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家在雷峰塔地宫中,都发现了哪些很珍贵的宝物?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其一就包括雷峰塔地宫的发掘!出土的文物陈列在浙江省博物馆里,很多人都慕名的前来一睹文物风采,其中佛教经卷,纯银鎏金阿育王塔,释迦牟尼佛像的出土轰动海内外,但还有一件稀世珍宝,却是其他文物无法相比的,它就是佛螺髻发舍利!
雷峰塔本叫皇妃塔,庆祝宠妃生子而赐名,因其所处雷锋山,所以民间就称他为雷峰塔!清末明初,民间传闻雷峰塔的砖具有辟邪功能,于是常有百姓前去“搬砖”。里面的文物多为国宝级,我们先来介绍下期中的代表纯银阿育王塔!
唐朝尚佛,其灭亡之后,五代十国人仍沿袭这一传统,其中吴越国广修佛塔,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雷峰塔,塔下地宫中出土的阿育王塔到底是怎样的呢?请看下图!
阿育王塔高356厘米,基座边长125厘米,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塔身保存完整,刻有佛教故事!至于它值多少钱!这么大个物件且放置于省级博物馆里的文物还真不好用金钱来衡量!乾隆年的铜鎏金菩萨相拍出一千五百万!至于这个年代更久远,图像更精美,价格应该可以翻几番!
释迦牟尼也就是佛教中佛祖的原型!佛教的创始人,而雷峰塔出土的这尊释迦牟尼佛像整体高68厘米,最宽处16厘米,最后86厘米!做工精致。
电视剧《古董局中局》就讲到佛头,价值相当的高,那么这尊释迦牟尼相如果要估价的话,值多少钱呢?明朝永乐年间的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折合人民币两亿人民币!当然,五代十国的吴越所处的时代更久远,而且这尊佛像的设计是世间唯一,独一无二的,所谓物以稀为贵,要衡量它的价值只能说无价了!
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人在火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结晶体,这就是传说中的舍利子!佛典中,舍利子的形成与僧人生前功德有关,民间则认为一个人久而禁欲,精髓饱满,死后火化就会出现坚固的舍利子!
流传比较多的就是玄奘的舍利子!玄奘是唐太宗时期的得道高僧,其死后出现的舍利子被争抢着供奉在世界各地!不管他被供奉在哪,就会成为那里的镇寺之宝!
而雷峰塔建造的原因就是为了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这舍利的主人便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公元前六世纪的人物!他的舍利子珍贵程度远远大于玄奘!由他的头发而得到的舍利子是无价的!
当然这个也是不允许拍卖的,它是佛家的至宝,不允许用金钱来衡量,这是对佛教信仰的的一种亵渎!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历史上发生的许多离奇事件也逐渐露出水面,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杭州的战国时期墓葬群就出土了一只和现代玻璃杯极为相似的器物,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水晶杯发掘现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拥有古墓遗迹的这片地区曾经是一个砖厂。工人们在挖烧纸砖头用的砖泥时,发现了一个不大的洞口。他们感觉这个洞有点不同寻常,因此立即上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闻讯后派专家来进行抢救性挖掘,经过专家们一段时间的努力,发现这个古墓并没有遭到盗墓者的偷袭,仍然保存完好。
出于文物保护和考古调查的目的,专家们继续对这个古墓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专家根据古墓的造型、格局和其中发现的文物进行综合认定,确定这个古墓很有可能是战国时期的古墓。战国时期的古墓往往是以群为建,因此专家们又扩大了挖掘范围,果真在附近发现了一座更大的古墓。
在对这座更大的古墓进行清理的时候,专家们发现了一个亮晶晶很奇怪的器具。将淤泥和表土清理干净后,透明的材质显露出来,这个器具长得很像现代生活中常见的玻璃杯,造型也跟如今的玻璃杯极为相似。这个在平常生活中毫不起眼、即使丢在地上都不见得会有人捡的玻璃杯,为什么会出现的战国时期的古墓当中呢?
