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字是怎么来的?
那么,“哲”一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传说中国上古商时有一本《书经》,其《洪范》一篇,在冯友岚先生看来是较可靠的最早提及五形学说的文献。照传统的说法,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周武王克商以后,向商朝贵族箕子问治国的"大法"(洪范),箕子讲了这一番话、题为"洪范"。箕子还号称自己的学说来自大禹。现在的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洪范》成文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4世纪。在这篇文献中,作者提出了“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又提出了与五行相对应的“五事”,即貌言视听思。继而描述它们的积极方面: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这五个方面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恭作肃,从作义,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哲”这个字与思想联系起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哲”是“明”的体现,而“明”本来修饰的是“视”,所以整个意思应该是看得清楚,引申为明辨事理。而“哲学”,则意为明辨事理之学。与philosophy可谓殊途同归。
中国古代并无哲学一词,也没有相对独立的哲学学科,有的只是包容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中的相当于哲学的问题研究。但是,从词源上看,中国古代有“哲”一词,并有“哲者,智也”(《尔雅》)一说。由此可见把“哲”理解为“智”这一点上,古代中国与希腊在“哲”的语义内涵上有相同之处。正因为如此,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哲学家西周(1829——1897)在考虑如果将西文中的“爱智慧之学”译为日文时,选定汉字的“哲”,并把“爱智慧之学”最先译为“哲学”。1887年,清末著名学者黄遵宪最先将“哲学”一词引入中国,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
哲学一词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由希腊文菲罗与索菲亚合成,直译为汉语是“爱智慧”的意思,翻译成英文就是“Philoshy”,即“智慧、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之学,在19世纪经日本学者转译为中文的“哲学”。
在古希腊哲学一词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广义地把哲学看作是“各种知识的总汇”;一种是狭义地把哲学看作是研究世界本原或本体的学问,即形而上学。本原是指构成世界万物的
根源、元素、始基或共同基础。具体事物有生有灭,本原没有生灭,本原产生万物,万物毁灭以后又回到本原。
后人根据古希腊伟大思想家对各种知识的分类,把研究有形体的自然现象的学问称为
物理学,把研究世界本原等抽象对象的学问称之为“物理学之后”。我国近代学者严复根据
我国古籍《易经·系辞》上有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故把“物理学之后”一词译为形而上学,也就是哲学的意思。形而上学还有第二种用法,即近代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首先赋予“形而上学”以新的含义,用以指非辩证的思维方法。
关于“哲学”一词的来历
Philosophy一词,希腊语中为φιλοσοφια,是Philos和Sophia这两个词的组合。前者意为爱,后者意为智慧。
19世纪70年代该词传入日本,起初有译为“爱知”的,后来日本学者西周借用中国古汉语译其为“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人将这一译名传入中国。
那么,“哲”一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传说中国上古商时有一本《书经》,其《洪范》一篇,在冯友岚先生看来是较可靠的最早提及五形学说的文献。照传统的说法,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周武王克商以后,向商朝贵族箕子问治国的"大法"(洪范),箕子讲了这一番话、题为"洪范"。箕子还号称自己的学说来自大禹。现在的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洪范》成文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4世纪。在这篇文献中,作者提出了“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又提出了与五行相对应的“五事”,即貌言视听思。继而描述它们的积极方面: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这五个方面体现在人身上,就是:恭作肃,从作义,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哲”这个字与思想联系起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哲”是“明”的体现,而“明”本来修饰的是“视”,所以整个意思应该是看得清楚,引申为明辨事理。而“哲学”,则意为明辨事理之学。与philosophy可谓殊途同归。
典,早期甲骨文(册,代表权威古籍)+(双手,表示捧着),造字本义:主持事务的官吏双手恭敬地捧着古哲先贤的著作,以之为据进行判断和评价。
晚期甲骨文加 =(等号),表示“先贤著作 = 评判标准”,表明古人将先贤经史著作当作判断、评价的公认标准。
早期金文将甲骨文的双手写成“丌”。晚期金文省去双手,突出等号 = 。篆文承续早期金文字形。 隶书将篆文的“册”变形。白话版《说文解字》:典,三皇五帝赖以成功治国的书籍。字形采用“册、丌”作边旁,表示“册”在“丌”架上,尊敬地搁置重要册子。
庄都说,典,就是大册。
喆是哲的 繁体字 喆同哲 哲1 〔zhé ㄓㄜˊ〕 〔《广韵》陟列切,入薛,知。〕 亦作“ 啠1 ”。亦作“ 喆1 ”。“嚞1 ”的今字。亦作“ 埑1 ”。 1明智;有智慧。《书·皋陶谟》:“知人则哲。”孔传:“哲,智也。”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视之不明,是谓不哲。”明 刘基 《郁离子·贪利贪德辩》:“以其贪货财金玉之心而贪仁义道德,则昏可明,狂可哲,而人弗能也。”2贤明的人;有智慧的人。《书·大诰》:“尔庶邦君,越尔御事:爽邦由哲。”《汉书·叙传上》:“是以圣喆之治,栖栖皇皇。”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曩哲先择而后交,不先交而后择也。”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揭揭元哲,有师之尊。”清 潘耒 《游南雁荡记》:“图志具在,往哲不诬。”3知道;了解。 汉 扬雄 《法言·问明》:“允喆 尧儃舜 之重,则不轻於由矣。”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韩子》“允哲”:“言信知 尧禅舜 之重,则必不轻禅於 许由 也。”《汉书·扬雄传下》:“立政鼓众,动化天下,莫上於中和,中和之发,在於哲民情。” 颜师古 注:“哲,知也。”4表尊称。参见“ 哲兄 ”、“ 哲嗣 ”。5哲学的简称。6通“ 折”。制裁;决断。参见“ 哲人 ”、“ 哲狱 ”。
“哲”字是怎么来的?
本文2023-10-08 14:01: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0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