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胆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青鱼胆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青鱼胆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归经 26 功能主治 27 青鱼胆的用法用量 28 注意 29 附方 210 青鱼胆的临床应用 2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青鱼胆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青鱼胆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青鱼胆 1 拼音

qīng yú dǎn

2 《辞典》:青鱼胆

21 出处

《食疗本草》

22 拼音名

Qīnɡ Yú Dǎn

23 来源

为鲤科动物青鱼的胆或胆汁,青鱼剖腹后,割取胆囊,悬挂通风处阴干。鲜用随时采集。

24 性味

《纲目》:"苦,寒,无毒。"

25 归经

①《本草求真》:"入肝、胆。"

②《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26 功能主治

泻热,明目。治目赤肿痛,翳障,喉痹,热疮。

①《食疗本草》:"益人眼。取汁注目中,主目闇,亦涂热疮。"

②《纲目》:"消目赤肿痛,吐喉痹痰涎。"

③《本草汇言》:"胆汁干收,点一切目赤翳障。"

④《本经逢原》:"水磨点喉痹、痔疮,与熊胆同功。"

27 青鱼胆的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外用:点眼或涂敷。

28 注意

《本草经疏》:"目病非风热盛而由于血虚昏暗者,不宜用。"

29 附方

①治目赤障翳:一青鱼胆频频点之。一方,加黄连、海螵蛸各等分。(《纲目》)二川连切片,井水熬浓,去滓煎成膏,入大青鱼胆汁和就,入片脑少许,瓶收密封,每日点之。(《龚氏易简方》)

②治枣花翳内障:青鱼胆、青羊胆、鲤鱼胆各七个,熊胆一分,牛胆五钱,麝少许,石决明一两。上为末,面和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下十丸。(《眼科龙木论》坠翳丸)

③治喉闭及骨哽:腊月取青鱼胆阴干,患者即以胆少许口中含,咽津。(孙思邈)

④治急喉痹:大青鱼胆(新瓦上焙干,去膜取末)、蛇蜕皮(去沙土,碗内烧灰,研令极细)、白药子(新瓦上焙干)各一钱,白僵蚕(直者,去丝嘴,新瓦上焙干)、白矾(铁铣内飞过留性)各一两。上并为细末,再以乳钵和研令匀。每用半钱,吹入咽喉。若病轻,以多年白盐梅肉细切,入前项药同捣匀,丸如大鸡头大,每服一丸,含化咽津。如白梅稍干硬,用热汤浸软取肉细切用。(《百一选方》)

⑤治恶疮白秃:青鱼胆、木鳖子、牛耳大黄。共研细,调匀涂。(《四川中药志》)

210 青鱼胆的临床应用

清除鼻腔内水蛭:将腊月收集之青鱼胆阴干后磨成细粉备用。先用麻黄素溶液滴鼻(即可见到水蛭),再用棉签蘸青鱼胆粉末少许,涂于水蛭身上;稍待片刻,水蛭失去吸盘之附着力,即可用镊子夹出,或令患者自行擤出,无任何痛苦。试用13例,均获成功。

