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什么样的?
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
文章简介:
《齐物论》是战国时期庄子所著。全篇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齐物论”,即整齐万物之论。庄子提倡齐一万事万物,在他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动物是无差别的,正确与错误是无差别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
本篇表现的是庄子对世俗的否定,和对无差别的自由境界的向往。庄子认为,要达到无差别的精神自由之境,就必须超脱世俗观念的束缚,忘掉物我之别,忘掉是非之辩
《齐物论》共有七个主要寓言,分别是:南郭子綦隐机而坐、狙公赋芧、尧问于舜、啮缺问乎王倪、瞿鹊子问于长梧子、罔两问景及庄周梦蝶。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齐物论》不同于先秦时代的一般著作,当时著作很少特立题目,皆先成篇章,然后或取首句中的数字,或随取二字以安题,其题亦无甚意义。
《齐物论》以论名篇,亦为古籍中所罕见。《论语》虽以论名书,至汉初方普遍使用,如《过秦论》、《盐铁论》等,即以《庄子》三十三篇的命题,除《齐物论》外,有以三个字为义,有用两个字作为篇名,都没有以论来命题。由此可证,应成书于开始以论名篇的秦汉之间。
战国时期,百家议论纷纷,思想复杂混乱,庄子认为万事万物根本上都出于自身、是齐一的。他批判那些执着于分别是非对错、好胜好强的心态。他认为“道”本身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自然而然的,那么追求真理,寻求“道”的人也应具有逍遥自在的、没有任何束缚的、怡然自得的心境。
面对百家烽起的社会现实,庄子敏锐地注意到了“当时之为论者”们的许多令人深感痛心的表现,并且发现他们全都表现出了“弱于德,强于物”的倾向,一味投身于对外物的探求,而不在乎对个人生命的培护。因此,他们也必然会在“与物相刃相靡”中丧失本真之我,并使自己的生命受到戕害。
庄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寻求一条解开心灵枷锁,破除执著、达到自由自在的心灵世界之路。正是“当时之为论者”们在论辩中被外在的因素所左右、所异化的这一令庄子深感痛心的社会现实的存在,才让庄子如此迫切地提出齐一“物论”思想。
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一约前286),战国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的著作,今存《庄子》一书。
海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著作,外、杂篇为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派别的著作,只是其中一部分反映了庄子的思想。也有学者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认为外、杂篇反映的是庄子的思想。
为什么比喻事物的起源又称为“滥觞”?
往往我们阅读书报杂志,经常会看到“滥觞”一词。而古籍文献中“滥觞”用于事物的发端也多有记载,如唐朝刘知几《史通‧序例》:“滥觞肇迹,容或可观。”又清朝王韬《淞滨琐话‧自序》:“怪诞之说,滥觞乎《洞冥》。”
那么,为什么比喻事物的起源又称为“滥觞”呢?
滥,本义为浮起、浮现。如《说文》记载︰“滥,泛也。”又《说文‧卷十一‧水部》︰“泛,浮也。”另据《尔雅‧释水》上载︰“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又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二‧山岩泉水》:“水正出曰滥泉。”滥泉,即涌出的水泉。
觞,本义是古代饮酒器。如《说文》上载︰“觞,爵实曰觞,虚曰觯。”其中爵、觯都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此外,古人有修褉的习俗。修褉是古代一种涤除不洁的节日,于每年阴历三月三日,在水边洗濯,借以祓除不祥。如晋朝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后来,参加修褉者坐在曲折围绕的水流边,并在上游放置酒杯,任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酒杯而饮,称为“流觞曲水”。如晋朝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所以,滥觞就是“浮起酒杯”。那么,何处可以浮起酒杯呢?通常就是江河水流的发源地,因发源处水量较浅小,仅能浮起一个酒杯,故称“滥觞”。如《荀子‧子道》上载:“昔者江出于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记载:“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谓发源滥觞者也。”
因此,“滥觞”原意是指江河水流的发源地。后来,渐渐被用来比喻事物的起源、开端。如南朝梁钟嵘《诗品序》:“虽诗体未全,然略是五言之滥觞也。”又如唐类书《初学记‧卷十六》引唐朝虞世南《琵琶赋》:“强秦创其滥觞,盛汉尽其深致。
