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证的常见证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4收藏

阳明病证的常见证型,第1张

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于阳明之经,弥漫于全身,而肠中尚无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或心烦躁扰,气粗似喘,面赤,苔黄燥,脉洪大。

治法:清热生津。

方剂:白虎汤。

常用中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阳明腑证,是指邪热内盛于里,邪热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阻滞肠道所表现的证候。本证往往是阳明经证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临床表现:日哺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不通,甚者神昏谵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辨证要点:肠腑实热弥漫,阳明经气旺于晡时,邪正相争更剧,故潮热日晡更盛;四肢禀气于阳明,热逼津泄甚于四末,故手足濈然汗出;邪热与糟粕结于肠中,致使大便秘结,腑气不通,故脐腹胀满,痛而拒按;邪热亢盛,上扰心神,轻则不得眠,重则见神昏谵语,甚至狂乱不宁。苔黄燥而有芒刺,或焦黑燥裂,为燥热内结,津液被劫之故。有形之邪壅实于里,组阻滞气机,抑遏血脉,脉气不利,故脉反沉迟但必有力;若邪热结而不甚,热迫血涌则脉滑数。

治法:峻下热结。

方剂:大承气汤。

常用中药: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传统上比较重视互为表里的脏腑关系,即如《灵枢·本输》所说:“心合小肠”,“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下面,我为大家讲讲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肺与腑

 肺与大肠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生理上,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能促进大肠的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则有助于肺气肃降。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病理情况下,若大肠实热内结,腑气不通,可影响肺的肃降,而出现胸满、喘咳等症。反之,肺失肃降,津液不能下布于大肠,则可见大便困难;若肺气虚弱,气虚推动无力,而致大便艰涩难行,称之为气虚便秘;若气虚不能固摄,清浊混杂而下,又可见大便溏泄。

 其次,肺与胃经脉相连,其气主降,均喜润恶燥,生理上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肺主宣发肃降,布散精气津液以滋养胃;而胃受纳腐熟,与脾主运化配合,化生气血津液以养肺。故在病理情况下,肺胃之间亦多相互影响。肺的气阴不足,肃降失常,可致胃之气阴亏虚,胃失和降而上逆,出现呕吐、呃逆等症;反之,胃的气阴不足,常致肺的气阴亏虚,影响肺气宣降,上逆而见咳、喘等症。外感病的过程中,亦常见肺病及胃或肺胃同病的现象,如太阳中风证、风湿证之见干呕症状等,或见肺胃热盛之证;杂病咳嗽,亦可由胃病及肺。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说:“盖胃中水谷之气,不能如雾上蒸于肺而输诸脏,只是留于胃中,随热气而化为痰,随寒气而化为饮,而胃中既为痰饮所滞,而输肺之气亦必不清而为诸咳之患矣。”而胃脘痛等亦可由肺病及胃,肺金能克肝木,肺虚无力制肝则肝旺,肝旺则乘脾犯胃,使胃疾缠绵。

 另外,肺与膀胱在人体水液代谢方面密切相关。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不断将体内水液向下输送,而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膀胱生理作用的发挥,下受肾阳的气化,中受脾气的转输,上受肺通调水道之影响。肺对膀胱亦有调控作用,若调控正常,则尿液的贮存和排泄有度。反之,肺的宣降功能障碍,调控失灵,则膀胱开合失司,或合而不开,则尿少、癃闭;或开而不合,水泉不止,而见遗尿。故《景岳全书》说:“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治气;治肾者,必治肺。”

 心与腑

 心与小肠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生理上,心阳的温煦,心血的滋养,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功能;小肠主化物,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经脾气升清上输心肺,有助于心血的化生。病理情况下,心火亢盛,可循经下移于小肠,使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出现尿少、尿赤、尿道灼热或涩痛等症;而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出现心烦、失眠、舌红、口舌生疮等病症。此外,小肠虚寒,化物失职,日久可出现心血不足的病症。

 另外,心为君主之官,主宰人的心理活动,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参与判断事物,作出决定,在六腑中为惟一参与心理活动的腑。心与胆在心理活动过程中密切配合,胆在心神的主导下,行使其决断功能。病理情况下,心胆病变常相互影响,表现出精神情志失常的病症。如心胆气虚,则见惊悸不宁、胆怯善恐、失眠多梦、汗出气短等症。若胆郁痰热内扰,心神不宁,则见眩晕呕恶、烦躁失眠、精神抑郁、胸闷不畅等症状。

