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人纪系列针灸篇》笔记之11.足少阳胆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倪海厦《人纪系列针灸篇》笔记之11.足少阳胆经,第1张

三焦经从丝竹空穴后进入胆经

先看循行路线:

起于眼外眦(瞳子髎),向上到额角返回下行至耳后,沿颈部向后交会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过膈,络肝脏,属胆,沿胁肋部,出于腹股沟,经外阴毛际,横行入髋关节(环跳)。

分支: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眼外眦处后向下经颊部会合前脉于缺盆部。下行到腋部走侧胸部,经季肋和前脉会于髋关节后,再向下沿大腿外侧,行于足阳明和足太阳经之间,经腓骨前直下到外踝前,进入足第四趾外侧端(足窍阴)。

另一条分支:从足临泣处分出,沿第一、二跖骨之间,至大趾端(大敦)与足厥阴经相接。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府,与肝相连,互为表里。

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二者形成互济,谋虑定而后决断出。

胆气强勇敢果断,胆气弱优柔寡断。

胆是一个袋子,再肝的下方,胆是不会自己定时的喷出胆汁,肝把好的营养吸收以后呢,变成血浊物进入胆,再从胆进入小肠生火,以助消化。

心脏与心包膜直接落到胆上面,所以心脏的搏动不断地打在胆上,胆受到压力时呢,胆汁就会喷出来。

如果因为胆结石医生西医建议把胆拿掉胆,

胆总管连着肝胆汁会慢慢的积累到肝里面,从而出现肝肿瘤,肝硬化,实际上是肝结石。

现在我们接触到了艾江山,学习到了中医基础知识,就应该明白,治疗未病的重要性。不能等着医院通知咱们切除身体组织的时候才知道身体出问题。

身边有人把b看成d吗?

这是事物倒之,左右反之。

如果其他都是好的,那就考虑下胆囊倒过来。胆囊为什么会倒过来呢?因为可能是小时候吐的比较严重,把胆囊吐反了。

胆为清净之府,中正之光官。

内藏清净之液,说的就是胆汁。

胆汁为苦,色黄绿,由肝之精气所化生,汇集于胆,泄于小肠,以助饮食消化。

胆汁的正常喷射,是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

胆经的气血流注时间是半夜11点到1点。

一共44穴。

瞳子髎:在我们常说的太阳穴处,治疗眼睛发炎红肿,角膜炎。放血比较多。

胆经靠近眼睛的穴位,进取穴,治疗都是治疗眼睛问题。

听会穴:耳鸣,耳聋,流脓,齿痛,下颌脱臼,口眼歪斜,面痛,头痛。

分享一个倪师说关于耳鸣的解释:

一是,晚上睡觉突然就耳鸣,这个是身体出现问题带来的耳鸣。

第二种是外来因素造成的,这个可以到造成耳鸣的地方或者因素,把声音由大调到小,让耳朵慢慢去适应,治疗试试。

1上关穴:与肾俞、翳风、太溪、听会配治老年人肾虚耳鸣耳聋无。

2颔厌穴:与悬颅相配治偏头痛。

胆经头部的穴位治疗头部问题。

3悬颅穴:与颔厌穴治症一样。

4悬厘穴:偏头痛,面肿,目外眦痛,耳鸣,上齿痛。

5曲鬓穴:配风池穴、太冲穴治目赤肿痛。

6率谷穴:治疗胆经上的扁头疼,可以从太阳穴推到率谷穴。

7天冲穴:配目窗、风池治头痛。

8浮白穴:治疗白发,经常熬夜或者失眠导致血不养肝,肾阴不足时就会肝热,肝火上炎,虚火也上来了,头发就白了。

9头窍阴穴:治疗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胸胁痛,耳鸣,耳聋,耳痛。与支沟、太冲、风池配伍治肝胆火盛之偏头痛或巅顶痛。

10完骨穴:配风池、合谷治风热上犯喉痹、齿痛、痄腮、口歪。

11本神穴:头痛,目眩,癫痫,小儿惊风。配前顶、囟会、天柱治小儿惊痫。

12阳白穴:配太阳、睛明、鱼腰治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

13头临泣穴:配目窗穴春去治迎风流泪。

14目窗穴:与头临泣一样。

15正营穴,承灵穴与脑空穴都是治疗头部问题

早上起来手指梳头一百下,头部的穴位都照顾到了,分不清经络与穴位就只需要梳头梳头再梳头!

