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文字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关于古文字句.,第1张

以学校杀后世,如按剑伏兵

科举前期还是比较合理的,进步的,可到理学的后期,明清的科举就玩了,科举消磨了举子的精神气息,消耗了举子的青春与财富

中举做官, 却没有能力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了,

因为自己没有了自己的精神了

好像现代的大学生,我国的学生虽然说在大学之前在世界石一流的,但是这个一流,付出的代价太大,能量在各种考试中消耗殆尽,又没能继承东方文化的精髓,甚至迷信所谓的科学万能,于文史哲一窍不通,因而也不会出现爱因斯坦式的人才,到了大学就吃喝玩乐,网游,女友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他们的,没有中心思想,不玩做什么

第八篇 儒学演化与国家发展 五九、明清的科举与宋儒的理学

作者:南怀瑾

东方古老中国的文化,经过元朝百年以来的摧折,由平民起义的各路英雄,基本上都不如汉、唐开国的规模。明太祖朱元璋更不例外,既没有汉高祖刘邦的豁达大度,更没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雄才大略。虽然朱明一代,与汉、唐、元都是一统山河的帝制政权,但前追唐朝,后观清代,无论文治武功,都是黯然失色的。有人说,汉朝四百年,是刘家与外戚宦寺(太监)共有天下;唐朝三百余年,是李家与女后藩镇共有天下;明朝三百年,是朱家与宦官(太监)共有天下;清朝两百余年,是爱新觉罗与绍兴师爷共有天下。这样的史论,虽然过于笼统草率,但也蛮有道理的。

为朱元璋做个心理分析

我们在前面大概约略地提过,在整个的历史上,反观任何一朝一代的政风,都和开国之君创业立国的学养见解,有牢不可分的关系。这正是《大学》所讲“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而后天下平”的原则要点所在。

明朝三百年来的帝室政权,之所以如此的阴暗,完全由于朱元璋本身的前因而来。他出生在元朝末代乱世的贫民家庭,在童年孤苦伶仃的生活中,早已埋下了看人世社会都是一片悲惨残忍的心理因素。后来生活无着,为了糊口,只好列皇觉寺去做和尚。宋、元以来的汉僧寺院,仍然具有丛林制度的严格清规。俨然一个政治体制的组织。对于长上和各个职司,既要坚守戒律,又要集体劳务,所谓“敬”和“肃”的遵守,是它基本的精神所在。他做和尚的日了不算太久,对于佛教的慈悲和忍让的内养修持功夫,虽然也有所了解,但毕竞并未深入。况且皇觉寺的和尚,也避不开时艰年荒、流离失所的遭遇,他只好被迫出去化缘,仍然也混不到饭吃。因此才去投军,参加平民起义的行列。

如果从心理学立场的观点来分析,以朱元璋从小到长大的遭遇情况来说,假如事业有所成就,这种人就会变成三种个性的典型:

一是对社会人群,始终充满仇恨和不信任的个性,变成刻薄寡恩的作风。

二是对社会人群,反而具有同感痛苦的同情心,处处推己及人,愿意反馈社会,尽量做好事,成为一个大善人。

三是变成双重人格,既充满仇恨与刻薄,又很悲观而具有同情心。但有时仁慈,有时残忍,很难自制。

我们只要多读《明史》,仔细研究朱元璋,你就可以了解到孟子所说孤臣孽子的心境了。如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可惜他所遭遇的是时势造英雄,做了皇帝,却不达观。如果以他的聪明慧知,做一个中唐时代的和尚,一定会成为一代宗师,称佛做祖。但他的根本学识习性,仍然没有脱离少年时代在皇觉寺为僧时的僧院知识。因此在他所创建的明朝政治体制中,有关官职的名称,有些仍然采用“丛林寺院”僧职的名位,如“都察院”、“都检”,乃至称僧职叫“总统”、“统领”等名词,都是与“禅林寺院”职司的名号相同。

可是在他称“吴王”开始,到登位称帝以后,的确勤奋读书,努力学习。但很可惜,没有得到良师益友的辅导。如宋濂、刘基,他都是以臣工视之,并非尊为师友。如史载他对两人的评语说:“宋濂文人,刘基峻隘。”所以对于他们,始终是有距离,用而不亲,影响不大。在他心理上最大的缺点,就是始终有挥之不去的自卑感。古今中外的人性心理,凡是过分傲慢的人,都是由心理上有一种自卑感在作祟。他自小由环境所造成严肃忮刻的生活习惯,很难兼容并蓄,更谈不到有“格物致知”的容人容物之量。