211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青鱼胆的方剂 青鱼胆方

yúdǎnfāng《奇效良方》卷五十七:方名:青鱼胆方组成:青鱼胆汁。主治:目暗。用法用量:滴目中。

十宝丹

片半分,人指甲(阴阳瓦上炙,佳)、硼砂各四分,青鱼胆(或以青果三个煅成炭代之)、煅人中白、琥珀各五

本药

硼砂、儿茶各一钱,血竭、珍珠、制乳香、制没药、青鱼胆(于冬至前七日,杀鱼取胆,勿用水洗,埋向阳土中

鹅管眼药

,梅片3钱,雄黄1钱5分,珍珠1钱,麝香5分,青鱼胆5个,熊胆1钱,蕤仁1钱。制法:上为末,用黄连

吹喉十宝丹

克大贝09克人中白(煅)15克琥珀15克青鱼胆15克(大者)珍珠18克梅片015克人指

更多用到中药青鱼胆的方剂

用到中药青鱼胆的中成药 十宝丹

片半分,人指甲(阴阳瓦上炙,佳)、硼砂各四分,青鱼胆(或以青果三个煅成炭代之)、煅人中白、琥珀各五

绿袍散

喉科秘钥》卷上:方名:绿袍散组成:厚黄柏2两,青鱼胆1两(黄柏火上炙干起,以鱼胆汁涂上,再炙再涂,

八宝眼药

片45克珊瑚15克玛瑙15克熊胆18克青鱼胆2只制甘石15克海螵蛸21克黄连6克荸荠粉7

八宝五胆药墨

5个熊胆10g蛇胆10个猪胆15个川芎100g青鱼胆10个藕片150g红花70g小蓟150g大蓟1

珠黄散

黄散:方名:珠黄散组成:珍珠1分,犀牛黄1分,青鱼胆1钱(真者,阴干),大冰片1分,麝香1分。主治

更多用到中药青鱼胆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青鱼胆 《验方新编》:[卷十七咽喉]青黄散

、喉闭一切喉疮喉毒等症,均能吹治之,屡经效验。青鱼胆一钱,黄瓜霜一钱,梅花冰片一分,共研极细末,用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内伤类

附子以为响导,徐徐服之。如痰盛者,二陈汤料,入青鱼胆一个,其胆先以糯米入内,阴干为末,姜汁调服。亦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七虫鱼部]诸鱼

有疾,脾胃薄弱,易泄者勿食。以其气寒而性滑耳。青鱼胆色青象木,木气通于肝,肝开窍于目,故能治目暗。

《验方新编》:[附录∶咽喉秘集咽喉秘集上]吴氏丹药列方

鸡内金二钱,钞纸二张治阴虚辰药∶上好胆矾,冬月取青鱼胆汁和匀成块阴干,刮下用瓷瓶收贮,其药过一、二年

《本草纲目》:[鳞部第四十四卷鳞之三]青鱼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苍耳根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化学成份 25 苍耳根的药理作用 26 性味 27 功能主治 28 苍耳根的用法用量 29 注意 210 附方 2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苍耳根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苍耳根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苍耳根 1 拼音

cāng ěr gēn

2 《辞典》:苍耳根

21 出处

《食疗本草》

22 拼音名

Cānɡ ěr Gēn

23 来源

为菊科植物苍耳的根。

24 化学成份

含糖甙,有抗癌作用。

25 苍耳根的药理作用

根的水或甲醇提取物(含甙,融点242℃)能延长接种艾氏腹水癌小鼠的寿命。

26 性味

《食疗本草》:"温。"

27 功能主治

治疔疮,痈疽,缠喉风,丹毒,高血压,痢疾。

①《食疗本草》:"丁肿困重,生捣苍耳根叶;和小儿尿绞取汁,冷服一升,日三度。"

②《医林纂要》:"治同苍耳子,作浴汤去风润燥。"

③《广西中药志》:"治咳嗽。"

28 苍耳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05~1两;捣汁或熬膏。外用:煎水熏洗或熬膏涂。

29 注意

《医林纂要):"忌猪肉、糯米。"

210 附方

①治一切丁肿:苍耳根、茎、苗、子,但取一色,烧为灰,醋、泔淀和如泥涂上,干即易之。(《千金方》)

②治一切厅肿:苍耳根三两半,乌梅五个,连须葱三根。酒二钟,煎一钟,热服取汗。(《秘传经验方》)

③治痈疽发背,无头恶疮,肿毒疔疖,风痒臁疮,牙疼喉痹:采苍耳根、叶数担,洗净,晒萎,细锉,以大锅五口。入水煮烂,以筛滤去粗滓,布绢再滤,复入净锅,武火煎滚,文火熬稠,搅成膏,以新罐贮封。每以敷贴,牙疼即敷牙上,喉痹敷舌上或噙化,每日用酒服一匙。(《濒湖集简方》万应膏)

④治缠喉痹风:苍耳草根,老姜一块,同研烂滤汁,以温无灰白酒,和汁服。(《经验良方》)

⑤治丹毒流火:鲜苍耳草根与叶,煎汤,熏洗红肿处。(《贵阳市秘方验方》)

