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先秦发现的带有人形象的青铜器、漆器、陶器,大约有多少件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2收藏

目前先秦发现的带有人形象的青铜器、漆器、陶器,大约有多少件呢?,第1张

目前先秦发现的带有人形象的青铜器、漆器、陶器,大约有多少件呢?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发现的漆器物理证明,战国时期的漆器种类繁多,工艺精湛,装饰精美,远远超过了前代。此外,战国漆器的繁荣发展也对后代漆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战国前的漆器出土文物相对较少,战国时期的数量开始增加。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文化和思想的巨大变化,艺术也得到了极端的体现。最明显的体现是,随着诸侯国实力的逐步增强,周朝维护社会结构的礼仪开始放松,这一时期艺术的地域性越来越明显。

左传记载:“国家大事,在祭祀与戎”。“礼崩乐坏”这时,集地位、权利、荣誉于一体的青铜器失去了象征意义,青铜逐渐偏离主流,走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然而,漆器以其强大的包容性、日常实用性和独特的装饰性取代了青铜器,成为当时的主流宠儿。战国漆器的颜色主要是红色和黑色,其特点是“朱画内外墨染”。器内涂上朱红色,明亮而温暖;黑漆,沉默而庄严。相比之下,黑色和红色共同衬托出器物的优雅、氛围和丰富,呈现出独特而强烈的装饰效果。

战国漆器以木胎为主,并有陶胎、铜胎、皮胎等等,其中以厚重的木胎为最多,中期出现了夹紵胎和薄木胎的雏形,晚期加嵌金属的漆器增多,即扣器出现,成为了战国漆器中的珍品。中国青铜器的出现在4000年前到秦汉时期都很流行。商周器物最精美,尤其是商晚期到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全盛时期。器物种类繁多,厚重凝重,铭文逐渐加长,图案繁文缛节。秦汉时期逐渐被铁器取代。

青铜器出现在世界各地,是世界文明的象征。根据考古学发现,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6000年前的两个河流流域。中国的青铜器主要是指4000多年前用铜锡制成的青铜器,以下简称“铜器”。在装饰方面,战国漆器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商周漆器和青铜器的装饰图案,另一方面广泛从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背景中提取材料。从漆器的功能和形状出发,人们设计了富有想象力和人文氛围的漆器装饰图案。

