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有哪些文化典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2收藏

中国都有哪些文化典籍?,第1张

  历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南史

  北史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春秋

  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竹书纪年

  汉纪

  后汉纪

  大唐创业起居注

  顺宗实录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考异

  资治通鉴外记

  皇王大纪

  续资治通鉴长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资治通鉴纲目

  通鉴前编

  通鉴续编

  资治通鉴补

  大事记

  大事记续编

  元史续编

  续资治通鉴

  纲鉴易知录

  通鉴辑览

  明实录

  国榷

  康熙起居注

  东华录

  通鉴纪事本末

  宋史纪事本末

  元史纪事本末

  左传纪事本末

  西夏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三藩纪事本末

  三朝北盟会编

  蜀鉴

  绎史

  平定三逆方略

  亲征朔漠方略

  逸周书

  东观汉纪

  建康实录

  古史

  路史

  契丹国志

  大金国志

  南宋书

  春秋别典

  藏书

  续藏书

  尚史

  国语

  战国策

  贞观政要

  渚宫旧事

  东观奏记

  历代小史

  边略

  荆驼逸史

  弇山堂别集

  明季稗史

  吴越春秋

  越绝书

  华阳国志

  蛮书

  南唐书

  南唐书

  压海

  安南志略

  倭变事略

  蒙古秘史

  蒙古源流

  十国春秋

  国初群雄事略

  明季北略

  明季南略

  十驾斋养新录

  晏子春秋

  列女传

  高士传

  安禄山事迹

  朱子年谱

  金陀粹编

  名臣碑传琬琰集

  京口耆旧传

  唐才子传

  元朝名臣事略

  东林列传

  国朝汉学师承记

  国朝宋学渊源记

  碑传集

  畴人传

  王荆公年谱考略

  隋书经籍志

  崇文总目

  郡斋读书志

  遂初堂书目

  直斋书录解题

  文渊阁书目

  千顷堂书目

  四库全书总目

  禁书总目四种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经义考

  集古录

  金石录

  籀史

  隶释

  隶续

  史通

  读通鉴论

  考信录

  十七史商榷

  廿二史札记

  廿二史考异

  孩余丛考

  文史通义

  风俗通义

  唐六典

  麟台故事

  通典

  通志

  文献通考

  续通典

  清朝通典

  清朝通志

  续通志

  续文献通考

  皇朝文献通考

  唐会要

  五代会要

  宋会要辑稿

  宋朝事实

  宋朝事实类苑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西汉会要

  东汉会要

  明会典

  大清会典

  登科记考

  历代职官表

  翰林志

  唐律疏义

  唐大诏令集

  宋大诏令集

  宋刑统

  盐铁论

  包孝肃公奏议

  历代名臣奏议

  历代兵制

  武备志

  语言

  史籀篇

  三苍

  急就篇

  尔雅

  小尔雅

  释名

  方言

  说文解字

  广雅

  尔雅注

  尔雅疏

  字林

  五篇

  经典释文

  一切经音义

  说文解字系传

  尔雅翼

  埤雅

  类篇

  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

  汉隶字源

  六书故

  助语辞

  通雅

  正字通

  六书通

  字汇

  骈雅

  康熙字典

  尔雅义疏

  广雅疏证

  尔雅正义

  恒言录

  通俗编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义证

  说文解字句读

  说文释例

  说文通训定声

  草字汇

  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小学钩沉

  助字辨略

  虚字说

  读书杂志

  经籍纂诂

  经义述闻

  经传释词

  古书疑义举例

  马氏文通

  名原

  北堂书钞

  艺文类聚

  初学记

  白氏六帖事类集

  唐宋百孔六帖

  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

  古今事文类聚

  玉海

  永乐大典

  唐类函

  渊鉴类函

  佩文韵府

  骈字类编

  古今图书集成

  声类

  切韵

  唐韵

  韵镜

  广韵

  集韵

  礼部韵略

  切韵指掌图

  七音略

  五音集韵

  古今韵会举要

  中原音韵

  蒙古字韵

  五方元音

  音学五书

  古韵标准