但他在登位称帝以后,正如唐、宋开国的皇帝一样,总想找出一个具有显赫有名的祖宗,作为自己的背景。李唐皇帝,找到老子李耳。有道教教主的“李老君”做背景,是够神气的。赵宋也用道教的帝君来陪衬自己。朱元障找谁呢?开始他是想用朱大夫子朱熹的关系。当他还正在疑难不决的时候,刚好碰到一个理发的司务(相当于今天所称的师傅)也姓朱。他便问他,你是否也是朱熹的后人?谁知那个理发匠却答说,我姓朱,是另有祖先的。朱熹和我没有关系,我为什么要认他做祖先啊!这句话,使他感觉到很惭愧,因此,就决心不认朱熹做祖先了。这个典故,不是凭空捏造的,是记在明人一部史料笔记中,我一时记不起书名来了,你们查对,一定会发现的。

科举取士的利弊

但从明朝开国,创建科举取士的考试体制,规定用朱熹的《四书章句》为标准,推崇《大学衍义》等传统,实在出自朱元璋的创制规定,以后一直沿用到由明朝乃至清朝约六百年而不变,并非事出无因。另如以宋儒理学家的严峻规范思想,制定对妇女的节操观念,限制重重,也是由他手里所开始的。大家不可以把这些过错,随便归到儒家的礼教和孔子、孟子的罪名上去,那是很不公平的。

现在为了缩短讲课的时间,我们只引用明初朱皇帝有关这一方面的史料,大家看了,就可明白了。

元顺带至正二六年,即公元一三六六年,朱元璋正在称吴王的第三年。即诏求遗书,如史载:

上谓侍臣詹同等曰:三皇五帝之书,不尽传于世,故后世鲜知其行事。汉武帝购求遗书。而六经始出。唐虞三代之治,始可得而见。武帝雄才大略,后世罕及。至表章六经,开阐圣贤之学,又有功于后世。吾每于宫中无事,辄取孔子之言观之,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真治国之良规。孔子之言,诚万世之师也。

又命侍臣书《大学衍义》于两底壁间。曰:“前代宫室,多施绘画。予书此,以备朝夕观览,岂不愈于丹青乎!”

第二年,开始第一次创制文武科取士之法。如云:

“然此二者,必三年有成,有司预为劝谕,民间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时勉学。俟开举之岁,充贡京师。其科目等第,各出身有差。”

洪武元年,公元一三六八年。

谓学士朱升等曰:“治天下者,修身为本,正家为先。观历代宫阃,政由内出,鲜有不为祸乱者也。卿等纂修《女诫》,及贤妃之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

洪武三年,第二次

诏设科取士,定科举法。初场,各经义一道。四书义一道。二场,论一道。诏、诰、表、笺、内科一道。三场,策一道。中式者,后十日,以骑射、书、策、律五事试之。

洪武十七年,第三次

颁行科举成式。凡三年大比,乡试,试三场。

八月初九日,试四书义三。经义四。四书义,主朱子集注。经义、诗,主朱子集传。易,主程朱义(程传与夫子本义)。书,主蔡氏(沉)传及古注疏。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胡氏、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

十二日,试论一。判语五。诏、诰、章、表、内科一

十五日,试经史策五。

礼部会试。以二月,与乡试同。其举人,则国子学生,府州县学生,暨儒士未仕,官之未入流者应之。其学校训导,专主生徒。罢闲官吏,倡优之家,与居父母丧者,俱不许入试。

同时,另有一件故事,从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一定觉得他很愚蠢,不懂得科学技术,因此而限制了科技的发明和应用,非常可惜。事实上,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无比的方便,而且大有好处,那是事实。但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精神文明上的堕落和痛苦,那也确是有相等的负面损失,这也是事实。所以在中国历史上,类似有朱元璋这种想法和作法的事,还不止他一桩而已。这件事,便是史载;“洪武元年冬十月,钦天监(管天文台的台长)进元(元代)所置水晶刻漏(最早发明的自鸣钟)备极机巧。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钲(铃声)鼓。上(朱元璋)览之,谓侍臣曰:废万机之务,用心于此,所谓作无益害有益也。命碎之。”这样一来,由元朝时期,从西洋引进的一些最初的科技知识,就很少有人再敢制作和发明了,实在很可惜。假如当时一反过去历史上压制“奇技*巧”的政策,加以提倡奖励,恐伯中国的科技,就早早领先世界各国了。

由朱元璋开始,制定科举考试取士的程式以后,朱明王朝历代子孙的职业皇帝们,便严守成规,奉为定例。但当时的知识分子,也有人认为把儒学局限在宋儒和程、朱一派的思想见解上,是很不恰当的。所以到了朱棣赶走他侄子建文帝允炆以后,自称皇帝,改元“永乐”的第二年,便有江西饶州鄱阳儒士朱友季,“诣阙(自到北京皇宫大门外)献所著书,专毁濂(周敦颐)洛(二程兄弟)关(张载)闽(朱熹)之说。”永乐帝看了,便说:“此儒者之贼也。遣行人押还饶州,会司府县官,声其罪杖之,悉焚其书。”并在永乐十二年,命儒臣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开馆于东华门外。书成,永乐帝亲自写序。从此便使朱明一代的儒学,偏向专注于性理的探讨,推极崇高而不博大了。

