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都有哪些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中医古籍都有哪些啊?,第1张

中医古籍还是非常多的,不过很多中医古籍都在国外馆中,比如日本的早稻田图书馆馆藏了很多中医古籍,很多珍稀罕见的中医古籍 也都在里面

另外曾经在 医书网 下载到一些的中医古籍类书籍资料,也都是整理国外一些馆藏的中医古籍资料,都是纯古籍扫描版的中医书籍,非常罕见的,你可以看

内景备览(上下卷)

内科秘录(9卷)

内经知要(上下卷)

切要方义(1-5卷)

千金方药注(1-4卷)

千金方衍义(1-36卷)

千金方(1-32卷)

景岳全书(40卷)

本草经百种录(上中下卷)

歌伤寒杂病论俗辨(上中下卷)

经穴汇解(1-8卷)

经穴纂要(1-5卷)

经络歌括(2卷)

经络腧x学 68讲

经验丹方(四卷)

蔓难录(1-5卷)

蕉窗方意解(一二卷)

蕉窗杂话(2卷)

补正辑光伤寒论(上下卷)

金匮二刘合注(上下卷)

金匮玉函经(1-20卷)

金匮玉函要略论注(6卷)

金匮要略 54讲

金匮要略国字解(1-6卷)

金匮要略心典(3卷)

金匮要略述义(1-4卷)

金匮论注(1-8卷)

金镜内台方义(3卷)

难经小解(1-6卷)

难经抄(一二三卷)

难经本义抄(1-6卷)

难经本义(上下卷)

难经疏证(上下卷)

难经经释(一二卷)

难经铁鉴(5卷)

雷公炮制(1-8卷)

风寒热病方纬篇(1-7卷)

麻疹三书(一二卷)

黄帝内经相关书籍整理(124册)

黄帝内经素问(1-9卷)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伤寒蕴要二卷明彭用光著明嘉靖四十年江西官刊本黑白版

元版子部伤寒论注解存7卷(卷1-3缺)汉张机撰金成无己注解元刊1册

元版子部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5卷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2卷宋许叔微述元刊4册

元版子部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金刘守真撰马宗素重编元刊8册

元版子部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元刊10册

元版子部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0卷首目1卷元孙允贤编元刊11册

宋版史部图经严州重修图经存3卷卷1-3宋董弅撰陈公亮刘文富校宋刊明修4册

宋版史部新雕名公纪述老苏先生事实1卷撰者未详南宋刊1册

宋版子部伤寒总病论6卷附音训1卷修治药法1卷宋庞安时撰南宋刊抄补4册

宋版子部史载之方2卷宋史堪撰南宋刊2册

宋版子部外台秘要方40卷首目1卷唐王焘撰南宋刊42册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12卷金张从正撰金刊9帖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零本金张从正撰南宋刊1帖

宋版子部新雕孙真人千金方30卷唐孙思邈撰南宋刊配元明刊本24册

宋版子部普济本事方存6卷(卷1-6)宋许叔微撰南宋刊6册

宋版子部重校证活人书18卷宋朱肱撰南宋刊带图本10册

宋版子部鸡峰普济方存25卷首目1卷宋孙兆撰贾兼重校南宋刊24册

宋版集部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存6卷唐杜甫撰宋郭知达编宋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刊3册

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清钱氏萃古斋抄本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宜明论方》卷六方之双解散 31 双解散的别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功能主治 35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36 用药禁忌 37 各家论述 38 附注 39 摘录 4 《疫痧草》方之双解散 41 组成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5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之双解散 51 组成 52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53 功能主治 6 《医方集解》方之双解散 61 组成 62 功效主治 6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64 各家论述 7 《医学集成》卷三方之双解散 71 组成 72 功能主治 8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三方之双解散 81 双解散的别名 82 组成 83 制备方法 84 主治 85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86 双解散的临床应用 87 附注 9 《世医得效方》卷十七方之双解散 91 组成 92 主治 9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0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双解散 101 组成 102 功能主治 10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1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一方之双解散 111 组成 112 功能主治 11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2 《保命歌括》卷三方之双解散 121 组成 122 功能主治 12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3 《便览》卷一方之双解散 131 组成 132 功能主治 13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34 运用 14 《伤寒大白》卷一方之双解散 141 组成 142 功能主治 15 《伤寒大白》卷二方之双解散 151 组成 152 功效主治 153 附注 16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双解散 161 组成 162 功能主治 16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64 运用 17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双解散 171 组成 172 功能主治 18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之双解散 181 组成 182 功能主治 18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84 制备方法 19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经验良方》之双解散 191 组成 192 功能主治 19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194 制备方法 20 《朱氏集验方》卷二方之双解散 201 组成 202 功能主治 20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204 运用 205 各家论述 21 《片玉痘疹》卷三方之双解散 211 双解散的别名 212 组成 213 功能主治 214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215 运用 22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双解散 双解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uāng jiě sǎn