  六书音均表

  诗声类

  说文声类

  切韵考

  修辞鉴衡

  文学

  诗经

  毛诗正义

  诗集传

  楚辞

  楚辞章句

  楚辞补注

  楚辞集注

  文选

  古诗源

  玉台新咏

  乐府诗集

  古谣谚

  文苑英华

  古文观止

  乾坤正气集

  古文辞类纂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历代赋汇

  四六法海

  骈体文钞

  六朝文絮

  全唐诗

  箧中集

  河岳英灵集

  唐音统签

  唐诗品汇

  唐诗别裁集

  唐诗三百首

  万首唐人绝句

  全唐文

  唐宋八大家文钞

  西昆酬唱集

  瀛奎律髓

  千家诗

  千家诗选

  宋诗钞

  宋诗别裁集

  江湖集

  古文关键

  宋文鉴

  全辽文

  中州集

  全金诗

  金文最

  元诗别裁集

  元文类

  明文衡

  明文海

  明文在

  列朝诗集

  明诗综

  明诗别裁集

  清诗别裁集

  清诗铎

  晚晴簃诗汇

  清文汇

  皇朝经世文编

  敦煌曲子词集

  唐五代词

  全唐五代词

  花间集

  四印斋所刻词

  强村丛书

  全宋词

  宋六十名家词

  全金元词

  全清词钞

  花庵词选

  绝妙好词

  词综

  词选

  宋四家词选

  孤本元明杂剧

  元刊杂剧三十种

  元曲选

  元曲选外编

  六十种曲

  盛明杂剧

  古本戏曲丛刊

  杂剧三集

  全元散曲

  贾长沙集

  司马文园集

  扬侍郎集

  孔北海集

  魏武帝集

  王侍中集

  魏文帝集

  曹子建集

  阮步兵集

  嵇中散集

  张司空集

  左太冲集

  陆士衡集

  陆士龙集

  刘中山集

  郭弘农集

  靖节先生集

  颜光禄集

  谢康乐集

  鲍参军集

  谢宣城集

  沈隐侯集

  江文通集

  何水部集

  阴常侍集

  徐孝穆集

  庾子山集

  卢武阳集

  薛司隶集

  王无功文集

  杜审言诗集

  寒山子诗集

  王子安集

  盈川集

  幽忧子集

  骆宾王集

  沈佺期集

  宋之问集

  陈伯玉文集

  曲江集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王右丞集

  孟浩然集

  崔颢集

  储光羲集

  李颀集

  王昌龄集

  高常侍集

  岑嘉州集

  李遐叔文集

  萧茂挺文集

  元次山集

  郎士元集

  钱考公集

  韩君平集

  刘随州集

  韦苏州集

  华阳集

  翰苑集

  昌黎先生集

  河东先生集

  刘宾客文集

  王建诗集

  张司业集

  皇甫持正文集

  李文公文集

  玉川子诗集

  孟东野诗集

  长江集

  李长吉文集

  元氏长庆集

  白氏长庆集

  司空文明诗集

  戴叔伦集

  卢户部诗集

  李益集

  常建诗集

  洪度集

  张承吉文集

  追昔游集

  朱庆余诗集

  刘叉诗集

  曹邺诗集

  丁卯集

  樊川文集

  李义山集

  温庭筠诗集

  文薮

  甫里集

  姚少监诗集

  孙樵集

  鱼玄机集

  司空表圣文集

  香奁集

  唐风集

  甲乙集

  浣花集

  河东集

  小畜集

  林和靖诗集

  范文正公集

  苏学士集

  宛陵集

  欧阳文忠集

  嘉佑集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元丰类稿

  临川集

  广陵集

  东坡全集

  栾城集

  山谷集

  后山集

  柯山集

  淮海集

  鸡肋集

  斜川集

  简斋集

  岳忠武王文集

  于湖居士文集

  李清照集

  石湖诗集

  诚斋集

  东莱集

  梅溪集

  渭南文集

  剑南诗稿

  龙川文集

  水心先生文集

  沧浪集

  龙洲集

  后村大全集

  湖山类稿

  石屏诗集

  文山先生全集

  滹南遗老集

  遗山集

  湛然居士集

  牧庵集

  道园学古录

  雁门集

  东维子集

  铁崖先生古乐府

  揭文安公全集

  宋文宪公全集

  诚意伯文集

  青丘高季迪先生诗集

  逊志斋集

  怀麓堂集

  空同集

  何大复先生集

  六如居士全集

  升庵集

  荆川文集

  沧溟先生全集

  震川先生文集

  弇州山人四部稿 弇州山人四部续稿

  袁中郎全集

  隐秀轩集

  陈忠裕公全集

  张苍水集

  夏节愍全集

  顾亭林诗文集

  初学集 有学集

  梅村家藏稿

  壮悔堂集

  西河合集

  笠翁一家言

  吕晚村文集

  陈迦陵诗文词全集

  曝书亭集

  渔洋山人精华录

  魏叔子集

  湖海集

  方望溪先生全集

  鲒崎亭集

  敬业堂集

  小仓山房集

  忠雅堂集

  瓯北集

  惜抱轩全集

  文木山房集

  定盦全集

  春在堂全书

  金荃词

  浣花词

  南唐二主词

  阳春集

  乐章集

  六一词

  张子野词

  珠玉词

  小山词

  东坡乐府

  山谷琴趣外篇

  淮海词

  东山词

  片玉词

  芦川词

  石林词

  漱玉词

  无住词

  放翁词

  于湖词

  稼轩长短句

  龙川词

  龙洲词

  白石道人歌曲

