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打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中药制剂手册》之跌打丸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功效 44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 45 用药禁忌 5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跌打丸 51 方名 52 组成 53 功效 54 主治 55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 56 制备方法 57 用药禁忌 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跌打丸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65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 66 制备方法 67 用药禁忌 7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跌打丸 71 方名 72 跌打丸的别名 73 组成 74 功效 75 主治 76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 77 制备方法 78 用药禁忌 8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之跌打丸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跌打丸的药典标准 91 品名 92 处方 93 制法 94 性状 95 鉴别 96 检查 97 含量测定 9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9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9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974 测定法 98 功能与主治 99 用法与用量 910 注意 911 规格 912 贮藏 913 版本 10 跌打丸药品说明书 101 药品名称 102 剂型 103 跌打丸的主要成份 104 跌打丸的功能主治 105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 106 跌打丸的禁忌 107 跌打丸的不良反应 108 注意事项 109 跌打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1010 备注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跌打丸 跌打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diē dǎ wán
2 英文参考Dieda Wa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跌打丸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三七、当归、白芍、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北刘寄奴、骨碎补(烫)、续断、苏木、牡丹皮、乳香(制)、没药(制)、姜黄、三棱(醋制)、防风、甜瓜子、枳实(炒)、桔梗、甘草、关木通、自然铜(煅)、土鳖虫[1]。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2]。注意孕妇禁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跌打丸的药典标准。
4 《中药制剂手册》之跌打丸本方由《圣济总录纂要》接骨紫金丹加减而来[3]
41 方名
跌打丸
42 组成当归、川芎、䗪虫、血竭各30g,没药(醋炙)、乳香(醋炙)、麻黄、自然铜(醋煅)、马钱子(砂烫去毛)各60g,麝香12g[3]。
香附(醋炙)14两,生蒲黄8两,白及8两,赤芍8两,陈皮8两,五灵脂6两,三七2两,木香2两,大黄14两,玄胡(醋炙)8两,续断8两,乌药8两,三棱(醋炙)8两,莪术(醋炙)8两,红花8两,川芎8两,郁金8两,枳实(炒)8两,丹皮8两,青皮(炒)8两,防风8两,威灵仙6两,归尾14两。
