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健脾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加减 附: 1 古籍中的益气健脾丸 益气健脾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yì qì jiàn pí wán
2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 21 方名益气健脾丸
22 组成人参3两,白术3两,陈皮1两半,炙甘草8钱,枳实1两半,白茯苓2两。
23 主治脾弱不能运化,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口淡耳鸣,食少。
24 加减大便泄泻,加山药、扁豆、炒莲肉;甚者,加肉豆蔻。
古籍中的益气健脾丸 《成方切用》:[卷四下消导门]健脾丸
。合斯二者,所以去山楂麦芽,加茯苓炙甘草,名益气健脾丸,治脾虚食少。去山楂麦芽陈皮,加当归芍药芎枳
《医方集解》:[消导之剂第十六]健脾丸化痞消导本方去山楂、麦芽,加茯苓、炙甘草,名益气健脾丸∶治脾虚食少。本方去山楂、麦芽、陈血充芍麦芽
《医学传灯》:[卷上]脾胃虚有寒者宜之。若中宫有火。不能化物者。此方极妙。益气健脾汤人参白术白茯甘草陈皮半夏山楂神曲苡仁泽泻正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二十三脾胃门]药方脾养胃,滋谷气,除湿热,宽胸膈,去痞满。久服强中益气,百病不生,元精炯炯,长寿之基,其在是矣。凡人皆
《寿世保元》:[卷四]劳瘵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证类本草》卷十四引《孙尚药方》之救急稀涎散 41 救急稀涎散的别名 42 组成 43 功效主治 44 救急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45 方解 46 运用 47 现代适应证 48 救急稀涎散的药理作用 49 各家论述 410 附注 5 《政和本草》卷十四引孙尚药方之救急稀涎散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救急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55 注意 56 备注 57 出处 6 《圣济总录》卷六方之救急稀涎散 61 救急稀涎散的别名 62 组成 63 救急稀涎散的用法用量 64 功效与主治 65 方解 66 出处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救急稀涎散 1 拼音
jiù jí xī xián sǎn
2 英文参考jiuji xixian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救急稀涎散同名方剂约有三首,其中《证类本草》卷十四引《孙尚药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猪牙皂角15g、白矾1~3g。具有开关涌吐之功效。主治中风闭证。
4 《证类本草》卷十四引《孙尚药方》之救急稀涎散该方剂有抗菌和促进呼吸道分泌痰液、促进涌吐痰涎作用,但剂量以吐出痰涎为止,不宜过量口服。同时中医文献认为其主治中风闭证,机理尚待探讨。目前仅可用于对症涌痰而已。[1]
41 救急稀涎散的别名急救稀涎散、稀涎散、稀涎饮、吐痰散
42 组成
猪牙皂角四挺(须肥实不蛀,削去黑皮),晋矾一两(光明通莹者)[2]。
猪牙皂角4挺(须肥实不蛀,削去黑皮),晋矾1两(光明通莹者)。
猪牙皂角15g、白矾1~3g[3]
43 功效主治具有开关涌吐之功效。主治中风闭证。痰涎壅盛,喉中痰声辘辘,气闭不通,心神瞀闷,四肢不收,或倒仆不省,或口角似歪,脉滑实有力。亦治喉痹。[3]
44 救急稀涎散的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再研为散[2]。如有患者,可服半钱,重者三字匕,温水调灌下[2]。不大呕吐,只是微微稀冷出,或一升二升,当时惺惺,次缓而调治[2]。不可大呕吐之,恐伤人命[2]
上二味,为细末,再研极细为散。如有患者,可服1g,重者15g,温水调灌下,不大呕吐,只有微涎稀冷而出,或一升二升,当时省觉,次缓而调治。不可使大攻之,过则伤人。[3]
45 方解中风闭证,痰涎壅盛,阻塞气道,喉中痰声辘辘者,当先稀涎吐痰,疏通咽喉,缓解危急,然后再随证调治。本方功效重于稀涎通窍,涌吐之力较弱。方中皂角辛咸,能通窍去闭,涤垢腻之痰浊;白矾酸苦涌泄,能化解顽痰,并有开闭催吐之功。两药合用,有稀涎催吐、开窍通关的功用。[4]
46 运用本方可用于中风痰闭之证。以喉中痰声辘辘,气闭不通,心神瞀闷,人事不省,脉滑实有力为证治要点。用本方开关急救,待痰涎排出、神志清醒以后,便不可续进吐方,应随证调治。若属中风脱证则禁用。[1]
47 现代适应证[1]
适应证:涌吐痰液。
48 救急稀涎散的药理作用[1]