⑥治高血压:苍耳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陜西中草药》)

⑦治痢疾:苍耳根一两。煨红糖水服。(《贵州草药》)

⑧治肾炎水肿:苍耳根一两。水煎服或配伍应用。(《云南中草药》)

211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苍耳根的方剂 如神托里散

sǎn《准绳·疡医》卷一:组成:苍耳根、兔耳草根(又名枝箭)、金银藤(用花亦可)、五

风痫抵住丸

xiándǐzhùwán处方:皂角(烧存性),苍耳根茎叶(晒干)4两,密陀僧末1两。制法:上为细末

抵住丸

音:dǐzhùwán处方:皂荚(烧存性)4两,苍耳根茎叶(晒干)4两,密陀僧1两。制法:上为末,为

将军铁箍膏

,川乌5钱,雄黄3钱,大黄1两,盐霜白梅1两,苍耳根1两,白及5钱,防风5钱,白蔹5钱。制法:上为

洞天鲜草膏

嫩膏处方:壮年头发1斤,活牛蒡1斤,甘菊1斤,苍耳根叶1斤,金银藤1斤,马鞭草1斤,仙人对坐草鲜草

更多用到中药苍耳根的方剂

用到中药苍耳根的中成药 铁箍散

两,白及半两,防风半两,赤蔹半两,霜梅肉1两,苍耳根1两。主治:诸恶疮红肿突起,势欲走注滋蔓。用法

辛夷鼻炎丸

草215g、广藿香433g、苍耳子1111g、鹅不食草209g、板蓝根650g、山白芷433g、防

老范志万应神曲

00g泽兰75g白芍(炒)75g莪术(制)50g苍耳草100g葛根50g延胡索(制)50g芡实75g

广东神曲

凤尾草150g石菖蒲18g辣蓼375g木瓜18g苍耳草225g制法:以上六十二味,青蒿、风尾草、辣蓼

利胆石颗粒

凤尾草150g石菖蒲18g辣蓼375g木瓜18g苍耳草225g[制法]以上六十二味,将青蒿、凤尾草、

更多用到中药苍耳根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苍耳根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草之四]耳

旧十二,新十七。疮杖疮,牙疼喉痹∶五月五日采苍耳根叶数担,洗净晒萎细锉,以大锅五口,入水煮烂,以

《奇效良方》:[卷之五十四疮疡门(附论)]疮科通治方

,用药箍疮,四围不令滋蔓,走疰毒瓦斯。南星大黄苍耳根盐霜白梅(各一两)白芨白蔹防风川乌(各半两)草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四·公选良方]围药

起,用药四围箍之,不令滋蔓走注毒瓦斯。南星大黄苍耳根盐霜白梅(各一两)白芨白蔹防风川乌(各五钱)草

《外科集验方》:[卷下]诸疮论

起,用药箍疮四围,不令滋蔓走注毒瓦斯。南星大黄苍耳根盐霜白梅(各一两)白芨白蔹防风川乌(各半两)草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二疔疮]外治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鲤鱼鳞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化学成份 25 功能主治 26 附方 27 各家论述 2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鲤鱼鳞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鲤鱼鳞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鲤鱼鳞 1 拼音

lǐ yú lín

2 《辞典》:鲤鱼鳞

21 出处

《食疗本草》

22 拼音名

Lǐ Yú Lín

23 来源

为鲤科动物鲤鱼的鳞片。

24 化学成份

鱼鳞是皮肤的真皮生成的骨质,其基质由胶原变来,化学上属于一种硬蛋白,定名鱼鳞硬蛋白,但性质尚未充分明了。

25 功能主治

散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崩漏带下,瘀滞腹痛,痔漏。

①《食疗本草》:"烧,烟绝,研,酒下方寸匕,破产妇滞血。"

②《纲目》:"烧灰,治吐血,崩中,漏下,带下,痔瘘,鱼鲠。"

③《会约医镜》:"烧灰,治产后血迷血晕,败血不止。"

