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感人爱情故事大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7浏览:5收藏

中国古代感人爱情故事大全,第1张

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传说》等。

1、《牛郎织女》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牛郎,从小父母双亡,跟着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很不好,经常虐待他,后来把他赶出了家门,只分给他一头老牛,让他和老牛相依为命。

有一天夜里,老牛对牛郎说:明天会有天上的织女下凡,到村外河里洗澡,如果晚上不能按时返回天庭,就要留在人间了。你去把岸边的一件红衣服拿走,那个仙女就会嫁给你,也算了却了我一桩心愿。

第二天,牛郎按照老牛的吩咐去做,去河边拿了那件红色的衣服。那是其中最小的一位仙女的衣服,结果两人一见钟情,小仙女就嫁给了牛郎,和牛郎过起了男耕女织的生活,小夫妻非常恩爱,生了一儿一女,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却说其他仙女返回天庭后,负责后宫的王母娘娘发现小仙女没有回来,就带着人下凡人间,要把小仙女带回天庭,接受惩罚。

牛郎织女向王母娘娘苦苦哀求,但无济于事,因为天上的神仙不能和人间的凡人结婚,小仙女违反的是天条,牛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被带走了。

回到家里,老牛含着眼泪又说话了:牛郎呀,我马上就要死了了,你把我身上的皮扒下来,穿上你身上,就可以飞到天上去,这是我能为你做的最后一件事了。说完老牛就断气了。

牛郎穿上老牛的皮,挑上两个箩筐,把一对儿女分别放在箩筐里,就飞奔天上,追赶王母娘娘他们去了。

追着追着,被王母娘娘发现了,王母娘娘就转身在空中划了一条直线,变成一条银河,阻挡了牛郎的去路。牛郎和织女隔河相望,哭声震天,谁也不肯离去,王母娘娘深受感动,就特许他们在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银河两岸见一次面。

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动了天上的喜鹊,每到七月七日,它们用自己的身体,自发的在银河中间搭起一座长桥,以方便牛郎织女相会,这座桥,就被称为鹊桥。

2、《孟姜女哭长城》

秦始皇修长城,闹得普天下老百姓鸡犬不宁。相传河南杞县许家庄有一对新婚夫妻,男的叫范杞梁,女的叫孟姜女。小两口结婚后恩恩爱爱,日子过得蜜一样甜。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天,范杞梁就被官府征往北方去修长城(当地人叫边墙)。命令一下,范杞梁哪敢不去,小两口愁得没法,二人抱头大哭一场,就忍痛分手了。

日转月也转,光阴快如箭。范杞梁一去就是几个月,像石沉大海,一点音讯也没有。孟姜女一人在家,白天吃饭不甜,晚上睡觉不香,重重心事也没有个人说。就这样,慢慢觉着衣裳宽了,镯子也松了。

又过了一月俩月,仨月五个月,转眼到了十月里。天气一天天冷了,草上的露水都变成了白霜。这时候,东家西家,左邻右舍,拆拆、洗洗,缝缝、补补,都赶着给去修边墙的亲人送寒衣。

户大人多,有兄弟有哥的,送衣裳都是男的去。范杞梁单根独苗,没有兄弟姐妹,况且父母又年老体弱,哪有力气去送寒衣孟姜女一则怜惜父母,二则思念丈夫,便拿定主意,要亲自给丈夫送寒衣去。

孟姜女动身前打扮打扮,带好棉衣、干粮,临走时拜别公婆,喊一声“爹”,叫一声“娘”,哭着说:“我要找到范杞梁,一对夫妻好回乡;我要找不到范公子,任死不见爹和娘!”

