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刀
中国历史名刀
二刀:指雌雄两把古代名刀。《古今刀剑录》:"后燕慕容垂以建兴元年,造二刀长七尺,一雄一雌,若别处之则鸣。"
五色: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少帝义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铭曰\'五色\'。"
中山: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后秦姚苌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铭曰\'中山\'。"
永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北京以永安三年,造刀一百口,铭曰\'永安\'"。
白鹿: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魏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于白鹿山造一刀,文曰\'白鹿\'。"
幼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周幼平击曹公胜,拜平虏将军。因造一刀,铭背曰幼平。"
司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元年造八千口刀,铭曰:司马。"
兴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晋武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铭曰兴国"。
百胜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李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名曰百胜。"
安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黄武中累功作安国将军,作一佩刀,文曰安国。"
赤冶刀: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魏昭成帝,以建国元年,于赤冶城铸刺刀十口,全镂赤冶宋。"
定业: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齐高帝肖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铭曰定业。"
定国: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宋武帝刘裕,以永初元年铸一刀,铭其背曰定国。"
神术: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前秦符坚,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二,铭曰神术。"
建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西奈乞伏国仁,以建义三年造一刀,铭名建义。"
建平: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赵石勒以建平元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万人,头尖,长三尺六寸,铭曰\'建平\',隶书。"
善胜:古代名刀。《梁书·陶弘景传》载:"大通初,令献二刀于高祖,其一名善胜,一名威胜,并为传宝。"
威胜:古代名刀,见"善胜"条。
朝之: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云:"明帝鸾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之\'。"
腾马: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蜀李雄,以晏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曰腾马。"
麟嘉:古代名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凉吕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铭曰麟嘉。
七圣刀:古代名刀。
大夏龙雀:古代名刀。《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又造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世珍之。"
文刀:古代名刀。《唐书·地理表》:"忠州贡文刀。"
巨刀:刀的一种。《湘烟录》:"魏文帝造宝刀曰露陌……查原文恐有误,名曰巨刀"。
半垂:古代名刀。《与弟超书》:"窦侍中遗促舟全错,半垂刀一枚。"
龙刀:古代名刀。《梁·简文帝》:"龙刀横脖上,画尺堕众前。"
龙泉太阿:古代名刀。《南史·王蕴传》:"为广德令,欲以将领自奋。每抚刀曰:龙泉太阿,汝知我者"。
龙鳞:①古代名刀。魏文帝《典论》:"丕作陌露刀,一名龙鳞。"《续汉书》载:"龙鳞,御刀也。"②古代名匕首。《典论》:"魏太子邳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状似龙文,名曰龙鳞。"
玉环刀:古代名刀。《南史·刘怀慰传》:"齐高帝以怀慰为齐郡。太守手敕曰:\'有文事必有武备,今赐卿玉环刀一口。\'"
玉把刀:古代名刀。《宋史·于阗国传》:"开宝二年,国王男总贡玉把刀"。
百炼:古代宝刀。晋·崔豹《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一曰百炼,……"。