2010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湖北随州淅河镇蒋寨村叶家山村民在修整水渠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 ”大香炉”。随州市博物馆馆长黄建勋闻讯赶到现场,当他看了这件还有半截身子埋在土中、被村民称为「 ”大香炉”的鼎之后,不由得欣喜万分。从形制看,这件铜鼎至少是西周时期器物,而其巨大的体量,是随州西周考古所没有见过的。他朦胧地预感到随州考古将要轰动全国了。 随州考古的上一次辉煌,是1978年发现的曾侯乙墓。编钟、编磬、联禁铜壸、鹿角立鹤……琳琅满目的国宝,将墓主人曾侯乙的名字传扬天下。有曾侯便有曾国,但按史籍记载,这里却属于周代随国……一系列的疑问与猜想在随后的二十多年萦绕此地,学者们称之为「 ”曾国之迷”。这次,叶家山的发现会不会解开之前谜团呢? 他立即电话通知湖北省文物局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带领考古队员前来勘察。经过初步的清理,出铜器的地方是两座墓葬,为了保护文物,考古队员立即对这两座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按说年关将近、人心思归,可是队员们却都很兴奋,因为初步的勘察发现,在这两座编号为M1、M2的墓葬周围,沿着缓坡向南、向西还有不少墓葬,而且,更令人兴奋的是,这些墓葬保存完好,未曾被盗!初步的钻探结果显示,在其周围还有不少于50座墓葬。可以基本确定,叶家山是一处西周时期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它比曾侯乙墓早500余年,距今3100年。 从清理出土的大鼎上的铭文可知,这件器物与一个人有关。是谁,不知道。但要命的是,与大鼎一起出土的其它铜器上,我们却发现有「 ”曾侯”二字。这两个字再次打开了随州考古潘多拉魔盒,纠缠学界几十年的「 ”曾国之迷”又一次浮出水面。 随枣走廊,曾在哪里?随在何处? 熟悉中国先秦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先秦区域「 ”国家”中,最为神秘也最为有趣的莫过于「 ”随”国。 《左传》有「 ”汉东之国随为大”的描述,就是说,在汉水以东的所有诸侯国中,随国是最大的,在周代分封的诸多国家中,随的地位十分重要。随大致在今天的湖北随州市一带。 翻开河南与湖北省的地图可以发现,从河南进入湖北的道路,传统上有两条:一条大体沿今京广线南行,路径为驻马店一信阳一桐柏山与大别山一广水一云梦一孝感一武汉;另一条则从南阳盆地沿唐白河向南,到达襄阳,然后路分为二,一路在大洪山南麓,沿汉水南行至武汉;另一路则在大洪山北麓,由襄樊东行至枣阳,沿「 ”随枣走廊”,到达随州,之后可以沿着涢水南行至汉川、武汉。 大家可别小看这最后一条道路,这小小的随枣走廊,却关系着西周王朝的南方边境是否安定。也恰恰是这一区域,让商周考古学者又爱又恨。 众所周知,武王灭商之后,西周王朝为了镇守辽阔疆域、控制殷商后裔,便将兄弟叔侄以及立有战功的异姓贵族,派往各地担任诸侯。西周中叶,周昭王、穆王不断向淮夷、于越、荆楚等地用兵。为了巩固对南方的控制,夺取重要战略资源「 ”铜”,又把一些姬姓兄弟从山西、陕西移封至汉水以东、以北和江、淮间,组成一个庞大的姬姓封国集团,史称「 ”汉阳诸姬”。 按照清代经学家的考证,汉阳诸姬大体有「 ”唐、厉、随、贰、轸、郧、黄、弦、申、息、江、道、柏、沈”等15个国家。从分布区域看,大体在汉水北岸的冲积平原和大洪山两麓的地区,随国属于汉阳诸姬之一,分布区域最大、地望争议最小,核心区域就在今枣阳到随州一线的随枣走廊之中。然而蹊跷的是,北宋时,在安州(今湖北安陆县)出土了6件「 ”曾”器,史称「 ”安州六器”。铭文显示,它们与一个不见于文献的「 ”曾”国有关。在那之后,直到最近几十年,在这一地区及邻近的河南南阳盆地内,接连获取许多「 ”曾”国的青铜器,它们没有一件写有「 ”随”的字样。「 ”姬姓曾国”在文献里是完全找不到影子的。在记载江汉平原小国最详细的《左传》里,也没有「 ”曾”的身影。 这种出土发现与文献相矛盾的情况,一直没有合理的解释。一个是有史可据的「 ”随为大”,一个是查无出处、但却真实存在的「 ”曾”,到底是文献记错了,还是说考古人还没有发现那个神秘的「 ”随”? 直到1970年代末,随着湖北随县曾侯乙大墓的发现,一个自西周末年到战国时期的确存在过的「 ”姬姓曾国”,自此得到学术界的广泛的认可。 但是,有曾国,仍然无法解答随国在哪里的问题。著名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随就是曾,曾就是随,曾和随就是一个国家的两个名字。这一说法很快得到了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因为在文献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确有一个国家有两个名字的情况,比如,位于南阳盆地的吕国,又叫甫,在山东安国的州国,又叫淳于。 屡屡「 ”被食言”,商周考古学家又爱又恨之地 在曾侯乙墓发掘之后的20多年内,在随枣走廊,就如同打开了一个盛满铜器的库房大门一样,在大洪山南麓的漳河流域的苏家垅、檀梨树岗;滚水流域的段营、曹门湾、郭家庙;涢水流域的义地岗、擂鼓墩等地点,共发现了数百件青铜器它们无一例外都属于曾国。 令学者不解的是,这些青铜器的年代,集中在西周末期到战国时期,独不见西周晚期以前的铜器。 