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灵应之记》碑文涉及的中外地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天妃灵应之记》碑文涉及的中外地名。,第1张

西域 在古代,狭义的西域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地区;广义的西域指越过狭义的西域向西所能到达的 地区,主要包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直至欧洲东部、非洲东北部。“其西域之西”中的“西域”指 狭义西域,若与下文“迄北”对应,似可作“西部疆域”解;“西域忽鲁谟斯国”中的“西域”指广义 西域。 西洋 元、明时的西洋,指南海以西(约东经110°以西),相当于今文莱达鲁萨兰国以西的海洋和沿海各 地,远至印度半岛、波斯湾及红海沿岸、非洲东北部一带。 占城国 亦称占婆,古国名,在今越南的中南部。中国史籍上曾称之为林邑、环王。当地盛产稻谷,称“占 城稻”,为稻谷良种之一,宋时传入我国;郑和下西洋后,占城稻在我国长江、珠江、闽江流域大面积 引种、推广。福建省福州长乐一带称此稻为“占谷”或“黄占”,直至三十年前,都是当地高杆晚稻的 一个优良品种。 爪哇国 亦即麻口若巴歇国,或耶婆提就(Yavadvipa), 后汉到隋朝称为呵罗单,唐代以来的史籍称其地为 “诃陵”“阇婆”。在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Java Island)。 该岛北临爪哇海,南滨印度洋,面积约 为12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亿,是印尼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主要城市有雅加达(首都)、万 隆、三宝垄、泗水苏拉卡尔塔)、泗水为华裔长乐人聚居地。 三佛齐国 亦即室利佛逝国,梵文Srivijaya 的音译,在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上的古国,当时都约在今 日的巨港(巴邻旁,Balenbang),位于苏门答腊东南部慕西河畔。 进罗国 泰国(Thailand)的旧称,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中部。十四世纪中叶,由进国与逻国合并而成,南临 进罗湾。现首都为曼谷,泰国的华侨 与华裔人数居世南亚首位。 南天竺 天竺为古印度别称,古籍又称天竺为身毒。天竺分北、中、南三部分,南天竺指印度半岛的南部地 区。 锡兰山国 亦即锡兰(Ceylan),或称狮子国,今称斯里兰卡(Srilangka) 为亚洲南部岛国,隔保克海峡与印度 东南部相望,面积约为 65万平方公里,为佛教古国之一,主要民族为僧伽罗族与泰米尔族。首都科伦 坡(Colombo),位于该岛西南。 古里国 又称“古里佛”,故地约在今印度半岛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泽科德(Koxhikode) 一带,为海上交通 要冲。明永乐五年(1407)郑和二次下西洋时曾到此访问并立碑纪念。 柯枝国 亦译作“国贞”,故地在今印度西南部的柯钦(Cochin)一带,是航道要冲和重要港口。十五世纪初 与我国有友好往来。 忽鲁谟斯国 即霍尔木兹(Hormuz), 又译作和尔木斯,地在今伊朗东南米纳布(Minab)附近,临霍尔木兹海峡, 废址在霍尔木兹岛北岸,扼波斯湾出口处,为古代交通贸易要冲,今为对岸阿巴斯港所取代。 木骨都束国 今译作摩加迪沙 (Mogadiscio) 是被称为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共和国首都,位于索马里东南,临印度 洋。13世纪以前建有古城。郑和下西洋曾两度访此。 南京龙江 明初设“龙江船厂”于此。故址在今南京下关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一带;水道旧称龙江,出龙江关 通长江,龙江船厂曾为郑和下西洋造“宝船”,故又称“宝船厂”,造船的船坞叫“船作”,遗址犹存, 宛如一口口巨大的水塘。1957年此地出土一根大舵杆,长1107米,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此舵杆之长, 足证郑和宝船规模之大。据《龙江船厂志》载,1411年(永乐九年)该船厂 “改、造海船247只,备使西 洋诸国”。龙江之滨原有天妃宫,已圮。 长乐南山 因位于福建省长乐县县治之南而得名,今长乐县城区街道环绕此山。海拔仅约四十余米,又称登高 山;该山有兰茗、香界、石林三个小山峰,故亦称三峰山,山上登高山;该山有兰茗、香界、石林三个 小山峰,故亦称三峰山,山上有塔,称三峰塔(圣寿宝塔);有寺称三峰寺或三峰塔寺;寺旁有“天妃行 宫”,祀妈祖,《天妃灵应之记》碑即立此宫内;宫旁有郑和所建“三清宝殿”,殿内“钟鼓供仪,靡 不俱备”,钟即“郑和铜钟”,原件抗战期间移南平市。以上寺、宫、殿均已圯,塔巍然存,近年加固 整修,更为壮观。1935年,在原寺、宫、殿废址上建有郑和史迹陈列馆,《天妃灵应之记》碑系该主馆 主要陈列文物,南山(三峰山)同年辟为“郑和公园”。 兹港 指长乐太平港通闽江。位于长乐县南山西麓以西、以北,狭义指靠近长乐县城吴航头一带的下洞江 水域;广义泛指整个下洞江水域,该港原来江面宽阔,水深可泊巨舟,有“无风万里磨平玉,有月千波 漾碎金”之说;港东北、东南屏峙首石、六平诸山,可蔽阻台风袭击,为避风良港。《长乐县志》《长 乐六里志》均载有;三宝太监郑和通西洋,驻舟师造巨舶于此,奏改名为太平港等句。由于沦桑变化, 今仅余一狭长水道,通小汽轮,原水道大部分成为沃野良田,部分辟为新居民区,该居民区主干道路称 “太平港”路,与郑和路垂接。 苏门答腊国 苏门答腊国,又译作苏木都剌(Samud'ra)、苏文答剌、苏文达那。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Sumatra Island)北部洛克肖马韦附近,今为全岛总称,该岛北临马六甲海峡,南濒印度洋,赤道横贯 中部,为印尼西部大岛,面积434万平方公里,首府棉兰。 满刺加国 旧译亦作麻六甲,今译作马六甲 (Malacca) 14-16 世纪马来亚半岛上的封建王国,位于今马来西 亚、马六甲洲一带,居马六甲海峡要冲,1411年(永乐九年),该国国王拜里迷苏剌(Parmesvara)曾率妻 子、大臣等 540人来中国访问;郑和船队屡经其处,现马六甲州居民半数为华裔,其首府马六甲市居民 四分之三为华裔;市内有三保庙、三保井、三保城等古迹。 阿丹国 Aden,古国名,今译作亚丁,故地在今亚丁湾西北岸一带,扼红海和印度洋出入口,为海陆交通要 冲。古时为宝石珍珠集散地,十五世纪前期便与中国互通使节、贸易。今之亚丁市位于亚丁湾一个突出 的小半岛上。为也门民主队民共和国(南也门)首都。1990年5月,南、北也门合并为也门共和国,亚丁成 为该国的“经济首都”。 卜剌哇国 古国名。故地在今索马里共和国布拉瓦(Brava)一带; 十五世纪前期与中国友好往来,互通使节, 郑和船队曾到此访问,布拉瓦东临印度洋。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用这句诗来描述有“海上诸山之祖”之称的昆嵛山是最贴切不过了。昆嵛山是胶东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道教名山。历史上,昆嵛山曾有多个名称。据《山东省古地名辞典》记载:昆嵛山“古名乌趣山,后称姑余山。演为今名”。“乌趣山”之名不知其源来由。而“姑余山”之名,据说来源于“麻姑于此修道上升,余址犹存,因名姑余。后世以姑余、昆嵛声相类,因讹为昆嵛然。”(元于钦《齐乘》)。

