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元朝在中国的朝代中是真实存在过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元朝在中国的朝代中是真实存在过的?,第1张

元代时一个诞生在宋之后,被明朝灭亡的一个朝代。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凡九十八年。从成吉思汗建国算起,凡十五帝,一百六十三年。

但是元朝又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他不同于他的前代宋也不同于他的后辈明,也不类似于同样是少数民族通统治中原的清朝。

元朝到底是不是中国的朝代?这个问题困扰了每一个研究历史的中国学者。

元朝到底是不是中国?要问这个问题,先要确认什么是中国。

你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很傻,我是中国人,还能不知道中国是什么?其实,知道中国是什么的人还真不多。

中国这个词,最早的含义,就是洛阳盆地,是地理概念。直到东周时,中国这个词的含义才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中央之国”。

这个中央之国,是相对于周天子周边的各个诸侯国而言。周天子坐镇中央,诸侯则镇守四方,周天子之国就是中国。后来,秦朝一统7国,秦朝就成了中国。

从这里就明白什么是中国了:就是由周王朝孕育,并由秦汉催生的国家。

蒙古王国不是中国,但是元朝肯定是中国,因为元朝诞生于中国文化,是中华正统的继承者

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命令史官修《宋史》,历时仅两年半,即修成《宋史》。元修《宋史》的举动可以看成是:元朝自己承认自己是宋朝的延续。而不带百年后,朱元璋灭元,朱元璋也命人修《元史》,可以看出朱元璋认为自己是元朝的继承人,是中华正统。

甚至就连元朝这个名字,都是忽必烈从中国古籍《易经》“大哉乾元”。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蒙古历史也可以是中国历史,甚至是世界历史

元朝的疆域很宽广,东起东海,西至欧洲。现在的外蒙古国和俄罗斯,土耳其都是他的统治范围。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jì)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在山东省东明县有一个村叫五霸岗,听老人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五霸在此争战,留下的村名。  春秋五霸形势图(公元前453年)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此说见之于《史记》。 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此说见之于王褒的《四子讲德文》。还有人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另有人认为,所谓“五霸”,应是一种虚指,并非实指五位国君。

  编辑本段“五霸”简介

  齐桓公

  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齐桓公是公元前6

  85年即位的。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再加上齐国地近渤海,有山海渔田之利,齐国很快强大起来。齐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还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

  楚庄王

  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

  晋文公

  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领楚、郑、陈等国军队围攻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宋国派人到晋国求救。晋文公采纳了部下的正确意见。争取了齐国和秦国参战,壮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后,又改善了晋同曹、卫的关系,孤立了楚国。这时,楚国令尹(官名,相当于宰相)子玉大怒,发兵进攻晋军。 晋文公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和报答在晋国内乱逃亡在外时楚王的殷勤接待,(在逃亡时,晋文公允诺:若能回到晋国为君,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古代军队行军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里就是三舍)命令部队向后撤退九十里。晋军“退避三舍”,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省憋县)。城濮离晋国比较近,补给供应很方便,又便于会合齐、秦、宋等盟国军队,集中兵力。公元前632年4月, 晋楚两军开始决战。晋军诱敌深入,楚军陷入重围,全部被歼。城濮之战创造了在军事上先退让一步,后发制人的著名战例。此后,晋文公请来周襄王,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表示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晋文公成了中原霸主。

  秦穆公

  晋国称霸的时候,西部的秦国也强大起来。秦穆公企图向东争霸中原,但由于向东的通路为晋所阻,便向西吞并十几个小国,在函谷关以西一带称霸,史称“称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韩非子·十过篇》)。  吴王阖闾 阖闾九年(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率师大败楚军,仅10天即进入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西北),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翌年,阖闾亲自出征,大败越军。阖闾十一年(前504),再次伐楚,迫使楚国迁都于鄀(今湖北省宜城东南)。从此,吴国威震中华。

  越王勾践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迫使越国屈服。接着又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附近)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越王勾践自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经过几十年努力,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膝县),成为霸主。

  称霸主要标志

  诸侯大国争霸,说明了周朝王权的削弱。自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雒邑(今河南洛阳)以后,周朝王室更加衰微。从前是天子统帅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现在这些权力都落到诸侯手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于“陪臣执国命”。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起来夺权了。周朝奴隶制处于“礼坏乐崩”的境地。 称霸的诸侯主要标志是“会盟”诸侯,而完成这一重要仪式的有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楚庄王旅、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这五位诸侯,所以真正的春秋五霸应该是他们。同时在现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 也采用这一说法,所以说这一说法更具有权威性。 宋襄公妄自尊大,借楚威而约诸侯,并且称霸不成反丧其身,根本不能算五霸之一。反而倒是春秋首霸,救周王朝于崩塌中的郑庄公无人提及。郑庄公应算春秋五霸之一。

