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央视综艺《典籍里的中国》第七期《楚辞》?
提到《楚辞》,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其中最具盛名的《离骚》,或“天问一号”的名称缘起之作《天问》,但相信在看完本期节目后,大家一定会记住《楚辞》中另一首不朽的诗篇《橘颂》。
屈原的早期作品《橘颂》开创了诗歌咏物言志的先河,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生于荆楚之地的撒贝宁,自称是屈原的“小同乡”。这次拜访,撒贝宁特地带了一箱来自屈原故乡的柑橘,把老先生“甜”到泪流满面。
跨越两千多年的时光,屈原的热泪为何而流?假如亲见“天问一号”,屈原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本期节目将再度上演一场动人的相遇。
既在对话中感悟屈原为何叩问天道,又带屈原感受今天的中国人如何把最浪漫的诗写进宇宙,并一代代地延续他“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内容梗概
《楚辞》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及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
《楚辞》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都承袭屈赋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
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正式收官,整一季中由当代的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们一步一步走进古代文人的生活。在这一季节目中,每一期节目都相当有文化内涵,而且也引起了大家对古代文学解读的热潮。我认为《典籍里的中国》很有可能还会录制第二季,毕竟它的收视率那么高,而且还能够让大家了解更多古典文学家的想法。
一、《典籍里的中国》简述
《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档综艺节目主要讲述的是后辈人跟老子、孔子等古代文人志士的对话,同时会让主持人带领现场观众一起走进《传习录》这一部经典之作,让大家了解其中知行合一的真谛。在最后一期节目中围绕着古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哲学传习录进行展开,让大家了解一下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不管是最后一期还是往期的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总是能够让大家看到不同时代的对话,也引起了很多文人志士的思考。
二、《典籍里的中国》还会有第二季吗?我认为《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档综艺节目还会有第二季,因为它第一季的时候所介绍的文学思想还是有些缺乏的,必须要通过第第二季的节目才能够完完整整的将古代文人的一些思想讲述给现代的文人志士听。除此以外,这一档节目也是满满看点的,不同时代的对话能够引起人的思考,也能够激起人的学习之心。况且就目前来看,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档综艺节目的收视率还是相当可观的,我认为不管是节目组还是卫视频道的工作人员,没理由不拍第二季。
三、结语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档综艺节目播出之后,反响是非常好的,有不少网友称,这一档节目中,每一期都有点燃文化,而且也有触动人的情感,甚至还会掀起一股中华典籍传承和解读的热潮。
撒贝宁和古人对话是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节目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节目特色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讲述从典籍出发的中华文明史。节目依托典籍的文化IP,另辟蹊径捕捉典籍中的亮点,把“珍珠”串联成文化之链,构建成深刻全面且有洞见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对中华文明脉络进行梳理。
节目设立“历史空间”、“现实空间”两大舞台创新节目形态,在历史空间中采用影视化拍摄手法,对典籍的故事进行可视化呈现。
节目邀请知名导演担当影视指导,口碑佳实力派的影视嘉宾进行故事演绎,结合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舞台技术,展现千年历史中经典书籍的诞生源起和流转传承。
如何评价央视综艺《典籍里的中国》第七期《楚辞》?
本文2023-10-08 01:41:2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9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