很多人都猜测这个玻璃杯很有可能是盗墓者在盗墓时不小心落在古墓当中,在黑暗中守着古墓,如今又被我们发现。但是这种猜测又与专家之前认定的“古墓保存完好,没有被盗痕迹”相违背。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究竟是专家的一时失误还是玻璃杯跨越千年穿越到了战国时期?
专家无法凭借猜测妄下定结论,因此将这个“玻璃杯”送到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在实验室的进一步观察,专家们发现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玻璃杯,而是一个纯水晶制成的水杯,历尽了千年的风霜,是实实在在的千年宝物。
战国水晶杯工艺
这个水晶杯是由一整块纯水晶切割打磨而成。专家认定说中国找不出第二块纯度如此之高的水晶,那么这块水晶究竟是哪里来的呢?由于当时资料的缺失,水晶原石的来源已经很难去追寻,我们只能去探索它的用途。
天然水晶是一种极为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要知道即使是在现代,一整块水晶也是极其珍贵的材料,很少有人舍得直接打磨成为杯子使用。在当时的条件下,只有身份极为高贵的人才能够拥有这样一块宝石,要想打磨成如此精美的水晶杯,更是难上加难。这也说明了这个水晶杯的珍贵之处。
那么古人究竟是用什么方法将水晶杯打磨出来的呢?这个水晶杯上宽下窄,杯壁极薄、整体十分透亮。内径也很窄,让人无法将手伸入,那么这个水晶杯究竟是怎样制作的呢。我们都知道水晶是一种硬度极高的材料,用刀子都无法刻出痕迹。但是硬度高不代表不易碎,水晶的脆度也极高。因此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极为小心。
要知道古代的打磨工艺远不如现代,在战国时期这只水晶杯的制作过程更为艰难。专家判断这只战国水晶杯是用弧形打磨工艺制作而成。在手工玉器打磨逐渐成熟的战国时期,进行水晶矿石的打磨并非不可能,如果运用硬度更高的金刚砂等物品作为介质,也是可行的。
但是这些都仅仅是专家的推测,并没有实际的证据可以证实。战国时期的工匠究竟是如何打磨的谁也无从得知,我们只知道这只水晶杯极其珍贵。这只水晶杯的出土让我们对古代手工艺人的制作工艺更加佩服。
尽管国内外都出土了许多水晶制品,比如阿富汗出土的水晶杯。与战国水晶杯相比,它们的高度都不如战国水晶杯,打磨工艺也不如战国水晶杯。出土的众多水晶制品当中也没有任何一个水晶制品的纯度比它高。因此战国水晶杯当之无愧的成为我国的国之珍宝,被列入了首批禁止海外展出珍品的名单,至今都收藏在浙江博物馆。
水晶杯的用途
很多人都会好奇,这个价值连城的水晶杯真的用来喝水吗?这个水晶杯的价值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可估量的。首先,随着现代矿石的不断开采,天然水晶越来越稀有,很少能找到一块如此完整的水晶原石;其次,即使拥有这么一块珍贵的原石,也很少有人舍得将它打磨成日常饮水用的杯子,水晶杯如此脆弱,万一失手打碎,可就不能再还原了。用它来喝水古人真的舍得吗?
