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书后,那先秦古籍是究竟如何传承下来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1收藏

秦始皇焚书后,那先秦古籍是究竟如何传承下来的?,第1张

当年秦始皇为了更好的管理统一之后的六国,于是选择了很多的措施,比如说实施郡县制,又或者是这里的焚书坑儒。可是我们知道,虽然经过了焚书坑儒,但是也有一些先秦的典籍成功的流传了下来。而这些先秦典籍能够流传下来的方法也是很多,大多都是当时的书生们将典籍藏了起来。

当时焚书坑儒之后,并没有将天下的典籍都给烧完,秦始皇的目标都只针对民间,还有很多的珍贵典籍都是藏在了秦朝的秦王宫之中。可是后来项羽攻下了咸阳,于是用一把大火将整个咸阳宫给烧掉了,而秦朝内部保存的典籍基本上都因此被烧光的。

当然,也不是全部都被烧了,毕竟一直到现在都还有先秦时期的书籍,它们能够流传下来也是相当的幸运。当时应该叫做伏生的博士,当他知道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之时他也是非常的焦急,面对秦始皇的挟书令,他选择了私自将书保留下来,保留的方法就是将一些重要的书藏在自家的墙壁之中,但是墙壁藏不了多少书,他也就只能选择一些重要的书,其中就有《尚书》。

后来秦朝灭亡,汉朝建立之后,就将这个挟书令给废除了。而此时这位伏生还活着,只是年纪非常的大了。于是他将墙壁给挖开,将里面的书拿了出来。但是因为时间久远的原因,里面的书损坏还是比较的严重。

而此时汉朝也知道了这件事,于是就让晁错来到伏生这里,让他来整理并且学习一下这些典籍。于是就这样,包括《尚书》在内的许多典籍就被整理了出来。而伏生这种情况在当时也是非常常见的,民间很多文人都选择了用类似的方法来保存那些古代的书籍。

秦始皇的秦直道,两千多年为何仍不长草专家:这才是良心工程!秦始皇修的路,两千多年为何都不长草专家:挖开看看就知道了!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并帝王史上,嬴政是个干大事、能成事的强势男人:嬴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后回到秦国。13岁时即王位,22岁平定长信侯嫪毐的叛乱,之后又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独揽大政。亲政后,他重用李斯、王翦等人,他用了近10年时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嬴政因而也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皇帝”称号的君主,是为秦始皇。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在秦始皇的“大兴土木”中,除了传说中的阿房宫外与屹立千不倒的万里长城外,还有一项浩大工程项,那就是修建了秦代的高速公路——秦直道。

 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万里长城是为防御外族入侵而修的,秦长城也确实起到了御敌之功效,正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的那样:“(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与长城相类,秦直道的修建,也是具有非常明确的军事目的——阻止与防范北国匈奴贵族的侵扰。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令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用两年时间修筑了南起陕西林光宫,北至今内蒙古包头九原郡的一条南北长达700多公里的一条军事通道,秦直道是由咸阳通往北境阴山间最捷近的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

  此外,关于建造秦直道的目的还有多种说法,除了“作为运兵通道”外,较为流行的说法还包括“为了出巡便利”和“作为交通线路”等。不管秦始皇的初衷是什么,秦直道的高速便捷的交通功用,建成之后的秦直道,从秦朝灭亡,到清朝之前都被各朝所使用,在 历史 上发挥了相当巨大的作用。

 相传,秦始皇对这条路的要求非常高。除了要宽阔平坦之外,还要求下雨天不能变软,永远不能长草。始皇会有这种要求,大约也和他希望秦朝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直至千秋万代的美好设想有关。

 但在没有混泥土的当时,这对工匠的技术无疑是极大挑战。刚开始的时候,负责建造的工匠很为难,但是经过研究古籍和反复试验,工匠们真的找出了解决方法--那就是,将修筑道路的土彻底烤熟,或者是经过烧制,再掺入盐碱。这样一来,道路坚硬,再加之人为改变了土质,导致草木不生。近代的考古发掘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秦直道的修建,让我们得以窥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他们在依靠人力,工具简陋的情况下,一点一点的铸就了这令世人赞叹的伟大工程。建成之后的秦直道在清朝之前都有使用,至清朝时逐渐废弃。20世纪70年代时,考古学界重新展开了关于秦直道的研究。2006年和2013年,秦直道遗址、秦直道起点遗址和秦直道遗址延安段、秦直道遗址庆阳段分别列入第六批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王朝在建立中央和地方政治机构和各种制度之后,还实行一系列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和措施。这主要是:

