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豫州在哪?
豫州这个地方发生过很多的变化的。就好像北京一样。其实北京就是北边的一个京。以前没有专属地方。后来才有的。豫州大约今河南一带,古时这里森林茂密,野象众多,被人描述为牵象之地这就是豫州名字的由来(豫是个象形字)。
九州中就有豫州但各个典籍中说法不一,汉代才有明确的区域。是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一带。东汉时治所定为谯(今亳州)区域是今河南南部、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角及山东西南角。
魏时治所在安城,下辖颍川郡、陈郡、鲁郡、汝南郡、谯郡、弋阳郡、阳安郡、襄城郡、汝阴郡9郡,以及梁国、沛国2国。
中国地理方面的古书有《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梦溪笔谈》、《太平寰宇记》、《徐霞客游记》等等。
一、《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东汉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
该书叙述汉以前的地理沿革,着重写了《禹贡》九州和《周官》九州;接着叙述西汉的地理,以郡国为条,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写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地理概况,诸如郡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名胜古迹,道路交通,等等。
二、《水经注》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该书所记大小河流有1252条,所记湖泊、沼泽500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300处,伏流有30余处,瀑布60多处,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30多次,地震有近20次。
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原等,低地有川、野、沃野、平川、平原、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2000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70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140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100种。
三、《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历史地理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成书于北宋,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
四、《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是古代中国地理志史,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广泛引用历代史书、地志、文集、碑刻、诗赋以至仙佛杂记等,计约二百种,且多注明出处,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史料。
《太平寰宇记》作者为北宋地理学家、文学家乐史。《太平寰宇记》撰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
五、《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游记》是系统考察中国地貌地质的开山之作,同时也描绘了中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资源,此外优美的文字也使之成为文学佳作,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汉书地理志
-水经注
-太平寰宇记
-徐霞客游记
-梦溪笔谈
南海及南海诸岛地名很早就出现于古籍。
谢承《后汉书》说“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
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 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称:“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引三国吴康泰《扶南传》:“涨海中到珊瑚洲”。
“涨海”之称一直延续到南北朝,而《梁书》卷54《海南诸国列传》:“干陁国在南海洲上”(干陁国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已开始使用“南海”名称,至唐宋时期“南海”之称渐多,初唐被流放越南的诗人沈佺期有“身投南海西”的诗句(《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
以上引述说明,远在1500年前我国人民已经认识南海和南海诸岛,把南海称为“涨海”、“南海”;南海诸岛泛称“涨海崎头”、“珊瑚洲”;而以“磁石”指称暗礁暗滩,其含意是南海暗礁暗滩多,来往船只搁浅难脱,象被磁石吸住一样。
《琼州府志》在解释“涨海”的含义时说:“南溟者天池也,地极燠,故曰炎海;水恒溢,故曰涨海。” 清初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也有类似解释:“炎海善溢,故曰‘涨海’。”反映我国古人对南海潮汐现象的认识。