 脾与腑

 脾与胃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在生理上,脾与胃纳运相协,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是脾主运化的前提;脾主运化,则为胃的受纳腐熟创造了条件。如果没有胃的受纳腐熟,则脾无谷可运,无食可化;反之,没有脾的运化,则胃不能继续受纳。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同为后天之本。脾主升清,水谷之精微始得上输于心肺,胃才能行受纳腐熟之职;胃主降浊,则水谷下行而无停留积聚之患,又有助于脾气之升运。脾胃之气,一升一降,相反相成,从而保证了纳运功能的正常进行,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二者同居中焦,而构成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脏属阴,主运化而升清,以阳气用事,故喜燥恶湿;胃腑属阳,主受纳腐熟而降浊,需阴液滋润,故喜润恶燥。脾胃燥湿喜恶之性不同,但又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脾湿能济胃燥,则方能行下降之令,传导之职,水谷糟粕以次传下;胃燥能济脾湿,则脾方能行其上升之令,运化之职,水谷精气上输心肺,灌百脉而 营养 全身。二者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保障脾胃的正常纳运及升降。诚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所说:“胃易燥,全赖脾阴以和之;脾易湿,必赖胃阳以运之。”在病理情况下,脾胃病变常相互影响,一损俱损。如脾虚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可影响胃的受纳与降浊,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脘腹胀痛等症;若胃失和降,亦可影响脾的运化与升清,出现食后腹胀、便溏、泄泻等症。若脾湿太过,湿浊中阻,转输无力,也会导致胃气不降,出现纳呆、嗳气、呕吐、胃脘胀痛等症;而胃燥阴伤,则可损伤脾阴,出现不思饮食、食入不化、腹胀、便秘、消瘦、口渴等症状。

 其次,脾主运化,须依赖胆腑之助。《医学见知》云:“胆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而胆木则有赖于脾土的培植,脾气健运,胆气充足。病理情况下,若胆气升发疏泄失常,则影响脾之运化。李东垣《脾胃论》说:“胆气不升,则飧泻、肠澼不一而起矣。”反之,脾气亏虚,又可致胆木失去中土的培植,而致胆气亏虚,出现胸胁隐痛不适、乏力、神疲气短、惊悸虚怯、失眠多梦等;若湿热困脾,土壅侮木,肝胆疏泄失职,胆汁上溢外泛,则可见口苦、黄疸等症。

 另外,在中医藏象理论中,脾主运化,涵盖了小肠化物与泌别清浊的功能,故小肠虚证之化物、泌别失职,亦常从脾治。大肠的传导功能,亦有赖于脾气的推动与固摄、脾阳的温煦及脾阴的滋润,若脾之气虚推动无力,或阳虚肠寒气滞,或阴虚肠失滋润,均可导致大肠传导障碍,而见排便困难之症;若脾阳不足,大肠失于温煦,又可致虚寒泄泻,出现食已窘迫,大便色白,甚则完谷不化,溏泄无度等。

 肾与腑

 肾与膀胱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在生理上,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固摄与气化。肾之阳气充足,气化作用正常,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尿液才能正常生成与排泄,从而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膀胱贮尿排尿有度,也有利于肾的气化主水功能。病理情况下,若肾之阳气不足,气化失常,固摄无权,则膀胱开合失度,可出现癃闭,或尿频、多尿、尿后余沥、遗尿,甚则尿失禁等。反之膀胱开合不利,尿液不得排泄,亦可影响到肾的气化和固摄,以致出现小便色质或排出的异常。

 其次,肾阴肾阳为一身脏腑阴阳之根本,而胃主受纳腐熟,一方面需赖肾阳之蒸化以腐熟水谷,肾阳如釜底之火,火旺力足,则釜中之物自熟;另一方面,胃又赖肾阴之滋助,以维持其濡润不燥之特性。肾主藏精,则有赖于后天胃土之资助,同时,胃主降浊,使水谷之浊气下达小肠与大肠,从便、尿而排,故肾主二便,又与胃之降浊相关。在病理情况下,肾气亏虚,多累及于胃,而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若真阳暴脱,必导致胃气断绝,可见呃逆连发,呃声低微,气不得续等症。若肾阴不足,火热偏盛,煎熬津液,三阳热结,则可见前后闭涩,谷道干涩,噎膈不下。反之,胃土虚衰,化源不足,可致肾精亏虚,而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另外,热病过程中,阳明热结而成腑实,若下不及时,常由胃及肾,耗伤肾阴,而致土燥水竭之症。

 肝与腑

 肝与胆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相合关系。在生理上,肝胆同主疏泄,共同发挥协助消化的作用。肝主疏泄,一方面分泌胆汁,贮存于胆;另一方面调畅胆腑气机,以促进排泄胆汁。而胆附于肝,藏泄胆汁。两者协调合作,使胆汁疏利到肠道,以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其中肝的疏泄功能起主导作用,肝所化生的精汁充盈,疏泄功能正常,胆才能贮藏足够的胆汁和适度地排泄胆汁;胆汁排泄通畅,也有利于肝主疏泄功能的有效发挥。另外,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肝胆相互配合,则人的思维正常,遇事果断。故张介宾《类经·藏象类》说:“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正由于肝胆在功能上息息相关,故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肝胆气虚、气郁、湿热、火旺之证多同时出现,而表现为胆怯易惊、失眠多梦、气短乏力;或见精神抑郁、胁肋胀痛、口苦、眩晕,或见口苦、呕恶、纳呆、胁痛、黄疸、带下黄臭等症状。