通过不断的查阅古籍和现代的书籍资料,专家们为这个水晶杯的用途找到了一些依据。专家们在李海主编的《杭州古玉》中找到了这样的记载,古时候没有制造冰块的机器,只能将寒冷地区凿下来的冰块通过人工运输,送到达官贵人的家里。因此冰块在古时候是十分珍贵的东西,古人认为水晶本身有一定降温的效果,再加上其样式极其精美透亮,就像是冰块一样,含着这样的水晶可以止渴。
现在看来,古人制作这样一个精美的水晶杯并不是用来饮水的,而是承载了一种消热解暑的功效。再者说,古人制作水晶杯可能也不止是为了实用和降温,而是寄托了一种美好的寓意。制作水晶杯除了是财富和占有欲以外,还有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水晶杯的原始用途很有可能是用于祭祀或者在其他一些非常重大的场合。
自古以来,水晶都是人们所喜爱的物品。人们的对水晶的追求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磨,反而越来越喜欢。如今很多女孩都习惯带一串水晶在手上,水晶不仅是外表美丽通透,也不仅是身份和价值的象征,往往还蕴含着许多的祝福,比如招桃花招财等等。尽管我们现在不能确定战国水晶杯的具体用途,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它存在的合理性。
东晋古书《拾遗记》中,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在秦始皇时期,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神秘的种族,他们开着潜水艇来到秦国,这种代步工具可以在天上飞,也能轻松潜入水底,他们拜访了秦始皇,短暂的停留了一段时间,告诉秦始皇自己的国家叫做“宛渠国”,在他们的国家有一种米粒大小的石头,可以在夜晚发光,若是放在水里,沸腾出的泡沫可以流到十里开外。就连上古神话中的炎帝,他们也曾拜访过。随后的秦始皇就跟开挂了一样,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统一了天下。
难道真有神秘的地外文明,暗中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吗?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段故事的真假,想要知道两千年前的秦国,究竟经历了什么,到底有没有和神秘的种族有过联系,我们就要从秦始皇陵下手,这也是现在唯一的线索了。1974年的春天,考古队在西安市的东面31公里处的骊山,找到了秦陵的位置,整个古墓的布局,完全是按照秦朝都城咸阳的规格打造,主要分为内外两城,内城25公里,外城63公里,整个陵墓的大小是5600万平方米,里面有陪葬坑和地面建筑,还有我们熟知的西安兵马俑,也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在考古队深入的研究中,发现了秦始皇陵的特别之处,第一个就是皇陵的封土,也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坟头,从空中向下看是一个正方形锥体,就像是黄金做的金字塔,长宽都是350米,高是76米。即便是经历了两千多年的自然风化,依旧没有一点的变化,当然这个是可以解释的,和埃及的金字塔并不一样,秦陵的“封土”用了三种不同的土掺和到了一起,然后又用糯米浇灌,最后加上铁钉加固,就像是我们现代的混凝土建筑,自然的风吹雨打自然不怕,即便是有人想要盗墓,用炸药也炸不开。
封土里面的结构,和九十年代在青海发现的“血渭一号大墓”一样,都是复杂的九层结构,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修建九层之台的习俗,象征着九五至尊的地位。只不过除了这层寓意外,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的故事,青海当地的人说,九层夯土之下,镇压着妖怪,它们主要的任务就是看守大墓,在过去有无数盗墓贼,想要偷走血渭一号大墓的宝物,全部都空手而归,只挖到了第二层,据说在挖第三层的时候,有人看到了木质鸟复活,都吓得纷纷逃走。
说到木质鸟复活,乐穆就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楚霸王项羽盗掘秦始皇陵的传说了。晋朝时期有一本记录长安事迹的书籍,里面提到了一个异事,相传西楚霸王项羽入关以后,动用了自己的三十万大军,想要盗掘秦始皇陵,在挖掘的过程中,忽然飞出来一只黄金机械大雁,随后就消失在了天空中。虽然只是传说,但这只黄金飞雁确实在史书中有提及,原文是这样说的“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那秦始皇陵中到底有没有出现过机械黄金鸟呢?陵墓中究竟隐藏着什么黑 科技 呢?我们还需从项羽有没有盗掘地宫说起。据说在项羽盗掘秦始皇陵的时候,动用了三十万的兵力,搬了一个月都搬不完,这种故事的记载,确实存在很大一部分的文学夸张手法,转念想一下,三十天三十万的兵力都搬不完的宝贝,秦始皇又是如何放进去的?
