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的由来 中国十二生肖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1收藏

十二生肖的由来 中国十二生肖的传说是怎么来的,第1张

1、很久很久以前,玉帝为了给人间定时间给人类归属,决定在人间选拔十二种动物作属相。

于是,凡间各动物们展开了一场争夺“生肖王”的比赛。因此群兽大会当天,老鼠早所以排行大接着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和狗猪才因此十二年兽排行。 

2、考古发现的战国末期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已经出现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在兽名、干支排列上与后世十二生肖总体相似,其使用方法、占卜逻辑也与后世生肖相类,由此可推测睡虎地秦简与放马滩秦简《日书》中出现的配有干支的十二兽应是后世十二生肖的雏形。十二生肖纪年始于东汉时期。

3、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

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

扩展资料:

十二生肖的价值:

生肖文化蕴含丰富的传统思想:

(1) 天人合一:生肖是天干地支形象代表,深受传统阴阳五行哲学影响,体现天人合一。

(2)生态意识:动物崇拜,强调动物在人类生产生活的作用,包含朴素生态理念。

(3)传统道德:寓言、成语和文学作品,通过崇扬和鞭挞动物性情,影射人的道德品格,传达传统价值观。

(4)社群意识:生肖民俗受众广泛,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节庆活动大家同庆同乐,增强社群乃至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5)平等亲民:生肖人人占一,公平公开,皇权也难改变,生肖文化主流属于平民文化,具有通俗性、生活性。

-十二生肖的来历

-十二生肖

所谓“猪年”是指中国农历中以十二生肖纪年之一。例如1935年、1947年、1959年、1971年、1983年、1995年、2007年

、2019年。。。都是“猪年”。每十二年一轮回。而猪年出生的人自然就属猪了。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用12生肖纪年,在我国至少在南北朝时开始了。但是,12生肖的来历如何呢我国古籍中记载,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最初使用的是“干支

纪年法”,即用10个天干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符号子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来纪年。一个轮回60年,成为一甲子。12生肖来历的说法很多:洪巽的《阳谷漫录》中说,12地支中位居奇数者,以动物的指或蹄也为奇数相配,如子位居首位,与它相配的鼠为5指,地支中居偶数位的,则取相属之偶数以为名,如牛与丑相配,为4爪。叶世杰在《草木子

》中,把12生肖的来历解释为:术家以12肖配12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

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胃、猪无

筋、人则无不足。”

其它的说法还有种种。诸如:黄帝要选拔12种动物在天上按时值班……通过竞赛而选中了鼠

、牛、虎等12种动物;12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一些氏族的图腾崇拜;12生肖可能是从天竺引

进的;或28个星宿分布周天,以值12个时辰。每个星宿都以一种动物命名。从每个时辰值班的动物中挑选某种常见的作某一年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

  尽管人们不能确定12生肖的确切来历,但因为它的通俗、方便又具有趣味性,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种仍有实用价值的宝贵遗产。

中国的十二生肖中之所以没有猫这种动物是因为十二生肖文化诞生之时中国境内并没有猫这种动物。就十二生肖的诞生时间来说,它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虽说是十二生肖的确切源头至今仍无定论,但是在记载着秦朝相关文化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却已经出现了有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不过当时的十二生肖与现在并不完全一致,与现代一致的十二生肖则是出现于汉朝时期。

先秦时期的十二生肖文化中并没有十二种动物,其中鸡这种动物前后出现了两次。除此之外,蛇的位置也被虫占据。待发展到东汉时期,这些不同点便消失不见。东汉时期一本名为《论衡》的古籍中所提到的十二生肖不论是动物抑或是动物的排名都与现在一样。自这之后十二生肖便彻底定型,未曾再发生变化。

看过十二生肖的起源之后再来看看猫传入中国的时间,中国古籍中有关于猫这种动物的最早记载是在西汉时期。猫的起源地是距离中国非常遥远的古埃及,后来随着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强,猫也跟着一点点靠近中国,最后在西汉时期成功进入中国。在猫未来到中国之前中国古人并不知晓它的存在,所以也不可能将其加入到十二生肖中。

虽然十二生肖文化在猫进入中国之后的东汉时期进行过一次修改,但是当时猫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普及。而十二生肖中所涉及到的动物却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所以猫依旧没能被排进十二生肖中。待进入经济繁荣的唐宋时期之后,猫这种得到才开始逐渐流行开来,有关于猫的诗画也随之增多。后来越南从中国引入十二生肖之后因为越南国内没有兔子,所以他们就将兔子换成了猫。

猴年马月很可能是从“何年嘛月”这句成语演变而来的。我们都知道,在现代,人们形容那样遥望而不可及的漫长日子,都会用这样的成语来叙述,叫做“猴年马月”,意在“未知的年月”。不过这句话的来源就和“五雷轰顶”,“为虎作伥”这些看起来笼罩着神秘面纱的成语一样,很难用字面来解释它的语义。“猴年马月”为什么是“猴年马月”呢?它演变的背后又有何隐情?

其实“猴年马月”就是指轮回。初中用心听语文课的朋友可能都会知道,在我国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中,曾经详细的解释过“猴年马月”的真意。在我国的“十二生肖”中,猴年是历经十二年,才有了一个“轮回”,是开始也是结束;而马月,也是一年十二个月当中的一个“轮回”,也是开始和结束的集合体。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好像的确可以解释这句成语的由来;但是善于思索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如果代指“轮回”的话,说“鸡年兔月”,甚至“逐年狗月”都可以,为什么偏偏是“猴年马月”呢?

这真是一个引人推敲的问题。自民国以来,历代研究国学和汉语的学者都从许许多多,浩如烟海的古籍当中寻找“猴年马月”的“本来面目”,可惜谁都没有找到结果,好像这句话就是“凭空而生”的。近年来,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一些教授终于给出了结论:这个成语很大可能是从“何年嘛月”演变而来的。这个解释有没有说服力呢?说实在的,不是那么有,但是目前,它的确是最靠谱的解释了。

综上所述,之所以是“猴年马月”而不是“猪年狗月”,很大可能是因为前者是由“何年嘛月”演变而来的。

十二生肖的由来 中国十二生肖的传说是怎么来的

1、很久很久以前,玉帝为了给人间定时间给人类归属,决定在人间选拔十二种动物作属相。于是,凡间各动物们展开了一场争夺“生肖王”的比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