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在我国古籍中的古称分别都是什么?
越南——安南
菲律宾——吕宋
马来西亚——柔佛 / 马六甲
文莱——泥国
朝鲜 / 韩国:Korea
中国古称:乐浪 / 高句丽 / 百济 / 新罗 / 高丽
来源:汉朝设置乐浪郡。公元4世纪时,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上建立了新罗、高句丽、百济三个国家。其中高句丽本来是中国的民族,因为抢地盘,打不过鲜卑族著名的慕容家族,被慕容氏赶出国门,流放到朝鲜半岛北部。高丽为高句丽的简称(但高句丽与高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公元918年王建建立了王国,国号“高丽”,并于936年统一了朝鲜半岛,高丽王国历时近500年,为各国所熟知,所以至今外文名称音译仍为 Korea(高丽)。1392年,高丽三军都总制使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定国名为“朝鲜”,意为清晨之国、朝日鲜明之国或晨曦清亮之国。《东国舆地胜览》一书说:“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朝鲜语中朝字读作Zhao,今转读成Chao。
在汉朝,如今的韩国地区,分布着三个原始部落,为“三韩”,即马韩、辰韩和弁辰(弁韩)。1897年2月,朝鲜国王高宗宣布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不过这个“大韩帝国”很短命,在1910年就被日本废除了,又改回“朝鲜”。
日本:Japan
中国古称:扶桑 / 倭奴 / 东夷 / 海东 / 东洋 / 东瀛
来源:古代中国人认为日本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常以“扶桑”来表示,《淮南子》中就有“日朝发扶桑,入于落棠”语句。日本最初的文明实际上起源于中国文明,中国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了关于日本的记载。战国时代,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如古地理书《山海经·海内北经》说:“盖国在矩燕南、倭北、倭属燕。” 这说明当时中国人仅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才明白地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另据范晔《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后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到隋唐时,始称“日本”。《旧唐书·东夷传》中将“倭” 与“日本”分列并叙,还对改称日本作了说明:“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旧唐书·日本国传》载明:“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Japan 是英语“漆器”的意思,是西方对它的称呼。
越南:Viet Nam
中国古称:瓯越 / 占婆 / 林邑 / 环王 / 占城 / 交趾 / 安南 / 南越
来源: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在红河三角洲建立瓯雒国,由瓯越和越两个部落合并而成。中国史书上的占婆(又称林邑、环王、占城等),是越南史上的古国。汉朝设置交趾郡。唐朝设安南都护府。五代时从中国独立出来。1054年李朝改国名为大越。以后几个王朝称为安南或大越。1802年阮福映称帝,改国号为南越。1803年清政F改安南为越南。1804年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之名便始于此。越南族就是中国的京族。
老挝:Lao
中国古称:堂明 / 南掌 / 寮国
227年,堂明王遣使拜访东吴。1353年,琅勃拉邦的孟斯瓦王子法昂在真腊帮助下,统一老挝全境,建立了以佬族为主体的封建国家——澜沧王国。明代永乐二年,澜沧国获得中国的承认,封为“老挝宣慰司”,史称南掌。国内第一大民族老挝族(又称“老龙族”,中国称其为“寮人”)占全国总人口1/3以上,以族为国名。
柬埔寨:Cambodia
中国古称:扶南 / 真腊 / 吉蔑 / 甘孛智 / 澉浦只
来源:元代称“甘孛智”,明代转音为“柬埔寨”,为“山地之国”。
泰国:Thailand
中国古称:堕罗钵底 / 暹罗
来源:公元6世纪,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堕罗钵底国。“泰国”泰语中为“自由国度”,“泰族”为“自由人民”。泰族就是中国的傣族。
缅甸:Myanmar
中国古称:掸国 / 骠国 / 蒲甘
来源:掸国,骠国,蒲甘,都是宋以前中原对它的称呼。公元1106年,缅使随大理使节到宋,宋鉴于缅甸山川遥远,道路阻隔,因此称为“缅”,又因中缅边区一带称山间谷地为“甸”,“缅甸”即其合称。
马来西亚:Malaysia
中国古称:柔佛 / 马六甲