2 概述

双解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九首。

3 《宜明论方》卷六方之双解散 31 双解散的别名

通气防风散、通解散

32 处方

益元散、防风通圣散各七两[1]。

益元散210克 防风通圣散210克

33 制法

上药一处相和入拌匀。

34 功能主治

《宜明论方》卷六方之双解散功能解表清热,表里双解[1]。主治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所伤,或小儿疱疹[1]。

功在内外双解,宣通气血。主治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所伤,无问自汗,汗后杂病,但觉不快,及小儿疮疹;伤寒身热头疼,拘倦强痛,无问自汗无汗,憎寒发热,渴与不渴,伤寒疫疠,汗病两感,风气杂病,一切旧病发作;或里热极甚,腹满实痛,烦渴谵妄,下后未愈,或证未全,或中瘴气、马气、羊气及一切秽毒,并漆毒、酒毒、食一切药毒,及坠堕打扑伤损疼痛,或久新风眩头疼,中风偏枯,破伤风,洗头风,风痫病,或妇人产后诸疾,小儿惊风,积热,疮疡疹痘。

35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加葱白五寸、盐豆豉五十粒、生姜三片,水煎服[1]。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入葱白15厘米,盐豉50粒,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温服。

36 用药禁忌

孕妇及产后月事经水过多,并泄泻者不宜服。

37 各家论述

《伤寒温疫条辨》:防风、麻黄以解表,薄荷、荆芥以清上,大黄、芒消以涤肠胃,滑石、栀子以利水道,桔梗、石膏以清肺胃之邪,而连翘又所以祛诸经之游火。风热为患,肝木主之,芎、归、白芍和肝血以息风热,而白术、甘草又所以健运脾土,能胜湿热御风火故也。方中倍用六一者,以伏气所蒸之湿热,半从肌表而泄,半从水道而利也。

38 附注

通气防风散、通解散(《直格》卷下)。

39 摘录

《宜明论方》卷六

4 《疫痧草》方之双解散 41 组成

大黄、玄明粉、葛根、牛蒡子、荆芥、连翘、薄荷、蝉蜕、枳壳、人中黄、桔梗[1]。

42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43 功能主治

《疫痧草》方之双解散主治烂喉痧,痧现隐约,喉烂气秽,神烦目赤,便秘,脉实者[1]。

主治痧隐约,喉烂气秽,神烦便闭,目赤,脉实,症势乍作,正强邪实者。

44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5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之双解散 51 组成

当归、白芍药、川芎、防风、大黄、薄荷叶、连翘各五分,石膏、桔梗、黄芩各八分,桂枝、荆芥穗各二分,滑石二钱四分,甘草一钱[1]。

52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1]。

53 功能主治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方之双解散主治痘疮表里俱实者。[1]

6 《医方集解》方之双解散 61 组成

防风、荆芥、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山栀各五钱,黄芩、石膏、桔梗各一两,甘草二两,滑石三两,加生姜、葱白煎[1]。

防风通圣散去大黄、芒消。

62 功效主治

《医方集解》方之双解散主治表里俱热而不便秘者[1]。

功在表里双解,和血调气。

6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葱白,水煎服[1]。

64 各家论述

麻黄、防风、荆芥、薄荷、川芎以解表,黄芩、栀子、连翘、石膏、滑石以解里,复有当归、芍药以和血,桔梗、甘草、白术以调气,故曰双解。

7 《医学集成》卷三方之双解散 71 组成

大黄6钱,滑石6钱,牙皂1钱,甘草1钱。

72 功能主治

《医学集成》卷三方之双解散主治二便闭,实证者。

8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三方之双解散 81 双解散的别名

双解汤

82 组成

辣桂1分,川大黄1分,白芍药1分,泽泻1分,牵牛(炒,取末)1分,桃仁(去皮,炒干)1分,甘草半分。

83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84 主治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三方之双解散主治便毒,内蕴热气,外挟寒邪,精血交滞,肿结疼痛,大小便秘者。