16风池穴:风池穴治疗鼻窦炎,鼻子不通气,用左边右治法。

脖子后面带风的穴都是身体最容易进风地方。

17肩井穴:肩井加足三里治疗胸腔到重击撞伤,跌打损伤而产生的瘀血。

后溪穴,申脉穴,肩井穴足三里穴四穴加起来治疗肩项强硬,脖子酸痛。

注意,肩井穴气很强,孕妇不可用。

18渊腋穴:配大包、支沟治胸肋痛、肋间神经痛。

19辄筋穴:辄筋就是筋的两块挡板,护筋的意思。

肝主筋,辄筋就是护肝防治肝损伤,养肝,养筋的穴位。想让自己肝好筋强,平常就要把心里的郁结疏通。

拍四窝:腋窝下的穴位一拍就照顾到了。

20日月穴:胆经的募穴,用俞募疗法,治胆的问题。

21京门穴:肾的募穴,用俞募疗法治:肾结石,肾脏癌,肾阳虚,阴虚,耳鸣,水肿,腰痛。

22带脉:环腰一圈是带脉、五枢、维道:主治女子带下病,还有带脉痛。带脉是奇经八脉之一。

23居髎穴:配环跳、委中治腿风湿痛。

24环跳穴:中医认为环跳是骨头开始生长的地方,骨头有问题,可能也在环跳的位置开始痛。

可治疗半身不遂。

我们的骨细胞,每两年更新一次。

25风市穴:用于治疗中风瘫痪的大穴。

与阴市穴配伍治疗,坐下去站不起来,膝盖没有力气。

与环跳穴配伍治疗中风脚膝盖麻木。

26中渎穴:加强风市的治疗效果。

27膝阳关:配环跳、承筋治胫痹不仁。

28阳陵泉穴:筋会阳陵泉。

治疗膝盖一切问题的四穴五点还记得吗?

29阳交穴:阳维脉的郄穴。

30外丘穴:胆经的郄穴。灸外丘可解肝经的毒。

31光明穴:胆经的络穴,配肝俞、肾俞、风池、目窗、睛明、行间治青光眼和早期白内障。

32阳辅穴:胆经的经穴,属火,木生火,所以是胆经的子穴,胆经的实症用此穴。

33悬钟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绝骨穴,八会穴之一——髓会绝骨,髓生病时在绝骨上治疗。

34丘墟穴:胆经的原穴,丘墟+商丘治疗脚踝裸扭伤

35足临泣穴:胆经的俞穴,八脉交会穴,交带脉。治疗带脉病。

足临泣+足三里治疗华佗夹脊痛。

36华陀夹脊:督脉旁开五分,也就是督脉与膀胱经的中间就是华佗夹脊。

37地五会:地五会特别治症脚皮特别干,胆经经过乳房,乳房硬块可以在地五会上治。

没事就用小金油揉揉它,顺便正个脚揉揉。

38侠溪穴:胆经的荣穴,胆经的母穴。虚症治此。

39足窍阴:胆经的井穴,井穴可以用来急救。

眼睛外侧疼属于胆经,用足窍阴。

眼睛内侧痛是膀胱经,用至阴穴。

眼睛下侧是胃经,用厉兑穴。

倪海厦针灸入门教程如下:

1、倪海厦针灸大成视频(78集);配合教材:《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

2、倪海厦神农本草经视频(39集);配合教材:纪倪注神农本草经。

3、倪海厦黄帝内经视频(75集);配合教材:《黄帝内经》、人纪倪注黄帝内经。

4、倪海厦④伤寒论视频(58集);配合教材:人纪倪注伤寒论。

5、倪海厦⑤金匮要略视频(77集);配合教材:人纪倪注金匮。

倪海厦,是海外中医世界的风云人物,其人生阅历丰富有趣,曾一度是台湾知名的算命先生。1979年在台湾找倪海厦算一卦至少要3000台币,铁口直断相当有名,积累大量财富后移民北美,在佛罗里达州购置土地开始行医授课,数年后影响力已达华人医师的极限。