来源:Malay 是亚欧大陆最南端的半岛。生活在这个半岛上的人,又称为 Malay 人。后来把整个东南亚的所有群岛,统称 Malay 群岛。柔佛为 Malay 半岛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 Malay 半岛的大部分。1963年,Malay,与加里曼丹岛上的沙捞越和沙巴地区,共同组成了一个联邦国家,就叫 Malaysia。
新加坡:Singapore
中国古称:淡马锡 / 星洲
来源:公元8世纪,这个海盗猖獗的海岛曾叫Temasek(淡马锡)。Temasek,爪哇语“海市”之意,由于季节的影响,海运的船舶经常云集在此,所以逐渐成为一个船舶停泊的商埠。
传说,苏门答腊室利佛逝王国的一位王子,为了寻找理想地点建立新城市来到淡马锡。在洁白的沙滩上,王子突然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怪兽向他致意后急弛而去。这怪兽红身、黑头、白胸,雄健敏捷。王子很喜欢,便问随从:“那是什么动物?”随从信口答到:“狮子。”王子十分高兴,认为这里是吉祥之地,便决定在此建都,并取名“狮城”。在樊文中,Singa 意即“狮子”;pore 意即“城堡”。
菲律宾:Philippines
中国古称:吕宋
来源:菲律宾群岛的主岛就是吕宋岛。1543年,西班牙占领了这里,便以西班牙国王 Philippe 的名字命名。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中国古称:爪哇 / 三佛齐
来源:爪哇和三佛齐都是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古国。Indonesia,希腊语中“大海上的群岛”,意为“千岛之国”。
印度:India
中国古称:婆罗多 / 身毒 / 天竺 / 信度 / 忻都
来源:古印度,一个名叫“婆罗多”的国王建立起一个国家,于是把这个国家命名为“婆罗多”。古印度人以“信度”一词表示河流。这条河就是著名的印度河。后来“信度”这个地名所指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印度河流域开始,又包括恒河流域,渐渐的席卷整个南亚次大陆。我国用“印度”这个词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书中载:“译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归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印度”。
不丹:Bhutan
自称:竹域
中国古称:主域 / 布噜克巴
来源:不丹的梵文意思为“西藏终端”。自称为“竹域”,意为“神龙之国”
斯里兰卡:Sri Lanka
中国古称:锡兰
来源:Sri 是该国的自称,即“神圣”之意,Lanka 是“光辉灿烂”之意。
伊朗:Iran
曾用名:Persia 波斯
中国古称:安息
来源:古代 Aryan (雅利安人)从东迁往波斯,占据了伊朗高原或其东南部地区,并在这儿创造了古代文明。古希腊、古罗马将这片地区称为 Aryana ,意为“雅利安人的地区”。Iran为其转音。Persia(波斯帝国)是伊朗历史上最显赫的一个帝国。(其实 Persia 并不单只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不同的朝代,都被称为 Persia 。)
俄罗斯:Russian
曾用名:КИЕВ Росс 基辅罗斯 /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苏联
中国古称:罗刹
来源:9世纪下半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诺曼人在东斯拉夫人地区建立基辅罗斯大公国。斯拉夫人把来他们称为 Varangians 或者 Rus意思是商人。这个词起源于古诺曼语 ruotsi,意指“划独木舟的人”,后来为斯拉夫人所采用。元朝称俄罗斯为“罗斯”或“罗刹国”。蒙古人在拼读俄文 Rocia 时,在字母R前面加了一个元音,所以 Rocia 就成了 Oroccia。清朝时期,Oroccia 转译成汉语时就成了“俄罗斯”。苏联曾是俄罗斯最强大的历史时期。
西班牙:Spain
中国古称:佛郎机(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称)
来源:西班牙最早是迦太基的殖民地。这里野兔出没,迦太基把野兔叫做 spa(腓尼基语 Shaphan)。渐渐的,转换成 Spain。
葡萄牙:Portuguese
中国古称:佛郎机(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称)
来源:葡萄牙最早的城市 Oporto 波尔图的名字演变而来的,本来翻译成波秋歌更为恰当
意大利:Italy
中国古称:大秦
来源:古希腊人殖民到亚平宁半岛的普利亚地区附近后,把这里的维图利部落称为 Italoi。后来罗马人沿用了这个名称,拉丁语 ltalia,并用它作为意大利半岛上很多部落的共同称呼。
清朝