第一,迁富豪,收兵器,防止六国势力复起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最担心的是六国贵族图谋复辟。为防止封建割据局面再现,他把六国富豪和强宗12 万户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使他们脱离乡土,削弱其社会基础;或置于中央政权直接监视与控制之下,不致于形成反抗势力。与此同时,又下令收缴天下兵器,运到咸阳销毁,铸成12 个各重千石的钟鐻、铜人。用这些方法防止百姓手执武器反抗和六国旧贵族起而造反。

第二,确认土地私有

秦统一六国后,于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 年)颁布“令黔首自实田”法令,进行全国性的土地登记,令所有占有土地的人向政府自报占有土地的数额,政府据此征收田租。这项政策意味着私有土地受到封建政权的保护,也意味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得到确认。这对推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也使地主阶级利用土地剥削农民成为合法,使农民遭受的地租、赋税以及各种徭役剥削日益沉重。

第三,“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

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把统一文字作为当务之急。李斯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出小篆;程邈根据当时民间流行的、更为简化的字体,整理出隶书。两种形体的文字均在全国推广。但把小篆作为秦国标准文字,隶书作为日用文字,皇帝诏书和政府正式文件一般用小篆书写,非官方文件用隶书抄写。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对我国文字的发展是一次重大改革,既为推行法令、传播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对汉族文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修筑了不少关塞堡垒,各国间的道路也宽窄不一,严重影响交通往来,有碍于中央集权制的推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拆除这些关塞、堡垒,并从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 年)起,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一条向东直通过去的燕、齐地区;一条向南直达吴、楚地区;还有一条是为了加强对匈奴的防御修筑的,从咸阳直达九原(今包头)的直道,全长1800 余里。驰道宽50步,车轨宽6 尺。道旁每隔三丈栽树一株。中间为皇帝御道,用明显标志标出,一般人不得行走。此外,还在今云南、贵州地区修“五尺道”,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攀越五岭的“新道”。通过拆除壁垒、修建驰道,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使我国今日长城以南、以西的地区,除青海、新疆之外,都包括在这庞大的交通网络内,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促进经济的交流发展。

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和度量衡也很不统一,货币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计算单位极不一致,换算十分困难。度量衡制度也相当混乱。这主要是由于各诸侯国自铸货币、自立度量衡标准所致。秦统一中国后,灭六国龟贝宝玉之属,把货币统一分为上币和下币两种,在全国通行。上币为黄金,以镒(yì音亿)为单位,秦制二十两为一镒;下币为圆形方孔铜钱,以半两为单位。除此之外,秦始皇还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度量衡制度以及度量衡器作为标准器,在全国推广。大大方便了全国范围的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第四,焚书坑儒,强化政治思想统治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上实行的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在统一之初,就在要不要分封诸子为王的问题上发生了一场争论。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批官吏,请求秦始皇将诸子分封于占领不久的燕、齐、楚故地为王。认为这样有利于巩固秦的统治。但廷尉李斯则坚持反对态度。认为,春秋战国诸侯之所以纷争,完全是西周分封制造成的恶果。只有废除分封制,才可免除祸乱。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认为“立封国”,就是“树敌兵”。于是在全国确立了郡县制。

事隔八年之后,到始皇三十四年(前213 年),在秦始皇于咸阳宫举行的宫廷大宴上,又发生了一场“师古”还是“师今”的争论。焚书之举正是由此引发的。在宴会上,仆射周青臣,面腴秦始皇,吹捧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博士淳于越针对周青臣的腴词提出了恢复分封制的主张。他说:“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辅枝。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腴,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秦始皇听后不动声色,把淳于越的建议交给群臣讨论。丞相李斯明确表示不同意淳于越的观点。他反驳说:“三代之争,何可法也”。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统一可能遭到破坏。为了别黑白而定一尊,树立君权的绝对权威,他向秦始皇提出焚毁古书的三条建议:(1)除《秦纪》、医药、卜筮、农家经典外,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令下三十日后不交的,处以鲸刑并罚苦役四年;(2)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3)有愿习法令者,“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了李斯的建议。在宴会散后第二天,就在全国各地点燃了焚书之火。不到30 天时间,中国秦代以前的古典文献,都化为灰烬。留下来的只有皇家图书馆内的一套藏书。