百辟刀:古代兵器。魏武帝曹操令制。《艺文类聚·六十·魏》:"往岁作百辟刀五枚,炼成,先以一与五官将(曹丕),其余四,吾诸子中有不好武而好文学,将与次与之。"曹植《宝刀赋》:"\'建发中,家父魏王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以龙、虎、熊、鸟、雀为识。太子得一,余及余弟饶阳修各得一焉,其余二枚,家父自仗之。"
安陵:古人名刀。高启《游侠篇》:"新削安陵刀,光夺众目眠。"
犵党:古代名刀。宋·辅《溪蛮丛笑》:"出入坐卧,必以刀自随,小者尤铦利,名犵党。"
阮师刀:古代名刀。晋·杨泉《物理论》:"古有阮师之刀,天下之所宝贵也。……其刀平背狭刀,方口洪首,截轻微之绝然发之系,斫坚钢无变动之异,世不百金精求不可得也。"
赤刀:古代名刀。《尚书》:"陈宝赤刀大训弘壁琬琰在西序。"郑玄注:"赤刀者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周之正色。"《博物志》:"赤刀,周之宝器。"
含章:古代名刀。《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二彩似丹霞,名曰含章。"
灵宝:古代名刀。《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一文似灵龟,名曰灵宝。"
张飞刀:名刀的一种。三国时期张飞所佩的腰刀。又称"新亭侯"。《刀剑录》:"张刀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珠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
宝钿刀:古代名刀。《唐史·阿史那社尔传》:"太宗美其廉,赐高昌宝钿刀。"
郑刀:古代名刀。《周礼·考工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也。"
青犊: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二曰青犊……"。
鸣鸿刀:古代名刀。《洞宴记》:"武帝解鸣鸿之刀,以赐东方朔,刀长三尺,朔曰:\'此刀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之雄已飞去,雌者犹存,帝恐人得此刀,欲销之,刀自手中化为鹊,赤色飞去云中\'。"
昆吾刀:古代名刀。《宋史·李公麟传》:"朝廷得玉玺,下礼官诸儒议言人人殊。公麟曰:\'秦玺用蓝田玉,今玉色正青,以龙蚓鸟鱼为文,著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法中绝真,秦李斯所为不疑,议由是定\'。"
孟劳:古代名刀。《谷粱传·鲁僖公元年》:"公子友谓莒不回:\'吾二人不相悦,士卒何罪?\'屏左右相搏。公子友处下,左右回:\'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也。公子友以杀之。"
神刀:刀的一种。相传为诸葛亮指挥下百炼而成。《蒲元传》:"元性多奇思,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三千口。刀成,自方汉水钝弱,不在淬。用蜀江爽烈,足渭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元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元以刀画水,言杂八升。取水者叩头云:于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之。以竹筒内铁珠满,申举刀断之,应手虚落,因曰神力。今屈目环者,乃是其遗范。"
项羽刀:相传为项羽所佩之刀。《王侯鲭》:"董卓少耕野得一刀,无文,四面隐起山云文,斫王如木。及贵,以视蔡邕,邕曰:此项羽刀。"
泰山宝环刀:古代名刀。《列异传》:"仙人王方平,降陈节之有,以刀一口,长五尺三寸,名泰山宝环,……曰:此刀不能为馀益,独卧卦可使无鬼,入军不伤,勿以入厕,溷且不宜,久服三年后有从汝求者,可争与之。后果有与载钱百万清刀者。"
素质:古代名刀。《北堂书钞》魏文帝曹丕《典论》:"余造百辟宝刀三,……其三,锋似严霜,刀身剑侠,名曰素质。"《太平御览·兵部·刀》:"(素质)长四尺三寸,重二斤九两。"
桂溪刀:古代名刀。黄庭坚:"我有桂溪刀,聊凭东风去。"
宿铁刀:古代名刀。《北名·綦母怀文传》:"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出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
鸾刀:古代名刀。《礼记》:"割刀之用,鸾刀之贵,反本修古,不忘其初也。"《诗经》:"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筋。"
铜口刀:古代名刀。《傅成奏事》:"尚书旧给介士二百人,人给大铜口刀一枚。"
银装刀:古代名刀。《南史·席阐文传》:"梁武帝起兵,阐文劝。仍遣客私报帝,并献银装刀,帝报以金如意。"
脱光:古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脱光。"
朝仪刀:《刀剑录》:"明帝鸾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仪刀。小篆书,长四尺。"
新亭侯:古代名刀。见"张飞刀"条。
漏景: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舆服》:"吴大皇帝有宝刀三:……三曰漏景。"
警恶刀:古代名刀。《山堂肆考》:"杨贵妃文玄琰,小时尝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间佩之,或前有恶兽盗贼,则所佩之刀铿然有声,似警于人也,故名曰警恶刀。"
短刀:刀的一种。短刀的刀身相对长于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两手执之。单刃有单刀和双刀之分。单刀有斩马刀、柳叶刀、朴刀、雁翎刀、大环刀、虎牙刀等。单刀一般为单使,也有与其他兵器一起使用的。如单刀夹拐、单刀夹鞭、单刀碟、刀牌等。单刀一般式样较大,重量也大。双刀为二刀并用,其式样和重量都较刀单刀为小。双刀有鸳鸯刀、蝴蝶刀等。
