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凉心利水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凉心利水汤简介,第1张

处方麦冬30克茯神15克莲子心3克车前子9克功能主治清心火,利小便,治心火亢盛,烦躁,口渴,小便不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二剂水出如注,四剂全愈。摘录《辨证录》卷九

详见百科词条:凉心利水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5 1:03:41 共8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厥阴俞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心包俞穴的定位 9 心包俞穴的取法 10 心包俞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心包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心包俞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心包俞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心包俞穴研究进展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心包俞 1 拼音

xīn bāo shù

2 概述

心包俞为经穴别名,即厥阴俞[1]。见《针灸穴名解》。

穴位 厥阴俞 汉语拼音 Jueyinshu 罗马拼音 Chuehyinshu 美国英译名 Yin in Equilibrium locus 各

号 中国 BL14 日本 14 法

国 莫兰特氏 V14 富耶氏 V14 德国 B14 英国 B14 美国 BI14

厥阴俞为经穴名[2](Juéyīnshù[3]BL14)。出《备急千金要方》。别名厥俞[4]。属足太阳膀胱经[2]。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2][3]。两阴交尽谓厥阴,在此指心包,俞即输注,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厥阴俞[2]。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咳嗽,胸胁满痛,肩胛酸痛,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背部软组织劳损,心肌炎,心外膜炎,胃炎,齿神经痛等。

3 厥阴俞的别名

阙俞(《备急千金要方》),阴俞(《神灸经纶》)、心包俞[1]。

4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胸中膈气,聚痛好吐,灸厥阴俞随年壮。

5 穴名解

两阴交尽谓厥阴,在此指心包,俞即输注,本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厥阴俞[2]。

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王冰注:“厥,尽也。”阴,《说文》:“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盖“厥阴”为经脉名,在此意指心包络,又为阴气至极与厥逆之意。《释名·释疾病》:“逆气从下厥起,上行入心腹也。”厥阴,阴之尽也,手厥阴出自胸中,足厥阴下起大敦上至巅顶。阴极阳生,如心阳不振、四肢厥逆及逆气上冲者,皆可选用。《类经·经络类》注:“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俞,指腧穴。此穴在肺俞之下,心俞之上,内应心包络。心包络为手厥阴经,故换言而称“厥阴俞”。又以经脉的生长、发展、消尽次序而言,厥阴乃消尽之意,该穴可治心气不足、四肢厥冷之证,有通经活络之功。[1]

6 特异性

厥阴俞是心包的背俞穴。

7 所属部位

背部[5]

8 心包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厥阴俞穴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3][4]。

厥阴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2]。

一说厥阴俞“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厥阴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厥阴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9 心包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取穴。

厥阴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四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2]。

俯伏坐位,第4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6]。

10 心包俞穴穴位解剖

厥阴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骶棘肌。皮肤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重叠分布。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分布著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该穴正对第四肋间隙。其结构包括肋间肌、肌间血管和神经。肋间肌由外向内可分为肋间外、内和最内肌。肋间最内肌菲薄,或不成层,肋间血管、神经通行于肋间内和最内肌之间,因最内肌不成为完整的一层,所以胸膜炎时,可波及肋间神经,出现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2]。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4、第5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第4和第5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7]。

布有第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皮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4]。

11 心包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厥阴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的作用[2]。

厥阴俞穴具有宽胸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厥阴俞穴是心包之气转输之处,内通于心包之气,心包为心之围外,代心受邪,也主神志,故和心俞同时配伍应用,为治疗心脏病和神志病的重要腧穴[8]。

厥阴俞穴内通心包络,可降逆回阳[1]。

12 心包俞穴主治病证

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心烦,吐血,盗汗,失眠,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咳嗽,胸胁满痛,肩胛酸痛,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衰弱,背部软组织劳损,心肌炎,心外膜炎,胃炎,齿神经痛等。

厥阴俞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咳嗽、呕吐[7]。

厥阴俞穴主治心痛,心悸,心烦;咳嗽,吐血,盗汗;呕吐[6]。

厥阴俞穴主治咳嗽,胸闷,呕吐,失眠;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肋间神经痛等[4]。

厥阴俞穴主治心肺、胸背部等疾患,如咳嗽、心痛、胸胁满痛、呕吐、肩胛酸痛等[2]。

现代又多用厥阴俞穴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背部软组织劳损等[2]。

1 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外膜炎;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

3 其它:胃炎,齿神经痛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斜刺03~05寸[4]。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2]。

斜刺05~08寸[7][6],局部有麻胀感[6],可向肋间放散[6]。

注意:本穴不能直刺或深刺,以免伤及胸膜和肺,引起气胸[6]。

132 灸法

可灸[2][6][7]。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4]。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心包俞穴的配伍

厥阴俞穴配膻中,为俞募配穴法,有宽胸理气,活血止育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胸满,烦闷。