在焚书的第二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坑儒不是焚书的直接继续,而是由于一些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引起的。秦始皇在攫取到巨大权力和享受到荣华富贵之后,十分怕死。在统一中国之后,他异想天开地要寻求长生不死药。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迎合其需要,答应为秦始皇找到这种药。按照秦律谎言不能兑现,或者所献之药无效验者,要处以死刑。侯生、卢生自知弄不到长生不死药,不但逃之夭夭,而且诽谤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事情无论大小,都由他一人决断,“贪于权势”等等。秦始皇听后,盛怒不可抑止,以“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下令进行追查,并亲自圈定460余人活埋于咸阳。这即是历史上所说的“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残暴的事件。秦朝统治者的目的在于打击复活的旧贵族政治思想,强化思想统治。但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深远:一是使先秦大批文献古籍被付之一炬,给中国文化造成重大损失;二是使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发展起来的自由思索的精神,遭受了一次致命打击。

公元前213年,在秦始皇在咸阳举行了一场酒会。

齐国儒生淳于越建言,认为秦始皇不封子弟功臣,推行郡县制,不利于封建王朝统治,并拿齐国田氏取代创始家族姜氏的案例类比,最后还撂下一句狠话,“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就相当于说,你要是不学习古人,分封诸侯,分分钟就可能完蛋。

酒会之后,始皇和丞相李斯讨论,李斯说:“淳于越这个混蛋,以古非今,妖言惑众,都是私藏史书、私学泛滥导致的,建议把秦国之外的史书都烧掉,而《诗》、《书》、诸子百家的著作也要集中烧掉,想学习的必须通过官办机构学习,禁止民办学校招人授课,有敢妄议《诗》、《书》的弃市,以古非今的灭族,知而不报的,同罪,秦始皇同意了。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对中央集权的一次文化巩固,负面影响就是对诸子百家学说实施了一次几近毁灭性的打击,直到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后,才开始从官府和民间遗存中重整了诸子百家学说。

根据《史记》记载,这次焚书,《医药》、卜筮、植树等书不在禁列,而《易经》为卜筮之书,得以幸免。

而笔者认为,秦始皇为何不烧《易经》,不单单是因为《易经》在当时被归类为卜筮之书,还有着更为深刻的内在原因。

第一,从秦始皇的姓氏宗族来看

《说文解字》,“嬴,少昊氏之姓。”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之先伯翳,尝有勋于唐虞之际,受土赐姓。”

秦始皇的祖先名叫伯翳,曾经在唐尧虞舜时期当官,传说这个伯翳懂鸟语,而秦始皇嬴政的姓“赢”,甲骨文正是一只鸟的形象,《易经》的“易”字最初也是鸟的形象,甚至可以说《易经》是秦始皇先祖所信奉的家族典籍。

为何这样说?

因为,秦始皇的祖先伯益,是皋陶之子,东夷部落首领少昊之后 。少昊曾经在定都山东曲阜,以鸟纪官,号称百鸟之国,也就是少昊的部落图腾是鸟。

《绎史 少皞纪》引《古史考》记载:“少昊以金德王,故号金天氏。或曰:宗师太皞之道故曰少昊。”

这样思路越来越理清了,少昊师承太皞(太昊),而太昊伏羲氏正是《易经》八卦的创作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易经》之于秦始皇,不单是一本书这么简单,既然秦始皇的祖先少昊金天氏师承太昊伏羲氏,那《易经》八卦很可能是就是嬴姓宗族的思想指引甚至是思想图腾。

近年来,中国先秦史学会、山东泰山学院的研究证明,秦人的祖先伯益(伯翳),最初的封地在莱芜的瀛汶河 嬴城遗址,在周初三监之乱平定后,秦人西迁到了甘肃天水。

林剑鸣先生在《秦史稿》中说,嬴秦与东夷、殷商有共同的鸟图腾崇拜。

2019年11月26日,山东济南莱芜区政府官网发布“秦始皇老家在济南莱芜,将建大型文旅项目”的报道,佐证了秦始皇嬴政的祖居地为山东。

第二,从秦始皇的施政规范来看

首先,秦始皇的称号与《易经》有关。

很多历史名人、社会精英喜欢参考《易经》起名字,比如诗魔白居易、茶圣陆羽、民国蒋 中正等,而秦始皇的称号也与《易经》有关。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首位以“皇帝”为称号的君主,因此也被称为“千古一帝”,这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准备起名号,大臣们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于是他们建议秦始皇号为“泰皇”。秦始皇决定“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这里的“泰皇”就是“东皇泰一”、“太一”,即《易传》的“太极”。