倪海厦所立汉唐中医学院,每日人流不息,从世界各地搭乘海陆空载具踏入学院求医的各色人种病患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身患顽疾绝症之人,在经过倪海厦的治疗后奇迹般康复。出名之后倪海厦又因为自己的另一个技能“算卦”结交下了许多人脉。因为他铁口直断,所说无有不中,所以备受推崇。

脾脏为谏议之官

中医通常会把胰脏和脾脏合在一起,胰脏就是脾脏下面的那块甜肉。

没尝过,不知道甜不甜[憨笑]。倪师说是甜肉。

胃脾为表里关系,胃是为腑,脾为脏。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送,从而滋养全身,故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经的循行路线:

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的隐白穴,沿脚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再沿小腿内侧正中线往上走,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头,散在舌下。

分支:从胃别出,上行过膈肌,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食欲旺盛,口唇红润。

口味正常。

脾气虚弱,则口淡乏味,脾失健运,气血衰少,口唇淡白不泽。

脾在液为涎,就是口水。

脾虚的孩子,脾气不摄,导致涎液异常增多,经常流口水。

脾主甘,甜味入脾的,胃经的时候讲过来了,大家还记得吗?

脾统血,统摄,控制的意思。巜难经四十二难》说:“脾裹血1,温五脏”,就是说包裹自液,使其不外逸的。

胃有气,脾有血,想要气血平衡就得脾胃和。

脾主少腹,少腹之肚脐以下的位置。

脾主四肢,有一些孩子,四肢无力,面黄肌瘦,都要从脾胃治疗。

脾主肌肉,全身肌肉赖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的营养滋润,才能壮实丰满并发挥运动功能。

在五音为哕,就是打嗝,哕,yue。

脾的气血流注时间为早上9--中午11点,脾气旺的人,9--11点最有力。

脾经一共二十一个穴

第一个隐白穴:脾经的井穴,属木,

因为脾主少腹,因此妇科问题,像经漏不止,白带,阴道问题都可以在脾经的井穴上治疗。

隐白上一寸有一个经外奇穴:三毛穴,在大脚趾长毛的地方,灸三毛可以治失眠。

有失眠,除了涌泉穴你也可以试试三毛

大都穴:脾胃的荥穴,属火,火生土,所以它也是脾经的母穴。

虚症时可选,脾有虚症时,会四肢无力唇色有点白,另外运动也可强脾。

太白:脾经的俞穴,属土,脾也是土,故为脾经本穴。

虚症实症都可以用,咱们之前的经络课讲的时症用俞穴。

公孙:脾经络穴,主冲脉。

有句口诀:公孙内关胃心胸——胃病,心脏病还有胸部问题可用这两个穴来治疗。

因为冲脉是公孙在管,因此腹胀的时候也可以用公孙。

妊娠期的孕吐可用公孙穴+足三里穴

商丘:脾经的经穴,属金,土生金,故为脾经子穴,实症时可以用。

如:膝盖的疼在脾经处,痛几个星期用商丘(子穴),疼好几月用什么(母穴大都)?

一切膝盖问题,都可以灸:

鹤顶穴,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

注意:内外膝眼需要曲膝才能打开穴位。

倪师说商丘穴还有助孕的效果,想怀孕的可以关元穴跟商丘穴一起灸灸。

三阴交:脾经合穴,肾,脾,肝三条阴经的交会处。

女人的月经痛,月经不好,按三阴交就知道了,三阴交按之越痛,月事就越不好,痛经就痛。

三阴交是妇科大穴,几乎所有的妇科问题都可以用三阴交,而且有美容的功效。

三阴交不但我们女人有,男人也有。

男的少腹痛,遗精,就找它——三阴交

三阴交还是三皇穴中的人皇

三皇穴专门治疗水肿。

漏谷:健脾和胃、利水。

地机:脾经的郄穴,消炎镇痛。

像水肿腹坚,肚子涨满腹部子宫有肿块都可以用。

地机穴是三皇穴中的:地皇

阴陵泉:脾经合穴,属性水。治疗水肿,膝盖风湿,小便失禁小便频繁。

阴陵泉是三皇穴中的:天皇。

血海穴:妇科名穴,像滴漏不止,月经不来,痛经都可以用。

痛经组合穴:三阴交,血海,中极。

又一个经外奇穴:百虫窝,帮助诊断身体有没有蛔虫。

箕门:靠近阴部,少用。

冲门:曲骨外开4寸,生完宝宝后胎盘下不了,可以用它,大家了解一下就行,我们都不在家生产了,所以用不到。

府舍,腹结,大横,腹哀,天溪,食窦

周荣,胸乡。这个几个很少用到,这些穴大家看下了解下大概在哪里就好了,当乳房肿块时你自己就可以判断在哪条经络上了。

最后一个大包穴:脾之大络,主管全身大络,阴经阳经的络都是他在管。

大包穴不克受重击,会导致全身瘫痪。

手厥阴心经从中冲穴回到掌中,进入无名指,开始三焦经循行。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线:

起于无名指侧端关冲穴处,从无名指向上到手背,沿手腕背面上行到尺骨桡骨之间,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缺盆,分布于膻中穴中,络心包,穿过膈肌,分别属上 中 下 三焦。

分支:从膻中穴分出,上行出缺盆至肩部左右交会于大椎,上行沿耳后翳风穴处,直上出耳 ,然后向下经过面颊部到目眶下。

另一条分支: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走出耳前,经过上关穴前,在面颊与前一分支相交于瞳子髎穴处,在此穴处交于足少阳胆经。

三焦经的主要生理功能:一是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化之道路。

一、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

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中藏经》将三焦通行元气的作用做了详细的描述:“总领五脏六腑、营为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

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决,疏通之意;渎,疏通水道。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通道。

全身的水液代谢是由肺 脾 胃 肠 肾 膀胱等脏腑的协同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的升降出入。