  后村长短句

  梦窗词

  梅溪词

  断肠词

  竹山词

  须溪词

  苹洲渔笛谱

  山中白云词

  花外集

  遗山乐府

  天籁集

  湘真阁江篱槛词

  梅村词

  鼓棹集

  曝书亭词

  纳兰词

  道授堂词

  衍波词

  茗柯词

  半塘定稿

  东篱乐府

  酸斋乐府

  小山乐府

  云庄乐府

  梦符散曲

  甜斋乐府

  花影集

  四声猿

  墨憨斋定本传奇

  笠翁十种曲

  古柏堂戏曲集

  吟风阁杂剧

  关汉卿戏曲集

  汤显祖集

  文心雕龙

  诗品

  本事诗

  二十四诗品

  六一诗话

  后山诗话

  冷斋夜话

  石林诗话

  岁寒堂诗话

  苕溪渔隐丛话

  风月堂诗话

  环溪诗话

  文则

  文章精义

  诚斋诗话

  沧浪诗话

  诗林广记

  诗人玉屑

  后村诗话

  词源

  滹南诗话

  四溟诗话

  艺苑卮言

  曲律

  唐音癸签

  诗薮

  姜斋诗话

  原诗

  带经堂诗话

  五代诗话

  历代诗话

  说诗晬语

  词苑丛谈

  论文偶记

  随园诗话

  瓯北诗话

  白雨斋诗话

  蕙风词话

  人间词话

  清诗话

  清诗话续编

  词话丛编

  博物志

  拾遗记

  搜神记

  搜神后记

  西京杂记

  世说新语

  续齐谐记

  颜氏家训

  隋唐嘉话

  集异记

  朝野佥载

  唐国史补

  大唐新语

  因话录

  酉阳杂俎

  剧谈录

  云溪友议

  传奇

  封氏闻见记

  唐摭言

  唐宋传奇集

  太平广记

  归田录

  东坡志林

  夷坚志

  容斋随笔

  醉翁谈录

  老学庵笔记

  鹤林玉露

  齐东野语

  剪灯新话

  剪灯余话

  西湖游览志

  少室山房笔丛

  万历野获编

  帝京景物略

  古今谭概

  情史类略

  陶庵梦忆

  池北偶谈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春在堂随笔

  清朝野史大观

  京本通俗小说

  清平山堂话本

  三国志演义

  水浒传

  隋炀帝艳史

  杨家府演义

  西游记

  西游补

  封神演义

  金瓶梅词话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新列国志

  古今小说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今古奇观

  说岳全传

  醒世姻缘传

  豆棚闲话

  好逑传

  红楼梦

  儒林外史

  镜花缘

  西厢记

  荆钗记

  白兔记

  拜月亭记

  杀狗记

  琵琶记

  宝剑记

  浣纱记

  鸣凤记

  红梅记

  牡丹亭

  玉簪记

  东郭记

  清忠谱

  十五贯

  长生殿

  桃花扇

  雷峰塔

  哲学

  易经

  管子

  论语

  中庸

  孟子

  荀子

  易传

  孝经

  大学

  老子

  庄子

  关尹子

  文子

  列子

  墨子

  墨经

  公孙龙子

  法经

  慎子

  商君书

  韩非子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吕氏春秋

  黄帝四经

  淮南子

  新语

  新书

  春秋繁露

  法言

  太玄

  周易参同契

  白虎通义

  新论

  论衡

  申鉴

  昌言

  理惑论

  太平经

  人物志

  周易略例

  老子指略

  傅子

  抱朴子

  肇论

  弘明集

  高僧传

  真诰

  颜氏家训

  中说

  摩诃止观

  金狮子章

  原人论

  坛经

  广弘明集

  续高僧传

  阴符经疏

  坐忘论

  无能子

  化书

  皇极经世

  太极图说

  通书

  正蒙

  梦溪笔谈

  二程集

  知言

  四书集注

  朱子语类

  伊洛渊源录

  近思录

  陈亮集

  习学记言

  北溪字义

  大学衍义

  黄氏日抄

  陆九渊集

  慈湖遗书

  鲁斋遗书

  传习录

  困知记

  雅述

  焚书与续焚书

  刘子全书

  正教真诠

  朱舜水全集

  陈确集

  明儒学案

  宋元学案

  明夷待访录

  物理小识

  东西均

  日知录

  周易外传

  尚书引义

  读四书大全说

  张子正蒙注

  无何集

  潜书

  四存编

  原善

  孟子字义疏证

  科学技术

  黄帝内经

  黄帝八十一难经

  伤寒论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方论

  中藏经

  脉经

  肘后备急方

  刘涓子鬼遗方

  雷公炮炙论

  本草经集注

  诸病源候论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新修本草

  食疗本草

  本草拾遗

  外台秘要

  银海精微

  经效产宝

  颅卤经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太平圣惠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类证普济本事方