清朝(1644年—1911年统治中国),统治者为满族爱新觉罗氏。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赫图阿拉(在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后迁辽阳、沈阳。1636年(明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称帝。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顺。清军说降吴三桂,在他的带领下入关打败李自成农民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帝溥仪于1912年退位,清朝灭亡。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清朝的疆域
清朝乾隆年间,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丧失大量国土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被沙俄侵占,台湾被日本侵占,巴而喀什湖以东的葱岭地区被沙俄侵占,等等
清朝历史
后金政权的建立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一直居住今中国东北。明朝洪武时,明朝欲压制北元残余势力,于是明朝在女真聚居地设立辽东指挥使司,开始着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
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猛哥帖木儿被杀,建州部被迫南迁,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
南迁后,建州部与中原地区来往密切,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经济繁荣。努尔哈赤担任明朝建州部首领时,建立了八旗。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四部,征服东海女真,统一了女真各部。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金(史称后金),改元天命。
1618年(天命三年,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公布名为“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开始公开起兵反明。
清朝建立和入关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清,改元崇德,清朝正式建立。1643年皇太极病死,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顺治元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并定都北京。
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相对明末战乱有所恢复。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雍乾盛世」。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后期,已达到三亿左右。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至此,清朝疆域西起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东至海,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起南海诸岛,西南到广西、云南、西藏,包括达拉克,北至漠北和外兴安岭。在文化上,康乾时期编纂了几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对清理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将大量珍贵书籍焚毁。因为中国的大量古籍中存在强烈的“华夷之辩”意识,满族入关后,为巩固作为异族的统治,消灭汉族主体意识,对中国古籍进行了一次集中整理、检查、修改和销毁,即是通称的对“四库全书”的整理。其中凡被认为对满清不利的,进行修改或毁灭。其中著名的《天工开物》因被认为存在“反满”思想而被销毁。幸好法国有藏于《天工开物》的明朝原版才得以重印刊行中国。但没有保留于国外的大量珍贵书籍却永远失传,为中国文化史上一场浩劫。
由于清朝大兴文字狱并焚毁书籍,并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因此,与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则相形见绌,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先进潮流,并且正在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