昆嵛山的这些古名来源真的如此吗?

  昆嵛山与姑苏山同名

      笔者发现,昆嵛山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居然有某种特殊的联系。苏州古称“姑苏”,而“姑苏”得名于附近的姑苏山。姑苏山“一名姑胥,一名姑余。在横山西北,古姑苏台在其上”(宋范成大《吴郡志》卷15)。

  两座相隔千里的历史文化名山,都曾经拥有同样一个名字———“姑余”。这必然会让人产生疑问:是偶然巧合,还是背后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对于“姑苏”(“姑余”、姑胥)之名的由来,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提出:“姑即句,乃古吴越人发语词,句吴即吴,句践即践,姑苏即苏也。至于‘苏’之意义则不可知,以其为吴越语而非汉语也。江浙一带地名渊源于古代吴越语者颇多,非只此一苏州之苏也。”(注:发语词是文言虚词的一种。多用于句首,指示所言事物。)这就是说,谭其骧先生认为江苏“姑苏”(“姑余”、姑胥)之名来源于吴越语(古越语)。

    另外,昆嵛山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古名———“乌趣山”。在江浙地区,以“乌”字冠首的地名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古越语地名。如乌程、乌伤、乌风山、乌戎山、乌胆山、乌午岩、乌蜀山、乌巨山等等。因此,“乌趣山”极有可能也是一个古越语地名。

    我们先来看看古越语的特点。古越语是先秦时代中国黄河江淮地区三大语言之一(其它两种语言是楚语和夏语)。古越语是古代(于)越人的语言,春秋时期通行于吴、越两国。即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吕氏春秋·知化览》记载:“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