(摘自《中华古今兵械图考》,下同)
九环刀:大环刀的一种。为步战所用。形状与一般刀相同,惟其刀身厚,刀背上穿有九个铁环,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略细弯度较大,柄后有刀环。
大砍刀:为步战所用。与一般手刀相同,惟其刀背厚,刀刃锋利,刀尖部平,不朝前突,刀柄直,柄后有刀环。
大横刀:唐代短刀的一种。多为帝王所赐,佩者以此为荣。《新唐书·五及善传》:"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呼。"
千牛刀:利刀的别称。《庄子·养生主》中记载,庖丁宰牛数千头,所用刀仍锋利无比。故后世称锋利的刀为千牛刀。南朝梁元帝《金楼子·一·箴戒》:"时杨玉夫见昱醉无所知,乃与杨万年同入幄中,以千牛刀斩之。"
马刀:为骑战所用之短兵器。马刀身狭,略带弯曲,刀把也长。可两手同时握把。马刀一般较轻,锋利无比,威力较大。
子母刀:刀身很短,刀柄处有一护手刀,称为子刀;母刀刀背笔直,刀身宽。子刀细小绕柄半圈,且有一刀尖。
云头刀:刀身近柄持处小,刀刃弯曲向前至顶端,继续弯向刀背,刀头呈圆形,形似云头,故得此名。
手刀:古刀名。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三·器图》有"刀八色"。手刀即其中一种。《三才图会》:"手刀一旁刃,柄短如剑。"后演变成现今短刀。
双手单刀:刀身细长,刀尖锋利,与苗刀相似,刀柄直面长,可双手执柄。
片刀:古刀名。《大清会典图·六十五·武备图》载:"片刀,通长七尺一寸二分,刃长二尺,阔一寸三分。上锐而仰,銎厚二分,柄长四尺七寸,围四寸。木质铜朱,末铁鐏长四寸。"
仪刀:唐代军刀。《唐六典》:"武库令刀之制有四:仪刀、鄣刀、横刀、陌刀。"始为禁卫军使用,晋时称为御刀,隋代定名为仪刀,以木或金银制成,仅供帝王仪仗队使用,故名。《制兵·刀》:"仪刀,古班剑之类。晋、宋以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隋为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
少林鱼头刀:全长三尺,形似鱼头样,是历代武士和僧徒炼武防身之器。
连环刀:刀身宽大,刀背带环,环的数量不一,刀尖突出,锋利异常。护手圆盘形,紧裹刀身,刀柄稍弯,并系刀彩。其刀可砍可劈,可撩可扎,使用起来虎虎生风,铃铃有声。
护手狼牙刀:其刀背形如狼牙且刀背直而不曲。刀柄处有一月牙弯刀护手。其主要用法有劈、扎、撩、绞、格、拦、推、架等。
戒刀:僧人佩刀。只供中国古代僧人出行时割切三衣(袈裟)用,不得用以杀生,故称戒刀。
拍髀:因佩带时拍髀旁,故名。《释名·释兵》:"短刀曰拍髀,带时拍髀旁也。"
直背刀:其刀背笔直,刀刃弯向刀背,刀尖突出,刀刃锋利,刀柄略弯。其用法与一般短刀相似。
服刀:多随身佩带。《汉书·九六上·西域传·婼羌》:"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
佩刀:多佩带于腰间。《释名·释兵》:"佩刀,在佩旁之刀也。"
柳叶刀:其刀身形似柳叶,故名。
削:属于书刀,指一种长刃有柄的小刀,为青铜或铁制成,用来修削木简或竹简上的文字。汉行于东周和秦汉时。《考工记·筑氏》:"筑氏为刂,长尺,博寸。"
鬼头刀:刀身宽,刀背略弯,刀尖突出,刀柄弯曲。
钩刀:其式样与一般刀同。惟其尖上 而成倒钩状。《齐东野语》:"令二壮士执钩刀,夜伏田中。"
破风刀:刀身小,刀尖突出,刀刃锋利,刀背薄,刀柄弯曲。
麻札刀:《宋史·岳飞传》:"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陈,斫马足,遂大败之。"
掇刀:《唐书·南蛮传》:"以千人为军,十军为部,强弩二首,枪斧铺之,劲马二百,越粮刀铺之。长戈二百,掇刀铺之。"
割刀:《礼记》:"割刀之用,鸾也之贵,贵其义也。"《正义》曰:"割刀今之刀,鸾刀,古之刀也。今刀便利,可以为割物之用。古刀迟缓,用之为难,宗庙不用今之刀,而用古刀修古也。"
温铜刀:古代名刀。清代梁绍王《两般秋雨追随笔》载:"传为明戎政尚书陆公完字遗物,恩陵赐也。"
猨刀:古代刀的一种。"猨"通"猿"。《隋书·礼仪志》:"行各二人,执金花师于楯,猨刀。"
雁翅刀:古代兵器。步战用刀。又名金背大环刀。其刀背厚,刀头宽大,刀体重。刀背上有五至九个小孔,孔内有空穿铜环一枚。挥动时,环击刀背,连连作响,声似雁鸣。《玉海》:"乾道元道十一月二日,命军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为一料。"
腰刀:刀长约三飞,刀身狭,柄短。明·茅元仪《武备志·军资乘·器械》:"腰刀造法,铁要多练,用纯钢自背起用平铲平削至刃,刃芒平磨无肩,乃利秒尤在尖。"腰刀多与藤片并用,故共称"腰也藤牌。"
二人夺:刀鞘形似手枚,中藏利刀,合之为杖,二人分夺时,则刀离鞘可作防身之用。
少林龙鳞宝刀:全长三尺五寸,为历代武林名士防身之刀。普净僧尼备此刀,明四海云游除反徒用此刀。
少林滚珠宝刀:全长三尺三寸峭右代名士防身之用。明代广会高僧备此刀,精此术也。
白杨刀:短刀的一种。左延年《秦女休行》:"休年十四五,为宋行报仇,左执白杨刀,右据宛鲁矛。"
大食刀:古代阿拉伯所造之刀。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曰:"吁嗟光禄英雄弭,大食宝刀聊可比。"
大理刀:少数民族兵器。有谓:"蛮刀以大理所出理佳……今世所谓吹毛透风乃大理刀之类。"大理刀有铎销,柄部饰金,极名贵。
云贵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云南刀,即大理所作,铁青黑沉沉不錎,南大最贵之,以象皮为鞘,朱之上,亦书犀毗花纹,一鞘两室,各函一刀,靶以皮条缠束,贵人以金银丝。"
壮族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刀身长一尺二寸,刃向外曲凸,刀身最宽处为一寸二分。刀背一面有锋,锋与刃尖之间有三个凹形齿口,刃较为锋利,铁护手呈"S"形。柄以木制,长四寸半。铜制柄首呈棱形状。