上世纪90年代末,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徐天进教授,偶然在日本出光美术馆,发现了一件西周时期一个叫「 ”静”的人制作的铜方鼎,其中的铭文记载了一件事: 周昭王南征荆楚时,曾派静统辖驻扎在曾和鄂的王师部队。而前述「 ”安州六器”中的中上的铭文,提到了周王南征时,也有记录「 ”在曾”、「 ”在鄂师次(驻扎、停留)”。由此可知,当时的曾与鄂国相距很近。在文献的记载中,鄂就在今天的鄂州一带,而曾,似乎与鄂相邻。 这个鄂国在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在金文中,鄂国往往被写作「 ”噩”,商代晚期,鄂侯与西伯昌(即周文王)、九侯一起,名列商纣王的「 ”三公”后来九侯的女儿成为商纣王的妃子,但是因为不喜欢纣王的 ,被商纣王给杀了,九侯也受牵连,被商纣王剁成了肉酱。鄂侯替九侯出头争辩,结果话说僵了,被商纣王给做成了肉干(脯)。《史记·殷本纪》记载的这一段历史里,称此事件为「 ”脯鄂侯”。 嗣后,在西周时,鄂国一直是周王朝在南方的桥头堡,周王朝向南征伐的时候,往往要借助鄂国的力量。所以,在西周中期前后记载周昭王南征的多件青铜器上,都曾记载有鄂。但鄂国又太过于强大,以至于到了西周晚期,它依仗自己的势力与周王朝时而交好,时而反叛。 在周厉王时期的「 ”鄂侯驭方鼎”铭文中记载,鄂国和周王朝通婚,在王朝征伐南淮夷、东夷的时候路过鄂国,还给了鄂国很高的赏赐与礼遇。但随后不久,鄂国就反周了。在另一个「 ”禹鼎”铭文中记载,鄂后来成为南准夷、东夷反叛周王朝的带头人,结果被王师攻灭。 根据中甗和静方鼎的铭文,有学者对曾国与鄂国的关系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认为鄂国在南边,其北部和曾国可能接壤,后来,鄂国被周王朝翦灭,曾国才进入南部鄂国的范围。所以,在西周晚期以前,两国一个在南一个在北,随州、枣阳一带,应该是两国的边界区域。这个说法,依当时的出土材料看,似乎是最合乎逻辑的,所以被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接受。 然而逻辑永远不能替代真相,各种相互有出入的文献记载,更不能替代地下的宝藏。没过三五年,又有新的发现挑战了这一认识。 叶家山PK羊子山,曾国崛起 2004年,随州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通过编号为M4的墓葬随葬的一批青铜器,确认羊子山墓葬群属于西周早期到中期鄂国国君级别人物的墓葬。 李学勤先生针对羊子山的发现,就曾经感叹道: 「 ”(羊子山墓地)证明鄂国的中心就在汉东的随州一带,是我们想不到的”。 所以,他提出了一个调和的意见: 「 ”由于随州与其周围记有曾国名号的青铜器,没有早于西周晚期的,而且形制、纹饰都近似周王朝器物。我觉得,这可能暗示我们,这里的曾国(即随国)是在鄂国已被攻灭之后才建立的,铭文中的‘曾’是沿用了鄂国的旧地名”。 谁料李先生这一精巧的推论刚刚提出,相距羊子山仅仅15公里的叶家山墓地就被发现。研究发现,它的时代恰恰属于西周早期。这样,先前以「 ”没有西周早、中期的曾国”为基础而推论出的种种假设又需要再次调整。 正因为长期以来,随枣走廊地区的考古发现不断改变着学术界对随、曾、鄂国问题的认识,有关曾国的来源和始封问题始终未成定论。大多数学者认为,曾国是在西周晚期周灭鄂之后立国的,但叶家山墓地所见铜器铭文表明,在西周早期,曾国不仅已存在,而且已称侯,已经发掘完的第65号墓是所见大墓之一,与之伴出的还有铜钺和铜面具等反映高等级身份的重器,极有可能就是西周早期的曾侯谏墓,说明曾国早在西周早期就已在汉东地区存在并已相当发达了。这一发现推翻了此前的所有认识。 新发现的铜器铭文,对于昭王南伐楚荆的诸多史迹的分析,都具有重要的辅证作用。对于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昭王伐楚事件,比如对于「 ”在曾”、「 ”在曾鄂师”等系列铭文,叶家山大墓的铜器铭文都可以重新诠释。 在四年前,随州羊子山鄂侯铜器群发现后,关于古鄂国的问题已渐趋明朗,此番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器群的再次面世,说明西周早期,曾、鄂应是同时并存于今随州地区的两个古国。从这次叶家山的发掘看,西周早期曾国并不大,似应仅局限于随州的漂水流域,而且与鄂相邻。到了西周晚期,鄂被周消灭,曾国才得以扩张,迅速地扩展至汉北及南阳盆地一带,替代鄂国成为名符其实的「 ”汉东第一大国”。 而随与曾的重合,似乎也成为必然推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发现,出土物上所见的「 ”曾”字,有两种。大体上商代与西周早期的「 ”曾”字「 ”下面不带‘曰’”,东周时期的「 ”曾”字「 ”下面带‘曰’字”。这反映了曾国历史演进中的重大变化(有学者猜测,这变化也许是联姻,也许是战争)。其原因,也许跟随的介入有关,而变化的时间,大体在西周中晚期。 就这样,早期曾国的发现,又一次改变了学术界对于西周早期汉东地区的政治版图认识。至于曾、随是否是一家,还是随灭曾之后改称为曾,曾、随的关系究竟如何,限于资料,目前尚未可知。 随枣走廊的发掘还在进行,曾国的故事仍将继续,众多未解或者争论极大的学术问题,仍将在随枣走廊的魔盒中不断露出端倪,正如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所言,由叶家山墓地考古发现所衍射出的西周时期南方地区的政治形势可能仍然不及实际发生的那样复杂多变,但我们对于西周时期南方国家政治地理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历史文献所能够为我们展现的。

