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官制是怎么样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元朝的官制是怎么样的,第1张

  元朝的前身是蒙古汗国,由成吉思汗所建。当时官制比较简单,实行领主分封制。元朝统一中国后,国家规模超过汉、唐,蒙古汗国官制已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为了行使有效的国家管理,蒙古统治者对历代中原王朝官制,特别是金朝官制,多所借鉴,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元朝官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元朝的官制是怎么样的,希望大家喜欢!

  元朝官制之中央官

 元朝中央最重要的机构是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

 元朝不采用隋唐确立的三省制度,而是沿用金朝尚书省制度,更名为中书省。中书省是由蒙古汗国时侍卫官必阁赤演化而来,又称都省,为管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名誉上的长官是中书令,由皇太子兼任,称“行中书令”或“领中书令”,但并不常设,元代只有四个皇太子兼任此职,而且“首居重器,未尝事事”(《秋涧集》卷八四),“名虽如是,实则未闻”(《青崖集》卷四)。实际上中书省的长官是右丞相和左丞相,总领省事,裁夺庶政。元制尚右,右丞相地位高于左丞相。平章政事是丞相的副贰,左右丞、参知政事为执政官,统称宰执。又有参议中书省事,掌管左、右司文牍,并可参决军国重事。左、右司,各设郎中、员外郎、都事等官。中书省统领六部。六部皆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等。六部职掌与宋朝相仿,惟兵部不掌军政,只负责邮传屯牧。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元朝曾三次设立尚书省,与中书省分权,但时间都不长(三次设置合计八年),所以终元之世基本上实行的是一省制。

 需要指出的是,元代宰执官名运用十分混乱,原因是相当长时间内被用于赏功加官,到元中期恶性发展,从京官到外官,从文职到武职,甚至佞幸、僧道之类,往往都被授予宰执头衔,有时前面加“遥授”字样,有时则径称丞相某某、平章某某,职官、加官颇难分辨。直到元朝后期,加官宰执头衔才得到控制。

 枢密院是最高统军机构。除怯薛外,“ 天下 兵甲机密之务,凡宫禁宿卫、边庭军翼、征讨戍守、简阅差遣、举功转官、节制调度,无不由之”(《元史·百官志二》)。最高长官枢密使,也不常设,实际上的长官是知枢密院事,下设同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佥枢密院事、同佥枢密院事、院判、参议等官。元朝枢密院与宋、金枢密院略有不同,即遇有大征伐,另在用兵处分置行枢密院。行枢密院简称行院,是临时性的,事已则罢。元朝军队分宿卫(戍卫京师)和镇戍(镇守全国各地)两大系统。宿卫军又分怯薛和五卫亲军。怯薛军入元后仍然保留,处于功勋军的地位,设怯薛长,归皇帝亲自统辖。怯薛待遇优厚,元朝高级军政官员多出身于怯薛。所以,官员以怯薛出身者最显贵。五(左、右、中、前、后)卫亲军是中央常备军,各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等官,由枢密院管辖。镇戍军也由枢密院调动,有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其编制为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牌子四级,分别由万户、千户、百户、牌子头统率。各级军官都是世袭,地位高于文官。

 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忽必烈曾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草木子·杂制篇》)。设官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元代御史台地位高于唐、宋,一改以往以低品位官员监察高品位官员的传统。御史台直属机构有殿中司和内察院。殿中司设殿中侍御史,主管检查朝廷 礼仪 、 考核 京官。内察院设监察御史,主管刺探举报各种违法之事,有一定独立性,称作天子的耳目之司。元朝还在江南、陕西分设行御史台。御史台(内台或总台)与江南行台(南台)、陕西行台(西台)分辖二十二道,腹里与河南、辽阳二行省八道隶内台,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十道隶于南台,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四行省四道隶于西台。每道设肃政廉访司(初设时称提刑按察司),置使、副使、佥事、经历等员。廉访官分临所管道监察,称为分司,每年八月至次年四月出巡,监察地方官吏,复审案件。元代御史台可以自选从总台到肃政廉访司的官员(需奏皇帝批准),这在历朝监察官的设置上是绝无仅有的,反映了元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元朝是一个开放型的政权,重视利用中外各种宗教加强思想统治,因此设有管理宗教事务的各种机构。最重要的是宣政院和崇福司。宣政院设院使、副使、同知、佥院、同佥、院判、参议等官,主管全国释教僧徒及吐蕃事务。吐蕃著名佛教领袖八思巴曾为宣政院第一任总领,被尊为“帝师”、“大宝法王”。如吐蕃有事,宣政院另设分院往治。崇福司,一度改称崇福院,掌管也里可温(基督教)事务,管理本教教士和十字寺(教堂)。设官有崇福使、同知、副使、司丞、经历、都事、照磨等官。据考证,元朝有也里可温教寺院72所。道教则由集贤院兼管。江南道教由皇帝敕封的正一道天师掌领。元朝对各种宗教寺院大加保护,主管祭祀典礼的太禧〔xi喜〕宗禋〔yin因〕院同时负责对寺院的修缮。