清中叶以后,由于承平日久,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其中历时九载的白莲教起义结束了清朝的全盛时期。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满族失去了早期那种积极进取、富有朝气的精神,政治腐败,思想僵化,懦弱自卑,步履蹒跚地进入了它的衰落时期。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而爆发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为挽救自身命运,统治阶级内部亦进行了一些改革活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使中国走上富强独立的道路,但皆以失败而告终。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爱国主义的浪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汹涌澎湃,空前高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有关清朝的争议
有关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存在争议。许多人认为,由于清朝自入关以来积极推行儒家思想,同时清朝基本上保留了原先明朝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并以儒家传统和中原正统的继承者自居,因此清朝是中国的一个正统朝代。在近代清朝与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和公文中也往往以“中国”来指代清朝,并在国际上作为中国的代表。不过,也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这种观点认为,清朝(或称满清)是在代表中国正统的明朝灭亡后,在中国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外国或外族政权,因此此时中国处于亡国时期。注意持这种观点的人所认为的“中国”是代表汉族的中国,而“外族”是以汉族为本位称呼满族。支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对清朝持负面的看法,往往特别指出清朝初年发生的剃发易服、迁界禁海以及清政府立法禁止汉满、汉蒙通婚等事件来支持这种观点。
清帝王谱
历史长河
帝王
帝王介绍
期间历史事件
公元1616年登基
公元1626年去位
太祖(努尔哈赤)8
出生:公元1559年--去世:公元1626年(在位10年)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自中称王”。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 包衣奴,萨尔浒之战,移宫案,红丸案,宁远之战,
公元1627年登基
公元1643年去位
太宗(皇太极)8
出生:公元1592年--去世:公元1643年(在位16年)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袁崇焕之死,徐霞客游记,松锦之战,
公元1643年登基
公元1661年去位
世祖(福临)8
出生:公元1638年--去世:公元1661年(在位18年)
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 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李自成败亡,
公元1661年登基
公元1722年去世
圣祖(玄烨)8
出生:公元1654年--去世:公元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帝名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三藩”,尼布楚条约,三征噶尔丹,聊斋志异,柳条边,迁海令
公元1722年登基
公元1735年去世
世宗(胤祯)8
出生:公元1678年--去世:公元1735年(在位13年)
雍正帝胤祯,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岁的胤祯继承帝位,在位13年,死于圆明园。庙号世宗。 恰克图条约
公元1735年登基
公元1795年去世
高宗(弘历)8
出生:公元1711年--去世:公元1799年(在位60年)
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四库全书,文字狱
公元1796年登基
公元1820年去位
仁宗(颙琰)8
出生:公元1760年--去世:公元1820年(在位24年)
嘉庆帝颙琰,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
公元1821年登基
公元1850年去位
宣宗(旻宁)8
出生:公元1782年--去世:公元1850年(在位29年)
道光帝旻宁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公元1850年登基
公元1861年去位
文宗(奕詝)8
出生:公元1831年--去世:公元1861年(在位11年)
咸丰帝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太平天国起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辛酉政变,
公元1861年登基
公元1875年去位
穆宗(载淳)8
出生:公元1856年--去世:公元1875年(在位14年)