1、杜虎符:1975年出土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2、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3、秦咸阳遗址:是中国战国后期秦国都城遗址。地处于陕西省咸阳市以东约15公里处。秦孝公十二年开始营建,十三年由栎阳迁都于此。

4、睡虎地秦墓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

5、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1980年出土于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

从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战国这个时期的纺织品,由于年代久远很不容易保存下来。考古工作者在古代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了珍贵的织物残片和粘附在器物上的织物痕迹。这为研究中国纺织科学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史料。

1958年,浙江省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公元前2700余年)遗址出土了丝帛(绢片)、丝带和丝绳。丝帛残片(图1)长24厘米,宽1厘米,呈黄褐色。经纬密度各为48根/厘米,丝的拈向为Z;丝带宽5毫米,用16根粗细丝线交编而成;丝绳的投影宽度约为3毫米,是用3根丝束合股加拈而成,拈向为S,拈度为35拈/厘米。1970年,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中期遗址出土粘附在铜器上的丝织物残痕(图2)表明,当时已有平纹的纨、皱纹的縠、绞经的罗和 3枚斜纹绮等。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粘在铜器上的丝织品有五种:纱、纨类的有20余例,用朱砂涂染的有9例,双经双纬的缣有1例,回纹绮有1例。说明商代的丝织技术有较快的发展。

1955年,陕西省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铜剑柄上粘附有多层丝织品残痕(图3)。其中有在平纹地上起 5枚纹的菱形花绮,经纬密度为34根/厘米和22根/厘米;有经线显花的纬二重组织的菱形丝织品,经密70根/厘米,纬密40根/厘米。1970年,宁辽阳魏营子西周墓出土有丝织品20余层残片。其中有一块是经二重、三上一下斜纹组织的锦(图4),经密为52根/厘米,纬密为14根/厘米。这些实物说明西周的丝织提花技术已有进一步的发展。

1957年,湖南省长沙左家塘楚墓中出土一叠丝织品。有深棕地、红**显花的菱纹锦。残长325厘米,宽233厘米,经密为138根/厘米,纬密为40根/厘米。褐地矩纹锦的残长为199厘米,宽82厘米,锦面上有墨书“女王氏”三字,经纬密度为80根/厘米和40根/厘米。褐地双色方格纹锦7块,最大的一块残长17厘米,宽11厘米,经纬密度为140根/厘米和 60根/厘米。几何填花燕纹锦的残长为153厘米,宽45厘米,经纬密度为126根/厘米和48根/厘米。朱条暗花对龙对凤纹锦的残长为21厘米,宽23厘米,经纬密度为130根/厘米和44根/厘米。这批丝织品表明在战国时期纹样已从几何纹发展为动物纹(见彩图),色彩配置也比较丰富,提花技术已相当进步。

1982年湖北江陵出土大量战国晚期丝织品(见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丝织品)。 1977年冬,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公元前约5000年)遗址出土苘麻的双股麻线和三股草绳,同时出土的还有纺专和织机零件。1972年,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公元前约3400年)遗址出土了罗纹葛布。经密为10根/厘米,纬密:地部为 13~14根/厘米,有纹部为26~28根/厘米。它是最早的葛纤维织品(见彩图)。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与丝帛同时出土的还有几块苎麻布,都已炭化。经纬纱为S拈,经纬密度为24~31根/厘米和16~20根/厘米。

1973年,河北省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两块大麻布残片(图5),经纬密度为14~20根/厘米和 6~10根/厘米。1978年在崇安武夷山岩墓(公元前1400年)船棺内发现大麻和苎麻织物。大麻纱有S拈,也有Z拈,经纬密度为 20~22根/厘米和15根/厘米。苎麻布残片的经纬密度为20~25根/厘米和15根/厘米。苎麻纱是Z拈,拈度为6拈/厘米。