 元朝称院的机构特别多,主要有两类。一类设官是院使、同知、副使等。除前面提到的几个以外,还有宣徽院,掌管皇帝酒膳及朝廷筵宴。光禄寺是宣徽院的子机构。太常礼仪院,掌管礼乐、祭享宗庙社稷、封赠谥号等事。太史院,掌管天文历法之事。太医院,掌管医药和各种医药机构,同时制奉御用医药。将作院,掌管官府 手工 业。通政院,掌管全国驿站,后分置大都、上都两院。典瑞院,掌管皇帝的印玺信物。中政院,掌管皇后宫中财政、营造、供给。储政院,初名詹事院,掌管辅翼皇太子之事。另一类设官是各种名目的学士。有翰林兼国史院,负责拟写诏令,纂修国史。蒙古翰林院,负责翻译文字。集贤院,负责学校和征集人才,同时兼管道教、阴阳、占卜等事。下辖国子监和国子学。监负责学的教令,设祭酒、司业、丞等官。学负责教授生徒,以博士领衔管理。又有蒙古国子监和蒙古国子学,不隶集贤院,而归蒙古翰林院管理。奎章阁学士院,掌管进呈经史书籍,考校 历史 ,纂修《经世大典》。下辖群玉内司,掌管图书宝玩;艺文监,主管以八思巴文字翻译儒学经典。

 此外,还有称府、称寺、称司、称监的机构。称府的有大宗正府,设扎鲁忽赤若干,由诸王为之长,掌管治理诸王、驸马以下蒙古、色目人的刑名诉讼,也兼管蒙、汉相关的刑狱。侍正府,设侍正府侍、同知,掌管内廷近侍之事。称寺的机构设卿、少卿。多为主管斡耳朵的机构。如长庆寺、长秋寺、承徽寺、长宁寺、延徽寺等。蒙元皇帝、皇后的斡耳朵各有私产和人户,死后由亲族继承。除这一类机构外,还有武备寺,掌管兵器的制造和供应。太仆寺,掌管马政。尚乘寺,掌管皇帝御用车马。值得注意的是元朝不设大理寺,以其职掌归入御史台。称监的机构有太府监,设太卿、太监、少监,掌管财务库藏。领内、右、左库藏。都水监,设监、少监、丞,掌管河堤渠防。又在地方分设大都河道提举司,山东、河南行都水监等机构。秘书监,设卿、太监、少监,掌管图书。司天监,设提点、监、少监,掌管历象研究及教学。又有回回司天监,设官同司天监,是少数民族星象学者观察天象的专门机构。设司的机构有大司农司,设大司农、卿、少卿,掌管农桑、水利及赈济之事。大都(今北京)留守司,设留守、同知、副守,掌守卫京城。

元朝官制之地方官

 元朝地方有两个系统,一是行省系统,一是土司系统。

 行省,即行中书省,也简称省。元朝以大都为都城,称河北、山东、山西之地为“腹里”,直属中书省管辖。腹里之外,分设岭北、辽阳、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湖广、江西、江浙等十个行省。“省”,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行省是中书省分出来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设官同中书省,亦有丞相、平章、右左丞、参知政事、郎中、员外郎、都事等。这种制度是从金朝学来的,金朝叫行尚书省,是临时的,不常设;元朝定型为常设的机构。以后,行省又演化为大行政区的代名词。明、清时候,行省作为官署名不复存在,但作为大行政区的代名词则沿用下来。行省下是路、府、州、县。路分上路和下路,满10万户为上路,不及10万户为下路, 地理 位置重要的地方,不论人口数亦可置上路。路设总管府,长官称达鲁花赤,总管副贰。下有同知、治中、判官、推官等官,下辖儒学(学校)、司狱司、织染局、杂造局、录事司等分管各项专门事务的部门。府的设置不普遍,有的直属中书省,有的隶属于行省,有的隶属于路。府之下有的直辖州县,有的不辖州县。府设达鲁花赤、知府(或府尹)为长官,又有同知、判官、推官、知事、提控案牍等员分管各项具体事务。州按所辖民户多少分为三等,江南、江北标准不一。江南50000户以上为上州,30000户以上为中州,不及30000户为下州。江北15000户以上为上州,6000户以上为中州,不及6000户为下州。州设达鲁花赤、知州为长官,其他设官如同府制。县也按所辖民户多少分为三等。江南以30000户以上、10000户以上、10000户以下划为上、中、下县。江北以6000户以上、2000户以上、2000户以下划为上、中、下县。县设达鲁花赤为长官,下设县尹、县丞、主簿、尉、典史等官。在比较重要的地方设巡检司,如浙江行省泉州路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琉球(今台湾)等地。

 土司设置于边陲少数民族地区。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元帅府、万户府、千户所等机构。设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元帅、万户、千户等官,由少数民族首领担任。有的土司设在行省之内,如湖广、云南、辽阳等行省;有的设在行省之外,如维吾尔、吐蕃等。元朝土司的设置,是唐朝羁縻州县的进一步制度化,以后为明、清两朝继承下来,对巩固祖国的统一很有作用。

 元朝以蒙古族为统治民族,把人户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四等人户在 政治 待遇上显分优劣,从中央官到地方官的设置上都有突出的反映。高级官员基本上为世袭蒙古、色目贵族和极少数汉人官僚所垄断,而汉人官僚也往往充任副职。如中书省,右丞相必须是蒙古人,色目人可任左丞相,而汉人只能任平章政事。有元一代,非蒙古人做丞相的只有三人。御史台也是一样,“台端非国姓不以授”(《元史·太平传》)。台端,指御史大夫。国姓,指蒙古人。至于地方行中书省长官丞相、平章政事,更是非蒙古人不任。元朝还有一个特殊的官名“达鲁花赤”,蒙古语“镇守者”的音译,按规定由蒙古人(偶有色目人)担任。中央许多机构,地方路、府、州、县,非蒙古军的万户府、千户所,都设有此官。达鲁花赤的设置,也体现了强化蒙古贵族统治的特点。

