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壮族人口很多,却很少听到壮族的历史记载?
因为现在的壮族存在的历史很短,是由其他的民族演变而来的。改用壮族这个名字是建国以后的事情。
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
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1965年10月12日,根据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提议,并征得壮族人民的同意,由国务院正式批准,把僮族的“僮”改为强壮的“壮”字。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总人口数为16926381人 。
扩展资料:
信仰
壮族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壮族民间信仰多神,崇拜天神、雷神、土地神、巨石神、树神、蛙神、花婆神以及祖先神灵等。
魏晋以后,随着道教和佛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壮族宗教信仰体系在其影响下发生了变异,形成以原始的麽教为主,融道教和佛教为一体,信仰多神的“宗教”,并出现了半职业性神职人员——师公。
师公有较完整的教规和组织,但无道教那样严格的修行仪轨,其职能是为民间祈福禳灾,驱鬼事神;所行法事兼具巫、道、释的特点。与此同时,汉族道教的正一道和太一道在壮族地区也有所流行,其神职人员壮语称道公,因其专事念经符咒而少解经文,故民间又称“喃嗼先生”。
道公对道教的教义和教规虽有遵从,但也已经过壮族本土宗教文化的改造而具有方士性质。道公无固定寺院,多以设坛组班的形式进行临时性的法事活动,其祀奉神祗除道教所特有者外,也加进了佛教和壮族本土神。
佛教由于其教义教规,如极乐世界、禁欲素食等,与壮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相牴牾,故对壮族社会的影响并不大。
壮族地区虽有零星佛寺,但规模及住持僧尼人数均远在中原一般寺庙之下,其信徒也多是南居的汉族人。
虽然如此,佛教的一些教义和思想主张,如积德行善、乐善好施等,还是得到了壮族人民的认同,甚至体现佛教生死轮回教义的“前世不修”词语,也成为一些壮族妇女自责的口头禅。
19世纪中叶以后,基督教、天主教等也相继传入壮族地区,并在壮族地区的一些城镇建立基督教、天主教教堂,发展教徒,但影响主要局限于部分城镇居民 。
饮食
壮族是最早栽培和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稻作文化十分发达,稻米也自然成为壮族人民的主食。稻米制作方法多种多样,有蒸、煮、炒、焖、炸等,各种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糍粑、粽子、汤圆等,是壮族人民日常喜爱的食品。
如果掺和其他材料,还可以制成许多更加味美营养的食品,如八宝饭、八宝粥、竹筒饭、南瓜饭、“彩色糯米饭”等。居住在干旱山区的壮族,由于不宜种植水稻,则以玉米为主食。
壮族人民喜食水产,鱼蛤螺蚌,皆为珍味;山林中的菌果、蝉、蛇、禽、兽,也是壮族人民的日常佳肴。
嚼槟榔是壮族的传统习俗,今广西龙州等地的壮族妇女仍有此喜好。有些地方,槟榔是招待客人的必需品 。
建筑
壮族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广西西南和西北部分地区的壮族村寨,还保持着古老的传统住房形式“干栏”,又称“麻栏”。分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关养牲畜和存放杂物。
这种住房形式,是古代百越民族的住房特点,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为它具有适应于南方山区地形、气候和预防毒蛇猛兽侵扰的优点,所以一直延用到现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德保、靖西、巴马等地方的房屋虽然已经朝着现代居室方向发展,为砖石或钢筋混凝土构造,但一些房屋的结构还保留着干栏的基本特征。
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壮族聚居区的“干栏”式建筑,是保留至今最为完整的
-壮族
壮族的先民属古代百越族群,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一脉相承,历史上从先秦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一路沿续着民族血统。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壮族有各种不同的自称,如布越、布依、布土、布侬、布偏等,建国后经民族识别,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僮族改称壮族。