厥阴俞穴配内关、胃俞,有利膈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

厥阴俞穴配间使、神门,有养心宁神的作用,主治心烦失眠,神经衰弱。

厥阴俞配太冲、曲池,治高血压[6]。

厥阴俞配心俞、内关、神门,治心绞痛[6]。

厥阴俞配心俞、耳门、听宫,治失眠、健忘、耳聋、耳鸣[6]。

15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证》:热病气穴……四椎下间主膈中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呕吐心痛。

《针灸大成》:脏腑皆有俞在背,独心包络无俞,何也?曰:厥阴即心包络俞也。

《针灸资生经》:厥阴俞、神门、临泣,治心痛。

《太平圣惠方》:理逆气呕逆,牙痛,留结胸闷。

《针灸逢源》:治咳逆,心痛,呕吐烦闷。

《医学入门》:主呕逆,牙疼,胸闷。

16 心包俞穴研究进展

儒家所谓“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功夫自诚其意,自正其心开始,虽然其治国、平天下的承担好像其目的是为国君服务,治理国家,但是其实治国也是诚意,平天下也是诚意。孔子说过“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就不只是治国了,而是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坚持。所以说儒家治国,未免过于片面。

道家治身也是不全面了解道家的学问的说法。道家虽然讲求恬静自然,但是其真正的目的不是延长寿命,或则要求活的健康自然那么简单。道家是方外之说,说的是超越了现实世界、甚至文化世界的精神境界。所以道家真正的精神在于精神的超越,在于对天地自然地契入,又何止是治身这么简单?

至于佛家治心倒是可以这样说的。佛教的学问说到底,就是对治心的学问,所有的锻炼都为修心,所有的理论,都为讨论心而成就。但是儒家、道家又何尝不是从人的初心出发。所以我们其实可以说“中国的学问,就是心的学问”。但这不是唯心论,这切切要搞清楚。

末学合十。

南宋孝宗皇帝说过“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国”一句。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关于积聚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心积的穴位 2 治疗心积的方剂 3 治疗心积的中成药 4 心积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心积 1 拼音

xīn jī

2 注解

心积为病证名[1]。五积证之一种[1]。又名伏梁。因其积自脐上至心下,伏而不动,其大如臂,状如屋舍栋梁,故名。《难经·五十六难》:“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心积,脉沉而芤,上下无常处,病胸满悸,腹中热,面赤,嗌干,心烦,掌中热,甚即唾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心积,名曰伏梁。”“伏梁圆治心之积,起于脐下,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已,病烦心,身体髀股皆肿,环脐而痛,其脉沉而芤。”也可用大七气汤加石菖蒲、半夏,兼吞伏梁丸(见《证治准绳·杂病》)[1]。

3 关于积聚

积聚(abdominal mass[2]、amas ent and accumulation[3])为病名[4]。是指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2]。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变》。

积聚为积病与聚病的合称[4]。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伴胀痛或刺痛为特征者称为积[2]。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特征者称为聚[2]。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5]。

积为脏病,脏有五,聚为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积六聚之名[4]。

积和聚在病情和病机上虽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机相关,故并而讨论[5]。

积聚与症瘕痃癖等证相类似[4]。

《医学入门》等书有以积聚为男子病,症瘕为女子病者[4]。又有从部位区分者[4]。

《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痞癖见于胸膈间,是上焦之病;痃积滞见于腹内,是中焦之病;症瘕见于脐下,是下焦之病。……故积聚痃癖痞,多生于男子,而女子偶患之;症瘕多生于女子,而男子偶患之。”

详见积聚条。

4

以下是中医中药典籍,有些是医有些是药,有些是医、药合集。

《金匮要略》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脉经》王叔和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弘景

《千金方》孙思邈

《褚氏遗书》褚澄

《方剂导览》刘完素

《济阴纲目》武之望

《景岳全书》张景岳

《古方八阵》张景岳

《本草纲目》李时珍

《濒湖脉学》李时珍

《阐要编》伤寒三论闵庆芝

《证治心传》袁班辑

《针灸大成》杨继洲

《脉诀阐微》陈士铎

《四诊心法要诀》吴谦

《眼科心法》吴谦

《杂病心法》吴谦

《正骨心法》吴谦

《妇科心法要诀》吴谦

《血证论》唐容川

《医林改错》王清任

《医学妙谛》何其伟

《傅青主女科》傅山

《医略十三篇》蒋宝素

《医源》石芾南

《竹林寺女科》竹林寺僧

《类症治裁》林佩琴

《痧胀玉衡》郭志邃

《温热论》叶桂、顾景文

《医学三字经》陈修园

《医灯续焰》潘楫

《黄帝八十一难经》佚名

《黄帝内经》佚名

《神农本草经》佚名

《医脉摘要》佚名

《针邪密要》佚名

《针灸歌赋》佚名

《鬼门十三针》佚名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佚名

古籍中的凉心利水汤简介

处方麦冬30克茯神15克莲子心3克车前子9克功能主治清心火,利小便,治心火亢盛,烦躁,口渴,小便不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二剂水出如注,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