同治帝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生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亲政。次年卒,年19。庙号“穆宗”。 辛酉政变,垂帘听政,
公元1874年登基
公元1908年去位
德宗(载湉)8
出生:公元1871年--去世:公元1908年(在位34年)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 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与辛丑条约,
公元1908年登基
公元1911年去位
宣统帝(溥仪)8
出生:公元1906年--去世:公元1967年(在位3年)
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 辛亥革命,
登基时间:不详
去位时间:不详
慈禧(叶赫那拉)8
出生:公元1835年--去世:公元1908年在位时间不详
慈禧并不是皇帝,但是她掌权48年,所以在这里列出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11月28日),其父惠征。慈禧年二十二时,生下载淳,母以子贵,晋封懿妃,次年又晋封为懿贵妃,在宫中地位日显。
柬埔寨:又称高棉。因柬埔寨的主要民族为高棉人。中国古籍中称为吉蔑。
泰国:旧名暹罗,1939年改名泰国,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国名为暹罗,1949年再改为泰王国。
新加坡:亦称星洲、石叻、叻埠。都是华侨对新加坡的别称。
锡金:中国史称哲孟雄。
斯里兰卡:旧名锡兰。从1795年起被英国长期占领,1948年2月4日锡兰获得独立,成为英联邦自治领。1972年5月22日成立斯里兰卡共和国,1978年8月16日改名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
伊朗:曾名波斯(中国史称安息)。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盛极一时。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1979年4月旧王朝被推翻,改名伊斯兰共和国。
荷兰:旧译尼德兰(荷兰文Nederland的音译,意为低地)。因荷兰全境均为低地,全国1/3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靠堤坝及风车排水防止水淹。科特迪瓦:1960年8月7日独立,成立象牙海岸共和国(1475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入,掠夺所产象牙,称当地为象牙海岸),1986年1月1日改为现国名。
加纳:旧称黄金海岸。1471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入,不久开始掠夺黄金,沿岸被称为黄金海岸。1957年3月6日宣告独立,成为英国自治领,定名加纳。1960年7月1日成立加纳共和国。
贝宁:旧称达荷美。从1851年起长期被法国侵占,1960年8月1日达荷美共和国宣告成立,1975年11月改名为贝宁人民共和国,1990年3月1日改为现名。
布基纳法索:旧称上沃尔特。1960年8月5日独立,定国名为上沃尔特共和国,1984年8月4日改为现名。
赤道几内亚:旧称西属几内亚。1778年起逐步沦为西班牙殖民地,称西属几内亚。1968年10月12日宣告独立,定名为赤道几内亚共和国。
刚果(金):曾名扎伊尔。1960年6月30日宣告独立,名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利)(因首都金沙萨旧称利奥波德维尔)。1964年改名刚果民主共和国,1966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首都利奥波德维尔,恢复当地非洲人历史上熟知的传统名称:金沙萨,简称“刚果(利)”相应更改为“刚果(金)”。1971年10月27日称扎伊尔共和国,1997年5月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
布隆迪:旧名乌隆迪。1962年7月1日宣告独立,成立布隆迪王国。1966年11月28日废黜国王,宣布成立布隆迪共和国。
卢旺达:旧名卢安达。1962年7月1日宣告独立,成立卢旺达共和国。
马拉维:旧称尼亚萨兰。19世纪中叶,葡、英殖民者相继侵入。1891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04年英国政府直接管辖尼亚萨兰,1953年成为中非联邦一部分。1964年7月6日获得独立,改名为马拉维。
津巴布韦:旧名罗得西亚。1890年沦为英国南非公司殖民地,被称为南罗得西亚。1964年当地白人种族主义者改名为罗得西亚,并于1965年单方面宣布“独立”,1970年改称罗得西亚共和国。1980年4月18日获得独立,成立津巴布韦共和国。
博茨瓦纳:旧名贝专纳。19世纪初英国势力侵入,1885年南部成为英国殖民地,称英属贝专纳,北部成为英国保护地。1966年9月30日宣告独立,改名为博茨瓦纳共和国。纳米比亚:旧称西南非洲。1968年联合国通过决议,把西南非洲改名为纳米比亚。
莱索托:旧称巴苏陀兰,因主要民族为巴苏陀人。1884年沦为英国保护国,1966年10月4日宣告独立,改名莱索托王国。