广东的壮族世居连山县境南部。历史上称这里的壮胞为“峒民”。民国17年(1928年)版《连山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发兵征剿,抚其遗孽,设巡检司以管辖之”,总称“宜善九村”。到万历十-年“改程山旧治为宜善巡检司,为县佐”。至今壮区仍流传有“宜善九村外七峒,九村开辟自明朝。一半佷民一半瑶”的俗谚。
从语言、风俗及宗支族谱的调查和史志书记载,以及民间传说等方面考证,连山壮族大部分来自广西。最先到连山定居的为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从广西富川迁至永丰、福堂的陆姓先民。据民国17年(1928年)版《连山县志》的记载,当地壮民大多是在明洪武年间从广西迁来的。永丰乡覃姓的族谱中,有"洪武初来程山古县落籍"的记载(连山宋代称程山,置县治于宜善)。
从族谱考察,部分韦姓先祖自桂北山区的南丹、庆远、都安一带;覃姓于万历九年(1581年)从广西贺县迁来;莫姓分别于永乐、正德、万历前后从封开迁来;贤姓是天顺年间从广西崇化(平乐)迁来;梁姓于成化年间从广西藤县迁来。
由此推断,壮族由广西迁来连山至少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和相邻的汉、瑶族交错杂居,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关系密切。此后形成小聚居的局面,形成独特语言圈和现今的分布状况。
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1965年改写为“壮”。壮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壮族的起源
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
先秦时期,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至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一个被称为“百越”的族群,分布于今广东、广西一带的西瓯、骆越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当时还处于氏族部落社会的发展阶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分兵五路,进军岭南,在越城岭一带曾遇到西瓯人的强烈抵抗。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禄率兵开通灵渠,通粮饷,运军队,秦军才战胜西瓯人,统一了岭南地区,并在岭南设立桂林、南海、象三郡,将该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
据考古资料和史书记载,这时的西瓯、骆越人已经使用铜铁器,开始步入了文明时代。尤其是西瓯人,他们在首领译吁宋的领导下,利用所熟悉的丛林和山地进行作战,能与数十万秦军周旋数年,迫使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说明西瓯人的社会组织已经相当发达,并且能够比较有效地运转,已经进入了部落联盟或酋邦时代。
当时,为了保障南征岭南的军事后勤供给,击败西瓯人的抵抗,秦始皇还派监禄在广西东北部修筑“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灵渠的修筑,极大地便利了五岭南北的交通往来,有利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秦朝统一岭南后,还将大量汉族人口迁居岭南,与越人杂居在一起。从此以后,西瓯、骆越人同内地各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而这种联系,对于岭南西部越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岭南地区(即后来的两广地区)的土著民族,被称为“乌浒”、“俚”、“僚”或“俚僚”,他们是西瓯、骆越的后裔。东汉末年,中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不少大姓豪族为避乱而迁居岭南,从而促进了岭南地区封建化的发展。
受其影响,世居岭南的俚僚大姓贵族,纷纷在各地称雄,使岭南土著民族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合浦的宁氏,桂州的李氏,高凉的黄氏等,都是这时期岭南著名的土著大姓。他们拥有“地方数千里,奴婢万余人,珍宝充积”的财富。与此同时,社会上却存在着大量贫穷的、甚至“父子世代为奴”的普通劳动者。
冼氏是秦汉以来高凉一带的大姓。冼夫人在南朝梁大同初年嫁给南迁的汉人大族、高凉太守冯宝为妻,拥有部落10余万。她自幼聪颖贤明而多谋略,能安抚部众,和辑百越和南迁当地的汉族移民,隋朝时受到隋文帝的嘉奖,被封为谯国夫人。冼夫人为维护国家统一和地方安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后人的敬仰。
唐五代时期,壮族先民仍被称为俚、僚、乌浒(乌武)等,但也出现了以地域或以大族姓氏命名的族称,如“西原蛮”、“黄洞蛮”、“侬洞蛮”或泛称“洞蛮”、“洞氓”等。宋代以后,壮族族称又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撞”、“布土”、“土人”等称谓。
