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附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1收藏

姜附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姜附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重订严氏济生方》:姜附汤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千金》卷十八:姜附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44 各家论述 45 摘录 5 《圣济总录》卷七:姜附汤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姜附汤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姜附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姜附汤 81 处方 82 功能主治 8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84 摘录 9 《外科枢要》卷四:姜附汤 91 姜附汤的别名 92 处方 93 功能主治 9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朱氏集验方》卷四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1 《普济方》卷二○九引《指南方》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2 《普济方》卷一九九引《广南卫生方》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3 《赤水玄珠》卷二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4 《辨证录》卷一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5 《不知医必要》卷三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55 加减 16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姜附汤 1 拼音

jiāng fù tāng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姜附汤

21 处方

附子(炮三钱) 干姜(炮五钱)

22 功能主治

治中寒,四肢厥冷强直,失音,口噤吐沫。

2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八分,不拘时服。

24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重订严氏济生方》:姜附汤

31 处方

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甘草(炙)各等分

32 制法

上哎咀。

33 功能主治

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僵直,失音不语,或卒然晕闷,手足厥冷。

3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挟风不仁,加防风15克;兼湿肿满,加白术15克;筋脉挛急,加木瓜15克;肢节疼痛,加桂心15克。

35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4 《千金》卷十八:姜附汤

41 处方

生姜8两,附子4两(生用,4破)。

42 功能主治

痰冷癖气,胸满短气,呕沫头痛,饮食不消化;亦主卒风。

4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分4服。

44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姜汁、附子二味,辟冷癖,其力倍专,乃干姜附子汤之变法。彼取温中,故用干姜,此取涤痰,故用姜汁,两不移易之定法。

45 摘录

《千金》卷十八

5 《圣济总录》卷七:姜附汤

51 处方

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甘草(炙)1两,桂(去粗皮)1两,当归(酒浸,切,焙)1两,白术1两,细辛(去苗叶)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

52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53 功能主治

中风,失音不语。

5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5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

6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姜附汤

61 处方

生姜半两,艾叶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生地黄1两半。

62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63 功能主治

脉痔有虫,时或痒痛,血不止。

6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早、晚食前温服。

6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7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姜附汤

71 处方

白附子2钱,老生姜2钱(切细)。

72 功能主治

痘正出时,调护不慎而为风邪所袭,眼直视,牙关紧者。

7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浓煎,灌下12酒杯。出微汗即愈。

74 摘录

《痘疹活幼至宝》卷终

8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姜附汤

81 处方

杜仲、干姜(炮)、附子(炮)。

82 功能主治

腰脐寒痛,腰间如冰,得热则减,得寒则增,脉必紧。

83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84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9 《外科枢要》卷四:姜附汤

91 姜附汤的别名

参术姜附汤

92 处方

人参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干姜(炮)5钱,白术5钱。

93 功能主治

疮疡,真气亏损,或误行汗下,或脓血出多,失于补托,以至上气喘急,自汗盗汗,气短头晕。

9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参术姜附汤(《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95 摘录

《外科枢要》卷四

10 《朱氏集验方》卷四 101 方名

姜附汤

102 组成

白豆蔻半两(去壳),附子1个(7钱,炮),缩砂仁3钱,白姜1两(炮),甘草半两。

103 主治

脾虚腹胀,呕吐痰饮,食不进,或发寒热。

10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8分,空心服。

11 《普济方》卷二○九引《指南方》 111 方名

姜附汤

112 组成

干姜3两,附子3分,甘草1两。

113 主治

阴寒暴下;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厥冷,语音不出。

11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12 《普济方》卷一九九引《广南卫生方》 121 方名

姜附汤

122 组成

黑附子(生,去皮脐)。

123 主治

瘴毒阴候,发热或寒,烦躁,手足冷,鼻尖凉,身体疼重,舌上苔生,引饮烦渴,或自利呕逆,或汗出恶风。

12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个分作4份,每份用水1盏半,入炮黄耆、干姜2钱,切作片子同煎至8分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滓再煎。