《易经》说“帝出乎震”,秦始皇的祖籍山东,正是东方,以“皇、帝”为称号,足见秦始皇对《易经》思想的熟稔。

其次,秦始皇重视《易经》五德。

秦始皇统一六国初,诸子百家学说尚未禁止(焚书坑儒发生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其中的黄老道家、阴阳家综合了儒、法、道诸家的学说,提出“五德终始说”,被秦始皇采用,因为秦人认为他们的祖先之一颛顼高阳氏,是北方之帝或黑帝,五行属水,所以崇尚黑色,并认为秦是水德,周是火德,水能克火,因此秦得天下,并且采用法家思想治国。

再次,秦始皇痴迷数字“六”。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秦始皇灭六国,确定“度以六为名”,反映出《易经》对其的深刻影响。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六”这个数字在“河图洛书”体系中五行水,与秦国的水德对应。

在《易经》中,六代表阴,比如代表阴柔之母的坤卦爻辞用“初六、六二、六三……上六”等表示,乾卦的《彖传》讲:“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与“六合”之意相合,《易经》每一个卦都是六个爻,象征天地人系统,具有包容宇宙万物的含义。

同时,乾坤两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也会触动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发愤图强,革故鼎新,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的壮举,反映出的就是这种刚健雄毅、奋励威猛的精神。

第三,从秦始皇陵的规划设计来看

秦始皇晚年笃信“长生不老”之术,也多次封禅祈福,派出方式寻求海外灵丹妙药,对于皇陵的建设《汉旧仪》说“使丞相斯将天下刑人徒隶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以章程”,也就是说秦始皇陵的修建是按设计图修的,而这个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易经》!

秦始皇在自己的墓室中营建出“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水银为秦水德象征,天圆地方的设计,秦始皇的棺椁居中,这正反映出秦始皇所理解的宇宙、阴阳、五行相互关系的真实写照。

孙嘉春在《秦始皇陵附葬蕴含周易试解 》论文中曾描述,根据秦始皇陵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以秦始皇陵封土为中心,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八个方位的出土文物和陪葬内容非常符合《易经》先天八卦的格局。

再次佐证了《易经》天人合一宇宙观对秦始皇个人思想、政治统治、未来愿景的影响。

而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众多学派都将《易经》作为护身符,将易学当作避风港,借以表达自己思想主张,易学也几乎成为显学,其兼容性、创造性 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进而产生了以易学为中心而融会贯通、创新发展诸子百家学说的新时代。

从汉武帝开始,易学大师层出不穷,如承接孔子、商瞿一派的田河、周王孙、司马谈、京房、孟喜等。

《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易学成为士子进入宦途的通道,一批人因为熟读《易经》闻名的人当上了大官,如齐人即墨成以《易》至城阳相,广川人孟旦以《易》为太子门大夫,鲁人周霸,莒人衡胡,临淄人主父偃,皆以《易》至大官。

又如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有《易经注》,唐代的孔颖达有《周易正义》,宋代的苏东坡著有《东坡易传》,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朱熹写了《周易本义》和《易学启蒙》两本易学书籍、程颐作《周易程氏传》、王夫之《周易内、外传》、顾炎武《音学五书·易音》、黄宗羲《易学象数论》等……《易经》还是科举考试时代的《四书五经》之一,是文人士子的必修课。

不仅是秦始皇,历代的许多帝王都将《易经》视为“圣帝明王致太平法”。像唐朝皇帝的年号:贞观、开元,元、明、清代的国号,明清故宫的建筑规划,都来自《易经》的智慧。

在古人看来,易经之所以博大精深,归根结底是因为它包罗万象,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易经》其实是一部涵养福报的古籍,里面暗藏着更为高深的智慧。

64卦对应64个人生决策心法,读一读《易经》,或许会让你对婚恋、家庭、教育、职场的基本发展规律,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秦朝灭亡后的两千年时间内,无论是在史书上还是在传说中,秦朝和秦始皇的风评都很差,说到秦朝就是二世而亡、短命王朝,说到秦始皇就是残暴不仁、焚书坑儒。然而到了近代,人们对秦朝和秦始皇的评价却越来越高,上到教授学者、下至普通网民,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秦始皇是一位伟大的皇帝,是什么原因导致秦朝和秦始皇风评突然变好了呢?