阿昌刀:少数民族兵器。平时可弯曲而系于腰间。取用时则自然挺直。质地精良,尤以刀鞘与刀把制作考究,有木制、皮制、铜制、银制之不同,饰以精美的传统民族图案。
苗刀:古代日本所制的佩刀。短刀的一种。后又称之为倭刀。其大者又名太刀,小者名胁差。鱼皮贴香木为鞘。刀身长而窄,两面开刃,刀刃犀利,装饰精美。故宋欧阳修有《日本刀歌》赞之。苗刀刀柄较长,为双手执用,杖其锋利,故刀法较为简单,明代武术家程宋猷将其用法化入我国传统刀术,著有《单刀法选》,使之广为流行。
苗族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刀长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随刃而曲,两侧有两条血槽及两条纹波形指甲印花纹,刃异常犀利,柄长三寸至四寸,用两片木料,牛角或兽骨夹制而成,以销钉固定。苗家演练时常以笋笙伴奏。
环刀:元代蒙古骑战用刀,其刀刃身略弯,柄小而稍扁,较犀利。
峒刀:少数民族兵器。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峒刀,西刀州峒及诸外蛮,无不带刀者,一鞘二刀,与云南刀同,但以黑漆杂皮为鞘。"
铦刀:古代婆罗门国用的短刀。《唐书·礼乐志》:"睿宋时,婆罗门国献人倒行以足舞,仰植铦刀,府身就锋。"
傣族刀:少数民族兵器。在生产工具短砍刀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长刀。这种刀极为锋利,既是劳动工具,也是练功和自卫的武器。
景颇尖刀:少数民族兵器。景颇刀历来精细别致,种类亦多,长短不一。刀形有直、曲两种,均有血槽。刃尖呈斜形,斜度各异。柄有木制、骨制、角制几种。刀鞘为木质,工艺精美,有龙及其他花纹凹雕,鞘上系有三道铜或银箍。也有细竹蔑编制的箍,鞘上系有皮带作背挎之用。
僳僳族弯尖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这种刀大小不等,也刃近似直形,刃尖向背曲凹,刀锋锐利。刀柄稍向背曲凸,以木制或角制而成。
黎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黎刀,海南黎山所制,刀长不过一二尺,靶长乃三四寸。织细藤缠束之。靶端插白角片尺许,如鸱鹗尾,以为饰。"
藏刀:少数民族兵器。又称"西番刀"。短刀的一种。是我国藏族人民随身携带且须臾不离的防身器械。藏刀刀身短,刀尖锐利。刀鞘及刀把上多装饰精美。技法上常利用宽大藏袍作掩护,或突击闯刺,转腕变锋,或逼身擒举,使人防不胜防。常用招式有"牦牛闯阵""雄鹰啄蹄""骗马盖顶""喇嘛祭刀""举羊势"等,演练时,刀风嗖嗖,喊嚎惨人。
彝族短体插刀:少数民族兵器。短刀的一种。多为彝族男性所用,平时将刀将于腰带中。刀为曲刃短刀,有刀柄及铅花银制刀鞘。刃背向外曲凸,刃锋居于内面,而刃尖稍向外再度曲凸,柄与刃均同一曲度。刀形精美优质,极为犀利尖锐。
宝刀:锋利钢刀的泛称。《南史·陈世祖传》:"为临川王,梦梁武帝以宝刀授已。"魏文帝《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一文似灵龟,名曰灵宝;其二彩丹霞,名曰含章;其三锋似崩霜,刀身剑侠,名曰素质。"
回回刀:古代名刀。《云烟过眼录》:"刘汉卿所藏回回刀,小品,背上皆全紫全错。回回刀内全错出,一人面兽,精甚。闻回回国王所佩者。"
吴刀:古代名刀。古时以吴地作刀最为锋利,故张华诗赞曰:"吴刀鸣手中,利剑严秋霜。"
斩马刀:宋代有名的步战用刀。从唐代陌刀演变而来。《玉梅》:"熙宁五年,作坊造斩马刀,长三尺余,镡长尺余,首为大环,上出以示蔡挺、挺奏,便于操击,战阵之利器也。五月庚辰,朔命置局造数万口分赐边臣。"
葛党刀:古代名刀。《梦溪笔谈》:"吴钩,刀名也。弯,今南蛮用之,谓之葛党刀。"
蜀刀:汉代军的一种。刀首有环。《汉书·文翁传注》:"刀凡蜀刀,有环者也"。
古代十大名刀
10、绣春刀——锦衣卫
大将征南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绣春刀》令锦衣卫的兵刃名噪一时,剧中沈炼三兄弟拿的,很像是雁翎刀。
从考古角度来看,绣春刀这种兵器并没有实物出土,因而到底啥样不好说。
所以,沈炼手里的绣春刀,原型就是雁翎刀。雁翎刀起源于南宋,明代的绣春刀把雁翎刀和元朝战刀做了结合,刀身有了弧度。
刀身有了弧度之后,适合劈砍刺击,也更适合骑兵作战。《绣春刀》中,沈炼临阵对敌时,除了刀法外还融入了八极拳的膝顶和肘击,观赏性很好。
9、环首刀——大汉铁骑
环首刀,是华夏战刀的先祖,环首刀取代了剑的位置。唐刀、宋刀、明刀等后世战刀,无论是外形还是锻造工艺,都受到了环首刀的影响。
在青铜器时代,青铜剑才是主要兵器,战场上根本看不到刀的身影。剑两面开刃,威力肯定比单面开刃的刀更大,前提是招式一般。进入铁器时代后,汉代环首刀逐渐取代了剑,因为它在劈砍方面更适合骑兵作战。
那个时候,骑兵对步兵完全就是碾压。汉代环首刀出现之后,剑在很短时间内就退出了战场,成了礼仪用器和身份标志。
8、毒匕寒月刃——徐夫人
毒匕寒月刃,传说中战国时期徐夫人所铸的短刀。从这把刀的名字来看,咱们就知道,它喂了毒。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选择了短刀,就得选择近身肉搏,靠走位灵活和招式狠辣取胜。
**《师父》里面,廖凡饰演的主角凭借两把短刀,大战朴刀。朴刀刃宽,比短刀沉重得多,招式也势大力沉。廖凡饰演的主角也得用两只手两把短刀,才能勉强挡下朴刀的力量。但在实战中,几乎没人能用两柄小短刀撑住狠狠批下来的大朴刀,除非他安了麒麟臂。
7、唐陌刀——李嗣业
陌刀,长刀也,刀重十五斤,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盖古之断马剑——《唐六典》。
陌刀是古代非常传奇的一种战刀,它是一种长柄双手刀,步兵、骑兵均可使用。
提到陌刀这两个字,大部分读者首先想到的就是“人马俱碎”和“如墙而进”。
这句话说的就是唐代步兵用陌刀死磕突厥骑兵的战况。大唐军神李靖击溃突厥,其中李嗣业的陌刀队大显神威。李嗣业率领陌刀队,以步兵死磕突厥骑兵。李嗣业的一千步卒击溃五千突厥骑兵,砍得他们“人马俱碎”!