13 《赤水玄珠》卷二 131 方名

姜附汤

132 组成

干姜5钱,熟附子3钱。

133 主治

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忽然晕倒,口吐涎沫,状如暗风,手足厥冷,或复烦躁;兼阴症伤寒,大便利而发热;及中脘虚寒,久积痰水,心腹冷痛,霍乱转筋,四肢厥逆。

13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水2钟,煎8分,作2次服。或虑此方太燥,即以附子理中汤相继服。

14 《辨证录》卷一 141 方名

姜附汤

142 组成

白术1两,茯苓5钱,附子1钱,人参5钱,甘草1钱,干姜1钱。

143 主治

冬月伤寒,45日后,腹痛,小便不利,手足沉重而疼,或咳,或呕。

14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5 《不知医必要》卷三 151 方名

姜附汤

152 组成

白术(净炒)3钱,附子(制)3钱,干姜(炒)1钱5分,良姜1钱,炙草1钱。

153 主治

暴泻不止,或大汗大喘,手足厥冷,气少不欲言语。

15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候温急服。

155 加减

欲呕者,加制半夏2钱。

16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161 方名

姜附汤

162 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3分,葛根3分,甘草(锉,炙)3分,桂(去粗皮)3分,芍药半两,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1两半。

163 主治

伤寒巨阳中风,项背强,啬啬恶寒,汗不出。

164 姜附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取汗,未汗再服。

165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古籍中的姜附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六·心脏部四痘疮(下)]腹胀

川芎陈皮干葛(各三分)甘草(二分)上,水煎服。姜附汤治疮疹半出而半不出,或出盛时却下利支厥,呕逆腹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六·心脏部四痘疮(下)]腹胀

川芎陈皮干葛(各三分)甘草(二分)上,水煎服。姜附汤治疮疹半出而半不出,或出盛时却下利支厥,呕逆腹

《奇效良方》:[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疮疹病中表里感寒或吐或利者第十二

乳香(一豆大)上为细末,米饮调下。一百二十五、姜附汤。治疮疹半出而半不出,或出盛时却下利,肢厥呕逆

《本草新编》:[卷之四(征集)]干姜(炮姜)

中焦之寒,以成其健脾还阳之功也。或问伤寒门中有姜附汤,其用干姜之义,想亦与理中汤同意?曰∶姜附汤中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三杂证门下]滞下

目录 1 拼音 2 《千金》卷十八 21 组成 22 主治 23 生姜泄肠汤的用法用量 24 用药禁忌 2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生姜泄肠汤 1 拼音

shēng jiāng xiè cháng tāng

2 《千金》卷十八 21 组成

生姜3两,橘皮3两,青竹茹3两,黄芩3两,栀子仁3两,白术3两,桂心1两,茯苓3两,芒消3两,生地黄10两,大枣14枚。

22 主治

大肠实热,腹胀不通,口为生疮,腹胁胀满,腰背重痛,上气喘满。

23 生姜泄肠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下芒消,分2服。

24 用药禁忌

忌生葱、芜荑、海藻、菘莱、醋物,桃、李、雀肉等。

25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本经》言生姜久服去臭气,通神明,故《千金》以之泄大肠之实热,兼大枣以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平胃气,通九窍;橘皮下气通神,竹茹、黄芩、栀子清上热口疮,地黄、芒消治伤中,逐血痹,除邪热,通胀闭,共襄推陈致新之功;白术、茯苓保守中气,以助诸药之力,桂心为祛热之内应也。

古籍中的生姜泄肠汤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大肠门]大肠实

热,大便不通,上气喘咳,心神烦闷,杏仁汤方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甘草(炙锉各一两)赤芍药麦门冬(

《玉机微义》:[卷十火证治法]从治之剂

热方见补虚门五苓散治发热而渴小便不利烦躁头痛方见泄泻门按内经注曰若调寒热之逆冷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咽之

《普济方》:[卷三十七大肠腑门]大肠实(附论)