元朝官制之官职

 一、中央政权

 (一)三公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燮阴阳,经邦国。又有所谓大司徒、司徒、太尉之属,或置,或不置。其置者,或开府,或不开府。

 (二)中书省

 (1)中书令一员,银印,典领百官,会决庶务。

 (2)右丞相(注:元朝以右为上,与前代不同)、左丞相各一员,正一品,银印,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

 (3)平章政事四员,从一品,掌机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

 (4)右丞一员,正二品,左丞一员,正二品,副宰相裁成庶务,号左右辖。

 (5)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副宰相以参大政,而其职亚于右、左丞。

 (6)参议中书省事,秩正四品,典左右司文牍,为六曹之管辖,军国重事咸预决焉。

 (7)右司、左司,郎中二员,正五品;员外郎二员,正六品;都事二员,正七品。

 (三)六部

 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之政令。

 户部,掌天下户口、钱粮、田土之政令。

 礼部,掌天下礼乐、祭祀、朝会、燕享、贡举之政令。

 兵部,掌天下郡邑邮驿屯牧之政令。

 刑部,掌天下刑名 法律 之政令。

 工部,掌天下营造百工之政令。

 以上六部各置尚书三员,正三品;侍郎二员,正四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又以吏、户、礼为左三部,以兵、刑、工为右三部。各置尚书二员,侍郎二员,郎中四员,员外郎六员,总领三部之事。

 六部下设有各类分工精细、名目繁多的院、台、府、监、库、司、局、寺、仓、署、所等官署,职数和品阶一应俱全。

 (四)枢密院

 枢密院,秩从一品,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凡宫禁宿卫,边庭军翼,征讨戍守,简阅差遣,举功转官,节制调度,无不由之。

 置知院六员,从一品;同知四员,正二品;副枢二员,从二品;佥院二员,正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参议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从五品;都事四员,正七品;承发兼照磨二员,正八品;架阁库管勾一员,正九品;同管勾一员,从九品;掾史二十四人,译史一十四人,通事三人,司印二人,宣使一十九人,铨写二人,蒙古书写二人,典吏一十七人,院医二人。

 枢密院下设有客省使、断事官、行枢密院、右卫、左卫、中卫、前卫、后卫等官署。

 (五)御史台

 御史台,秩从一品。大夫二员,从一品;中丞二员,正二品;侍御史二员,从二品;治书侍御史二员,正三品,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

 后定置御史大夫二员、中丞二员、侍御史二员、治书侍御史二员,品秩如上;经历一员,从五品;都事二员,正七品;照磨一员,正八品;承发管勾兼狱丞一员,正八品;架阁库管勾兼承发一员,正九品;掾史一十五人,译史四人,知印二人,通事二人,宣使十人,台医二人,蒙古书写二人,典吏六人,库子二人。

 御史台下设有殿中司、察院、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等官署。

 (六)大宗正府

 大宗正府,秩从一品。国初未有官制,首置断事官,曰札鲁忽赤,会决庶务。凡诸王驸马投下蒙古、色目人等,应犯一切公事,及汉人奸盗诈伪、蛊毒厌魅、诱掠逃驱、轻重罪囚,及边远出征官吏、每岁从驾分司上都存留住冬诸事,悉掌之。至元二年,置十员。三年,置八员。九年,降从一品银印,止理蒙古公事。以诸王为府长,余悉御位下及诸王之有国封者。又有怯薛人员,奉旨署事,别无颁受宣命。十四年,置十四员。十五年,置十三员。二十一年,置二十一员。二十二年,增至三十四员。二十八年,增至四十六员。大德四年,省五员。十一年,四十一员。皇庆元年,省二员,以汉人刑名归刑部。泰定元年,复命兼理,置札鲁忽赤四十二员,令史改为掾史。致和元年,以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并怯薛军站色目与汉人相犯者,归宗正府处断,其余路府州县汉人、蒙古、色目词讼,悉归有司刑部掌管。正官札鲁忽赤四十二员,从一品;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七品;承发架阁库管勾一员,从八品;掾史十人,蒙古必阇赤十三人,通事、知印各三人,宣使十人,蒙古书写一人,典吏三人,库子一人,医人一人,司狱二员。

 (七)宣政院

 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亦别有印。如大征伐,则会枢府议。其用人则自为选。其为选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以国师。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定置院使一十员,从一品;同知二员,正二品;副使二员,从二品;佥院二员,正三品;同佥三员,正四品;院判三员,正五品;参议二员,正五品;经历二员,从五品;都事三员,从七品;照磨一员,管勾一员,并正八品;掾史十五人,蒙古必阇赤二人,回回掾史二人,怯里马赤四人,知印二人,宣使十五人,典吏有差。

 (八)太禧宗禋院

 太禧宗禋院,秩从一品,掌神御殿朔望岁时讳忌日辰禋享礼典。天历元年,罢会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总制之。初,院官秩正二品,升从一品,置参议二员,改令史为掾史。二年,改太禧宗禋院,置院使六员,增副使二员,立诸总管府为之属。凡钱粮之出纳,营缮之作辍,悉统之。定置院使都典制神御殿事六员,同知兼佐仪神御殿事二员,副使兼奉赞神御殿事二员,佥院兼祗承神御殿事二员,同佥兼肃治神御殿事二员,院判供应神御殿事二员,参议二员,经历二员,都事二员,管勾、照磨各一员,掾史二十人,译史四人,知印二人,怯里马赤二人,宣使一十五人,断事官四员,客省使大使、副使各二员。

