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历史不同时期的名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2收藏

昆明历史不同时期的名称,第1张

  昆明历史不同时期的名称:

  “鸭池”为元初蒙古人对昆明的称呼,也作“押赤”或“雅歧”,名称由来古族名。汉晋时,居住在滇西滇东和滇中山区的“编发,随畜行徙”的一些部族,叫昆明诸种,或昆明之属。是云南境内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民族集团。当时,汉人把云南境内各少数民族又泛称为“夷”或“夷种”。称大种曰“昆”,小种曰“叟”。与昆明人同时存在的还仍有嶲(音西)、笮、邛等同族部落。属于“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的原始社会时期。他们多次阻断了汉武帝寻求通身毒(印度)的通道。

  东汉时,刘尚渡泸击“昆明诸种”追至不韦(今施甸)并在洱海和保山地区设西部都尉(后改为永昌郡),管理这一带的“昆明”人。住在滇池以东的“昆明”人,在他们住地都留有“昆明”这个地名。诸葛亮南征后,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青羌”,与交纳赋税的賨叟不同。他们当是住在山区从事游牧的“昆明”人,与住在坝区从事农耕的“僰”、“叟”人处于垂直分布状态。史载三国时云南有所谓“上方夷”和“下方夷”之分。“上方夷”即是山居的昆明人。西晋以后,朱提郡的“叟”人和“僰”人大量西迁,滇东遂成为“昆明”人的主要聚居地区。

  由于居住在“爨”氏统治地区的东部,后来又称为“东爨”。但族属上区别于“西爨”。蜀汉时,原居住在滇西的“昆明人”,又大量移居至滇中和滇东北与原来居住在那里的“昆明”人汇合。隋唐五代时聚居在滇东北的昆明人曾建立过“罗殿国”。“滇僰”西迁和“昆明”东迁,是东汉至隋唐时期民族迁徙的主流。

  民国时期,昆明曾改称“云南”,后又改回“昆明”。

云南民族博物馆的简介

云南民族博物馆位于昆明海埂云南民族村旁,场馆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分为展示区、收藏区和科研办公区。馆内有16个展室,展出面积达6000平方米,还配有设备齐全的报告厅、会议室、接待室等,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博物馆。馆内藏品达12万件,是云南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博览场所。 馆内珍藏民族文物40000余套(件),陈列有民族古籍、文化遗产、民族服饰、民间美术、民族乐器、传统生产生活技术等,并不定期地举办临时展览;在馆区开辟了30余个各类动态演示作坊和艺术家工作室;成功组织了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完成了20多项国际国内项目、课题,并与国际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同国外多所博物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开展了多项展览交流、学者互访工作;博物馆将打造民族节日文化广场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并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几年来,已经有白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苗族等在该馆庆祝过本民族的节日,内容包括传统歌舞节目表演、传统工艺展示等。该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云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以及近40所全国大、中、小学校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云南博物馆开放时间及门票

D1674/D1671次列车从青岛北站到兰州西站共28站。06:26起飞,20:08到达。全程约13小时42分钟。D1674/D1671次班车时刻表途经青岛北站、潍坊站、淄博站、章丘站、济南站、济南西站、齐河站、德州东站、辛集南站、石家庄站、阳泉北站、太原南站、晋中站、太谷西站、介休东站、灵石东站、临汾西站、闻喜西站、运城北站、渭南北站等。兰州西站,如需购买D1674/D1671次列车车票,可登陆12306或直接在指定售票窗口订票。注:石家庄站至兰州西站D1674次列车将更名为“D1671”。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云南省博物馆。

经过几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外观宏伟而又壮观。走进博物馆,首先进入我眼帘的是云南省博物馆数字文物展示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先进,可以让我们清楚的了解博物馆里的各种文物。

一楼有两个展厅,分别是以青海藏传佛教为主题的艺术展厅和以云南佛教为主题的艺术展厅。

参观完一楼的展厅,我们便上二楼去参观。二楼主要为我们展现了云南的历史。我们首先来到以青铜时代的云南为主题的展馆,自3800多年前,云南开始冶铸铜器,徐徐拉开了青铜时代的帷幕。描绘了云南古代社会方方面面,堪称世界青铜艺术史上罕见的、不可复制的个案。

参观完这个展厅,我们又来到了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云南为主题的展馆。本展区主要表现云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语言文化和男装大兴为主题的云南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南中大姓的崛起、视死如归的观念、伟大的书法艺术、佛教的萌芽。

“ 窑火斑斓”云南省博物馆陶瓷精品展。陶和瓷都是火与土的艺术,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你看这是其中的青花凤穿牡丹纹罐和粉彩花卉纹玉壶春瓶,上面的花纹精巧,做工精细。

欣赏完做工精巧的陶瓷,我们又来到了以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云南为主题的展馆。本展馆主要介绍了南诏大理国以佛教密宗阿陀力教为国教,大理国段氏22代君王中,有9人禅位为僧,云南(大理国)也因此被誉为妙香佛国。

我们顺着小路走,来到了以元明清时期的云南为主题的展馆。

参观完元明清时期的云南,我们又来参观新时期的云南。回首这一桩桩久违的往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为我们勾画出云南近千年多姿多彩的变迁历史。