马达加斯加:旧称马尔加什。1896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6月26日宣告独立,名马尔加什共和国,1975年12月改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
基里巴斯:旧称吉尔伯特群岛。1892年起沦为英国保护地,1915年成为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殖民地的一部分。1977年1月1日吉尔伯特群岛获得内部自治,1979年7月12日独立,定名为基里巴斯共和国。
图瓦卢:前称埃利斯群岛,也叫泻湖群岛。1975年10月从吉尔伯特分出,改名图瓦卢,1978年10月1日宣告独立。
伯利兹:16世纪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7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侵入,1862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英属洪都拉斯。从1964年起实行内部自治,1973年改名为伯利兹,1981年9月21日获得独立。
圭亚那:旧称英属圭亚那。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称英属圭亚那。1966年5月26日独立,1970年2月23日成立圭亚那合作共和国。
苏里南:旧称荷属圭亚那。15世纪末起,先后沦为西班牙、荷兰、英国殖民地,1816年再属荷兰,称荷属圭亚那。1948年改称苏里南。1975年11月25日苏里南共和国宣告独立。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37~8
世界上一些国家由于地理、历史、气候、和产物等特点,别人们誉以形象化的别名。
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
火山之国——尼加拉瓜
沙漠之国——沙特阿拉伯
花园之国——新加坡
龙虾之国——喀麦隆
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
鸵鸟之国——肯尼亚
绵羊之国——新西兰
咖啡之国——巴西
花生之国——塞内加尔
橡胶之国——马来西亚
樱花之国——日本
仙人掌之国——墨西哥
橄榄之国——突尼斯
钟表之国——瑞士
风车之国——荷兰
邮票之国——圣马力诺
黄金之国——哥伦比亚
钻石之国——塞拉力昂
赤脚之国——埃塞俄比亚
清真之国——巴基斯坦
千湖之国——芬兰
赤道之国——厄瓜多尔
低洼之国——荷兰
油棕之国——贝宁
软木之国——葡萄牙
香料之国——格林纳达
玫瑰之国——保加利亚
蝴蝶之国——巴拿马
国中之国——梵蒂冈
是山海经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相关内容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宗教学、民族学、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它的学术价值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它大量地、有条序地记载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内容,如山系、水文、动物植物、矿藏、国家地理、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山经》5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海经》中的《海外经》5篇是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外各国的奇异风貌;《海内经》5篇为一组,主要记载海内的神奇事物;《大荒经》4篇为一组,主要记载了与黄帝、女娲和大禹等有关的许多重要神话资料,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海经》以上每组的组织结构,皆自具首尾,前后贯串,有纲有目,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第18篇《海内经》是《山海经》地理状况的总结,总结中国境内地理形势分野、山系、水系、开拓区域分布;农作物生产;井的发明;乐器制作;民族迁徙;江域开发以及中国洲土安定发展形成的基本格局。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大荒经》由东开始,故有学者认为是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与远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经》由东开始,则可能是后人的改动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古代中国也一直把《山海经》作历史看待,是中国各代史家的必备参考书。由于该书成书年代久远,连司马迁写《史记》时也认为:“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对古代历史、地理、植物、动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于《山海经》全书涉及的地域范围及相关物事虚实,历来众说纷纭。很多学者都认为是一次国家地理大普查之后的文献记载,有一些确实能确定下来,比如黄河、渭河、华山等等,地理位置与现实的大体一致。事实上,即是是《五藏山经》,也与整体格局和现实的山川不合,至今为止,尚未有谁能令人信服地将这些山川一一坐实。然而,《五藏山经》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别是《中山经》里的山,《五藏山经》(即“山经”)本是以一些真实的山川为基础来叙事的,但说到荒远无稽的极地,已是无能为力,只能凭借想象向壁虚构了。
