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第1张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 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脾胃论、千金要方、诸病源侯论、医宗金鉴、濒湖脉学、医林改错、中藏经、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温病条辨、删补名医方论、脉经、本草纲目、济阴纲目、内经知要、金匮要略、温热论、汤头歌诀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现分述如下:

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念。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论和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到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脏器、组织或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因而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以维持其生理活动上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驻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做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一个统一的整体。

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各脏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脏腑间相输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约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每个脏腑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又有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这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这种整体作用只有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生机不息,“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素问・灵兰秘典论》)经络系统联结全身,它把脏腑、经络、肢体、五官九窍等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则反映了机能与形体的整体性。整体观还体现于“阴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等理论,说明人体阴阳的制约、消长和转化,以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以及五行的相生相克,都是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制则生化”的理论,更进一步揭示脏间的相反相成、克中有生在维持机体生化不息、动态平衡中的重要意义。这种动态平衡观、制约观,对中医生理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学不仅从整体来探索生命活动的规律,而且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也首先着限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和与之直接相关的脏、经络,又不忽视病变之脏、经络对其它脏腑、经络产生的影响。

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某一局部区域内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随、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各脏、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如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五脏相通。故日:“查诸脏图,肝、肺、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席之病,不独伤寒发有胎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度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瀑焉;据舌以分脏,配主方,面脏不差,主方不误焉。'(《格证舌法》)由于人体内部脏的虚实,气血的盛衰,律液的盈亏,以及疾病的轻重顺逆,都可呈现于舌,所以察舌可以测知内脏的功能状态。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疗局部的病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小火的方法治疗口否糜烂。它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取之”(《灵枢·始终》)等等,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

综上所述,中图学在阐述人体的生理动能、理变化,以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都贯窜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这个落本观点。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人类生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要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的产生反应。属于生理随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国,即是剩理性反应,故日“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参与,与日月相安应也”。(《灵枢·岁露》)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在四时气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寒;冬属水,其气寒。因此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就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位毫不例外,与之相皮。如:“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溺为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这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的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阳气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等。同样的情况,四时的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素问·脉要精微论》)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这种脉象的浮变化,也是机体受四时更递的影响后,在气方面所引起的题应性调节反映。又如人体气血的运行与气候变化的风雨晦明有关。“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素问·八正神明论》)

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在昼夜晨昏的明阳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如“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虽然一昼夜的寒温变化。在幅度上并没有象四时季节明显,但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这种人体阳气白天多趋于表。夜晚多于趋于里的现象,也反换了人体在昼夜阴阳的自然变化过程中,生理活动的适应性变化。

地区方城对人体的影响:因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易地而处,环境突然改变,初期多感不太适应,但经过一定时间,也就逐渐地能够适应。

中医学认为,人与无地相应、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地。人类不仅能主动地适应自然,更能主动地改造自然,和自然作斗争,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如“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凡人居住之室,必需固密,勿令有细隙,有风雨得入”。(《备急千金要方》)“栖息之室,必常洁雅,夏则虚敞,冬则温密”(《寿亲养老新书》)“积水沉之可生病,沟渠通浚,屋宇清洁无秽气,不生瘟疫病“(《养生类纂》)等等,都是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具体措施,说明了中医学已经注意到人对自的能动作用。

四时气候的变化,是生物生长化藏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有时也会或为生物生存的不利因素,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者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时自然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

在四时的气能变化中,每一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的疾病外,常常可以发生一些季节性的多发病,或时令性的流病,如“春病起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素问·金腰真言论》)正指出了季节不同,发病也常不同这一特点。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往往在气候剧变成季节交换的时候发作或增剧,如痹证哮喘等。

昼夜的变化,对病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疾病,,大多是白天病情较轻,夜晚病情较重,故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令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因为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的阳气存在看生,长,收、藏的规律,因而病情亦随之有慧、安、加、甚的变化。

此外,某代地方性急病,更是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素问·异法方宜论》)

