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治疗方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失眠治疗方法,第1张

  失眠治疗方法

 什么是失眠: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包括入睡困难、时常觉醒及(或)晨醒过早。可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等症状,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一点会导致精神分裂。常见临床类型有:原发性睡眠障碍、继发性睡眠障碍、假性失眠。

 西医治疗方法

  磁疗治疗

 失眠患者,在临床上观察的时候,往往发现患者在失眠期间,脑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异常放电情况明显。现在科学家发现了慢波睡眠(swa)中在大脑皮层中活跃的神经元,这可能对于治疗失眠症等睡眠疾病以及理解诸如情绪和记忆等依赖于睡眠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最新报告说,包含了罕见的一组神经元的皮层在自然睡眠以及剥夺睡眠之后发生的恢复睡眠过程中是活跃的。并发现了一种制造一氧化氮(NO)――这是一种调控大脑血流的因子――的特殊类型的皮层神经元,而且它们在人体的慢波睡眠过程中在皮层中是活跃的。所以,抑制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对于治疗失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药物的抑制作用偏弱一些,国际上现在针对这方面磁疗的效果更理想一些。

 磁疗即是以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

 我国在古代就用磁疗治病。60年代初用铁氧体磁块贴敷穴位治高血压、关节炎等症状。截止目前,我国的磁疗已进入多层次、多学科、多水平和深入提高的阶段。对磁疗的理论,生物效应,临床适应症,方法学,磁疗产品研究等,都有较明确的论证。磁疗已成为治疗失眠的主要方法。有许多医疗工作者对机理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多种磁疗服饰、磁疗睡眠系统正在向高层次发展。

 针对失眠的磁疗,目前最常用的就是镇痛安眠垫,其中钕铁硼永磁体产生的的是一种模拟人体磁场特点的生物磁场,性能稳定,作用于人体可对人体本身的磁场进行纠偏,并通过增强人体经络的生物电磁能,推动经气运行,从而达到通经络、增加脑部供血供氧、降低大脑皮层末梢神经的兴奋性,产生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催眠、镇痛、镇静、活血的效果。

 心理治疗

 一般心理治疗。通过解释、指导,使患者了解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减少不必要的预期性焦虑反应。

 行为治疗。进行放松训练,教会患者入睡前进行,加快入睡速度,减轻焦虑。

 失眠的催眠疗法

 催眠疗法治疗失眠是应用一定的催眠技术使人进入催眠状态,并用积极的暗示控制病人心身状态和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正性意念来消除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意念。

 要想拥有安稳的睡眠,必须内心安宁平和。多数失眠者患的是“失眠担心症”,开始时是偶然事件造成的偶然睡不着,后来则是因为担心失眠而导致失眠,越失眠就越担心,越担心就越失眠,形成恶性循环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催眠治疗就是要消除这种紧张担心的条件反射。治疗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治疗师一方面用专业轻柔的语言,引导来访者进入深度放松状态,一方面引导其体验深度放松的感觉,让来访者在意识清醒状态下真切地触摸到入睡的感觉,并学习掌握跟这种入睡感觉建立连接的方法,使来访者对入睡建立信心,消除对失眠的焦虑。对于担心失眠者来说,只要消除了紧张担心的感觉和条件反射,内心安宁了,睡眠自然就正常了。

 催眠疗法对失眠有非常高的疗效。在催眠师语言的诱导下,能使患者达到全身乃至心灵深处的放松。催眠师的循循诱导,能使患者摆脱所有影响睡眠的症结。再通过一针见血的语言指令,使一切造成压力、紧张、不安、挫折的因素得以宣泄,深层的病因被催眠师消除,从而能使患者体验到心身放松的快感和愉悦。只要经常体验这种松弛状态,那么恢复正常的睡眠功能那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身体疾病导致的失眠,也可通过催眠疗法进行辅助治疗。潜意识对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内分泌、呼吸、消化、血液循环、免疫、物质代谢等均起着很大作用。身心灵是一体的,当内心充满了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时,体内会有大量的P物质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使全身血管收缩,气滞血淤,各种身心疾病由此产生。而人在喜悦、大笑、回忆幸福的体验时,会有大量的脑啡肽的分泌,这种脑啡呔的止痛能力超过自然吗啡的二百倍之多,是人体内部主要的止痛系统。如果在催眠状态下不断地强化积极情感、良好的感觉以及正确的观念,消除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人脑中枢神经也会分泌大量的脑啡肽,不但有止痛作用,而且让人内心感到安详宁静,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药物治疗抗抑郁剂。如米安色林、阿米替林、多塞平、马普替林等。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中西药进行综合治疗,如采用安定类西药与中药制剂进行联合治疗,可取得快速、理想的疗效。