 (九)储政院

 储政院,秩正二品。至元十九年,立詹事院,备左右辅翼皇太子之任,置左、右詹事各一员,副詹事、詹事丞、院判各二员,吏属六十有二人,别置宫臣宾客二员,左右谕德、左右赞善各一员,校书郎二员,中庶子、中允各一员。三十一年,太子裕宗既薨,乃以院之钱粮选法工役,悉归太后位下,改为徽政院以掌之。大德九年,复立詹事院,寻罢。十一年,更置詹事院,秩从一品,设官十二员。至大四年罢。延佑四年复立,七年罢。泰定元年,罢徽政院,改立詹事如前。天历元年,改詹事院为储庆使司。二年罢,复立詹事院。未几,改储政院,院使六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佥院二员,从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司议二员,从五品;长史二员,正六品;照磨二员,管勾二员,俱正八品;掾史一十二人,译史四人,回回掾史二人,通事、知印各二人,宣使十人,典吏六人。

 二、地方政权

 (一)行中书省(职同中央中书省)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至元二十四年,改行尚书省,寻复如旧。至大二年,又改行尚书省,二年复如旧。每省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右丞一员,左丞一员,正二品;参知政事二员,从二品,甘肃、岭北二省各减一员;郎中二员,从五品;员外郎二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七品;掾史、蒙古必阇赤、回回令史、通事、知印、宣使,各省设员有差。旧制参政之下,有佥省、有同佥之属,后罢不置。丞相或置或不置,尤慎于择人,故往往缺焉。

 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统有十二路、七府。

 江浙等处行中书省,统有三十路、一府。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统有十八路。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统有三十路、三府。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所辖之地,惟陕西四路、五府。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统有九路、五府。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统有七路、一府。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统有七路、二州。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国初,太祖定都于哈剌和林河之西,因名其城曰和林,立元昌路。中统元年,世祖迁都中兴,始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大德十一年,改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至大四年,省右丞相。皇庆元年,改岭北等处行中书省,设官如上,治和宁路,统有北边等处。

 云南等处行中书省,统有三十七路、五府。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至元二十年,以征日本国,命高丽王置省,典军兴之务,师还而罢。大德三年,复立行省,以中国之法治之。既而王言其非便,诏罢行省,从其国俗。至治元年复置,以高丽王兼领丞相,得自奏选属官,治沈阳,统有二府、一司、五道。

 (二)宣慰使司(职同中央宣政院)

 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

 宣慰使司,秩从二品。每司宣慰使三员,从二品;同知一员,从三品;副使一员,正四品;经历一员,从六品;都事一员,从七品;照磨兼架阁管勾一员,正九品。凡六道:山东东西道,益都路置。河东山西道,大同路置。淮东道,扬州置。 浙东道,庆元路置。荆湖北道,中兴路置。湖南道。天临路置。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秩从二品,使三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历二员,知事二员,照磨兼架阁管勾一员。

 (三)诸路万户府

 上万户府,管军七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俱正三品,虎符;副万户一员,从三品,虎符。

 中万户府,管军五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俱从三品,虎符;副万户一员,正四品,金牌。

 下万户府,管军三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俱从三品,虎符;副万户一员,从四品,金牌。其官皆世袭,有功则升之。每府设经历一员,从七品;知事一员,从八品;提控案牍一员。

 镇抚司,镇抚二员,蒙古、汉人参用。上万户府正五品,中万户府从五品,俱金牌;下万户府正六品,银牌。

 上千户所,管军七百之上。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俱从四品,金牌;副千户一员,正五品,金牌。

 中千户所,管军五百之上。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俱正五品,金牌;副千户一员,从五品,金牌。

 下千户所,管军三百之上。达鲁花赤一员,千户一员,俱从五品,金牌;副千户一员,正六品,银牌。

 弹压二员,蒙古、汉人参用。上千户所从八品,中下二所正九从九品内铨注。

 上百户所,百户二员,蒙古一员,汉人一员,俱从六品,银牌。

 下百户所,百户一员,从七品,银牌。

 (四)诸路总管府

 诸路总管府,至元初置。二十年,定十万户之上者为上路,十万户之下者为下路,当冲要者,虽不及十万户亦为上路。上路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一员,并正三品,兼管劝农事,江北则兼诸军奥鲁,同知、治中、判官各一员。下路秩从三品,不置治中员,而同知如治中之秩,余悉同上。至元二十三年,置推官二员,专治刑狱,下路一员。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或二员,照磨兼承发架阁一员,司吏无定制,随事繁简以为多寡之额;译史、通事各一人。

 (五)散府

 秩正四品,达鲁花赤一员,知府或府尹一员,领劝农奥鲁与路同;同知一员,判官一员,推官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一员。所在有隶诸路及宣慰司、行省者,有直隶省部者,有统州县者,有不统县者,其制各有差等。

