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的开设院校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古籍修复的开设院校,第1张

1北京市首都联合职工大学。(与国家图书馆合作,由国家图书馆员工亲自任课,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重大维修成果如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培训一批技术性的人才,)

2金陵科技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开设古籍修复本科专业的高校。

3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古籍装帧与修复技术》为主干课程,现为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

4天津市艺术职业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与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书,联手培养古籍修复专业人才

5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是第一所职校内开办古籍修复专业的学校

人才培养、选拔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政治内容,它是一种社会政治统治、文化制度得以发展、延续的重要前提和手段。其中,汉代是古代人才培养、选拔制度的重要发展阶段。这种人才选拔的标准虽然涉及德行、吏能、战功等方面,但是以经术取士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汉代士子多通过研习《诗经》诸经而步入仕途。

西汉建立之初,在官员选拔任用方面,多侧重于军功吏能之士,实即班固所谓:“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初定,公卿皆军吏。”①在楚汉纷争与汉初政权尚未稳固时,注重军吏系统人员的选拔与任用,对汉政权的建立与维护自有其必要性。但是打天下与安天下毕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行为,一个政权一旦建立,就需要一种由“打”入“安”即由看重攻城略地到致力于社会治理的政治文化策略的转移。对此,以陆贾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个问题,并通过鲜明的兴亡对比,使汉高祖明白了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进行思维转换,注重“行仁义,法先圣”,“事《诗》、《书》”②。在这种情况下,选拔何种人才、如何选拔人才以投入到这种治安天下的洪流,成为统治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汉初时期,刘邦就下诏曰:“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相国酂侯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③要求天下郡国推荐人才,报送京师,开启了汉代察举制的先声。惠帝、吕后时,曾诏举“孝弟力田”④,可视为察举制的雏形。至文帝时,汉代察举制度开始正式形成。文帝二年(前178)、十五年(前165)先后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⑤“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⑥但察举没有时间、人数、范围的规定,远远不能满足政权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其后,建元六年(前135),儒学大师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提出择吏民之贤者,岁贡二人,定额定期,实行自下而上的贡举;要求“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将求贤作为各级政府、官员的一大政务;士子的选拔以“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重在贤能德行,这样“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白衣素士可以通过察举而入仕;选士目的是为了社会能够达到“三王之盛”;为培养人才,政府可以“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⑦。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元光元年(前134)令郡国各举孝廉一人,元朔元年(前128)诏令各郡国必须按规定察举,二千石官员“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⑧。可以说,在理论上,董仲舒的人才培养选拔的途径、方法、目的等已比较系统,“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⑨。而汉武帝在政治上的有力推行,则保证了人才选拔由理论到现实的实践。二者的结合,标志着在选拔人才方面汉代进一步清扫了先秦世卿世禄制的残余,找到了适应大一统政治需要的选贤任能机制,意味着以察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的基本形成。

人才,无论何时都是最大的资源。高考,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最为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那么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各个时期又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

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夏、商、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 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秦在统一之前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征辟是一种主要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委任政事。各诸侯国颁发的求贤令即使如此,商鞅、张仪、李斯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人才,都是又这种方式被发现的。出于战争的需要,“军功”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即"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有军功就有爵位。汉代施行察举制和征辟制相结合的方式。察举制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举孝廉是其重要内容,初期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注重察举德行、学行、法令、刚毅明决性格等。以举孝廉为实现形式的人才培育和选拔制度为社会阶层的流动建立了一个通道,形成了读书人重视名节、重视个人德行的良好风气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当时由于军阀混战,基层组织遭到破坏,"乡举里选"的传统做法难以为继。故曹魏时期推行了“九品中正制”,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按品级授官。但后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真正全面公正选拔人才的制度是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施行至清末的科举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它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有利于笼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使全国的人才流动起来,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明朝时期的科举最为完善,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童生试由提学官主持,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其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价值,但也均有弊端所在。

目前,我国施行的高考制度,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其仍是目前最为公正,最能体现人才价值的考试。祝愿我国的人才越来越昌盛!

古籍修复的开设院校

1北京市首都联合职工大学。(与国家图书馆合作,由国家图书馆员工亲自任课,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重大维修成果如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永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