26 附方

①治痔漏:黑鲤鱼鳞二、三甲,以薄编茧裹如枣柱样纳之。(《儒门事亲》)

②治诸鱼骨鲠:鲤脊三十六鳞,焙研,凉水服之。(《卫生杂兴》)

③治鼻衄:鲤鱼鳞炒成灰,研为末,冷水调下一、二钱。(《普济方》)

27 各家论述

《纲目》:"鲤鱼,古方多以皮、鳞烧灰,入崩漏、痔漏药用,盖取其行滞血耳。"

28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鲤鱼鳞的方剂 乌金散

、大麦芽各一两,血余三两,猪脂衣、皂角各二两,鲤鱼鳞四两。乱发2两(烧灰),赤鲤鱼鳞2两(烧灰),

瑞莲散

莲子100粒,棕榈炭1两,当归1两,川芎5钱,鲤鱼鳞(烧灰)7钱,炮姜炭5钱。功效:止崩。主治:荣

山蕲散

分,伏龙肝1分,干柏木1分,松烟墨(烧)1分,鲤鱼鳞1两(烧)。功效:散坚块,逐恶血。主治:产后诸

红蓝花煎

两,硇砂1两(细研),当归1两(锉,微炒),赤鲤鱼鳞1两(烧灰),青蛙1枚(去肠肚,炙令焦),桂心

鲤鱼鳞散

拼音:lǐyúlínsǎn处方:鲤鱼鳞2两,乱发1两,故徘帛1两。制法:上同入瓶子内,以瓦子盖,盐

更多用到中药鲤鱼鳞的方剂

用到中药鲤鱼鳞的中成药 黑虎散

名:黑虎散组成:肥枣3枚(每枚入巴豆3枚),赤鲤鱼鳞(干者)1两,雄狗胆3枚,血竭1两(别研)。主

更多用到中药鲤鱼鳞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鲤鱼鳞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八产后诸疾门]产后血晕气攻腹痛

治产后恶血冲心腹疼痛。好墨梁上尘釜下墨猪胎衣赤鲤鱼鳞(以上各一两)上都烧为灰。入麝香一钱。同研令细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八产后诸疾门]产后血晕

月者烧灰研半两)墨(半铤)猪胞子(炮为灰五枚)鲤鱼鳞(烧灰四两)苏枋木(锉两半)油发(烧灰二两)上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治产后恶血腹内刺疼痛诸方

血。攻刺心腹疼痛。石炭散方。石炭(二两打研)赤鲤鱼鳞(五两)干藕节(四两)乱发(一两)败蒲(二两)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治产后恶血冲心诸方

。心腹疼痛。乌金散方。好墨梁上尘釜下墨猪胎衣赤鲤鱼鳞(以上各一两)上件药。都烧为灰。入麝香一钱。同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治产后血运诸方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来源 5 化学成份 6 葱叶的药理作用 7 性味 8 功能主治 9 葱叶的用法用量 10 附方 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葱叶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葱叶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葱叶 1 拼音

cōng yè

2 出处

《食疗本草》

3 拼音名

Cōnɡ Yè

4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葱的叶。

5 化学成份

叶含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及多种低果聚糖,又含少量淀粉、半纤维素、α纤维素和木质素。

6 药理作用

100%的葱煎剂,试管内(环杯法试验)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25%葱的滤液,在试管内接触时间大于60分钟者,能杀灭 滴虫。

7 性味

《千金·食治》:"温,辛。"

8 功能主治

祛风发汗,解毒消肿。治感冒风寒,头痛鼻塞,身热无汗;中风,面目浮肿;疮痈肿痛;跌打创伤。

①《千金·食治》:"青叶归目。除肝中邪气,安中补五脏,益目精(’精’,《政和本草》引作’睛’),杀百药毒。

②《食疗本草》:"主伤寒壮热,出汗中风,面目浮肿,骨节头疼。"

③《日华子本草》:"茎叶用盐研罨蛇虫伤并金疮。水入皲肿,煨研罯敷。"

④《本草图经》:"煨葱治打扑损。"

