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的历史?
1、牡丹原产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山间或丘岭中,人们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而变野生为家养。
2、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
3、隋代,牡丹的栽培数量和范围开始逐渐扩大,当时的皇家园林和达官显贵的花园中已开始引种栽培牡丹,并初步形成集中观赏的场面。
4、唐朝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唐都长安的牡丹在引种洛阳牡丹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种植牡丹的花师。
5、作为唐代东京的洛阳,从初唐到五代十国的后唐,牡丹种植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其规模不亚于西京长安。
6、宋代,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移至洛阳,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对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理论专著。这其中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
7、北宋时,洛阳牡丹的规模是空前的。当时洛阳人不单爱花,种花,更善于培育新品种,牡丹“不接则不佳“,他们用嫁接方法固定芽变及优良品种,这就是北宋时最突出的贡献。
8、清代熏花已十分普及。
9、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牡丹种植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牡丹的栽培数量不断增加,栽培技术水平逐年提高。洛阳、菏泽等地先后成立了牡丹专业的科研机构——牡丹研究所。
扩展资料:
牡丹花形态特征:
牡丹是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
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花单生枝顶,直径10-17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长5-8厘米,宽42-6厘米。
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雄蕊长1-17厘米,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长约13厘米,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牡丹花
(1)段成式,唐朝人,所著《酉阳杂俎》成书于公元1000年之前,其中有“又有一种,形如番芋,蔓生,艺者架小棚使蔓之,花开亦落土,结子如香芋,亦名花生”的描述。
(2)贾铭(1279—1368),元朝人,在《饮食须知》中有“落花生,味甘、微苦、性平,形如香芋,小儿多食,滞气难消……”的记述。《饮食须知》中的内容均来自诸家本草,成书年代应在14世纪中期,而所摘引材料的来源则应更早于成书年代。
(3)蓝茂(1397—1476),明朝人,所著《滇南本草》中有关于花生的记载,其成书年代约在15世纪中期。
(4)《常熟县志》(1503年)中有花生条目称“花生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亦生子土中,故名,露后食之,其味才美”。
(5)《上海县志》(1504年)、《姑苏县志》(1506年)均有关于花生的描写。
(6)赵学敏,清朝人,1765年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对落花生有较详尽的考证,书中引用过唐朝《酉阳杂俎》中有关花生的叙述,认为唐朝时已有花生栽培。
(7)檀萃,清朝人,1799年所著《滇海虞衡志》中有“落花生为南果中第一,…宋元间,棉花、番瓜、红薯之类粤估从海上诸国得其种归种之……”,“……棉花、番瓜、番芋、落花生同时传入中国”的记载。这说明中国在宋、元年间(即公元1000年左右)已有花生栽培,而且是与甘薯等作物同时从南洋诸岛国得来的。客观上,我国古代在自然科学方面尤其与农业有关的著述并完整保留下来的不是很多。明朝后期李时珍作著《本草纲目》(1578)和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1628)均未见关于花生的记述,其原因可能是到明朝末年在中国花生还不是一种广泛种植利用的农作物。唐朝《酉阳杂俎》对花生的描述是现存最早而明确的文字记载,但该书若干不同版本中又没有关于花生的文字表述,因此该书关于花生的记述是否出自唐朝原始版本尚有待考证。更早的文献如西晋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304)中有关于“千岁子”的描述,性状均与花生相同,清朝广东编撰的《大埔县志》中则称千岁子即是花生,而千岁子这一植物名称最早见于汉朝文献《三辅黄图》。从上述有限的文字记载中,暂且不考虑若干不确定的部分,也可以说明在14世纪中期之前中国已有花生的栽培和文字资料。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1492年,欧洲文献中直到1535年才有关于花生的记述。
