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姓的历史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
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
东达山东,东南抵赣浙苏,南面南海及北部湾。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289年,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
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姓进入入台湾。600年期间,李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
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唐代是李姓族群的急剧膨胀期,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赐姓李氏、唐宗室后人多达官贵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使李氏人丁兴旺,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大姓。
但随着朝政的变化,在唐代即有许多李姓人物贬官南下,又有许多人为免遭祸害而逃至全国,使李姓遍及全国。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朝“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元末明初的政权更迭,以及明际的"靖难之役",主战场布置在山东西部、河北、河南北部的部分地区,迁延数十年,民不聊生,造成百姓得流就食,四散逃离,致使十室九空。
明廷在政权稳定之后,从山西平阳、太原一带(晋商首富李家大院族谱可以佐证当地富庶安定),向华北的荒芜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明代进士登科录》、阳泉李氏族谱等可以佐证)。
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定居于今冲绳岛那霸市近郊的久米村一带。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多年战乱,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上书朝廷。
要求朝廷动员全国人员往四川迁徙,川内李姓较多都是从湖广宝庆府等地迁来,便形成了“湖广填川”。清朝及民国时期,李氏族人移居海外者更多。
扩展资料:
李姓历史名人:
1、李斯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
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百家语,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李广
李广(?-前119年),华夏族,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
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
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
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3、李密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
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4、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
先后率部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5、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
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通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
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
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
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
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李姓
先秦时期
李姓从形成时起,族人世居今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第一个李姓人物。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裏,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古书有的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就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麽大岁数。《老子》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经典,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
据《新唐书》记载:李姓始祖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家的女儿,生儿子叫李昌祖,后在陈国任大夫,住在苦县。李昌祖的儿子叫李彤德。彤德的曾孙叫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采邑也叫食邑、采地或封地,是奴隶社会时期帝王或诸侯封给卿、大夫的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叫李乾,字元果,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这就是李耳的父亲和母亲。李耳的后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术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在赵国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后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他们及其后代因分别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为陇西房;四子李玑,战国末任秦国太傅,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为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39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3组。
李耳以后,李姓人口逐渐增多。春秋时晋文公(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理狱官李离、战国时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迁入今山西境内的李姓人;战国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迁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孙李同,到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做官,是最早迁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到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做官,是最早迁入今陕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孙李昙,在秦国任御史大夫,其长子李崇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开创赵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老子原名为李耳,孟子原名为孟轲,孔子原名为孔丘。
老子,本名李耳,字伯阳,又名老响,春秋时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也就是当时国家图书馆馆长,当得是全国最有文化内涵的官员,所以他是当时全中国最有文化、有思想的学者。后来退隐著书,有《老子》一书传世。
《老子》是影响中国人思想最大的三大古籍之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因为这本书而打上了深深的“道法自然”的烙印。
老子是古人对老响的尊称。按照诸子百家的称呼,有成就的大师一般都会被门人尊称“某某子”,而这个“子”前面通常加的都是这位大师的姓,比如孙子、孔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无不如此,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子”前面加地名,比如鬼谷子。
扑朔迷离的得姓传说
李姓是当今中华第一大姓,也是世界头号大姓。李姓起源于河南鹿邑。鹿邑古称苦县,自古以来都属于陈地辖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李耳)的生地。
关于李姓的起源和得姓始祖,唐朝李延寿的《北史·序传》和北宋欧阳修、宋祁的《新唐书》中讲了一个十分传奇的故事:李姓源于嬴姓,是五帝之一颛顼高阳氏的后裔,是皋陶的后代。皋陶在帝尧时任大理(司法长官),他的子孙世袭大理之职,以官职为氏,姓理。商朝末年,理氏后代有一个叫理徵的,因直谏触怒纣王被杀。理徵的妻子契和氏是陈国人,契和氏带着儿子理利贞逃回陈国,走到伊侯墟时,母子饥饿不堪,靠采食木子(树木果实)得以保全性命。为感激木子,躲避纣王追缉,利贞隐去原姓,因为“理”与“李”同音,改理氏为李氏,李利贞为李姓得姓始祖。李利贞母子回到陈国,在离陈不远的苦县定居。李利贞也是娶陈国契和氏之女为妻,生子昌祖,昌祖在陈国任大夫。李昌祖生彤德,彤德曾孙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李硕宗的五世孙李乾,在西周任御史大夫,娶益寿氏女婴敷,生李耳。《史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有的古籍说老子李耳是李利贞的第11代孙,而有的姓氏书说李利贞是老子的六世祖。
还有一种说法更有神话色彩,《史记·正义》引《玄妙内篇》说:“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史记·索隐》说老子“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今天鹿邑仍有民间传说,李母怀胎八十一年,在李树下分娩,李耳诞生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李母呼道:“我的老儿子”,因而名之“老子”,老子一诞生就用手指着李树,自认李姓。
以上关于李姓起源的故事过于生动而富于传奇色彩,难免引起后人的疑义。史家认为这些传说起于唐代,有为李唐宗室抬高门第,强为攀附,主观臆测的成份,可信度不高。再者,老子之前的人物,如理徵、李利贞不见于先秦古籍,是否确有其人值得怀疑。
那么,李姓的真实渊源是什么呢?