过了四十年后,在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二年,有礼部右侍郎邱浚进所若《大学衍义补》一书。他认为真西山的《大学衍义》,虽是帝王学的中心思想,但缺乏治国平天下的事迹可供参考。因此,他采集经传子史有关治国平天下的事迹,分类汇集,加上自己的意见,以备帝王们学习治国平天下的学识。纪宗特别赏识,赐给金币以外,又进封他做礼部尚书,并命将此书刊行流布。邱浚是琼州(海南岛)人,少年时便有神童之誉,是一个才气纵横的人物。如他咏海南岛五指山的诗,便有“疑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之句,大有岭南学派人物的豪情壮志,目空一切的气概。

阳明学说的兴起

从此以后,到了明武宗朱厚照的时代,已经是公元十六世纪的初叶,在中国文化史或哲学史上产生了一位名人王阳明,他本名王守仁,儒家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他在明代历史上的事功,是以平定江西宁王“宸濠之乱”而出名。但在文化哲学史上,他是以“知行合一”的学说,影响当时和后世。最为突出的,就是东方的日本,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之间明治维新的成功,便是接受阳明学说的成果。因明治维新的影响,当清末民初,中国一般留学日本的学生,回国以后,重新捡起阳明之学,作为革命救国的张本,提倡研读王阳明的《传习录》,乃至阳明的治兵语录,和曾国藩的家书等做典范,俨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期的作风,用来抗衡由西方输入的各种文化思想潮流,形成一代的悲剧,为现代历史增添了太大的不幸。

王阳明学说的由来,开始也和南北宋时期一般儒家的理学家们相同,也是为了追求形而上道和入世致用之学相结合,先是由道家和佛家的一般学理入手,而且努力参禅静坐,曾经发生有遇事先知的功能。但他却能自知,神通妙用的特异功能还不是道。因此退而反求儒家的经学,别有深入之处。恰好碰着在仕途上和当权的宦官刘瑾结怨,被贬到贵州的龙场驿以后,更有进益。总之,他后来心性学养的成就,如照朱熹所主张的道问学,和陆象山所主张的尊德性来讲,他也是以尊德性为本。而且更与朱、陆不同之处,他在尊德性入道的同时,又特别强调以事功的实践,与即知即行的良知良能相契合。实际上,王阳明的学问造诣,是由禅入儒,引儒入禅相结合,比宋儒朱熹的见地,实在别有胜处。他是极力反对朱熹的四书章句之说,认为朱注的章句,其祸害尤甚于洪水猛兽。因此,与当时宗奉朱熹学说,崇拜程朱学派的人,俨然对立。好在他有平宁王之乱的一段容功,震撼朝野,所以他在当时程朱学派的天下中,还能立足,这也是并非偶然的事。

如果我们把明武宗时期和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儒家理学的时期,和西方欧洲历史文化作一对照,那也正是公元一五一七到一五六一年之间,德国人马丁·路德开始从事宗教革命的同一时代。除此之外,也正是西方在这一时期(十六世纪)历史文化上开始转运的阶段,如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倡太阳中心及地动学说;维斯浦奇发现南美洲东岸;哥伦布发现中美洲;麦哲伦远航周游世界一周成功;葡萄牙人到了广东租澳门为通商地,为近世欧洲人到中国的开始;葡萄牙人又到日本的种子岛,首先掌握了东洋的贸易权;西班牙人征服了墨西哥;英国女王玛利登位,禁信耶稣教,接着是女王伊丽莎白即侊,厉行新教;德国开宗教会议,重许信教自由,新旧教之争结束;法国新旧教开始战争。西方的欧洲,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这些等等事故,和我们虽然还远隔重洋,说是没有关系,却是很有关系,所以也在此顺便提起大家的注意。

至于明朝在武宗时期,因有王阳明的学说出现以后,同时也影响了道家和佛家出家的和尚、道士,也有向王阳明参禅学道的出家人。王阳明虽然不像宋儒那样,左批佛,右批道,但对佛道两方,多少也有微言。不过,他和宋儒理学家相同,对性命之理,人生

的生命之学,仍有存疑。他在晚年又研究道家的外丹,或者为证长生,果因为服食信石(砒霜)中毒而殁。

我们对阳明学说的是非暂不评论。总之,在明朝三百年来,特别注重以朱注“四书”为主的儒学,影响所及,到了晚明时期,如对宫廷具有影响力的佛教大师憨山德清,便以儒、佛、道三教一致观点,著有《中庸克指》,以及《老子道德经解》、《庄子内七篇