菊花的由来:
深秋季节,百卉凋谢,独有菊花霜中争艳。
菊花又名延年、更生、帝女花等,是源于我国的名花。远在四五千年前,
它就野生在山川上或沼池边,《神农本草经》中记述了菊花能药用。秦汉时,
更为注重菊花的医用和食用,特制的菊酒、菊茶、菊花糕、菊花肉等,成为
一时名菜佳肴。后来,随着菊花的普遍栽培,逐渐成为观赏花卉。
我国古籍《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之句。“鞠”是
菊的古写,“华”者“花”也。历代写菊的诗人众多,晋代陶渊明爱菊成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唐宋时期,种菊赏花,
蔚然成风,“菊社”、“菊展”年年举行,记载菊花栽培技术的专著《菊谱》、
《范村菊谱》等相继问世。元、明、清以来,又有《黄花传》、《广群芳谱》、
《艺菊书》、《花镜》等书籍出版,列述菊花近500 种。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杂交育种,我国菊花已有3000 多个品种,深
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它与兰、水仙、菖蒲被誉为“花草四雅”。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菊花,都是从我国传去的,大概在10 世纪初传至日
本,16 世纪后传至欧洲,19 世纪传至美洲,日本等国还把菊花作为长寿的象征。
兰花的由来
我国人民所喜爱和长期栽培的兰花,主要是“中国兰”,即春兰、蕙兰、
墨兰一类。它们的花朵多半并不十分艳丽,而是清香素淡,适合东方人鉴赏
的传统。
植物学上这一类兰花都属于兰科的一个属,即兰属。这个属总共有
50
种,我国有
21种以及一些变种品种,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区。实际上它
在兰科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在植物界兰科是一个非常奇特和十分进化的大
家族,全世界共有
700个属、25000种,在被子植物中只有菊科可与之媲美,
并列为世界冠军。
兰科的大多数成员,不是生长在地上,而是附生在悬岩峭壁、巨树高枝
之上,通常称之为热带兰。不少热带兰有艳丽的花朵,但也并不尽然。所谓
“中国兰有香而无色,热带兰有色而无香”,大致是指常见的栽培种类而言,
实际上热带兰也有“有香而无色”的,反之亦然。我国地跨热带、亚热带与
温带,有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据研究,全国共有
158个属近
1000种之多,
其中不少是我国特有的珍品。
什么是三色堇呢?
三色堇,又名名面花、猫面花、蝴蝶花、蝴蝶花等。属于堇菜科堇菜属,原产冰岛。目前三色堇花的颜色和品种很多。除了这三种颜色,还有纯白、纯黄、纯紫、紫黑等等。此外,还有黄紫、白色和黑色的搭配以及紫色、红色、蓝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等。,花期为4-7月。
三色堇的作用是什么?
1、三色堇,外形温和,味香,能引药到面,去疮去疤,消疮肿。三色堇全草可入药,其茎叶中含有三色堇,主要用于治疗咳嗽等疾病。清热解毒,化瘀止咳,利尿。用于咳嗽,小儿瘰疬,无名肿毒。
2、药用三色堇和观赏三色堇名称相同,类别不同。药用三色堇的干花呈翼状,棕色,多纤维。可以杀菌,治疗痤疮,皮肤过敏,三色堇药浴也有很好的丰胸效果。
三色堇生活在什么环境?
1、温度。其最适生长温度为7 ~ 15℃。如果温度长期过低,叶子会变紫。初秋最好降到20℃以下,有利于生长,15℃以上有利于开花。15℃以下,会形成良好的株型,但生长期会延长。夏天30℃以上的花变小变细。注意不要有高温。利用昼夜负温差有助于使植物更矮,质量更高。
2、湿度。土壤干燥时要浇水,温度低光照弱时要小心。不要浇太多水,因为三色堇生长在阴凉的地方,水分不会很快消散,不需要太多水。水分过多影响生长,容易产生过多的分枝。气温高时,要防止缺水干燥。植物开花时,要保持足够的水分,以利于花的膨大和花朵的增多。另一方面,在生长期,每浇2 ~ 3次水就要用一次肥和水,浓度为100 ~ 150毫克/升,主要是含钙的复合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临近花期可加施磷肥。
3、照明。三色堇喜欢凉爽,需要充足的阳光。秋冬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春夏的花可以稍耐阴。最好部分遮挡零售陈列。
三色堇的寓意是什么?