中医治疗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的因素都可以造成失眠,例如:精神因素,机体疾病因素,甚至年龄的大小、文化程度的高低和生活的习惯,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都与失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上讲:人由于被七情所伤,即恼怒、忧思、悲恐、惊吓而导致气血、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至心神被扰,神不守舍而不寐。中医治疗失眠的具体方法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且各具特色。这里,我们根据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疗法分类,选择一部分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药物疗法指通过口服药物,经由消化器官吸收,以达到扶正祛邪、调节机体气血阴阳,使机体康复的治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口服药物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片剂、糖浆、茶剂、冲剂等不同剂型。本法是在临床各科应用范围最广的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用针刺、艾灸的方法在人体经络及经外腧穴施以一定的手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针刺又可分为体针、头针、面针、眼针、耳针、足针、温针、火针、三棱针、梅花针等多种针法。灸法可分为艾条灸、麦粒灸、疤痕灸、隔姜灸、隔蒜灸、药饼灸等。针灸疗法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一、肝郁化火。

 证候包括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分析本证多因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则不寐。肝气犯胃,则不思饮食。肝郁化火,肝火乘胃,胃热则口渴喜饮。肝火偏旺,则易噪易怒。火热上扰,故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均为热象。

 治法疏肝泻热,佐以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清肝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肝经湿热;当归、生地养血和肝;柴胡疏畅肝胆之气;甘草和中。可加朱获神、龙骨、牡蛎以镇心安神,如胸闷肋胀,善大息者,加郁金、香附之类以疏肝开郁。

  二、痰热内扰。

 证候包括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分析本证多因宿食停滞、积湿生痰,因痰生热,痰热上扰则心烦不寐。因宿食痰湿雍遏于中,故而胸闷。清阳被蒙,故头重目眩。痰食停滞则气机不畅,胃失和降,故证见恶食,嗳气,或呕恶。苔腻而黄,脉滑数,均为痰热,宿食内停之证。

 治法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方药温胆汤加黄连、山栀主之。方用半夏、陈皮。竹茹、枳实理气化痰,和胃降逆;黄连、山栀清心降火;茯苓宁心安神。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可用礞石滚痰丸降火泻热,逐痰安神。

 十个快速入睡的方法

 1从300倒数,每次递减3

 很多人入睡难是因为无法分散注意力,而这种复杂无趣的数数方式却是一种有效的分心技巧。

2下午2点后别喝咖啡

 如果你有入睡困难问题,那么大约下午2点之后,最好不要再进食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咖啡因在体内的作用可持续8小时以上,50岁后,由于新陈代谢变慢,咖啡因在体内滞留时间甚至达到10个小时。因此,咖啡因不仅影响入睡,而且会降低睡眠质量。

 3睡前冲个热水澡

 临睡前60—75分钟洗个热水澡,水温不低于摄氏38度,洗浴时间不少于20分钟。热浴有助于放松肌肉,提高身体核心温度,当你离开浴盆体温会逐渐下降,大脑退黑激素分泌量增加,令人感到疲倦,更容易入睡。

4睡前4小时停止锻炼

 锻炼有益睡眠。但是睡前4小时内最好不要锻炼,否则锻炼会令身体兴奋,难以入睡。

 5降低卧室室温

 当卧室温度在18℃—24℃、床上温度为27℃时,睡眠质量最好。

6睡前3小时不进食

 睡前几小时千万别胡吃海塞,否则容易导致胃酸返流,影响睡眠。

 7注意卧室灯光

 卧室灯光具有调节生物钟的作用。太亮会导致大脑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过于清醒,难以入睡。睡前最好选择较暗且柔和的阅读灯光。睡眠过程中,最好关闭所有光源。