(锉炒各一两)黄芩栀子仁紫苏茎叶杏仁咀。每服生姜泄肠汤(出千金方)治大肠实热。腹胀不通。口内生疮。

《医心方》:[卷第六]治大肠病方第十五

分三服。又云∶治大肠实热,腹胀不通,口生疮,生姜泄肠汤方∶宿姜(三两)橘皮(三两)大枣(十四枚)青

《外台秘要》:[卷第十]大肠热实方三首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姜橘白术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姜橘白术汤 1 拼音

jiāng jú bái zhú tāng

2 处方

白术2钱半,橘皮(去白)2钱,生姜2钱,半夏(姜汤泡)1钱半,茯苓1钱半,厚朴(姜汁炒)1钱。

3 制法

上锉。

4 功能主治

胃气不和,下痢兼呕。

5 姜橘白术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食前徐徐服。

因火逆冲上而呕者,加姜汁炒黄连。

6 摘录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古籍中的姜橘白术汤 《类证治裁》:[卷之一]湿症论治

砂仁壳、橘白、草果、藿香、半夏曲、大腹皮、猪苓、泽泻之类。脾阳不运,湿郁腹膨,用术、朴、姜、半之类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二章·六经方药]第四节·温热剂

》生白芍(三钱)饴糖(三钱)鲜生姜(八分蜜煨)广橘白络(各一钱炒)川桂枝(一钱蜜炙)清炙草(八分)大

《友渔斋医话》:[第六种]药笼短剧一卷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豆豉姜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豆豉姜的别名 24 来源 25 生境分布 26 性状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豆豉姜的用法用量 210 附方 211 备注 2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豆豉姜 1 拼音

dòu chǐ jiāng

2 《辞典》:豆豉姜

21 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22 拼音名

Dòu Chǐ Jiānɡ

23 豆豉姜的别名

木浆子根(《分类草药性》),满山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澄茄根、木姜子根(《四川中药志》),过山香、枪子蔃(《广东中药》)。

24 来源

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根及根茎。9~10月间挖取,洗净、晒干。

25 生境分布

产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26 性状

根呈圆锥形,表面棕色,有纵皱及颗粒状突起,横切面导管明显,质轻泡,易折断,断面淡黑色。气香,味辛辣。

27 性味

辛,温。

①《分类草药性》:"性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辣,无毒。"

28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胃痛,脚气。

①《分类草药性》:"治周身筋骨疼痛,发表,散风寒疹子,去膨胀,理气。"

②《南宁市药物志》:’行气止痛,祛风湿,理筋骨。治胃冷痛,孕妇水肿,跌打宽筋。"

③《广西中药志》:"治感冒。"

④《广东中药》:"祛风散寒,息肝风,消肿。治风湿痹痛,筋骨无力,产后脚软,痰湿脚气。"

29 豆豉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鲜者05~2两);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210 附方

①治感冒头痛,风湿骨痛:木姜子根、茎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冷气痛,胸口痛:木姜子根、茴香虫(阴阳瓦上炕干),研末,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211 备注

本品在四川地区与同属植物木姜子及清香木姜子的根,通称"木姜子根",同等使用。参见"木姜子"及"木椒根"条。

212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方剂 珍珠胃安丸

nWan处方:珍珠层粉450g、甘草350g、豆豉姜50g、陈皮100g、徐长卿50g制法:以上五

活络止痛丸

首乌20g过岗龙20g牛大力20g莶草20g豆豉姜10g半枫荷20g两面针10g臭屎茉莉20g走

补血调经片

樱子300g五指毛桃150g香附(制)300g豆豉姜300g高良姜210g苍术72g千斤拔300g

克痛酊

方:黑老虎根195g香附117g广藿香117g豆豉姜117g香加皮80g花椒78g九里香78g鸡骨

正骨水

成药,主要成分为九龙川、木香、海风藤、土鳖虫、豆豉姜、猪牙皂、香加皮、莪术、买麻藤、过江龙、香樟、

更多用到中药豆豉姜的方剂

用到中药豆豉姜的中成药 珍珠胃安丸

nWan处方:珍珠层粉450g、甘草350g、豆豉姜50g、陈皮100g、徐长卿50g制法:以上五

活络止痛丸

首乌20g过岗龙20g牛大力20g莶草20g豆豉姜10g半枫荷20g两面针10g臭屎茉莉20g走

克痛酊

方:黑老虎根195g香附117g广藿香117g豆豉姜117g香加皮80g花椒78g九里香78g鸡骨

补血调经片

樱子300g五指毛桃150g香附(制)300g豆豉姜300g高良姜210g苍术72g千斤拔300g

正骨水

成药,主要成分为九龙川、木香、海风藤、土鳖虫、豆豉姜、猪牙皂、香加皮、莪术、买麻藤、过江龙、香樟、

更多用到中药豆豉姜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豆豉姜 《外治寿世方》:[卷四儿科]腹鸣如蛙