三色堇:美丽的红色花朵,花语是‘思考’,属性是火。**三色堇:有**花瓣的三色堇。花语是‘百感交集’,紫色三色堇:花瓣为紫色的三色堇,其花语为‘无声’,属性为深色。
曼陀罗花不是牵牛花
曼陀罗花简介
[编辑本段]
曼陀罗(Darura stramonium Linn)
曼陀罗花释名风匣儿、山茄子。
原产印度,花名亦系梵语音译。 曼陀罗又名枫茄花、狗核桃、万桃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闹羊花等,为茄科野生直立木质草本植物。它还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由于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将此药取名为“蒙汗药”是极为确切的。
曼陀罗花药用价值
[编辑本段]
气味
(花、子)辛、温、有毒。
主治
1 、脸上生疮。用曼陀罗花晒干,研为末,取少许敷贴疮上。
2 、小儿慢惊。用曼陀罗花七朵,天麻二钱半,全蝎(炒)十枚,天南星(炮)、丹砂、乳香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
3 、大肠脱肛。用曼陀罗子连壳一对、橡斗十六个,同锉,水煎开三、五次,加入朴硝少许洗患处。
4 、作麻醉药。秋季采曼陀罗花、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为一会即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
曼陀罗花起源
[编辑本段]
“曼佗罗”是梵语音译,藏语称“吉廓”,即坛城。曼佗罗有多层含义,它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应用很广泛的供品之一,也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众神聚集居处模型缩影。供奉曼陀罗的意义是用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盛满三千世界奉献给佛、法、僧三宝。
佛经云,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传说,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空中时常发出天乐,地上都是黄金装饰的。有一种极芬芳美丽的花称为曼陀罗花,不论昼夜没有间断地从天上落下,满地缤纷。
《广群芳谱》引《法华经》曰:佛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看来,此花与佛门有缘。曼陀罗像宫廷里那些摘官嫔风影事一样扑朔迷离。八月开花,九月采实。品花家称它为恶客,大概是因为游移不定的曼陀罗可以突然生长在别处的缘故。《本草纲目》详细记述了曼陀罗的来历:当佛说法时,从天空降下曼陀罗花雨;而道家的秘籍却记载,北斗星有叫曼陀罗使者的,手执此花。曼陀罗花的梵语是Mandarava, 关于它的颜色,说法十分不一。
在佛经中,曼陀罗花是适意的意思,就是说,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愉悦。它包含着洞察幽明,超然觉悟,幻化无穷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就可以成为曼陀罗仙。作为密宗的神秘图案,曼陀罗显示出了它的复杂性。心理学家荣格看出其中的奥妙,说它像数学公式符号似的,代表着一种精神秩序。
曼陀罗花语
[编辑本段]
黑色曼陀罗花语:无间的爱和复仇! 代表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
曼陀罗花:光、暗界共有花种,仅生长于阴寒之地。
紫色曼陀罗——恐怖。
蓝色曼陀罗——诈情,骗爱。
粉色曼陀罗——适意。
绿色曼陀罗—生生不息的希望。
黑色曼陀罗——不可预知的黑暗、死亡和颠沛流离的爱。凡间的无爱与无仇,被伤害的坚韧创痍的心灵,生的不归之路。
金色曼陀罗——敬爱,天生的幸运儿,有着不止息的幸福。
白色曼陀罗——情花,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是天上开的花,白色而柔软,见此花者,恶自去除。
曼陀罗花药用历史
[编辑本段]
曼陀罗(Darura stramonium Linn)
麻醉药的发明和应用,在我国至少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列子汤问》记载:战国名医扁鹊曾用“毒酒”将鲁国公扈、赵齐婴二人“迷死三日”,给他们做“剖胸探心”手术。这里的“毒酒”无疑是指麻醉药。 三国时代的神医华佗在民间“迷药”的基础之上,研制出名叫“麻沸散”的麻醉药,应用于全身及头颅手术。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若疾发于内,针药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知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肠煎洗,除去疾症,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平复。”
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应用麻醉药作全身大手术的记载。 以上所提到的麻醉药,其主要成份可能都是曼陀罗,但实际上,在宋代以前的古籍中,从未提到“曼陀罗”一词,只是在后来的医书和小说中才有关于以曼陀罗为原材料制造麻醉剂或蒙汗药的论述。
最早见于宋代周去钧《岭南代答》记载:“广西曼陀罗花,遍生原野,大叶白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药人(毒害人)草也。盗贼采,干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之醉闷,则挈箧而趋。”