6、镔铁双刀——武松
双刀也叫做鸳鸯刀,是古代一种门槛较高的兵器。双刀的刀法,远比单刀复杂,也更精妙。双刀打单刀,优势很大,双刀能用一把刀拨开你的刀,另一把刀砍你。
单刀面对双刀也很难防守,防御面积不够。古代名著《水浒传》里面,行者武松的兵器就是镔铁双刀。武松是个当之无愧的狠人,历来以赤手空拳面对敌人。武松应该是那种万中无一的练武奇才,得到镔铁双刀后,拿过来直接用,无师自通。
5、新亭侯刀——张飞
根据《三国演义》所述,“新亭侯刀”是张飞的兵器。桃园三结义时,刘关张三兄弟锻造了双股剑、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后,仍有部分寒铁。于是张飞就用剩余的寒铁锻造了一柄佩刀,这就是新亭侯刀的由来。
新亭侯刀源于汉代环首刀,在选材、锻造工艺上更加考究,其坚韧、锋利程度远胜寻常刀剑。关羽战死后,张飞一直想征讨东吴,出兵前心情不好,喝醉了鞭打范疆和张达。范疆和张达趁张飞酒醉,用刀割下了他的头颅。
4、大夏龙雀——帝挚
并造五兵,器锐精利,乃咸百炼为龙雀大环,号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水经注》。大夏龙雀是一柄古代名刀,见于多部古籍,传说他是夏朝帝挚的兵器。
“龙雀”的意思是外表华丽漂亮,雕饰龙雀纹理。大夏龙雀是一柄青铜刀,非常沉重,刀背很厚,刀刃锋锐。传说中,大夏龙雀是能砍透二十张铁质铠甲片的宝刀,可谓是传奇中的传奇。
3、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它的来历不用笔者多做介绍,是关二哥的兵器,重达82斤。青龙偃月刀也叫关刀,是朴刀的加强版,俗称“大砍刀”。青龙偃月刀使用起来大开大合,横扫竖劈,威猛如虎。
宋代之后,关刀融合朴刀与斩马剑的精巧用法,马上步下都很好用。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关刀没有那么重,顶多就三四十斤重。八十多斤重的关刀,只是武将用来练力气的,类似于杠铃。
2、昆吾刀——鱼俱罗
昆吾刀,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昆吾刀锋锐无比,可劈山裂石,砍金石就像砍竹子一样。
《兴唐传》里面,鱼俱罗是“开隋九老”之一,也是宇文成都的师父。鱼俱罗的兵器就是昆吾刀,徒弟宇文成都被李元霸撕了之后,年逾九旬的老鱼非常恼怒。
为了给徒弟报仇,鱼俱罗重新披挂上阵,用昆吾刀施展拖刀计,斩了不可一世的李元霸。
1、鸿鸣刀——蚩尤
古代战刀,排在首位的就是“鸿鸣刀”。黄帝派铸剑师取首山之铜为淬炼兵器,其一为轩辕剑,另一把名为鸿鸣刀。鸿鸣刀本来是赐给炎帝的,可蚩尤击败神农氏,夺得宝刀鸣鸿。
鸣鸿刀在蚩尤手里威力无穷,打得黄帝节节败退。关键时刻应龙站了出来,诛杀蚩尤,夺回了鸣鸿刀。
有。部队的、少林的都有双刀刀法。
记住一点,武术大部分都不如**里那么帅。大部分都不那么花哨,甚至枯燥、丑陋。**里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古时候真正的比武,像这种带武器的,基本就一两招,两三招就出结果了。要么杀死对方,要么被杀了。
刀为“百兵之胆”,是中华武术中最重要的器械之一。自古至今,练武术的人用刀的最多,也总结了许多刀法套路,形成了许多刀法派别。
现存的刀法派别有:八门金锁刀、八卦刀、日月乾坤刀、少林双刀十八滚、太极刀、梅花刀等。
不同门派的刀法虽各有特点,但总结起来也有共同点:一、“刀招沉猛”,与剑相比,刀法大开大阖,变化较少而威力不减。二、“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在刀法中非持刀手及步法极为重要。
倭寇手中的倭刀,曾经是明军挥之不去的梦魇,几十个倭寇撵着上千明军跑的事情,也真实发生过。这种情况在俞大猷戚继光出现之后,才发生了根本转变,变成了明军用极小的伤亡甚至零战损而歼灭成百上千倭寇。
戚继光之所以能在抗倭战中中获得完胜,正应了《孙子兵法》中的两句话:“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戚继光抗倭成功,是建立在对倭寇的深刻了解之上的。戚继光并没有轻视或者藐视倭寇,而是把他们当做强悍的对手来研究,戚继光首先研究的,就是倭寇手中的倭刀。戚继光在缴获倭刀和刀法并深入研究后惊叹:这帮倭寇一跳一丈,加上刀长五尺,杀伤半径就达到了一丈五尺,倭刀技法虽然只有四五招,但是除了火铳,别的兵器都不好使。