        古越语通行于吴、越两国,也直接影响了江浙地区的地名。一些吴越文化研究学者认为:在江浙地区,以“乌、余、姑、句”开头的地名来源于古越语。“特点是这些地名多齐头式。如:句容、勾吴、余姚、余杭、诸暨、乌镇、乌程、义乌、上虞、虞山、无锡、姑苏、菰城等”。

        这些江浙地区地名与汉语地名迥然而异,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惑,人们曾试图用汉语诠释,结果贻笑大方。比如将“无锡”解读为“没有锡”。实际上,这些古吴越地区的国名、地名和人名,都是当时中原地区文人、史官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采用汉字中的同音或近音字,将它们记录下来的。也就是说,不是“意译”而是“音译”。因此这些地名用汉语尤其是现代汉语是无法解读的。

古名疑似源于古越语

        江浙地区的“姑余”和以“乌”字冠首的地名都来源于古越语,那么,昆嵛山的“姑余”、“乌趣”之名是否也是来源于吴越语(古越语)呢?

        吴越文化研究学者董楚平通过对山东古地名的研究,发现“山东有大量南方古越语地名、人名”,并在其著述中列举具有吴越古越语特点的地名(包括个别人名和个别邻近山东的地名)如下:

  句绎(省称为绎),句阳,须句,须朐,临朐,朐山(在连云港市),朐县(在连云港市);

姑蔑〔省称为蔑、眛),姑幕,姑水,离姑,薄姑,薄格水,薄梁;

无娄(省称娄),无盐,无棣,无忌,无亏(人名);

夫于,夫重,夫钟;

不夜,不其,华不注山(越王里有名叫“不寿”,夏王里有名叫“不降”);

濮水,濮阳(濮越同源,濮阳在豫东,地近山东)。

五梧,五父衢,郚,浯水,钟吾(在苏北,地近山东),武水,武城;

于余丘,余丘,留舒(古无舒字,其本字为“余”。留舒即留余),于陵,乌河。

    对于上述地名、人名,董楚平认为:“虽不能断定全部是越人越语,但大多数是可作如此肯定的。其中有一些,史书明文记载说是越人、越地;或已有学者作过翔实考证是越人、越地”。

        山东是当代汉族文化最典型的地区,却拥有如此之多的古越语地名、人名,“数量之多,仅次于苏南、浙北,超过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等南方其他百越之地”。不由人会产生疑问:难道山东曾经是古越人生活的地方?

      而根据历史记载:先秦时期,山东曾经是东夷人生活的地方。《礼记·王制》篇说:“东方曰夷”,“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九”只是言其多)。《尚书·禹贡》记载冀州有鸟夷,泰山以东至海有嵎夷、莱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等等。东夷族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部落,而是由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组成的部族或部落联盟。可以看出,山东是东夷族的祖居地。

      既是东夷族的祖居地,山东与古越人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中国近代国学大师吕思勉却提出:中国“沿海之族见于古籍者,自淮以北皆称夷,自江以南则曰越”(《中国民族史》)。即东夷人与古越人属于同一民族,也就是“夷越同源”。既如此,山东地区拥有如此多的古越语地名、人名也就合情合理了。如此来看,昆嵛山“姑余”、“乌趣”两个古地名极有可能也都来源于古越语。

胶东地名的古越语味道

      除了“姑余”、“乌趣”这两个古越语地名外,胶东地区还有哪些古越语地名?或许,通过古越语能对之进行解读。

      要解读胶东古地名,就需要使用古越语留下来的文献材料。但“古越语留存至今的文献材料极少,内容较完整的有《越人歌》与《越绝书》中的《勾践维甲令》”,其他材料是来自《吴越春秋》、《越绝书》等文献中的零星记载以及人名、地名记录。参照这些文献材料,再结合江浙一带古越语地名的命名规律,或许能够破解胶东地区古地名的意思。

    首先来看看,昆嵛山的古名“姑余山”。据《越绝书》载:“朱余,盐官也,越人谓盐为余。”再根据江浙一带古越语地名的命名规律,“姑余山”之名中,姑为发语词,余为盐。那么,“姑余山”即“盐山”也。

    昆嵛山另一古名“乌趣山”,“乌”为发语词,“趣”在古越语中不知何意。另外,昆嵛山上有无染寺,号称“胶东第一古刹”。其名一说为“其地距乡村辽远,居之者六根清净,得大解脱”。另一说为“染与盐,声相转,寺内古石龛,其下空洞,相传齐王后无盐冢云”。笔者认为,无染寺或许源于古越语“无盐”。“无盐”与“姑余山”的“盐山”之名相对应,倒是颇为独特。