西周时的麻织品在陕西宝鸡西周墓里出土有平纹麻布,经纬密度为20根/厘米和12根/厘米。到了东周麻织品的精细程度有所提高。如江苏六合和仁东周墓出土的苎麻布,经纬密度为24根/厘米和20根/厘米。约合15升布。湖南长沙早期楚墓出土的苎麻布,经纱投影宽度为03毫米,纬纱为045毫米,经纬密度为28根/厘米和24根/厘米。约合 175升布。这种精细的苎麻布已和现代的细布接近。1979年,江西贵溪仙岩战国墓出土许多麻织品。大麻和苎麻布有黄褐、深棕、浅棕三色。同墓还出土纺织工具器物36件。实物说明,当时已有绕线框、齿耙式经具和斜织机等较先进的织具了。更珍贵的是几块印花织物。在深棕色苎麻布上印有分布均匀的银白色块面纹。 自汉至唐纺织品文物在全国各地出土很多。其中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数量最多,品种最全,质量最高(见马王堆汉墓出土纺织品)。其余大多是在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出土的,品种有丝织品、毛织品和棉麻织品等。

各地出土的丝织品数量大、品种多,组织复杂,花纹多样、色谱齐全。

汉代丝织品有锦、绮、罗等。

①锦: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出土多种东汉丝织品。其中以汉隶铭文为主的万世如意锦袍、“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手套和阳字彩格锦袜等最有特色。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在古楼兰东汉墓中发现韩仁锦、“绣文丸者子孙无极”锦、“昌乐”锦、“长乐未央”锦、“延年益寿”锦、“登高明望四海”锦等许多残片。蒙古诺因乌拉匈奴墓出土“新神灵广成寿万年”锦、“群鹄颂昌万岁宜子孙”锦、游成君守如意锦、“广山”锦、“山”锦等大块残片。苏联米努斯辛克奥格拉赫提古墓出土“益寿大”锦和“延年益寿”锦的残片,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墓发现汉字铭文锦。可见东汉时的汉隶铭文配合卷云纹、茱萸纹等象征吉祥如意的纹饰已相当风行。汉锦中最有代表性的“万世如意”锦现存幅面为4075厘米,经纬密度是168根/厘米和75根/厘米。用经二重组织,分组分区织造显花。各区都是绛、白两色的经线,而另配以第3种宝蓝、浅驼(灰褐)或香色(浅橙色)等颜色合为一副。

②绮:汉代的有民丰尼雅遗址的树叶菱纹绮,蒙古诺音乌拉匈奴墓以及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墓出土的花卉对兽菱纹绮。这种绮组织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基本相同,是在平纹地上起斜纹花形。树叶菱纹绮的经纬密度为66根/厘米和26~36根/厘米。花纹组织循环的每一单元高39厘米,宽82厘米。这种织物需用38页综织造。

③花罗:汉代的有民丰尼雅遗址的红色杯形菱纹罗。其经纬密度为66根/厘米和26根/厘米。织法是以 4根经线一组的 4经绞罗。这种花罗仍是沿用西汉时绞综环和上口综配合起绞提花、用砍刀打纬的方法制作的。

魏、晋、南北朝丝织品主要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织锦仍是经锦为主,花纹则以禽兽纹结合花卉纹为其特色。北朝夔纹锦,残长30厘米、宽165厘米,由红、蓝、黄、绿、白五色分段织成。方格兽纹锦,残长18厘米、宽135厘米,经线分区分色由红、黄、蓝、白、绿五色配合显花。每区为三色一组,在黄白地上显出蓝色块状牛文,在绿白地上显出红色线条状的狮纹,在黄白地上显出蓝色线条状的双人骑象纹,把方格纹、线条纹和块状纹结合成特殊风格的图案。另一块树纹锦的经纬密度为112根/厘米和36根/厘米,用绛红、宝蓝、叶绿、淡黄和纯白五色织成。织造方法和上述两种纹锦基本相同。1966年和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还出土有联珠对孔雀贵字锦、对鸟对羊树纹锦、胡王牵驼锦、联珠贵字绮和联珠对鸟纹绮等品种,其中联珠是第一次发现的特殊纹锦。

唐代丝织品在新疆吐鲁番和民丰的墓葬里发现了大批的联珠对禽对兽变形纹锦。如对孔雀、对鸟、对狮、对羊、对鸭、对鸡、鹿纹、龙纹、熊头、猪头等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还出现了团花、宝相花、晕花、骑士、贵、王、吉字等新的纹饰。织造技术已从经显花发展为纬显花。其中以宝相花锦鞋和晕锦裙、针衣的晕色效果最为突出。如变体宝相花鸟锦鞋的晕衬里是由大红、粉红、白、墨绿、葱绿、黄、宝蓝、墨紫八色丝线织成的彩锦。 有精细的花罽,粗犷的斜褐,稀疏的毛罗,通经回纬的缂毛,簇茸厚敦的栽绒毯。