8买张舒适的床

 通常更换一个舒适的床垫,就可以大大改善睡眠质量。床垫太软会导致睡姿不正以及肌肉僵硬和背部问题。一般情况下,床垫使用5—10年就该更换一次。

 9降低卧室室温

 实验证明当卧室室温在摄氏18—24度时,床上温度为27—30度的时候,睡眠质量最好。

10限制白天睡眠时间

 除老年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治疗失眠的食物

  1、食醋

 白天劳累过度的男人,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如果是这些情况所导致的失眠,可以取一汤匙食醋兑入温开水中慢服。

 男人服用过后再静心闭目,不久便会入睡。

 这是由于食醋的芳香具有舒缓神经的功效,在失眠的情况下适量的饮用,具有很好的催眠作用。

2、糖水

 如果男人因为烦躁发怒从而出现难以入睡的情况。这个时候不妨喝一杯汤水,糖水在体内可转化为大量血清素,此物质进入大脑,可使大脑皮层抑制而易入睡。

 而且甜味食物本身就具有舒缓神经的功效,在盛怒之下适量的多饮用汤水,可有效的舒缓紧绷的神经,从而达到催眠的作用。

  3、牛奶

 牛奶中的营养非常的丰富,而且牛奶一直以来都是助眠的食品之一。

 在牛奶中含有的色氨酸是人体八种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它不仅有抑制大脑兴奋的作用,饮用后还会让人长生疲倦感觉的作用。

 牛奶中的氨基酸含量非常的丰富,一杯牛奶中的含量足够起到使男人安眠的作用,可使人较快地进入梦乡。

 4、水果

 对于一些过度疲劳而失眠的人,不妨在晚上睡觉之前吃些具有催眠功效的水果,诸如苹果或者是苹果食品、香蕉等,这类水果不仅仅可以抗肌肉疲劳,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催眠功效。

  5、面包

 面包同样具有很好的催眠功效,在你感觉到烦躁难以入睡的时候,这个时候只需要适量的吃一点面包,就能让你很快的平静下来,并且很快的进入睡眠状态。

 失眠饮食要求

 1、补充能舒肝减压的食物,如绿色及口感带酸的水果,如柠檬、猕猴桃、梅子及绿色蔬菜。

 2、适当的三餐分配,早餐吃得丰盛充足,午餐适中,晚餐则清淡少量,规律饮食能帮助睡眠。

 3、镇静情绪花茶,如玫瑰花茶、薰衣草茶,若要加强促眠效果,可以加入少量具安神作用的酸枣仁一起喝。

 4、饮食轻淡为宜,避免高油脂的肉类及蛋糕点心。

 5、睡前用热水泡脚和喝牛奶有助睡眠。

 6、若半夜醒后不能再睡,吃3-5片饼干,喝一杯葡萄酒,即可入睡。

 7、烦躁不易入睡时,喝杯糖水,生成大量血清素,抑制大脑皮层。

 治疗失眠的偏方

 现在,很多人都被失眠所困,有的半夜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有点早上醒的很早,总之睡眠时间特别短。

 生地夜交藤治疗失眠

 处方:组成大生地、制黄精、制玉竹、紫丹参、夜交藤30克,决明子20克,朱苻神15克,合欢皮、川穹各9克,炙甘草6克,长灯芯3束。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分2次温服,以午后及晚上睡觉前半30分钟服用最好。

 功能:主要治疗失眠。

丹皮栀子治疗失眠

 处方:组成丹皮、栀子、当归、炒白术、大枣、青皮各15克,柴胡、薄荷各10克,白芍30克,龙骨、牡蛎各60克,酒大黄5克(另包后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清热。主要治疗失眠症。

 生地麦冬治疗失眠

 处方:组成生地、麦冬、代号石、珍珠母各15克,沙参、元参、银花各12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分早晚喝完。

 功能:主治补肝肾,平肝安神。主要治疗失眠。

  黄芪白术治疗失眠

 处方:组成黄芪30克,白术、陈皮、党参、当归、甘草各9克,升麻15克,柴胡12克。

 用法:用量每天一剂,水煎,分2次服用。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疏肝解郁。主要治疗失眠症。