不叫,但是有这个词“中国”一词的历史含义与变迁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京城”,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 中国卫星地形图 ,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只相当于今陕西大部、山西西南部、河南西北部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大司徒噶玛丹贝尼吉编年传》(藏文)、《劝诫亲友书注释》(藏文)、《御制表忠录》(满文)等。
《大司徒噶玛丹贝尼吉编年传》由八邦寺噶玛才旺更却阿顿丹培整理完成于1774年6月14日,传记二十岁前部分由大司徒亲自撰写,1724—1734年间事实,根据司徒本人日记与采访事关人员进行编写。1734至1774年,又抄自大司徒的日记。为了文字结构一致,全传忠实原记录,可信度很高。
《劝诫亲友书》由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创始人龙树著,已有藏、汉译本。龙树一生中撰写了数目惊人的阐释三藏四续密意之论典,包括以理证之道宣说趋入佛法圆满精华大乘道之圆满菩提道次第等。
《御制表忠录》,满文本,清世祖(福临)辑,顺治十三年(1656)内府刻。该书所辑为明嘉靖年间杨继盛《请罢马市疏》、《请诛贼臣疏》两篇著名奏疏的全文,劝勉官员学做忠谏之臣。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中国为建立完备的珍贵古籍档案,确保珍贵古籍的安全,推动古籍保护工作,提高公民的古籍保护意识,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而由文化部拟定,经批准后公布的一份名录,主要收录范围是1912年以前书写或印刷的,以中国古典装帧形式存在,具有重要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的珍贵古籍,以及少数民族文字古籍。
迄今中国共有11375部国家珍贵古籍,分别于2008年3月1日、2009年6月9日、2010年6月11日和2013年3月8日公布。2023年2月8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上线。综合应用了数字人文的多项技术,将珍贵古籍名录书目数据重构为知识库,以多维度知识图谱等多种可视化形式展示,以数字手段实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
中国名胜古迹峨眉山 、青城山 、四姑娘山、二郎山(四川) 凤凰山 北固山 笔架山 八仙桌子山 巴颜喀拉山 大孤山
寒山 贺兰山 梁山 灵山 崂山 腊山国家森林公园 普陀山 栖霞山 莫干山 蒙山 钟山 金山 玉龙雪山 医巫闾山 雁荡山 西山 天平山 金佛山、缙云山、宝顶山、北山(重庆) 长白山(吉林)千佛山、泰山Mount Tai(山东)衡山(湖南) 云龙山、北固山、茅山(江苏)骊山、宝塔山、句容宝华山 华山(陕西) 龙王山 、龙泉山、天台山(浙江) 盘山(天津)
齐云山 、九华山、天柱山、琅琊山、Mount Huang黄山(安徽)鸡公山、嵩山(河南) 北武当山、灵空山、 五台山、恒山(山西)武当山(湖北) 香炉山(贵州)五指山(海南)庐山、井冈山(江西) 西湖 、 无锡蠡园、无锡梅园、 无锡吟园、无锡鼋头渚
蓬莱阁、“神山圣湖”(浙江)故宫the Palace Museum、天 坛 temple of heaven—an imperial sacreficial altar in Beijing、the Great Wall中国万里长城、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北京故宫 Peking man site at ZhouKouDian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Jiuzhaigou valley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the mountain resort in Chengde city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承德外八庙)summer palace in Beijing北京颐和园、人民广场、大观院、大观园、八大岭(北京)寄畅园 虎丘 黄龙寺 黄浦江 镇江白居寺 包公祠
趵突泉公园 北戴河
本溪水洞 冰峪风景区