  编辑本段“春秋五霸”的八种说法

  网上盛传“春秋五霸”共有两种说法,其实不对,从古至今,关于“五霸”至少出现过八 齐桓公

  种说法,此外还有一些说法是将夏商时代的一些骁将也算进来,那些已经超出了春秋时代的范围。 这八种说法如下: 1“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史记》 2“齐桓、晋文、楚庄、阖闾、勾践”——《荀子·王霸》 3“齐桓、晋文、秦穆、楚庄、阖闾”——《白虎通·号篇》 4“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勾践”——《四子讲德论》 5“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夫差”——《汉书·诸王侯表序》 6“齐桓、晋文、晋襄、晋景、晋悼”——《鲒崎亭集外编》 7“郑庄、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辞通》 8“齐桓、晋文、楚庄、夫差、勾践”——部分中学课本 9“齐桓、宋襄、晋文、秦穆、楚庄”——部分中学课本 齐桓公和晋文公这两位全票通过,没有争议。楚庄王也以高票通过,秦穆公则勉强过半,这两位同样获得相当的认可率。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不失为一时之雄,但问题是,“五霸”的说法,早在这二人之前就已经有了,故以上的各类观点中,第2、第3、第4、第5、第8,这五种可以排除。第6种观点太过于偏袒晋国,而且将楚庄王排斥在外,也显得不合理。 剩下的只有第1和第7这两种了,两者的成员相似,差别只在“郑庄公”和“宋襄公”这一个名额。毫无疑问,郑庄公远比宋襄公更有资格被列入霸主的排列,宋襄公名不符实,这点不必多说了,司马迁将他视为“五霸”之一,原因只在于他讲仁义,但实际上,宋襄公也干过不仁义的事情,比如当年他囚禁滕子婴的事就饱受非议,当然也有人对这事表示怀疑,司马迁就没有将此事载入《史记》里头。郑庄公之所以经常受到古代史家的排斥,原因就在于他挑战皇权,这点严重违背了后世儒家学者的观念,而儒家们却爱卖弄“春秋笔法”,经常粉饰野心家们的“勤王”行为,却不解释他们吞并邻国大肆抢掠的事实,他们行使厚黑权谋时,却又要给他们的脸面涂上一层“仁义道德”的润滑油,还有诸如晋楚之战中晋文公的“避退三舍”,其性质明明是“诱敌深入”,儒家们硬是要说成是“知恩图报”,包括《东周列国志》也采用了这一观点。换句话说,由于郑庄公是曹操、孙权式的枭雄,只顾壮大自己而不“勤王”,故儒派史家们也就看不上眼,干脆让“讲仁义”的宋襄公取代他的霸主地位了。 其实拘泥于所谓“五霸”的说法,本身就很不切实际,可以说,足智多谋的郑庄公、尊王攘夷的齐桓公、制霸中原的晋文公、独霸西戎的秦穆公、问鼎中原的楚庄王、复兴霸业的晋悼公、纵横江淮的吴王阖闾、称雄东南的越王勾践,这八个人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

  编辑本段春秋霸王介绍

  郑庄公

  姬姓,名寤生 (前757年─前701年),为中国春秋时代郑国君主,号称“春秋小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生年在郑武公十四年(前757年)。 郑庄公继承其父郑武公出任周平王的卿士,后来周平王宠信虢公,郑庄公与周朝关系开始转坏。在郑庄公在位期间,郑国国势强盛,并曾发生多次战事,包括由庄公之弟太叔段发动的叛乱,以及击败周桓王率领陈、蔡、虢等联军的繻葛之战。特别是后者,确立了郑国的「小霸」局面,使周天子威信扫地,郑庄公声威大振。宋、卫、陈等宿敌都来求和,郑国成为当时中原最强盛的诸侯国。 郑、宋之争是郑庄公一生遇到的重要大事之一。郑国东邻宋国,北邻卫国。郑与宋、卫两国都有矛盾,随时有遭宋、卫夹攻的危险。公元前719年,宋国纠集了包括卫、陈、蔡、燕、鲁在内的多国联军,先后两次围攻郑国,大有铲平郑国之势。在这种情况下,郑庄公冷静沉着、毫不屈服。他一方面在军事上加强防御,顽强抗敌;另一方面在外交上处理好与列国的关系,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尽可能联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政治力量。比如,陈国虽曾与宋国一起侵郑,但郑庄公在击败陈师之后主动与陈和好。鲁国曾在伐郑之役中出兵援宋,但郑庄公并未因此忌恨于鲁,而是主动向鲁示好求和,直至结为同盟。齐国当时是诸侯中强国,郑庄公很注意密切与齐的关系,以利用齐国势力来牵制宋人。此外,与周交恶,也很注意策略。虽大败王师,而又夜使祭仲劳王;既恨周王弃己,又用周王之权威以打击宿敌。前713年,借声讨宋殇公不朝周天子之罪,郑庄公联合齐、鲁之师,以天子之命伐宋。齐、鲁军队败宋军于菅(今山东武城县东南),郑军先攻占宋国郜(今山东武城县东)、防(今山东金乡县西),后又打败宋、蔡、卫三国联军,最终使宋国屈服。 郑庄公英雄一世,但也有两个重要的政治失误。一个重要失误是生前没有对太子忽(即郑昭公)之位作出妥善安排,以致自己一死,郑国立即陷入郑昭公和郑厉公(公子突)之争,使郑国形成两君并立的混乱局面,为害甚久。另一重要失误是重用高渠弥,这为郑国留下了严重后患。庄公想立高渠弥为卿,时为太子的昭公反对,庄公不听,执意用高渠弥任大臣。及昭公为君,高渠弥害怕昭公借机杀己,便乘跟昭公出城打猎之机,射杀昭公,并与权臣祭仲合谋改立昭公弟子亹为君。 郑庄公在位四十三年,于公元前701年与齐、卫、宋等大国诸侯结盟,俨然已是诸侯霸主。然而仅几个月后就病逝了,郑国亦由盛转衰。

  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五位君主,姜姓,名小白,齐襄公幺弟,公元前685年~前643年在位,是首先称霸中原的国君。 齐襄公是一个暴虐的君主,国内怨声载道,人人愤恨。小白进宫劝谏,襄公不听。他在鲍叔牙的劝说下,出奔到莒国。公元前685年,襄公的族弟公孙无知与大臣连称、管至父串通发动政变,杀了襄公,篡夺了君位。一个多月后,齐人杀死公孙无知,迎接出奔在鲁国的小白的兄长公子纠回国即位。而国内的高氏、国氏等贵族支持小白继位。小白抄近道首先回到齐都临淄,当上了国君,即齐桓公。他重用管仲,不计前嫌,任命曾辅佐公子纠的管仲为相国。在管仲的主持下,齐桓公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渔业,使齐国富强起来,为最后称霸奠定了基础。 为了扩大影响,他兴兵伐鲁,大获全胜,灭掉了附庸于鲁的遂国。后又归还战争中夺取的土地,各国诸侯认为他是一个可信的贤德之君,愿和他同盟,使他声名鹊起。齐桓公派遣使臣朝拜刚继位的周僖王,赢得了周天子的欢心。他召集各国诸侯到北杏开会,被推举为盟主,后又在幽地与宋、鱼、卫、曹等八国歃血为盟,齐国称霸的局面终于确立,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首”可以解释成“首先”,也可以说是“最杰出”)。 管仲、鲍叔牙去世后,齐桓公重用了易牙、竖刁等小人,让他们掌握了国政。在位43年后,齐桓公于公元前643年病死。他的5个儿子因争位而忙于内战,尸体于死后67天才下葬。这时的齐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他创下的霸业也就衰落了。