淡豆豉生姜(各二钱切碎)葱(五茎)食盐(一两)同炒热。置脐上熨之。效姜煎浓汤。洗肚腹。另用葱姜捣烂。

《验方新编》:[卷十小儿科杂治]曲腰啼哭

此受寒腹痛也。淡豆豉、生姜、葱白(细切)、盐共炒热,以手巾包熨肚上,立止。《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

《儒门事亲》:[卷十二汗剂]双解散

通圣散与益元散相合中停,水一钟,生姜、豆豉、葱白同煎。《儒门事亲》金张从正公元1127年—1279年

《验方新编》:[卷三脾胃]脾胃虚冷不思饮食

鲫鱼和豆豉、胡椒、老姜、陈皮烹煮,空心食。《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奇效简便良方》:[卷三小儿]小儿大小便不通

大姜(Zinger Officinale Roscoe)又称生姜,本味辣,属姜科姜属,为多年生草本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国作为一年生经济作物栽培,是我国特产的重要蔬菜品种。生姜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热带多雨森林地区,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晚上不宜吃姜。

大姜一般作为食材多用,是一种经济型农作物。生姜有小种姜、大种姜等品种,药用以小种为好,习惯把小种生姜叫“小黄姜”,小黄姜切面纯**,味辛辣浓,肉细嫩,味香,纤维较细。其中北纬27度姜是天然无污染的稀缺性优质姜品种。