  本草衍义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幼幼新书

  小儿药证直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儒门事亲

  脾胃论

  内外伤辨惑论

  医学发明

  医学启源

  济生方

  妇人大全良方

  洗冤集录

  针灸资生经

  十四经发挥

  世医得效方

  卫生宝鉴

  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

  证治要诀

  医学正传

  濒湖脉学

  医学入门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纲目

  普济方

  赤水玄珠

  温疫论

  证治准绳

  景岳全书

  医贯

  济阴纲目

  针灸大成

  外科正宗

  万病回春

  寿世保元

  活幼心法

  本草经疏

  口齿类要

  名医类案

  医宗必读

  霉疮秘录

  审视遥函

  医门法律

  石室秘录

  辨证录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备要

  医方集解

  汤头歌诀

  幼科铁镜

  达生篇

  四诊抉微

  金匮要略心典

  胎产心法

  医学心悟

  外科全生集

  医宗金鉴

  幼幼集成

  串雅内外篇

  疡医大全

  兰台轨范

  临证指南医案

  温热论

  续名医类案

  温病条辨

  沈氏尊生书

  伤科补要

  笔花医镜

  医门棒喝

  傅青主男科

  傅青主女科

  医林改错

  理沦骈文

  中西医书汇通五种

  厘正按摩要术

  血证论

  重楼玉钥

  衷中参西录

  伤寒来苏集

  周髀算经

  孙子算经

  数术记遗

  九章算术

  海岛算经

  五经算术

  五曹算经

  张丘建算经

  缀术

  缉古算经

  夏侯阳算经

  数书九章

  杨辉算法

  算学启蒙

  四元玉鉴

  测圆海镜

  益古演段

  算法统宗

  算经十书

  天官书

  浑天仪注

  玄象诗

  步天歌

  上农、任地、辨土、审时

  汜胜之书

  四民月令

  南方草木状

  竹谱

  齐民要术

  茶经

  耒耜经

  司牧安骥集

  四时纂要

  桐谱

  洛阳牡丹记

  荔枝谱

  芍药谱

  蚕书

  菊谱

  农书

  橘录

  全芳备祖

  兰谱

  菌谱

  种艺必用 种艺必用补遗

  农桑辑要

  农书

  农桑衣食撮要

  种树书

  救荒本草

  便民图纂

  甘薯疏

  农政全书

  沈氏农书

  学圃杂疏

  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

  群芳谱

  补农书

  花镜

  广群芳谱

  豳风广义

  授时通考

  农圃便览

  三农记

  养耕集

  植物名实图考

  禹贡

  山海经

  穆天子传

  水经注

  水道提纲

  洛阳伽蓝记

  括地志

  大唐西域记

  元和郡县志

  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

  舆地广记

  通鉴地理通释

  长春真人西游记

  河源记

  徐霞客游记

  河防一览

  天下郡国利病书

  海国闻见录

  职方外记

  考工记

  云林石谱

  营造法式

  梦溪笔谈

  梓人遗制

  天工开物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物理小识

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它包括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等学科。

音韵学和语音学不同: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有时还利用各种实验方法,来征明语音的生理现象和物理现象;音韵学则是把语音作为一个系统来观察,它研究各种语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语音学既然把语音当作生理现象或物理现象来研究,因此有所谓普通语音学,讲述发音器官的作用、各种语音的构成,那是适用于全人类的,只是每一个民族的具体语言还有自己的一些语音特点罢了。至于音韵学,则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因为音韵总是属于一种具体语言的,它具有很显著的民族特点,甲语言的语音系统决不可能跟乙语言的语音系统相同。

但是,音韵学又是跟语音学有密切关系的。不能想象,一个人不懂发音的道理而能把音韵学研究好。因此,我们又可以说,语音学是音韵学的基础。

汉语音韵学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传统,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术语。我们应该用现代的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去说明它。我们不能抛开古代的理论和术语不管,因为我们必须把音韵学这份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研究目的

我们研究现代汉语音韵学,是为了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严密的系统性,以便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有利于语言实践。

我们研究古代汉语音韵学,因为它是与汉语史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语言学部门。必须先深入研究了古代汉语音韵学,然后有可能研究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

音韵学也跟文字学有密切关系。有狭义的文字学,有广义的文字学。前者专门研究文字的形体;后者则研究字形、字音和字义。从广义看,音韵学又包括在文字学之中。文字学的旧名是“小学”,原来是一种识字的功课。古代的学者认为读书必先识字,因为有些古书的时代距离现代很远了,书中的文字,无论从字形方面看,从字音方面看,从字义方面看,都有许多是我们所不认识的了。而且汉字的形、音、又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假如不懂古音,则古代的字形和字义也会不懂,或者是懂得不透彻。古人把文字(字形)、音韵(字音)、训诂(字义)看成是继承祖国文化遗产所必备的基础知识,那是很有道理的。

中国传统音韵学一向被认为是艰深的学问,甚至称为是“绝学”。其实古代的一套音韵学理论和术语,如果拿现代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来对比,加以说明,也就变为比较易懂,甚至是很好懂的东西了。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在传统音韵学中,也有一些含糊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论,和一些玄虚的,缺乏科学根据的术语,我们在这一本小书中,或者是提出来批判,或者是索性略去不提。我们力求把汉语音韵学讲得浅显一些,同时也不能因为要求浅显而损害它的科学性。希望这一本小书能够沟通古今,使读者对汉语音韵学能够得到比较个面的基础知识。

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一、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就是在汉语音韵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突出的特点是比较详细地展示出了汉语各个历史阶段的声、韵系统及拟音,指出了汉语语音发展的某些规律。

二、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例如“幕”字,北京话读作〔mu�〕,而广东梅县话则读作〔m�k�〕,北京人和梅县人对“幕”字的读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只要有点音韵学知识就会知道,原来北京话和梅县话都源自隋唐古音。在隋唐时,“幕”属于入声“铎”韵,带有塞音韵尾〔k〕,拟音为〔mɑk〕。北京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u�〕,这是因为到元代时大部分北方话的入声韵尾发生了脱落,随着韵尾的脱落,其韵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梅县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k�〕,是因为入声韵尾脱落的这一现象在梅县话中至今也没有发生,由于塞音韵尾的稳定作用,其韵腹的变化很小。要进行方言研究,一般少不了进行方言调查,搞方言调查,需要亲自到方言区去口问、耳听、手记,做静态的分析描写工作,这同样需要具备音韵学知识。凡是有关方言调查的书籍,都免不了要讲述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和演变规律。

三、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

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力工具,因为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说明问题。凡是有成就的训诂名家,无一不精通音韵学知识或本身就是音韵学大家,如清人戴震、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今人杨树达、杨伯峻、周祖谟等。《吕氏春秋·重言》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例子,足以说明音韵对于训诂的重要: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对曰:“然。”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君呿而口金,所言者莒也。”

东汉高诱对其中呿 、口金 的字注道:“呿,开;口金 ,闭。”“莒”的读音现在为jǔ,韵母ü属于闭口高元音,为什么高诱的注却说桓公发莒音时口形是张开的呢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借助先秦古音的知识。原来“莒”在先秦属“鱼”部字,根据今人的构拟,其读音为〔kǐ 〕,韵腹〔 〕是个开口低元音,这难怪东郭牙说齐桓公发“莒”音时的口形是“开而不闭”了。如果不是靠先秦古音来说明,高诱“呿,开”的这个解释反而会使人感到莫明其妙,成为千古之谜。