宋代窦材《扁鹊心书》记载了内服麻醉药方“睡圣散”,书中写道:“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此方由山茄花(曼陀罗)、火麻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一服后即昏睡。”
元代外科医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记载用“草乌散”作整骨麻醉,书中写道:“服后若麻不得,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少些与服。” 明代魏浚《峤陵记》记载:“予官农部河南司时,曹长(治理狱事的官员)陵龙君,理曹事毕,遗吏承印还寓,吏途遇一人,云当赴曹谍者(去曹部告状的人),引去他处,饮以酒,吏即昏迷,若及觉,印为次去矣。数日,捕得盗者,予偕往讯之,对云:用风茄(曼陀罗)为末,投酒中饮之,即睡去,须酒气尽乃罢。”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针在《本草纲目》中对曼陀罗花记载:“相传此花,笑采酿酒饮,令人笑;舞采酿酒饮,令人舞。予尝试此,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也”。另外,李时针还写道:“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先宜服此,则不觉苦也”
清代《宋人轶事汇编》记载:“范杞为湖南转运使,五溪蛮反,杞以金帛、官爵诱之出,为设酒宴,饮以曼陀罗,昏醉尽杀之,凡数千人……。”
此外,脍炙人口、为人熟知的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水浒传》中有一段说的是,吴用、刘唐、阮氏兄弟等人在黄泥岗把蒙汗药偷偷放入水酒,麻翻了青面兽杨志和挑生辰纲的14个军士,智取了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老丈人蔡太师的价值十万贯的金银珠宝。 以上这些记载、论述都充分说明,曼陀罗花就是制造麻醉剂、蒙汗药的主要成份。 曼陀罗又名枫茄花、狗核桃、万桃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闹羊花等,为茄科野生直立木质草本植物。它还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由于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将此药取名为“蒙汗药”是极为确切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曼陀罗为主的中药麻醉剂重放异彩,经过20多万例临床实践,这种麻醉方法已引起国外医学专家的重视,并被收入各国的麻醉专著之中,为世界医学作出了贡献。 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由于曼陀罗花属剧毒,国家限制销售,特需时必经有关医生处方定点控制使用,特别要谨防为不法分子所妄用。 曼陀罗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我国各省区均产。
曼佗罗——诱惑性极强的花种,花色大起大落,艳丽无比,受了魔女的爱抚,有了邪恶的源头,易使人沾染邪气 曼陀罗是茄科植物,有毒,它分为大花(白花)曼陀罗、红花曼陀罗、紫花曼陀罗等种类。曼陀罗花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除作外科手术的麻醉剂和止痛剂,还作春药和治癫痫、蛇伤、狂犬病。雨果《笑面人》当中描述了狂人医生苏斯使用曼陀罗花的过程,他熟悉曼陀罗花的性能和各种妙处,谁都知道这种草有阴阳两性。自古埃及以始,曼陀罗的阴性力量总是四处都有知音,有一幅埃及的壁画是说古埃及人宴客时,常会把曼陀罗花果拿给客人闻,因为曼陀罗花果富有迷幻药的特性,可以让客人有快感。 曼陀罗性属阴寒,其花、叶汁液具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味涩,其汁液提练之花油味淡,细嗅不易察觉,但却常在无意时嗅之清香,可用于香炉熏香之用,适量可提神,过多亦会中毒。因其花汁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故吞食可产生兴奋作用,并可出现幻觉。若误食过量可致神经中枢过度兴奋而突然逆转为抑制作用使机体机能骤降,常致死亡。
而白色的曼陀罗花则又称情花,如用酒吞服,会使人发笑,有麻醉作用。 黑色曼陀罗闻都不可以闻 。 曼陀罗花既是情欲之门的门环,又是构造盛景的基地,它被摊开,成为了宏大的曼佗罗道场。但不明就里的很难知道,曼陀罗花外表艳丽,叶有麝香味,喇叭状的花朵,气味却十分独特,一些接触过它的人就觉得它不但不美,而且可以说它的气味极其难闻。作为“天使的号角”,古人甘心以昏迷的方式,抵押理智而成为感觉的俘虏,把自己负载于一片花叶上,以抵达神谕的玄机。 花语黑色曼陀罗花语:-------无间的爱和复仇! 代表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粉色曼陀罗花语——适意。黑色曼陀罗是一种凄美而诡异的花朵,她是美丽的,阴郁的传说中,用心培育的黑色曼陀罗能够通灵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松花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栽培 9 性状 10 化学成份 11 松花的药理作用 12 炮制 13 性味 14 归经 15 功能主治 16 松花的用法用量 17 注意 18 各家论述 1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松花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松花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松花 松花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ōng huā