由于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就必须注意和分析外在环境与内在整体的有机联系,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

如上所述,一般来说,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是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改变的。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就应该;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而因时制宜。

我国的地理特点,是西北方地势高,温度和湿度均较低,东南方地势低,温度和湿度都偏高。由于地有高下,气有温凉之别,因此,治疗上就应因地制宜,“小者小异”,“大者大异”地域特点不同,治法各有所宜。“医之治病也,一病而面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地势使然也。”(《素问·异法方宜论》)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办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中医认识并治疗疾病,是既辨病又辨证。办证首先着眼于证的分辨,然后才能正确的施治。例如感冒,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所表现的“证”是属于风寒还是属于风热辨别清楚,才能确定用辛温解表或辛凉解表方法,给以适当的治疗。由此见,辨证论治既区别于见痰治,见血治血,见热遇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对症疗法,又区别于那种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一方一药对一病的治病方法。

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可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还可以在办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

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还以感冒为例,由于发病的季节不同,治法也不同。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邪气,故在治疗时常须用一些芳香化湿药物,以暑湿为例,这与其它季节的感冒治法就不ー样。再如麻疹,因病变发展的阶段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初起麻疹未透,宜发表透疹;中期肺热明显,常须清肺;而后期为余热未尽,肺胃阴伤,则又须以养阴清热为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究、这就是同病异治”。比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等,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方法治疗。

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 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相同的病机,可用基本相同的治法;不同的病机,就必须用不同的治法。

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实质上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含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几则经典中医故事

  1、病入膏肓

 相传,晋国的君主晋景公生病,先请来装神弄鬼的巫医替他治疗,病情反而有增无减。于是,他派人到秦国求医。秦国派了一位名叫医缓的医生去给他治病。医缓的高明医术全国上下无人不知。

 当医缓还在去晋国的路上时,晋景公做了个梦,梦见从他的病中跳出两个小人。其中一个说:“医缓是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不比前次那个巫医,他恐怕要抓住我们,该往哪里躲避呢?”另一个回答说:“到心的下面、膈的上面,叫‘膏肓’的那个地方去吧,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医缓到了晋国,绐晋景公辨症后为难地说:“这病不可治啦!病在膏肓,不能采取攻伐的治法,何况药物也不能到达那里去发挥药效。”

 后来,人们常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难以医救。这句话进一步引申时便用来形容一个人犯错误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2、起死回生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音国)国,看见全国上下都在举行祈祷,一打听,方知是虢太子死了。太子的侍从告诉他,虢太子清晨鸡鸣时突然死去。

 扁鹊问:“已经掩埋了吗?”

 侍从回答说:“还没有。他死了还不过半日哩!”

 扁鹊请求进去看看,并说虢太子也许还有生还的希望。

 侍从睁大了眼睛,怀疑地说:“先生,你该不是跟我开玩笑吧!我只听说上古时候的名医俞有起死回生的本领。若你能象他那样倒差不多。要不然,连小孩儿也不会相信的。”

 扁鹊见侍从不信任自己,很是着急,须知救人要紧哪。他灵机一动,说:“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话,那么,你去看看太子,他的鼻翼一定还在扇动,他的大腿内侧一定还是温暖的”。

 侍从半信半疑地将话告诉了国王。国王十分诧异,忙把扁鹊迎进宫中,痛哭流涕地说:“久闻你医术高明,今日有幸相助。不然,我儿子的命就算完了”。

 扁鹊一面安慰国王,一面让徒弟子阳磨制石针,针刺太子头顶的百会穴。一会儿,太子竟渐渐苏醒过来,扁鹊又让弟子子豹用药物灸病人的两胁,太子便能慢慢地坐起来!经过中药的进一步调理,二十来天就康复如初。

 这事很快传遍各地,扁鹊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说:“他就是使死人复活的医生!”