 不同失眠原因的治疗方法

 失眠病机十分复杂,“原发失眠”的病机及其形成的证候,常以阴虚为主,精虚次之,阳虚又次之,而气机不畅、虚实寒热夹杂则系常见病机和由此形成各种虚实寒热夹杂证候。

 失眠可涉及五脏六腑、诸多经络,但是,多形成以肝、心病变为主的病证,肾、脾、肺病变为主的病证也较常见,当然涉及奇恒之腑“脑”。

 安眠汤

 酸枣仁,五味子,延胡索,当归(或丹参),僵蚕,琥珀粉(分冲)。瘀血寒证时用当归,气虚、阳虚、血虚时用当归。瘀血热证时用丹参,阴虚时用丹参。

 方中酸枣仁甘平为君药,五味子酸温为臣药,功能养肝宁心,安眠。延胡索辛苦温、为臣药,功能活血行气,止痛安神。当归甘辛苦温、为佐药,功能活血调经、止痛安神。

 丹参苦微寒佐药,功能活血调经、止痛安神,可使人思睡。僵蚕辛咸平为佐药,功能化痰息风、止痉安神,缩短入眠时间。琥珀粉甘平为佐药,功能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明目。

 全方总体性平,安眠作用明显,切中失眠患者的核心病机。

 肝阴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面烘热,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耳鸣,舌红瘦,脉弦细数。治以滋阴养肝安魂。入眠难者:“安眠汤”加“潜镇养肝阴催眠方”(生牡蛎、枸杞子、夜交藤)。睡眠时间过短者:“安眠汤”加“潜镇养肝阴安眠方”(生牡蛎、天麻、女贞子)。

 肝火郁热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面烘热,头痛眩晕,焦急、坐卧不安,易惊,耳鸣,舌红,脉弦数。治以清肝泻火散郁。入眠难者:“安眠汤”加“养肝阴潜阳催眠方”(石决明、白菊花、白芍、牡丹皮),睡眠时间过短者:“安眠汤”加“养肝阴潜阳安眠方”(生牡蛎、天麻、生栀子、淡豆豉、三颗针、银柴胡)。

肝血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疲劳,失眠,多梦,易惊,身热,烦躁,肢体麻木,舌粉红,脉细或细弱。治以养血清热,安神除烦。入眠难者:“安眠汤”加“潜镇养肝血催眠方”(生牡蛎、枸杞子、生地黄)。睡眠时间过短者:“安眠汤”加“潜镇养肝血安眠方”(生牡蛎、女贞子、阿胶)。

  肝气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失眠,多梦,容易悲伤、恐惧,目昏,两胁拘急,面色青,爪甲枯,舌淡黯、苔白,脉弦细。治以补肝气,安神魂。入眠难者:“安眠汤”加“补肝气催眠方”(龙骨、枸杞子、天麻)。睡眠时间过短者:“安眠汤”加“补肝气安眠方”(天麻、柏子仁、细辛)。

 肝郁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恍惚,悲忧善哭,时时欠伸,神倦食少,心悸不寐,舌淡无华,脉虚软。治以解郁安神。入眠难者:“安眠汤”加“潜镇解郁催眠方”(生牡蛎、制鳖甲、佛手、石菖蒲)。睡眠时间过短者:“安眠汤”加“潜镇解郁安眠方”(牡蛎,紫贝齿,天麻,牡丹皮)。

 心阴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烦躁,失眠,盗汗,舌碎或溃疡,舌红干而少苔,脉细数或濡数。治以滋阴养心。入眠难者:“安眠汤”加“养心阴催眠方”(柏子仁、白芍、牡丹皮)。睡眠时间过短者:“安眠汤”加“养心阴安眠方”(天麻,女贞子,夜交藤,黄连,侧柏叶)。

心阴虚心阳亢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疲劳,健忘,失眠多梦,不得眠卧,白昼如常,夜间发热,舌尖红、苔少,脉细数、或浮细数等。治以滋阴降火,安眠。入眠难者:“安眠汤”加“养心阴、潜阳催眠方”(珍珠母、生牡蛎、白芍、丹皮、穿心莲)。睡眠时间过短者:“安眠汤”加“养心阴、潜阳安眠方”(生牡蛎、黄连、没食子)。

