食物,使得华夏族的人口很快的增长,超过了其它羌人。于是华夏族开始为生存空间而扩张,向四方的其它民族掠夺土地。在他们眼里,羌族已不在是同类,所以专称其为“西戎”,土地的争夺也发生在华戎之间。但是对华夏族更有吸引力的是东方适于农作的肥沃土地。然而不巧的是三苗已经先他们一步到达中原沃土。在那种文明起源的“部落英雄时代”,部族战争是人群间竞争的唯一办法。掠夺、驱逐、消灭外族的人会被本族人奉为英雄,这是那个阶段所有部落的“道德标准”。所以打败蚩尤驱逐三苗的英雄——黄帝诞生了。华族占据了中原,开始创造华夏文明。在中原更东的山东一带,还有许多小部族,被称为夷族。华人称夷族为“东夷”,而被赶到南方的三苗为“南蛮”。华夷之间的争斗贯穿了整个夏商时代,这种争斗的胶着使两族之间产生了大量的交流,到周代以后,东夷族被彻底同化,退出历史舞台,华夏族又取得了胜利。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华族的扩张目标又指向了长江以南更广阔的百越之地。虽然秦军坚甲锐兵,但在越族顽强的抵抗下伤亡极重,所设的桂林等三郡也是空有其名。于是秦朝只好对百越采用“怀柔政策”,直到汉朝前期还是“北拒胡而南怀越”。最终,汉人的足迹终于到了南海之滨。[4]

3特征

华夏金文的含义

华夏文明的主要特征是独特的道德礼仪。《新唐书 舆服志》曰:“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国。”“习俗孝悌”是指的《孝经》。又云:“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史记·秦本纪》里面,秦穆公亲口说:“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晋人由余答之曰:“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太祖、太宗礼乐刑政之纲,华夏文明之教,将复见于今日矣。”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云:“夫华夷峻防,一王大法,胡主中国,几变于夷,圣经明义,千载或湮焉。”因此,六经、六艺、五常以及其主张的诗书礼乐之道是华夏文明的本质。

诸子百家

华夏文明思想源流和继受图

诸子百家都继承了诗书礼乐的王官教育,都推崇君臣父子之礼和夫妇长幼之别,也都信奉圣王政治。春秋时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学者们便周游列国,为诸侯出谋划策,到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传统上关于百家的划分,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五常

诗、书、礼、乐、易,合称五经,五经对应五常。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人情有五性,怀五常,不能自成,是以圣人像天五常之道而明之,以教人成其德也。”又曰:“谓仁、义、礼、智、信也。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者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扬子法言》解释道:“仁,宅也;义,路也;礼,服也;智,烛也:信,符也。处宅,由路、正服,明烛,执符,君子不动,动斯得矣。故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此之谓也。”《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六经

所谓“六经”,指的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曰:《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孔子本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的原则,只是对这六部古书作了整理的工作。《国语·楚语上》记载包含了这六部古书。“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

明 张宏《华子冈图》局部

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这里提到了九种古籍:《春秋》、《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申叔时是楚庄王时的人,楚庄王在位于公元前614年至公元前591年,早于孔子半个世纪。孔子整理的六经早在楚庄王时就已经有了,而且这些书名已屡见于先秦其他文献。《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六经体系是华夏文明继承和发展的源头。“《诗》、《书》、《易》、《春秋》、《礼》、《乐》六者之术,以为大义,谓之六艺。”“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诗》《书》具其志,《礼》《乐》纯其养,《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诗》道志,故长于质。《礼》制节,故长于文。《乐》咏德,故长于风。《书》著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能兼得其所长,而不能遍举其详也。”经学塑造了华夏政制的价值理想,正如民国学者李澄源在《经学通论》中所说的那样:“吾国既有经学以后,经学遂为吾国人之大宪章,经学可以规定私人与天下国家之理想。圣君贤相经营天下,以经学为模范,私人生活,以经学为楷式,故评论政治得失,衡量人物优劣,皆以经学为权衡。无论国家与私人之设施,皆须于经学上有其根据。”在华夏文明中,五经是诸子的思想源头,也是诸史的评判标准,同时还是文艺创作的指导原则。 从历史的角度看,经学规定了华夏文明的大本大源,在历年层面塑造了华夏族群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塑造了我们祖先共同的生活方式。正是有了经学的存在,华夏族群才能历经二千余载,虽然曾经车驾奔驰,战乱频仍,曾经南北分裂,夷狄入侵,曾经神州荡覆,宗庙丘墟,但文明之毫光,未曾一日隐没于荒蛮,族群之理想,未曾一日熄灭于天壤,从而缔造文化统一、生生不息的局面。正是有了经学的存在,华夏历史虽然历经王朝更迭,而政治制度的建构,社会改革的推动,始终有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不管政制如何变化,都不离文明之大系。正是有了经学的存在,社会生活中的冠、婚、丧、祭各种礼仪,不论如何损益,总能维系社会生活的理想价值,衣冠文物,代代因袭损益,但不变的是对有礼义的生活的追求。可以说,要真正深入华夏的历史,必须深入历史的深层内核,而历史的内核便在经学之中。