9 葱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热罨或煎水洗。

10 附方

①治疮中有风水肿痛:葱叶、干姜、黄柏。相和煎作汤,浸洗之。(《食疗本草》)

②治水病两足肿者:锉葱叶及茎,煮令烂渍之,日三五作。(《独行方》)

③治代指:萎黄葱叶,煮沸渍之。(《千金方》)

11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葱叶的方剂 裴公八毒膏

核大,得下止;若毒气甚,咽喉闭塞不能咽者,折齿纳葱叶口中,以膏灌葱叶中令下;病肿者,向火摩肿上;若岁

透葱散

此制用)。主治:耳聋。用法用量:上以药末入在畦间葱叶内,及以线缚其上葱叶口,候1宿,摘葱叶归,擘破,

神效伤膏

gāo《青囊秘传》:方名:神效伤膏组成:片松香(葱叶汁煮)2两,乳香1两5钱,没药1两5钱,儿茶1两

地龙散

处方:青葱叶1茎(去尖头,作孔子),地龙1枚(置葱叶中,紧捏两头,勿令透气,候化为水)。功能主治:方

葱涎膏

幼新书》卷三十三引《吉氏家传方》:葱涎膏:处方:葱叶7条,猪牙皂角(为末,去皮)7条。制法:上烂研,

更多用到中药葱叶的方剂

用到中药葱叶的中成药 艾曲散

主痢后或产后虚肿,水肿。用法用量每服23钱,温酒调下。注意忌猪肉、生葱、生菜。摘录《鸡峰》卷十九

榄葱茶

青果(去核)2498g生姜3885g葱头(鲜)3885g紫苏叶4411g制法:以上四味,粉碎成粗粉

复方蟾酥丸

:消解疮毒。用于痈疽、疔疮。用法与用量:口服,用葱白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5~15粒,一日1~2次,

百效丸

乌、当归尾、生地、牡丹皮、防风、防己、荆芥、紫苏叶。主治:不拘遍身上下手足脓窠,血风疥癣。用法用量

筋骨止痛膏

25g冰片3125g樟脑3125g鲜松枝(带叶)2500g制法:以上十一味,肉桂、丁香、徐长卿

更多用到中药葱叶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葱叶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三]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涎壅遏不通,吐出于口也。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注肺中风寒之邪,脉若见浮之极

《医宗金鉴》:[卷二]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不通,吐出于口也。@@@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注肺中风寒之邪,脉若见浮之极

《高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

之浊涕而见于吐耳。三条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死脏者。脏中所藏之阴阳。俱将死之候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三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论二首、脉证十七条

壅遏不通。吐出于口也。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程〕内经曰。真脏脉见者死。此五脏

《普济方》:[卷五十三耳门]耳聋诸疾(附论)

1《本草纲目》时珍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妇妪受害更多,习俗移人,自不觉尔。况真茶既少,杂茶更多,其为患也,又可胜言哉?人有嗜茶成癖者,时时咀啜不止,久而伤营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叹惋。晋干宝《搜神记》载∶武官因时病后,啜茗一斛二升乃止。才减升合,便为不足。有客令更进五升,忽吐一物,状如牛脾而有口。浇之以茗,尽一斛二升。再浇五升,即溢出矣。人遂谓之斛茗瘕。嗜茶者观此可以戒矣。陶隐居《杂录》言∶丹丘子、黄山君服茶轻身换骨,《壶公食忌》言∶苦茶久食羽化者,皆方士谬言误世者也。

按∶唐右补阙母炅代茶饮序云∶释滞消拥,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累斯大。获益则功归茶力,贻患则不谓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乎?又宋学士苏轼《茶说》云∶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且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

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蠹,深得饮茶之妙。古人呼茗为酪奴,亦贱之也。时珍早年气盛,每饮新茗必至数碗,轻汗发而肌骨清,颇觉痛快。中年胃气稍损,饮之即觉为害,不痞闷呕恶,即腹冷洞泄。故备述诸说,以警同好焉。又浓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为阴之义,非其性能升也。