所以想要知道秦始皇陵有没有被盗掘,我们还是要从秦陵的地宫开始研究,根据现有的资料,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地宫的深度大约在26米左右,里面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更神奇的是,地宫的上面是一个金字塔的混泥土结构,地宫里面的结构,则是一个倒立的金字塔形状,二者结合到一起,就是一个阴阳相反的镜像结构。同时秦陵的位置建造在了水流丰富的地段,考古队员用核磁共振看到里面,是一个干燥的环境,完美地避开了大水的侵袭,这究竟是谁设计的,怎么修建的,直到现在也是一个谜题。
只能说当时的秦始皇,汇集了最顶尖的 科技 ,建造了一个防洪堤,我们也可以说是“排水工程”,促使河流顺理成章地改道,尤其是地宫内部的排水堪称完美,根据里面的地势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排水管道,只要有水涌入,立马就会汇入低洼口,顺着管道排出地宫外围。除了完美的排水工程外,史书中记载“地宫中有水银,模仿的江河大海”,利用现代手段,我们也可以确定,在秦始皇陵中,确实汞的含量超标,若是贸然进入,促使里面的水银蒸发,吸入过量会即刻致死。
所以从目前勘测到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出项羽,并没有进入地宫内部,因为里面设施保存完好,水银也没有挥发,那很多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只能说,秦始皇陵和普通的帝王陵墓大不相同,其中的黑 科技 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超越当时认知的高 科技 排水工程,防腐防盗的绝妙方法,这都是哪里来的黑 科技 ?或许看到这里的朋友,一定会和乐穆上一期视频,开头提到的宛渠国联系到一起,古籍中提到的代步工具,就像是我们现代人口中的不明飞行物ufo和uso,宛渠国的人还说自己见过炎帝,就像是定期来地球查看人类的 历史 进程一样,或许史书中的黄金机械飞雁,就是他们留下的。
当然了这一切都只是乐穆的猜测,黄金飞雁是否存在,还待进一步考究,至于故事中的宛渠国子民,在古代被看作是“神仙”,若是放到现代来看,就像是人类一直都在寻找的“地外文明”。如果真的想要揭开这些谜团,恐怕就得等到人类技术成熟的那一天,打开秦始皇陵地宫后,所有秦朝黑 科技 的来源就真相大白了。
因为这几个字是写,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实这是一种跟天文气象有关系的奇观,在以往朝代更替时,曾多次出现过,而每次出现,都伴随着中华大地上的一次巨变。而这次有学者专门再次计算,最后发现在2040年9月份的时候,人们会再次看到五星聚集在一起的奇观,而也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国力到时候,将再度强盛呢。
人们对比史书发现,汉元年间,曾经有个地方也出现过五星聚集的奇观,也就是说,这种天文现象曾经在汉代时期出现过。而但我们回顾这段时间,就会发现,那时的中国也在发生一场大的变化。而那段时间确实是西汉朝,最重要的日子。而有史书记载显示,这个时候,刚好是刘邦发兵,入驻中原的日子,虽然中间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战斗,但最终刘邦还是胜利了,并建立了大汉这个国家。所以现在来看,这种天象似乎预示着,刘邦的统一大业就要完成了。
而这次这八个字再度出现,有专家表示,这块织锦可能是西汉宣帝,在庆祝战斗胜利时,而特意派人制作出来的,可问题是,她又为什么会出现在了尼雅的遗址里,这就需要再深入的研究了。可是有一点不能否认,就是当时的社会,没有什么科学知识,所以百姓们才十分依赖天象,希望通过这个来预知未来。