43 功效《中药制剂手册》之跌打丸具有活血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主治由跌打外伤引起之筋骨扭伤,瘀血积聚,红肿疼痛,闪腰岔气等症。
跌打丸功能活血化瘀止痛[3]。治跌打损伤,皮肤青肿,伤筋动骨,闪腰岔气,及瘀血疼痛[3]。
44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为末,炼蜜为丸,丸重45g,每服一丸,黄酒或温开水送下,日二次[3]。
取香附至木香等8味为细末;取大黄至归尾等15味,用煮提法提取2次,浓稠汁约50两左右。取香附等细末,用大黄等膏汁(可酌加冷开水),按泛丸法制成丸(每10丸干重5分),晒干或低温干燥,挂衣,玻璃瓶装,密封。每服15丸,黄酒或温开水送下,1日2次。小儿酌减。
45 用药禁忌孕妇及外伤出血过多者忌服。
5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跌打丸 51 方名跌打丸
52 组成当归1两,川芎1两,土鳖虫1两,血竭1两,没药(炙)2两,乳香(炙)2两,自然铜(煅)2两,马钱子(去毛,炙)2两,麻黄2两。
53 功效《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跌打丸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54 主治《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之跌打丸主治跌打损伤,皮肤青肿,瘀血疼痛。伤筋动骨,闪腰岔气。
55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5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每14两细末兑麝香4钱,混合均匀,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5分,蜡皮封固。
57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跌打丸 61 方名跌打丸
62 组成制乳香6钱,土鳖虫4钱,防风4钱,当归尾4钱,丹皮4钱,木通4钱,汉三七8钱,甜瓜子4钱,骨碎补4钱,生白芍6钱,甘草6钱,枳实(麸炒)4钱,苏木6钱,桃仁(去皮)4钱,色姜黄3钱,制没药6钱,血竭6钱,刘寄奴4钱,续断4两,赤芍8钱,桔梗4钱,红花6钱,三棱(醋制)6钱,煅自然铜(醋制)4钱。
63 功效《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跌打丸具有散瘀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
64 主治《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之跌打丸主治跌打损伤,闪腰岔气,伤筋动骨,铁木打伤,青紫红肿,疼痛不止。
65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每服1丸,黄酒送下,白开水亦可。
66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钱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
67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
7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跌打丸 71 方名跌打丸
72 跌打丸的别名跌打损伤丸
73 组成西大黄8两,青皮2两,刘寄奴4两,苏木2两,桃仁4两(去皮尖),炒枳实2两,五加皮4两,川芎2两,土鳖虫4两(酒浸),降香2两,山楂肉4两,京三棱2两,怀红花3两,凌霄花2两,西当归3两,赤芍2两,延胡索3两,威灵仙2两,川牛膝3两,花槟榔2两,牡丹皮3两,制乳香1两,制香附3两,制没药1两,蓬莪术2两,自然铜1两(煅),上血竭1两。
74 功效《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跌打丸具有舒筋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
75 主治《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之跌打丸主治跌打损伤,及远年劳伤之筋骨疼痛。
76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每服23钱,用开水或黄酒温下。