2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普洱茶

出云南普洱府,成团,有大、中、小三等。云南志∶普洱山在车里军民宣慰司北,其上产茶,性温味香,名普洱茶。南诏备考∶普洱府出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专、慢撒六茶山,而以倚邦、蛮专者味较胜。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按∶普洱茶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名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有伪作者,名川茶,乃川省与滇南交界处土人所造,其饼不坚,色亦黄,不如普洱清香独绝也。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物理小识∶普雨茶蒸之成团,狗西番市之,最能化物,与六安同(按∶普雨即普洱也)。

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皮血者,研敷立愈。

闷百草镜云∶此症有三,一风闭、二食闭、三火闭,惟风闭最险,凡不拘何闭,用茄梗伏月采,风干,房中焚之,内用普洱茶二钱煎服,少顷尽出,费容斋子患此,已黑黯不治,得此方试效。

3《本草图经》:旧不著所出州郡,今闽、浙、荆、江湖、淮南山中皆有之。今通谓之茶,茶、茶声近。故呼之。春中始生嫩叶,蒸焙去苦水,末之乃可饮,与古所食殊不同也。

4《茶经》曰:茶者,南方佳木,自一尺、二尺、至数十尺,其巴川峡山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木如瓜芦,叶如桅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拼桐,蒂如丁香,根如胡桃。茶性极冷,惟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痰。

5《纲目》:茶有野生、种生,种者用子。其子大如指顶。正圆黑色,其仁入口,初甘后苦,最戟人喉,而闽人以榨油食用,二月下种,一次须百颗乃生一株,盖空壳者多故也。畏水与日,最宜坡地荫处。清明前采者上,谷雨前者次之,此后者皆茗尔。

6《纲目拾遗》:雨前茶产杭之龙井者佳,莲心第一,旗枪次之,于谷雨前采撮成茗,故名。三年外陈者入药,新者有火气。凡茶皆能降火,清头目。其陈年者曰腊茶,以其经冬过腊,故以命名。佐刘寄奴治便血最效。产徽者曰松萝,长于化食;产浙绍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闽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

7《汤液本草》:茗,苦茶、腊茶是也。治阴证汤药内用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阳,大意相似。茶苦,《经》云:苦以泄之。其体下行,所以能清头目。杨士瀛:姜、茶治痢,姜助阳,茶助阴,并能消暑解酒食毒。且一寒一热,调平阴阳,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良。

8《纲目》: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苏轼《茶说》云,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且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蠢,深得饮茶之妙,古人呼为酪奴,亦贱之也。又浓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为阴之义,非其性能升也。

9《本草经疏》:茗,《本经》味甘,气微寒,无毒,藏器言苦,然亦有不苦者。太阴为清肃之脏,喜凉而恶热,热则生痰而津液竭,故作渴也;瘘疮者,大肠积热也;小便不利者,小肠热结也;甘寒入心、肺而除热,则津液生,痰热解,脏气既清,腑病不求其止而止矣,令人少睡者,盖心藏神,神昏则多睡,清心经之热,则神常自惺寂,故不寐也。下气消食者,苦能下泄,故气下火降,而兼涤除肠胃,则食自消矣。凡茶之种类极多,方宜大异,要皆以味甘不涩,气芬如兰,摘于夏前者为良。夫茶能涤肠胃一切垢腻,宁非木中清贵之品哉?昔人多以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发黄消瘦之说,此皆语其粗恶苦涩,品类最下者言之耳。

10《本经逢原》:茗乃茶之粗者,味苦而寒,最能降火消痰,开郁利气,下行之功最速,故《本经》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之患,然过饮令人少寐,以其气清也。消食止渴,无出其右,兼香鼓、葱白、生姜,治时疫气发热头痛。凡茶皆能降火,清头目。其陈年者曰腊茶,以其经冬过腊,故以命名。佐刘寄奴治便血最效。产徽者曰松萝,长于化食;产浙绍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闽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蒙山者世所罕有,近世采石苔代充,误人殊甚。其余杂茶,皆苦寒伐胃,胃虚血弱之人,有嗜茶成癖者,久而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呕逆洞泄,种种皆伤茶之害,而侵晨啜茗,每伤肾气。酒后嗜茶,多成茶癖。又新茶饮之。令人声音不清,以其能郁遏火邪也。至于精气寒滑,触之易泄者勿食,宜以沙菀蒺藜点汤代之。