元明以后,被侮译为“獞”,另外还有自称壮、侬、郎、土、沙等。这些称谓原来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明、清时期,“壮”的称呼已广泛见于整个广西和广东西部,成为壮族最普遍的一种族称。1952年统一称为“僮”(音壮)。1965年改写为“壮”。
壮族有什么节日
壮族有“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节日。壮族每年都有几次定期的民歌集会,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牛魂节”,也称“牛王节”、“开秧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也称“鬼节”、“敬祖节”,主要内容是祭祖和祀鬼。
1、“三月三”歌节是壮族最为隆重的民歌集会。壮族一向以能歌著称,壮族民歌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有二三句的,也有三四句以至更多的;流行七字句和腰脚韵。壮歌的特点是善于触景生情,托物取喻,以猜谜、盘问的形式,唱出有声有色、动人心弦的歌词。
2、“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农历四月初八进行。壮族传说中牛王本来是一位天神,奉了玉帝之命下凡来帮助人们耕作。壮族百姓感激它的功劳,便在牛王的诞辰来祭祀牛魂。在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将牛梳洗一番,还要修整牛栏,并且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来到牛栏旁边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头耕牛吃。
3、农历七月十四日的“中元节”,又称“鬼节”主要内容是祭祖和祀鬼。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蒸糕做馍,还会用各种各样的彩色纸裁剪成四季衣裤,来备祭祀使用。白天在家祭祀祖先,天黑了还要到山脚河边,进行野祭,燃香点烛,焚烧纸衣,来祈求野鬼别来做坏事。
广东在战国时期是属于南越国。
古文献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先秦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等等),广东被称为“南越” 。
于公元前204年正式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国都定于番禺。南越国全盛时疆域包括当今中国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南越国是汉朝藩属国。
扩展资料:
先秦古籍对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诸越等,岭南地区分属南越、西瓯、骆越三个部落。但不符合民族的定义,其后裔族群的祖先不同,有大禹(汉族)、雄王(京族)、布洛陀(壮族)、袍隆扣(黎族)等等,故百越并非民族概念。
其中吴越(苏南、浙北)、“闽越”(福建)、“扬越”(江淮)、“南越”(广东)是汉族先民,而“西瓯”(广西北部)、“雒越”(越南北部、海南岛和广西南部)则是京族、黎族等民族的先民。
约在战国前后时期,在广西地区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这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而广东地区人口稀少、政治实体较为松散。春秋时期,广东东江流域内曾出现过一个“缚娄古国”,管辖地域包括今惠州、博罗、东莞、深圳一带。
-南越国
是温州市的瓯ōu区吧
瓯”“区”同声,《说文》: “瓯,……区声”。 “为乌侯切”①。故“瓯”作族称,是指在水泊边居住的人。刘师培在其“古代南方建国考”中说; “瓯以区声,区,为崎岖藏匿之所。从区之字,均以曲义。故凡山林险阻之地,均谓之瓯,南方多林木,故古人均谓之瓯,因名其人为瓯人。瓯是因地多山林险阻而得名”。可见,由于南方多山林险阻,溪谷湖泊,故称居此地的人为瓯人。 瓯、或写作“沤”、“区”、“欧”,是较早时期对越人的族称。《逸周书》:伊尹为四方令,正东有“越沤”,正南有“瓯人”。宋罗泌《路史》记载越瓯诸国中有:“越瓯”谓在合浦洛黎县。“瓯邑” “且瓯”不注地望。“区吴,谓蒙之东区,汉之荔浦也。“瓯余”谓乌程东二十里有瓯余山。“瓯邓”楚国境。周秦时代,人们常称东南沿海的越人为瓯人、且瓯、沤深、越沤。称岭南的人为路人、瓯邓和骆越②,大概是因为这样称呼繁杂不清,后来人们才将原来的人称与越人所在地理位置结合起来称呼,将分布于东南沿海的越人称为东越③或“东瓯”④,将分布于岭南一部分人称为“西越”⑤或“西瓯”⑥。可见,西瓯一名是瓯人加上方位词的被称语词,之所以称为西瓯显然是为了与东瓯相区别。