 扁鹊听了,谦逊地笑着说:“我哪里能使死人生还呢,太子患的是‘尸厥’证,本来就没有死,我只不过是使他苏醒过来罢了。”

 以后,人们常用“起死回生”这个词来形容医生的高超技艺。有些病家有时为了感谢医生,送上一块“扁鹊再世”的横匾,也是颂扬医生医技高超的意思。

  3、对症下药

 华佗是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都患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

 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个不同的处方,交给病人取药回家煎服。两位病人一看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他们想: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什么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

 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部,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部,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

 两人听了十分信服。便回家将药熬好服下,果然很快都痊愈了。

 中医强调辨证治疗,病证虽一,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故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后来,人们常用“对症下药”这个成语比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处理问题。

  4、讳疾忌医

 一次,扁鹊到了齐国。齐国国君田午热情地招待他。扁鹊见到田午,认真地对他说:“目前,您的肌表部位有疾病,要是不治,会发展蔓延下去。”

 田午是个很自信的人,他听后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待扁鹊退下后,他便对旁人说:“医生就是喜欢靠治疗没有病的人来炫耀自己的本领。我才不信呢!”

 过了五天,扁鹊去见田午,说:“您的病现在到了血脉,不治恐怕要加重了!”田午说:“我没有病!”脸上显露出厌烦和不高兴的神色。

 又过了五天。扁鹊再一次向田午提出忠告:“您的病现已深入到肠胃,再不治疗就不可收拾了!”这次,田午竟拂袖而去。

 再过了五天,扁鹊碰见田午,转身便走。田午感到纳闷,派人追上去询问其中的缘故。扁鹊回答说:“当初,国君的病仅在肌表,汤药和灸法可以治;在血脉,针刺可以治;在肠胃,药酒尚可治,现在病人骨髓,即便是传说中掌管生死簿的神也没法治,我更不敢主动请求医治了。”

 五天后,田午果然感到浑身不舒服,病情很快加重,他想起扁鹊,连忙派人去找,哪知扁鹊已经借故离去——中医认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没几日,田午便死了。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有了疾病,应该积极治疗,若讳疾忌医,到头来只会害自己。对待工作,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也一样,应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5、因势利导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孙髌的大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兵如神。当时,魏国进攻韩国,韩向齐国求援。齐国便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领兵攻魏。在战斗中,孙膑利用敌人骄傲狂妄、轻视齐军的心理,向田忌献策,他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建议用逐日减灶的计策,伪装溃败逃跑,诱敌深入。田忌采纳了他的计谋。骄傲的魏军果然中计,大摇大摆地尾随齐军进入一个叫马陵的险恶地带。这时,早已埋伏好的齐兵万弩齐发,一举歼灭魏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马陵之战”。

 孙膑利用敌人的骄傲心理,诱敌上当,所以取得战役的胜利。中医也很强调因势利导,要求医生根据患者体质、病位等因素而施治。

 早在二千多午前的中医古籍《内经》里就有“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等治疗法则。这里的“轻”、“重”、“衰”、“高”、“下”等都是疾病的“势”,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便是“因势利导”的体现。病在上部较轻浅的,宜轻扬宣散,清代医家吴鞠通常选用质地较轻、气味较薄的药,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治法。古人还根据“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法则,创立吐法,主张服盐汤或用鹅毛刺激喉管引起呕吐,使病邪从上而出。再如,夏秋时令,误食腐败不洁之物,腹泻腹痛,医生亦常因势利导,让病人继续泻下秽臭之物,腹痛、腹泻亦渐好转,若此时止泻,逆其病势,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孙膑讲的虽然是兵法,但与中医治病原理相通。难怪清代名医徐灵胎说:“用药如用兵”。他甚至还说:“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认为中医的治疗思想贯穿在《孙子兵法》中。这话颇有几分道理。

6、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指根据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制订与之相应的措施。这个成语出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春秋末年,伍子胥逃到吴国,吴王很器重他。一次,吴王征询伍子胥有什么办法能使吴国强盛起来,伍子胥说:“要想使国家富强,应当由近及远,按计划分步骤做。首先要修好城市的防御工事,把城墙筑得既高又坚实;其次应加强战备,充实武库,同时还要发展农业。充实粮仓,以备战时之需”。吴王听了高兴地说:“你说得很对!修筑城防,充实武库,发展农业,都应因地制宜,不利用自然条件是办不好的。”