11《随息居饮食谱》:茶以春采色青,炒焙得法,收藏不泄气者良。色红者,已经蒸庵,失其清涤之性,不能解渴,易成停饮也。

12《本草经集注》:(主)好眠。

13《千金·食治》:令人有力,悦志。

14《唐本草》:主瘘疮,利小便,去淡(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

15《食疗本草》:利大肠,去热,解痰。

16《本草拾遗》:破热气,除瘴气。

17《本草别说》:治伤暑,合醋治泄泻甚效。

18张洁古:清头目。

19《汤液本草》:治中风昏愤,多睡不醒。

20《日用本草》:除烦止渴,解腻清神。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同芎藭、葱白煎饮,止头痛。

21《纲目》:浓煎,吐风热痰涎。

22《本草通玄》:解炙煿毒、酒毒。

23《随息居饮食谱》:清心神,凉肝胆,涤热,肃肺胃。

出处《食疗本草》拼音名CōnɡYè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叶。化学成份叶含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及多种低果聚糖,又含少量淀粉、半纤维素、α纤维素和木质素。药理作用100%的葱煎剂,试管内(环杯法试验)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25%葱的滤液,在试管内接触时间大于60分钟者,能杀灭 滴虫。性味《千金·食治》:"温,辛。"功能主治祛风发汗,解毒消肿。治感冒风寒,头痛鼻塞,身热无汗;中风,面目浮肿;疮痈肿痛;跌打创伤。①《千金·食治》:"青叶归目。除肝中邪气,安中补五脏,益目精(’精’,《政和本草》引作’睛’),杀百药毒。②《食疗本草》:"主伤寒壮热,出汗中风,面目浮肿,骨节头疼。"③《日华子本草》:"茎叶用盐研罨蛇虫伤并金疮。水入皲肿,煨研罯敷。"④《本草图经》:"煨葱治打扑损。"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热罨或煎水洗。附方①治疮中有风水肿痛:葱叶、干姜、黄柏。相和煎作汤,浸洗之。(《食疗本草》)②治水病两足肿者:锉葱叶及茎,煮令烂渍之,日三五作。(《独行方》)③治代指:萎黄葱叶,煮沸渍之。(《千金方》)摘录《辞典》

详见百科词条:葱叶 [ 最后修订于2009/12/7 23:56:09 共55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猪胆 21 拼音名 22 野猪胆的别名 23 来源 24 生境分布 25 功能主治 26 摘录 3 《中华本草》:野猪胆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来源 35 原形态 36 生境分布 37 化学成份 38 野猪胆的药理作用 39 性味 310 归经 311 功能主治 312 野猪胆的用法用量 313 附方 314 各家论述 3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野猪胆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野猪胆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野猪胆 1 拼音

yě zhū dǎn

2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猪胆

21 拼音名

Yě Zhū Dǎn

22 野猪胆的别名

山猪胆

23 来源

偶蹄目猪科野猪Sus scrofa L,以胆汁入药。

24 生境分布

东北。

25 功能主治

解毒消炎。外治疮肿,瘭疽,烫火伤。

治烫火伤:黄柏研极细末,用野猪胆汁调涂患处。

治恶疮肿毒:野猪胆汁捣葱白敷患处。

26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野猪胆

31 出处

出自《食疗本草》

32 拼音名

Yě Zhū Dǎn

33 英文名

Wild boar gallbladder

34 来源

药材基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胆或胆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us scrof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捉,捕杀后,剥皮,剖腹,取出猪胆,鲜用或烘干。

35 原形态

野猪,形似家猪。体长红15m,体重约150kg,最大雄猪可达250kg。其头部较宽大,吻部十分突出,呈圆锥形,末端具 的软骨垫。雄猪犬齿特别发达,上下犬齿皆向上翘,称为獠牙,露出唇外,雌猪獠牙不发达。耳直立,四肢较短,尾细小。身体被刚硬的针毛,背脊鬃毛显著,这些毛的尖端大多分叉。一般为棕黑色,面颊、胸部杂有灰白、污白色毛。幼猪躯体呈淡黄褐色,背部有6条淡**纵纹,俗称“花猪”。