  晋文公

  姬姓,名重耳,第二十四位晋国国君。齐桓公之后,中原没有真正的霸主,直至晋文公(前636年~前628年执政)时才重举“尊王攘夷”之旗帜。文公早年曾因“骊姬之乱”,在外流亡十九年,饱尝艰辛。即君位后,他任用狐偃、赵衰等贤良,整顿内政,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和好秦国,国力大盛。方文公即位之时,周室发生内乱,襄王蒙难出奔于郑。赵衰向文公指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方今尊王,晋之资也。”文公乃于公元前635年独力勤王,匡扶周室,迎襄王复位,于是晋之声名大噪。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领齐、宋、秦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与楚军交战。 由于楚国立国至此,从未有败战记录,甚至齐桓公也不敢与楚人开战,因此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晋国必败无疑。 而晋文公为了回报昔日流亡时楚成王的接济之恩,坚持先退让三舍(约45公里)才接战。敌前退兵形同不战而逃,为此晋文公承受极大压力,甚至晋军内传出他梦到了被楚成王打倒在地、吸食脑髓,所以才吓得想放弃决战之传闻。但这场战役最后晋国赢了。晋国的山戎大军打破了楚国荆蛮大军的不败神话。 晋文公归途中大会诸侯于践上(今河南郑州北),天子遣人封其为“伯”(霸)。后来,晋文公又会诸侯于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周襄王亦被召与会。晋文公因战胜楚国而称霸于诸侯。文公死后,晋国之霸业犹维持百年之久。

  楚庄王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芈(mǐ)姓 ,熊氏,名旅(一作侣),楚穆王商臣之子,公元前613 年~前591年在位。 楚国原是一个南方小国,经过文王、成王的发展之后,到穆王时已渐渐出现停滞状态 。 庄王即位时年龄尚不足20岁,国内矛盾重重,爆发了他两位师傅公子燮与子仪发动的叛乱 。叛乱虽被及时平息,但对他这个幼主来说,却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和不利的开端。在复杂 的形势下,他采取了以静观动的对策,表现出沉湎于声色犬马、不问政事的状 况。 三年后,他对楚国的政局和各类人物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他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直之臣,攻灭了前来进犯的庸国,使楚国的势力向西北扩展。他任用孙叔敖为令尹,虚心听 取孙叔敖对治理国家的意见。庄王在位期间,君臣上下和睦,一致对外。他带头执法,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他务实的统治使楚国社会安定,民风俭朴,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楚国要北进中原,争霸诸侯,首先就要拉拢与其相邻的郑国。楚国在北林打败晋国军队后,郑国开始听命于楚国,但仍然摇摆不定。为了争当霸主,楚晋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最后楚军大获全胜,声威大震,国势日强,而晋国在中小国中威信下降,失去了支配他们的能力。不久,楚庄王灭掉了萧国,又连续三年攻伐宋国,迫使宋国向楚求和。楚庄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实现了自己称霸的愿望。中原各国诸侯对楚国言听计从,唯唯诺诺,有敢违背楚国旨意者,楚国兵锋所向,没有不迅速瓦解的。 楚庄王连年用兵,但他尽量做到不违农时,对百姓安抚体恤,从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他对外战争也是采取威德并用的策略,并不只是着眼于某一块土地的得失,而更注重于以德取势,号令天下,这使他的霸业最终取得了成功。

  宋襄公

  宋襄公(?~前637),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前650~前637),宋桓公之子,子姓,名兹甫,于公元前650年即位。宋国原本是周初商代贵族微子启的封国,领地为现今豫东及苏、鲁、皖接壤地区,都城为商丘(今河南商丘)。到宋襄公之时,国势渐盛,而其称霸中原的欲望也愈加强烈。 公元前645年和643年,成就了齐国霸业的管仲、齐桓公相继病死。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争夺君位发生内讧,易牙勾结宫中权势作乱,立公子无亏为君。齐国也因内乱而国力渐衰,彻底丧失了霸主地位。公元前642年,野心勃勃的宋襄公趁机联合曹、卫、邾等国出兵讨伐齐国,并扶持逃到宋国避难的公子昭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孝公)。宋襄公此举受到了各诸侯国的称赞,宋国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而一心想继承齐桓公的地位的宋襄公自恃 定齐有功,野心越来越大,妄图称霸中原。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发起鹿上(宋地,今安徽阜阳南)之盟。对此,宋国的重臣公子目夷(宋襄公的庶兄)曾多次劝谏宋襄公说:“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但正做着霸主之梦的宋襄公并没有接受目夷的规劝,他再次邀请各国在宋国开会,商议会合各诸侯国订立盟约,想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声望。同年秋,宋襄公又约楚、陈、蔡、郑、许、曹等国之君会盟于盂(宋地,今河南睢县境)。赴约时,宋襄公不听目夷的劝告,执意不带兵马,而楚国却设伏兵于盂,抓获宋襄公。随后楚国起兵伐宋,但遭到了目夷所领导的宋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宋襄公