85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加生姜5片,水煎,食前服,1日2次。先小便快,热从小便出,后大便利,皆是稠毒。

86 双解散的临床应用

便痈《外科发挥》:一男子便痈肿痛,发寒热,以荆防败毒散,二剂而止;以双解散,二剂而消。

87 附注

双解汤(《普济方》卷二九○)。

9 《世医得效方》卷十七方之双解散 91 组成

升麻葛根汤、消风散加玄参、黄芩、薄荷。

92 主治

《世医得效方》卷十七方之双解散主治喉病虚热。

9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0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双解散 101 组成

防风5分,川芎5分,当归5分,白芍5分,大黄5分,薄荷叶5分,连翘5分,石膏8分,桔梗8分,黄芩8分,山栀2分,荆芥穗2分,滑石2钱4分,甘草1钱。

102 功能主治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双解散主治痘疮表里俱实。

10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

11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一方之双解散 111 组成

杏仁2钱,芍药2钱,甘草2钱,车前子(微炒)2钱,泽泻2钱,大黄2钱,干姜(炮)2钱,滑石2钱。

112 功能主治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一方之双解散主治便痈。内蕴热毒,外挟寒邪,或交感强忍,以致精气郁结,疼痛,大小便涩。

11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水2盏,煎8分,空心服。

12 《保命歌括》卷三方之双解散 121 组成

防风通圣散去消、黄合益元散加香薷。

122 功能主治

《保命歌括》卷三方之双解散主治伤寒、温暑热病在表,头痛身热,肢体痛,邪热有余。

12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生姜、葱为引。

13 《便览》卷一方之双解散 131 组成

防风、川芎、羌活、荆芥、甘草、薄荷、石膏、滑石、连翘、白术、枳壳、栀子、桔梗、前胡、麻黄、白芍。

132 功能主治

《便览》卷一方之双解散主治伤寒温暑热,病在表,头痛身热,肢体疼痛。

13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水2钟,加生姜3片,葱3枝,煎服。

134 运用

汗后身静内热,去麻黄、荆芥、羌活、葱、姜之类;67日大便燥者,加大黄、芒消。

14 《伤寒大白》卷一方之双解散 141 组成

柴胡、干葛、荆芥、薄荷、黄芩、玄参、石膏、知母、甘草、桔梗、防风。

142 功能主治

《伤寒大白》卷一方之双解散主治阳明少阳,先伤积热,又冒表邪,郁于上焦,咽喉作痛。

15 《伤寒大白》卷二方之双解散 151 组成

羌活、葛根、柴胡、防风、荆芥、石膏、黄芩、滑石、山栀、连翘、知母、甘草、桔梗。

152 功效主治

《伤寒大白》卷二方之双解散功在和解表里。主治发狂,外有表邪壅闭,内有积热。

153 附注

无汗,脉浮数,先以羌活冲和汤散表,后以双解散和解表里。

16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双解散 161 组成

防风、羌活、白芷、苏梗、陈皮、独活、柴胡、甘草、香附、川芎、芍药各等分。

162 功能主治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双解散主治痘为风邪所闭,疮不起,发咳嗽,恶风,自汗,战栗。

16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

164 运用

风邪束甚,加麻黄。

17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双解散 171 组成

麻黄、防风、荆芥、苏荷、前胡、当归、白芍、黄芩、石膏、黑栀、连翘。

172 功能主治

《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双解散主治一切风寒湿热,内外邪毒所伤,血气两郁,咳嗽舌干,壮热。

18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之双解散 181 组成

山茵陈1两,麻黄1两,石膏1两(研),川大黄1两(湿纸裹煨)。

182 功能主治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之双解散主治四时伤寒并时气两感。头痛口干,烦渴,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

