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则经典文言文小故事及翻译,要极短的那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10则经典文言文小故事及翻译,要极短的那种!!,第1张

32李存审出镞教子

原文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参考译文李存审出生于家境贫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说:“你父亲年轻时提着一把剑到乡里去,四十年里面,地位达到将军宰相,这当中脱离危难,险境,得以生存(的情况)不只一次,拔出箭头的也有数百次”因此将拔出的箭头交给儿子,命令他收藏起来,说:“你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当知道你父辈是像这样起家的”

33孙膑脱险

原文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参考译文孙膑曾经跟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在魏国做官,成为魏惠王的将军,自己认为才能比不上孙膑,就暗中派人把孙膑叫到魏国来。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害怕他才能超过自己,嫉妒他,就用办法惩罚(他),弄残了他两条腿,并在他脸上刺了字,想让他埋没不被发现。齐国的使者到了魏国,孙膑以受刑者的身份暗中拜见(使者),说服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认为(他)才能出众,偷偷的用车把他带到齐国。齐国的将军田忌对(孙膑)很友好,以宾客的待遇来接待他。

34陶母责子退鲊

原文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鮓饷母。母封鮓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参考译文晋代陶侃年青时,曾经担任监管鱼池官员,他将一些腌鱼送给母亲。母亲封好鱼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 ”

35画鬼最易

原文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日:“画孰最难者”日:“犬马最难。”“ 孰易者”日:“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参考译文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 他说:“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41.原文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我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参考译文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预备驱策那一乘呢?”耕柱子答道:“那我当然用良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可以负得起责任。”墨子说:“我也以为你是负得起责任的。”

42.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原文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因为吝惜他有功绩,不惩罚他了,不过在大殿中赠送丝绢几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如果不知道惭愧,就是一只禽兽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

43.陈万年父子

原文陈万年字幼公,沛郡相人也。善事人,赂遗外戚许、史,倾家自尽,尤事乐陵侯史高。子咸字子康,年十八,以万年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参考译文陈万年字幼公,是沛郡湘人他擅长讨好别人,用尽全部家产去讨好远戚许、史家,特别是乐陵侯 史高 陈万年的儿子陈咸字子康,十八岁,凭借陈万年做了侍郎。他资质与众不同,性子比较直,而且敢于说话。多次上书论及国事,讽刺皇帝身边的近臣。这样的书奏大概上了数十次,结果被贬为左曹。陈万年病了,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教他读书,教至半夜,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要拿棍子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去,不听我讲,为什么?” 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

44.钱大昕观弈

原文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郝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我在朋友家里看一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渐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

45.王荆公旁听文史

原文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辨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日:“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日:“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渐俯而去。

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绢,拄着手杖行走,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边,没人注意到他。有一个客人慢慢问他说:“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含糊的应答。人家再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叫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的低着头离开。

46.大树将军冯异

原文(冯)异为人谦退不伐, 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冯异为人处事谦虚退让,不自夸。出行与别的将军相遇,就把马车驶开避让。军队前进停止都有标明旗帜,在各部队中号称最有纪律。每到一个地方停下宿营,其他将军坐在一起讨论功劳时,冯异经常独自退避到树下,军队中称他为“大树将军”。等到攻破邯郸,要重新安排各将领任务,没人都有被分配隶属,士兵们都说愿意跟随大树将军。光武帝因为这个而赞扬他。

47.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原文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后桀伐岷山,岷山女于桀二人 ,曰琬、曰琰。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 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 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太平御览》 卷一三五皇亲部

  《韩非子.难四》曰:“是以桀 索□山之女,……而天下离。”“□山”即“岷山”。 《左传.昭公十一年》:“桀克有缗以丧其国。”是“ □山”亦即“有缗”。《楚辞.天问》:“桀伐蒙山, 何所得焉?”“岷”、“蒙”又一声之转。诸书所记, 皆当以《纪年》为其注脚。“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 夏”,《国语.晋语一》“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 而亡夏”,与此合。又《订补》云:“按《孙子.用间 篇》:‘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故明君贤将能以 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伊挚即是伊尹,与此‘遂以 间夏’语相合,可以互证。”《管子.轻重甲》:“女 华者,桀之所爱也。”《吕氏春秋.慎大》:“桀迷惑 于末嬉,好彼琬、琰。”所谓“女华”、“琬琰”,即 岷山二女。