在大量的古代文献中,通假字是随处可见的。所谓通假字,今天来看就是古人写别字。通假字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它与本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在写本字时才容易写成通假字(仿古另当别论)。训诂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出通假字的本字。由于语音在发展变化,有些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今天不相同了,如果不懂得古音,就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例如:

《荀子·非十二子》:“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其中“佛”字用“仿佛”或“佛教的创始人”去解释都不通,显然是个通假字,其本字应为“勃”。唐人杨 “佛,读为勃。勃然,兴起貌。”“佛”与“勃”的今音差异不小,一个声母是f,一个声母是b,一般人是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的;但是站在古音的角度看,二者不但韵部相同,而且声母也是相同的。怎么会知道“佛”与“勃”的声母是相同的呢这就涉及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结论“古无轻唇音”。根据这一结论,上古没有f这类轻唇音,凡后代读作f的轻唇音上古均读作b、p一类的双唇音。由于佛、勃在上古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古人将“勃”写作“佛”就不足为怪了。有时候,通假字与本字之间有声转现象,不懂音韵学的人就更难想到其间的联系了。例如: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瀚(一作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邶风·柏舟》五章

其中“如匪瀚衣”一句,自毛亨以来的注释家多解释作“像没洗涤过的脏衣服”,比喻心中忧愁之至就像穿着没有洗过的衣服让人难受。这种解释在逻辑上讲不通,喻体和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与下文的“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也联系不起来。事实上“匪”应是“篚”的古字。《说文解字》:“匪,器似竹筐。”“瀚衣” 应即“翰音”。“瀚”、“翰”上古音同属“元”部、匣纽,“瀚”通“翰”没有问题。“衣”、“音”声母相同,均属“影”母;但是韵部不同,衣属“微”部,音属“侵”部。根据王力先生的拟音,“微”部读音为〔�i〕,“侵”部读音为〔�m〕。二者声母、韵腹均相同,韵尾不同,一个属元音韵尾,一个属鼻音韵尾,为什么“衣”会通“音”呢这就牵涉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音变规律“阴、阳对转”。原来在作者的方音中二字的读音是相同的,故可以通假。从通语的角度看,此二字的读音在作者的方言中发生了对转,即由阳声韵变成了阴声韵。“翰音”就是鸡。《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后世遂将翰音作为鸡的代称。张协《七命》(见《文选》):“封熊之蹯,翰音之跖。”吕延济注:“翰音,鸡也。”清陈梦雷《周易浅述》卷六:“鸡鸣必先振羽,故曰‘翰音’。”“匪瀚衣”中的“匪”用作动词,义为“关……在笼子里”。全句的意思应是“如同关在笼子中的鸡”,这样喻体和本体之间才有了相似之处:不能自由自在。同时和下文的“不能奋飞”也有了照应1。

四、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

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富于音乐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修养,对古代诗歌就无法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欣赏,学习不好,更谈不上研究。例如:

青青子佩〔bu 〕,悠悠我思〔si�〕。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l�〕

《诗经·郑风·子衿》二章

这章诗今天看来并不押韵,不懂音韵的人会误以为它原来就不押韵,其实在先秦是押韵的。“佩”、“思”、“来”三字同属一个韵部(之部),如果按照后面的拟音去读这章诗,其韵味马上就显现出来了。又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t�ia〕!�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a〕!

这首诗今天看起来更不押韵,事实上在中古时期也是押韵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韵中同属上声“马”韵。现在很多人喜好唐代的律诗,然而要真正懂得律诗的格律,学会调平仄,就非得具备一些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不可。例如古代属于仄声的入声字有相当一部分今天已变成了平声字,如果按照今天的调类去分析律诗的平仄,肯定就会出错,此以白居易的五律《草》为例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一”、“接”、“别”三字在普通话中分别读作阴平和阳平,在中古都是入声字,属仄声。如果按照今音将此三字作平声对待,就会误以为“一枯荣”、“接荒城”都是三平调,“满别”与“萋萋”没有作到平仄交替。

如何辨认入声字,这成了现代人特别是北方人学习诗律的一大难关,但是只要懂得点音韵学,入声字的辨识就容易多了。

音韵学的代表人物--樊腾凤

[编辑本段]

樊腾凤(1601-1664年),邢台隆尧县西良前村人,我国著名的音韵学家 以创著《五方元音》闻名全国。樊腾凤是一秀才,清兵入关后,他积极参加反清活动,自为军师,联合本村人高唐、高殿,邻村人梁路头、贾二杆杖等人,拥载邻村人叫赵二疯子的为皇帝,抗击清兵。后来失败,赵二疯子等被杀。樊腾凤在地窖里藏了三年,写成了《五方元音》。这种字典用的是反切法,用十二进个韵母和二十个声母来拼音。十二个韵母是:一天、二人、三龙、四羊、五牛、六獒、七虎、八驼、九蛇、十马、十一豺、十二地。二十个字母是:梆、匏、木、风;斗、土、鸟、雷;竹、虫、石、日;剪、鹊、系、云、金、桥、火、蛙。用这种方法查字很方便。

《五方元音》原以木版本刊出。他的后代将木版卖给山东省东昌府一家,此人把木版带到上海用石印翻印,流行全国。上海锦章图书局印行的石印本,封面题“五方元音大全,樊腾凤先生原本”,这种版本流传很广。