按照《纪效新书》记载,戚继光直到嘉靖四十年(1561年)取得台州大捷之后,才缴获了大量倭刀和倭刀技法,所以他在书中这样描述倭刀:“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舞光闪而前,我兵气夺矣。倭善越,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
戚继光感叹:这帮倭寇双手持刀,力大刀快,能够把人一刀两断(遭之者身多两断)。对付倭刀,长枪和寻常刀剑都不管用(今独用),只有用鸟铳(击发装置形如鸟喙的火枪)进行远程射击,才能克制住倭刀。
缴获到倭寇刀法,戚继光大喜过望,在《纪效新书》中重重写下了一笔:“此倭夷原本,辛酉年阵上得之。”
戚继光得到的倭寇“武功秘籍”,只有简单的几招,但这也跟戚继光多年的战斗经验合拍,戚继光认为,两军交战,繁复的招式根本就没什么用,战场形势也不允许一对一单挑,所以刀枪技法越简单越好。
戚继光是很看重单兵武艺修炼的,他在《纪效新书》中对士兵说的大白话,基本不用翻译:“武艺不是答应官府的公事,是尔等当兵防身、杀贼立功的勾当。武艺高,决杀了贼,贼又如何杀你?若武艺不如他,他绝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也。”
但是戚继光同时也强调了团队作战的重要性,并表示两军交战,花架子一点用都没有:“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纪效新书·手足篇·忌花法》”
戚继光还用一句俏皮话嘲笑花架子:“到厮打时,忘了拿法。”这是一句实战派武术家的行话,意思是到了真正与敌人格斗的时候,一紧张就把平常习练的招式都忘了——其实不忘也没用,因为对手根本就不按你的套路出招。
读者诸君都知道,戚继光抗倭期间,也正是热兵器之间取代冷兵器的转折年代(清朝捡起大刀长矛并用了二三百年,那是愚蠢),火药武器还不十分成熟,最大的缺陷就是装填较慢,难以形成持续压制的火力,有时候还需要冷兵器进行补充防卫,戚继光“师夷长技以制夷”,研究倭刀技法之后,又成建制地装备了明式长刀。
我们必须承认,倭刀仿唐刀,而明军长刀,也有点仿倭刀的意思。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明朝的国力和科技水平,是领先于世界的,所以戚继光长刀虽然有倭刀影子,但锻造得更加精良,长度也要超过倭刀。
戚家军的长刀,刃长五尺(靠近刀柄部分有铜护刃一尺,练过刀法的都知道为什么要加护刃),柄长一尺五寸,总长度达到六尺五寸,重量却只有二斤八两。
戚继光高度评价自己发明的长刀:“这种长刀刀刃长、分量轻,是克制倭刀的利器,能够给火铳手有效防护。”
戚继光算是把倭寇研究透了,连作为倭寇不传之秘的倭刀技法,他也能进行改良创新,有名将如此,是大明王朝之幸、大明百姓之幸,而且很可能是后世实战武术家之幸,因为《纪效新书》中还图文并茂地留下了长枪大棒的实战技法,那可是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武技精髓。
戚继光的武技,已经简约到了极致,比如倭寇克星狼筅,满打满算也只有六招,分别叫做拗步退势、中平势、骑龙势、钩开势、架上势、闸下势。
拗步退势:直进直出君序记,站住即是中平势,高低左右任君行,切挫钩闸毋轻易。
中平势:此势前弓后箭,阴阳要转,两手要直,推步如风,天下莫敌。
骑龙势:闭门之法上骑龙,下闸高擎大有功,误若当前披一下,劝君眼快脚如风。
钩开势:钩法由来阻大门,小门挫下向前奔,若还他使来势低,闸挫凭君利便分。
架上势:枪打高来须用架,架时管上又管下,阴阳反覆脚如风,铁柱金刚也戳怕。
闸下势:闸势缘何要挈脚?挈脚乃是起步法,连身坐下向前冲,上面不着下面着。
大刀刀身形制不一,种类也颇多。如:刀口圆若半弦月者,名偃月刀;刀身宽大者,名宽刃刀;刀身细长者,名眉尖刀;还有屈刀、笔刀、凤嘴刀、挑刀、片刀、虎牙刀、象鼻刀等。大刀各部分名称为:刀头、刀身(刀刃、刀背)、护手、刀把(上把、中把、下把、把尖)、刀穗等。
近现代武术运动中,一般刀身约长55厘米,一面有刃,前锐后阔,栖长约165厘米,刀背凸牙有孔悬系红缨。刀根与柄连接处有刀盘,柄贴盘部包有约20厘米的铜皮,名定手。柄尾安有铁铸。大刀在演练中都是双手握持,以腰力发劲,一动一静都表现出雄浑威武、勇敢果断的气势。刀法内容丰富,灵活多变。其基本刀法为持、扎、劈、砍、撩、反斩、平斩、切。扑、击。点、夹花、刺、抽、抹、单花、拖、拉、拨、拄、画、挂、挑、削、绞、架、挡等。俗话说:大刀看刃,就是指动作时要背(刀背)、刃(刀刃)分明,各种刀法要做清楚,不可含糊。另外,还有手不离盘之说,即练习时右手不能离开刀盘下边的定手处。大刀的套路有:春秋刀、混元刀、天罡刀、定未刀、岳胜刀等。对练套路有:大刀拆凳、大刀战枪等。