 心肝阴虚火旺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低热,胁痛,眩晕,心悸,心烦易怒,失眠,手足头面肿起感,舌质红,脉弦数。治以滋阴清热,养血柔肝,安眠。入眠难者:“安眠汤”加“潜阳养阴、敛神催眠方”(石决明、制鳖甲、生牡蛎、珍珠母、枸杞、生地黄、白芍、没药)。睡眠时间过短者:“安眠汤”加“潜阳养阴、敛神安眠方”(生牡蛎、龙骨、天麻、女贞子、黄连、三颗针)。

  心肝肾阴虚证

 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心悸,心烦易怒,失眠,腰痠乏力,舌质红,脉弦细数。治以滋阴壮水,安眠。入眠难者:“安眠汤”加“潜镇养阴、催眠方”(石决明、制龟板、生牡蛎、生地黄、枸杞、炒栀子、淡豆豉、黄连)。睡眠时间过短者:“安眠汤”加“潜镇养阴、安眠方”(生牡蛎、白菊花、黄连、没食子)。

你好,这三个穴位都可以去灸,顺序没有严格要求,也都不在同一条经络上,如果非要讲顺序的话,应该从足三里开始往上灸就可以了。

关元也是常用的针灸穴位,适合艾条灸,有壮阳的效果。

冬天时最适合灸的了,可以温通经脉,散寒,起到温阳的作用。

延年益寿保健灸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分组:第一组,关元、气海、左侧足三里;第二组,关元、气海、右侧足三里。

有些人艾灸完后会出现上火、口腔溃疡、失眠、耳鸣、烦躁、脾气比较大等等这些阴虚火旺的表现,也有一些人艾灸完后会出现没精神、嗜睡、出虚汗等等虚脱的表现。所以,经常有人问,那艾灸是不是适合所有人呢,有没有人不适合艾灸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话题。

对于艾灸的适应病症,《医学入门》中说过“ 寒热虚实,皆可灸之 ”,包括《黄帝内经》中也记载“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这都说明了艾灸的适应范围是很广的。通过现代一线的临床艾灸发现,艾灸治疗的病症很多,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甚至是骨科都有很不错的效果。但是为什么有些人艾灸后会出现不舒服的情况呢,我们通过翻阅一些古籍发现,确实有记载说有些人是不适合艾灸的。比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说“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 ”,意思是一些阴虚有内热的人脉象就是微数之脉,是不能艾灸的,还有华佗也说过“ 阴气不胜,阳气不衰,勿灸 ”,意思是 健康 人就不要艾灸了,强调艾灸主要是调理病症的,如果身体 健康 就不需要艾灸。上述都说明了热症、 健康 的人是不用艾灸的。

那为什么又有说法说不管什么人都是可以艾灸的呢,这个就要 从古人和现代人所采用的灸法不同,加以说明。

古代灸法

秦汉唐宋时期最常用的灸法是直接灸,将艾绒直接放在皮肤上做 疤痕灸 ,这种灸法 比较痛苦 ,并且一般灸柱做的比较大,灸量一旦过大就容易让体内 产生热血 ,所以热症和 健康 的人是不适合艾灸的。

现代灸法

现代使用最多的灸法是艾条灸,这种灸法是 温和灸 ,悬在皮肤穴位上方进行艾灸。艾条灸的特点是 没有创伤没有痛苦 ,灸起来也比较舒服,所以适用范围和适用人群都比较广。

对于阴虚内热的人能不能艾灸这个问题,近代比较有名的灸界大家周楣声老先生说过“ 热病贵灸 ”,意思是 热症要善于艾灸可以艾灸 的,他通过研究发现艾灸具有以热引热、印热外泄的作用,所以热症是可以灸的。包括在临床中有些阴虚火旺的人,例如失眠、耳鸣、烦躁、容易上火、上热下寒是可以通过艾灸调理好的。 所以开头提出的问题,艾灸有没有适用人群,这个问题就和灸法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是采用艾条温和灸,适用人群就特别多,应用范围也特别广。

但即便是艾条温和灸,以下几类人群也要慎灸 :