汉代毛织品1959年民丰尼雅遗址出土人兽葡萄纹罽三块,残长21~26厘米,宽23~46厘米。经纬密度为56根/厘米和30根/厘米,经线用双股,在米**地上起墨绿色人兽葡萄花纹。同墓出土的龟甲四瓣花纹罽,残长24厘米,宽12厘米,经纬密度为21根/厘米和26根/厘米,经线用3股,纬线用双股,在靛蓝色地上织出绛红色的花瓣纹。毛罗残长30厘米,宽55厘米,经纬密度是24根/厘米和18根/厘米,精密稀疏程度几乎与丝织罗相仿。毛罗的组织是2经绞3纬,这种横罗织法还属首次发现。1959年民丰大沙漠一号墓出土的毛毯,残长32厘米,宽12厘米。经纬密度是7~8根/厘米和 4根/厘米。编结采用的是马蹄形打结法,每5根地纬栽一行绒纬,绒纬长20毫米,恰好将地纹全部盖满。彩色绒纬用绛红、靛蓝和米黄等色线配置花纹图案。现代和田地毯正是从这种毛毯发展而来的。

南北朝毛织品主要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北朝遗址出土的方格呢和紫色褐。方格呢残长157厘米,宽125厘米,经纬密度为18根/厘米和15根/厘米,用青、黄两色织成方格纹。紫色褐残长为155厘米,宽6厘米,经纬密度均为25根/厘米。另一块是蓝白印花斜褐,用二上一下斜纹组织,经纬密度均为22根/厘米,织物有细薄精密效果。另一块**斜褐,残长115厘米,宽95厘米。经纬密度为12根/厘米和 9根/厘米,组织是二上二下斜纹,拈向为Z和S,织物有粗犷感。新疆巴楚脱库孜沙来遗址出土的栽绒毯二块,其中一块菱纹栽绒毯残长19厘米,宽12厘米,经纬密度为3根/厘米和4根/厘米,绒组织仍用马蹄形打结法,用原棕色毛和黄、蓝、红彩色线编织成四个相邻的大菱形纹饰,再以红、棕、蓝三色在菱纹内显出四个对称的小菱纹。装饰性很强,是新疆古代民族图案的特有风格。

唐代毛织品多数是在新疆巴楚脱库孜沙来遗址出土。有平纹的毛褐,残长8厘米,宽5厘米,经纬密度为12根/厘米和13根/厘米。黄蓝色条纹褐,残长6厘米,宽6厘米,经纬密度为4根/厘米和8根/厘米。由于经纬密度差异大,表面上有横向凸纹效果。同一遗址出土的还有通经回纬的长角形缂毛毯、花卉缂毛毯、禽纹缂毛毯、六瓣花纹缂毛毯等。其中禽纹缂毛毯残长19厘米,宽95厘米。经纬密度为3根/厘米和12根/厘米。经线是Z拈,纬线是S拈合股。在红地上显出蓝色雏禽纹,以棕色饰成羽毛,花纹清晰。六瓣桃花纹缂毛毯残长35厘米,宽4厘米,经纬密度为 4根/厘米和12根/厘米。纬线有红、蓝、黄、白四组,在蓝色地上显出白色六瓣花朵,以**填成花蕊,每朵花之间又用红色纬线相间隔,图案更加醒目生动。 汉代棉布又称白叠布。1959年,新疆民丰东汉遗址出土的棉织品有蓝白印花棉布、白布裤和手帕等残片。蓝白印花棉布的残片长80厘米,宽50厘米。另一块腊染棉布残长86厘米,宽45厘米,组织为平纹,经纬密度是18根/厘米和13根/厘米。

魏、晋、南北朝棉布出土的数量较多。1964年吐鲁番晋墓出土的一个布俑,身上衣裤全用棉布缝制。1959年,于田屋于来克遗址出土一件长215厘米,宽145厘米的褡连布,经纬密度为25根/厘米和12根/厘米,用本色和蓝色棉纱织出方格纹。另一墓葬出土的蓝白印花棉布,残长11厘米,宽7厘米。经纬密度均较前一块细密。

唐代棉布1959年在巴楚脱库孜沙来晚唐遗址出土细密的棉布,同时出土的一块蓝白提花棉布,残长26厘米,宽12厘米,质地较粗重,经纬密度约为16根/厘米和8根/厘米,在蓝色地上,以本色棉线为双纬织出纬线起花的美丽花纹。 宋代纺织品出土文物主要有福建福州黄升墓的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衣物 50余件、江苏武进村前公社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夏陵区 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棉毯等。黄升墓出土的丝织品品种有平纹组织的纱、绉纱、绢;平纹地起斜纹花的绮;绞经组织的花罗;异向斜纹或变化斜纹组织的花绫和6枚花缎等7个品种,其中仅罗就近200件。“宋罗”和“汉锦”、“唐绫”一样,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流行品种。