18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荆芥茶调下,不拘时候。

18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

19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经验良方》之双解散 191 组成

升麻半两,干葛半两,甘草半两,荆芥半两,蔓荆子半两,薄荷半两,天麻半两,僵蚕半两,知母半两,贝母半两。

192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经验良方》之双解散主治伤寒浑身壮热,气粗,烦渴多汗。

19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大盏,加生姜3片,葱白1茎,煎至5分,去滓温服。小儿分作3服。

1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0 《朱氏集验方》卷二方之双解散 201 组成

人参1两,白术1两,茯苓1两,升麻1两,干葛1两半,白芍药1两半,甘草1两半,陈皮(不去白)2两,香附子(炒去毛)3两,紫苏叶2两半。

202 功能主治

《朱氏集验方》卷二方之双解散主治四时伤寒,疫疠,风温,湿温,不问阴阳二证,表里未辨,发热恶寒,头疼项强,腰背拘急,肢节疼重,呕吐喘嗽,鼻寒声重,目睛眩疼,烦躁引饮,往来寒热,已经汗下,病势愈甚,用药错误,坏证恶候及不服水土,山岚瘴疟,妇人血虚发热。

203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煎7分,通口服。如要出汗,加葱白3寸,淡豉14粒,连投23服,略以被覆汗出,不拘时候。

204 运用

春、夏,加蒿本、白芷各1两。

205 各家论述

此方乃四君子汤、升麻汤、香苏散合而为一。四君子汤主气;升麻汤解肌发散,退热解表;香苏散助二药之表里。此药性稍凉,有热者宜服之。居南方瘴地或冬多愆阳,当并服取效。若体性有寒及坏证已虚者,恐亦难用。大抵有虚寒人,只服人参,多亦能助寒;有实热人,只服白术,多亦能增热。此药内有干葛、升麻、香附子之类,性寒为多,自当审之。

21 《片玉痘疹》卷三方之双解散 211 双解散的别名

防风通圣散

212 组成

防风、荆芥、连翘、甘草、桔梗、黄芩(酒炒)、赤芍、薄荷、归尾、麻黄、川芎、滑石(水飞)、石膏(煅过)、天花粉、牛蒡子、栀子(酒炒)、白术。

213 功能主治

《片玉痘疹》卷三方之双解散主治痘发热,头面先肿者,名大头风。

214 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桃仁去皮尖为引,水煎,热服。

215 运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之人参养荣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人参养荣丸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45 配伍 46 人参养荣丸的药理作用 5 《保命歌括》卷十二方之人参养荣丸 51 组成 52 主治 53 人参养荣丸的用法用量 54 加减 55 制备方法 6 人参养荣丸的药典标准 61 品名 62 处方 63 制法 64 性状 65 鉴别 66 检查 67 含量测定 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674 测定法 68 功能与主治 69 用法与用量 610 规格 611 贮藏 612 版本 7 人参养荣丸药品说明书 71 药品名称 72 药品汉语拼音 73 剂型 74 性状 75 人参养荣丸的主要成份 76 人参养荣丸的功能主治 77 人参养荣丸的用法用量 78 注意事项 79 人参养荣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710 备注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人参养荣丸 人参养荣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rén shēn yǎng róng wán

2 英文参考

Ginseng Bolus for Tonifica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renshen yangrong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renshen yangrong w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人参养荣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主要成分为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麸炒)、炙黄芪、陈皮、远志(制)、肉桂、五味子(酒蒸)、鲜姜、大枣[1]。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人参养荣丸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之人参养荣丸

人参养荣丸为方剂名,即人参养荣汤制成蜜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方。人参养荣汤又名养营汤、养荣汤[2]。

41 处方

白芍药三两,当归、陈皮、黄芪、桂心、人参、煨白术、炙甘草各一两,熟地黄、五味子、茯苓各七钱半,远志(炒,去心)半两[2]。

42 制法

为粗末[2]

43 人参养荣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服[2]。

44 功能主治

补气养血,养心安神。治积劳虚损,四肢沉滞,呼吸少气,行动喘喝,小腹拘急,腰背强痛,心虚惊悸,咽干唇燥,饮食无味,阴阳衰弱,多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少者百日,渐至羸削,五脏气竭,难可振复;又治肺与大肠俱虚,咳嗽下痢,喘乏少气,呕吐痰涎等症[2]。