 这种“因地制宜”的措施果然使吴国很快强盛起来。无独有偶,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提出一项因地制宜、治理国家的政策,即“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土地膏腴,出产丰富,使人因生活富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这些地区的国家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贫瘠和崎岖难行的多山国家,人民勤奋耐劳,生活俭朴,勇敢善战,他们不易被征服,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他建议立法者考虑不同的地型环境、气候因素来制定恰当的法律。

 中医强调因地制宜治疗疾病。因为不同的地区所引起的疾病各不相同。在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当地人们依山陵而居,常处在寒风凛冽之中,多吃牛羊乳汁和动物骨肉,故体格健壮,不易感受外邪,其病多内伤;而东南地区。草原沼泽较多。地势低洼。温热多雨,人们的皮肤色黑,腠理疏松,多易致痈疡,或易致外感。因此,治疗时就应该根据地域不同,区别用药。如同为外感风寒,则西北严寒地区,用辛温发散药较重;而东南地区,用辛温发散药较轻,这就是因地制宜原则在中医学上的具体应用。

 《内经》专设《异法方宜论》一篇,讨论不同地域的人们易患的病种,以及病变和治法特点等。可见,古代中医学家十分重视因地制宜治疗疾病。

  7、防微杜渐

 《后汉书·丁鸿列传》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汉和帝即位时仅十四岁,由于他年幼无能,便由窦太后执政,部份大权实际上落入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等人手中。他们为所欲为,密谋纂权。司徒丁鸿见到这种情况,便上书和帝,建议趁窦氏兄弟权势尚不大时,早加制止,以防后患。他在奏章里说:“‘杜渐防萌’则凶妖可灭。任何事情,在开始萌芽时容易制止,等到其发展壮大后再去消除,则十分困难。”和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任命他为太尉兼卫尉,进驻南北二宫,同时罢掉窦宪的官。窦宪兄弟情知罪责难逃,便都自杀了,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宫廷政变。

 在医学上,防微杜渐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中医十分重视早期诊治疾病。《内经》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任何疾病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高明的医生应该趁疾病轻浅的时候治疗,若疾病已到深重,会变得比较棘手。《内经》还生动地比喻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此,中医把一个医生是否能对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当作判断这个医生医技是否高明的标准,提出“上工治末病”。上工,即高明的医生。

 这个成语故事启示我们:隐患要及时清除,以免酿生更大祸端;疾病应及早治疗,以免给机体带来更大的危害。

亿万苍生,人分九种,“九种体质”,关乎着一个人的 健康 与否。体质 养生 是基础、根本的 养生 方法,也是最真的 养生 理念。四代中医世家传人——效哥,从医二十余载,从诸多的临床案例中验证了“体质调理”和“体质重建”对一个人 健康 的重要性。效哥致力于体质 养生 、调理研究,专注于个体化体质辨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充分注重人的个体化差异,采取优化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人通过体质重建和体质调理,不生病,少生病。

金庸先生的江湖中有一句,“欲练此功,必先自宫”!无人不知!

中医的江湖中,也有一句无人不知的话,“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但,“三世” 被很多人误认为是 “三本中医典籍”! 哪那么多典籍,那么多自宫!

本文提要:

1、“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出处!

2、 历史 上的“证伪者”!

3、是“看了三本书”的中医厉害,还是三代人研究一个病的中医厉害?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下》,原文是:

“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明代以前, 基本上大家公认的是“三世”指的是 “三代中医世家” 极个别人 认为是“三部典籍—— 《针灸》、《神农本草经》、《太素脉诀》 ”!

一切都坏在了明代!