77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钱约做20丸。
78 用药禁忌孕妇及小儿痘疹忌服。
8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之跌打丸 81 方名跌打丸
82 组成赤芍2两,苏木1两,枳壳(麸炒)1两,红花1两,三七2两,锦纹大黄3两,乳香(去油)1两,生地2两,泽泻1两,土鳖1两,泽兰1两半,当归2两(酒洗),桃仁(去皮尖)1两,血竭1两,没药(去油)1两半。
83 主治《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之跌打丸主治跌打损伤,肿胀青紫,疼痛不止。
84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温开水或温酒送下。
8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按药末量加炼蜜110~120%,和成大丸,每丸重4钱,蜡壳封固。
9 跌打丸的药典标准 91 品名跌打丸
Dieda Wan
92 处方三七64g、当归32g、白芍48g、赤芍64g、桃仁32g、红花48g、血竭48g、北刘寄奴32g、烫骨碎补32g、续断320g、苏木48g、牡丹皮32g、乳香(制)48g、没药(制)48g、姜黄24g、醋三棱48g、防风32g、甜瓜子32g、枳实(炒)32g、桔梗32g、甘草48g、木通32g、煅自然铜32g、土鳖虫32g
93 制法以上二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2],即得。
94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2];气微腥,味苦。
9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纤维束橙**,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苏木)。纤维束浅**,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石细胞橙**,贝壳形,壁较厚,较宽的一边纹孔明显(桃仁)。种皮石细胞金**,类长方形,壁厚,深波状弯曲,层纹明显,彼此紧密嵌合(甜瓜子)。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枳实)。油管含金**分泌物,直径为30μm(防风)。联结乳管直径14~25μm,含淡**颗粒状物(桔梗)。非腺毛浅**至浅棕色,1~2细胞(北刘寄奴)。体壁碎片**或棕红色,有圆形毛窝,直径8~24μm,可见长短不一的刚毛(土鳖虫)。
(2)取本品5g,剪碎,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20ml,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20ml洗涤,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三七皂苷R1对照品、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5g,剪碎,加乙酸乙酯2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药材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96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9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9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49:5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0nm。理论板数按血竭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9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3%磷酸甲醇溶液制成每1ml含m竭素高氯酸盐20μg的溶液(相当于1452μg的血竭素),即得。
9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取约2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25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3%磷酸甲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离心,取上清液,即得。