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皂角所含皂角苷可 胃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呕吐及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属恶心性祛痰药,皂角煎剂口服亦可引起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多,同时皂角煎剂对**毛癣菌、星形奴卡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皂角不仅 胃黏膜引起呕吐和腹泻,而且腐蚀胃黏膜,易发生口服中毒,特别是对中枢神经系统毒性较大,故临床应用量不宜过大,呕吐痰液即止。白矾现代医学记载其仅有抗病原微生物和收敛作用,而没有对呼吸道、消化道的影响;白矾对金**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痢疾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牛型布氏杆菌、百日咳杆菌、脑膜炎双球菌也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时对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对变异链球菌、产气荚膜杆菌、核酸杆菌、产黑素类杆菌及口腔杂菌等厌氧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破伤风杆菌、兼性厌氧菌、淋球菌有中度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红色毛癣菌等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49 各家论述1《医方集解》:《经》曰:病发于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治不与疏风补虚,而先吐其痰涎。白矾酸苦,能涌泄,咸能软顽痰,故以为君;皂角辛能通窍,咸能去垢,专制风木,故以为使,固夺门之兵也。师曰,凡吐中风之痰,使咽喉疏通,能进汤药便止,若尽攻其痰,则无液以养筋,令人挛急偏枯,此其禁也。
2《方剂学》:本方偏于化痰开窍,而涌吐之力较弱。方中皂角辛能开窍,咸能软坚,善能涤除浊腻之痰;白矾酸苦涌泄,能化顽痰,并有开闭催吐之功。二者相合,具有稀涎作用,能使冷涎微微从口中吐出。对于中风闭证,痰涎壅盛,阻塞气机,妨碍呼吸者,先以本方催吐,使其痰稀涎出,咽喉疏通便止,然后续进他药,随证调治。
410 附注急救稀涎散(《附广肘后方》卷三)、稀涎散(《普济本事方》卷一)、稀涎饮(《岭南卫生方》卷中)、吐痰散(《点点经》卷二)。
5 《政和本草》卷十四引孙尚药方之救急稀涎散 51 处方皂荚(如猪牙肥实不蛀者,削去黑皮)4挺 白矾30克(通莹透明)
52 制法上二味,各为细末,再研极细为散。
53 功能主治开关催吐。治中风闭证,痰涎壅盛,痰声漉漉,不省人事,不能言语,但不遗屎,脉象滑实有力者;亦治喉痹。
54 救急稀涎散的用法用量每服1.5克,重者2克,温水调灌下。当时省觉,次缓而调治,不可大攻,过则伤人。
55 注意中风脱证忌用。
56 备注方中皂荚开窍祛痰,白矾催吐开闭。二者相合,有开关催吐之功。对中风闭证,痰涎壅盛者,可先用此方吐出痰涎,疏通咽喉,然后对证施治。
57 出处《政和本草》卷十四引孙尚药方
6 《圣济总录》卷六方之救急稀涎散 61 救急稀涎散的别名稀涎散[5]。
62 组成皂荚(削去黑皮)四枚,白矾一两[5]。
63 救急稀涎散的用法用量为极细末,病轻者服半钱,重者服三钱匕,温水调灌下,不大呕吐,只有微涎稀冷而出,当时省觉,次缓而调治[5]。
64 功效与主治救急稀涎散功能开关催吐[5]。治卒中风,昏昏若醉,心神瞀闷,四肢不收,或倒仆不省,或口角似斜,微有涎出;亦治喉痹[5]。
65 方解救急稀涎散方中皂荚辛能开窍,咸能去垢,可以涤除浊腻之痰;白矾酸苦涌泄,能软顽痰,并有开窍催吐之功[5]。故适于中风闭证,痰涎壅盛,妨碍呼吸,阻塞气机者[5]
66 出处一、《医学三字经》
这是过去绝大多数中医教徒弟推荐的入门书。医学入门的《医学三字经》,就相当于幼童启蒙读的《三字经》,它勾勒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基本轮廓,而且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为清朝医家陈修园著,并附有他自己的注解,阅读时候宜先把歌诀读熟,再结合陈修园自己的注解去理解。
可注意看此回答中左上角或者右下角的标记,所有中医书籍都可在其内找到电子版
二、《濒湖脉学》
明朝医家李时珍著。是关于脉学的口诀,对脉象的描述生动、形象、准确,易于理解背诵。是脉学入门之书,学习把脉的必读之书。宜先熟读,并尽量在实践中去体会。若无人实践,可以先从摸自己的脉开始:细心体会自己一年四季、一天昼夜早晚、喜怒哀乐之时脉象的异同。
三、《药性赋》
为中药启蒙书。将248种常用中药分为寒、热、温、平四大类,用赋的形式,生动优美地呈现出来,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其对药性的概括,准确而实用。宜熟读。
四、《医方集解》
清朝新安医家汪昂著。收录方剂 800余首,列为21门。每方论述包括适应症、药物组成、方义、服法及加减等。切于实用,故流传甚广,为学习中医方剂的中药书籍。
上四种,是中医的“入门经典”,特点是通俗易懂,切于实用。能够让你迅速走进中医,熟悉常规临床,培养起中医的思维。
五、《素问》
为《黄帝内经》的上半部,全面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其内容范围很广,包括天文、地理、人事、节气、养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则等,堪称中医最根本的经典。值得一生反复研读,结合临床反复琢磨,悟其精义。
六、《灵枢》