其实,李姓起源并不复杂,不过与“李树”无关,也与“食木子”的传说无关。李氏出于理姓,先祖为大理之官,后代“以官为氏”,为理氏。春秋前作理氏,或里氏,因李、理同音相通,战国时作李姓。早在隋唐之前,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和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中,就考证了李氏和理氏同音相通,但只字未提食木子而改李氏的事,可见东汉的时候还没有那些神化的传说。
李姓起源在春秋时期,战国时已很普遍。春秋时有里氏,见于记载的有里克、里革、里析等人。里克是晋献公的重臣,里革是鲁国太史,里析是郑国大夫。战国时的李氏人物有李耳、李离、李悝、李冰、李牧、李斯等,踪迹遍及列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李离、李悝、李斯都曾是执法大臣,与“李(理)”氏的含义相同。李离在晋文公时任大理。李悝战国初年在魏国主持变法,李悝开战国变法运动之先河,他所制定的《法经》集前代法律之大成,对后世法律有重要影响。李斯则在秦国曾任廷尉,掌管秦法,“明法度,定律令”,是秦代法制政治的主要策划者。这些早期李姓人物的司法理论和实践,继承了李(理)氏家族的历史传统。
李姓远祖皋陶与嬴姓的分支
东汉以来的姓氏著作大都将李(理)氏的渊源上溯至皋陶,把皋陶视为李氏的远祖。那么皋陶是怎样的一个历史人物呢?
皋陶在上古史籍中也写作咎繇,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他和许多传说时代的人物一样,既是一个真实的部族首领,也代表了一个部族名号。皋陶生活在尧、舜、禹时代。《尚书》中有一篇《皋陶谟》,记述了皋陶与舜、禹议政的许多言论。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皋陶还差一点成为继舜禹之后的帝王,禹帝曾有意禅位于皋陶,但因皋陶去世而作罢。这些传说,反映了皋陶在夏代之前声名显赫的地位和影响。
帝舜时,皋陶的官职是“大理”。相传“皋陶作刑”,他是中国刑法的创立者。传说皋陶专门训养了一头名叫触的独角奇兽,这奇兽有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能辨善恶真伪。它一遇见有罪的人,就会用尖利的独角去冲撞;一发现谁在说假话,就会怒气冲冲,令人生畏。皋陶就是用这样的奇兽断案。神话毕竟是神话,可这个神话故事却把人们带到遥远的上古时代,仿佛看到皋陶正直而果断的形象。
皋陶本姓偃,他的儿子伯益被舜帝赐姓为嬴。嬴姓分支很多,其中赵、徐、黄、江、秦等都是当今中华大姓。
赵氏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始祖是造父。造父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周穆王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以赵为氏。周幽王时,造父的裔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到战国初年,赵氏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赵国为秦国所灭,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徐氏是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春秋时期,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
秦氏出自嬴姓,伯益的后人有个叫大骆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陇西秦亭为附庸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嬴。秦国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进一步统一了全国。秦灭后,王族子孙以国为氏,称为秦氏。
江氏出自嬴姓。伯益传至十几代,至西周时,伯益的后裔受封于江,春秋时被楚国所灭,子孙就以国名为氏而姓江。江国在今河南正阳县一带。
此外,出自嬴姓的还有马氏。马氏形成于战国后期,出自赵氏,始祖是赵奢。赵奢是战国时赵国人,为赵国将军,因功被封为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因以为氏,即马服氏,后又省“服”为马氏。
李唐王朝的建立与陇西李氏的兴盛
旧时李姓家族祠堂前,常挂这样两幅对联:一是“陇西世族,柱下名家。”二是“经传道德,名重谪仙。”两幅对联除了颂及李姓始祖老子之外,上一联提到了涌现出飞将军李广和建立盛唐的陇西李氏,下一联提到了也是出自陇西李氏的诗仙李白。李氏家族代有名人,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史记·老子传》把老子写得“神龙不见首尾”,但对老子后代家世的记载却十分详尽: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李假汉文帝时做官。而李假之子李解为胶西王昂太傅,于是居住在齐地。这说明西汉时李姓已有一支迁往山东。又据《新唐书·宗室世系》和《宰相世系》记载,李耳的8世孙李昙时,战国时迁居赵国和秦国,这一派后来分为两支。一支为长子李崇,任陇西太守、南郑公,居陇西,后来成为陇西李氏的始祖。一支为四子李玑,居赵郡,成为赵郡李氏的始祖。这两支人丁兴旺,都成为名门望族。赵郡李氏后来涌现了赵国大将李牧、秦末将军李左车、唐代大臣李吉甫、李德裕和文学家李阳冰。