大种生姜则切面色灰黄带铁色,纤维较粗,辛辣与香味皆不如小种生姜,药效也差,适用于炒菜的食材。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大姜 别称 :生姜 科 :姜科 亚科 :姜亚科 族 :姜族 属 :姜属 分布区域 :山东 记载,食用和药用,栽培,加工工艺,经济效益, 记载 鲜大姜(Zinger Officinale Roscoe)又称生姜,属姜科姜属,为多年生草本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国作为一年生经济作物栽培,是我国特产的重要蔬菜品种。生姜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热带多雨森林地区,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关于生姜的记载很多,最早见于《论语》,有孔子“不撤姜食”之句;后魏贾思勰编的《齐民要术》里有“种姜第二十七篇”;元朝《王祯农书》中也详细描述了生姜栽培、贮藏的方法及用途。由此可见,我国在古代已盛行种姜和食用。 食用和药用 生姜供食用和药用的部分为其根茎。根茎内含多种营养成分,它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外,还含有姜辣素、姜油酮、姜烯酚和姜醇等。鲜大姜具有特殊的香辣味,是我国人民普遍采用的香辛调味蔬菜,有“菜中之祖” 的称号。烹调蔬菜放些生姜可使菜味清香可口,用生姜烧炖鱼肉能去腥膻,增鲜添香。生姜除直接作调味品外,还可加工制成姜汁、姜片、姜粉、姜酒、姜油等,亦可盐渍、糖渍、酱渍制成多种食品。用醋酸盐水泡制的姜芽,是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产品。此外,也是良好的中药材,可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促进气体排泄,增强血液循环,具有温暖、发汗、止嗝、解毒等作用,可作健胃、镇吐、去寒、防暑、发汗剂。 大姜 栽培 生姜在我国栽培早、分布广,目前已形成许多著名产区,从全国范围看,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陕西、广东、江西、浙江、安徽、四川、湖南、湖北等省,其中尤以山东莒县、安丘、昌邑、沂水等地的鲜大姜最为著名。从世界范围看,生姜多分布于亚洲,而尤以中国、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为多。 加工工艺 可以生产清汁型大姜汁饮料、大姜浓缩汁、姜汁果醋、大姜汁碳酸饮料、大姜汁啤酒等各种产品。 烟台莱州大姜 利用生物酶解技术及其他综合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清汁型大姜汁的后浑浊不稳定性,为姜农大面积种植鲜大姜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及进一步丰富姜汁饮料花色品种,打下了良好基础。 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 1.5.1 原料处理:将需要加工的鲜大姜掰开叉瓣,用清水洗去泥土及杂物。 1.5.2 破碎:用破碎机将鲜姜块破碎成粗浆状,由于大姜的木质纤维含量比较多,所选用的破碎机要有锋利的破碎刀具及筛孔。 1.5.3 果浆酶解处理:适当的鲜大姜果姜酶解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出汁率,有条件的生产线,要备有果浆加温及搅拌装置。 1.5.4 压榨取汁:将经过酶解处理的果浆导人榨汁机进行压榨取汁。使尾德国WAHLEN公司液压包裹式榨汁机,压力为100 bar/kg。 1.5.5 酶解前处理:包括瞬时超高温处理、调整pH值等措施。 1.5.6 生物酶解处理:将反应底物温度控制在50~ 55℃,在均匀搅拌下,加人果胶分解酶、纤维素分解酶及其他综合作用酶制剂,作用时间50~60min。 1.5.7 酶解后处理:酶解后的姜汁需经一些综合特殊处理,将其中的果肉颗粒、蛋白质、多酚物质、粗纤维及其他大分子韧质排除掉,以利于后续的处理。 1.5.8 离心处理:将上述果汁经高速离心机进一步处理,以更加完善果汁液体的净化作用。 1.5.9 过滤处理: 用硅藻土过滤机及纸板过滤机对经离心处理过的大姜汁进行进一步过滤处理,以取得纯净的鲜大姜汁液。 1.5.10 浓缩加工:为了方便储藏、长距离运输、产品出口及满足其他产品的加工用料需要,鲜大姜原汁需进一步浓缩加工。经负压真空浓缩,制成36。Bx大姜浓缩汁,用铝箔无菌袋灌装备用。 经济效益 种姜的效益极高,在当前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条件下,种植生姜无疑是脱贫致富的好途径。因生姜对环境条件要求不甚严格,栽培技术相对而言不复杂,投资稍大,效益每年都存在差别的特点,因而目前不仅鲜大姜种植区扩大种植面积,非姜种植区也正致力于鲜大姜栽植试验。但由于鲜大姜易腐烂、霉变,不易长期保存,又给广大姜农带来不宜大面积种植、不易长距离运输等困难,有时甚至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山东莱芜、日照莒县、烟台莱州种植大姜历史悠久,其产品含糖量较高,纤维少,块大,色黄,辣味适中,耐贮藏,耐运输。大姜营养丰富,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外,还含有姜蒜素、姜油酮、姜烯粉和姜醇等。可做香辛调料,有去腥、去膳、增鲜、添香、清口之功效。也可以加工成姜干、姜糖、姜茶、姜酒、姜汁、姜芽等多种食品。有健胃、除湿怯寒的作用,俗语说:“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中医把姜、葱、蒜、薤韭谓之五辛。姜在医药上是良好的发汗剂和解毒剂。医药研究和实践发现生姜具有防氧化、抗衰老的作用,有助人体延年益寿。

生姜的简介?

简介也得有重点吧,营养价值、功效还是种植方法

生姜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别名有姜根、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鲜生姜。姜的根茎(干姜)、栓皮(姜皮)、叶(姜叶)均可入药。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解鱼蟹毒。

吃生姜的好处

  1、降温提神、增进食欲

  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

  此外,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夏令气候炎热,唾液、胃液的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人的食欲,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病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引发的疼痛、呕吐、泛酸、饥饿感等用生姜50克煎水喝,可使症状迅速消除。

  2、抗菌防病、治疗肠炎

  美国和丹麦的科学家通过试验证实,生姜干粉可缓解晕动病之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效率达90%左右,且药效可持续4小时以上。民间用吃生姜的办法防止晕车、晕船,有的用生姜片贴内关穴,有明显的防晕效果。

  盛夏季节,细菌生长繁殖异常活跃,容易污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肠胃炎,此时适当吃些生姜或用干姜加茶用沸水冲泡后饮用,能起到防治作用。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沙门氏菌效果明显。生姜还有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疗效显著。

姜附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姜附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姜附汤的用法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