壮族名称虽随代而异,其主要源流:瓯一瓯骆一西瓯骆一西瓯骆越一乌浒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侬一壮,实为一脉相承。(摘自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注:
①曲阜桂馥学《说文解字义证》卷四十。
②顾野王《舆地志》 “交趾周时为骆越,秦时曰西瓯”。
③④《史记》东越列传7卷一一四。
⑤《百越先贤志·自序》
⑥《山海经》郭璞注: “瓯在闽海中,郁林郡为西瓯”。
(瓯)
ōu
(1) ㄡˉ
(2) 小盆。
(3) 杯:~子。茶~。酒~。金~(a金属酒器;b喻国土完整,亦指国土,如“~~永固”)。
(4)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的别称:~绣。~剧。
(5) 郑码:HOYS,U:74EF,GBK:EAB1
(6) 笔画数:8,部首:瓦,笔顺编号:13451554
详细注解:
--------------------------------------------------------------------------------
瓯
瓯
ōu
〔名〕
(1) (形声。从瓦,区(ōu)声。本义:盆盂类瓦器)
(2) 同本义 [earthy ware]
瓯,小盆也。——《说文》
流丸止于瓯臾。——《荀子·大略》
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南史·朱异传》
(3) 又如:瓯杓(瓦盆和木瓢)
(4) 杯;盅 [small cup]
超宗既坐,饮酒数瓯。——《南齐书·谢超宗传》
(5) 又如:茶瓯;酒瓯;瓯臾(瓯与臾。比喻地面凹陷不平之处);瓯窭(狭小的高地);瓯抠(凹凸不平。形容相貌奇异)
(6) 古代地名 [Ou down]。故地在今浙江省温州市
(7) 古水名,即永宁江,今称瓯江 [Ou river],浙江省第二大河,上源龙泉溪,经温州市入东海。瓯亦为温州市的别称
常用词组
--------------------------------------------------------------------------------
瓯脱地
ōutuōdì
[no-man's land on the border] 两个国家交界的地方没有划定界限的区域
瓯穴
ōuxué
[pothole] 由于水涡旋带动石块或砾石的研磨作用在河流溪间的岩石床址上形成的圆洞
瓯子
ōuzi
[bowl;handleless cup] [方]∶用于饮酒或喝茶的小容器
(一)“瓯”为何物
[编辑本段]
现在一说到“瓯”,大家都不难理解,这是温州的简称。其实在专家的眼里,这个“瓯”显得并不这么简单,说法多多,乃至无定论。
1“瓯”是器物?
有学者认为,瓯是一种放东西的器物。据说远古时,今温州地域内因为大量生产这种叫“瓯”的器物,所以就拿“瓯”这个字来给这个地方取名。“瓯”字出现了瓦字旁,很明显也容易理解,应该指制陶器窑业发达的小方国。但有专家表示异议,虽然古籍上对“瓯”的解释为“小盆也”,但其外形等特征,与小盆、小碗、小盂、杯、茶瓯、茶盏等器物之间究竟有多大区别?不同处在哪里?眼下对此尚无定论。再者,与“瓯”有关的一些早期文献中,也并未看到与浙南有相关的说法。就算是最早见于唐代一些诗文中的“越瓯”,其实时间也很迟了,而且“越瓯”多数指的是瓯窑青瓷,而这种瓷是在东汉晚期才出现。如此说来,因为瓯人发明瓯器而得名的说法似乎又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
2“瓯”是瓯人?
在众多的史籍中,还曾出现“沤”“欧”“区(音ou)”等多种写法,对温州历史掌故研究精深的清末大学问家孙诒让先生主张这几个字“实一字也”,也就是说这几个字互通。对此,也有学者表示异议。此外,还曾出现将“瓯”、“且欧”、“区深”、“越沤”理解为浙南的东瓯的现象,胡珠生先生对此予以反对,称这些提法与“瓯”的正解相背离,是不成立的。
从“瓯”这个字的字根偏旁上来考察,根据《说文解字》中的说法是,“区,-区,臧隐也,从品,在匚中,意思是指海湾小山出没的样子。1988年,金祖明先生认为,“区”与“欧”两字,从字义上看,应该指一处较大范围内地域,这个区域是受三面或者四面临水环抱的岛或洲一类的小国。“沤”则表示四面深水并且激流回旋多水泡的小方国。
1990年,朱俊明先生撰文对“瓯”进行解释,他主张“瓯”指瓯人,起源于太湖周围和杭州湾一带。朱先生认为“瓯”不是华夏语汇,《周礼·职方氏》中说:“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这里的“具区”应该指先秦时期苏南和浙江境内的众多小湖泊,尤其是濒海地区的陆地被水分割而成的大小岛屿。在当地的土著语言中,“具区”就是对于这种水泽的泛称。而对在这些水泽旁和附近岛屿中生息的人来说,基于环境生态的特别,因此被称为“瓯人”,实质上是“区人”。“瓯”与“具区”,是华夏文字对于瓯人同一语汇的胶着语音的急、缓两种译法。《尚书》及《史记》中的记载,“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则是将这些在水中陆地生活的“瓯人”意译为“岛夷”,而《山海经·海内南经》说“瓯居海中”正与此相符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岛夷”似乎是华夏人士按地理环境特点对“瓯人”作出的最确当的意译。
3“瓯”是神鸟?