陇西李氏从李崇起居住在今甘肃陇西,世代为官,其孙李信任秦大将军,封陇西侯,李信的后人“飞将军”李广和他的儿子李椒、李敢,孙子李陵都是西汉将军。到了十六国时,李广的16世孙李暠建立了西凉国。李暠的16世孙就是唐高祖李渊。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姓作为“国姓”,是最尊贵的姓氏,在唐朝蓬勃发展,所以唐朝也是李姓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唐朝李氏贵为“国姓”,李姓人口的增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李姓人口急剧扩张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李唐宗室子孙蕃盛。李唐宗室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他们创造了发展繁衍的优越条件。唐朝有19位皇帝,皇帝妻妾成群,儿子自然也众多。这些皇子们被分封到各地,都成了当地的贵姓大家。此外,李氏宰相数十人,各成一支,子孙繁衍,又为李姓扩充了许多人口。李姓人口扩充的第二个原因是赐姓。李唐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往往以褒赏、恩惠、笼络的手段,赐给外姓人以“国姓”,使他们更忠于李唐王朝,这也为李姓增添了许多新的成员。由于“国姓”至高无上的地位,对被赐姓者来说,也是一种无尚的荣耀。据史书记载,唐朝被赐李姓的有汉族徐、邴、安、杜、胡、弘、郭、麻、张、董、罗诸姓,也有少数民族的鲜于、阿布、阿跌、舍利、朱邪氏等等。
李氏经唐代大发展后,子孙开始向全国播迁。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李姓人多族望而作诗曰:“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可见唐代时期,李姓的分布已经很广了。宋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2%,排在王姓之后,为宋朝第二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河南、山东,这四省这四省李姓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44%;明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5%,仅排王、张之后,为明朝第三大姓,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山东三省。当代李姓的人口已达9 500余万,为全国第一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9%,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山东三省。时到当今,李姓遍布于中华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陈地除是李、陈、胡、田、孙、姚、袁等大姓的族源之地外,还是阳夏(今太康)谢氏、陈郡袁氏、阳夏何氏、长平(今西华)殷氏、南顿(今项城西南)应氏、宛丘符氏的族望之地。如果把这些姓氏人口加起来,数字将是十分惊人。从陈楚地区走出来的姓氏和家族,作为中华民族的血脉的主要源头,汇入中华民族的浩翰大河,为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炎黄子孙根脉相连。陈地丰厚的姓氏文化资源吸引着众多海内外华人来陈寻根祭祖,认祖归宗。
老子又叫做李耳。是中国古代未带的思想家与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东方的三大圣人之首,是中国传奇般的牛人,他的童年那也是天才般的存在。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为你解析。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聃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老聃问道。“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聃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不顺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老聃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老聃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先生道:“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老聃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老聃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关于李姓的历史
本文2023-10-08 11:43: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9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