97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血竭以血竭素(C17H14O3)计,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1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030mg。[2]
98 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闪腰岔气[2]。
99 用法与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3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2]
910 注意孕妇禁用。
911 规格(1)小蜜丸 每10丸重2g (2)大蜜丸 每丸重3g
912 贮藏密封。
913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0 跌打丸药品说明书 101 药品名称跌打丸
102 剂型每丸3g。
103 跌打丸的主要成份三七、当归、白芍、赤芍、桃仁、红花、血竭、北刘寄奴、骨碎补(烫)、续断、苏木、牡丹皮、乳香(制)、没药(制)、姜黄、三棱(醋制)、防风、甜瓜子、枳实(炒)、桔梗、甘草、木通、自然铜(煅)、土鳖虫。
104 跌打丸的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瘀血肿痛。
105 跌打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2次/d。
106 跌打丸的禁忌孕妇禁用。
107 跌打丸的不良反应 108 注意事项1忌生冷、油腻食物。
2儿童、经期及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9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09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010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11友情提示:以下风水书籍都在 秘籍网 中可以下载下载
│ 古三坟书[绍兴十七年婺州州学刻本]pdf
│ 古籍-荆楚派玄空诀pdf
│ 古籍择日pdf
│ 吕氏风水择日学理论----天时系pdf
│ 吴明修《九星法地理理气探原》pdf
│ 吴景鸾葬坟略考pdf
│ 喜庆择吉至用日表doc
│ 四十八局图说pdf
│ 四大局pdf
│ 四库全书子部术数类演禽通纂-不着撰人pdf
│ 地学精华(第三册)pdf
│ 地理三字经-峦头篇(上)pdf
│ 地理三字经-拔砂篇(下)pdf
│ 地理三字经-理气篇(中)pdf
│ 地理三字经pdf
│ 地理便览pdf
│ 地理全书-洞林照胆九宫篇pdf
│ 地理全书pdf
│ 地理四真全书pdf
│ 地理大全(上)pdf
│ 地理大全(下)pdf
│ 地理妙诀(手抄本)pdf
│ 地理家宝手抄本pdf
│ 地理山洋指迷-清周景一pdf
│ 地理枢要pdf
│ 地理水法全成pdf
│ 地理演会pdf
│ 地理玄龙经pdf
│ 地理精蕴图书集成pdf
│ 地理要览-韩国网版pdf
│ 地理辩正doc
│ 堪舆图pdf
│ 堪舆学正门pdf
│ 堪舆经pdf
│ 堪舆一览(4卷全)pdf
│ 堪舆完孝录 风水古书籍pdf
│ 增订阳宅井明pdf
│ 增释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张九仪pdf
家传天星秘本pdf
│ 家传挨星秘本+三元玄空秘本[手抄本]pdf
│ 寻龙点穴家传手抄秘本pdf
│ 居住时空选择学 择日学的操作与实例pdf
│ 山房天心正运-手抄本pdf
│ 廖公秘传拨砂经pdf
│ 廖家嫡传手抄本doc
│ 张九仪《秘传造葬制煞作法》pdf
│ 张受祺_参两正义pdf
│ 张成达-阴宅实用点窍pdf
│ 张成达《释解阴宅镇破大全》pdf
│ 张树淮+金锁玉关特训笔记pdf
│ 张树淮金锁玉关特训笔记pdf
│ 张渊理--玄空阳宅实例pdf
│ 张渊理《地理特诀》pdf
│ 形峦神断书pdf
│ 徐芹庭 易经秘本择日法(天元乌兔、董公择日法合编)pdf
│ 慧缘大师风水学(详细)pdf
│ 戴洪润天心正运手抄本pdf
│ 手抄本宅谱秘诀(1-2卷全)pdf
李氏玄空大卦地理择日实务已集pdf
│ 杨公三元秘传pdf
│ 杨公十八忌玄空经房煞pdf
│ 杨公呼龙点穴秘诀上集pdf