36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栖息于灌木丛、较潮湿的草地或混交林、阔叶林中晨昏或夜间活动;性极凶猛;一般成群活动。杂食性,植物根茎、野果、动物尸体及各种昆虫均食,亦盗食农作物。

资源分布:分布几乎遍及全国。

37 化学成份

胆汁中含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3a羟基6氧5a胆烷酸(3ahydroxy6oxo5achOlanic acid)、石胆酸(litbocholic acid)等,差不多完全都是和甘氨酸结合的。

38 药理作用

野猪胆汗中所含胆汁酸种类与猪胆汁基本相同,但含量有所不同。其药理作用可参见“猪胆汁。”

39 性味

味苦;性寒

310 归经

肺;肝;胆经

311 功能主治

清热镇惊;解毒生肌。主癫痫;小儿疳疾;产后风;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烧烫伤

312 野猪胆的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或取汁冲,13g。外用:适量,涂敷。

313 附方

①治疔疮恶肿:野猪胆汁捣葱白,敷患处。②治瘭疽:取鲜野猪胆一个,套手指上,至愈为度。③治火烫伤:黄柏一两,研极细未,野猪胆汁调涂患处。④治小便不通:野猪胆汁一盅,热酒冲服,日服二次。(选方出《吉林中草药》)

314 各家论述

1《食疗本草》:治恶热毒邪气。

2《纲目》:主癫痫,小儿诸疳。水研枣许服,日二。

3《吉林中草药》:解毒消炎。治疔疮肿毒,瘭疽,汤火伤,小便不通。

315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野猪胆的方剂 芫花丸

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野猪肉、芦笋等。《圣惠》卷五十:组成:芫花1两(醋拌

甘遂丸

治息肉。用法用量:辛热涕出,45次愈。制备方法:上为末。以白雄犬胆和为丸,如枣核大。绵裹纳鼻中。

猬皮散

,黄牛角(角思)1对,鲮鲤甲2两,猪牙皂荚1两,野猪肉1两,旧若叶4两。主治:痔疾。用法用量:每服2

茵陈丸

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苋菜、生葱、生菜、野猪肉、芦笋。《千金翼》卷十八:方名:茵陈丸组成:茵

犀角丸

,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生葱、猪肉、野猪肉、芦笋、生血物。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犀、

更多用到中药野猪胆的方剂

用到中药野猪胆的中成药 四神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用药禁忌:忌生葱、野猪肉、芦笋。附注:备急四神丸(《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更多用到中药野猪胆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野猪胆 《婴儿论》:辨中焦病脉证并治第七

四肢厥冷。脉沉伏而阴缩者。猪胆酒主之。猪胆酒方野猪胆(二个)上一味。以烧酒一升。煮减二三分。分温。

《卫生易简方》:[卷之四]劳瘵

未瘥再作,神效。治鬼疰癫痫及恶毒热气,小儿诸疳用野猪胆水研少许,日二服效。治尸疰、鬼疰传染,如觉宜急

《本草衍义》:[卷十六]野猪黄

野猪黄在胆中,治小儿诸痫疾。京西界野猪甚多,形如家猪,但腹小、脚长、毛色褐,作群行。猪人惟敢射最后

《千金翼方》:[卷第一·药录纂要药出州土第三]河北道

∶菌。幽州∶人参、知母、蛇胆。檀州∶人参。营州∶野猪黄。平州∶野猪黄。《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

《千金翼方》:[卷第一·药录纂要药出州土第三]山南西道

1、《北史》

2、《茶经》

3、《大唐西域记》

4、《撼龙经》

5、《楞严经》

6、《李卫公问对》

7、《六祖坛经》

8、《南史》

9、《千金方》

10、《食疗本草》

11、《隋书》

12、《太白阴经》

13、《天玉经》

14、《贞观政要》

15、《周书》

青鱼胆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青鱼胆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