45 配伍

若便泄遗精,加龙骨一两;咳嗽,加阿胶[2]。

46 药理作用

实验研究:本方可明显升高实验动物外周血白细胞,提高其血清中集落 因子(CSF)水平[2]。

5 《保命歌括》卷十二方之人参养荣丸 51 组成

白术1两半,炙耆1两半,白芍1两半,远志(甘草水煮)1两半,当归2两,山药2两,熟地黄2两,五味2两,人参2两,白茯苓2两,山萸肉5钱,生地黄5钱,陈皮(洗)8钱。

52 主治

《保命歌括》卷十二之人参养荣丸主治男、妇气血两虚,精神短少,脾胃不足,形体羸瘦。

53 人参养荣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80丸,盐汤送下;寒月,盐、酒送下。

54 加减

咳嗽,加麦冬、贝母、紫菀、冬花各1两;热,加黄柏、知母各1两;遗精、带浊,加牡蛎1两,龙骨5钱;吐衄血腥,加丹皮、赤芍各2两。

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鸭1只,取血,入蜜炼,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6 人参养荣丸的药典标准 61 品名

人参养荣丸

Renshen Yangrong Wan

62 处方

人参100g、土白术100g、茯苓75g、炙甘草100g、当归100g、熟地黄75g、白芍(麸炒)100g、炙黄芪100g、陈皮100g、制远志50g、肉桂100g、五味子(酒蒸)75g

63 制法

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50g、大枣100g,分次加水煎煮至味尽,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生姜、大枣液,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00g与生姜、大枣液拌匀,制成大蜜丸,即得。

64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甘、微辛。

6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茯苓)。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人参)。石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直径32~88μm,壁一面菲薄(肉桂)。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炙黄芪)。纤维柬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炙甘草)。种皮石细胞呈淡**或淡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深棕色物(五味子)。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白芍)。薄壁细胞棕**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熟地黄)。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土白术)。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陈皮)。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垂周壁较薄,有纹孔,呈断续状(制远志)。

(2)取本品18g,剪碎,加硅藻土10g,研匀,用7%硫酸溶液充分研磨提取3次(100ml,50ml,50ml),离心,取酸水液,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3次,每次50ml,合并石油醚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二醇对照品、人参三醇对照品,分别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醚—三氯甲烷(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9g,剪碎,加硅藻土9g,研匀,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提取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水20ml洗涤,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蒸至约1ml,加中性氧化铝2g,在水浴上拌匀、干燥,加在中性氧化铝柱(200目,2g,内径为1~15cm)上,用乙酸乙酯—甲醇(1:1)混合溶液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9g,剪碎,置圆底烧瓶中,加水200ml,照挥发油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D)试验,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人烧瓶时为止,加乙酸乙酯2ml,加热回流1小时,分取乙酸乙酯层,浓缩至约02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6μl、对照药材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当归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在与桂皮醛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本品9g,剪碎,加硅藻土45g,加水50ml,研匀,离心,弃去上清液,药渣加水50ml,同上重复处理2次后,在50℃干燥3小时,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60~90℃)8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石油醚,药渣挥干,加甲醇8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提取至提取液无色,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陈皮对照药材05g,加甲醇5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0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 5%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开剂,展至约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展距约8cm,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6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6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6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1%醋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nm。理论板数按橙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6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橙皮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6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水蜜丸适量,研碎,取约08g,精密称定;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6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与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陈皮以橙皮苷(C28H34O15)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2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13mg。

68 功能与主治

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69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610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611 贮藏

密封。

6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7 人参养荣丸药品说明书 71 药品名称

人参养荣丸

72 药品汉语拼音

Renshen Yangrong Wan

73 剂型

大蜜丸每丸重9g

74 性状

人参养荣丸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甘、微辛。

75 人参养荣丸的主要成份

人参、白术、当归、黄芪、肉桂、陈皮、白芍、茯苓、熟地、五味子、甘草等。

76 人参养荣丸的功能主治

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

77 人参养荣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78 注意事项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人参养荣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人参养荣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人参养荣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人参养荣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79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710 备注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