古籍修复师在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的古籍和古物,这些古物在出土前或者是出土后,可能遭到破坏,尤其是巨大环境的变化,会对它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古籍修复师在我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决定了我国的文化是否能够流传下去。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古籍修复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知识方面。

首先就是知识方面,作为古籍修复是我们要有足够的历史知识,要了解每一个古物背后的故事,根据当时的时代特点对古物进行修复。如果我们不了解古物背后的故事,或者是它所处的时代随意对古物进行处理,那么古物可能会遭到破坏,毕竟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点,古物也有那个时代的特性,在修复的过程中,肯定不能够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对文物进行随意的修改。

二、灵气方面。

其次就是灵气方面,作为古籍修复师也要有灵气,要懂得古物中蕴含的精神。能够在情感上和古籍有一个共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从事这项工作。

三、性格方面。

最重要的就是性格方面,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因为修复古物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能够耐得住寂寞,能够仔细认真的把自己的全部精神投入到其中。尤其性格一定要沉稳,因为一旦我们过于急躁,就可能会造成文物的破坏。同时技术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再成为一名真正的古籍修复师之前,我们一定要多进行练习,尤其是要避免手抖的问题。

不知道你们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古籍修复师还需要哪些东西呢?欢迎在评论区底下留言。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年-约公元前422年),姓丘,名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汉代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

  关于左丘明的故里,为现今的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左丘亦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30余年,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

  其历史、文学、科技、军事价值不可估量,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他还撰写了历史名著《国语》,与《春秋左氏传》成为珠联璧合的历史文化巨著。公元前451年,左丘明病逝,葬于东衡鱼村东北处。647(唐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封左丘明为“经师”,墓前建石坊。1530年(明嘉靖九年)明世宗封左丘明为“先儒”。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朱由俭封左丘明为“先贤”。1725年(清雍正三年)为避孔子名讳,奉旨“丘”旁加“阝”改为邱

左丘明画像(4张)

氏,今石横邱氏皆为左丘明之后人。

左丘明画像(4张)

  根据存世的刘向《别录》佚文“左丘明授曾申”,以及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所记“左丘明作《传》以授曾申”等史料判断,可知左丘明的出生年代约与孔子晚年弟子曾参及曹恤等人大致相当。即左丘明在年龄上应为孔子的孙子辈,而约生于鲁定公在位的中期;而据《左传》、《国语》二书对于历史人物的称呼来看,可知左丘明应当卒于鲁元公在位时期。即公元前五世纪晚期。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有《左氏春秋》和《国语》两部史学巨著。

图书馆7月工作总结及8月工作计划

 一个月的工作就要到了尾声,是时候进行工作总结了,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图书馆7月工作总结及8月工作计划,仅供参考!

 图书馆7月工作总结及8月工作计划

 在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馆全体工作人员兢兢业业,坚守工作岗位,努力服务大众,现将七月份工作小结如下:

 一、7月份工作小结

 1、本月,我馆共接待到馆读者9683人次,外借8696册次,送书上门30册次,预约借书34册,修补图书31册,资料代查24条,下乡32人次。

 2、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衡洲建设杯‘衡阳市全民国学知识电视争霸赛’”为60年来奖金最高(周冠军5千元,总冠军2万元),影响最大(市内各媒体抱团宣传要让周冠军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的一次比赛,县委宣传部把该项赛事——衡阳县区海选工作的重担全权交给我馆举办,我馆经过精密组织,加班加点,从出题到阅卷,从准备赛务到主持活动现场,经过笔试初赛和现场答题决赛,现已完成了我县海选工作,选出8名选手参加市里比赛。

 3、本月我馆播放视频讲座5场次,共有250人次参与,播放了科普知识系列视频,《地震来临》、《宇宙》、《冰箱的选购与使用》、《《走进科学》深海采油》、《地球上的千里眼》等。举办“欢聚16点”5场次,共有260人次参与。

 4、根据湖南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本月我馆申报服务成果3项,分别为《共享·书香乐——阅读推广大舞台》服务品牌活动服务成果、“欢聚16点”品牌活动服务成果、总分馆制——台源镇分馆服务成果。这次服务成果申报时间短,任务重,我馆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共整理出了24本申报资料,现申报资料已上报到市服务成果评审组。