作为最典型的传统冷兵器之一,为中国所独有,外国人称之为“Chinesebroad-sword”,意为“中国宽剑”。这是因为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大刀,其型制脱胎于宋代的“手刀”,特点是刀身前部宽厚,势大力沉,利于劈砍。19世纪后半叶,随着枪、炮等热兵器的普及,大刀逐渐式微,只是作为辅助的冷兵器使用。到了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此起彼伏,各派无不争相扩充势力,一时间式器装备成了大问题,大刀因为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又被重新拾起,甚至成为很多杂牌军队的主要武器。即使在 1920年代中后期,中国军队装备逐渐现代化的同时,大刀仍作为一种主战武器保留下来。其原因一是对敌人来说,遇上大刀就难免有被枭首示众的厄运,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当时步枪基本依靠进口,军队中刺刀多半配备不齐,国内也很少能自行补充,肉搏时只能以大刀对敌。因此,当日军入侵之初,他们所面对的中国军队通常出现这样一道奇怪的景观:最原始的大刀与最先进的坦克同时出现在战场上。 近代中国军队实际使用的大刀型制主要有砍刀型和马刀型两类。
砍刀型是以清代的“短柄刀”为基础演变而来的,刀身长短不一,护手和刀柄型式各异。抗战早期中国军队使用的大刀即是典型的砍刀型。特别是“七·七事变”前后国民党第29军所用的大刀,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北平的工厂中加工的,相对比较统一和规范,质量较好,也最具代表性。这种刀由刀身、刀柄、护手3大部分组成,全刀长一般在900mm左右,质量约为16kg。其中刀身分为刀尖、刀背、刀刃等部分,刀刃长595mm,刀身前面最宽处达57mm,后半部宽度明显减小,最窄处38mm,刀背部分长540mm,最厚处5~6mm,刀身前端比较尖锐,上方斜边长76mm。护手为常见的元宝形,分铜制、铁制两种,护手高为90mm、厚为12mm、宽为25mm。刀柄长为215mm,后面的刀环直径约 76mm。至于其他军队所用的大刀以及民间自制的产品,尺寸和型制就多种多样了,质量也参差不齐。另外,虽然不同型制的大刀刀头部分的尖锐程度和翘起角度大有不同,但总体来说,砍刀型大刀的刀尖部分都不太锐利,因此不能刺杀,而只能捅、戳敌人。刀身靠近刀背处多数有1~2条血槽,一般比较浅,只起到加强刀身强度的作用。少数砍刀型大刀在刀背设有锯齿或穿有若干铜、铁环,其目的是防止刀背处被对方兵刃劈坏。刀柄大多与刀身是一体的,刀柄末端的延伸部分锻成圆环状,即为刀环(或称后圈),但也有很多刀环是后焊接上的,其作用除防止刀柄脱手外,还可以悬挂红绸布,以壮气势。大部分刀柄和刀环上缠裹有棉布条,其缠法比较特殊,不熟悉者很难缠紧。还有一些刀柄上则由铜、铁铆钉固定有两片护木,再在上面用棉绳逐圈缠绞牢固,一直缠满刀环部分。无论是布条或棉线,其目的都是防止持刀者的手因出汗或沾染鲜血而打滑。刀柄的长短和宽窄因刀而异,刀环也有正圆、椭圆以及弯钩形等不同形状。至于护手,变化就更多了。除极少数是与明清腰刀一样的可分离的圆盘形护手外,大多数大刀的护手都是固定在刀身上的,最常见的是元宝形护手,其形状变化也很多,后期的铁制护手往往直接和刀身锻成一体。还有一类反“S”形护手,上方向前弯曲,可以格挡顺刀背削下的对方兵刃,下方向后弯曲以保护持刀者的手指。少数大刀的刀柄为传统腰刀式样,刀身末端穿过刀柄,后部以铆接固定,不可拆卸。极少数大刀护手采用了西洋刀剑常用的全包式样,但刀柄的固定方法仍与传统腰刀相似。清末用于行刑的大刀在刀头、护手处多有鬼首形象,故称为“鬼头刀”,后来不再有这种纹饰,但此名称仍留存后世,经常以“鬼头刀”代指大刀。民国大刀上很少有专门的装饰,也很少有制造者的印记。从现存实物来看,只有极少数刀身表面经过处理,耐蚀性较好。
砍刀型大刀中有一个特殊的种类,那就是双手刀,类似关公“春秋大刀”形状的“青龙偃月刀”便是双手刀中的一类,除刀柄更长外,其余与普通大刀无异。不过,日军所说的“青龙刀”则是对中国大刀的泛称,并非仅指长柄大刀一种。
马刀型大刀则是由清代“雁翎刀”、“佩刀”发展而来,并继承明代“长刀”的特点,刀型较为细长,且有弧度,刀前部比较尖锐,并明显向上弯曲,与日本刀较为相似,但刀柄与砍刀型大刀无异,多配用反“S”形铜制护手。其特点是可砍可刺、灵活轻便。 1933年的热河抗战中中国军队就使用过这种马刀型大刀。