  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它包括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等学科。

  音韵学和语音学不同: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有时还利用各种实验方法,来征明语音的生理现象和物理现象;音韵学则是把语音作为一个系统来观察,它研究各种语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语音学既然把语音当作生理现象或物理现象来研究,因此有所谓普通语音学,讲述发音器官的作用、各种语音的构成,那是适用于全人类的,只是每一个民族的具体语言还有自己的一些语音特点罢了。至于音韵学,则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因为音韵总是属于一种具体语言的,它具有很显著的民族特点,甲语言的语音系统决不可能跟乙语言的语音系统相同。

  但是,音韵学又是跟语音学有密切关系的。不能想象,一个人不懂发音的道理而能把音韵学研究好。因此,我们又可以说,语音学是音韵学的基础。

  汉语音韵学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传统,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术语。我们应该用现代的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去说明它。我们不能抛开古代的理论和术语不管,因为我们必须把音韵学这份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研究目的

  我们研究现代汉语音韵学,是为了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严密的系统性,以便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有利于语言实践。

  我们研究古代汉语音韵学,因为它是与汉语史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语言学部门。必须先深入研究了古代汉语音韵学,然后有可能研究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

  音韵学也跟文字学有密切关系。有狭义的文字学,有广义的文字学。前者专门研究文字的形体;后者则研究字形、字音和字义。从广义看,音韵学又包括在文字学之中。文字学的旧名是“小学”,原来是一种识字的功课。古代的学者认为读书必先识字,因为有些古书的时代距离现代很远了,书中的文字,无论从字形方面看,从字音方面看,从字义方面看,都有许多是我们所不认识的了。而且汉字的形、音、又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假如不懂古音,则古代的字形和字义也会不懂,或者是懂得不透彻。古人把文字(字形)、音韵(字音)、训诂(字义)看成是继承祖国文化遗产所必备的基础知识,那是很有道理的。

  中国传统音韵学一向被认为是艰深的学问,甚至称为是“绝学”。其实古代的一套音韵学理论和术语,如果拿现代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来对比,加以说明,也就变为比较易懂,甚至是很好懂的东西了。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在传统音韵学中,也有一些含糊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论,和一些玄虚的,缺乏科学根据的术语,我们在这一本小书中,或者是提出来批判,或者是索性略去不提。我们力求把汉语音韵学讲得浅显一些,同时也不能因为要求浅显而损害它的科学性。希望这一本小书能够沟通古今,使读者对汉语音韵学能够得到比较个面的基础知识。

  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一、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就是在汉语音韵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突出的特点是比较详细地展示出了汉语各个历史阶段的声、韵系统及拟音,指出了汉语语音发展的某些规律。

  二、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例如“幕”字,北京话读作〔mu�〕,而广东梅县话则读作〔m�k�〕,北京人和梅县人对“幕”字的读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只要有点音韵学知识就会知道,原来北京话和梅县话都源自隋唐古音。在隋唐时,“幕”属于入声“铎”韵,带有塞音韵尾〔k〕,拟音为〔mɑk〕。北京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u�〕,这是因为到元代时大部分北方话的入声韵尾发生了脱落,随着韵尾的脱落,其韵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梅县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k�〕,是因为入声韵尾脱落的这一现象在梅县话中至今也没有发生,由于塞音韵尾的稳定作用,其韵腹的变化很小。要进行方言研究,一般少不了进行方言调查,搞方言调查,需要亲自到方言区去口问、耳听、手记,做静态的分析描写工作,这同样需要具备音韵学知识。凡是有关方言调查的书籍,都免不了要讲述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和演变规律。

  三、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

  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力工具,因为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说明问题。凡是有成就的训诂名家,无一不精通音韵学知识或本身就是音韵学大家,如清人戴震、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今人杨树达、杨伯峻、周祖谟等。《吕氏春秋·重言》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例子,足以说明音韵对于训诂的重要: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对曰:“然。”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君呿而口金,所言者莒也。”

  东汉高诱对其中呿 、口金 的字注道:“呿,开;口金 ,闭。”“莒”的读音现在为jǔ,韵母ü属于闭口高元音,为什么高诱的注却说桓公发莒音时口形是张开的呢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借助先秦古音的知识。原来“莒”在先秦属“鱼”部字,根据今人的构拟,其读音为〔kǐ 〕,韵腹〔 〕是个开口低元音,这难怪东郭牙说齐桓公发“莒”音时的口形是“开而不闭”了。如果不是靠先秦古音来说明,高诱“呿,开”的这个解释反而会使人感到莫明其妙,成为千古之谜。

  在大量的古代文献中,通假字是随处可见的。所谓通假字,今天来看就是古人写别字。通假字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它与本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在写本字时才容易写成通假字(仿古另当别论)。训诂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出通假字的本字。由于语音在发展变化,有些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今天不相同了,如果不懂得古音,就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例如:

  《荀子·非十二子》:“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其中“佛”字用“仿佛”或“佛教的创始人”去解释都不通,显然是个通假字,其本字应为“勃”。唐人杨 “佛,读为勃。勃然,兴起貌。”“佛”与“勃”的今音差异不小,一个声母是f,一个声母是b,一般人是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的;但是站在古音的角度看,二者不但韵部相同,而且声母也是相同的。怎么会知道“佛”与“勃”的声母是相同的呢这就涉及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结论“古无轻唇音”。根据这一结论,上古没有f这类轻唇音,凡后代读作f的轻唇音上古均读作b、p一类的双唇音。由于佛、勃在上古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古人将“勃”写作“佛”就不足为怪了。有时候,通假字与本字之间有声转现象,不懂音韵学的人就更难想到其间的联系了。例如: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瀚(一作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邶风·柏舟》五章

