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一下如图古籍的版式《淮南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描述一下如图古籍的版式《淮南子》,第1张

此为沈仲涛旧藏,以其钤有“研易楼”也。

清嘉庆九年(1804)宝庆经纶堂重刻本,十一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栏。

(注:黑口OR白口需看原书,看不出来。暂且写个白口。)

没有方正宋刻本秀楷简体word。

方正宋刻本秀楷是方正字库开发的一种楷书字体,以宋代古籍刻本为原型而设计开发。方正宋刻本秀楷包括了简体和繁体。中国古代的雕版印刷术发展到宋代时已非常成熟、发达,字体以楷书为主,有鲜明的书卷气息及工具特征。

宋刻本秀楷是方正字库以宋代古籍刻本为原型而设计开发的一款字体,适合横排及竖排。在竖排情况下,如果字的重心左右平稳,而高低不齐,不会影响到最后的阅读效果,而在横排情况下,视线会随着字的重心高低起伏,会影响阅读体验。

宋刻本秀楷从设计初期就注重字的重心问题,力求在横排情况下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宋刻本秀楷尽可能忠实地表现出雕版字体的手工痕迹,看上去虽然不尽规整,却平添几分灵气;虽然有些稚拙,却颇显质朴和纯真。

以口字旁为例,“吹”字与“吸”字的口字旁不尽相同,这与两字的结构不同有关,但同时也体现雕版字体的灵活性与质朴性。XP、Win7用户,将下载好的字体复制到C:\WINDOWS\Fonts,字体就会自动安装。

宋刻本之所以被誉为是中国古籍中的瑰宝,除其存世稀少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明清所刻印五代以前的书籍,差错讹误甚多。不少学者借助宋刻原版,校正明清以来所刻古籍的讹误,恢复古籍的真实面貌。

宋版的版式设计堪称精致。文字的分布极为讲究,板框的高广与行格的多寡,都以事先设计要求的字体大小及每行字数的比例而定,大字本每半页七八行,每行约十五六字以下;小字本每半页十三四行,每行约二十三四字以上。如今流传最多的是每半叶九到十二行,每行十八到二十二字的中字本。

刻书选用字体,各地风格不同。浙本多用秀丽俊俏的欧体字;蜀本多用雄伟补拙的颜体字;建本字体介于颜、柳之间,横轻竖重。印书用墨也很讲究,色泽清纯匀净。

宋代,政府对校勘十分重视,甚至由皇帝亲自过问,聘请专家把关。为了保证刻书质量,官方还采取若干措施。如规定刻板前需要进行三次校正,即校勘官校完,送复勘官复校,再送主判管阁官三校,这样才可以拿去刻板。而刻板完成,对版样还要再校对。此外,还要在卷末刊载经手校勘的人的名字,以示责任 。

《扒沙经》是宋代廖瑀所著。廖瑀因精湛的风水技艺而声名远播,廖瑀在广东、河源一带也被称为一代风水名师。史载廖瑀著有《怀玉经》《扒沙经》《八分歌》《金精鳌极》《地理总论》《地理秘传》《地理问答》《地理泄天机》《葬法新印》等书,但多已失传,仅《怀玉经》流传于世。所以现在若出现《扒沙经》刻本,十有八九是后人托名伪作。

描述一下如图古籍的版式《淮南子》

此为沈仲涛旧藏,以其钤有“研易楼”也。清嘉庆九年(1804)宝庆经纶堂重刻本,十一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单栏。(注:黑口OR白口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