如果三焦的水道不够通利,则肺,脾,肾等舒缓调节水液的功能,也难以实现其应有的生理效应。

我们需要有这么个概念,水液的运行全,依赖于气的升降出入,人体的气又是依附于血津液而存在的。它们是相互关联的。

三焦是上焦 中焦 下焦的合称。三焦为六腑之一。

上焦:将横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气管咽喉面部,称作上焦。

《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部胸中”。

上焦的生理功能特点:是元气的升发和宣散,但他不是有升无降,而是升己而降。

中焦:隔肌以下肚脐以上的腹部,既是从胃的上口喷门至胃的下口幽门,实际上还包括了脾和胃,肝和胆。

中焦是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故说中焦是:泌糟粕,蒸津液。

下焦:将胃以下的部分和器官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统称为下焦。

下焦生理功能特点:排泄糟粕和尿液。

三焦与心包相表里。

三焦在人体脏腑中,唯它最大,故有:“孤府”之称。

三焦经和心包经一样的,夏至到冬至属性是火。冬至到夏至属性是水。

手少阳三焦经的气血流注时间是晚上9点至11点。

它一共有23个穴。

第一个关冲穴:三焦经的井穴,用于昏迷和急救,针刺放血。

还可用关冲穴治疗急性咽病咽痛,左侧咽喉痛刺右手关冲,右侧咽喉痛刺左手关冲。

液门穴:三焦经的荥穴,属水,降浊升清,可治疗目痛。

中渚穴:三焦经的俞穴,属木。虚症治此,眼科问题可在中渚穴跟液门穴上治。

阳池穴:三焦经的原穴。

阳池穴对应脚上的解溪,阳池穴痛,用对侧的解溪穴来治疗,解溪穴痛也可用对侧阳池穴来治,这叫对称疗法。

阳池穴可以调理消渴糖尿病。

儿推我们有用阳池穴,它的作用是降逆 清脑 止头痛,可治疗便秘 头疼 头晕。

外关穴:三焦经上的络穴,络心包经,虚实都行。

外关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交于阳维脉(内关穴管阴维脉)。

外关配临泣,可以治疗胸肋痛。

外关配后溪主治落枕。

外关配阳池、中渚主治手指疼痛、腕关节疼痛。

支沟穴:三焦经的经穴,属火。支沟配照海,可治疗一切便秘,不管寒还是热,这两个穴位部可以使用。

治疗便秘的还有,关元 天枢 中脘 神阙。

会宗穴:三焦经的郄穴。

三阳络穴:用的不多。

四渎穴:疏通经络,聪耳利咽。

天井穴:三焦经的合穴,属土,子穴。

天井穴正好对着膝盖头的地方,左边膝盖头的地方痛,用右边天井,右边痛找左边天井。

清冷渊穴:三焦行阳,可以治发烧。上臂冷痛,可艾灸清冷渊。

清冷渊治热炕症:着急上火,满脸痘,热便秘,小便黄,脾气大,口臭胃经热,面红,扁桃体发炎等所有的热证。

消泺穴:也常是配合肩髎,肩髃等穴调理肩疼。

顾名思义消泺可以消除体内堆积的不好的东西,除去体内多余的堆积的水。

臑会穴:是专门治肩膀痛。

臑会穴配天突,扶突,水突治疗甲状腺的问题,以及颈部腋下的淋巴节肿大等症。

肩髎穴:治肩膀不能抬举和手臂痛。

天牖穴:这个穴位用得最多的就是治疗耳鸣,耳聋及外伤后的头项痛。

翳风穴:用于因风引起的病症,尤其是穴位局部的各种风症,耳鸣 耳聋 牙痛,面瘫,偏头痛,及流行性腮腺炎。

下巴脱臼,牙关痛不能咬合时用用对侧合谷,再用下关穴 颊车穴 翳风穴。

瘈脉穴:后面有块骨头,倪师称为:智慧骨,用手摸上去越高越凸越聪明 ,反之平扁就是不聪明。

颅息穴:息,休息。能醒脑安神,治头目昏沉。

角孙穴:可以清三焦之热,清肝胆之火,常用来治疗急性的眼结膜炎和流行性腮腺炎。

耳门穴:治疗耳鸣耳聋等耳朵问题。

耳和髎穴:也治耳病。

丝竹空穴:主要用针刺放血法,治疗头 面 眼部问题。

三焦经是女人的美容经,排气筒。人如果生闷气,血液会被闷气污染,接着会形成淤血,人的脸色就会变暗淡,严重的会起斑。

三焦经经过肘尖附近,通到无名指,离肝比较近,气从肝上生起,疏气解郁可以选用三焦经。

一个经常生气的人,尤其是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人,三焦经从肘尖往下会堵住,肘尖轻轻碰就会很痛。

那就从肘尖开始,用大拇指开始点,找到痛点多的地方,痛点越多堵的越深,要做的就是把痛点揉散。

三焦经是专门管内分泌失调的。

脸上长斑,脸色差,皮肤暗淡,长痘痘都是内分泌失调的表现。

之所以会内分泌失调是因为气血供应不畅,体内有淤血排不出去。

三焦经是人体的出气筒,上通到头,下连乳腺,很多乳腺增生,乳房胀痛等很多妇科疾病都跟三焦经淤堵有直接关系。

刮痧  艾灸  按揉选择一种动起来。

三焦正常的通行元气,水液运化,其他脏腑才能正常运行,我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

倪海厦建议自学中医的顺序如下:

第一个是《针灸》。

第二个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主要是讲300多种中药材的药理药效,分上中下三品。一般在学习《伤寒》《金匮》之前要先学一遍,不然看到经方的时候会比较茫然,无从下手。

第三个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初学者可以先学简洁版本,听听入门解读。

第四个是《伤寒)。

第五个是《金匮》。如果不先了解,不先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话,是看不懂伤寒金匮的,所以要先学习上面的基础再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

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经络学习课最后一天。

任督二脉之督脉: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体表出于曲骨穴,向下走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督脉主治病症:

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还有颈项强痛、角弓反张等症。

督脉主管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督脉虚衰可表现为头昏头重,眩晕,健忘,耳鸣耳聋,腰脊酸软,佝楼形俯,舌淡,脉细弱。

督脉阳虚可表现为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少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

督脉犯邪可表现为牙关紧闭,头痛,四肢抽搐,甚则神志昏迷、发热,苔白。

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原一共二十八个穴,现加上印堂就二十九。

1第一个长强穴:主治痔疮。

痔疮分为内痔和外痔。

先血后便,不会痛为内痔。

先便后血,很痛为外痔。

痔疮最好不要手术,因为有很多办法可以治疗,何必去遭那罪。五年前老公的内痔严重,医生要求手术,他太怕,拖着没手术。只好自己治,种种方法不细说了,已经好很多,去医院检查说不用手术了。