  ,楚军久围宋都数月而不能攻克。后经鲁僖公的调解,宋襄公才被楚国释放。 纵观宋襄公一生所为,他实乃一志大才疏之人。齐桓公死后,诸侯中以楚国最强,楚成王实际上已称霸中原。而宋国本是一弱国,国小力单,原本无力称霸,但宋襄公却自不量力,一意孤行,妄图与楚争霸。宋国在与楚国的政治较量中,始终处于下风,一败再败。而在决定其命运的泓水之战中,他又大讲仁义道德,死守古代“不鼓不成列”的决斗式战法,不肯乘敌“半渡”、“未阵”而击之,结果兵败身死,为天下人所耻笑,毛泽东评之为“蠢猪式的仁义”。宋襄公的争霸实际上是在为楚国确立其霸主地位搭桥铺路,“正所谓‘宋襄霸业’,实为楚成霸业。”旧史称宋襄公为“春秋五霸”之一实属名不副实,而最务实的《左传》中也并未以霸许他。

  秦穆公

  秦穆公

  秦穆公,嬴姓[1],名任好,秦德公之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公元前659年~前621年在位,长达39年,是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秦国开始崛起。 秦国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肃张家川)周围的一个嬴姓部落。因秦襄公护送平王东迁有功,封为诸侯,赐给岐以西地,正式建国。经文、宪、武、德、宣诸公,秦的疆土不断东移,到穆公继位时,已占有大半个关中。 秦穆公即位后,胸怀大志,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良臣,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依靠他们修明政治,发展军事,奖励生产,使国家实力大大增强。秦穆公选拔人才,能够打破尊卑贵贱界限,选拔贵族以外的人,选用别国前来投奔的人,比如百里奚曾是个奴仆,他用五张羊皮把百里奚从楚国换了回来。当七十余岁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国时,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桎梏,与他商谈国事。穆公又在百里奚的推荐下将蹇叔请来秦国,任命他为上大夫。秦穆公广纳贤才的做法充分表明他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国君。 人才有了,要完成霸业,还一定要得到民心。秦穆公很重视民心的向背,所以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减轻百姓的负担。他强调取信于民。晋国闹饥荒,向秦国求援,他不计过去的恩怨,把大批粮食运到了晋国,说不能让百姓受罪。晋国臣民都称颂他的大德,他的威信大大提高。这使他深受下层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有了争霸的基础。在外交上,秦穆公也很有谋略。为了打开通道,争霸中原,他利用联姻与晋国结成同盟,以与中原诸强抗衡。他娶了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做夫人,又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晋文公,并帮助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了楚国。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认为时机已到,想取代晋成为霸主。为稳定后方,他全力进攻西戎。西戎泛指秦国西边散布于广大地区的戎族国家。他通过投奔来的由余了解了西戎各国的山川形势、兵力部署,采用离间计、美人计等策略,突出奇兵,发动全面攻击,征服了这些国家,扩地千里。这样,东从陕西、山西交界的黄河起,一直到遥远的西方,都为秦国所控制,秦穆公终于成为西方的霸主。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加速了民族融合,发展了秦国经济。秦穆公开创的霸业,为战国末年秦统一整个中国打下了基础。 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其中包括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国人对此悲痛万分,赋《黄鸟》之诗,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么将这么善良的人给殉葬了?如果可以赎命,我们宁愿出一百条命将他们换回来!

  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

  又作“吴王阖庐”。姬姓,名光,公元前514年~前496年在位。吴国是春秋时期长江下游的一个国家,原本是楚的属国,吴君寿梦时吴国开始崛起。晋国为与楚国争霸,采取联吴制楚之策,派楚国亡臣屈巫带着一队战车来到吴国,教吴人乘车、御射、列阵,吴军由此学会了车战。此外,吴国与晋国交好后,经济、文化也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大起来。于是,吴君寿梦慢慢萌生了走出国门的意图,自号吴王,欲与南方大国楚国在疆场上一试身手。公元前584年,吴军新编水陆大军齐出,一举攻下楚国淮河重镇州来。此后近70年间,双方先后发生过十次大规模的战争,几成世仇。在这十次战争中,吴军全胜六次,楚军全胜一次,互有胜负三次。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夺得吴国王位,称吴王阖闾。阖闾即位后,立志称霸天下。 具有政治胆识的阖闾大力搜罗人才,采纳良策,听取民声。他任用了楚国亡臣伍子胥,听取其振兴吴国的建议。他修建城郭,设置守备,积聚粮食,充实兵库,为称霸诸侯作准备。 经过几年的努力,吴国不断发展壮大,百姓丰衣足食,乐于为国家而献身。为了给楚国点颜色看,他一举灭亡了楚的附庸徐国,楚国对此也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徐国称王。 具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阖闾开始整军经武,把重点转向军事上的发展。他任用伍子胥帮他训练吴国的士卒,以适应与中原诸侯国作战的需要。又重用军事家孙武,提高战术素 养;加紧制作锋利的宝剑,以供战争之用。一切准备就绪,阖闾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强大的楚国。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唐、蔡两国,对楚国大举进攻,楚军瓦解败退,主帅令尹子常狼狈逃窜,吴军大获全胜,又经过几次战斗,进入了楚都城郢。楚昭王惊慌出逃,后在秦哀公的帮助下才重返国都。战胜楚国后,阖闾的锋芒转向了越国,开始了对越的攻战。公元前496年,在两军交战时,他不幸被越军射来的箭击中,受伤而死。

在最近热播的《大秦赋》里,秦昭襄王派大军攻打周天子王畿,并且取回了象征天子的“九鼎”。

而最后一任周天子周赧王仰天大骂,说“秦嬴”是养马的家奴。

秦国不是诸侯吗?与周王室是国与国的关系。怎么到了周赧王的口中就变成了“家奴”呢?