 (六)诸州

 中统五年,并立州县,未有等差。至元三年,定一万五千户之上者为上州,六千户之上者为中州,六千户之下者为下州。江南既平,二十年,又定其地五万户之上者为上州,三万户之上者为中州,不及三万户者为下州。于是升县为州者四十有四。县户虽多,附路府者不改。上州:达鲁花赤、州尹秩从四品,同知秩正六品,判官秩正七品。中州:达鲁花赤、知州并正五品,同知从六品,判官从七品。下州:达鲁花赤、知州并从五品,同知正七品,判官正八品,兼捕盗之事。参佐官:上州,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中州,吏目、提控案牍各一员;下州,吏目一员或二员。

 (七)诸县

 至元三年,合并江北州县。六千户之上者为上县,二千户之上者为中县,不及二千户者为下县。二十年,又定江淮以南,三万户之上者为上县,一万户之上者为中县,一万户之下者为下县。上县,秩从六品,达鲁花赤一员,尹一员,丞一员,簿一员,尉一员,典史二员。中县,秩正七品,不置丞,余悉如上县之制。下县,秩从七品,置官如中县,民少事简之地,则以簿兼尉。后又别置尉,尉主捕盗之事,别有印。典史一员。巡检司,秩九品,巡检一员。

 (八)诸军

 唯边远之地有之,各统属县,其秩如下州,其设官置吏亦如之。

 诸蛮夷长官司。西南夷诸溪洞各置长官司,秩如下州,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参用其土人为之。

 各处脱脱禾孙,掌辨使臣奸伪。正一员,从五品;副一员,正七品。

1 战国的官制是怎样的

2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

3 元朝的中央官制怎样的

4 元朝地方政权

5 有关揭傒斯的轶事典故

南宋末年,张天师道即与元室结上关系,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之前,效法成吉思汗对邱处机的礼聘,遣密使入龙虎山,向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密求符命,可大称元室二十年当统一天下。

南宋亡后,忽必烈於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召见可大之子第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待以客礼,命主领江南道教,赐银印。次年(公元1277),又醮於长春宫,赐号「演道灵应冲和真人」,给二品银印,命主江南道教事,准许自给牒度人为道士。此后,历代正一天师皆被元室封为「真人」,命袭掌三山符箓、江南诸路道教事。元世祖对张宗演的两次接见,使他获得了不同寻常的头衔和职务。

首先是天师头衔。元世祖在其《制》文中称宗演为「嗣汉三十六代天师」,等於以官方名义正式承认了「天师」头衔。在此之前,张陵后人虽自称天师,民间也以此相呼,但从未受到官方认可,宋代皇帝仅赐以「先生」号。正式用官方名义承认张陵子孙为天师始於元始祖忽必烈,也只有元朝政府如此做,到明太祖即位即取消了天师称号。

其次是主领江南道教的权力。南宋末张可大受命提举三山符箓,权限不及此,现张宗演主领江南道教,便与全真道分治南北,成为道教诸派中发展最盛,势力范围较广的一个派别,其发展远远超过了茅山宗和阁皂宗。入元以后,从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到第四十一代天师张正言,均受元室尊崇,封为真人,尊称天师,命掌江南道教,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殊荣,是龙虎山张天师道获得较大发展的时期。历代天师受命主管江南道教,不仅江南符箓派的教务受其统领,全真道之在江南者,亦受其统辖。江南道教各派宫观的赐额,道官、道职的任命,以及道官封号的赐予等,皆须经天师的首肯和转达。这使得历代天师的首领地位日渐巩固,以至到元代中后期,以天师为首领的龙虎宗逐渐形成为南方道教的重心,其馀道教符箓派一步步结合到它周围,最后组成一个大的道派--正一道。

蒙古人早期一直信奉萨满教,这是蒙古土生土长的宗教,也是蒙古的国教。但是后来道教一度在蒙古大行其道,煊赫一时,大有代替萨满教,成为蒙古国教的势头。但是,没过多久,道教突然就变得式微了,佛教强势突起,而且还最终成为蒙元的国教。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道教之所以兴盛,要得力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道教全真教教主丘处机。全真教原先是金国的一个很庞大的教派,丘处机也很早就赫赫有名,被世人称为“活神仙”。铁木真成为成吉思汗后,听到丘处机的贤名,又听说他会长生不老之术,于是便多次派人去金国邀请他到蒙古国都曲雕阿兰见面,希望能够获得长寿秘方。

不过,由于那时候蒙古人是金国的死对头,蒙古人想灭金国的心,普天下都知道。因此,成吉思汗虽然盛情,但丘处机却一直装聋作哑,不去。后来,成吉思汗在拿下金国中都(燕京)后,暂时放弃进攻金国,率大军西征,对西域国家进行砍瓜切菜似的屠杀,丘处机为拯救黎民苍生,才决定前往西域劝阻成吉思汗。

丘处机虽然没能劝服成吉思汗西征,但对阻止成吉思汗滥杀无辜也起到重要作用。成吉思汗也为丘处机的人品学识所折服,对他非常尊重,特意在燕京给他修建长春宫,同时,对所有全真教的弟子,都十分的器重。

成吉思汗去世后,成吉思汗的儿子,监国拖雷,以及后来的大汗窝阔台也都十分器重道教。拖雷的妻子梭鲁和帖尼还给了所有在全真教中有名的道长以荣誉称号。窝阔台则以燕京为中心,在全国各地给道教修建了大量的道观。遍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各个地区。而且这些道观都修建得非常气派华丽,成了当时百姓最重要的朝圣之地。道教也成为蒙古最受尊重的宗教,全国的道士甚至发展到了30多万人。