《周易》。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而辩证思维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进行思考的一种科学理论思维。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的辩证思维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从客观内容上看,辩证思维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在思维领域的鲜活表征。科学的辩证思维,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在坚持事物普遍联系、世界永恒发展、矛盾对立统一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认识事物、把握规律、分析问题、规划工作和生活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
《周易》即包括《易经》和《易传》,“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周易》的形成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相传,上古伏羲,留天地之象;中古周文王,演《易经》之道;近古孔子及弟子后学,注《易经》而成《易传》。经传合一,终成《周易》。 [47]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韵补〗五卷。宋吴棫(约1100一1154)撰。棫字才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宣和进士,召试馆职不就,绍兴中为太常丞,忤奉桧,出为泉州通判而终,为南宋初经学家、训诂音韵学家,一生对儒学贡献颇多,有《书裨传》、《诗补音》、《论语指掌考异续解》、《楚辞释音》等著作。本书是宋明以来古音学的创始之作,作者根据音训与古韵文以说明古时韵补,认为古人用韵较宽,有古韵通转之说。上补自汉迄宋研究先秦古音之空白,下则影响有清一代之古音研究,故此编实为宋代比较有成就的小学类著作之一,在我国音韵学史上,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此编的缺点亦存在不少,首先是材料繁杂,所引诸书达:五十余种,下逮欧阳修、苏轼、苏辙诸作;旁及张商英伪《三坟》等等莫不征引,故显其书参错冗杂,漫无体例,缺乏条理。另外作者的观点亦有失误之处,如吴氏认为唐韵不可析离,古韵只是唐韵几个韵部的合并或某几部间的相通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书的学术价值。自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提出朱熹撰《诗集传》时,即用此书之说后,后世诸儒便皆推崇而鲜有驳难。《四库全书总目》经考证后认为,陈氏之说有失误,朱子所用盖是其《诗补音》中部分观点,而不是此书;另外,朱子注《楚辞》时,亦取用了吴氏《楚辞释音》中的一些材料。对其舛误,明末颐炎武曾为其纠正,成《韵补正》一书,与原书互为表里。今存有明翻刻宋本,不易得见;另有熹靖元年(1522)陈风梧重刊本,分上下二卷;入清,《四库全书》亦给予收录。
老子哲学思想的道
1.道的一般概念
道的本义是指人行之路,《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道,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道是一条直路,四通八达的路称为衢。《诗经》中有“周道如砥,其直如矢”。是说大道如磨石,像箭一样笔直。成语“道听途说”出自《论语》, “道听途说,德之弃也”。道,由道路引申为道理、学说、学理、思想、道义、真理、政治主张、政治路线等。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同,不与为谋。”孟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里说的道,就是思想、学说、真理。志同道合的道,就是志趣、理想、志愿。《礼记》上说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指政治理想目标。
以上说的道,并不属于哲学范畴。老子第一个将道作为哲学范畴内的概念提出来。在《道德经》中,老子开始对道赋予形而上学的意义。老子在对人类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提出了道的哲学概念,构成了老子哲学的核心。因此,老子哲学意义上的道与一般意义上的道是根本不同的。老子用道解释自然社会发展的根源途径和方向,要从根本上理解把握老子哲学,不得不从他对道的阐述开始,道是打开老子哲学大门的钥匙。老子对各种哲学、社会、政治问题的见解,无不从道这一根本概念出发。
2.道是客观物质存在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贯穿全书的主要脉络。《老子》全书八十一章,直接说到道的就有三十七章,道字出现七十三次。老子的整个哲学思想,就是从他预设的道展开的,道是最大最广最深刻的范畴。老子没有对道下什么定义或概括,只是用各种各样的描述和比喻来阐述道的存在和状态。《老子》书所说的“道”,其在字面上是一样的,但在不同章节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道”却有着不同的含义。有些地方是讲道的实际存在的物质状态,有的地方是讲道的运动和作用,也有讲政治理念的,也有讲人生道德修养等,各章中同样是谈道,但具体含义各不相同。
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第二十一章)(引文主要根据任继愈所著《老子新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以下引文同)就是说,道是一种物质,在宇宙中恍恍惚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有种物质,混然存在,先天地生,天地之前,也有物质,道与物质同时存在,它存在于物中,它是客观存在的,它产生万物。道为什么难以为名,因为它的存在太大也太小,无状、无形、无声、无影,老子说“字之曰道”,就叫道吧!