蔡克骄先生认为,类似于上述的传统考据训诂方法来研究温州古史,有陷入困境之虞。于是,他尝试用图腾崇拜方法来解读这一历史之谜。图腾是外来语,严复认为图腾是群体的标志,旨在区分群体。马克思曾对其作了本质界定,称“图腾”表示氏族的标记或符号。是“神化了”的标记或符号。
蔡克骄先生曾撰文称,从大量的考古学、文献学、民族学等资料中发现,东南沿海的民族大多是鸟图腾。如此说来,瓯人的图腾会是什么呢?瓯地濒临东海,对于在沿海陆地和岛屿上生活的瓯人来说,最常见的鸟类便是瓯(鸥)鸟。鸟取名为瓯,是以其鸣叫的声音来定的。以动物鸣叫声来称呼该动物,并以该动物为本氏族族称,这在中国古代民族中并不少见。
鉴于瓯鸟与瓯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当时生活在沿海的瓯先民最初的经济生活以渔猎为主,大量的瓯鸟遭到射杀而影响了瓯人的生活来源。为了保护生态和为了生存,瓯人在到了新石器时代便进入图腾崇拜阶段,瓯鸟也就成了神鸟。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在《浙江新石器图录序》中提到,温州出土的新石器中,箭镞较多是温州的特点。
当瓯人的生产方式逐步转为原始农业,制作和使用陶器,加上此时中原地区已进入文明社会,随着与外界交往的逐步加强,瓯人活动的温州一带也就有了“瓯”的叫法了。
逍遥湖景区位于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上茯荔村, 距市区20公里,距漓江2公里,是桂林旅游东线的一颗明珠。
景区古木参天,密林环绕,溪流淙淙,绿水粼 粼,飞瀑流泉,美不胜收。属于以山、林、溪、湖为主体的自然生态景区,核心景点为逍遥湖。景区重建了以逍遥楼为主的历史名楼名亭名宅,通过仿古园林建筑、石刻诗词文章、历史名人趣事、坊间古风名俗, 再现了底蕴深厚的桂林历史文化。
逍遥楼简介
始建于唐代初期的逍遥楼,当年就立在如今桂林市解放东路解放桥头附近。唐武德四年(621年),桂州大总管李靖以独秀峰为中心修建起桂州“子城”后,逍遥楼就座落在子城的城墙上。
逍遥楼的“逍遥”一词,源自战国著名思想家庄子的名篇“逍遥游”。庄子提倡“至人无己”,超脱自我,摆脱一切精神束缚。其目的正是让游客忘却自我,放松心态,延长在桂林的休闲时间。令人惊叹的是,早在1000多年前,“逍遥楼”就为桂林的旅游业作出了准确的定位……
冒险树简介
秦朝之前的桂林先民称之为“西瓯”。西瓯先民既在江河穴洞捕鱼擒兽,果腹充饥;也在丛林摘果觅食,攀援嬉戏。朋友,请到逍遥湖来,寻觅桂林祖先的踪迹,体验丛林穿越的乐趣!
针对全天候面对电脑,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都市学生、都市白领特别奉献一条健康线路。设计者特别加入了铁路桥、上坡渔网道等能锻炼全身肌肉平衡的障碍环节。玩家完成这条线路后,排汗量是进行一千米快跑运动的2-3倍,不仅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还对减肥塑身有一定的功效。
本文2023-08-04 13:41: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