此外,蒙古统治者还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耗时数年,编撰了共七千八百余卷的道教经卷《玄都宝藏》。可以说,蒙古统治者虽然并没有封道教为国教,实际上,那时候道教是取代了蒙古本土萨满教地位的。

那么,全真道教为什么能够受到蒙古统治者那么大的器重呢?其实,除了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特殊的关系外,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全真教是当时金国的第一大教,信徒非常多,影响力非常大。蒙古要想彻底灭亡金国,除了武力准备外,收拾人心也是他们十分看重的。因此,重视全真教,给全真教足够的地位,这对缓解金人的仇蒙情绪,增加金人对蒙古人的亲和力,尽快打败金国,是要起到很大作用的。

不过,当蒙古人完全拿下金国后,全真道教在政治上的作用就不大了。而另一个教在蒙古异军突起,这个教就是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兴起的原因,得力于忽必烈。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当了大汗以后,为了灭亡南宋,采用了一个大包围,先派忽必烈进攻大理(云南),然后迂回包抄四川。忽必烈要灭大理,从四川穿过显然是不现实的,只能通过藏区。要顺利通过藏区,就不能受到藏区的抵制。在这种情况下,忽必烈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和他的老婆一起拜当时藏区佛教的年轻首领八思巴为师。接受摩顶受戒。这件事得到了藏区人极大的好感,因此,忽必烈在通过藏区到达云南的路上,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限制。

而当八思巴成为忽必烈的师傅以后,佛教的地位也空前提高起来。

同时另一方面,道教由于迅猛发展,因此,教徒作恶的事情也多次发生,尤其是对包括佛教在内的其它教派的逼仄和压迫,强抢佛教庙宇,欺辱佛教僧人等等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并且,道教还炮制证据,诬说佛教祖宗释迦摩尼是道教祖宗老子的徒弟。在这种情况下,八思巴等佛教大师利用他们和忽必烈等蒙古高层的关系,撺掇蒙古统治者召开佛道大辩论。要想在教义上打败道教,取代道教在蒙古的地位。

我们说了,由于金国已灭亡,蒙古面对的主要敌人的南宋,因此,道教在政治上的作用,已经低于佛教在政治上的作用。八思巴一提出,忽必烈便顺水推舟,以辨析老子是不是释迦摩尼的老师,《老子化胡经》是不是一部伪经为主题,展开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大辩论。

辩论的结果是,道教惨败,佛教大胜。被抢去的宫观也被强迫拿出来,给佛教做庙宇,很多道士又被强迫剃度,做了和尚。道教的发展到达了低谷。

由此可以看出,道教之所以在蒙古一度兴盛,而最终式微,表面看成吉思汗的个人喜好与道教徒的不检点有关,根本原因还是蒙古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啊……

张三丰,本名通,字君宝,元季儒者、道士。善书画,工诗词,中统元年,汉族,辽宁人,另一说福建邵武人。曾举茂才异等,任中山博陵令。自称张天师后裔,为武当派开山祖师。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号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

中文名: 张三丰

别名: 张通、张君宝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辽宁、另一说福建邵武

出生日期: 1247年(丁未年)

逝世日期: 1396年,一说1458年(李师融考)

职业: 武术家、道士

信仰: 道教

主要成就: 创立武当派

代表作品: 《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篇》

武功: 武当内家拳

武侠形象: 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

道派: 全真道

传说故事

张三丰归隐武当,人称隐仙。他最恨某些道士,修了几年道,学得了一丁半点秘术,便借此去巴结权贵,换取荣华富贵。偏偏明朝中期的几个皇帝都崇信道教。比如嘉靖皇帝,二十年不早朝,几乎天天在宫中做醮事,给仙上章奏。章奏用的文书有专门格式,称为“青词”。严嵩等人青词写得好,深得皇上宠爱,高居相位,人称“青词宰相”。至于得宠的道士,有的竟然被封为三公。因此,社会上一班阿谀奉承之徒,纷纷混进道士、方士队伍,想走终南捷径,捞取荣华富贵。张三丰对此十分愤慨,常常施术戏弄惩罚这群道门败类。后人搜集这类故事共有七个,称做“七戏方士”。这里只讲其中的两个。

郭成显,原是个无赖。学过一种称为五雷法的道术,能役使五方雷霆,斩妖捉怪,呼风唤雨,据说开始时颇有灵验,因此想入京师借术图个进身之阶。张三丰在途中候着他来,自称“赛天师”一见面就对郭说:“你身上藏着五雷正法的秘诀吧”郭一听,知道他未卜先知,定是神人,不敢隐瞒,连声称“是”。赛天师说:“我还有‘六雷法’要赐给你,只要依法施行,能够召来天仙,化为美女,跨上鸾凤,游戏人间。近来李孜省权倾中外,你挟着这法术去投靠他,那显赫高官马上可以获得。”郭一听大喜,急忙叩头请他传法,事讫又叩头辞谢。郭到了京师,先向李孜省演五雷法,孜省也信此术,引为同道。郭趁机得意地笑着自夸:“还不止这些哩,我还有六雷法,传授此法 的人说,用它能召来天上美貌的仙女。”李一听便催着郭成显快快演法。郭却趁机搭起架子来,先让搭起法坛,周围布置,务求全套精致行头,挂红灯,围翠幔。一切布置就绪,方择日登坛演法。李家的侍妾和下属,纷纷或远或近地赶来观看。且说郭成显在坛上作起法来,果然有四五位仙女跨骑赤色虬龙降在坛上。其中两位尤其美貌,清啭歌喉,唱起曲来。音节清脆,歌声如怨如慕,似讽似嘲,孜省手下的门客术士都听得呆了。忽然雷雨当空,风刮黄沙,满坛灯火一时吹灭,似乎狐精鼠怪趁机都跑了出来。一阵工夫,这一切又都消失,天际只有纤淡的云片,弯弯的月亮挂在檐头。隐约听到有呻吟声从法坛深处传来,点起灯烛一照,却见有四五个李家的侍妾,赤身裸体各跨着个傻大汉——都是李孜省搜罗来的术士——僵在那儿,家奴过去强扶他们进去。再看郭成显,还站在法坛上,满口糊涂话,正得意扬扬在作法呢。李孜省又羞又怒,提剑上去将郭斩为两段,抛尸在后花园池塘中,并严令家人不得外传。但这般丑事,哪有瞒得住的,第二天就传遍大街小巷了。