2 出处松花,始载于《新修本草》,谓:“松花名松黄,拂取似蒲黄正尔。”1.《本草图经》谓:“其花上黄粉名松黄,山人及时拂取,作汤点之甚佳。但不堪停久,故鲜用寄远。”2.《纲目》谓:“松树螺砢修耸多节,其皮租厚有鳞形,其叶后凋……二、三月抽蕤生花,长四五寸,采其花蕊为松黄。结实状如猪心,叠成鳞砌,秋老则子长鳞。”并谓其叶有二针、三针、五针之别。
从《本草图经》《纲目》《植物
3 拼音名Sōnɡ Huā
4 松花的别名松黄、松粉、松花粉
5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赤松、黑松等的花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inus massoniana Lamb2Pinus tabulaeformis Carr3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4Pinus thunbergii Parl
采收和储藏:春季开花期间采收雄花穗,晾干,搓下花粉,过筛,收取细粉,再晒。
6 原形态1乔木,高达45m,胸围15m。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成不规则长块状裂。小枝常轮生,淡黄褐色,无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褐色,先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有长尖头。叶针形,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30cm,细长而柔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cm,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顶端,淡紫红色。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长47cm,径254m,有短梗,下垂,熟时粟褐色;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cm;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鳞脐微凹,无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mm,连翅长227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2月。
2乔木,高达25m,胸围可达1m以上。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甲状裂,裂隙红褐色。枝轮生,小枝粗壮,淡橙**或灰**;冬芽宽椭圆形,先端尖,红褐色。叶针形,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cm,径约15mm,边缘有细齿,两面有气孔线;叶鞘初时淡褐色,渐变成暗灰色。雄球花圆柱形,长1218cm,在新枝上聚生成穗状;雌球花序阔卵形,长7mm,紫色,着生于当年新枝上。球果卵形或圆卵形,长49cm,有短梗,向下弯垂,熟时淡**或淡褐**,宿存数年之久;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162cm,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尖刺。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淡褐色,有斑纹,连翅长1518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3乔木,高达30m,胸围达15m。树皮橘红色,不规则鳞片状脱落。一年生枝淡**或红**,微有白粉,无毛;冬芽长圆状卵圆形,暗红褐色,针叶2针一束,长512cm,径约1mm,先端微尖,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半圆形,树脂道约46个,边生。雄球花淡红**,圆筒形,512mm,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雌球花淡红紫色,单生或23个聚生,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有短刺。球果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种鳞张开,易脱落,有微隆起的横脊,鳞脐平或微凸起,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7mm,连翅长152m,种翅宽57mm。花期4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4乔木,高达30m,胸围可达2m。幼树皮暗灰色,老时灰黑色,粗厚,不规则块裂。一年生枝淡褐**,无毛;冬芽银白色,圆柱状椭圆形或圆柱形,顶尖,芽鳞披针形,边缘白色丝状。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有光泽,粗硬,长612cm,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有树脂道611个,中生。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长152cm;雌球花单生或23个聚生新枝近顶端,直立,卵圆形,淡紫红色。球果熟时褐色,圆锥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长46cm,径34cm,有短梗,向下弯垂,中部种鳞卵状椭圆形,鳞盾稍肥厚,横脊显著,鳞脐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长57mm,连翅长1518cm,种翅灰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7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