│ 杨公呼龙点穴秘诀下集pdf
│ 杨公真传龙脉经pdf
│ 杨公进神水法148局详解pdf
│ 杨公造命地学秘诀pdf
│ 杨开展《妙派名人风水秘诀》pdf
│ 杨救贫 - 七十二局批注pdf
│ 林国雄《玄空飞星风水》pdf
│ 林森山《诊穴大观》pdf
│ 林源田《阳宅秘论》pdf
│ 梁剑豪《玄空风水攻防战》pdf
│ 梁智深《形气风水应用精解》pdf
│ 正三元杨公心法-干坤国宝pdf
│ 正五行择日真谛pdf
│ 正宗三合二十四山至宝全书 风水pdf
│ 正宗三合二十四山至宝全书pdf
│ 正宗天心正运pdf
│ 正宗杨公风水刘化庆-峦头篇(弟子班笔记)16开32页pdf
│ 殷儒童《堪舆玄空大卦奥义集解上》pdf
│ 殷儒童《堪舆玄空大卦奥义集解下》pdf
│ 民间真地理黄金抄本pdf
│ 民间祈福择吉通书pdf
│ 水法内藏pdf
│ 江公择日秘诀全集(古本)pdf
│ 江公择日秘诀全集pdf
│ 江湖残绝命籍辑逸(八册合集全)pdf
│ 江西高安民间伤科跌打书手抄本pdf
│ 河洛择日务实doc
│ 洪武大定地理禁书pdf
│ 测法用本pdf
│ 清刻本棉纸书《阳宅精粹》光绪八年pdf
│ 玄微二十四山定局pdf
│ 玄易门改运八法暗法之秘 王士文编着pdf
│ 玄空大卦挨星密旨全书pdf
│ 玄空大卦秘诀破译(上下)pdf
│ 玄空择日真诀pdf
│ 玄空探原录pdf
│ 玄空易卦择日些子法真传_丙丁居士pdf
│ 玄空河洛先后天心法秘诀pdf
│ 玄空秘本:64卦理气抄本pdf
│ 玉枢宝经(择日古籍)pdf
│ 玉髓真经1pdf
│ 玉髓真经2pdf
│ 玉髓真经3pdf
│ 玉髓真经4pdf
│ 玉髓真经5(名人喝形图例)pdf
│ 珠玉宝藏pdf
│ 理气心印pdf
│ 畅54三僚古代风水抄本秘籍汇编pdf
│ 白鹤鸣+古代择日真本-+pdf
│ 真八宅风水学精华荟萃pdf
│ 真八宅风水学精华荟萃261页pdf
│ 祖源风水千金指pdf
│ 神授法奇门秘籍pdf
│ 禽星古本手抄本pdf
│ 禽星手抄星宿推算+pdf
│ 秘本阳宅望门断pdf
│ 章仲山《临穴指南》81页pdf
│ 章仲山《临穴指南》页pdf
│ 章仲山宅断-临穴指南pdf
│ 章仲山宅断pdf
│ 算七政交食凌犯法pdf
│ 精抄历代六壬占验汇选pdf
│ 紫微星诀四卷全清代抄本pdf
│ 红囊经精解pdf
│ 罕见奇门遁甲古阵法摆设手抄本pdf
│ 苏国圣-择日秘典pdf
│ 董绳遇-水法拣金pdf
│ 葬法倒杖 ([唐]杨筠松 着)pdf
│ 葬法百验新书pdfpdf
蒋大鸿:插泥剑地理玉钥匙pdf
│ 赖布衣着形家集要pdf
│ 赵九峰 绘图地理五诀最新修订版pdf
│ 赵九峰绘图地理五诀最新修订版pdf
│ 赵清海-无极风水(风水与命易)pdf
│ 赵玄著八宅详定83页pdf
│ 运气总论(韩国收藏)pdf
邓逢光-清地学正论醒迷全集pdf
│ 邵伟华--民间择吉全书 225页pdf
│ 郑钧蔚阳宅形局断验篇pdf
│ 郝建朋《大玄空天机密》pdf
│ 郑西元三元地理pdf
│ 金志安-金氏地学粹编下卷pdf
│ 金志安-金氏地学粹编卷上pdf
│ 金志安-金氏地学粹编卷中pdf
│ 阳宅八门九宫图大全pdf
│ 阴宅阳宅理气要诀pdf
│ 阴阳正要三元备要百镇秘书pdf
│ 阿部泰山--六壬天文易秘传百法pdf
│ 陈倍生《妙派阳宅风水秘诀》pdf
│ 陈继儒《选择地理秘窍》pdf
│ 陈雪涛《堪舆道》pdf
│ 陈雪涛《玄空风水之天机妙诀》pdf
│ 陈雪涛《阳宅制劫法》pdf
│ 陈希夷龙图序注解+玄空秘指浅注(抄本)pdf
│ 韩国图书馆藏书-锦囊经pdf
│ 风726《地理辨正得一说(5卷全)》pdf
│ 风水堪舆经典天玉经解pdf
│ 风水宝鉴完整版pdf
│ 风水形气命学秘诀pdf
│ 风水点穴秘诀pdf
│ 风水秘录pdf
│ 黄一凤重订选择集要pdf
│ 黄寅-择日星海谈pdf
│ 黄寅《风水择日学》pdf
│ 黄寅风水择日学pdf
│ 黄明超-形气得一全书一至四pdf
│ 黄鉴的八卦形象风水学pdf
│ 黑囊经pdf
│ 龚梓林《阴基、阳宅风水资料》pdf
友情提示:以下风水书籍都在 秘籍网 中可以下载下载
清代太医院将医学分科设定为九科,不设按摩科。除正骨科采用手法治疗和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主动结合手法治疗外,推拿手法基本在民间流传和发展。《医宗金鉴》是乾隆年间由朝廷组织人员,由太医院判吴谦于1742年主编完成的一部大型医学丛书。该书作为太医院的教科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清以前的正骨治疗手法,其中以“正骨八法”为代表的骨伤科治疗手法至今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医宗金鉴》认为,手法为“正骨之首务”,确立了手法在正骨科的地位:“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愈可之迟速,乃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况所伤之处,多有关于性命者,如七窍上通脑髓,膈近心君,四末受伤,痛苦人心者。