注》等。稍后,他的再传弟子蕅益法师,又有《四书蕅益解》等著作。这些种种事实,都是说明由初唐(公元六二七)年起,到明末清初(公元一六四四)年间,有关儒、佛、道三家学说,却已经历纷争了千余年之久,由各自殊途而归趋于一致,共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才得汇流而集成。但也正如道家老子、庄子的观点,“成者毁也”。由于西方的欧洲,正从物质文明之中逐渐发展,促使唯物哲学思想的光芒,正从地平线西面升起,在十六世纪以后,渐已东来了。

总结明朝的政治文化

我们现在不必读历史而流泪,为古人担忧。只对朱明三百年来的政治文化,作一简单的结论:

一、明朝的文运,由朱元璋(洪武)和朱棣(永乐)父子、制定以宋儒程朱理学为主导的儒学以后,同时既不尊重相权,又更轻视文臣学者。朱家子孙十五个职业皇帝,除了被太监宫女们玩弄在股掌之间以外,几乎找不出一个对历史社会有很好贡献的君主。其中两三个稍有特别天才的,如英宗朱祁镇,如果不做皇帝,专学天文,应该可以成为名家。神宗朱翊钧,不做皇帝,专业经营,或从山西票号做学徒,以他爱钱如命的个性,一定可以经商致富。熹宗朱由校,不做皇帝,专学建筑设计或土木工程,也应该大有成就。但很可惜,他们都不幸而生在帝王家,当了职业皇帝,反而在历史上留下许多劣迹,真是不幸。

二、朱元璋从佛门和尚出身,做了皇帝以后,除了本身太过严厉,杀戮太过,留给后代以刻薄寡恩的榜样以外,其他功过善恶,很难定评。最大的缺憾就是“不学无术”。但“佛门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所以他的子孙,仍然必要出家为僧偿还这个因果。起初是由他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被永乐所逼而出家。最后仍由崇祯的断臂公主出家为尼,了却佛门一代公案。

三、明朝三百年来的文运,规守在宋儒理学的范围以内,使传统的诸子百家之学,更无发挥的余地。在《明史》上的儒学文臣,如于谦、海瑞、王阳明、张居正等少数特殊之士以外,其余大多不得展其所长。因此,在代表一个时代的文学方面,也没有格外的特点。如唐诗、宋词、元曲之外,唯一可以代表明代的文艺,就是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傍》、《金瓶梅》等等,便是明代的作品。这些著作,也代表了明朝一般知识分子的心声,生在一个无可奈何时代的反感和悲鸣。所以在神宗嘉靖时期。就早有李蛰(李卓吾)一类愤世嫉俗的学者出现。李卓吾明说当时的道学先生们为“鄙儒、俗儒、腐儒”,又说他们是“言不顾行,行不顾言,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的人。但他不只反对道学,自称“不信道,不信仙释”,甚至讨厌见任何人,既讨厌和尚,更讨厌道学先生,贬斥六经,认为不能专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因此而“得罪名教,遭劾系狱,自刎而死”。古人所谓的“名教”—词,就是指以儒家孔孟之教的意识形态。单是一个“名”字,有时便代表论理的逻辑观念。“遭劾”就是被当时在朝廷的儒臣们所弹劾,认为他犯了意识形态上的大反动,所以就入狱坐牢了。事实上,他最初是从王阳明的学说中脱颖而出,因对时代社会的不满,太过偏激,形成狂态。另如神宗万历时期的袁宏道(中郎)、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都有才名,当时人称“三袁”。尤其以袁中郎的声名更盛,但他也是对时代不满,早年就辞官不做,专以诗文名世,不与世俗相争了。

明代的文运,诸如此类,所以到了万历后期,就形成以太监头子魏忠贤为首,指顾宪成、高攀龙等两百多名学者为东林党,兴起党狱,随便定罪杀戮儒臣学者。一直到了李闯的民兵入京,崇祯朱由检自杀,满清入关,才结束了从皇觉寺开始,到东林书院而变为东林党的党争的历史,使朱明与太监共天下的三百年王朝了结完案。因此而刺激了明末清初的大儒遗老,如顾亭林、李二曲、傅青主、王船山等,扬弃理学专讲性理的义理的弊病,转而重视实用和考据之学,才使中国文化,从清朝开始,归于义理(哲学)、考据、词章三大类的学问。对于猎取功名科第的科举八股文章,都是余事而已。

阳明晨语1497期  阳明先生年谱八十五:作《啾啾吟》

是月至赣。

先生至赣,大阅士卒,教战法。江彬遣人来砚动静。相知者俱请回省,无蹈危疑。先生不从,作《啾啾吟》解之,有曰:“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小儿不识虎,持竿驱虎如驱牛。”且曰“吾在此与童子歌诗习礼,有何可疑?”门人陈九川等亦以为言。先生曰:“公等何不讲学,吾昔在省城,处权竖,祸在目前,吾亦帖然,纵有大变,亦避不得。吾所以不轻动者,亦有深虑焉耳。”

洪昔葺师疏,《便道归省》与《再报濠反疏》同日而上,心疑之,岂当国家危急存亡之日而暇及此也?当是时,倡义兴师,濠且旦夕擒矣,犹疏请命将出师,若身不与其事者。至《谏止亲征疏》,乃叹古人处成功之际难矣哉!