为《黄帝内经》的下半部,阐释中医的基本理论,尤其偏重于经络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灵枢》与《素问》具有同等价值和意义,尤其是有志于在针灸方面有所建树的医者,更应该在此书上多下功夫, 细读深思。
七、《难经》
用问答的形式写成,列八十一个问题,并给出回答。是对《黄帝内经》所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的解释和补充。内容涉及脉学、经络、脏腑、腧穴、针法等。宜反复研读。
八、《神农本草经》
这是学习中药的根本经典,全书列中药三百六十种,以应一年三百六十日,又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一百二十味,列其性味主治,言简意赅,值得反复品味。
九、《伤寒论》
为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伤寒论》从外感病出发,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其中的113个基本方剂,至今仍在临床广为运用。宜先熟读原文,再结合诸家注解学习。
十、《金匮要略》
为《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杂病的部分。重点论述常见内科病症的起因、变化、辨证、方药,奠定了中医脏腑辨证的基础,与《伤寒论》一脉相承,同等重要。
上六种,是中医的“根本经典”。须反复读,熟读精思。医学水平的提高,一靠临床实践,二靠体悟经典。体悟经典,医学思想才能不断提升境界。读经典,宜心存敬畏。若有所心得,千万不能将其作为攻击他人的工具,或自高自大的资本。否则,便堕魔道!
十一、《温热论》
清朝大医叶天士于舟中口述,其弟子整理而成。为温病学奠基之作,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篇幅不长,见解大异于前人,开创了中医的新一重境界。
十二、《温病条辨》
清朝医家吴鞠通著。系统地构架了了温病的基本体系。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分条论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与叶天士的学问一脉相承。
十三、「敖氏伤寒金镜录」,舌诊入门。
十四、「人身通考」,身体各部分名称在中医体系中究竟指什么,代表什么,有何内涵,非常有趣。
十五、「运气辩与临证录」,关于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应该有很多人都感兴趣吧。
十六、「灸绳」,周楣声老先生的著作,研习灸法必读。周老先生的「针灸穴名释义」也很有趣。
十七、「中国刺血疗法大全」,研习刺血疗法必读,业界良心,纯正干货。
十八「医林掇英」,名医柯雪帆的所著小说一本,寓教于乐,有益身心。
十九、「本经疏证」、「本草问答」,了解药性的难得好书。
二十、「增订伪药条辨」,如题所言,如何辨别药物真伪,非常有趣,可以做睡前读物。
二十一、「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写在最后,往往是最重要的。熟悉「伤寒」的诸位都知道,医圣曾提到一本重要的参考文献「汤液经法」,此书已佚,但「辅行诀」中摘录了大量「汤液经法」的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反复研读,收获颇深。个人认为,这还是一本学习五行理论的好书。不过,最有趣的是,学习了它之后,你就可以尝试真正的“食疗”了。
二十二、「中藏经」,到底是不是华佗所著还有待考证,但它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却是事实。这本书篇幅不大,只有上、中、下三卷。有趣的地方,在下以为有三点:首先是谈了许多“四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这是“天人合一”观念非常好的体现;其次是这本书对于脏腑辨证谈论多且细;第三这本书中有大量非常有名的方剂。
二十三、「针灸甲乙经」,这本书亦是对于「内经」的分类整理,而且自这本书之后,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针灸学。此书还有一个重要意义,便是摘录了部分「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内容,这本书现在已佚,但我们可以通过「甲乙经」来了解它。
二十四、「千金方」,药王孙思邈所著,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叫做「备急千金要方」,后一部分叫做「千金翼方」。这本书对于临床的帮助非常大,而且非常有趣的是,里面有许多涉及“房肿木”的内容。