即或其人元气素壮,败血易于流散,可以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乱施;若元气素弱,一旦被伤,势已难支,设手法再误,则万难挽回矣。此所以尤当审慎者也。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较之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医宗金鉴》详细论述了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正骨八法”,这是对正骨手法的首次科学总结。其中的摸法为诊断手法,又称扪诊、摸诊或触诊。接、端、提主要是骨折整复手法;推、拿、按、摩主要是软组织手法。该书对“筋”(即软组织)病的观察与分类、对骨病的描述和“骨缝开错”理论的提出、对骨伤推拿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医宗金鉴》记载了很多骨伤推拿手法,如:
关于胸椎错骨缝(后关节紊乱),该书主张先手法放松软组织,再行按脊复位手法,并配合药物内服外敷:“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瘀聚凝结,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内服正骨紫金丹,再敷定痛散,以烧红铁器烙之,觉热去敷药,再贴混元膏”。
关于腰部软组织损伤,该书卷八十九介绍了一种牵引上身舒筋法:“腰骨,即脊骨十四椎、十五椎、十六椎间骨也。若跌打损伤,瘀聚凝结,身必俯卧,若欲仰卧、侧卧皆不能也。疼痛难忍,腰筋僵硬,宜手法:将两旁脊筋向内归附膂骨,治者立于高处将病人两手高举,则脊筋全舒,再令病人仰面昂胸,则膂骨正而患除矣。内服补筋丸,外贴万灵膏,灸熨止痛散”。
关于头部跌打损伤,该书采用拔伸颈椎加棒击足心法治疗:“凡头被伤,而骨未碎筋未断,虽瘀聚肿痛者,皆为可治。先以手法端提颈项筋骨,再用布缠头二三层令紧,再以振梃轻轻拍击足心,令五脏之气上下宣通,瘀血开散,则不奔心,亦不呕呃,而心神安矣。若已缠头,拍击足心竟不觉痛,昏不知人,痰响如拽锯,身体僵硬,口溢涎沫,乃气血垂绝也,不治”。
关于颞颌关节脱位,该书主张“单脱者为错,双脱者为落。凡治单脱者,用手法摘下不脱者,以两手捧下颏,稍外拽,复向内托之,则双钩皆人上环矣。再以布自地阁缠绕头顶以固之”。
除《医宗金鉴》外,清代其他医学专著如《捏骨秘法》、《伤科大成》、《按摩经》、《动功按摩秘诀》、《石室秘录》、《伤科补要》、《一指定禅》等均有不少骨伤手法治疗的内容。
小儿推拿兴起于明代后期,首先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民间流行。清代小儿推拿在民间进一步流传并向全国发展。正如《厘正按摩要术》陈桂馨序所说:“按摩一法,北人常用之。
曩在京师,见直隶满洲人,往往饮啖后,或小有不适,辄用此法,云能消胀懑,舒经络,亦却病之良方也。南人专以治小儿,名曰‘推拿’。习是术者,不必皆医。每见版锓‘某某氏推拿惊科’悬诸市。故知医者略而不求,而妇人女子藉为啖饭地也”。
除了在民间流传外,小儿推拿也得到了一些医生(主要是儿科医生)的重视。如康熙时名医夏鼎不仅以药饵活人,而且将推拿法用于儿科治疗。所著《幼科铁镜》一书,就以推拿为主。
在此期间,小儿推拿适应证从早期的惊风扩大为小儿科大多数疾病。
这一时期小儿推拿著作的数量明显增加,但主要以继承为主,述而不著作,在理论、手法和临床上未见重大创新。
清代质量较高的小儿推拿著作有《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幼科铁镜》、《保赤推拿法》、《推拿小儿全书》、《厘正按摩要术》等。