我个人觉得,秦朝和秦始皇的风评之所以变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近代以来,我国陷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苦难之中,主权被侵犯、领土被侵占。正是这样一段经历,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国家统一的重要性和可贵,而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可以说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基础。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开始普遍学习用唯物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去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物和历史事件。能够排除偏见,更公正地承认秦灭六国的大一统功业,承认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制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第三个原因则是本身秦朝和秦始皇在历史上就被很人刻意抹黑了,故意夸大了秦法的残酷和秦始皇的残暴,甚至捏造事实,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秦朝和秦始皇是怎么样的呢?

古人批判得最多的就是秦朝法律严苛无情,导致无数人家破人亡,甚至创作了孟姜女哭长城这么一个故事来讽刺秦始皇。直到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一座秦代墓葬的发掘,才终于为秦法沉冤昭雪了。

睡虎地出土了一批秦简,里面记载了许多秦朝法律条款,根据云梦秦简的记载,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出结论:秦朝的法律根本算不上残暴苛刻,甚至还有些人性化。比如就算是犯人,只要按规定服工役也能拿到薪酬,再比如一家人如果有两个成年男子,只用出一个人服兵役就行了。

此外,秦始皇最让后人诟病的一件事就是焚书坑儒,但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中,焚书坑儒是两件十分值得商榷的事。其中焚书的起因是丞相李斯上书,建议除秦国外,其余六国的史书都烧掉,并且除了秦朝官方博士,个人不得藏匿《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百家著作,一经发现,即刻焚毁。

诚然,焚书这一道政令销毁了许多珍贵古籍,是中华文化的一大损失,但这也是事出有因,秦国一统中国之后,决定废除封建制,开始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对中华民族大统一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但当时有许多人议论纷纷,要求恢复上古的分封制,于是激怒了秦始皇,才导致了焚书事件的发生。

至于坑儒事件纯属子虚乌有,起因是秦始皇追求长生术、寻求不死药,于是不少方士趁机骗取他的信任,特别是以卢生、侯生为首的一群人,不仅从秦始皇那骗了钱,还在私下大肆诽谤,最后带着钱跑路了。这下秦始皇彻底怒了,于是下令坑杀了京城内所有的方士。这么看来,所谓的“坑儒”,杀的并不是读书人,而是一群坑蒙拐骗、不务正业的方士。

总而言之,秦朝确实很短暂,但秦朝绝非一个一味推行苛政的王朝,秦法也并不残暴,虽然秦始皇确实存在焚书、求仙等行为,但这些事情比起那些真正残暴的皇帝来说都是小儿科,更重要的是秦始皇带领秦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统一了中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这份功业彪炳千古。

屈原逝世时间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

秦朝建立时间: 公元前221年

那么,秦朝以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的古书只可能是:公元前278年-公元前221年这50多年中创作的古书

这五十多年中创作的古书流传到现在的有哪些呢?可能没有吧

这是有可能的,湖南龙山里耶古城发现的里耶古简就是一个例子。不过里耶古简保存的是秦代官方资料,不是先秦资料。秦始皇虽然焚书坑儒,但并没有彻底地毁掉那些古籍,因为秦朝的统治时间并不长。秦始皇用强制力来扼杀民众的思想,但对文化破坏最大的是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用王道限制民众的思想。

中国文化最繁荣活跃的时期有先秦、魏晋、民国,都是乱世。不过本人尤其推崇北宋,北宋文人是不会因言获罪的。其他时代虽然也出过大家,但当时的社会气氛都不利于文化发展。多说一句:袁世凯当大总统的时候,北京的报纸可以天天批评袁世凯,其不说对与不对,现在中国有一家报纸敢吗?不因言获罪,文化才能繁荣。

秦始皇焚书后,那先秦古籍是究竟如何传承下来的?

当年秦始皇为了更好的管理统一之后的六国,于是选择了很多的措施,比如说实施郡县制,又或者是这里的焚书坑儒。可是我们知道,虽然经过了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