2腰俞穴:在尾椎骨上与脊椎交接的地方。治疗月经不来。

小儿下推七节骨就包含此处,便秘下推七节骨,腹泻则要上推七节骨,儿推手法单穴使用,效果不好。

3腰阳关:命门下两椎就是腰阳关,在第十六椎。治疗阳虚引起的腰痛。近取穴也治腰椎间盘突出。

4命门穴:生命之门,在肚脐眼的正对面。剧烈头痛,还有角弓反张可在命门上灸。

补肾壮阳可以选择艾灸命门跟肾俞。

命门跟肾俞在一条直线上,可以循行灸或者使用艾灸盒。

5悬枢穴在第十三椎下治腰疼,不常用。

6脊中穴:靠近脾脏在第十一椎,在脾的正后方,旁边是脾俞。用于治疗黄疸,便血,腹泻,腹胀等病症。

7中枢穴:在第十椎下,治疗脾胃与消化问题。

8筋缩穴:第九胸椎下,肝的正后方,旁边就是肝俞,肝主筋,全身的筋归肝在管。这个穴位可以平肝熄风,宁神镇痉,缩筋可治疗癫痫狂抽筋和口吐白沫。

9至阳穴:在第七胸椎下,这个穴位与横膈平,可以宽胸利膈,治疗腰脊痛跟黄疸。

10消渴穴:第七椎和第九椎之间的奇穴。

可治疗糖尿病,还帮助诊断,糖尿病在此穴会有压痛感,治好后消渴穴处没有压痛。

11灵台穴:第六椎下,灵台穴的旁开是督俞穴,是治疗忧郁失眠的养心穴。

还可帮助诊断:有压痛感,表示得到的营养过多(白血球增加),有压疼感还代表可能有血癌。

12神道穴:第五椎下,任何的心脏病疾病都可以在神道穴找到压痛点。

13身柱穴:灸身柱穴可以帮助孩子强身长高。

再好的穴,也不可多用,特别是孩子,一个月用两三次既可(初了生病外)

14陶道穴:第一椎下,它是大椎的助手。

15大椎穴:第一椎上,摇头时,头椎会转动,胸椎不会动,所以动骨与不动骨之间就是大椎穴。此穴很强大,治颈项疼痛感冒发烧等。

16哑门穴:专治声音发不出来,不可灸。

17风府穴:治疗中风的大穴。也是风很容易进去的地方,冬天冷一缩脖子就会感觉浑身暖了,是因为脖子本来就是一个冷却系统。

18脑户,强间很少用。

19后顶穴跟前顶穴都辅助百会穴的。

20百会穴:两个耳尖往上到头顶中心,在往后5分的凹洞。

百会治百病,百会穴是诸阳之会,六条阳经经过头部,阴经不走头部。

按揉拍打百会可以让人开会增智,益寿延年,需要长期坚持哦!不要敲个四五天就说:我咋还不聪明(又不是武侠小说)

当然也可以艾灸百会,不过注意不要烧到头发(我烧过),记性差的更要灸百会。

21聪会穴:又叫囟会或者囟门。

小孩出生时,这里有个凹洞,随着慢慢长大就会长圆。

22上星穴:治鼻窦炎,鼻炎可以灸。

23神庭穴:少用,治失眠,头晕,目眩。

头部穴位,指甲梳头皮梳头,想要的头部健康都会有。

24素髎穴:多用于点刺放血治酒糟鼻。

25水沟穴:也就是人中,用于急救。

倪师说:妇人早上起来脸肿,用水沟穴。

26兑端穴:上嘴唇正中点,很少用,治疗齿龈肿痛。

27最后一个龈交穴:两颗大牙中点,治疗牙龈肿,牙周病。

28印堂属于经外奇穴:艾灸可以美容,鼻炎也可以灸,可清头明目,通鼻开窍。

灸印堂=面若桃花。最好最安全的美容方法!

如何督脉保养?了解一下刮痧,还有豪华督脉灸。家有小儿就好好捏脊吧!

倪海厦《人纪系列针灸篇》笔记之11.足少阳胆经

三焦经从丝竹空穴后进入胆经先看循行路线: 起于眼外眦(瞳子髎),向上到额角返回下行至耳后,沿颈部向后交会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