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宜明论方》卷六方之双解散 31 双解散的别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功能主治 35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36 用药禁忌 37 各家论述 38 附注 39 摘录 4 《疫痧草》方之双解散 41 组成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5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之双解散 51 组成 52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53 功能主治 6 《医方集解》方之双解散 61 组成 62 功效主治 6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64 各家论述 7 《医学集成》卷三方之双解散 71 组成 72 功能主治 8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三方之双解散 81 双解散的别名 82 组成 83 制备方法 84 主治 85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86 双解散的临床应用 87 附注 9 《世医得效方》卷十七方之双解散 91 组成 92 主治 9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0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双解散 101 组成 102 功能主治 10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1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一方之双解散 111 组成 112 功能主治 11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2 《保命歌括》卷三方之双解散 121 组成 122 功能主治 12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3 《便览》卷一方之双解散 131 组成 132 功能主治 13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34 运用 14 《伤寒大白》卷一方之双解散 141 组成 142 功能主治 15 《伤寒大白》卷二方之双解散 151 组成 152 功效主治 153 附注 16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双解散 161 组成 162 功能主治 16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64 运用 17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双解散 171 组成 172 功能主治 18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之双解散 181 组成 182 功能主治 18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84 制备方法 19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经验良方》之双解散 191 组成 192 功能主治 19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94 制备方法 20 《朱氏集验方》卷二方之双解散 201 组成 202 功能主治 20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204 运用 205 各家论述 21 《片玉痘疹》卷三方之双解散 211 双解散的别名 212 组成 213 功能主治 214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215 运用 22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双解散 双解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uāng jiě sǎn
2 概述双解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九首。
3 《宜明论方》卷六方之双解散 31 双解散的别名通气防风散、通解散
32 处方益元散、防风通圣散各七两[1]。
益元散210克 防风通圣散210克
33 制法
上药一处相和入拌匀。
34 功能主治《宜明论方》卷六方之双解散功能解表清热,表里双解[1]。主治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所伤,或小儿疱疹[1]。
功在内外双解,宣通气血。主治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所伤,无问自汗,汗后杂病,但觉不快,及小儿疮疹;伤寒身热头疼,拘倦强痛,无问自汗无汗,憎寒发热,渴与不渴,伤寒疫疠,汗病两感,风气杂病,一切旧病发作;或里热极甚,腹满实痛,烦渴谵妄,下后未愈,或证未全,或中瘴气、马气、羊气及一切秽毒,并漆毒、酒毒、食一切药毒,及坠堕打扑伤损疼痛,或久新风眩头疼,中风偏枯,破伤风,洗头风,风痫病,或妇人产后诸疾,小儿惊风,积热,疮疡疹痘。
35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加葱白五寸、盐豆豉五十粒、生姜三片,水煎服[1]。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入葱白15厘米,盐豉50粒,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温服。