南海在古代除了称为“涨海”、“南海”、“炎海”之外,还有“朱崖海”(晋郭璞注《山海经》:“(离耳国)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水中”;又唐李善对晋左思《吴都赋》注:“朱崖海中有渚……”)、“大洲洋”、“琼洋”(《崖州志》:“州东接大洲洋,有千里石塘、万里长沙,为琼洋最险之处”,《琼州府志》同此)、“琼海”(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至琼海万州,曰万里长沙……”;《琼州府志》:“则琼之海,其涨海乎”)等。
对南海诸岛的称呼,除了上述“涨海崎头”、“珊瑚洲”之外,还有“木饮州”(前引唐李善对《吴都赋》“饮木”一词的注:“朱崖海中有渚,东西五百里,南北千里,无水泉,有木斩之,以盆瓮承其汁而饮之”,按“饮木”当指饮椰子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饮州,珠崖一州,其地无泉,民不作井,皆仰树汁为用”)等。
其中康泰《扶南传》关于“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对南海诸岛珊瑚岛礁成因作出的科学说明。
随着生产发展,航海事业进步,南海诸岛的地名从整体泛称而逐步深入到群组命名。
北宋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载有“王师出戍”至“九乳螺石(州)”(即西沙群岛,主要指永乐群岛一带),这不仅是首次出现群岛名称,也是西沙群岛的首次命名。
宋吴自牧《梦梁录》及以后许多典籍把西沙群岛称为“七洲”,其海域叫做“七洲洋”(主要指宣德群岛一带)。
《宋会要辑稿》“占城国”条载,宋天禧二年(1078)占城人来中国时“或风漂至石堂则累岁不达”;又“真理富国”条载,自其国出发到中国来,途经波斯兰、真腊国、宾达椰、占城,再经过南海:“十日过洋,傍东南有石塘,名曰万里”。
首次出现“万里石塘(堂)”之名,且指出了方位在占城(越南中部)的东南,这是南沙群岛的开始命名。
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载,南海有“长沙、石塘数万里”。
首次以“长沙”、“石塘”分指西沙和南沙两群岛,即以沙岛为主的是“长沙”(西沙),以环礁为主的是“石塘”(南沙)。
南宋义太初作序的《琼管志》:“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王象之《舆地纪胜》和祝穆《方舆纪胜》均把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分别称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床)”。
从汉、晋至宋所载南海诸岛地名中可发现:从概念性的泛指,发展到群岛的命名,地名相对稳定,西沙群岛几乎都用“千里长沙”,南沙群岛一直用“万里石塘(床)”;地名更具科学性,如前述“长沙”、“石塘”分别所指沙岛为主与环礁为主的地理实体可知。
海南渔民王安庆说,南 西沙大6倍以上,所以用“千里长沙”和“万里石塘”分别名之,也是符合客观的。
南海诸岛地名到了元朝,特别是明清两代变化较大。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载:“石塘之骨,由潮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越海诸国,俗云万里石塘,以余推之,岂止万里而已哉”,“原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文莱)及古里地闷(今帝位岛),一脉至西洋,还昆仑之地。” 这里“万里石塘”泛指南海诸岛不是本意,“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联四大群岛,又“石塘之骨”和“地脉”、“由潮州而生”,把南海诸岛同大陆构成一整体才是原意。
明茅元仪《武备志》转载1430年成图的《郑和航海图》,其中有绘在东边的“石星石塘”,绘在西边的“石塘”,而“万生石塘屿”则绘于两者中间偏南,面积比“石塘”大。
按三者位置关系及所使用的符号形状、大小来考证,“石星石塘”应指中沙群岛(编者注:石星石塘除指中沙群岛外,从其点圈符号分布的范围看,可能亦包括东沙群岛),“石塘”指西沙群岛,“万生石塘屿”(编者注:应作“万里石塘屿”)指南沙群岛。
故此《郑和航海图》已将南海诸岛明确划分成3个群岛。
明顾山介《海槎余录》载:“千里石塘在崖州海面之七百里外,……万里长堤出其南。”从崖县旧治崖城到西沙永兴岛直线距离约760华里,到盘石屿也是此数,因此“千里石塘”应指西沙群岛一带岛礁,而“万里长堤”当指南沙群岛。
万里石塘说成万里长堤,按“塘”、“堤”义同,改变说法是自然的。
另据林金枝考证,明顾山介以后的著作多把东沙、中沙、西沙称为“石塘”,南沙称为“长沙”。
清代《广东通志》、《琼州府志》和《万州志》都有“长沙海、石塘海,俱在(万州)城东海外洋”的记载,长沙海和石塘海分别指西沙和南沙所在海域。
觉罗保满《西南洋各番针路方向图》、《东洋南洋海道图》都以“气”指东沙,“长沙”指西沙,“石塘”指南沙。
陈伦炯《海国闻见录》载:“南澳气,居南澳之东南”,“古为落漈”,“气悬于海中,南续沙垠,至粤海为万里长沙头。
南隔断一洋,又从南首复生沙垠,至琼海万州,曰万里长沙,沙之南又生石娄 古石,至七洲洋,名曰千里石塘”。
此处“南澳气”,古为“落漈”,今为“东沙”。
《海国闻见录》附图《四海总图》标绘有“气沙头”、“长沙”、“七洲洋”、“石塘”四个地名,此处气沙头指东沙群岛,长沙指中沙群岛,七洲洋指西沙群岛,石塘则指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分成四大群岛之概念已经形成。
清代谢清高《海录》载:由广东前往爪哇有两条航线,其中“外沟”线由西沙东侧航行,“出万山后向南行少西,行约四五日过红毛浅,有沙坦在水中,其极浅处,止深四丈五尺”,“到地盆山,与内沟道合,万里长沙在其西”。
按方位、行程和水上情况等数据判断,“红毛浅”是指整个中沙群岛,“沙坦”指暗沙群。
汪文泰《红毛番口英 口吉 口利 考略》中也把中沙群岛称为“红毛浅”。
《海录》又载船由吕宋来,“西行五六日,经东沙”,“东沙者,海中浮沙也,在万山东,故呼为东沙”。