也要专家计算得出,2040年9月会是另一次五星聚集的时间,这是不是预示着那时候,我们国家将再度,迎来强盛。不过这种预言,也未经证实,所以需要大家再深入的探究。
陕西鉴定专家发现了唯一唐代朝服完整饰品,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呢?据悉,陕西省文物鉴定中心专家在研究招领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时候发现了一样。令人匪夷所思的东西。那是建唐国开国武将随葬朝服上的饰品。这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件唐代完整饰品。饰品的发现震惊了海内外,吸引了众多喜欢唐代服饰的学者。
这是一件非常可喜可贺的事情,我们在庆幸能够发现这一件宝物之余,也要思考如何才能将其合理的保存。对于这种上千年出土的古物,我们不能轻易将其放在存在空气的地方。因为,这类物品经历了多年的地下掩埋,在土里隔绝氧气后才被挖掘出来。遇到氧气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生相应的氧化反应,导致其产生质变。因此,对于这项物品,我们要采用的是真空处理。在开采秦始皇的地下兵马俑时候,就出现过类似的情况。甚至我们能够看到出土的文物本来含有丰富的颜色,但是一经到外界的氧气后,就瞬间被氧化,只剩下如今能够看到的泥土的颜色。因此,如果视频上有相应的颜色,我们应该使用更高精尖的技术将其进行保存。
同时,对于如此贵重的宝物,我们应该将其尽可能地放置在安保措施良好的地方。如今文物很容易发生偷盗现象,特别是高贵的文物,更容易被相应的盗贼看上。除此之外,也不能有过多的人对其进行近距离的观测或者有直接的接触。因为当许多人接触的时候,就会产生相应的意外。对于这些堪称史诗级的文物,我们还可以动用相关的力量对其进行保护。就比如在世博会中展现的中国非常著名的文物《清明上河图》就是有士兵进行护卫的。因此,在保卫这些文物的时候,我们要加强警卫的力量。
除此之外,学者还要尽快地将其研究,因为这些出土的文物在刚出土的时候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一旦过了时间,可能就会错失相应的而是我们更难的去揭秘这份神秘的宝物。
藏经洞是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被敦煌莫高窟主持王道士(王圆箓)发现的。
洞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4世纪的各种历史文本、绢画、刺绣等文物5万多件。这些珍贵文献用多种文字记载,有汉文、藏文、梵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 康居文等,简直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古代博物馆。
扩展资料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
-藏经洞
-莫高窟
莫高窟千佛洞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据唐书记载,第一窟乃僧人乐尊所开凿,后法良禅师亦在此凿洞静修,僧人开始逐渐多了起来。
藏经洞,即是今日敦煌莫高窟第17窟的俗称,它开凿于第16窟甬道北侧岩壁上,并不十分起眼,若不是王道士清淤修缮,可能至今无缘面世。也许人类天生就向往神秘,藏经洞“重见天日”勾起了人们对那段尘封历史的探索欲望。
藏有四五万件珍宝的它,为何尘封近千年?