4经绞花罗在宋以前已有出土,2经绞和3经绞花罗还是首次出土。2经绞花罗是在2经绞的地纹上起平纹和浮纹花。2经平纹花罗的经纬密度为36×27根/厘米。花纹有卍字、梵轮、必定、叶状四向十字形等杂宝纹饰。2经浮纹花罗是在花纹部以纬线起花,经纬密度为32×18根/厘米。浮纬结构是当绞经和地经不起绞而平行排列时,绞经下沉,纬线浮于经线上有1根、3根、5根、7根、9根不等而形成花纹。花纹有卍字、梅花、四向花、四瓣花等。这两种花罗均是以杂宝花为主题的小提花织物。3经绞花罗有平纹花、斜纹花和隐纹花三种,3经平纹花罗的地组织以3根经丝(1根绞经、2根地经)为一组,花纹部位以单经、双经平纹起花。经纬密度差异最大的是45×18根/厘米。花纹有牡丹、山茶、海棠、百合、月季、菊花等,而以牡丹、山茶花为最多。3经斜纹花罗花纹部位起二上一下的斜纹组织。经纬密度差异最大的是45×19根/厘米,经丝直径为005~020毫米,纬丝直径020~040毫米。花纹有牡丹、山茶、栀子、蔷薇、月季、芙蓉等,以牡丹、芙蓉为主。隐纹花罗,地组织外观与2经绞相似,实是3经的隐现。当A、B、C3经粗细相绞成地部,花纹部位粗经中分出一根作单独的平纹组织,不起绞的经平纹最长达13根,最短的也有三根。由于绞织和平织的织缩不同,花部的单经平纹出现松弛现象。这种花纹有连枝和折枝花卉两大类。有一块单一的牡丹花,朵径达 12厘米。花纹单位最大的是41×15根/厘米,是宋代以前少见的大型花纹

花纹以牡丹或芙蓉为主体伴以山茶、栀子、梅花、菊花等组成繁簇花卉图案。这种以花卉写实题材作为提花工艺的表现形式,富有生活气息。构图设计以复瓣的牡丹、芙蓉为主体的折枝花卉,枝头上点缀小花,主花花芯套织莲花。芙蓉的叶子上填织梅花。 元代纺织品由于特定时代背景在织造技艺上虽然大都继承前代,但风格与品种颇有特色。元代纺织品以色彩华丽,纹样粗犷著称。内蒙古博物馆和新疆博物馆所珍藏的元代纺织品充分反映出这一特点。

简称“织金”,蒙语音译为:纳石失是元代纺织品中最具特色的产品。在新疆博物馆内藏有元代戎装:**油绢织金锦边袄一件。袄以米**油绢作面,粗白棉布衬里,袖窄长,腰部细束。在腰部订有30道“辫线”,共宽95厘米。“辫线”是用丝线数股扭结成辫订在腰部的。在袖口、领、肩、底襟和开衩部分均有织金锦做的边饰。所用织金锦有的用片金织成,有的用拈金织成。片金织成的简称“片金锦”,经线为丝线,纬线则以片金线和彩色棉线作纹纬,丝线作地纬。经丝分单经和双经两种,较细的单经用于固结纹纬,而较粗的双经与地纬交织,使织物坚牢,经纬密度为52×48根/厘米,花纹用穿枝莲遍地花图案。拈金线织成的简称拈金锦,经线亦为蚕丝,分单经和双经两组,纬线由两根平行的拈金线和一根棉线组成,拈金线作纹纬,棉线作地纬。单经与纹纬成斜纹交织,双经与地纬成平纹交织,经纬密度为65×40根/厘米,纬线以拈金线显花,花纹图案中比较明显的部分是人像,修眉大眼,隆鼻小口,脸型略长,头戴宝冠,自肩至冠后有背光。 明清纺织品文物传世较多。出土纺织品可以定陵出土的为代表(见〖HTK〗定陵出土明代纺织品)。传世品则可以各地收藏的明刊《大藏经》封面锦褾和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明清皇室服用的织物珍品为代表。明《大藏经》刊印于永乐、正统至万历时期(1403~1619)。裱装经面的材料,多从内库和“承运”、“广惠”、“广盈”、“赃罚”四库中取用,基本上可以代表明代早期的提花丝织产品。这批经卷当时由朝廷分赐全国各大寺院。织物的纹样风格有的富丽雄浑,有的秀美活泼;织物组织和品种则有妆花缎、妆花纱、实地纱、亮地纱、暗花缎、暗花丝绒、织金锦和花绫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织物,如漳缎、漳绒、双层锦、栽绒、5套七色夹缬等都较罕见。其中有很多是整匹、整件的料子,常常附有当时的名称和织造年月、地点和织匠姓名等资料。从此可以比较全面地看到明清织物的原貌。