 5、本月我馆已完成第五批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申报工作,现申报资料已上报到市里。

 6、少读活动现已紧锣密鼓地启动前期工作。

 7、人大图书馆调研前期工作也正在紧密进行中。

 8、举行业务例考一次。

 9、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我馆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以及非党人员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上微党课,写学习心得。

 二、8月份工作计划

 1、继续做好各项公共服务工作。

 2、继续做好“欢聚16点”和“阅读百村行”两大服务品牌活动。

 3、举行业务例考。

 4、阅读推广活动2—4个。

 5、做好服务成果省级申报工作。

 6、完成全市少读活动代表队员海选工作。

 7、完成人大图书馆专题调研。

 8、组织馆员参加省市图书馆学专题知识竞赛。

 9、组织馆员参加青年图书馆论坛征文。

 10、组织馆员参加八省图书馆学征文。

 拓展阅读

 图书馆2016上半年工作总结

 XX年上半年,金华市图书馆在市文广新局领导的全面支持和关心下,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制定的责任目标,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体干部职工群策群力、艰苦奋斗,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XX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惠民、利民服务工作

 图书馆的党群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让群众走进图书馆,还千方百计送服务下乡,实行国家文化惠民政策,让人民群众真正受益。我馆今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有“党员进社区”、培训下基层,重点开展“手机图书馆”推广活动、实行全地区公共图书馆“一卡通”通借通还工作等。

 1、开展“手机图书馆”推广活动。我馆的“手机图书馆”是纸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拓展服务,目的在于让市民不出家门就能“把图书馆装进手机”,使用我馆的电子资源。馆领导非常重视“手机图书馆”的推广宣传,前期邀请数据库公司专家在全体职工中开展“手机图书馆”培训。为了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营造社会阅读氛围,我馆于4月23日“世界图书日”在图书馆大厅启动“手机图书馆”推广活动。并且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抽调人员相继在金华市政府、金东区、省第五监狱、新世纪小区、罗店镇等开展宣传推广活动,让更多的群众享受该项文化惠民服务。

 2、市图书馆培训活动下基层。3月18日,我馆文化共享工程金华市支中心工作人员到莘畈乡开展走基层送服务活动,工作人员带着500册农技宣传资料及1200张光碟深入群众中发放、讲解,并对莘畈乡的农家书屋进行了业务指导;6月3日我馆技术部负责人带队到婺城区乡镇开展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另外,我馆还派出技术员对县(市)公共图书馆开展了4次技术指导。

 3、为了实现全地区范围内图书自由借还,方便人民群众阅读,我馆牵头开展全地区公共图书馆“一卡通”通借通还工作。“一卡通”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在我馆的努力下,目前已经统一规范了各县市图书馆的IP标准;收集了各个图书馆的设备信息、设置了***通道;市政府统一设备招标到位;已对接永康图书馆、武义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兰溪图书馆,到年底开通全地区所有县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

 除此之外,我馆上半年还开展了“市民选书”活动、5次党员干部“小爱凝大爱”进市福利院阅读推广活动、7期群众免费计算机培训等惠民服务活动。

 二、重点建设我馆服务品牌,重树市图书馆知名度

 上半年除认真做好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欢乐金华等省文化厅、市局规定服务项目之外,重点培育与创立我馆的四个文化服务品牌:小邹鲁大讲堂、双溪展窗、双溪生活公益课堂、未成年人读书节。我馆通过服务品牌活动来增强新闻媒体与市民的关注度,提升社会影响力,从而获得各界的关注与支持,更好地发展图书馆事业。

 1、文化服务品牌之一——小邹鲁大讲堂。“小邹鲁大讲堂”自去年开办以来,共举办十五期,上半年我馆“小邹鲁大讲堂”共举办了6场。如:3月9日“用智慧经营婚姻”、3月16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4月13日“敦煌所存儒家经典和敦煌教育”、6月15日“艾青的成功道路”等。特别是4月20日,我馆邀请央视主持人芝麻主讲“科学真好玩”,听众爆满。大讲堂立足于市民生活、学习、工作的'热点问题和精神、文化需求,邀请各行业的专家、学者、教授,组成精英团队,为市民举办内容丰富、层次不同的讲座,受到各行各业市民读者的欢迎。

 2、文化服务品牌之二——双溪展窗。上半年举办各类展览26场(其中全地区巡展18场),“春节那些事——浙江各地春节习俗摄影展”、“雷锋生平展”、“窗下读书”、“平安金华”、“鸟类摄影展”、“急救知识展”等。特别是“五水共治”、“我的梦中国梦”是我馆工作人员精心策划、整理收集、筛选编辑、自制完成的展览资源。两个展览已在本馆大楼、市政府大厅公益展出,还将为市区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提供公益展览。