孟姜女出门走了七、八里,就觉着腰酸腿痛,上气不接下气,她心想,像这样一步一挪,几千里路程啥时才能走到!想到这里,孟姜女不由得就哭了起来。她想着哭着,哭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块云彩上。原来是神人搭救她哩。

孟姜女坐在云彩上,只听见风声“呼呼”直响,不多一会儿,就来到了长城边。她睁开眼一看,修长城的工地上,就像蚂蚁行雨一般。民们一个个破衣烂鞋,面黄肌瘦。

长城上下,死的人成堆,秦兵正拉着往城墙里面埋。孟姜女一见,吓得脸色煞白,不由得心惊肉跳。她赶紧向民工们打听丈夫的消息,问了好几个人,都说不知道。

她的心里又收紧了,生怕有啥意外。最后向一个抬石头的人打听:“大哥,你可知道在这里修城墙的有个叫范杞梁吗”

抬石头的民使低下头想了想说:“早先,是有个叫范杞梁的。不过,多天以前,他累死后就埋在这边墙里了。”

真是腊月里打响雷,六月里下苦霜。孟姜女一听,当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她两腿一软,眼前一黑,“扑通”一声瘫在地上,拉起围裙把脸一蒙,嚎啕大哭起来。

孟姜女哭了第一声,长城上的砖瓦乱往下落;孟姜女哭了第二声,整个长城都乱摇晃;孟姜女哭了第三声,只听“哗啦啦”一声,城墙塌了几十丈。

孟姜女哭着,城墙塌着,哭得悲痛,就塌得快,塌得多,顷刻之间,竟哭塌了几百里。长城一塌,露出了白花花的死人骨头。孟姜女知道这里边就有自己丈夫的骨头,也顾不得害怕了。

她把中指咬破,往骨头上挨个滴血,滴着说着:“要是杞梁,血就渍湮;不是杞梁,血不变样!”孟姜女说着哭着,哭着说着,滴着血,掉着泪,走一处,又一处,最后总算找到了自己的丈夫。她抱起尸骨大哭三天,直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她把中指咬破,往骨头上挨个滴血,滴着说着:“要是杞梁,血就渍湮;不是杞梁,血不变样!”孟姜女说着哭着,哭着说着,滴着血,掉着泪,走一处,又一处,最后总算找到了自己的丈夫。她抱起尸骨大哭三天,直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孟姜女哭塌边墙的事,传到了秦朝皇宫里,秦始皇马上命令满朝文武大臣一齐出动,不光要止住孟姜女再哭倒长城,还 要把她杀掉。

说话之间,就把孟姜女带到了金銮殿上。秦始皇一见,大吃一惊。哎哟,这是哪里的仙女下凡了吧我那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哪有像她这样美貌的!这时,秦始皇的杀人之心早变成了欢喜之情。

他对孟姜女说:“小女子,你是哪州哪县的,姓甚名谁,为啥哭倒边墙快快讲来!”

孟姜女一见这个死对头,就狠狠地说:“俺家住河南杞县城南十里许家庄。爹姓许,娘姓孟,干娘姓姜,我就叫许孟姜。我的丈夫范杞梁,被你逼来修边墙,累死了。”一边说着,一边又痛哭起来。

秦始皇说:“起来吧,别哭啦,我赐你无罪。快快埋罢范杞梁,给我做偏房,荣华富贵尽你享!”

孟姜女心想:我恨不得咬你几口才解恨,谁肯给你做偏房!不过,当着秦始皇的面,孟姜女的心里早拿定了主意。当时她就说:“要我做偏房也不难,必须依我三桩大事才行!”秦始皇一听,见她破了口,心里美滋滋的,毫不在意地说:“说吧,蛮说三桩,就是千桩我也可以答应你!”

秦始皇一听,见她破了口,心里美滋滋的,毫不在意地说:“说吧,蛮说三桩,就是千桩我也可以答应你!”

孟姜女说:“要用玉石棺材盛我丈夫的尸骨,埋到你家风水宝地九龙口,不能葬在黄沙岗!”秦始皇点了点头说。“这好讲!”