参观完博物馆,我对云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世居少数民族有五个(不算远郊县区):

市区里面世居的少数民族只有回族,遍布各街道

郊区有回族、彝族、白族、苗族,

彝族集中在西山区各乡镇、官渡区阿拉乡、世纪城紫金村

白族最大的聚集区在北郊的沙朗乡,滇池西岸

苗族集中在官渡区金钟山、西山区团结、谷律

滇池南岸的海口镇是最大的回族聚集区,其他分布在西山区马街、盘龙区茨坝、龙泉、官渡区官渡镇、大板桥

昆明文化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元素的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方特色。以下是一些关于昆明文化的关键信息:

古滇文化。在古代,昆明地区是古滇文化的中心地带。古滇文化是一个以青铜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民族文化,也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展现了先秦两汉文化的最高水平。青铜器、陶器等文物是这一时期文化的重要载体。

汉族移民文化。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开西南一郡”,汉族移民开始迁居到滇池北岸。这些汉族移民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也形成了昆明地区的汉族文化。

苗族服饰文化。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传在苗族村寨中。苗族妇女根据个人喜好在亚麻连衣裙上缝制自己喜欢的图案,以表达感情。苗族服饰的色彩大胆,刺绣精美,完整的一套苗族妇女服饰包括包头、罩衫、披肩等18套,被称为“十八花”。

西南联大。昆明是中国著名的大学城,其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西南联大为中华民族传承了历史与文化,并为中华民族复兴储备了大量人才。

此外,昆明还有许多其他特色文化,如金沙江文化、抗战文化等。昆明市正在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地标建筑、特色文化街区、生活美学空间等,以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昆明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三万年前,“昆明人”就在滇池周围生息繁衍,三万年间昆明的历史连绵不断,文化代代传承。

昆明是历史大戏频频上演的舞台,这里上演过庄蹻开滇、明末农民军据昆反清、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修建滇越铁路、西南联大迁驻、抢修滇缅公路、开通驼峰航线等历史大剧。

公元765年,南诏国筑拓东城,为昆明建城之始。大理国时称鄯阐城。拓东城、鄯阐城分别为南诏国、大理国的东京。

公元937年,大理段氏夺取南诏政权,建立大理国,统一了云南,在拓东城的基础上设鄯阐府,为大理国八府之一。府治沿袭拓东城。段氏政权在其内部经历了较剧烈的社会变革,释奴隶,免徭役,进一步瓦解南诏的贵族统治,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鄯阐府的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繁华的市中心逐渐移至盘龙江以西(今金碧路、三市街)一带,大理国国主也经常驻节于此。段氏统治者在鄯阐营造宫室园林,兴修水利,到大理国末期,鄯阐城已发展成为滇中一座“商工颇众”的繁华城市。

昆明是有重要历史地位的都会,它曾作为滇国的中心、南诏大理国五百多年的副都、明末永历政权的“滇都”、支撑抗战的重要基地和抗战决胜的桥头堡、闻名世界的“民主堡垒”。

昆明曾孕育和汇聚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郑和、杨升庵、孙髯翁、蔡锷、朱德、叶剑英、聂耳、蔡希陶、李广田、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等历史名人或生于此或在此长期活动。

昆明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重九起义、护国首义、“一二·一”运动、昆明起义等影响全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此。

扩展资料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世居26个民族,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彝、回、白、苗、哈尼、壮、傣、傈僳等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既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

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淳朴,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风味独特的饮食、绚丽多彩的服饰,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妙趣横生的婚嫁,都能使人感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绕三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傈僳族的“刀杆节”等久负盛名,节日活动丰富多彩。

每逢节日,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对歌等活动。按照岁时节令,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

-昆明

  昆明有26个民族,包括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傈僳族、壮族、傣族、哈尼族等。

 昆明别称春城,是云南省省会、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

民俗

昆明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世界上居住着26个民族。有汉族、彝族、回族、白族、苗族、哈尼族、壮族、傣族、傈僳族等民族组成聚居村或混居村。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既相互影响,融会贯通,又保持了自己的民族传统,延续了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生活在昆明的各族同胞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民风淳朴。

无论是他们的礼仪,独特的饮食,多彩的服饰,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有趣的婚姻,都能让人感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三绕灵、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踩花山、傈僳族的刀杆节等历史悠久,节日活动丰富多彩。节日期间,各族人民会穿上自己亲手绣染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举行摔跤、斗牛、唱歌等活动。根据新年的季节,许多习俗在民间很受欢迎,如农历三月初三西山的盛大节日,农历九月初九金殿的春走,九重阳爬螺蛳峰,中秋节晚上的月亮大观。

昆明的地方文艺种类繁多,有云南戏、花灯戏、民间小调、少数民族戏曲、长篇民间叙事诗、民间传说等,几百年来发展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昆明历史不同时期的名称

  昆明历史不同时期的名称:  “鸭池”为元初蒙古人对昆明的称呼,也作“押赤”或“雅歧”,名称由来古族名。汉晋时,居住在滇西滇东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