道是客观的、独立的,不是神造的,但又是运动发展的,它推动事物的生成发展,“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体,我们也看不见,但是“道之为物”, “其中有象”(现象), “其中有物”, “其中有精”(精气), “其中有信”(真实)(第二十一章),道推动自然、社会的发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
3.道生万物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无”是道处于天地形成之前的物质存在状态,“有”是天地形成后的状态,无生有,有生万物,有是各种各样的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道的“有”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似万物之宗”(第四章), “道”产生一切事物,事物内部是对立统一的,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产生新生事物,新事物又产生千差万别的万事万物,形成客观物质世界。“道生之(道生万物),德畜之(德使万物繁殖),物形之(使万物形成状态),势成之(使万物得以完成)。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五十一章)道生万物,德育万物,使万物成长成熟、繁殖、养育、保护。
老子所说的“无”,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有的“无”,是天地万物处于无形之前的状态,无是看不见的有,无形的有,因有产生于无。老子是无神论者,他说道“似万物之宗”“象帝之先”(第四章)。道似万物的起源,天帝之前就存在。
4.道的辩证运动规律
老子认为“道”是看不见的物质存在,它与物俱存并推动事物自身的运动发展。道虽然无形而不可见,恍惚而不可捉摸,但它作用于万物时,却表现出某些现象与规律,这些规律的外在表现,可以为人们所体察。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老子承认矛盾运动,认为事物的矛盾的对立面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转化,这种转化是往返循环的。老子认为“道”之所以生万物,是因为“万物抱阴而负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万物包含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在看不见的冲气中得到统一。《易经》系辞也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认为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运动发展,都存在某些规律,事物的矛盾和运动,总是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经过阴阳两方面的矛盾和斗争,返回到原来的状态。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在相反和对立矛盾中存在、转化、发展。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二章)
人们对善恶美丑的认识也是这样的,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为善,斯不善也。”(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这就有丑恶了;皆知善之为善,就知道有恶了。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事物有“反之道”的作用,推动事物向对立面转化发展。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第五十八章)人们常说,因祸得福。只要善于总结经验,奋发图强,祸可以转化为福;纨绔子弟,锦衣玉食,纸醉灯谜,往往因福得祸。
老子认为事物在对立关系中形成发展,因此我们观察事物,不仅要认真研究其正面,也要注意分析其反面、侧面,研究其历史发展的进程,对事物作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要对与之相关的事物作综合考察分析,研究事物转化的时空条件。老子说:“将欲歙(音舍,收拢)之,必固(暂且)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预见)。”(第三十六章)对于老子的这几句话,人们常认为是讲耍政治手腕,其实老子只是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撒网捕鱼,总先张后收,耕种先播后收,经营也是先投入后产出,战争中诱敌深入,伺机歼之等。收与张,废与兴,争与夺,必须把握事物发展的条件、环境与时机,也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自觉能动性。
5.老子辩证法的不彻底性
老子哲学主张返本复初,看不到事物是永远向前发展的,决不停留在一点上,更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他的辩证法虽然看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但是认为自然和社会都是周而复始的循环,他说:“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从这一点出发,老子主张返回古代社会,认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终究要返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老子将之称为归根,就是静虚的状态。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回到它的出发点)。归根曰静(复归的本性),是曰复命(复归天赋的本性),复命曰常(复归本性是自然的规律),知常曰明(智慧),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老子的辩证法是封闭的、复古的。
老子没有看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产生阶级以后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没有看到这些问题存在的历史性与不可避免性,人们批判丑恶,迫求进步是正确的,但主张返回到“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第八十章),这种倒退复古是不可取的。
老子主张“弃智”(智巧狡诈),他认为一切巧诈的事情都是由于心智邪念而产生的,他说:“绝圣(不是圣人,而是智巧之人)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老子只看到社会矛盾的负面,但没有正视现实,不主张积极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老子主张人应当顺应自然,而忽视了人在自然社会发展中的积极能动作用,尤其是在社会领域,祸与福,失败与成功,得与失等的转化,都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参与推动。
从历史发展来看,奴隶制相比较原始社会,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奴隶制将为新的更进步的社会制度所代替。历史是进步的,复古开倒车是没有出路的。
本文2023-08-04 13:36: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