孕妇,尤其是孕妇的 腰骶部、小腹部 是禁止艾灸的。

小孩,尤其是刚出生几个月到三岁间的,不建议盲目艾灸。

比较虚弱的老年人。

患有重病、手术后身体极度虚弱的人。

身上有大出血症状的人,因为艾灸本身有 活血的作用 ,如果大出血的患者艾灸只会加重病症。

以上几类人群即便采用艾条温和灸也不适合,除了这几类人群外,其他气血虚、血瘀、阴虚、阳虚、寒湿等等人群都是可以艾灸的。至于艾灸后身体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可能和 灸法、艾灸技术 有关,也有可能是 排毒现象。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大陵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大陵穴的定位 10 大陵穴的取法 11 大陵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大陵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大陵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大陵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大陵穴研究进展 181 对心功能的影响 182 提高痛阈 183 治疗癫痫大发作 184 治疗手痉挛 185 治疗跟骨骨刺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陵 1 拼音

dà líng

2 英文参考

Dàlíng PC7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líng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C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大陵 汉语拼音 Daling 罗马拼音 Taling 美国英译名 Great Mound 各

号 中国 PC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MC7 富耶氏 MC7 德国 MH7 英国 Cx7 美国 EH7

大陵为经穴名(Dàlíng PC7)[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太陵[2]。别名鬼心[2]。属手厥阴心包经。大陵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输穴,五行属土[1][3]。大为小之对,陵即丘陵,掌根高突如同大陵,此穴在其腕侧陷中,故名大陵[1]。大陵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头目疾患:如心痛,心悸,心烦,心肌炎,失眠,精神病,癫狂,胃炎,骨痛,呕吐,呕血,胸中热痛,身热头痛,目黄,目赤痛,喉痹,咽干及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胃痛,疮疡,胸胁痛,桡腕关节疼痛,惊悸,呕逆,吐血,痫症,腕关节痛,胸闷,气短,喜笑无常,悲恐善怒,肠痈,霍乱,口臭,头痛身热汗不出,心烦暑病,肘臂挛急,腕关节疼痛,掌中热,目赤,舌本痛,乳痈,跗肿,皮肤湿疹,疥癣,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癫痫,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胃出血,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足跟痛,咽炎,腋淋巴腺炎等。

4 大陵穴的别名

心主(《脉经》),鬼心(《备急千金要方》)。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

6 穴名解

大为小之对,陵即丘陵,掌根高突如同大陵,此穴在其腕侧陷中,故名大陵[1]。

大,高大、崇高之意。陵,指大阜、隆高之义。又大陵为星名,主死丧陵墓之事,在积尸星下。考大陵、积尸两星名义,与其应征事物之理,则大陵之星与本穴应症,颇为合洽。其或古人参合星象,而命此穴之名也。本穴在掌根阜起处,有陵丘之象,故名之。刺此穴可使人寐。[4]

7 特异性

大陵为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土;

大陵是手厥阴心包经之原穴。

8 所属部位

腕[5]

9 大陵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3]。

大陵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仰掌取穴[1]。

大陵穴位于掌后腕横纹上,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2]。

大陵穴在手厥阴心包经中的位置

大陵穴在腕部的位置

大陵穴在腕部的位置

大陵穴在腕部的位置(肌肉)

大陵穴在腕部的位置(骨骼)

10 大陵穴的取法

大陵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仰掌取穴。[1]

握拳,手外展,微屈肘时,显现两肌肌腱[6]。伸臂仰掌,于掌后第一横纹正中,当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处取穴[6]。若两手的一侧或双侧摸不到掌长肌肌腱,则以桡侧腕屈肌肌腱尺侧定位[6]。

快速取穴:微屈腕握拳,从腕横纹上,两条索状筋之间即是大陵穴[7]。

11 大陵穴穴位解剖

大陵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正中神经干、腕骨间关节囊。有腕掌侧动、静脉网。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皮肤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腕前区的皮肤及皮下筋膜均较薄弱,筋膜内有前臂正中静脉的属支,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掌皮支经过。前臂深筋膜在腕骨的前方增厚,形成腕横韧带。该韧带与腕骨共同构成腕管,管的后壁为腕关节前面的筋膜。在腕管内,有正中神经、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等,腱周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形成腱旁系膜(或腱旁组织),以保证肌腱的血液供应和滑动功能。通过腕横韧带前成是掌长肌腱,其深面正对腕管内的正中神经。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拇长屈肌腱与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之间→桡腕关节前方[1]。