36 用药禁忌孕妇及产后月事经水过多,并泄泻者不宜服。
37 各家论述《伤寒温疫条辨》:防风、麻黄以解表,薄荷、荆芥以清上,大黄、芒消以涤肠胃,滑石、栀子以利水道,桔梗、石膏以清肺胃之邪,而连翘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热为患,肝木主之,芎、归、白芍和肝血以息风热,而白术、甘草又所以健运脾土,能胜湿热御风火故也。方中倍用六一者,以伏气所蒸之湿热,半从肌表而泄,半从水道而利也。
38 附注通气防风散、通解散(《直格》卷下)。
39 摘录《宜明论方》卷六
4 《疫痧草》方之双解散 41 组成大黄、玄明粉、葛根、牛蒡子、荆芥、连翘、薄荷、蝉蜕、枳壳、人中黄、桔梗[1]。
42 制法上药为粗末[1]
43 功能主治《疫痧草》方之双解散主治烂喉痧,痧现隐约,喉烂气秽,神烦目赤,便秘,脉实者[1]。
主治痧隐约,喉烂气秽,神烦便闭,目赤,脉实,症势乍作,正强邪实者。
44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1]。
5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之双解散 51 组成当归、白芍药、川芎、防风、大黄、薄荷叶、连翘各五分,石膏、桔梗、黄芩各八分,桂枝、荆芥穗各二分,滑石二钱四分,甘草一钱[1]。
52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1]。
53 功能主治《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之双解散主治痘疮表里俱实者。[1]
6 《医方集解》方之双解散 61 组成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各五钱,黄芩、石膏、桔梗各一两,甘草二两,滑石三两,加生姜、葱白煎[1]。
防风通圣散去大黄、芒消。
62 功效主治《医方集解》方之双解散主治表里俱热而不便秘者[1]。
功在表里双解,和血调气。
6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加生姜、葱白,水煎服[1]。
64 各家论述麻黄、防风、荆芥、薄荷、川芎以解表,黄芩、栀子、连翘、石膏、滑石以解里,复有当归、芍药以和血,桔梗、甘草、白术以调气,故曰双解。
7 《医学集成》卷三方之双解散 71 组成大黄6钱,滑石6钱,牙皂1钱,甘草1钱。
72 功能主治《医学集成》卷三方之双解散主治二便闭,实证者。
8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三方之双解散 81 双解散的别名双解汤
82 组成辣桂1分,川大黄1分,白芍药1分,泽泻1分,牵牛(炒,取末)1分,桃仁(去皮,炒干)1分,甘草半分。
83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84 主治《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三方之双解散主治便毒,内蕴热气,外挟寒邪,精血交滞,肿结疼痛,大小便秘者。
85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水煎,食前服,1日2次。先小便快,热从小便出,后大便利,皆是稠毒。
86 双解散的临床应用便痈《外科发挥》:一男子便痈肿痛,发寒热,以荆防败毒散,二剂而止;以双解散,二剂而消。
87 附注双解汤(《普济方》卷二九○)。
9 《世医得效方》卷十七方之双解散 91 组成升麻葛根汤、消风散加玄参、黄芩、薄荷。
92 主治《世医得效方》卷十七方之双解散主治喉病虚热。
9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10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双解散 101 组成防风5分,川芎5分,当归5分,白芍5分,大黄5分,薄荷叶5分,连翘5分,石膏8分,桔梗8分,黄芩8分,山栀2分,荆芥穗2分,滑石2钱4分,甘草1钱。
102 功能主治《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双解散主治痘疮表里俱实。
10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生姜为引。
11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一方之双解散 111 组成杏仁2钱,芍药2钱,甘草2钱,车前子(微炒)2钱,泽泻2钱,大黄2钱,干姜(炮)2钱,滑石2钱。
112 功能主治《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一方之双解散主治便痈。内蕴热毒,外挟寒邪,或交感强忍,以致精气郁结,疼痛,大小便涩。
11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水2盏,煎8分,空心服。
12 《保命歌括》卷三方之双解散 121 组成防风通圣散去消、黄合益元散加香薷。
122 功能主治《保命歌括》卷三方之双解散主治伤寒、温暑热病在表,头痛身热,肢体痛,邪热有余。
12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生姜、葱为引。