“第二桩,文武百官披麻戴重孝,你也得跟着灵柩拄哀杖!”秦始皇听了,瞪起眼睛为难了好半天,心想,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还 是硬着头皮答应下:“拄哀杖也无妨!”

“第三桩,还 要在江边,用绫罗绸缎给我缚一架彩秋,让我打秋解愁肠。”当时,秦始皇都一一答应了。

安葬范杞梁的日子到了,真是玉石棺材盛尸骨,朝廷皇帝拄哀杖,文武百官披麻戴孝。孟姜女的两桩心愿都实现了,眼看彩秋也缚好了。

孟姜女趁着好晴天,来到江边上。她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地,又静静地望了一会儿江水。随后,她登上彩秋,用尽平生力气往上荡。

一次荡起来,先望望千里以外的爹娘;二次荡起来,再望望生她养她的故乡许家庄;孟姜女第三次荡起来以后,两手一松,就跳进了江中央。

3、《白蛇传》

在宋朝时的镇江市。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 识,并嫁与他。

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

白素贞上天庭**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

白素贞因为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还有可爱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4、《梁山伯与祝英台》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绍兴城访师求学。

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去会稽求学。途中,邂逅了会稽郡城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会稽郡城的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

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

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

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奉化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下轿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5、《董永传说》

七仙女与义妹张巧嘴下凡来到人间观赏灯会,后遇到了卖身葬父的穷书生—董永,七仙女与张巧嘴见董永老实憨厚,深情厚谊便同时爱上了董永;

在董永为卖身葬父而成为傅家家奴时,便与七仙女结为了夫妻,而张巧嘴却阴差阳错的嫁给了傅家少爷—傅官保,从此,同住在屋檐下的两对冤家便结成了。

张巧嘴痛恨七仙女捷足先登嫁给了自己深爱的董永,之后便暗施心计陷害七仙女,因斗不过七仙女所以上天庭告御状,却落得剔除仙骨,贬下凡间的下场。

最终七仙女被天兵天将抓回天庭并生下一子。剧情后半部分在张巧嘴的挑拨下,董永上供法宝金簪而成为了献宝状元,之后再次与七仙女相会。

张巧嘴因偷了上供的金簪遭到全国通缉,便利用金簪的法力作乱人间,之后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下凡解除了灾害惩罚了张巧嘴,最后七仙女甘愿舍去花容月貌与神奇的法力成为凡人与董永长相思守。

《不老梦》元光二年上巳之日,刘媗在渭河边遇到了振翊将军韩衿,芳心暗许。第二年,黄河于濮阳决口,武帝派了十万兵士去救灾,又让韩衿督查。刘媗(知道了这件事后)去为韩衿送别,并且趁机表白了自己的心意。然而韩衿用“你年纪还小”这个借口,委婉地拒绝了她。  之后三年,韩衿曾戍守定襄,(期间)刘媗曾寄书信于他,信上说:我已到可以出嫁的年龄了。  又是三年,刘媗跟着姐姐刘陵侦查长安城(的情况),(为其父)结交、拉拢皇上身边的人。每次遇到韩衿,都是既欢喜又惶恐。  再过三年,刘媗患病,久治不愈。那时,韩衿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刘媗害怕这一别就再也见不到了,追赶大军十余里地,终至所有力气都用尽,无法再追。(那时的她)咳血染白衣,憔悴瘦骨立。  元狩元年,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密谋反叛之事败露,刘陵、刘媗都被关入狱中。韩衿想要见刘媗一面,(便去求武帝),在未央宫叩首不止,直至额头破裂,血流满地,武帝依然没有答应。刘媗身故,韩衿亲手将其埋葬在终南山。那以后,长安城内便流传着一首歌谣:茔茔蔓草,岁岁不老;风雨如晦,死生为谁。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尾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尾生抱柱而死。” ——《史记·苏秦列传》