《推拿广意》3卷,为清代熊应雄所辑,陈世凯重订,约成书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又名《小儿推拿广意》。上卷首列总论,论述推拿在小儿惊风治疗中的作用,其大旨源于《补要袖珍小儿方论》;次叙儿科诊断和治疗手法,介绍手足45个小儿推拿特定穴的主治,以图谱示之;手法着重介绍推法和拿法,并提出了“推拿手部次第”和“推拿面部次第”,即手部和头面部的推拿操作常规程序;还绘有“推坎宫”、“推攒竹”、“打马过天河”等21帧手法操作图,并有文字详解;最后为“脏腑歌”,源于《小儿按摩经》“手法歌”和《小儿推拿秘旨》“五脏主病歌”,论述脏腑病证的小儿推拿方法。中卷主要论述胎毒、惊风、诸热等17种病证的推拿治疗。下卷附有治疗儿科常见病的内服、外用方剂187首。该书是清代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也是影响最大的小儿推拿著作。明代的小儿推拿,大多以治疗惊风为主,其他疾病往往述之不详。本书除专设惊风一门外,还设诸热、伤寒、呕吐、泄泻、腹痛、痢疾、疟疾、积症、痞症、病症、咳嗽、肿胀、目疾、杂症诸门,扩大了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本书和明末《万育仙书》中所绘的推拿手法操作图,是对小儿推拿的一大贡献。
《幼科推拿秘书》5卷,为骆如龙所撰写,骆民新抄订,成书于康熙三十年(1691)。该书卷四有“推拿病证分类”。
《幼科铁镜》6卷,为夏鼎所撰,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该书为儿科专著,但作者特别重视小儿推拿,卷一即载有小儿推拿法,凡例中亦有小儿推拿内容。书中所录小儿推拿法,均为作者家传或临床亲验,图穴亦经两代考索。临床不效者,如“老汉扳罾”、“猿猴摘果”之类,均予删除。作者认为“用推拿就是用药味”,故作“推拿代药赋”。如以“推上三关,代却麻黄、肉桂;退下六腑,替来滑石、羚羊”。推拿须在下午,不宜在早晨;慢惊属虚,宜药不宜推等观点,亦成一家之言。
《保赤推拿法》为夏云集编著,成书于光绪十年(1885)。书前凡例,首释拿、推、掐、搓、摇、捻、扯、揉、运、刮、分、和等12种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言简意赅;次述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并附有“推拿药赋”。正文首先描述开天门、分推太阴太阳、掐天庭至承浆以及揉耳摇头四法,主张推拿小儿皆应先用此四法以开关窍,然后辨证择用诸法。其次简介揉太阳等穴的手法操作及主治,并主张推毕各穴以掐肩井收功。作者世传医道,并亲自在金陵育婴堂设小儿推拿专科,故是书所录手法,均为切合临床之实用效法。
《推拿小儿全书》为徐宗礼编著,光绪三年(1877)成书。开始部分为三字句歌诀体,后人称之为《推拿三字经》。后有“推拿三字经序”和四言脉诀,并有推拿插图和操作方法,内容比三字经多。徐氏认为古书所载推拿,皆适用于小儿,而人的经络气血,老幼没有本质的不同。只要根据年龄大小相应地调整推拿次数,小儿推拿法同样适用于成人。手法操作上,主张四岁以下婴儿推拿300次,小儿为3000次,16岁以上的成人可达3万次,并主张独穴多推,如霍乱吐泻独推板门,流行性腮腺炎独取六腑。本书推拿治疗范围亦有所扩大。除常见的小儿疾病以外,作者还根据当时的疾病流行情况,将推拿用于治疗霍乱、瘟疫、流行性腮腺炎、疮疡、肺结核、肾虚牙痛等病证。徐宗礼还以方剂的功效类比、概括穴位推拿的作用,如推三关功同参附汤,运八卦为调中益气汤等。
《厘正按摩要术》4卷,为张振鋆所编著,成书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又被称为《小儿按摩术》。该书对明代以来流行的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小儿推拿八种基本手法作了全面总结,还介绍了20种外治法的具体运用以及24种小儿常见病证的辨证、推拿和方药治疗,并将胸腹按诊法引入了小儿推拿。本书是清代后期小儿推拿手法学较重要的著作。
尽管明代中后叶按摩科被取消,直至清代成人内妇杂病的推拿治疗也不能正规开展,但是仍有一些内妇科甚至眼科的手法治疗的内容散见于不少当时的医学文献之中。
接骨丹此药为山茱萸科(鞘柄木科)植物角叶鞘柄木(Torricelliaangulata)的根、根皮及叶。因其有治疗骨折的功效,故得此名。角叶鞘柄木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上有环状叶痕。叶互生,五角状圆形,掌状5~7浅裂.叶柄稍扁,呈鞘状。花小,雌雄异株,4月下旬开花,雄花花瓣绿带红色,雌花无花瓣。8。9月结果.果近圆形。分布于新华姚湾沟和龙潭等地。生长于海拔800—1100米的潮湿灌木丛中。该药具有活血祛瘀、接骨、祛风利湿的功效。用于外伤骨折、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痨伤、产后腰痛、慢性肠炎、腹泻等。注:同属植物齿裂鞘柄木(Tangulatavarintermedia)的根、花、叶称“大接骨丹”。与前者的区别为:叶5—9浅裂,裂片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分布于新华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的山坡林中。