这还得从秦国的 历史 沿革说起。

秦国的祖先也是大名鼎鼎的存在,近一点的就是 恶来

提起“恶来”我想很多人都听过,他的父亲就是“飞廉”,据说是商纣王的谀臣,而“恶来”是商纣王的猛将。

曹操手下的大将典韦就被其誉为“古之恶来”,可见其勇猛。

这一家族在商朝就非常显赫,世代镇守西戎,为中原诸国抵御西部外族的入侵。

后来周武王伐纣的时候,恶来被处死,这一家族也就此没落,其地位不如在商朝时期崇高。到了恶来四世孙的时候,嬴姓的族长叫做大骆,他的封地在犬丘。

而大骆有一个儿子叫做“ 非子 ”,擅于养马,他把周孝王的马养得非常好,于是周孝王就想把他立为大骆的继承人。

但是,大骆还娶了申侯的女儿,并且也生了一个儿子,叫做“ ”,他已经被立为了嫡长子。申侯之女当然不高兴了,于是申侯就威胁周孝王,如果他敢立非子为大骆的嫡长子,那就让西戎反叛。

申侯为何有这么大的能量呢?

申侯就是申国国君的称呼,他的能量不可小觑。申侯的女儿曾是周幽王的王后,外孙原是周王室的太子,但王后之位后来被褒姒取代,太子出逃。于是他就联合犬戎攻打周朝,这也是西周灭亡的主要原因。

所以,申侯这股势力是有能力煽动西戎反叛的。

周孝王听了申侯这么说,当然就不敢立非子为大骆的嫡长子了,于是就想出了另一个办法,说大骆这一族人因为养马而获得封邑是有先例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要追溯到秦国“嬴姓”的起源上了。

“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诸多姓氏中,带有“女”这一个元素的几乎都比较古老,比如“姬”、“姜”、“姒”等等,这一姓氏来自于舜帝。

五帝之一的颛顼有一个女儿叫做“女修”,就是据说吃了玄鸟卵而受孕的那个,她的后裔有一个叫做伯益的人,伯益的父亲有辅佐大禹治水的功勋,而他自己也精通鸟兽语言,所以被舜帝赐姓为“嬴”。

周孝王现在把这个传说拿出来的意思是说,不是让“非子”继承大骆的家业,而是给他另寻一处封地,申侯之女的孩子“成”依然继承大骆的爵位和封地。

“非子”受封的地方就是后来的“秦”,允许设立嬴姓祠堂,号为“秦嬴”。

这个时候的“秦国”还非常小,只是“ 附庸国 ”,即依附于其他诸侯国的小国,拥有的主权非常不完整,和后来的“诸侯国”地位相差远甚,说其是“家奴”也并不过分。

那么,秦国的“诸侯”之位是怎么来的呢?

非子受封于“秦”,嫡长子“成”继承了大骆在犬丘的爵位和封地,“嬴姓”一族也就分出来了两个重要的分支。但是,“成”所居住的犬丘之地后来被西戎给灭掉了。

到了公元前821年,秦庄公等人奉周宣王之命率军攻击西戎,立下功勋,收复了犬丘之地,因此被封为“西陲大夫”。

这个时候的秦国还依然是“附庸国”性质,并不是诸侯。但其升级的机会不久就来了。

周幽王宠幸褒姒,废除了申侯之女的王后之位,并且其子宜臼的太子之位也被褒姒之子伯服所取代。

宜臼逃回了申国找他外公诉苦,申侯一怒之下勾结犬戎攻打周朝,各诸侯救援不及,周幽王被杀死在骊山之下,西周就此灭亡,这一年是公元前771年。

下一任周王就是那个曾经被废的太子宜臼,史称“周平王”。

这时候各诸侯因为没有来得及救援周王室,以至于周王室的国都镐京被犬戎攻破。

但谁也没想到,还不是诸侯的秦国却领兵前来救援了。

此时秦国来的是秦襄公,他是秦庄公的儿子。

这就有点曹操迎回汉献帝的架势了,以周平王为首的周王室见此大为感动。而因为镐京已破,周围的外族随时可能入侵,形势危急,所以周平王决定东迁洛邑。

秦襄公一路护送,使得周平王一众人马安全抵达洛邑,开启了东周王朝。

这是大功,秦国也就是因此才成为了周王朝正式的诸侯国之一,这一年是公元前770年。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秦国太小了,不符合“诸侯国”的规格,这可怎么办呢?

这就想起了“秦嬴”一族的 历史 地位了。他们原本在商朝就是镇守西戎的家族,和西戎诸部族都有血仇。

比如秦襄公的祖父秦仲就是被西戎杀死的,而秦庄公也奉命击溃了西戎,甚至其子嗣世父,也就是秦襄公的哥哥为了报祖父秦仲之仇,连太子都不做了,发誓要杀死戎王。

有这样的背景,周平王就将岐、丰这一大片区域都分封给了秦国,反正这些地方早就被犬戎等部族夺去了,只是名义上还归属周朝而已。

秦国有了这一片名义上的封地,也就具备了成为正式诸侯国的所有条件,于是陡然有了发展的希望,经过血战从西戎手中夺回了这一片封地,在此立国。

这就是后来秦国能得以壮大的基础,也是秦国一直被中原诸侯国看不起的原因。

其他诸侯国多是一开始就地位崇高的,比如齐国是姜太公的封邑,宋国是商朝王室的后裔,鲁国等都是王族宗室,只有秦国和楚国是后来才出现的新贵族。

楚国早就不服王化了,动不动就拿“我蛮夷也”为借口,而秦国却屡屡想要和中原诸国交好,把姿态也放得非常低,这就难怪出现“天下卑秦”的现象。

后来的事情很清楚了,秦国一直受到中原诸国的排斥,经过历代君臣的治理,终于成为了最为强盛的诸侯。

崤函之固不再是秦国的屏障,而是其东出的闸门,在秦昭襄王时期便所向披靡,甚至灭亡了主动挑衅的周赧王,运回九鼎,都无人敢反对。

怪不得,周赧王见此,只能无奈地骂两句“养马家奴”来稍稍泄愤了。

  公元前743年,邘国被郑庄公所灭,其地归属郑国。

  邘国,又称于国,是中国历史上商朝至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在今河南省沁阳市西北十五公里的西万镇邘邰村。始封之君是武王之子邘侯。