2生于海拔1002600m的山地。
3生于温带沿海山地和平原。
4生于东部沿海山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陜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3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南京一带有栽培。
4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
8 栽培1马尾松(1).生物学特性:属亚热带植物,要求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322℃,年降雨量8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良好,温度过低的地区不适宜生长,能耐干旱瘠薄的土壤,怕水涝,不耐盐堿,喜阳光和酸性土壤,在pH4565的山地生长最好。
(2).栽培技术 用育苗移栽法:马尾松球果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成熟,选冠形匀称、干直、健壮、无病害、生于向阳地段的母树采种,采下的球果经堆积或加热干燥处理,使种子脱落。23月上旬播种育苗,苗圃地选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砂质壤土,早春进行多次犁耙,施足底肥,开沟作高畦,畦高1521cm,宽100115cm,畦面垫一层由距地面03cm以下采挖的过筛黄心土,厚度为0510cm。播种前用30℃温水或冷水浸种1224小时,捞去浮子。为预防病害,种子用05%硫酸铜溶液浸种46小时消毒,或用03%的甲醛溶液喷洒种子后闷30分钟,选阴天播种,畦面开横沟条播,沟距1720cm,深0508cm,播后覆土,每1hm2用种子105150kg,稍行镇压随即盖草,以保持床面湿润。
移栽:苗床培育1年后,于1月中、下旬至2月下旬移栽,株行距17m × 17m或1m × 17m,每lhm2栽36006000株苗。应随起苗随栽植,严防苗木失水。
(3).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后分批揭去盖草,并注意鸟害,经常松土除草,5月中、下旬间苗,7月上、中旬定苗,苗距45cm,雨天排涝防止立枯病,移栽成林后应修枝间伐,保持合理的密度。
(4)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松苗猝倒病(Rhizoctonia solani Kiiha),可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育苗,并可用敌克松15225kg/hm2,或用硫酸亚铁225300kg/hm2配制药土撒施。发病期可喷洒敌克松500800倍液或苯扎溴铵5000倍液。虫害主要是松毛虫,可用白僵蚕、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制剂防治,幼苗越冬期可用10001500倍50%马拉松乳剂或50%杀螟松乳剂喷杀。
2油松(1).生物学特性 属温带植物,适应性强,耐旱、喜光、耐寒,可耐受一25℃低温。适生于森林棕壤、褐色土及黑炉土,喜微酸性及中性土壤,不耐盐堿。
(2).栽培技术 育苗移栽 春、秋季播种,以春播为好。播前应进行催芽和消毒。育苗,苗床长10m,宽lm,高1520cm。开沟条播,条距约20m,播幅37cm,覆土115cm,稍加镇压,每1hm2播种225300kg。
(3)田间管理 油松幼苗期耐旱怕涝,要勤松土除草,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追磷钾肥。春秋选2年生苗移栽,穴距为0715m或10m × 15m,每lhm2栽苗36006000株。
(4)病虫害防治 松苗猝倒病,苗床可用多菌灵消毒,或淋洒敌克松,出苗后每隔710天喷05%10%等量式波尔多液或05%15%硫酸亚铁溶液。虫害有油松毛虫为害,幼虫可冬季捕杀,也可采用白僵菌和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
9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为淡**的细粉,质轻易飞扬,手捻有滑润感,不沉于水。气微香,味有油腻感。 以匀细,色淡黄,流动性较强者为佳。
2显微鉴别 花粉粒椭圆形,长4555μm,直径2940μm,表面光滑,两侧各有一膨大的气囊,长2537μm,宽2040μm。外壁有明显的网状纹理,网眼多角形。
10 化学成份马尾松花粉中含油脂,并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以钾、镁、硫、锰、锌、铁的含量较多。 赤松花粉中含去氢分支酸(dehydrochoi ic acid)和多种酶 苹果酸合成酶(malate synthase),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异柠檬酸裂合酶(isocitrate lyase),羟基苯甲酸酯葡萄糖基转移酶(hydroxybenzoate glucosyl transferase)。
11 药理作用松花粉中含有抑制肿瘤细胞的硒元素。
12 炮制《本草汇言》:“焙。”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略烘。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受潮结块、虫蛀。
13 性味甘;性温
14 归经肝;胃经