功效与接骨丹类似。《外科证治全书》卷四方名接骨丹组成年久碎瓦片(取路旁墙脚下,往来人便溺处,黄透者佳)1块。功效理伤续断。主治跌扑损伤。用法用量每服3钱,好酒调下,饮醉无妨,伤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制备方法上洗净,火煅红,入米醋淬凡5次,刀刮细末。《鸡峰》卷二十二方名接骨丹组成左顾牡蛎(烧过)4两,料姜石(生用)2两。主治伤折。用法用量每次用半两裹伤处,用竹片子周围夹定。稍进通气缠之。候药自落,依前换。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糯米粥摊在纸上,然后掺药末。《儒门事亲》卷十五方名接骨丹组成五灵脂1两,茴香1钱。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于极痛处掺上,用小黄米粥涂了,后用2味药末掺上,再用帛子裹了,用木片子缠了。少壮人2日效,老者56日见效。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另研乳香为细末。《鸡峰》卷二十五方名接骨丹组成麒麟竭1两,没药1两,骨碎补1两,自然铜4两,海桐皮1两,狼毒1两,沙苑1两,蒺藜1两,川附子1两,新罗1两,白附子1两,天南星1两,何首乌1两,仙灵脾1两,川芎1两,羌活1两,川乌头1两,虎头
详见百科词条:接骨丹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8:09:55 共455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诸伤的方剂 2 治疗诸伤的中成药 3 诸伤相关药物 4 古籍中的诸伤 1 拼音
zhū shāng
2 注解
诸伤 病名。指人体因受金刃、竹木、跌打等所致的损伤。即跌打损伤。出《五十二病方》。详见该条。
治疗诸伤的方剂 骊珠散。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止血定痛。主刀刃、跌打诸伤。用法用量:胜灵丹(《外科医镜》)。摘录:《重庆
拯损膏独活1两,当归1两,白芷1两,牡丹皮3钱。主治:诸伤损。用法用量:热敷贴。加减:疼痛甚者,加乳香、没
双乌散
,生干地黄半两,红曲(炒)半两,麝香少许。主治:诸伤百损,如被打破伤折,久后时时疼痛;或虽新被伤,纵
骗马丹威灵仙(去苗)半两。主治:风湿相搏,手足疼痛,及诸伤百损。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酒送下,病在
云南白药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用法与用量:刀、枪、跌打诸伤,无论轻重,出血者用温开水送服;瘀血肿痛与未流血
更多治疗诸伤的方剂治疗诸伤的中成药 云南白药
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用法与用量:刀、枪、跌打诸伤,无论轻重,出血者用温开水送服;瘀血肿痛与未流血
云南白药胶囊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用法与用量:刀、枪、跌打诸伤,无论轻重,出血者用温开水送服;瘀血肿痛与未流血
云南白药片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用法与用量刀、枪、跌打诸伤,无论轻重,出血者用温开水送服,瘀血肿痛与未流血
更多治疗诸伤的中成药诸伤相关药物 岭南万应止痛膏
,蚊虫叮咬。规格每瓶装5毫升。用法用量治诸伤痛,先将痛处以温水洗净抹干,以少许本品涂于患处,
更多诸伤相关药物古籍中的诸伤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证治要诀类方卷之一·汤类
汤(和剂)以上方。散在各书内。小青龙汤(和剂)本诸伤门伤风寒。麻黄(去节)肉桂干姜(炮)细辛(去叶)
《普济方》:[卷三百十伤损止痛生肌(附论)]闪肭(附论)之使热。断间口封其疮上。冷易热者三五度。即愈。治诸伤损血气。并心不省。白芷(一两)大黄木通(各半两)
《普济方》:[卷三百十一折伤门]伤折腹中瘀血(附论)色不润泽。则变瘁血瘕之病。方泽兰丸(出圣惠方)治诸伤折。损蹉跌。筋骨疼痛。散瘀血。泽兰蒲黄(各一两)
《伤科汇纂》:[正文]损伤总论亡血瘀血之分,内因外因之别,已难混同;且外遇跌扑诸伤之异,内有七情兼损之殊,更宜体究。若不条分缕晰,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七十九金疮门(古名金镞科)]药方跌打丸简介
本文2023-10-08 14:45: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