  周王朝建立后,为加强统治,周武王封次子邘叔(姬诞)建立姬姓侯国,春秋时被郑国所灭。

文王拘而演《周易》。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子昌为西伯,即周文王。文王仁义,礼贤下士,很多人都去投奔他。此时有人就对纣王说:文王积德行善,诸侯归心,这样对纣王您是不利的。于是,纣王就把文王囚禁在羑里。文王在监狱里,也没闲着。他整天研究伏羲发明的先天八卦,结合自己的占卜、政治、军事等经验,在此基础上 发明了后天八卦,即六十四卦。 他编排了六十四卦的卦序,并作了卦辞。后来,周公为六十四卦作爻辞。这样,就形成了《周易》。《周易》或《易经》被誉为 “大道之源、群经之首”,是文人必读、科举考试必考的书籍,可见其内容多么丰富高深、地位多么高、影响多么深远!孔子非常推崇它。 这些都为后世易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后来,文王的下属通过纣王的宠臣费仲,向纣王进献美女、骏马及珍奇之物,纣王大喜,就释放了文王。

孟津会盟。 文王死后,武王继位。此时,他有太公望(姜子牙)、周公旦、召公、毕公等人辅佐。武王起兵,渡黄河,船到河中间的时候,有白鱼跳到船上,武王用它来祭祀。渡过黄河,有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在武王的屋顶上,凝固成乌鸦的形状,落下的时候发出红色的火焰,声音很大,发出轰隆隆的响声。诸侯不约而同前来会盟,共计有八百个诸侯来到此地孟津。诸侯都说可以讨伐纣王了,但武王说现在还不行,还不知天命。于是,武王率军返回。这次会盟, 虽然没有正式讨伐纣王,但武王测试及赢得了诸侯的人心,清楚了自己的实力。

武王伐纣。 两年后,纣王更加残暴,杀死比干,囚禁箕子,太师疵、少师疆都去投奔周。此时武王向诸侯宣布,殷犯下大罪,必须合力讨伐。于是,武王秉承文王遗志,率战车三百辆、虎贲勇士三千人、穿戴甲胄的士兵四万五千人,东进伐纣,诸侯都来参加。

牧野之战。 武王大军来到商朝都城郊外的牧野,武王誓师,准备开战。纣王发兵七十万抵抗。武王的将士勇猛,纣王的军队临阵倒戈,武王联军很快就攻下都城朝歌。纣王自焚,妲己等两个宠妾上吊而死。武王用箭射、用剑砍他们的尸体,用钺砍下他们的头颅,挂在白旗杆上,百姓欢呼雀跃、拍手称快。

马放南山。 武王伐纣取得成功后,营建了都城,然后 放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 整顿军队,解除武装,向天下表明不再用兵,百姓也得到休 养生 息的机会。这是马放南山的最早出处,寓意 天下太平,不再打仗;但后来形容思想麻痹,不思进取。

周公辅政。 武王死后,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周公怕诸侯反叛,就摄政主持国家大事。( 周公是武王的弟弟,武王死前,想把王位传给周公,但周公推辞不受 )管叔、蔡叔等兄弟怀疑周公,勾结武庚作乱。周公奉成王之命,讨伐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周公摄政七年,待成王长大了,就把政权还给成王,自己向成王称臣。( 商朝的伊尹、汉朝的霍光、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都与此类似,他们都以国家百姓利益为重,都是贤臣

成康盛世。 成王颇有作为,营建洛邑,安放九鼎(代表九州,是天子权威的象征,后来楚庄王、秦武王都曾问鼎之轻重大小);讨伐淮夷,灭奄;制定礼乐,百姓安宁和睦,颂歌四起,诸侯归顺。成王死后,在召公、毕公的辅佐下,康王即位,向天下诸侯反复宣传文王、武王的功业。 成康两代,天下安宁,刑罚弃置不用达四十多年。

长寿天子。 穆王即位时已经五十岁,他痛心成康之后文武之道的缺损,命伯臩为太仆,以国家政事反复告诫他,作《臩命》, 天下又重新安宁 。他想征伐犬戎,大臣劝谏不可,认为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一旦用兵就要有威力,但如果一味使用武力,就会使人漫不经心,就会失去威望。穆王不听,出兵讨伐, 结果只获取了四只白狼和白鹿回来 ,此后边远诸侯就不来朝见了。针对诸侯之间不太和睦的情况,他制定刑罚 《甫刑》 ,规定了 “五辞 ”(法官要从当事人的言语、表情、呼吸、听觉反应、目光眼神来判断他们说话的真假)、“ 五刑 ”、“ 五罚 ”、“ 五过 ”等, 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那么,据此推算,穆王死时年龄应该在105岁左右,在中国 历史 上应该算是 非常罕见、非常长寿的天子 了。

国人暴动。 厉王即位三十年,贪图财利,任用奸臣,暴政无道,骄傲奢侈,因此,国都中的人都非议厉王。厉王派人监视民众,有敢非议的,就杀掉。虽然此后非议减少,但诸侯不再来朝见,民众都不敢讲话,走在路上只能以目光示意。召公劝谏,其中一句话很有名:“ 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后来演变成: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意思就是,堵百姓的嘴,不让他们讲话,比堵水还要危险)厉王不听。过了三年,国都中的人一起叛乱,袭击厉王,厉王逃跑到彘。太子静躲在召公家里,民众包围了召公的家。召公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了太子,太子静才幸免于难。