13 《便览》卷一方之双解散 131 组成防风、川芎、羌活、荆芥、甘草、薄荷、石膏、滑石、连翘、白术、枳壳、栀子、桔梗、前胡、麻黄、白芍。
132 功能主治《便览》卷一方之双解散主治伤寒温暑热,病在表,头痛身热,肢体疼痛。
13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葱3枝,煎服。
134 运用汗后身静内热,去麻黄、荆芥、羌活、葱、姜之类;67日大便燥者,加大黄、芒消。
14 《伤寒大白》卷一方之双解散 141 组成柴胡、干葛、荆芥、薄荷、黄芩、玄参、石膏、知母、甘草、桔梗、防风。
142 功能主治《伤寒大白》卷一方之双解散主治阳明少阳,先伤积热,又冒表邪,郁于上焦,咽喉作痛。
15 《伤寒大白》卷二方之双解散 151 组成羌活、葛根、柴胡、防风、荆芥、石膏、黄芩、滑石、山栀、连翘、知母、甘草、桔梗。
152 功效主治《伤寒大白》卷二方之双解散功在和解表里。主治发狂,外有表邪壅闭,内有积热。
153 附注无汗,脉浮数,先以羌活冲和汤散表,后以双解散和解表里。
16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双解散 161 组成防风、羌活、白芷、苏梗、陈皮、独活、柴胡、甘草、香附、川芎、芍药各等分。
162 功能主治《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双解散主治痘为风邪所闭,疮不起,发咳嗽,恶风,自汗,战栗。
16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生姜为引。
164 运用风邪束甚,加麻黄。
17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双解散 171 组成麻黄、防风、荆芥、苏荷、前胡、当归、白芍、黄芩、石膏、黑栀、连翘。
172 功能主治《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双解散主治一切风寒湿热,内外邪毒所伤,血气两郁,咳嗽舌干,壮热。
18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之双解散 181 组成山茵陈1两,麻黄1两,石膏1两(研),川大黄1两(湿纸裹煨)。
182 功能主治《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之双解散主治四时伤寒并时气两感。头痛口干,烦渴,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
18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每服2钱,荆芥茶调下,不拘时候。
184 制备方法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
19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经验良方》之双解散 191 组成升麻半两,干葛半两,甘草半两,荆芥半两,蔓荆子半两,薄荷半两,天麻半两,僵蚕半两,知母半两,贝母半两。
192 功能主治《普济方》卷一四七引《经验良方》之双解散主治伤寒浑身壮热,气粗,烦渴多汗。
19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大盏,加生姜3片,葱白1茎,煎至5分,去滓温服。小儿分作3服。
19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20 《朱氏集验方》卷二方之双解散 201 组成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升麻1两,干葛1两半,白芍药1两半,甘草1两半,陈皮(不去白)2两,香附子(炒去毛)3两,紫苏叶2两半。
202 功能主治《朱氏集验方》卷二方之双解散主治四时伤寒,疫疠,风温,湿温,不问阴阳二证,表里未辨,发热恶寒,头疼项强,腰背拘急,肢节疼重,呕吐喘嗽,鼻寒声重,目睛眩疼,烦躁引饮,往来寒热,已经汗下,病势愈甚,用药错误,坏证恶候及不服水土,山岚瘴疟,妇人血虚发热。
20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煎7分,通口服。如要出汗,加葱白3寸,淡豉14粒,连投23服,略以被覆汗出,不拘时候。
204 运用春、夏,加蒿本、白芷各1两。
205 各家论述此方乃四君子汤、升麻汤、香苏散合而为一。四君子汤主气;升麻汤解肌发散,退热解表;香苏散助二药之表里。此药性稍凉,有热者宜服之。居南方瘴地或冬多愆阳,当并服取效。若体性有寒及坏证已虚者,恐亦难用。大抵有虚寒人,只服人参,多亦能助寒;有实热人,只服白术,多亦能增热。此药内有干葛、升麻、香附子之类,性寒为多,自当审之。
21 《片玉痘疹》卷三方之双解散 211 双解散的别名防风通圣散
212 组成防风、荆芥、连翘、甘草、桔梗、黄芩(酒炒)、赤芍、薄荷、归尾、麻黄、川芎、滑石(水飞)、石膏(煅过)、天花粉、牛蒡子、栀子(酒炒)、白术。
213 功能主治《片玉痘疹》卷三方之双解散主治痘发热,头面先肿者,名大头风。
214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桃仁去皮尖为引,水煎,热服。
215 运用益气健脾丸简介
本文2023-10-07 23:54: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