此处把东沙群岛名称的含义,实体的方位、成因都记述得很清楚,为以后四大群岛的命名提供了范例。
1842年清郑光祖《醒世一斑录》中的《中国外夷总图》,以“落漈”标注东沙群岛、“东沙”标注中沙群岛,“西沙”标注西沙群岛,“石塘”标注南沙群岛。
1887年徐家干《洋防说略》载广东海道,万里长沙“自万州迤东直至南澳”,千里石塘“自万州迤南至七洲洋”。
此处“万里长沙”似指东沙、中沙和西沙群岛。
“千里石塘”则指南沙群岛。
1909年5月,两广总督张人骏派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官兵170余人,分乘伏波、琛航、广金3艘军舰到西沙巡视,查勘岛屿15座,并逐一命名。
现仍沿用的岛名有3个,即甘泉岛、珊瑚岛、琛航岛。
1935年中国 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等派人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第一次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地名132个。
当时群岛名有东沙岛(今之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今之中沙群岛)和团沙群岛(今之南沙群岛)等。
同年5月,广东省 指令建设厅准在东沙岛批商承办设处管理,“建字第1703号”文明确将东沙岛名称改正为东沙群岛。
1947年12月1日,中国 内政部公布南海诸岛地名172个。
群体名称有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总称)、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1935年称“南沙群岛”)和南沙群岛(1935年称“团沙群岛”)等,且大群体下又分小群体,层次较多。
1983年4月24日,中国地名委员会受权公布《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共287个。
这次比1947年增加地名115个,其中,东沙群岛地名由4个(1947年)增至7个,西沙群岛由33个增至52个,中沙群岛由30个增至34个,南沙群岛由97个增至193个。
此次命名,除对岛、沙洲、礁、暗沙、滩和石命名外,首次为“水道”(渔民称为“门”)正式命名。
海南文昌、琼海等县许多去西沙、南沙捕鱼作业的渔民及其后裔保存下来的《更路簿》,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航行水路记录得很清楚。
《更路部》所记载的南海诸岛地名为海南渔民对群岛岛礁的命名,是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古地名之一。
专家初步确定山东莱西是古戏曲古音乐发源地之一
山东省莱西市正在开展的历史文化资源普查有重大发现,经专家对当地出土的西汉大提线木偶、肖家庄战国墓石磬和韶存庄古韶乐进行研究,已初步确定莱西是中国古戏曲古音乐发源地之一。
西汉大提线木偶属国家一级文物,1979年出土于莱西岱墅汉墓,现保存于莱西市文物管理所。其价值在历史文化资源普查中又有新发现:经考证,梨园业所供奉的“戏神”就是木偶。木偶戏的渊源十分久远,一般说法是“起于汉而兴于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是后世戏曲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昆曲和京剧等诸多大剧种,至尽仍保留“傀儡步”等相当多的木偶戏特点。国粹京剧中的一些唱段文字发音,依然保留莱西方言土语特点:百发音为“bo”、河发音为“huo”、脚发音为“juo”。同时2001年4月在对莱西市肖家庄战国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共出土铜、石、陶、玉器等各类文物40余件,并在青岛市首次发现战国石磬,说明战国时期莱西境内就有古乐演奏,研究充分证明莱西是中国戏曲发源地之一,这一重大研究成果在青岛市尚属首次。
在正在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还发现,莱西市韶存庄曾经保存过“韶乐”,并且因此而得名。韶存庄位于莱西城北十里处,西临大沽河,后有虎头山、马银山为依托。据《莱西地名志》记载,现在的村庄始建于明初洪武元年,“原名周家庄,据传村西北地名马家楼处有古井一眼,俗称庵儿井,当年井畔有一尼姑庵(已久圮),庵内尼姑精于演奏虞舜时韶乐。时人为村易一雅名曰:“韶存庄”,意为古之韶乐至今犹存于本庄。”
韶乐产生于上古,《尚书皋陶谟》记载虞舜时用过,所谓“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古人注解说是指用箫笛之类竹制乐器演奏至九遍,灵鸟凤凰翩翩而至,百兽率舞。莱人存韶乐,存于莱西市韶存庄。除了地名和传说与韶乐有关外,更因为这里自身就是一处与保存韶乐极相契合的古文化载体。1983年在韶存庄以西数百米大沽河西岸一处高台地周围发现一处古遗址,文化面貌涵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珍珠门文化,直至春秋战国时期,持续延伸数千年之久。随后又在周围发现了数处类似遗址。次年还在韶存庄以北十几里处北岚、鲁格庄之间发现一处大形祭祀遗址,夹大沽河两岸密布着大大小小为数众多的祭祀坑,坑内积淀大量灰烬和祭祀器皿。这些足以说明,韶存庄一带是古代夷人居住和活动的一个中心区域,有保存和使用韶乐的足够条件。孔子晚年感叹道之不行,欲居九夷;退而整理古籍,于诗三百篇“皆弦歌之,以求合于《韶》、《武》、《雅》、《颂》之音。可见韶乐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乃至在整个古音乐史上的地位有多重要,这有力证明了莱西韶存庄保存韶乐确属史实。
两广之“广”字源于先秦古地名“广信”。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