  云: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 《尚书.咸有一德》正义

  《汲冢纪年》曰: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 尹。《通鉴外纪》卷二

  案:“其卿士”,《存真》作“ 命卿士”,《辑校》同,云:“

  《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尚书. 咸有一德》疏、《通鉴外纪》二引《纪年》,《太平御 览》八十三引杜《后序》,均作‘其卿士伊尹’。”《 存真》、《辑校》盖据今本。

  甲骨文无仲壬,董作宾云:“卜 辞中不见中壬,疑南壬即是中壬。卜辞中帝王名称,日 干上一字,多与后世所传者异,如示之与主,虎之与沃 ,羌之与阳,康之与庚,皆是,而其他先祖皆有祭,中 壬不能独无。《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引《纪年》‘仲壬 即位,居亳’,亳在殷南,称曰南壬,或即以此。”( 《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刊《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 纪念论文集》上册第三三二至三三三页。)

  伊尹,甲骨文有“伊尹”、“伊 ”、“伊奭”诸称。又有“黄尹”,亦即伊尹。郭沫若 同志云:“黄尹,余谓即阿衡伊尹。或说 阿 衡与伊尹乃二人,举《君奭》以伊尹隶于成汤,以保衡 隶于大甲为证。然《商颂.长发》‘允也天子,降予卿 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叙在成汤伐夏之次,则 又非伊尹莫属。旧说为一人,恐仍不能易。”(《殷契 粹编》考释页三三)先秦典籍记伊尹者至多,齐灵公时 之《叔夷钟》铭文亦云:“○=成唐(汤),又(有) 敢(严)才(在)帝所,尃受天命,○伐○(夏)司( 祀),○○(厥)灵师,伊少(小)臣隹辅,咸有九州 ,处○(禹)之堵(土)。”(《两周金文辞大系》考 释页二0三)所谓“伊小臣”即伊尹。

  〔四〕《纪年》又称:……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 ,乃自立也。伊尹即位,放大甲七年,大甲潜出自桐, 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 之。《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太平御 览》卷八三皇王部引杜预《春秋后序》略同)

  (《纪年》):太甲杀伊尹。《 晋书.束皙传》

  《纪年》云:……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而自 立也。

  伊尹即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 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尚书.咸有一德》正义

  《纪年》曰: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 文选.豪士赋》注

  《汲冢书》云:……太甲杀伊尹。《 史通.疑古》

  (《竹书纪年》):太甲杀伊尹。《 史通.杂说上》

  《汲冢书》云:伊尹自篡立后,太甲潜出,亲杀 伊尹而用其子。《广弘明集》卷一一法 琳《对傅奕废佛僧事》

  《汲冢纪年》称:伊尹放太甲于桐,尹乃自立, 暨及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 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柳 开《河东集》卷三《太甲诛伊尹论》

  《汲冢纪年》曰:……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 ,乃自立也。伊尹即位于太甲七年,太甲潜出自桐,杀 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通鉴外纪》卷二

  案:《尚书.咸有一德》正义、 《御览》引《春秋后序》、《通鉴外纪》等皆作“于太 甲七年”。《存真》删“于太甲”三字,《辑校》“于 ”作“放”,校语云:“《外纪》‘放大甲’作‘于大 甲’。”似他书皆作“放”,误。《存真》所引《路史 .发挥》卷五,见本书附录。

  甲骨文作“太甲”。据史籍,太 甲,太丁之子,汤孙。《孟子.万章上》:“伊尹相汤 以王于天下,汤崩,大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 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太甲悔过, 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 归于亳。”《史记.殷本纪》:“汤崩,太子太丁未立 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 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 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帝太甲既立三年 ,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 。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 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此传统之说,与《纪年》异。《御览》卷八三引《琐语 》云:“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乃自立四年。”所引过 简,但所反映之史事,与《纪年》同,可证战国时有此 种传说存在。汤死后,其长子太丁已前卒,伊尹乃立太 丁之弟外丙;外丙死,继立其弟仲壬,政权皆为伊尹所 控制。仲壬死,按商朝继承之制,应由太丁之子太甲即 位。伊尹囚太甲篡立。伊尹统治七年,太甲从被囚之桐 宫潜出,杀死伊尹,恢复王位。太甲不承认伊尹篡立七 年,故其杀伊尹时称为“太甲七年”。

吕氏春秋·自知 应该是掩耳盗铃的故事

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又译:范氏亡,百姓入,见一美钟,欲背之而走,背之不动,以椎击之,图其碎,忽发况音,忙掩其耳,本为防震,观者却谓“掩耳盗铃”。

10则经典文言文小故事及翻译,要极短的那种!!

32李存审出镞教子原文李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