采石矶 藏北草原 长岛 长江三峡---瞿塘峡、长江三峡---巫峡、长江三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小三峡、(重庆) 常州天宁寺
巢湖 成吉思汗陵
大连圣亚海洋世界 大明湖
大昭寺 稻城
淀山湖风景区 东方明珠电视塔
东丽湖温泉度假区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
都江堰 独乐寺 杜甫草堂 福陵(东陵)
古格王朝遗址
海宝塔 海螺沟风景区蓟县白塔 剑门蜀道
金石滩 景阳岗
净月潭 镜泊湖 九乡风景区 MtEmei scenic area, including Leshan giant buddha scenic area峨眉山—乐山大佛
灵谷寺 灵岩寺
刘家峡 六和塔
龙池风景区 龙华寺
龙门石窟 泸沽湖
路南石林风景区 旅顺口
米亚罗风景区
明孝陵漠河 内蒙古草原
南京长江大桥 南通狼山风景区
南温泉 怒江大峡谷 青岛栈桥
青海湖 秋霞圃
曲阜三孔 三门峡 沙坡头旅游区
少林寺 沈阳故宫
十里秦淮 石窟寺佛像
蜀南竹海 松花湖 松花江
松花江雾凇岛 塔尔寺 太平湖
太阳岛 腾冲火山地热风景区 天池桐城文庙
外滩 望江楼
微山湖 伪皇宫及八大部
卧龙自然保护区 乌苏里江
五大连池 武侯祠 西湖
西双版纳 西夏王陵风景区
锡惠公园 逍遥津
兴城海滨 兴凯湖
玄武湖 鸭绿江
雅鲁河桥 罨画池 燕子矶
扬州个园 扬州瘦西湖
杨村“小世界” 野象谷
阴山古刹 迎江寺
玉佛寺 豫园 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什伦布寺 札兰屯
昭君墓 昭陵(北陵) 赵州桥
镇江南郊风景区 中山陵周庄 朱家角镇 珠穆朗玛峰the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orer秦始皇陵兵马俑坑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 Dynasties,Mogao caves敦煌莫高窟 Potala palace, Lhasa拉萨布达拉宫Lushan National Park庐山风景名胜区ancient city of Ping Yao平遥古城
根据时间的不同``对日本人的称呼也不同 给你一个具体和详细的 中国古籍中对日本是先称“倭” 而后改为“日本”。古汉语中的“倭”字实际是个中性而略具褒美意 味的词,以“倭”为“不雅”之名在古汉语中并无根据。在中国古代 典籍中,“倭”称真正成为“不雅”乃至贬意鲜明的特称词语是明代 以后特有之现象,其背景原因则是明代时期日本方面对中国沿海地区 的侵掠暴行。中国古籍对日称名由“倭”改称“日本”,反映了中国 古代对日本民族的尊重和宽容,而“倭”称在古书中从一个不无褒美 意味的词语转变为一个贬义鲜明的特称,则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化之道 义立场在对日关系方面的表现。 此外还有东瀛,瀛洲,扶桑等 。japan之英文含义有:1)日本漆;2)日本式漆器;3)[总称]日本漆器、日本丝 2。 nippon和nihon,都是日语”日本“的发音,就象”中国“,写成拼音为”zhongguo"一样。这样看来,”nippon"和“japan"之间大概没有任何关系。有意思的是,日本现在常使用"nippon"来正式的对外来表示自己的国名,且被世界接受。而中国大概从没见过用拼音字母”zhongguo"来表示自己的国名,倒是部分同胞对洋人称中国为“China"确斤斤计较。 日本[にほん](日语平假名)[nihon](日语国际音标) 注:日本语发展史详见后。 Nippon一词在英文字典中是有的,只有一个意思:[日]日本[亚洲]。[日]的标注说明此英文词是英国人对这个国家自己对自己称呼的日本发音的英文音译。 china一词有瓷器、瓷料之意。应当与古代中国与欧洲的海上贸易有关。另外,俄文中国的发音类似“契丹”,或也可作为语言的一个源头之一。请语源学方面有所长的兄弟考证此说。 3。 倭,是日本最早的国名,日语的发音可能是“yamato",意思是”大和“。所以”倭“和”大和“都是日本古老的国名。”倭“字大概是日本自己发明的汉字,有兴趣的朋友可小考一下。”倭“因为和”矮“字形上相近,或许中国人的见字生意的习惯,认为日本是”小人国“了,也就是”小日本“了。其实”倭“字在日语里大该没有中国人理解的意思。 日本的文明发展滞后于中国大陆好几个世纪,即当中国进入国家阶段,日本还处在蒙昧期,后又经若干世纪方进入原始氏族部落时期。因此当中国的视野及至日本,当然会以本国的文字为那个当时处於落后发展阶段的氏族部落联盟命名。日本因为中国的史料,而证明那时候自身文明的存在。那时候两者的文明差异就像鲁宾逊与星期五。因此倭字为日本先民所发明纯属无稽之谈。而yamato与大和均是在日本历史上曾出现的国家,当时的日本无力记录自身,只能依靠中国史书证明自己的存在,倭字在日语中读音为[ゎ][wa][借用汉字读:“哇”]。因此寸十推测的古音也错了。另外,你推测的倭与矮字的关系,亦是臆想的成分太大。详细地论述见后文
请问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在我国古籍中的古称分别都是什么?
本文2023-10-08 15:53: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0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