道士邓常恩,侥幸做到太常卿这一高官,他为人极为阴险狠毒,曾经暗害一人致死。那人阴魂不散,化为厉鬼,常在邓府作怪。邓在做道士时,就听说太行山西有位马仙翁,能用神箭射鬼,人们去求他,真是万试万灵。于是派徒弟陈歪儿去求马仙翁的箭术。陈歪儿奉命上路,行至中途,碰见个道人,神态轩昂,手执长弓,腰插七箭(长弓寓“张”,七箭,寓“三丰”二字笔画七划),自称能射鬼,百发百中。陈对他半信半疑,因是同路,且跟着同行。晚上,在一座破庙中过夜。这儿林深月黑,篁竹古木中传来啾啾鬼叫,陈歪儿十分惊怕,道人却说:“不用怕,你正好可以看我的神箭。”便在窗隙中一箭射出去,只听到那鬼哀号着逃去,陈这下大为钦服。次日早晨,叩头恳请道人传他法术。道人倒也慷慨,立即传给他神箭之术。陈歪儿回来见师父,谎说:“马仙翁外出,寻找不到。幸而托师父的福,在路上遇见神仙传了箭术。”常恩听后大喜。这天夜间月色朦朦,府中花园鬼声又起,急忙让陈显一显他的神技。常恩自己则转过回廊,在对面楼上监视。陈戒备不懈,忽然见一鬼飞入对面楼上,陈便挽起强弓,一箭射去。箭声响处,只听大叫一声,有什么东西应弦而倒。忙点起烛火照看,却是邓常恩,幸而箭未中要害,只射伤了左臂。回头再找陈歪儿,早已逃之夭夭了。

道学宗师张三丰与崂山道教

丰龟背鹤形,仪表神异。而他云游的去处也多是具有悠久仙道传统的名山大川。据其所著《云水集》中《东游》一诗所述:“此身长放水云间,齐鲁遨游兴自闲。欲访方壶圆侨客,神仙万古住三山。”在东游齐鲁仙境的过程中,素为海上仙山的崂山自然成为张三丰寻访的一个重要目标。

77年,张三丰第一次来到崂山。他在明霞洞后山的洞中修行了十多年,之后便开始西行和南游继续寻师。他浪迹天涯,历尽艰辛,为的就是能遇到真正的道门明师给他以指点。尤其在宋元以来道教内丹学兴盛的趋势下,得承内丹养生的秘诀大道更是当时张三丰所尤为冀望的。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1314年张三丰六十七岁时在全真道祖庭所在地——陕西终南山,得拜“希夷高弟子”火龙真人为师,蒙其授修真要道。终南学道四载后,三丰复奉师命出山隐世修行。在这期间,他精研勤修内丹养生之学及武学技击之法,并能将此两门绝学融会贯通,自成体系,从而使其道家内外双修功夫达到出神入化的高超境界。特别是他在武当山面壁九年,开创了丹武合一的崭新的道教派别,为中国道教史和武学史写下了光耀千古的篇章。

透着一身的仙风道骨,已经成为一代宗师的张三丰于1334年第二次来到崂山。他先后在太清宫前的驱虎庵、玄武峰下的明霞洞等处修行多年。在这段时间中,他的道学修为更加超俗,甚至可以达到“散则为气,聚则成形”的境界。而这时的张三丰也开始留心著述,今天我们看到的《张三丰先生全集》中不少论著都是在崂山的庵、洞中完成的。以《玄机直讲》、《道言浅近说》、《玄要篇》、《无根树词》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道学著作对后来的道教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永乐二年(1404年),张三丰第三次回到崂山。初时住在山民苏现家中,后入深山埋名隐居。这一时期张三丰通过移栽花木对崂山道教宫观的园林建筑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他移植了“耐冬”山茶。据明代崇祯年间御史黄宗昌编撰的《崂山志》记载:“永乐年间张三丰者,尝自青州云门来于崂山下居之。邑中初无奈冬花,三丰自海岛携出一本,植于庭前,虽隆冬严雪,叶色愈翠。正月即花,蕃艳可爱,龄近二百年,柯干大小如初。”这株植于太清宫三官殿的耐冬山茶,至今犹存。它高近7米,合围近18米,专家估算树龄约600余年,与史志记载张三丰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所植,在时间上完全吻合。现在国内植物学界的学者对这株山茶树有很高的评价,认为即使在四季如春的山茶之乡云南,像这样的树龄和长势也是非常罕见的,更不要说在冬季冰封千里的北方了。可以想见,内丹养生功深的张三丰真人当年植下这傲寒长生的“耐冬”山茶,很大程度上正是象征了道教哲学及修炼中所主张的“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以及“道在养生”、“仙道贵生”的深刻思想。而此山茶怒放之时,又似落了一层厚厚的红色的雪,其美景又给文人墨客以灵感。