皮肤→皮下组织→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腕掌侧浅静脉网和正中神经掌皮支分布;深层有正中神经和腕掌侧动脉网分布[8]。

布有正中神经掌支,深层为正中神经本干;并有腕掌侧动、静脉网通过[2]。

12 大陵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陵穴具有宁心安神,和营通络,宽胸和胃的功效。

大陵穴有清心宁神,和胃宽胸、清营凉血作用。[1]

大陵穴系心包经之输穴,也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功同内关。主治功能为催眠,又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痫证,胸闷,胁痛,惊悸,失眠,烦躁,口臭。[4]

13 大陵穴主治病证

大陵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头目疾患:如心痛,心悸,心烦,心肌炎,失眠,精神病,癫狂,胃炎,骨痛,呕吐,呕血,胸中热痛,身热头痛,目黄,目赤痛,喉痹,咽干及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胃痛,疮疡,胸胁痛,桡腕关节疼痛,惊悸,呕逆,吐血,痫症,腕关节痛,胸闷,气短,喜笑无常,悲恐善怒,肠痈,霍乱,口臭,头痛身热汗不出,心烦暑病,肘臂挛急,腕关节疼痛,掌中热,目赤,舌本痛,乳痈,跗肿,皮肤湿疹,疥癣,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癫痫,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胃出血,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足跟痛,咽炎,腋淋巴腺炎等。

大陵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头目疾患:如心痛、心悸、心烦、心肌炎、失眠、精神病、癫狂、胃炎、骨痛、呕吐、呕血、胸中热痛、身热头痛、目黄、目赤痛、喉痹、咽干及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等[1]。

大陵穴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疮疡、胸胁痛、桡腕关节疼痛[8]。

大陵穴主治心痛,惊悸,胃痛,呕逆,吐血,胸胁痛,癫狂,痫症,腕关节痛等[2]。

大陵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气短,胸胁痛;癫狂,惊悸,喜笑无常,悲恐善怒;胃痛,呕吐,肠痈,霍乱,吐血,口臭;头痛身热汗不出,心烦暑病,肘臂挛急,腕关节疼痛,掌中热,目赤;舌本痛,乳痈,喉痹,跗肿,皮肤湿疹,疥癣,疮疡[6]。

1.循环系统疾病:心肌炎,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

3.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出血;

4.运动系统疾病: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足跟痛;

5.其它:咽炎,腋淋巴腺炎,疥癣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3~05寸[6][8][2][1],局部有酸胀感[6],或有麻电感向指端放散[6]。

向腕管内斜刺08~15寸,用于治疗腕管综合征。

三棱针点刺放血。

注意:针刺大陵穴时,不可反复提插,以免损伤正中神经干。

142 灸法

可灸[1][6][8]。

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大陵穴的配伍

大陵穴配内关、曲泽治心胸疼痛[1]。

大陵穴配神门、人中、百会治精神病[1]。

大陵穴配上脘、足三里治呕吐胃痛[1]。

大陵穴配偏历治喉痹、咽干[1]。

大陵配郄门、间使,治咳血[6]。

大陵配水沟、地仓,治口臭[6]。

大陵配心俞、巨阙、间使、神门,治心悸[6]。

大陵配曲泽、内关,治心胸痛[6]。

大陵配神门、列缺,有舒畅经筋,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腕下垂。

大陵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络,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

大陵配丰隆、太冲,有疏肝理气,化痰醒脑的作用,主治气郁痰结型之癫狂。

16 特效

用拇指指尖垂直掐按大陵穴,每天早晚两侧各掐按1~3分钟,可治疗心胸痛、胃炎、扁桃体炎等疾病[7]。

17 文献摘要

《脉经》: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气,手掌烦热,或啼笑骂詈,悲思愁虑,面赤身热,其脉实大而数,此为可治……季夏刺大陵,皆补之。

《针灸甲乙经》:热病烦心而汗不止,肘挛腋肿,善笑不休,心中痛,目赤黄,小便如血,欲呕,胸中热,苦不乐,太息,喉痹嗌干,喘逆,身热如火,头痛如破,短气胸痛,大陵主之。心痛,善悲,厥逆,悬心如饥之状,心憺憺而惊,大陵及间使主之。两手挛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瘛偏小筋急,大陵主之。咳血,大陵及郄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目赤,小便如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善饥,喜悲泣惊恐。