        阳明心学42――付之浩叹

              (2020年3月7日)

      阳明先生在《寄诸用明书》最后一句话是“但老祖而下,意皆不悦,今亦岂能决然行之徒付之浩叹而已!”先生叹什么呢

      最后一段也有“书来劝吾仕”,博仁导师解读大意是劝我出来做官。后面有“老祖而下,意皆不悦”,不悦什么呢如果解读不高开我不出来做官,我感觉解读不对。在上篇文章中,我还就此问题进行了一番议论,看来上篇的看法也是不对的。在这里,并不出劝阳明先生出来做官的意思,如果这样解读的话,就与阳明先生的真实事实不相符合。

      带着这些疑问,我查阅了阳明先生的年谱。阳明先生22岁参加会试不中,25岁又参加会试不中,28岁参加中了进士,算是正式出仕。1508年,也就是正德三年戊辰,阳明先生37岁时,在贵州修文县龙场悟道。1510年,也就是正德五年庚午,阳明先生39岁。这一年把持朝政的大宦官刘瑾伏诛。阳明先生三月任江西庐陵知县,十二月升南京刑部四川清史司主事。1511年,也就是正德六年辛未,阳明先生40岁,二月任会试同考官。查考阳明先生年谱的意思,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明确一下,阳明先生从28岁就正式入仕了。

      如果此文是1510年写的,他当时正当官;如果是1511年写的,他也正当官。博仁导师的讲解,说他1511年39岁就不对了,他应40岁。不查考多少岁写的,即使1510年或1511年写的,书中“书来劝吾仕”,解读为劝我出来当官也不对,因为他已在当官。当然,老师的解读也许是对的,在这里只是我心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对于此文中最后一段的几处疑问,我的理解也许不大一样,但仅是个人理解供大家参考。书中“书来劝吾仕”,也许是劝我不要有弃官从文的想法和做法吧。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大宦官刘瑾当政,是相当严酷的,几乎有点变态,所以对于阳明先生这样的“文化大家”,刘瑾一流是看不惯的。既然看不惯,当起这个官来也是心中很烦的。

      在1508年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了,一个对任何事情看开之人,对当官这样的俗务更是不放在眼中。特别是朝政黑暗时期,更不愿意当这个官了。我们不如此吗当工作不顺心之时,就想学点圣贤文化,看点鸡汤类的文章,聊以自慰。我想,当时阳明先生从37岁开始有了离官从文的想法,只是迟迟没有表露,只有给自己的亲人说了也未可知。所以就有了“书来劝吾仕”。就是劝我不要有这种想法吧。这个“书”,也多指家书吧。

      书中“吾亦非洁身者”,解读为我也不是洁身自好不理解。这个“非洁身者”,是指我并不是一个独立于官场之外的人,自己从22岁开始考取会试功名,大之前一定也参加了乡试等考试吧。所以,也不是不想从事当官,只是干得不开心、不如意。如果不是前两年的龙场悟道,也许就没有这个想法吧。既然悟出了人生大道,干让自己内心不如意的事情,当然不想干了。

      书中“非独以时当敛晦,亦以吾学未成。”都认为我工作不顺心,想避开官场去蹈光养晦。其实不是这样,也有学业未成的认为。如果按常人的理解,阳明先生学问已经很是一流了,为什么还有这种想法呢就是因为他前两年已经悟道了,内心深处对于学业看得很重了。再加上工作的不顺心,所以更加倾心于学业了。

      书中“岁月不待,再过数年,精神益弊,虽欲勉进而有所不能,则将终于无成。”什么终于无成,而是指的学业,并不是从事的官场之事。按现在话说,就是“不务正业”。你身在官场,却时时想法学业,又怎能做好官场之事呢正因为官场不顺,又想着增强学业,所以才有了对于学业不习的紧迫感吧。当时,阳明先生并没有把当官当回事,而是一心想从事学业,认为只有“学业有成”才是人生之大成,所以感到“岁月不待”。

      书中“皆吾所以势有不容已也。”可见,自己想独其身,辞官从文,在封建时代以读书做官为唯一路径的社会,这是与时代截然不同的,也是自绝于社会的,所以才发出这个哀叹吧。

      书中“老祖而下,意皆不悦。”对于这一句的解读,五花八门,各执一词。 有的解读为地下的老祖宗,有的解读为年岁大的老太爷,有的解读为族中辈份大的人,说法不一。大意就是家中从在世老人以下都不同意我弃官从文吧。并不是“不同意我不去当官”这一理解。