周召共和。 国人暴动之后,群龙无首,周公、召公共同执政,年号“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在彘这个地方死去,太子静即位,即宣王,周公、召公辅佐他,修明政治,遵循先王遗风,诸侯重新归附。

烽火戏诸侯,只为美人一笑。 宣王之后是幽王。幽王宠爱美人褒姒,与她生下一子伯服。褒姒虽然漂亮,但不喜欢笑。幽王想尽一切办法逗她笑,但都没有效果。一次,幽王点燃烽火台上的烽火, 这个烽火是周天子与诸侯之间联络的信号,是敌军来犯的危难时刻紧急召集诸侯来救的生死信号 。诸侯看到烽火台起火,都以为敌军进犯,就都率兵来都城救驾,但来了之后却没看到敌军一兵一卒,才知道被戏弄了,只好率军回去。褒姒此时却大笑。后幽王多次点燃烽火,都是如此情况,次数多了,诸侯也就不来了。幽王废黜太子宜臼、王后(申侯之女),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这下惹怒了申侯,他联合缯、犬戎部落攻打幽王。幽王点燃烽火紧急召集诸侯勤王,多次被戏弄的诸侯没有派兵前来。都城被攻破,幽王被杀死在骊山下,褒姒被掳走,都城的财物被抢劫一空。这就是幽王 拿天子信用、权威当儿戏、只为美人一笑的下场

平王迁都,周室日衰。 幽王被杀后,犬戎等部落退走,诸侯拥立前太子宜臼即位,即平王。为躲避戎寇入侵,平王将都城东迁到雒邑。平王开始,诸侯之间强大者吞并弱小者,齐、楚、秦、晋开始强大,政令往往出于实力强大诸侯,周天子渐渐不能号令诸侯。

郑国小霸,箭射天子。 平王之后,其孙子桓王即位。(平王的儿子即太子洩父早死,桓王是洩父的儿子)桓王三年,郑庄公来朝见,桓王不予礼遇。郑庄公由此怨恨天子,就私下与鲁国交换许田(许田,是周天子用来祭祀泰山的土地。 此事与周天子祭祀有关,本应得到周天子的允许。可见,郑庄公已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 )桓王十三年,桓王因郑庄公不来朝见,就联合诸侯讨伐郑国,没想到 郑庄公拉弓射箭,射伤了桓王,结果桓王落败而归,天子颜面扫地。

诸侯争霸,王室内乱。 釐王三年, 齐桓公称霸 。惠王夺取大臣的园林作为自己的猎场,边伯等五人作乱,策划征召燕、卫军队讨伐惠王,惠王出逃。叛军立惠王的弟弟颓为王;郑国、虢国国君不满,率兵讨伐,杀死王颓,重新迎立惠王。襄王三年,叔带谋反,襄王欲杀之,叔带逃到齐国。 齐国派管仲等大臣出来调停 ,后叔带回到周。襄王十三年,郑国讨伐滑国,襄王派使臣为滑国求情, 郑国囚禁了天子的使臣 。十五年,襄王发怒,派翟国的军队去讨伐郑国;为表示感谢,襄王立翟国的女子为王后。十六年,襄王废黜翟国女子的王后称号,翟国派兵攻打襄王,杀死谭伯。襄王出逃到郑国,子带即位为王。十七年, 襄王向晋文公求救告急 ,晋文公送襄王回国继续为王,并杀死叔带。襄王赏赐晋文公。二十年, 晋文公召襄王在河阳、践土会见,诸侯都来朝见 。(本次会见,实质是由晋国主导,天子没有主导权,反而屈从于晋国。 说明晋国的霸主地位 。)

楚王问鼎,觊觎中原。 定王元年,楚庄王讨伐陆浑(地名,在今河南嵩县东北一带)的戎族,驻军在洛(周王室都城附近, 有向周王示威的用意 ),就派人去周王室问九鼎的轻重大小,想把九鼎搬到楚国去。定王派王孙满对答(“ 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即:统治天下,在德不在鼎;周朝虽然衰落,但仍然是天命所归,所以,九鼎的大小轻重,不是你所能问的),楚王才撤兵(王孙满的话,使他知道 虽然自己有实力,但德行还不够 )。十年,楚庄王率军包围郑国国都,郑伯投降,不久又恢复了郑国。

权位之争。 景王十八年,太子圣早死。二十年,景王宠爱子朝,欲立他为太子,但不久景王驾崩。子丐一伙人与子朝争夺王位,大臣们立长子猛为王,即悼王。子朝攻打并杀死猛。晋国攻打子朝,立丐为王,即敬王。敬王元年,晋国人送敬王回国,子朝与他争位,敬王不能回国,住在泽(地名)。四年,晋国率诸侯护送敬王回到周朝都城,子朝称臣,诸侯帮助修筑都城城墙( 都城城墙都要诸侯来修,天子自己都修不了,可见,天子没什么兵力 )。十六年,子朝等人再次作乱,敬王逃奔晋国。十七年,晋国护送敬王还朝。

三家分晋。 晋文公时,在三军分设六卿,六卿一直把握着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灭掉范、中行氏。定王十六年,赵、魏、韩三家联合起来,灭掉智,瓜分其土地。 晋国已经名存实亡,被赵、魏、韩三家瓜分。

秦国崛起。 显王五年,周天子祝贺秦献公,献公称伯。九年,赐送祭祀文武二王的祭肉给秦孝公。二十五年, 秦国在周朝都城大会诸侯 。二十六年,赐秦孝公为伯。三十三年,祝贺秦惠王。三十五年,赐送祭祀文武二王的祭肉给秦惠王。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此后诸侯都称王。