两广的范围曾是古代的百越之地,先秦时期两广分属南越、西瓯、骆越等部族。先秦时中原人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百粤”。隋唐以后,“粤”字意义收窄,指岭南地区,或称“南粤”。
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汝南县
漆雕姓始祖:漆雕开。漆雕是周代吴国公族中分化出来的一支部落,其部落人以部落名命姓,称漆雕氏。春秋时期鲁国出过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还是孔子的弟子。孔子七十二贤人中有一位名叫漆雕开,字子若。他学识渊博,孔子劝他去当官,但漆雕开很谦虚的说:“自己的才能还不足以治理天下。”孔子听了,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为他而高兴。其后代以漆雕为姓,并奉漆雕开为漆雕姓之始祖。后来漆雕复姓就简化成单姓漆氏了。
二、迁徙分布
(缺)漆雕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漆雕最早出现时是职业称谓,是那些油漆装饰工的古称。他们的后代就以祖先的职业或技艺的名称中得姓,称为漆雕氏。漆雕是周代吴国的开国国君太伯的后代。古代春秋时的鲁国,是贵族聚集的地方。鲁国也出过不少漆雕氏,其中不少还是孔子的弟子,可见这一族人由吴国迁居鲁国多年了。这些人的后人中就以漆雕作为姓氏。漆雕姓今在宜宾县是大姓,主要分布于谱安、横江、双龙、复龙、一带,在宜宾市区及宜宾县城均有此姓。后来,漆雕演变成了漆姓。漆雕姓望居蔡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汝南县)、鲁郡(相当于今山东省曲阜)。
三、历史名人
漆雕开:字子若,又称子开,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蔡国人,孔子弟子。他为人谦和而有自尊,博览群书。他为论有理,深受好评。他比孔子小十一岁,孔子对他几乎像兄弟一般了。那时孔子学生和墨子常有争议,有一次墨子说,漆雕开是个残疾。孔子反驳说,但品德一点都不伤残。可见是非常维护漆雕开的。漆雕开有学问,能办事。据。《孔子家语·弟子解》说他“习《尚书》,不乐仕”。有一次孔子叫他去做官,说:“子之齿可以仕矣,时将过。”他回答说“吾斯之未能信”,表示不愿做官。孔子听后很高兴。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膝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平舆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漆雕子”。
豫州位于九州之中,东接山东、安徽,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大约今河南一带,古时这里森林茂密,野象众多,被人描述为牵象之地这就是豫州名字的由来(豫是个象形字)。豫州作为实际行政区划,始于汉武帝时期。
豫州是中国古地名,是中国古籍所记载的九州之一,而作为实际行政区划,始于汉武帝时期。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絺、纻, 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夏禹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位于九州之中,东接山东、安徽,北接河北、山西,南临湖北,历史上曾几度达到鼎盛时期,长期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河南省大部古属豫州,故简称“豫”。
在越南北部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交趾又作交阯、交址)是中国明朝设置的一个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布政使司下设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余县。
统治范围大致为现在越南北纬十七度以北地区。
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设置,宣德是从小深受理学在德不在险教诲的君主,谨记洪武的不征之国祖训,一直有放弃交趾的打算,正值明军刚受到挫败,又听到王通私自求和消息,三杨于是顺水推舟,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正式废除。嘉靖年间再置,为安南都统使司。
永乐四年(1406)底,明军进人安南后,纪律严明,一再宣告;“黎氏父子,必获无赦,胁从必释,毋养乱,毋玩寇,毋毁庐墓,毋害稼墙,毋斥人妻女,毋杀降,有一犯者,虽功不饶。”此举得到了许多不满黎氏政权统治的安南各阶层的支持,他们积极与明军配合,提供帮助。永乐五年(1407 } 5月,黎氏父子被抓获,战争胜利结束。在这场战争中,黄福受命先至两广治办军需,很好地保证了明军的后勤供应,为平定安南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
在平定安南后,南策州官员莫邃与安南着老尹沛等1100余人联名给明军统帅张辅上书:“安南本古中国之地,其后沦弃,溺于夷俗,不闻礼仪之教,幸遇圣朝扫除凶孽,军民老稚得睹中华衣冠之盛,不胜庆幸,咸愿复古郡县,庶几渐革夷风,永沾圣化。”
张辅根据当地人民要求,上书成祖,成祖于永乐五年(1407)宣布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任命黄福以尚书兼掌布政、按察二司事,全权处理交趾的民政与司法工作,后又命英国公张辅镇守交趾。
黄福在交趾任上,一直面临着极为尖锐的民族矛盾。他意识到仅靠大量军队是难以稳定交趾局势的。他写信给张辅,力主在补充兵伍、完善兵制的基础上用文治的办法让交趾人民安居乐业,使交趾局势不致生变。为此,在任期间既协调完善军队又重点采取了种种稳定交趾局势、发展交趾经济、造福当地人民的举措。
古代的豫州在哪?
本文2023-10-08 16:52: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