15 功能主治祛风;益气;收湿;止血。主头痛眩晕;泄泻下痢;湿疹湿疮;创伤出血
16 松花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冲服。外用:适量,干撒或调敷。
17 注意血虚、内热者慎服。
1《本草衍义补遗》:“多食能发上焦热。”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体弱便结,溺黄者忌用。”
18 各家论述1《纲目》:“今人收花和白沙糖印为饼膏,充果饼食之,且难久收,恐轻身疗病之功,未必胜脂叶也。”2《植物名实图考》:“关东松枝干凌冬翠碧,结实香美,子为珍果。永平亦有之。凡北地松难长,多节质坚,材任栋梁,通呼油松,盛夏节间汁即溢出。南方松仅供樵薪,易生白蚁。惟水中椿,年久不腐。雩娄农曰:《尔雅》:枞,松叶柏身。《注》:今大庙梁材,《尸子》所谓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枞盖松类而异质耳。今匠氏攻木者,有灰松、黄松二种。灰松易生,质轻速腐,有藉为薪,皆是物也。黄松亦曰油松,多脂,木理坚,多生山石间。北地巨室,非此不能胜任。余常至卢龙试院,观所谓古松者,皆数百年物,棘身矗干,碧润多节,与老松龙鳞,渺不相属。而长风谡谡,巨浪撼空,审其钗股,则皆七鬣,意谓即美枞也。湘中方言,谓松为丛,简犊中或作枞,则松、枞果一类欤。结实之松,叶同而木驳,凸凹如刻画,惟燕、辽及滇有之。《演繁露》以枞为丝杉。松、杉叶迥异,《尔雅》两载,恐非类也。园庭古寺有尘尾松、栝子松(即剔牙松)、金钱松、鹅毛松,皆盆几之玩,非栋梁之用,五大夫之庶孽耳。塞外五台有落叶松,蒙古取其皮以代茶。高寒落木,异乎后调,又其木坚有刺毒,能腐入肉。寄生白脂厚五六寸,光洁似玉,微软而坚,或有用为靴底。又有白松,直干盘枝,上短下长,望如浮图,质体独轻,非木公之别族,则因地而异其形性矣。"论松花粉润心肺益脾气的功效叶天士:"松花,其主润心肺者,饮食入胃,脾气散精,输于心肺。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能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气之阴气也。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以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本草经解》)[附注]同属植物高山松 Pinus densata Mast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思茅松 P kesiya Royle ex Gord Varlangbianensis(A Chev) Gaussen 分布于四川、云南;华山松P armandi Franch分布于山西、陜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其花粉在产区亦作松花药用。
19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松花的方剂 松花浸酒
ghuājìnjiǔ《奇效良方》卷二十五:方名:松花浸酒组成:松花并台(春3月取56寸如鼠尾者)不
火腿红曲散gqǔsǎn处方:陈火腿骨(煅存性,研末)、红曲松花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脾泄。用法用量
松花散方拼音:sōnghuāsànfāng处方:松花4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紫菀15克(去苗)百合15
松蕊丹新书》(古籍本)卷六引张涣方:方名:松蕊丹组成:松花(洗,焙干)1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防风(
锅粑散音:guōbāsǎn处方:干饭锅粑(净末)4两,松花2两,腊肉骨头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白泻
更多用到中药松花的方剂用到中药松花的中成药 降脂减肥片
三七43g葛根600g菟丝子17g枸杞子300g松花粉40g丹参290g大黄155g泽泻265g茵陈
扶正化淤胶囊正化淤胶囊的主要成份:丹参、发酵虫草菌粉、桃仁、松花粉、绞股蓝、五味子(制)。扶正化淤胶囊的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散g葶苈子150g青黛10g白果仁200g冰片1g松花粉200g制法:以上十一味,除青黛外,冰片研细,
哮喘丸白果仁50g枳壳(炒)40g瓜萎40g麦冬40g松花粉25g竹茹25g橘红25g知母25g石膏25g
至宝三鞭胶囊茯苓白术牡丹皮当归(酒炒)黄芪*羊藿(羊油炙)甘松花椒(炒)龙骨桑螵蛸(盐炒)制法:以上四十三味,将
更多用到中药松花的中成药古籍中的松花 《松峰说疫》:[卷之二·论治瘟症杂症治略]瘟疫兼痢
表里俱病者,又当表里分治,总宜活变,不可胶执。惟松花散治瘟毒热痢,颇著奇效,未可以易而忽之。又按伤寒
《周慎斋遗书》:[卷八]自下自下久而不愈,保元汤加白术、茯苓、松花煎服,或加附子。凡泻皆宜四君子汤。伤食暴泻胃苓汤;夏月湿热泻,
《本草经解》:[卷三木部]松花甘。无毒。主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松花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甘无毒。得
《幼幼新书》:[卷第六]龟背第十九)赤芍药川大黄(锉,微炒)枳壳(麸炒微黄,去瓤)松花(以上各半两)上件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
《本草述钩元》:[卷二十二香木部]松脂本文2023-08-04 13:38: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0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