  其中“如匪瀚衣”一句,自毛亨以来的注释家多解释作“像没洗涤过的脏衣服”,比喻心中忧愁之至就像穿着没有洗过的衣服让人难受。这种解释在逻辑上讲不通,喻体和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与下文的“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也联系不起来。事实上“匪”应是“篚”的古字。《说文解字》:“匪,器似竹筐。”“瀚衣” 应即“翰音”。“瀚”、“翰”上古音同属“元”部、匣纽,“瀚”通“翰”没有问题。“衣”、“音”声母相同,均属“影”母;但是韵部不同,衣属“微”部,音属“侵”部。根据王力先生的拟音,“微”部读音为〔�i〕,“侵”部读音为〔�m〕。二者声母、韵腹均相同,韵尾不同,一个属元音韵尾,一个属鼻音韵尾,为什么“衣”会通“音”呢这就牵涉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音变规律“阴、阳对转”。原来在作者的方音中二字的读音是相同的,故可以通假。从通语的角度看,此二字的读音在作者的方言中发生了对转,即由阳声韵变成了阴声韵。“翰音”就是鸡。《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后世遂将翰音作为鸡的代称。张协《七命》(见《文选》):“封熊之蹯,翰音之跖。”吕延济注:“翰音,鸡也。”清陈梦雷《周易浅述》卷六:“鸡鸣必先振羽,故曰‘翰音’。”“匪瀚衣”中的“匪”用作动词,义为“关……在笼子里”。全句的意思应是“如同关在笼子中的鸡”,这样喻体和本体之间才有了相似之处:不能自由自在。同时和下文的“不能奋飞”也有了照应1。

  四、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

  中国古代诗歌很讲究节奏和押韵,富于音乐感。特别是唐代的格律诗,为了极尽诗句乐感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化之妙,有意将平上去入四声分成平仄两类,规定了严格的交替格律。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音韵学修养,对古代诗歌就无法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欣赏,学习不好,更谈不上研究。例如:

  青青子佩〔bu 〕,悠悠我思〔si�〕。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l�〕

  《诗经·郑风·子衿》二章

  这章诗今天看来并不押韵,不懂音韵的人会误以为它原来就不押韵,其实在先秦是押韵的。“佩”、“思”、“来”三字同属一个韵部(之部),如果按照后面的拟音去读这章诗,其韵味马上就显现出来了。又如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t�ia〕!�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a〕!

  这首诗今天看起来更不押韵,事实上在中古时期也是押韵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韵中同属上声“马”韵。现在很多人喜好唐代的律诗,然而要真正懂得律诗的格律,学会调平仄,就非得具备一些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不可。例如古代属于仄声的入声字有相当一部分今天已变成了平声字,如果按照今天的调类去分析律诗的平仄,肯定就会出错,此以白居易的五律《草》为例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一”、“接”、“别”三字在普通话中分别读作阴平和阳平,在中古都是入声字,属仄声。如果按照今音将此三字作平声对待,就会误以为“一枯荣”、“接荒城”都是三平调,“满别”与“萋萋”没有作到平仄交替。

  如何辨认入声字,这成了现代人特别是北方人学习诗律的一大难关,但是只要懂得点音韵学,入声字的辨识就容易多了。

  音韵学的代表人物--樊腾凤

  [编辑本段]

  樊腾凤(1601-1664年),邢台隆尧县西良前村人,我国著名的音韵学家 以创著《五方元音》闻名全国。樊腾凤是一秀才,清兵入关后,他积极参加反清活动,自为军师,联合本村人高唐、高殿,邻村人梁路头、贾二杆杖等人,拥载邻村人叫赵二疯子的为皇帝,抗击清兵。后来失败,赵二疯子等被杀。樊腾凤在地窖里藏了三年,写成了《五方元音》。这种字典用的是反切法,用十二进个韵母和二十个声母来拼音。十二个韵母是:一天、二人、三龙、四羊、五牛、六獒、七虎、八驼、九蛇、十马、十一豺、十二地。二十个字母是:梆、匏、木、风;斗、土、鸟、雷;竹、虫、石、日;剪、鹊、系、云、金、桥、火、蛙。用这种方法查字很方便。

  《五方元音》原以木版本刊出。他的后代将木版卖给山东省东昌府一家,此人把木版带到上海用石印翻印,流行全国。上海锦章图书局印行的石印本,封面题“五方元音大全,樊腾凤先生原本”,这种版本流传很广。

如果成套且品相不错,在1000到1500之间。因为扫叶山房的书印量比较大,存世量比较多。《五方元音》的版本也比较多,可以去孔夫子旧书网查询,或者去孔夫子旧书网拍卖联盟查询拍卖公司的成交纪录。

  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系统的科学。它包括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等学科。

  音韵学和语音学不同: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有时还利用各种实验方法,来征明语音的生理现象和物理现象;音韵学则是把语音作为一个系统来观察,它研究各种语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语音学既然把语音当作生理现象或物理现象来研究,因此有所谓普通语音学,讲述发音器官的作用、各种语音的构成,那是适用于全人类的,只是每一个民族的具体语言还有自己的一些语音特点罢了。至于音韵学,则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因为音韵总是属于一种具体语言的,它具有很显著的民族特点,甲语言的语音系统决不可能跟乙语言的语音系统相同。

