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历史【信的历史,信距今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还有它的发展历程?】
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有邮政。古籍中有"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之语。所谓"置邮传命",即通过邮递而传达命令。"邮"字在2000多年前即已出现了。到秦末汉初,更是在各地的交通要道上设驿站,传递政府公文。当时是用快马做工具,每到一个驿站便换人换马,以求迅速。至1912年,驿站才给全部裁撤。驿站撤消前,我国民间也同时存在公共的寄信机构,叫"民信局",明永乐年间(1403-1425)创立,直到1935年1月1日才全部停业。
25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在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中,西夏军队利用信鸽做军事通讯。南宋初,大将曲端的军队中也使用信鸽传达消息召集军队。古代称信鸽为“飞奴”。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清乾隆年间,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参加,赛距约400华里。当时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国外利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530年,当时利用信鸽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绩。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何以“鸿雁”代称书信和邮递员?溯其源,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鲤鱼: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 饮马长城窟行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以鲤鱼代称书信有几种说法,有“双鱼”、“双鲤”、“鱼书”等。而且古代人还常常把书信结成鲤鱼形状。
书简:书简原指盛书信的邮筒,古代书信写好后常找一个竹筒或木筒装好再捎寄。后来书筒也成了书信的代称。
八行书:旧时信件每页八行,故称为八行书。
简: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用于写信的竹片便称为竹简。
牍:古代书写用的薄而小的木片称为牍,汉代对简和牍串起来写字时,诏书律令宽不超过三尺,一般书信宽不过一尺,所以将书信称为尺牍。
柬: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素:古代称白绢为素。用白绢( 或绸 )写成的书信称为尺素,后来“素”成为书信的代称。
笺:笺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们题诗或作画用。一般信纸也叫笺,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
函: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邮递,这种匣子叫函。后来就称信件为函,如函件、来函、公函等。
札:札在古代指书信,公私文书。札原意为古代书写用的小木简。现仍通用“信札”一词。
中国古代书信叫尺牍。
尺牍是一个词语,读音为chǐ dú,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木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但多长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多用于书法、绘画。
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因此有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等多种称谓,其中以尺牍用的最早也最多,故成为信件的代称。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书信基本格式
书信要注意事项: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 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
参考资料:
在甘肃省悬泉置遗址中,考古专家们用筛子筛出了一件重要的文物,它是一份帛书,并且也是古人最早的一份手写书信。考古专家们通过细致的研究,意外的还原了古人的真实生活状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封出土的私人帛书内容又是什么?
1987年时,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接到上级指令,在甘肃省敦煌市安敦公路甜水井附近,展开了一项地毯式的考古发掘行动,并在行动之中发现一处庞大的汉代遗址,被称为是“悬泉置遗址”。
至1990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队,正式对悬泉置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从中发掘出土文物逾30000多件,其中包括15000枚竹简以及17650件各类实物,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汉代文物资料研究宝库。与此同时,悬泉置遗址地理位置独特,正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此它也被中国、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考古发掘活动并非易事,考古专家们不仅需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也要有一定的耐心与责任感,否则很容易就会与珍贵文物失之交臂。在对悬泉置遗址文物进行发掘时,考古专家们利用最新的发掘技术,一点一点的对文物进行剥离,令原本埋于土中的珍贵对象重见天日。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悬泉置遗址共出土文物30000多件,每一件文物都需要进行人工清理,诸位考古专家们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当文物发掘工作告一段落后,所有埋葬过文物的土壤,也都会被集中收集在一起,进行一次强有力的筛查活动,文物界将其称为是“筛土”。每一次考古活动中的筛土,都能有更新的发现,因为土中细小的物件,往往会被考古人员们忽视,而这些细小的物件,也许蕴藏着许多有用的信息。果不其然,考古专家们在对悬泉置遗址土壤进行筛查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份折叠成小块的帛书。
这份帛书为汉代时期常见的素帛,折叠方式为先横二折再纵三折,由于其折叠程度太过紧密,导致素帛上的字迹反印明显。考古专家们利用先进手段,将这块帛书小心翼翼地打开,发现其上字迹清晰规整,为隶书写就。素帛上的文字,共有10行,每行字迹不等,多则44字,少则6字,只有最后一行是草隶体书法。据专家称,通过对该素帛上的文字解读,可以清楚地发现,它是一封私人书信,是一位名字叫作“元”的边戍士兵写给好友“子方”的信。不过从其折叠情况与夹带方式来看,这封信很可能并未到达目的地,而是在运送过程中丢失于悬泉置附近。
此时一个问题接踵而至,这封出土的私人信件,其中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呢?信中主要阐述了三件事,下面我们来一一说明。
第一件事:“会元当从屯敦煌,乏沓(鞜),子方所知也。元不自外,愿子方幸为元买沓(鞜)一两,绢韦,长尺二寸;笔五枚,善者,元幸甚。钱请以便属舍,不敢负。愿子方幸留意,沓(鞜)欲得其厚可以步行者。子方知元数烦扰,难为沓(鞜)。幸甚!幸甚!”。大致意思为:元表明了自己在敦煌从军的身份,不能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因此嘱托子方帮自己购置一种名为“沓”的鞋子,因为敦煌本地不产这种鞋,并且还有长一尺二寸的绢匹以及五支毛笔。
第二件事原文:“吕子都愿刻印,不敢报,不知元不肖,使元请子方,愿子方幸为刻御史七分印一,龟上,印曰:吕安之印。唯子方留意”。大致意思是:元希望子方能够自己刻一方龟印,该印为七寸见方的御史印信,上刻文“吕安之印”。
第三件事原文:“郭营尉所寄钱二百买鞭者,愿得其善鸣者,愿留意”。翻译过来是:元嘱咐子方,不要忘记自己寄过去的200钱,这笔钱属于“郭营尉”,想托他买一把“善鸣(响亮)”的鞭子。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子方很可能是一位底层的官吏,不仅能够识字,而且还可以自由刻制印章。元本人则是一个热心肠,在私人信件所写的三件事中,朋友所托之事就占了两件,的确令人称道不已。
汉代素帛私人信件的出土,反映了汉代社会的真实生活状况,书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太多的恭维之语,反而显得言简意赅,用词淳朴,是研究出现实和汉代社会生活的绝佳原始资料。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封私人信件最终未能到达收信人的手中,写信人的愿望也因此落空,这不由得令人感到有些唏嘘。
信的历史【信的历史,信距今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还有它的发展历程?】
本文2023-10-08 14:26:3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0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