      最后,书中“今亦岂能决然行之徒付之浩叹而已!”面对所处的时代,加上家中族人的反对,再想想弃官以后生活来源呢家中老小如何照顾

      在这里我想到了我一个朋友的事情。在2000年前,我与朋友在一起喝个小酒时,一位当老师的朋友说,谁看起这点工资,现在在外面做个小生意,一个月就比我们一年赚的钱都多。并说他一位朋友在曲阜师范大学开了个小书店,相当赚钱。

      当时的背景是,全民创业,都想“下海”捞一把。我当时就想,人家也许能赚到钱,真放弃这个工作,不要这个工资还真不行。要是“下海”真那么好的话,为什么还都拼命考学考工作呢

      我的那位同学不但没有“下海”,还靠着这个工资过得很滋润。现在回头一看,幸亏当时没有弃教从商。

      我朋友当时的心情,一定也很纠结,是从商还是教学呢一直没敢“下海”,这样忧虑忧虑到现在也没成行。

      书归正传,我想,阳明先生也如我那位同学一样的心情吧,“今亦岂能决然行之”弃官不是,不弃官又想从方,真的是“徒付之浩叹而已!”

      此文,仅是个人见解,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兖州,陈涛,20203709:44

阳明四规: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中间字字句句,莫非立志。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濬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

盖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故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

日期:20201006

带领团队共修第1天:完成

晨读&音频学习:完成

今日心得:10年前立志帮助更多女性更幸福更成功!学习阳明心学,加上自己这10年来的经历和感受:事业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所学必须通过在事上磨练,才能成为智慧。今天再回顾,更坚定和清晰自己的志向,致力于为女性事业赋能的教育,让女人用女性能量的天赋和优势,活出令自己心生欢喜的事业和生活,成立一所女子学校,成为女性梦想的摇篮,幸福的家园,事业的舞台,影响超过1亿女性更美丽更幸福更成功。

坚定志向,扎根事业后,遇到工作中的问题,不再有怕麻烦的心,更快速有效,平心静气

勤学&事上炼,今天在学习和专业上的精进:

1、精进了“演说与表达”的教学体系,增加了“即兴交流”沙龙和“语言的力量”公开课

2、开了专栏文集-阳明心学笔记与心得,记录学习心得和学习素材

附 《教条示龙场诸生》&《示弟立志说》原文译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①惰,玩岁愒②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⑧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学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③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④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⑤。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⑥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凝沮⑦,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责善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⑩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翻译:

同学们追随我到此(龙场驿),情真意切。我担心没有什么能力帮助你们,用四条要求互相勉励,来答谢各位同学的厚意: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你们要认真听讲,不要不重视。

树立志向

志向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即使是各行各业的技能手艺,没有一项不是以志向为出发点的。如今求学之人懒散怠慢,荒废时日,最终一事无成,都是由于志向没有树立罢了。所以立志成为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可以成为贤人。志向不树立,就像没有方向的船,就像没有笼头的马,终究达不到目标。过去有人说,让人行善使他的父母恼怒他,使他的兄弟怨恨他,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厌恶他,这样的善行不做也罢;如果做了善事父母都喜欢,兄弟都高兴,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都尊敬相信他,为什么不去行善而成为君子呢?做了坏事父母都喜欢,兄弟都高兴,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都尊敬相信他,这样的坏事做做也无妨;做了坏事让父母恼怒,兄弟怨恨,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厌恶,为什么还要去行恶而成小人呢?各位同学想到这些,就可以知晓应立什么志了。

勤奋学习

已经立志成为君子,就应当从学习开始。但凡学习不勤奋,一定知道他的志向还不坚定。跟随我学习之人,不以聪明敏锐为高,而以勤奋谦虚为上。各位同学试看同辈之中,如果有本身空虚却装作什么都懂,害怕别人说自己无能,担心别人行善超过自己,自夸自大,夸夸其谈,骗人骗己的人,即使他的资质禀赋先天优异,同辈之中,难道就没有人不痛恨厌恶他吗?难道就没有人鄙视轻贱他吗?那些原本欺骗了别人,别人确实被你欺骗,难道就没有私下被讥笑之人?如果有谦虚低调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目标坚定,做事虚心,勤学好问,与人相处总是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从自己身上查找不足,善于学习别人长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忠诚守信乐观豁达,表里一致的人,即使他的资质禀赋粗鲁愚钝,同辈之中,有谁不称赞羡慕他呢?那些原本没有多大才能,又不求上进之人,人们认为他确实没有才能,还有谁会尊敬他崇尚他呢?各位同学看到这些,也可凭此知道要做大事必须勤奋学习了。