 其次,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中焦脾胃气机之升降。肝气条达,则胃气和降。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则致胃失和降,可见胸胁及胃脘胀痛或窜痛、呕吐、呃逆嗳气等;若气郁化火,肝火犯胃,在上述症状基础上,还可见口干口苦,心烦易怒,泛酸嘈杂之象;若寒邪直中肝经,肝失疏泄,而使胃气通降受阻,则见巅顶头痛,胃脘冷痛,或由少腹攻冲作痛,呕吐清稀涎沫等症。另外,肝气之疏泄,调畅气机可促进大肠之传导及尿液的生成。故肝郁气滞,可使大肠气滞,传导失司而见便秘之症;可使水液输布障碍,膀胱排尿功能失常,而见癃闭之症。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风热头痛的病因病机 5 风热头痛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风热头痛的治疗 71 治法 72 风热头痛方药治疗 73 风热头痛的推拿治疗 74 风热头痛的艾灸治疗 8 关于头痛 9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风热头痛的方剂 2 治疗风热头痛的穴位 3 治疗风热头痛的中成药 4 风热头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风热头痛 1 拼音

fēng rè tóu tòng

2 英文参考

anemopyretic headach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adache due to windheat evi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adache with windheat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风热头痛为病证名[1]。属外感头痛。即头痛·风热证(headache with windheat syndrome[2])。指外感风热邪气,以头痛而胀,甚则如裂,发热恶风,面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外感头痛证候[3]。见《外台秘要》卷十五。

4 风热头痛的病因病机

风热头痛由外感风热引起[1]。风为百病之长,多夹时气而发病。若挟热邪,风热上炎,侵扰清空,而为头痛[4]。

5 风热头痛的症状

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或鼻塞流浊涕,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4][1]。

《医林绳墨·头痛》:“上攻头目,或连齿鼻不定而作痛者,此为风热之头痛也。”

《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因风热痛者,必兼目昏鼻塞。”

6 证候分析

热为阳邪,其性炎上,风热中于阳络,上扰清窍,故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面红目赤,亦为热邪上炎之征。风热之邪犯卫,故发热恶风。热盛耗津,则口渴欲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均为风热邪盛之象。[4]

7 风热头痛的治疗 71 治法

疏风清热[4]。

72 风热头痛方药治疗

风热头痛治宜石膏散、荆芥散、神芎散、桑菊饮等方[1]。

可用芎芷石膏汤[备注]芎芷石膏汤(《医宗金鉴》):川芎、白芷、石膏、菊花、藁本、羌活加减。本方以川芎、白芷、菊花、石膏为主药,以疏风清热,但方中羌活、藁本偏于辛温,对热盛不宜,则可改用黄芩、薄荷,山栀以辛凉清解。若热甚伤津,证见舌红少津,则可加知母、石斛、天花粉等生津止渴。若大便秘结,口鼻生疮,腑气不通者,可合用黄连上清丸[备注]黄连上清丸(《古今医方集成》):黄芩、黄连、黄柏、栀子、菊花、桔梗、薄荷、川芎、大黄、连翘、当归、葛根、玄参、花粉、姜黄苦寒降火,通腑泄热。[4]

73 风热头痛的推拿治疗

[5]

选穴:印堂、头维、太阳、鱼腰、攒竹、阳白、百会、四神聪、肺俞、风门、大椎、曲池、风池、肩井。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先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发际至头维、太阳穴,往返5~6遍。再用拇指分推法从印堂穴开始经鱼腰、太阳至耳前,反复分推3~5遍。然后指揉印堂、攒竹、鱼腰、阳白、太阳、百会、四神聪,每穴约1分钟。用指尖击法从前额部向后颈部反复叩击1~2分钟。用五指拿法从前额发际处拿至风池处,反复操作3分钟左右。用梳法从前额发际至后颈发际处,反复操作1分钟。指按揉大椎、肺俞、风门,每穴各1分钟。拿曲池、合谷,每穴约1分钟。用拍法拍击背部两侧膀胱经,以皮肤微红为度。

74 风热头痛的艾灸治疗

[6]

选穴:太阳、头维、大椎、曲池、列缺

灸法:艾条回旋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局部温热红晕,每日1次,疾病痊愈后可巩固多灸1~2次。

8 关于头痛

头痛(headache[2][7])为病证名[8]。亦称头疼[8]。是指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7]。出《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头部疼痛,包括头的前、后、偏侧部疼痛和整个头部疼痛[8]。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8]。凡六*外感,脏腑内伤,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踞,肝阳上亢,精髓气血亏损,经络运行失常者,均能发生头痛[8]。除服药治疗外,还可根据病机,配合针灸疗法,常可提高疗效[4]。针灸治疗头风有较好疗效,但应结合现代诊断方法,注意与颅脑实质性病变作鉴别,以便及时治疗原发病[9]。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可单独出现,亦可出现予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4]。

详见头痛条。

9

阳明病证的常见证型

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于阳明之经,弥漫于全身,而肠中尚无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