东周西周分裂。 赧王时,东周西周分裂,各自为政。赧王迁都于西周。八年,秦国攻打宜阳,楚国去救。秦国借道于东、西周之间,准备攻打韩国。 周害怕借道会得罪韩国,不借道会得罪秦国,两难。 东周与西周交战,韩国救西周。四十二年,秦军攻破华阳要塞。周的大臣马犯奔走于秦国与魏国之间,游说魏王派兵帮周朝修筑都城。五十八年,三晋抵抗秦。秦国信任周的使臣的游说,发兵攻打三晋。五十九年,秦国夺取韩国的阳城和负黍。西周害怕,背叛秦,与诸侯合纵,率天下精兵出伊阙山攻打秦,使秦军不能通往阳城。秦昭王大怒,派将军摎攻打西周。 西周国君逃奔秦国,叩首认罪,献上城池三十六座、人口三万人。 秦国接受其所献,释放西周君回到周。

秦灭两周。 周君、赧王死,周的居民就逃到东方。秦取得九鼎等贵重物品,把西周君迁往惮狐。七年后,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都被并入秦。周朝灭亡。

周朝是我国 历史 上 持续时间最长 的一个朝代,所谓 八百年江山 。当然,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已经逐渐丧失了权威,不能号令诸侯。 周朝的文化非常丰富 ,比如周礼,就是周朝的一个典型标志和象征。孔子非常推崇周礼,甚至一生都想恢复周礼。礼制,是一种秩序。周朝恰好经历了 一个礼乐井然到礼崩乐坏的过程 。想当初,武王率八百诸侯讨伐纣王,是何等威风!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成康盛世,百姓安宁;诸侯归附,四海宾服。 后来,诸侯称霸,天子颜面扫地,无可奈何!

自古盛衰都有它的法则,不是一般的人力所能强求。 比如,明朝的崇祯皇帝,他是 历史 上最勤劳的皇帝,一心想挽救大明,可明朝到他即位时已经腐朽不堪、无可挽救了,加上他疑心很重、冤杀大将,最终只能是走向灭亡。回到周朝,从天下一统,到诸侯割据,再到秦灭六国,经历了一个 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的过程。正应了 《三国演义》 开篇的那句名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周朝已经一去不复返,但它仍然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及宝贵惨痛的经验教训: 《周易》的博大精深,大公无私的周公,天子的公信力不能丧失、不能儿戏,得民心者得天下,梦见周公,最早出现了“共和“,天子无实力、无权威则诸侯不能号令……

参考资料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两个国王并肩而立”是两周之交的一件大事。可惜太师公手上史料不足,造成史料上这件事的损失。然而,《左传》、《竹志》(无论是这一古籍)和新发现的《清华竹志》都记载了这一事件的许多资料。尤其是周代志中的记载,让我们知道周平王东迁不是一夜之间的事,而是30多年的漫长过程。

平王牌与王牌之间的战争,也是皇室自卑、诸侯兴起的直接原因。毕竟,两个集团的对立使得双方不得不以土地换取忠诚,取悦王子,最终失去了管理和干涉王子事务的权利。因此,春秋时期真正开始于“二王并存”的结束。

周朝易王垮台后,他的叔父和孝王登基。为了更好地保卫西方,他提拔武庚起义的接班人费连为附庸。东夷应氏这一分支最终在渭河发源地秦国地区建立起来,改变了劳动改革家的原始身份。后来,玄王死在花园里。木子非说是杜比的鬼魂打死了他,但事实上,它可能是由唐代杜家族所代表的关西公爵杀死的。此外,在宣望有望时代,Guanxi的一些王子也觉得Rongdi变得越来越强大,所以他们想到了在Guandong“温柔地奔跑”的想法。

例如,郭国(西郭,总部位于宝鸡的郭国今天)任命郭继世支部,在黄河东部开放两个郭国家(横跨三门峡,所有靠近河南省的今天)的一个副基地。后来,被国忠借去的禹国,被一条假道砍倒,迁到中条山一带。

你王登基后,你王的叔父郑桓公也想搬家,于是与太师伯商量。太世伯认为“皇室自卑,军地兴盛”。再者,齐、秦、楚、金诸侯趁机崛起,力劝郑桓公早点举家迁往城东。东郭英王在附近是贪得无厌的,卑鄙的下一个是可以的。后来,郑桓公也这样做,顺便杀了英国。事实上,郑国的另一个支系跑到了汉中地区,叫做南郑。后来南郑沦陷秦国

近些日子,一则“历史上楚国进京朝贡周天子时都会带上什么好东西?”的问题,有不少的人都在问,我来说下我的看法。在《左传》当中也有记载,记载了当时楚国进京朝贡时候所带的一些东西。第一个呢,主要就是桃弧棘矢,这是用桃木做的弓,还有用觫枝做的箭。这个在当时也能够算是一些不错的东西。除了桃弧棘矢,还有就是苞茅,这个就是用于祭祀的,祭祀活动中苞茅就是人间与神明沟通的介质。 那么具体的情况是什么呢?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古籍记载

在《左传》当中也有记载,记载了当时楚国进京朝贡时候所带的一些东西。

《左传》有载,楚国臣子谏楚灵王时曾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唯是桃孤棘矢,以共御王事”。 

二桃弧棘矢 

第一个呢,主要就是桃弧棘矢,这是用桃木做的弓,还有用觫枝做的箭。这个在当时也能够算是一些不错的东西。这个在当时也并不是用来当做武器,而是用来辟邪的,也是类似法器一样的东西。

三苞茅 

除了桃弧棘矢,还有就是苞茅,这个就是用于祭祀的,祭祀活动中苞茅就是人间与神明沟通的介质。《史记》载:“天子皆亲拜见,衣上黄而尽用乐焉。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所发表的看法,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哦。

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元朝在中国的朝代中是真实存在过的?

元代时一个诞生在宋之后,被明朝灭亡的一个朝代。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凡九十八年。从成吉思汗建国算起,凡十五帝,一百六十三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