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在崂山居住时即受此山茶花树之启发,写下了《聊斋志异》中的名篇《香玉》。文章中身着红衣,令人见而忘俗的花神“绛雪”,其实就是蒲老先生对张三丰手植的这株山茶花树所进行的艺术塑造。而随着《聊斋志异》成为世界文学名著,崂山山茶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今天,崂山及青岛各处都有“耐冬”山茶,实在是张三丰真人的一大功劳。而自张三丰以后,崂山各道教宫观也开始大兴栽植名贵花卉之风:太清宫除山茶外陆续从南方引栽了桂花、梅花、灯台花、银薇、小叶黄杨等;上清宫则引植牡丹、玉兰、紫薇、芍药等;其他玉清宫、华楼宫、明霞洞等亦均各有名花引植入院。所以,张三丰当年在崂山移栽树木花卉,为中国道教宫观园林增添了意韵深远的哲学底蕴和美学内涵,对明朝以后的道教建筑文化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当时全国各地较著名的道教宫观,都非常重视具有象征意义的花卉树木的栽培,而且不同派系的道观长期栽种象征本派特色的花卉。例如全真道华山派的道观中多栽植紫薇以象征门派,这是为了纪念五代时华山道教中杰出的养生和数术大师——陈抟老祖。据传他著有奇书《紫薇斗数》,乃是与奇门、六壬相比肩的数术绝学。这种以花卉象征道派传统的方式,其实也正符合了道家所提倡的“道法自然”思想。

当然,作为以养生武学扬名天下的道教宗师,张三丰三住崂山更大的贡献还在于他将所创的道法在崂山发扬光大。前面已经提到,张三丰出家入道的因缘乃是由于幼年的眼疾。其双眼得云庵道长的妙手治疗痊愈,而张三丰自此亦深得道教医学真传,精通医理。在他第三次返崂山后,便将道教医学和内丹养生结合起来研究,再加上他驰名天下的道家武学功夫,一并传授给崂山道士。这样,直接和间接地培养出了一批发展崂山道教、光大全真门派的中坚力量。

如果蒙古没入主中原,那么你现在还是个无比自信富裕的古典中国人,随着宋帝国的灭亡,真正古典的中国消亡了。

如果满清没有入关那么随着明帝国的财政崩溃,一个新的帝国建立了,我们的根本不是骑射,就不会禁止火器的使用,明代已经弄出燧发枪和开花弹了的说,面对外面的西方威胁,我们会去开拓海洋,明朝跟西方国家不也打的有声有色的吗!历朝历代都会根据外部的威胁去修订国策,秦始皇开拓了南方,汉帝国死磕匈奴,唐帝国为了商路去开拓西域,宋帝国为了财政所以海洋贸易兴盛,明帝国禁了海又开了海,但是明朝政府没资源最后实在改不了了,海贸掌握在士大夫手中,一切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汉人没有满清骑射根本的需求。汉人崇尚的实际上就是实用主义,这就是道教的主义,道士们那是拿来就用,所以鲁迅说中国的根基全在道教那呢,就像现在一样,我们总能找到出路,就算衰落了四百年,我们不是又爬起来了吗,虽然还没站稳!我是个荣耀的汉人,龙的子孙!

鸡足山是大理道教圣地,元清之时统治者信仰佛教,鸡足山和道教宫观逐渐被僧人占据。

至今许多仙道地名和道教文物遗迹仍在。较为著名的金顶寺灵官殿(三官殿),就是道观建筑,是鸡足山修建较早的道教庙宇,虽经多次修缮,仍然保持宋代建筑特有的风格。殿内供奉的天地水三官。在鸡足山的奇洞异石中,有许多名称就明显的有道教色彩,如“仙鹤山”、“仙鹤洞”、“壶天堂”、“棋盘石”、“升仙室”、“仙人床”、“真武洞”等。猢狲梯上有道教所谓的一天门,普贤阁上有二天门,灵官殿侧有三天门。悉檀寺则供有丽江土知府木增赠送的铜铸圆形八卦大香炉和八卦大钟。

根据地方志记载,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天师,书丹《南诏德化碑》,于南诏建极八年入鸡足山讲学,86岁时在鸡足山去世,弟子们把他葬于苍山玉局峰麓。还载有宋代鸡足山道士杨青牓和元代道士周哲能“玉液炼心”,能遣青女甲神守护财物,没有人敢偷的故典。

明代《徐霞客游记》记载,徐霞客亲自游历的鸡足山的道观,建有玉皇阁、真武阁、玄武庙等好几处。李元阳为佛教撰写的《迦叶殿记》中也承认,这里原本是“永乐间羽人结庵”之处。

另外鸡足山也是道教龙门派西竺心宗的祖庭。

这些历史,已经被佛教后来造的历史给掩盖了。

元朝的官制是怎么样的

  元朝的前身是蒙古汗国,由成吉思汗所建。当时官制比较简单,实行领主分封制。元朝统一中国后,国家规模超过汉、唐,蒙古汗国官制已不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