从史学家的考证来看,藏经洞封存的原因主要分为两派学说。
一、 避难说
二、 废弃说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1908年《敦煌石室访书记》中说到:
“首当研究之问题,厥为卷本入洞之约略年代,此实有准确之凭证在焉。卷本所题年号,其最后者为宋初太平兴国(976-984)及至道(995-997),且全洞卷本,无一作西夏字者。
伯希和作为较早一批深入莫高窟探险寻宝的探险队长,最先提出洞口封闭原因及年代。
伯希和认为,洞中所藏经卷,标注年号最晚的一批是在宋初时期,而1035年西夏国侵占又此地,以西夏同样尊崇佛教的习惯,也应在洞中留下西夏文经书,但洞中并没有西夏文字,所以藏经洞封闭大概在1035年之前。
(伯希和)
至于封闭原因,伯希和猜测是战乱导致。由于洞中经书绢画陈列杂乱,像匆忙堆砌,所以极有可能是在战乱时,僧人怕宝物被抢夺,仓皇之中把这些宝物杂乱堆在此洞中,急忙封闭入口。
这种观点得到了当时大部分国内学者和欧洲“探险考察队”学者的认同,姜亮夫亦称其乃“宋时西夏之乱,千佛洞下寺僧人”藏经卷文书等封入洞中。
西夏于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占领瓜沙二州,在此之前,敦煌莫高露作为丝路上一个非常繁华的宗教圣地,集合了众多民族的佛教信徒,所以藏经洞中所藏经书也不单只有汉文,还包含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字。但其中最奇怪的一点是,众多文字中唯独不见西夏文,翻阅历史典籍可知,西夏这个民族也是非常信奉佛教的,所以结合1035年战乱、信奉佛教的侵略者、洞中未发现西夏文字等诸多因素,可推测出藏经洞的封闭,主要是为了躲避西夏入侵,所以匆忙之中把诸多珍宝杂乱堆砌到藏经洞之中。
这就是所谓的“避难说”
当然,关于避难说,史学界也产生了分歧,比如有人认为是西夏入侵的战乱,有些认为是当时统治沙州的曹氏归义军政权内部的政变,即1002年曹宗寿逼其叔父,原归义军节度使曹延禄、瓜州防御使曹延端自杀。政变过程中,极有可能是其中一方搜罗了大量珍宝,藏于第十七窟中,但由于计划失败,便无人知晓其中秘密了。
关于避难说,学者贺世哲曾发表过一篇文章,《从一条新资料谈藏经洞的封闭》。此文是从另一个历史角度去分析的,他说11世纪初期,敦煌东边党项势力日渐强盛,把扩张目标放到了河西走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觊觎河西走廊的并不只有东方党项势力,西边信奉伊斯兰教的哈拉汗王朝也在不断向东高歌猛进,一路扩张过来。
受到了双面夹击的严峻形势下,统治沙洲的曹家归义军不得不开始备战工作,因地处特殊,孤立无援,为了防止双方进军破坏,敦煌各个寺院相约之下,把佛教典籍、画卷以及其他各种文卷集中到莫高窟,并封闭于高僧洪的影堂中。为不露痕迹,佛教徒们特意在堵塞窟口的壁上绘制了壁画。
相对于避难说,我更倾向于“废弃说”。
废弃说所指,是说藏经洞本是一处类似“废品收容站”的地方,里面存放了大多遗弃不用的物品,所以陈列上相对杂乱,毫无章法而言。
佛教用物不比寻常用品,寻常用品废弃不用的话,可能就随手扔掉了,但佛教信徒认为这些东西是神圣的,所以就在岩壁上开凿了一个小窑洞,用来存放这些废弃不用的物品,数百年下来,才累积了数万件。
如方广锠认为,这些经卷遗书都是当时敦煌僧众抛弃无用的废品。
之所以说是僧众抛弃的无用废品,原因也是多种的,其中有日本学者所谓“书库改造说”,说的是北宋年间,中国折叶式的佛典写本已逐渐取代了卷轴装的形式,所以之前所用卷本多数被存放到藏经洞中。
了解书画的朋友大概是知道的,在宋时确实出现了“册页”的装裱形式,就是类似于奏折的格式。而在此之前的经文,都是手卷的格式,因为这种格式的转变,会导致就有经卷被统一归类放置,即今日之藏经洞。
当然,同样是废弃说,出发点也并不全都一致,西方学者斯坦因曾入洞,对洞中物品翻检。、
他所记载的是,洞中所有材料大体分在两种包裹内,一是混杂类包裹,其中包含藏文、梵文、于阗文、回鹘文、粟特文的写本、绘画、丝织品及汉文碎片。
二是正规文本包裹,其中有一千多本汉文卷本,每个包裹内都装有十几个写本,其中包括一些藏文经卷。他的最后结论是:藏经洞乃是从敦煌各寺院中收集来的“神圣废弃物的存放处”。
考古家在雷峰塔地宫中,都发现了哪些很珍贵的宝物?
本文2023-10-08 14:27: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0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