明代宋濂的 《赠医师葛某序》 中说:

“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 所谓三世者, 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太素脉诀》。《脉诀》所以查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去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医。”

郭德纲郭老板说得对,“如果不能骂人,此处我无话可说”!

医学是个实践、实战学科!如果读书就可以称为中医,那还开那么多中医学院干什么?还规培干什么?

郭老板还说过,“相声再不济,也不用一个外人来对行内的人指手画脚”!

宋濂是个谁?你凭什么对中医指手画脚?

依旧是田忌赛马的套路!真TM腌臜!

TM是注册商标还没发下来之前的意思,你们别想歪了!

注册商标下来了,就是R标!

所以,TM不一定就是骂人!

但是,宋濂,你忘了《礼记曲礼下》原文中还有一处“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的“三世”,如果你不傻,来解释一下?

一篇文章中的“三世”,会有几个意思?

和《礼记》同时代的先秦, 基本上最讲究“一技之长、世代相袭”, 对吗?

《吕氏春秋先识览乐成》中“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

来,宋濂,出来,你给效哥解释一下“划船的也必须读《针灸》、《本草》、《太素脉诀》吗”?

仲景先生说得 “各承家技”! 你给效哥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各承TM的家技?

“各承家技”,如果不是“三代中医世家”,那又是什么?

本条就不写了,上文和下文基本写完了!

写到这个标题,想起了前段时间的 “神医宇宙”!

那些披着中医外皮的老骗子,异口同声:

“我们家从我祖爷爷那辈人,就治这一个病!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考虑, 我做出了一个违背祖训的决定 ,我要献出秘方”

编剧小哥,导演小哥,你们太省事了吧,换点台词,也不至于穿帮啊!

坑死那些砸钱的金主爸爸了!

读了三本书,或者三部典籍,他临床又有多少? 微信群讲课,应该是没啥问题!看病,还差远了!

理论上的推演,可以头头是道! 但,现实中的看病,凶杀恶斗!

就像武僧一龙约战太极大师王占海在4月17日互殴!

王占海的意思,我一个手能举起100斤,打你个小鸡子一样的体格,还费事吗?

一龙怼回去的话,非常接地气,“ 我打了几十场比赛了,你一场都没打过, 你输定了”!

这还真不是吹牛!

所以,大家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吗?

一个人一辈子看病,能积累下多少经验,真的不会太多!传给了儿子,儿子用这些经验,再升华这些经验,再传给孙子, 孙子一接手,就已经是“医三代”了!

三代人摸爬滚打,还不如你读三本书的效果好吗?

医三代学到的东西,哪怕不动脑子,也是 两代人“无数教训换来的经验”

爷爷和爸爸两代人,已经把用过的无效的东西摒弃掉了,把有效的东西继续加精置顶,能没效果吗?

两代人仅“熟地”就用了160吨,相当于160,000,000g, 那么,实战之中摸索出的熟地使用心法,会比读了三本书就敢拉群讲课的人弱吗?

卖油翁那篇课文,还记得吗?

卖油翁最后一句话说的什么?

“唯手熟尔”!!!

你读了三本书、没摸过一个患者的手,你的“中医必杀技”的熟练又在哪里?

为什么太医院的烧伤科全国第一?

为什么浙江永的断手再植世界第一?

这TM是读了三本典籍读出来的吗?

不是!绝不是!

是无数次实践摸索出来的带着血的教训的经验!

从生出来,就耳濡目染,你说,这是多么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以,世家中医的孩子,可以不学中医,如果学,未必会超越祖宗的名头, 但,也绝不会很差!

我的奶奶、许老的老伴,这都是不从医的家庭主妇,但,她们耳濡目染之下,随便说出一些药,放心,绝对管用!

什么是绝招?再拙劣的招数,只要重复100万遍,就是绝招!

泰森最著名的躲闪,一天10000遍的练习!邓亚萍,一个挥拍动作,最低4000次起!

所以,他们不是英雄,谁是?

难道是看了一万本“怎么打拳击”、“怎么打乒乓”的人的技术更好吗?