改正错误

错误,从大贤大能之人开始,没有谁能免除,然而过错对贤能之人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是因为他们能知错就改。所以不以没有过错为贵,而以善于改正错误为贵。各位同学自己想想,平日在廉耻忠信方面也有缺陷吗?也有违背孝亲爱友之道,迷陷于狡猾世故、有偷窃习性的人吗?你们大概不会到这种地步。如若不幸有这类人,都是因为他不知道道理而失足,平时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规劝告诫而造成的。同学们试着自我反省一下,万一有接近于这种情况的,也要自我反思,自行悔改。然而也不应当仅仅凭此自我愧疚,甚至在改正错误发扬从善方面失掉勇气。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过去的错误,即使过去是盗贼流寇,今后也可以成为君子。如果说我过去已经是这样了,现在即使改正错误做好事了,万一人们不相信我,且不宽恕我之前的罪过,反而让我怀着羞耻之心无颜见人,进而甘心堕落,一错再错,那么我也绝望了。

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

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是朋友之间应该具备的品质,这需要忠心告诫并循循善诱说给朋友听。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的关心爱护,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使他能听你的劝告并在行动上体现,自己弄懂道理并能改正,有感触而不发怒,于是改正缺点达到完美。如果先直言告诉朋友过错和缺点,痛骂他的过错,让他无地自容,他将羞愧难当并记恨在心,即使他表面服从,却是因形势所迫而服从,这是刺激他使他做坏事。所以但凡揭别人的短处,攻击别人的隐私,故作正直的举止来谋取名誉的人,都不是用语言监督、提醒朋友,使朋友臻于至善的人。即使是这样,用这种方式让我被别人“责善”也不是不可以。人们因此而指责我,凡是攻击我的过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师,怎么可以不高高兴兴地接受并心存感激呢?我在品德方面没有什么收获,在学问方面也轻率。误让你们跟随我在此学习,我整夜整夜的思考,小错误难免,何况是大过失呢?人们说对待老师要不冒犯不规劝,并说在老师面前不能提意见,这是错的。在老师面前提意见,直言相谏不能说是冒犯,婉言规劝也要让他听到。让我按正确的做,我才能得以明白正确之处;我做错了,也能够改正错误: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同学们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应当从我开始。

王阳明《示弟立志说》原文

予弟守文来学,告之以立志。守文因请次第其语,使得时时观省;且请浅近其辞,则易于通晓也。因书以与之。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故程子曰:“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人苟诚有求为圣人之志,则必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安在。非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与?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耳。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欲而存天理。务去人欲而存天理,则必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则必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而凡所谓学问之功者,然后可得而讲,而亦有所不容已矣。

 夫所谓正诸先觉者,既以其人为先觉而师之矣,则当专心致志,惟先觉之为听。言有不合,不得弃置,必从而思之;思之不得,又从而辨之,务求了释,不敢辄生疑惑。故记曰:“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苟无尊崇笃信之心,则必有轻忽慢易之意。言之而听之不审,犹不听也;听之而思之不慎,犹不思也;是则虽曰师之,犹不师也。

夫所谓考诸古训者,圣贤垂训,莫非教人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若五经、四书是也。吾惟欲去吾之人欲,存吾之天理而不得其方,是以求之于此,则其展卷之际,真如饥者之于食,求饱而已;病者之于药,求愈而已;暗者之于灯,求照而已;跛者之于杖,求行而已。曾有徒事记诵讲说,以资口耳之弊哉!

 夫立志亦不易矣。孔子,圣人也,犹曰:“吾十有五而志与学,三十而立。”立者,志立也。虽至于“不逾矩”,亦志之不逾矩也。志岂可易而视哉!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源不濬则流息,根不植则木枯,命不续则人死,志不立则气昏。是以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如猫捕鼠,如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一有私欲,即便知觉,自然容住不得矣。故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责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或怠心生,责此志,即不怠;忽心生,责此志,即不忽;燥心生,责此志,即不燥;妒心生,责此志,即不妒;忿心生,责此志,即不忿;贪心生,责此志,即不贪;傲心生,责此志,即不傲;吝心生,责此志,即不吝。盖无一息而非立志责志之时,无一事而非立志责志之地。故责志之功,其于去人欲,有如烈火之燎毛,太阳一出,而魍魉潜消也。

自古圣贤因时立教,虽若不同,其用功大指无或少异。《书》谓“惟精惟一”,《易》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孔子谓“格致诚正,博文约礼”,曾子谓“忠恕”,子思谓“尊德性而道问学”,孟子谓“集义养气,求其放心”,虽若人自为说,有不可强同者,而求其要领归宿,合若符契。何者?夫道一而已。道同则心同,心同则学同。其卒不同者,皆邪说也。

 后世大患,尤在无志,故今以立志为说。中间字字句句,莫非立志。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若以是说而合精一,则字字句句皆精一之功;以是说而合敬义,则字字句句皆敬义之功。其诸“格致”,“博约”,“忠恕”等说,无不吻合。但能实心体之,然后信予之非妄也。

译文:

学习,都是要先立志。志要是不立,就象不种树根而徒劳浇水一样,这样是做无用功的。世上的人知所以沿袭旧的,敷衍应付,养成不好的习惯,最后变成道德低下的人,都是因为没有立志。所以程子讲:要有成为圣人志向的人,然后才能与他一起共同学习。人要是真心想要成为圣人的志向,则必然会思考圣人为什么会成为圣人的原因?难道不是内心纯为良知而没有一丝的私欲?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只是因为内心纯为良知而无一丝的私欲。这样我想成为圣人,也只有追求内心纯为良知而无一丝的私欲。想要做到内心纯为良知而无一丝的私欲,则要必需除去私欲,显现良知。想要除去私欲,显现良知,则必然要去找怎么除去私欲而显现良知的方法。想要找到除去私欲而显现良知的方法,则必需要验证前人的思考,考证于古人言语,这样才是做学问的功夫,然后才能够得到真正的的知识,这都是不能够欺骗自已的。

而所讲的则必需要验证前人的思考,即然认为那人是先行者而向他学习,则要一心一意听从先行者的话。如果感觉不对,也不要放弃,还要认真思考,思考还是不对,又要认真分辨,直到完全明白,不能够一知半解。古人讲尊敬教师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假如没有尊重相信的决心,则必然有轻忽的念头。说的话如果听了不加以审查,就象没有听一样,听了而思考不慎密,就象没有思考一样,这样虽然说学习了,就象没有学习一样。

考证于古人的言语圣贤人的言语,无不是教人去私欲而显良知的方法,就是五经和四书呀。我真心想要去我的私欲把良知显现出来如果找不到方法则必然要这样去做,打开书的时候,就象饿肚子的人想要吃饭一样,只求个吃饱;就象病人需要药一样,只求治好;就象黑夜需要灯一下,只求光明;就象瘸脚需要拐仗一样,只求行动。对于只求记住的人来讲,只是增长口耳闻见罢了。

就是立志也是不容易的呀。孔子,圣人呀,也曾经讲过:我十五岁开始发奋学习,到了三十岁才真正立志。立者,志立了。后来到了不不逾矩程度,也是志向到了不逾矩。立志怎么能轻视之呀!志向,是一个人精气的核心,人的的性命,树木的根,水的源头。源头被堵了,则流水就没了,树根不培植则树木就会死,人要是没命就会死去,志要是不立则神志不清醒。想要成为君子,无时无处不以立志为最重要的事情。眼睛认真看,没有关注其它的事物,耳朵认真听,没有听其它的。就象猫抓老鼠,鸡孵蛋一样,精神心思完全关注,而不知有其它事情,然后才能讲这个立志立了起来,神气精明,良知显现。一有私欲便能知道,自然不会容它住下。这样凡是有一点点私欲起来,就反思志向不立,这样私欲便退去;听到一点点客气动起来,就反思志向不立,客气便消除。或懒惰的心,忽心,燥心,嫉妒的心,贪心,骄傲的心,小气的心,等等的心生起就反思志向不立,这样它们就会消除。这样没有一刻间不是在关注自已的志向,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在关注自已的志向。这样反思志向的功夫,就是在去私欲,有如大火烧毫毛一样,太阳一出鬼怪自然消失一样。

从前的圣贤人都是与时俱进的教育,虽然各不相同,但其用功大都一样或只差一点点。《书》谓“惟精惟一”,《易》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孔子谓“格致诚正,博文约礼”,曾子谓“忠恕”,子思谓“尊德性而道问学”,孟子谓“集义养气,求其放心”,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表达,这不能强求,但其中的关键地方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天理都是一样的。天理是一样的则道心是一样的,道心一样则学问就是一样的。其它的不同的学说,都是邪说

后来的人有个大的毛病,主要是在没有志向,所以今天特地的讲出来。中间字字句句都是立志。人一生的学问,只是这个立志而已。若要说是精一,则字字句句都是精一,若要说是敬义,则字字句句都是敬义的功夫。其与格致”,“博约”,“忠恕”等说,无不吻合。如果能真心的体会,然后才会真正相信我讲的都是真的呀。

过是我们人生路上的绊脚石,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正如我们的一生磕磕绊绊总是有的,若能有过改之,这块石头便会被我们踩在脚下,踏它过去成为我们路上的风景。

故人贵能改过。

改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君子常错,小人无过。可见改过的第一步是知错,相对于知错最难的是改过,因为改过要和我们长期的陋习做斗争。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即使学习了很多理论,遇到事情还是依老路而行。 我在学习家庭教育时,天天都在说:“好好说话,好好爱,幸福之花我家开。” 同样说一句话,怎样说出来效果完全不一样,只是这一个习惯,就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觉察练习,才能一点一点拔除坏习惯。习惯可以强大到盖过所有的理论,这就是我们知道做不到的原因。然而,比习惯更强大的是良知。只要时刻看见自己的内心,去私欲,存天理,内心就会一点一点的光明,圣贤智慧就是每一个人的光。

关于古文字句.

以学校杀后世,如按剑伏兵科举前期还是比较合理的,进步的,可到理学的后期,明清的科举就玩了,科举消磨了举子的精神气息,消耗了举子的青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