亦存抱柱心,

洪波耐今古。

莫从桥下过,

恐忆少年侣。这是《庄子》中一个哀怨凄婉的爱情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尾生的痴心汉子和心爱的姑娘约会在桥下,可心上人迟迟没来赴约,不幸的是大水却涨上来了,这个痴情汉为了信守诺言坚持不肯离去,最后竟然抱桥柱溺亡。据说,他们约定的地点叫蓝桥。尾生所抱的梁柱,也和他一道成为守信的标志。

反正我挺感动,还有洛夫的诗也不错

1、凿壁借光

  东晋时期的一位道教理论家葛洪,曾托汉代刘歆之名撰写了《西京杂记》一书。书中记载了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明,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教益。

  2、高凤流麦

  后汉时,南阳有一书生名叫高凤,少时,“家以农亩为业”,他却“专精诵读,昼夜不息”。有一次,高凤的妻子下地干活,而庭院里又凉晒着小麦。为了防止鸡、豚糟蹋粮食,妻子让高凤在家看护。突然,天降暴雨。此时的高凤仍手持赶鸡的竹竿诵读经书呢。不知不觉中雨水将庭院中的小麦冲跑了。一会儿,高凤的妻子从地里赶回来了,一看,啊呀!简直是糟透了,小麦都被雨水冲走了,而自己的丈夫却悄然不知,仍在书中神游。在妻子的责问声中,高凤才恍如从梦中醒来。后来,人们用“流麦、中庭麦”等称美读书专致,用“流麦士”称书呆子。

  3、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的著名社会活动家、外交家苏秦,一次因多次游说秦王失败而返回故里。回家后,他的妻子不下床迎接他,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亲和他连话都不说。苏秦为之大耻,乃发奋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后人用“刺股、锥股、握股”等形容勤学苦读,刻苦自励。

  4、截蒲为牒

  汉代有一位名叫路温舒的人,小时候他的父亲叫他去放羊。路温舒在放羊的同时,割取一些蒲草,回家后用蒲草编成蒲简,用蒲简来写字,后人用“截蒲、削蒲、编蒲、题蒲”等指苦学。

  5、三余读书

  三国时,有个名叫董遇的人,常常教育他的学生利用“三余”时间读书。所谓“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后用“三余”泛指空闲时间。多用来指读书,有惜时之意。

  6、陶侃运甓

  晋时,有一个官至太尉的人陶侃,闲来无事时,常常是早上把砖(甓)从屋子里搬出去,天黑了又搬回来。循环往复,不知疲倦。一些人看见后不解其意,便问其缘由。陶侃回答说,恐怕攸闲惯了,将来不能干一番大事。后来,人们用“运甓”表示励志勤力,不畏往复;用“运甓瓮、运甓人”等指不安攸闲,发奋功业之人。

  7、闻鸡起舞

  《晋书·祖狄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祖狄和他的好朋友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二人常常互相勉励,立志为国效力。他们二人常常“共被同寝”半夜听到鸡叫,即起来操演武艺。后人用“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

  8、临池学书

  古代一位书法家张芝,练习书法的时候,将其家中的衣帛都写上字,而后再洗净煮白,反复为之,尽将池水都染黑了。终于练就了一笔漂亮的草书。后人用“临池学书、书练”等形容刻苦学习书法。

  9、悬梁苦读

  古时后有一个刻苦好学的人叫孙文宝,他不分白天黑夜,总是在孜孜苦读。等到晚上疲劳不堪需要睡觉的时候,孙文宝仍然怕睡过头,耽搁太多的时间,于是他就用绳子把头发和屋顶上的大梁拴在一起,只要头一晃动即可醒来继续用功苦读。终于成为“当世大儒”。后人即用“悬梁、悬头”等指勤学苦读,奋发向上。

  10、韦编三绝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11、囊萤映雪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12映月读书:江泌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顶)。”此典流传甚广,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读”、“对月影”等形式。

  13负薪读书:朱买臣

  形容勤学的典故。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中国古代感人爱情故事大全

有《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董永传说》等。1、《牛郎织女》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叫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