所以,此文,读到此处,诸君若仍觉得“三世”是指的三本典籍的,效哥就拿你没办法了,买包辣条,看海贼王去吧!

感谢您的观看 ,要 健康 ,调体质,加入效哥“体质调养”的队伍中来!

五噎为病证名。1五噎指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五种噎证。见《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夫五噎,谓一曰气噎,二曰忧噎,三曰食噎,四曰劳噎,五曰思噎。虽有五名,皆由阴阳不和,三焦隔绝,津液不行,忧恚嗔怒所生。”2从病因上分,又有因气滞、血瘀、火炎、痰凝、食积五者所致噎者。《证治汇补》卷五:“有气滞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积者,虽分五种,总归七情之变。”参见噎、噎膈:噎为病名。五噎的总称。《医说》卷五:“噎病亦有五种: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理也,是以成噎,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者,噎塞不通也。”噎膈为病名。见《严氏济生方》卷二。《内经》作隔、鬲、膈中、隔塞、鬲咽。《备急千金要方》称噎塞。又名膈噎、噎、膈、膈气。1指食人阻隔,未曾入胃即吐出者。《医贯》卷五:“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2指饮食不得下,大便秘结者。《医学入门》卷五:“饮食不下而大便不通,名膈噎。”3亦指反胃。《丹溪心法》卷三:“翻胃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渐。”本病有虚实之分。《金匮翼》卷三:“噎膈之病,有虚有实。实者或痰或血,附着胃脘,与气相搏,翳膜外裹,或复吐出,膈气暂宽,旋复如初。虚者津枯不泽,气少不充,胃脘干瘪,食涩不下。虚则润养,实则疏瀹,不可不辨也。”因忧思而气结生痰,交阻胸膈所致者,治宜解郁化痰,可用五膈宽中散,香砂宽中丸,启膈散等方。因酒色过度,肾阴亏损所致者,治宜滋补肾阴,可用六味地黄丸。因阴虚火旺,瘀热交阻所致者,治宜养阴清火,活血化瘀,可用通幽汤,滋血润肠丸。因津液枯槁所致者,宜生津益胃,可用麦门冬汤。因脾气亏损所致者,治宜益气健脾,可用补气运脾丸,噎膈证古分五噎、五膈及外

详见百科词条:五噎 [ 最后修订于2015/10/17 19:01:49 共82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四季气候各有特点,小儿推拿的手法、穴位各不相同。 小儿推拿疗法适用于大部分儿科病症,但不能忘记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必须把握病证寒热虚实的迅速转化。不能不分病症推拿,也不能忘记小儿推拿的禁忌病症。对于严重感染性疾病、传染病等,或是全身出现衰竭的严重疾病,应采取综合救治措施,而不能单独运用推拿治疗。如果不识病症往往会贻误病情。

因时制宜:医者,用药勿犯天时寒热温凉之气。比如在冬季和夏季选用发汗药和推拿穴位,其计量和推拿手法的力度就不一样,冬季人体汗孔紧闭、夏季汗孔较冬季疏松,所以冬季用药的剂量和推拿手法的力度要大于夏季。

因人制宜:治病必需因人而异。因人有男女、老幼、大小、高矮、胖瘦等之别,所以在治疗上,要有所区别。如老人和小儿用药的剂量和推拿手法的力度均要小于成人和壮年等。如果不因人制宜,也会造成治疗上的失误。

因地制宜:指在治疗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地域,选择不同的治法或不同的用量,而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北方人较南方人肌肉紧实,所以给北方人用药剂量和推拿手法的力度要大于南方人。

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正常的生理活

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

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

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

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

,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

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

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

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

的基本特点之一。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

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

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

,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

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

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

的精神实质。

脾气不坏/lh

回答时间

2008-05-07

21:10

检举

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医学体系。这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对人体、自然、心理等进行长期思索和在防治疾病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其内在特质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和传统文化有机地融汇在一起,这是与西医学的本质区别。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以下几个特点:

  有机论人体观 

中医学的有机论人体观是中国古代有机论自然观的重要内容之一,特点是着重事物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动态性和自发性等,研究事物内部和事物间的协调和协同,认为天地和人等自然界万物之间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有机论人体观包括整体观、恒动观和阴阳稳态观等。

①整体观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环境也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医学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应”或“人与天地相参”。这是中国传统哲学“天人相应观”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其中有统一性、完整性、联系性和系统性的蕴义。人体的整体观指人体的形体结构是统一的整体,其脏腑、肢体乃至五官九窍间密切联系,互相协调,共同组成了有机的整体。就其基本物质而言,精、气、血、津液构成脏腑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并运行于全身。就其机能活动而言,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统一的,中医学称之为神形合一。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指人体健康和疾病,与天文(太阳、月亮和星体)、地理(地势、干湿)、季节、气象乃至社会环境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人体的各种结构互相联系,并有不同的层次,构成一个系统的人体。

②恒动观,以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审视生命、健康和疾病等生命现象和医学问题。《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动而不息”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也是生命的根本规律。从阴阳理论中阴阳间的对立、转化、资生、制约关系,五行理论中木、火、土、金、水之间的相生、相克,到脏腑气机理论中的升、降、出、入关系,都贯穿着恒动观念,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以《周易》、《老子》为先源的中国传统哲学,对“易”和“变”的恒动,有精辟的论述,并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

③人体健康与疾病的正常和失常的阴阳稳态观认为,人与自然界都以气为本,气的一分为二即阴阳,阴阳二气的运动形成世界万物,阴平阳秘的稳态是为健康,否则是病态,即“一阴一阳是为道,偏阴偏阳谓之疾”。有机论人体观还重视人体时间结构。在中华民族传统思维中,时间和历史观念强于空间观念。人体的生命过程是由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组成的,时间结构由生命活动过程、节律和周期等组成;空间结构指的是形体、器官、骨骼、肌肉等。中医学在对人体生命研究中,有一定的解剖生理知识以体现对空间结构的了解,并成为发展医学的基础,但对人体时间结构的研究则至为深入,并提出了关于阴阳终始、四时气化、脏气法时、病遇节发等有关理论,同时还提出了“因天时而调血气”等一系列养生和治疗原则。

  理论的独创性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有很多与西医学相同或相近的知识,这表明人类在与疾病的斗争中,有共同的智慧。但是,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创造出针灸、中药、方剂以及气功等医疗保健方法,有独特的医学发现,如发现了人体经络现象、人体器官的功能和自然节律相应的脏气法时现象、人体的整体结构完整地表现在局部的生命全息现象,以及对诸多证的认识,如阴虚证、阳虚证、气滞证、血瘀证等和各种舌象、脉象的诊断意义等。又因研究对象、视角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医学创立了很多异于西医学的理论和学说,包括藏象学说、经络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等。除中药和方剂的运用外,尚有以针灸疗法为代表的多种医疗手段和技术,是翘卓于世的医学发明。这些理论创造和医学发明,构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直至目前仍实践于临床,并远传国外。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操作体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大方面,即分析、辨别疾病的证候而确立治疗原则和方法。在中国古代的逻辑学方法中,其辨证逻辑远较形式逻辑发达,临床医生由于重视对具体病情的分析而发展了辨证。另一方面由于恒动观念和对人体时间结构的重视,中医临床既有“病”的概念,又更重视“证”,因为“证”是某一阶段的病理功能状态。对“证”的重视,进而发展了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从证和病着眼,既包含对病的分析,又强调因时而异的证的特征;既重视疾病的“本”,又考虑病证的“标”;因于整体观念,在诊治疾病分析病证时,还要考虑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处方用药,即“三因制宜”。把理、法、方、药融汇运用,有时在深入把握辨证的前提下,论治时又可以“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辨证论治的灵活运用,堪为一门艺术,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科学哲学在医学中的独特运用。

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 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