    此外,胶东还有极多带有“莱、夷”的地名。如莱州、莱阳、莱山、莱子国这样的地名。《越绝书》载:“习之于夷。夷,海也。”“宿之于莱。莱,野也”。可见,在古越语中,“夷”是海的意思,“莱”是野地的意思。如此看来,像莱州、莱阳、莱山、莱子国这些带“莱”的地名应该与野地有关。东夷应该是东海,隅夷则是偏远海边的意思。

      另外,福山区有个峆垆寺(注:垆,应为山字旁,因现有输入法打不出这个字,故以“垆”代之,下同),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号称“胶东史载最久的古刹”。其自然风光“峆垆烟云”被誉为“烟台八景”之一。峆垆寺之名源于其坐落的峆垆山。峆垆这个名字可能与历史上著名的吴国国君阖闾(公元前514至前496年在位,为“春秋五霸”之一。姓姬,名光,是吴王诸樊之子,故又称“公子光”)之名有关。

      “阖闾”是《吴越春秋》中的写法,在《越绝书》中写作“阖庐”。显然,“阖闾”、“阖庐”是人们用汉语拼写的古越语。峆垆寺的“峆”与“阖庐”发音相同(当地人读“峆垆”发Ga  Lu)。因此,笔者推断:“峆垆”这个名字应该是个古越语“阖庐”的音译。至于“阖庐”的意思,浙江当地文化学者认为“阖庐或阖闾是光的音译”。如此看来,峆垆山即“阳光之山”的意思,峆垆寺即“阳光之寺”之意。

    除此之外,长岛的乌胡岛(今南北隍城岛),威海的镆铘岛、岠隅山,福山的兜余,等等,这些地名应该都是来源于古越语。或许,烟台的古称“之罘”也是一个古越语地名。当然,这些还有待更多的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现在大家对西歧和朝歌这两个地名感兴趣,主要是受许仲琳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

您看,该书第一回《纣王女娲宫进香》,就提到了纣王乃帝乙之三子也,因力大无穷,在帝乙游于御园飞云阁塌梁之时,托梁换柱,得立为太子,并在帝乙死后继承其位,都朝歌。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朝歌就是商纣王的都城。

但这是错误的。

商朝历史长达五六百年,期间曾多次迁都,有史料可查的有亳,敖,相,邢,庇,奄,殷这七个地方,大部分都在河南境内。

不过,殷是商朝最后一个都城,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因为,《竹书纪年》在讲到商代中期盘庚迁都于殷的时候,是这样表述的:“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

也就是说,从盘庚到商纣王被周武王伐灭时,商朝始终都是以殷为都城,时间长达273年。

也正因如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这殷就是现在河南安阳的殷墟所在。

那么,许仲琳在著作《封神演义》时,为什么会把朝歌写成商纣王的都城呢?

许仲琳并不是乱写,要知道,根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是始于在牧野决战的。

这场牧野大战的战场在哪里呢?

《史记》写,“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纣王兵败后在一日之内就退回了朝歌,然后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古朝歌城遗址就在现今河南鹤壁市下辖的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因城西朝向歌山,故称“朝歌”,据牧野才70多里,而安阳在古朝歌城遗址往北120多里。

要满足纣王兵败后一日退回,似乎朝歌更符合史实。

并且,现在经过考古研究,古朝歌城遗址附近有纣王建造的摘星楼遗址,还有纣王墓。

所以,纣王就是死在朝歌。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对殷墟进行大规模考古挖掘之后,考古专家证实:殷墟没有城墙!

殷墟没有城墙,显然不利于直接的军事防御。

而朝歌城墙遗址至今犹存,其部分遗存城墙犹高约10米,顶宽约130米,基厚约150米,城垣东西宽4里,南北长6里,城周20里,总面积24平方里。

朝歌城垣既然这么巍然壮观,纣王当然会选择驻守在这儿进行抵抗了。

即从这一意义上说,朝歌也可以算成商朝的“陪都”。

那么,许仲琳把朝歌写成了商纣王的都城并不奇怪。

说过了朝歌,再来说说西岐。

之所以被叫为“西岐”,只因其位于中原地带的西面而已。

岐山不仅是周人的起源地,也是炎帝的发祥地。

“凤鸣岐山”的谣言越传越广,得到了很多人的相信。

不过,周朝建立后,建都在镐京,后来又在周平王时代迁都洛阳,岐山渐渐不为人所知。

天妃灵应之记》碑文涉及的中外地名。

西域 在古代,狭义的西域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地区;广义的西域指越过狭义的西域向西所能到达的 地区,主要包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