  但是,音韵学又是跟语音学有密切关系的。不能想象,一个人不懂发音的道理而能把音韵学研究好。因此,我们又可以说,语音学是音韵学的基础。

  汉语音韵学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传统,它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术语。我们应该用现代的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去说明它。我们不能抛开古代的理论和术语不管,因为我们必须把音韵学这份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研究目的

  我们研究现代汉语音韵学,是为了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严密的系统性,以便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有利于语言实践。

  我们研究古代汉语音韵学,因为它是与汉语史有密切关系的一个语言学部门。必须先深入研究了古代汉语音韵学,然后有可能研究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

  音韵学也跟文字学有密切关系。有狭义的文字学,有广义的文字学。前者专门研究文字的形体;后者则研究字形、字音和字义。从广义看,音韵学又包括在文字学之中。文字学的旧名是“小学”,原来是一种识字的功课。古代的学者认为读书必先识字,因为有些古书的时代距离现代很远了,书中的文字,无论从字形方面看,从字音方面看,从字义方面看,都有许多是我们所不认识的了。而且汉字的形、音、又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假如不懂古音,则古代的字形和字义也会不懂,或者是懂得不透彻。古人把文字(字形)、音韵(字音)、训诂(字义)看成是继承祖国文化遗产所必备的基础知识,那是很有道理的。

  中国传统音韵学一向被认为是艰深的学问,甚至称为是“绝学”。其实古代的一套音韵学理论和术语,如果拿现代语音学的理论和术语来对比,加以说明,也就变为比较易懂,甚至是很好懂的东西了。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在传统音韵学中,也有一些含胡的、甚至是错误的理论,和一些玄虚的,缺乏科学根据的术语,我们在这一本小书中,或者是提出来批判,或者是索性略去不提。我们力求把汉语音韵学讲得浅显一些,同时也不能因为要求浅显而损害它的科学性。希望这一本小书能够沟通古今,使读者对汉语音韵学能够得到比较个面的基础知识。

  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一、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就是在汉语音韵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突出的特点是比较详细地展示出了汉语各个历史阶段的声、韵系统及拟音,指出了汉语语音发展的某些规律。

  二、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例如“幕”字,北京话读作〔mu�〕,而广东梅县话则读作〔m�k�〕,北京人和梅县人对“幕”字的读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只要有点音韵学知识就会知道,原来北京话和梅县话都源自隋唐古音。在隋唐时,“幕”属于入声“铎”韵,带有塞音韵尾〔k〕,拟音为〔mɑk〕。北京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u�〕,这是因为到元代时大部分北方话的入声韵尾发生了脱落,随着韵尾的脱落,其韵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梅县人所以会把“幕”读成〔m�k�〕,是因为入声韵尾脱落的这一现象在梅县话中至今也没有发生,由于塞音韵尾的稳定作用,其韵腹的变化很小。要进行方言研究,一般少不了进行方言调查,搞方言调查,需要亲自到方言区去口问、耳听、手记,做静态的分析描写工作,这同样需要具备音韵学知识。凡是有关方言调查的书籍,都免不了要讲述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和演变规律。

  三、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

  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力工具,因为训释词义,往往需要通过语音说明问题。凡是有成就的训诂名家,无一不精通音韵学知识或本身就是音韵学大家,如清人戴震、王念孙、王引之、段玉裁,今人杨树达、杨伯峻、周祖谟等。《吕氏春秋·重言》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例子,足以说明音韵对于训诂的重要: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对曰:“然。”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君呿而口金,所言者莒也。”

  东汉高诱对其中呿 、口金 的字注道:“呿,开;口金 ,闭。”“莒”的读音现在为jǔ,韵母ü属于闭口高元音,为什么高诱的注却说桓公发莒音时口形是张开的呢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借助先秦古音的知识。原来“莒”在先秦属“鱼”部字,根据今人的构拟,其读音为〔kǐ 〕,韵腹〔 〕是个开口低元音,这难怪东郭牙说齐桓公发“莒”音时的口形是“开而不闭”了。如果不是靠先秦古音来说明,高诱“呿,开”的这个解释反而会使人感到莫明其妙,成为千古之谜。

  在大量的古代文献中,通假字是随处可见的。所谓通假字,今天来看就是古人写别字。通假字产生的客观原因是由于它与本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所以在写本字时才容易写成通假字(仿古另当别论)。训诂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出通假字的本字。由于语音在发展变化,有些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今天不相同了,如果不懂得古音,就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例如:

  《荀子·非十二子》:“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

  其中“佛”字用“仿佛”或“佛教的创始人”去解释都不通,显然是个通假字,其本字应为“勃”。唐人杨 “佛,读为勃。勃然,兴起貌。”“佛”与“勃”的今音差异不小,一个声母是f,一个声母是b,一般人是很难将它们联系起来的;但是站在古音的角度看,二者不但韵部相同,而且声母也是相同的。怎么会知道“佛”与“勃”的声母是相同的呢这就涉及到音韵学上一个重要的结论“古无轻唇音”。根据这一结论,上古没有f这类轻唇音,凡后代读作f的轻唇音上古均读作b、p一类的双唇音。由于佛、勃在上古的读音完全相同,所以古人将“勃”写作“佛”就不

中国都有哪些文化典籍?

  历史  史记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宋书  南齐书  梁书  陈书  魏书  北齐书  周书  南史  北史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