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十三势的动作名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太极十三势的动作名称,第1张

太极十三势的动作名称为掤 、捋、挤、按、采 、挒 、肘、靠,进、退、顾、盼、定。

太极十三势是组成太极拳的基本骨架,它贯穿于太极拳的所有招式中,换名话说,就是太极拳的各种招式都由十三势中的一势或几势所构成。

十三势本无固定的招式,而根据十三势应敌制敌又可形成一定的动作和招式,这是运动对敌的结果,因此说:“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

以拳中义理去探索,太极拳鼻祖是根据《易学》八卦中的卦画、卦名、卦位、卦象、卦与卦的交错,爻位的变化;

观其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存,和一阴一阳谓之道,以及其生生不息、太化流行的运动特征和意义,将其运用和贯穿在拳义、拳理之中,创造出太极拳“十三势”。去明确十三势的整体含义,这对加深太极拳内涵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

扩展资料:

太极十三势注意事项

1、心专

习练太极拳要高度专心入静用意,必须全神贯注,意念要灌到周身各个部位,乃至贯注至U中指指肚。

打一套拳15分钟左右,83个式子,几百个动作,编排严密,连贯性强,绝对不能走思。打太极拳强调专心用意,打拳时每个动作理法劲道都要体现出来。

意念不能集中,拳式就会走错,拳也打不成了,有人说走路散步是最好的运动方式,其实走路时可以继续想事,很难入静,而太极拳是入静的最好方式。

2、松柔

太极拳技击最大特点是“化打结合”。对方来力,我尽量化开。能容能化,使对方失去平衡为主,不制敌于死地。

化打合一,特别是陈氏太极拳打低架子,这是因为低架子容量更大。陈发科公强调“顺随”。陈照旭先生讲,四大块都要放松,即两肩和两胯一定要放松。全身能放松,才便于容,便于化。

3、轻沉

拳打起来一定要轻沉兼备,尤其是手要向上发劲时,腰胯必须松沉,即逢上必下,如金鸡独立,右手向上举,左胯就一定要下沉,好比是树要往高长,根一定要深扎。

太极拳中包含了很多对称关系,相互矛盾,对立统一。在练习中,要抓住太极拳的运动规律,这样练习起来简单易上手。

再有倒换重心,一定要裆走下弧,脚的五趾要紧紧抓住地。顺缠变逆缠、逆缠变顺缠,凡是转关时,一定要塌掌根。掌根塌时,肘要坠,肩要沉、胯要松。定式时一定要螺旋下沉,同时边呼气边沉。

-太极十三势

想得美,你几岁啦?小时候10岁左右我还是相信练好各种武功就能够像电视上那样飞来飞去的。长大了,练了那么多套路了,就觉得你会用的话,打架你厉害点,也是可以锻炼身体的。各种气功也不会像电视上那么威力惊人,最多的还是只达到那个目的——锻炼身体。前段时间不是有一堆号称什么武当派、天山派、崆峒派的,跑去天山脚下搞嘘头,一个什么派掌门几乎被一个运动员观众打趴了。所以说练武术套路、练气功是能够锻炼身体的,不过妄想飞来飞去什么的是不可能的,你死了这条心吧。再不死心你也可以找找看电视上**上那些特技是怎么用电脑合成的、用道具准备的。。。。。。哎,我可怜的娃!

有太极拳和太极掌,如杨式太极拳、元始太极万法掌,前者有套路,后者没有套路。

正宗的太极拳是产生于武当山的,而太极掌则产生于太行山,但很有渊源。武当太极是张三丰发明的,开始时只有十三式,但现在的武当山的太极拳是从外面学的,武当山的太极拳早已流失到山外而失传了。李连杰只是在模仿了太极拳的套路,指点他的是杨式太极师傅,但并不是原始正宗的太有拳。元始太极万法掌由太行山的观微散人所创立并流传下来,与张三丰有过一段渊源,但元始太极万法掌则没有套路,但能演化出无数不同的套路,健身防身效果显著,是古武术的精华,现世传人“漓江快刀”在桂林传授其法。

太极十三势的动作名称

太极十三势的动作名称为掤 、捋、挤、按、采 、挒 、肘、靠,进、退、顾、盼、定。太极十三势是组成太极拳的基本骨架,它贯穿于太极拳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