产生于明代的提花起绒丝织物。故宫博物院收藏较多。明晚期南京生产的金地莲花牡丹云龙漳缎炕褥,纬二重经起绒组织,起毛杆起绒圈,割断毛圈成绒。以双股拈金线浮纬为背景,朱红色绒毛显花。绒毛挺立而整齐密集,高度约2毫米。纹样由五爪龙、四合如意云、缠枝莲花牡丹组成,具有明显的明代特征。清康熙妆花绒缎炕褥残片,实物尺寸119×695厘米。纹样为卍字边勾莲夔龙、独花。以**地经、地纬交织成变化组织,金**绒经起绒花。此外,还用挖梭回纬的方法织入豆绿、墨绿、大红、粉红四色彩纬以及双股拈金线,用专门的接结经接结。这种结合运用妆花、起绒技术织造的漳缎极为罕见。乾隆蓝地缠枝牡丹漳缎匹料,以经面缎纹为地组织,彩色绒经显花。宝蓝、玫瑰红、青莲、朱红、翠绿五色绒经交替排列,使织物正面浑然一体而背面显露色条。织物花纹边缘部分的绒圈未割,同一色彩的绒经产生绒圈、绒毛两种不同的层次,从而使图案的色调丰富,更有立体感。此外,故宫还藏有在缎地上起单色白绒花,再施以彩绘的特殊品种。 明清的栽绒毯遗留品,常以丝、毛、棉等纱线交织,其精致华丽超越了前代。明“九狮图毯”(现存美国)淡杏**地,9匹彩狮构成团花,四周饰以牡丹,外圈再环绕卍字形几何纹。纹样象征着“九世同堂”的吉祥意义。毛毯两端缀有氆氇毯头。栽绒采用新疆维吾尔族传统的8字形固结法。羊毛纬,棉纱经。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金线地玉堂富贵壁毯”,实物尺寸270×645厘米,排长11厘米。图案是根据当时宫廷画稿设计的。纹样由玉兰、海棠、牡丹、灵芝、竹子、蝴蝶、山石等构成。使用了23种彩色“绒线”(家蚕丝纤维制成)和金、银线。

精美的青铜器、石雕人头像、石刻书法、镶嵌绿松石等都能证明中华文明的多样性以及丰富性。

精美的青铜器。三千多年前,古代中华先民奈何不了坚硬的大石头,但是他们从容易的入手,操弄泥制模范,做出了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曾侯乙墓陪葬的部分青铜器,仅编钟一套就重达二点五吨,连装碳的簸箕铲子都是青铜做的,可见当时青铜资源的丰富。这么一个小国却拥有如此之多的战略物资甚至可以把那么多的可以制造顶级武器的物资深埋地下,更证明了当时国力之强。 

石峁遗址石雕人头像 4000年前对比“古埃及”的,真是“粗糙”啊。石刻书法,中国古代的刻石传统,可追溯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铁器出现),秦始皇巡游各地刻石纪功,引发了后人的刻石热潮,“自汉以后,碑碣云起”,(汉代铁器普及)。可惜西汉时期的碑刻大多数在王莽时期被毁磨掉了,东汉以后的碑刻,流传下来的就比较多。各地名胜古迹,更是留下历代名人的众多题词刻石。

镶嵌绿松石,是先秦贵族青铜器的一个特点之一,比如越王勾践剑就镶嵌有绿松石:还有下面这个象征王权的夏代镶嵌绿松石铜钺,镶嵌绿松石的文物可谓数不胜数,而且,还发现了绿松石的加工场地:二里头遗址的手工业作坊,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二里头遗址的手工业作坊区位于宫城之南,是一座大型围垣设施。目前已在其北墙发现了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绿松石作坊区,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

淹城内及城河内发现有许多印纹陶器碎片,在城内河的南面、东面发现有近二十只印纹陶罐,据考证是战国初期的遗物。淹城出土文物甚多,如铜尊、铜盘、铜牺等等,从这些文物中可知我国先秦时期南方的艺术文化特征,显现出浪漫而秀美之气质。后来还在护城河中挖出长11米的独木舟,经测定也为战国时期之物。

目前先秦发现的带有人形象的青铜器、漆器、陶器,大约有多少件呢?

目前先秦发现的带有人形象的青铜器、漆器、陶器,大约有多少件呢?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发现的漆器物理证明,战国时期的漆器种类繁多,工艺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