 3、文化服务品牌之三——双溪生活公益课堂。我馆积累了“小邹鲁大讲堂”的成功经验后,从名家、教授主讲的“高大上”讲座出发,开创了走“小清新”路线的“双溪生活公益课堂”。公益课堂分学科德育素质教育,如茶艺、编织、剪纸、插花、服饰搭配、家庭园艺等,主要为某种生活方式、小技能的入门培训,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并进行一定的成果展示。上半年公益课堂共开课20场,“日常生活妆培训”、“科学发声改变生活”、“个人色彩风格与形象管理”、“商务礼仪培训”、“急救知识培训”“演讲与口才”、中国剪纸等等。

 4、文化服务品牌之四——未成年读书节。未成年人读书节是国家文化部每年重点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我馆也围绕活动主题,将读书节创立成为我馆的文化服务品牌。本年度,我馆切合未成年人读书节主题“我读书、我快乐、我智慧”,开展2场讲座、1次比赛、2场教育进课堂活动、1次阅读推广活动以及巡展活动,其中“国学体验:汉服穿越秀”、第二届“美丽图书馆”未成年人绘画创意比赛、“泡泡英语嘉年华”活动深受小读者们的喜欢。

 我馆不仅通过这些品牌活动聚集了图书馆人气,引导全民阅读的氛围,还通过举办“金华文史知识竞赛”、“金华地区方志展”、“读经典看**”、“闹元宵猜灯谜”等阅读推广活动,不断提升我馆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在全馆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上半年金华日报、金华晚报、电视台、省文化厅官网、金华市政府官网等各类新闻媒体对我馆正面宣传报道共计56次。

 三、完善基础业务服务,提示我馆服务水平

 1、市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截止到XX年6月15日,借阅部共接待读者109005人次,办理图书馆证2528个,借还图书236166册(不含流通站借阅册数),续借2930人次,解答咨询4130人次。阅览部共接待读者7120人次,外借册数773册,咨询人次32人次。地方文献接待读者756人次,解答咨询61次,征集地方文献168种,268册。采编部加工馆藏新书籍约11625种23080册。共享工程支中心完成了全馆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工程及数据库的安装,图书馆网站访问量达22余万次。

 2、推出新举措,参与两会信息服务。精心编辑信息服务专题资料,参与人大代表前期议案构思,为代表个人全程“订制”信息。两会召开期间,向近四百位市人大代表发送信息服务短信,并安排四名专业人员12小时不间断,接受代表、委员电话咨询,协助检索纸质、电子资源。立足馆藏文献基础和中国知网、电子图书、博看期刊等14个数据库,制作154页、9万字的“三改一拆”、“金华地区铁腕治水”两个专题信息服务资料,并印刷1200册。两会召开期间,将《专题》发放给两会代表、委员,为其参政、议政服务。

 3、根据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的要求,3月28日我馆主持召开全市古籍普查推进会。全市21个古籍公藏单位的负责人和普查员,共38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我馆聘请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专家对参与古籍普查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古籍普查培训,解答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交流经验。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推动了我市的古籍普查工作。

 4、为了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沟通与理解,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我馆于6月8日召开重点读者代表座谈会。我馆各服务窗口推荐的20位重点读者代表与馆领导、各部门主任一起围绕“努力改善图书馆服务”这一内容进行座谈。

 四、强化安全生产,保障图书馆阅读环境

 今年我国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省市相关部门、市文广新局也十分重视并多次下文,市局领导亲自带队检查我馆的安全防范措施。我馆根据要求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确保公共安全。

 1、人防。首先根据我馆实际情况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其次,我馆各部室明确落实安全责任,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书,全馆动员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形成全馆自上而下“人人有责任,处处保安全”的人防体系。

 2、物防。我馆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加大对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设施建设,定期对纪念馆、机房、办公室、地下配电房等场所进行巡查,在全馆开展安全大检查,针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加固防范设施,提高物防能力。

 3、技防。我馆很重视技防在安保工作中的作用,历年不断投入资金,在全馆各楼道、关键部位安装32个探头,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子监控系统,有效全面地对图书馆进行监控管理。

 “人防、物防、技防”极大改善了我馆安全环境,给市民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阅读环境。

 五、存在困难与问题

 随着图书馆服务的扩展和市民对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加大,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如我馆部分设施、设备还不完善,服务功能还不齐全,馆藏资源还需增加、品牌建设还需努力、学术研究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安保急需增加专业人员等等。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不满足于现有取得的成绩,不断探索发展之路,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发挥图书馆文化窗口引领、示范作用。

;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