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图片大全和名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昆虫图片大全和名称,第1张

昆虫名称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草蜢。

1、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在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3种。

2、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14000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孙河流域品种最多。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07厘米左右。

3、蜜蜂: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已大量发现,蜜蜂科的许多种类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4、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

5、草蜢: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中国常见的为中华蚱蜢,如用手握住,2条后足可作上下跳动。咀嚼式口器,危害禾本科动物,多生活在田边、草丛中。分布广泛,但南方各省分布较多。

在古代,人们会用驱虫药应对蝗灾。

蝗灾的成因是什么?

首先,蝗灾的出现与干旱密切相关。每当干旱时,蝗虫很容易爆发。因为此时的土壤条件比较干燥松软,恰好为蝗虫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如果干旱持续很长时间,蝗虫将有机会大量繁殖。这样,用不了多久蝗虫的数量就能达到泛滥的地步。但在气候潮湿的情况下,土壤会变得潮湿、粘稠,不利于蝗卵的存活。所以即使蝗虫这时候能产下大量的卵,这些卵以后也不会发育成成虫。这样,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蝗灾的出现与蝗虫本身超强的繁殖能力和惊人的生长速度有关

蝗虫是农业害虫,繁殖能力非常强。一只雌虫平均一次能产几百个卵,它们每三周能繁殖一次。可以说繁殖能力有点太惊人了。此外,一只蝗虫从卵态变成成虫只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再加上卵的数量惊人,灾难自然会成为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情。

蝗灾是与水旱灾害并列的重大自然灾害,在古代,人们是如何应对蝗灾的?

在古代,蝗灾和旱灾一起发生的时候,到处都很悲惨。人无食可吃,只有吃草根、树皮。不仅如此,蝗虫吃了食物后,甚至进入人们的家庭,就连家里养的牲畜也难逃蝗虫的迫害。在古籍中,蝗虫被描述为“遍布山野,草、苗、树、叶都被它们吃掉”,“饿死了几十万人”。古人的智慧当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们发现鸡鸭鸟都可以吃蝗虫,所以遇到蝗虫一般会选择生物防治或者驱虫。但是古代没有农药,就收集艾草来驱赶蝗虫。即使是现在,中国也摆脱了20多年的严重蝗灾,可想而知蝗虫的威力。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蚱蜢和蚂蚱的区别是体型不同、翅膀颜色不同。

1、体型不同

蚂蚱和蚱蜢的区别表现在体型上,其中蚂蚱的身体较大,长度为3-9厘米,蚱蜢的身体较小,长度为1-2厘米,并且蚱蜢身体较为细长,尾部较为宽长,蚂蚱的身体比较宽,尾部较短。

2、外观不同

蚱蜢和蚂蚱的翅膀颜色不同,其中蚱蜢的翅膀颜色通常呈现褐色,与身躯分离,而蚂蚱的前部翅膀呈现浅粉色,后部翅膀呈现浅蓝色,并且蚱蜢的翅膀在不张开时会贴在身体上面。

蚱蜢的嘴部上长有4片口器,形状近似汤勺,头部较尖,形状近似马头,触角明显短于头长,而蚂蚱的头部较圆,触角要比头部长。

蚱蜢的危害

蚱蜢为农业害虫,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它们将叶片咬成缺刻或孔洞,会对农、林、牧业造成很大的危害,经济损失惨重。危害特点在于周期性的种群大爆发,并能长距离迁飞。

全世界的蚱蜢已有1万种以上,其中对农、林、牧业可造成危害的蚱蜢约300种左右,全球除南极洲、欧亚大陆北纬55度以北地区外均可发生蚱蜢。全世界常年发生蚱蜢的面积达4680万平方千米,全球1/8的人口经常受到蚱蜢的袭扰。

古人也吃蝗虫,只是因为捉蝗虫难,迷信,不好吃等。

据《唐古籍》记载,唐德宗兴元元年、贞元元年(连续两年),关中地区发生了严重的蝗灾。老百姓饿了,不吃东西。最后,他们靠吃蝗虫而幸免于难。

“兴元元年秋,官府有大蝗虫,庄稼、田地都干枯了,百姓饿了。捉蝗虫为食,蒸食暴露,展足展翅,食之。”——《唐书·五行》

正元元年,饥民蒸蝗虫,吃蝗虫——《唐书》

而且,不仅老百姓吃了蝗虫,而且蝗灾后皇帝还会带头吃蝗虫,以示消灾的决心。唐朝皇帝和唐太宗都说蝗虫是可食用的。

贞观二年,京城大旱,蝗虫开始增多。唐太宗到花园里去看草,看见蝗虫。他包了几块蝗虫,起誓说:“人以粮为命,你却吃了,害了百姓。如果人民把它给一个人,他们会有一种精神,但它应该腐蚀我的心,不伤害人民。”将它吞下去,周围突然训诫说:“怕病,不要。”唐太宗说,“我向灾祸低头,希望我能感动。”。我能避免什么疾病?”他就这样吞了下去。蝗虫不再是灾祸。--贞观政治家

此外,不仅在古代中国,在古代欧洲和中东,人们遇到蝗虫和干旱都会吃蝗虫。

例如,1915年,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爆发蝗虫,大量蝗虫从外高加索方向直接飞向这些地区。

一时间,蝗虫横行,遮天蔽日,蝗虫的数量几乎无法估计。蝗虫吞食路过的植物后,三处的庄稼就全被消灭了。最终,不仅穆斯林开始吃蝗虫,连对食物要求极高的犹太人也开始紧咬着鼻子吃蝗虫。毕竟,如果你不吃东西,你会饿死的。(蝗虫现在是以色列的合法食物。)

可见,吃蝗虫在古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不仅古代中国人吃它,中东和欧洲人也吃。毕竟人吃人并不少见,更何况蝗虫?

至于为什么我们现代人有古人不吃蝗虫的印象,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

首先,如果发生蝗虫暴发,那么地里的粮食就会枯竭,农民一年都没有吃东西,光靠抓蝗虫来获取营养是绝对不够的。

蝗灾不同于一般的蝗虫,即会飞的蝗虫。这种蝗虫来去快,用人力很难捕捉到。一般来说吃一百斤蝗虫。古人用人力捉十斤蝗虫是非常好的。如此少量的食物,对于靠天吃饭的古人来说是不够的。这是古代蝗灾年代有这么多人饿死的主要原因。

楼上回答不错,飞檐当然是因为有翅,蚂蚱前后两对翅齐全飞翔能力十分强大,楼上说蚂蚱飞不高也飞不远就不全面了,东亚飞蝗能随季风飞到数千公里以外。走壁是因为蚂蚱足末端的跗节结构使然。蚂蚱6条足的末端均有3个跗节,其中最后一个跗节分两岔,而且呈钩状,称为爪,它能够牢牢地抓住墙壁的任何微小的突起,有的还有爪间垫,可以像吸盘一样吸住光滑的表面。所以就可以“走壁”了。还有楼上贴的是蝈蝈,不是蚂蚱。

附图解

土蝗又叫土蚂蚱

常见的有笨蝗、短星翅蝗、黑背蝗、尖翅蝗。属蝗虫的一类,形状略似飞蝗,分布地区很广,多生活在山区坡地以及平原低洼地区的高岗、堤田埂、地头等处。除危害粮食作物外,还可危害棉花、蔬菜等。但不成群飞翔,也很少飞到较远的地区,危害性比飞蝗小。 [1] 

中文学名

土蝗

别    称

土蚂蚱

昆虫图片大全和名称

昆虫名称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草蜢。1、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