《针灸大成》:短气,大陵、尺泽。

《针灸大成》:主热病汗不出,手心热,肘臂挛痛,腋肿,善笑不休,烦心,心悬若饥,心痛,掌热,喜悲泣,惊恐,目赤,目黄,小便如血,呕啘无度,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瘑疮疥癣。

《玉龙歌》: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

《玉龙赋》:劳宫、大陵,可疗心闷疮痍。大陵、人中频泻,口气全除。肚痛秘结,大陵合外关于支沟。

18 大陵穴研究进展 181 对心功能的影响

用心冲击图、心电向量示波器和X线示波摄影术观察,患者脉峰减低变形,收缩性弯曲变斜和舒张期隆起减弱。针刺后,左心峰增大,收缩性偏斜减弱,舒张期隆起也加大,说明针后引起心肌收缩加强,心脏功能改善。[9]

针刺大陵、神门等,对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多数情况下心冲击图的收缩波增强,经X线示波摄影,针刺前表现为左心室与主动脉峰减低变形,收缩性弯曲变斜和舒张期隆起减弱等。针刺后,左心峰增大,收缩性偏斜减弱,舒张期隆起也加大,说明针后心肌收缩加强,心脏功能改善。另有针刺大陵穴,对部分癫痫大发作患者的脑电图,有使之规则化的倾向。

182 提高痛阈

针刺正常人大陵穴可提高颈项、胸腹及上肢部皮肤的痛阈[1]。

183 治疗癫痫大发作

针刺大陵穴可使部分癫痫大发作病人的脑电图趋向规则化[4]。

184 治疗手痉挛

针刺大陵穴,有针感后,不移动针尖,在原处提插,以加强针感。

185 治疗跟骨骨刺

王焘为(约670~755)唐代著名医学家、中医文献学家 。郿(今属陜西)人。出身世家,喜好医方,博览群书,收集医方。在弘文馆(国家图书馆)任职20多年内,有条件博览群书,采集诸家医方。后被贬至房陵,仍继续整理医学文献。撰《外台秘要》(《外台秘要方》)40卷,其中除《明堂灸法》一卷专载针灸外,还保存了崔知悌的灸痨法。《外台秘要》可称是集唐以前方书大成之作,成为中医重要文献之一。王焘生于公元670年,卒于公元755年。王焘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王珪是唐初杰出的宰相之一。他为官清廉善谏,与魏征齐名,曾是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的老师。王焘的父亲李敬直是南平公主的附马,也被封了爵位。王焘的两个儿子也都做了官,大儿子是大理寺少卿,次子担任了苏州刺使。王焘从小体弱多病,母亲南平公主身体也不好。他十分孝顺,不解衣带地照顾母亲,还阅读了大量医书,寻找灵方妙药,也渐渐地对医学产生了兴趣。王焘曾经担任徐州司马和邺郡太守,但是他为了有机会阅读医学书籍而到了当时的皇家图书馆——弘文馆任职。自此,他便如饥似渴地在那里阅读晋、唐以来的医学书籍。他在这里度过了20年的时间,在系统阅读大量医书的同时,他还认真的做了详尽的摘录,夜以继日,年复一年,积累了大量的医学资料。其中仅古方就有五、六十家之多。后来,他被贬职到房陵,遇赦后就近安置在大宁郡,当地气候炎热潮湿,百姓得了瘴气,十有六七难逃一死。他依照随身携带的验方施治,竟然把即将死去的人神奇地救了回来,由此,他便决心发愤编写医书。《外台秘要》他不存个人偏见,博采众家之长,在《外台秘要》中,他引用以前的医家医籍达60部之多,差不多所有的医家留下来的著作都是他论述的对象,可谓“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他不仅对《备急千金要方》、《肘后备急方》之类的著作仔细研究,还对没什么名气,流传也不广泛的著作加以收集,如陈延之的《小品方》、张文仲的《张文仲方》等医著。

详见百科词条:王焘 [ 最后修订于2015/11/7 14:14:23 共115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