此外,大刀中还有少数型制比较特殊的,如无极刀等。这种刀外形与汉代“环首刀”有些相似,全刀长约1m,刀面不像砍刀型大刀那样宽,只略宽于刀柄,刀尖处像宝剑一样为两面开刃,而且刀尖较为圆钝,直到靠近刀柄处才像传统大刀那样是单面开刃,刀柄长达264~333mm,也是双手同时握刀。
大刀在制法上也各不相同。大多数民间大刀都是按照菜刀的制法,以熟铁打造,在刃口处镶嵌钢条,称为“包钢”。使用日久钢口磨损后,熟铁刀身就难以保持锋利和坚固。当然也有全部用钢或熟铁打制而成的大刀,而钢刀在当时就算是比较难得的好刀了。
国内大刀材料来源不一,工艺上也无统一规范,质量高低全凭刀匠经验。这与当时国内基础工业落后,民间没有现代化的钢铁和机械工业有关,加上战争时期条件有限,大刀的制造不可能耗费太多时间和成本,造出的刀只要能砍杀敌人就行了,谈不上什么工艺。相当数量的大刀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都是粗制滥造,往往砍不了几个敌人,刀口就会卷刃或崩口,需要重新磨砺。日军所用的批量生产的由高碳钢制造的机制军刀,与中国土造大刀相比,虽然锋利轻便,但质硬且脆,加上刀身较窄,对砍时如果刃口直接相碰,往往可能被大刀直接磕断。除此之外,国产大刀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在质量,与日本刀相比都要差一大截。
大刀因为体型较大,长途携行时一般要背在身上。少数大刀配有皮制刀鞘,鞘身后部上方敞开,以方便抽刀。刀鞘本身配有皮带,使用者可以将套在鞘内的大刀像步枪一样斜挎在身上。但是皮鞘易霉烂,而且成本较高,所以多数大刀是没有鞘的。为了便于携带,很多大刀在刀尖上方、刀背最高处留有小孔,用绳子一头系在孔上,一头系在刀环或护手处,然后再挂在身上。大刀的刃口一般不很锋利,即使露在外面也不会有多大妨碍。此外,还有将大刀竖着卷在背包中,或是插在腰后方的腰带内等携行方法。 大刀在抗战中的主要对手是日军的刺刀。在观看了各种国产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后,国人往往会认为大刀是克制日军刺刀的法宝,实际并不尽然,因为影视剧中很难再现比较真实的大刀与刺刀对拼的场面。例如**《七七事变》中,有一段赵登禹师长与部下对练,最后用大刀将部下的步枪一劈两半的情节,细心的观众很快就会发现,那支步枪根本没有刺刀,持枪者也没有任何拼刺的动作,只是将步枪当作棍棒来抵挡大刀的进攻,迅速落败自然在所难免。真正的白刃战中,枪刺以迅速有力的直刺为主,目标在对方胸腹,而大刀限于其型制,以对敌上半身的劈砍为主,两者各有利弊。大刀防御敌方的直刺,只有将对方的枪身或刺刀格开,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技巧是不容易办到的。大刀的优势在于刀重势猛,砍上非死即伤,但其作用距离有限,必须尽量贴近敌人身体,因此最适合在工事、房屋、树林等空间有限的环境中使用。而在开阔地形或冲锋时,除非敌人在气势上被己方完全压倒,否则持大刀者难以占到便宜。同时,大刀要求使用者有比较好的武术功底和身体素质,并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而刺刀拼刺的训练则相对比较简单。此外,大刀对使用者的脚法要求也很高,因为大刀相对带刺刀的步枪来说比较短,短兵破长器,要点在于脚下疾速灵活,因此武术家常有“短见长,脚下忙”的说法。吴殳说:“大刀击实之法则在斫其枪杆,枪杆被斫,不断折必粘住。杆被粘住,则不能闪转颠提,刀更进步,必伤人矣。”但是如果敌方步伐也非常快捷(抗战初期日军的体力和训练水平普遍在中国军队之上),“击实”之法将可能沦入最危险的“拙力”境地,持刀者必败。而且在除肉搏外的其他形式战斗中,大刀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作为辅助兵器也非常勉强。
由于大刀对抗刺刀时固有的弊端,当时国内有识之士曾对此进行过研究,并试图从改进刀法上来加以克服。这里有几个人不能不提。清代末年,河北盐山县武术家黄林彪从天津纪氏处习得双手刀法,后传于弟子马凤图等。1925年前后,马凤图在张家口察哈尔都统府任参议时,将部分双手刀法改编成为简便易学的“破锋八刀”,曾在西北军中进行推广。民国初年,天津人韩慕侠(1877~1954年)创办武馆, 1927年任天津市武术团教官。张学良对韩慕侠“尚武救国”的建议很感兴趣,专门调拨1000名士兵组成武术团,任命韩为总教官。韩慕侠将“八卦形意”变通应用在大刀上,扇、砍、劈、剁、托、错,动作简单实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沦陷后,韩慕侠自断左腕,拒为汉奸所用,其民族气节令人钦佩。李尧臣(1876~1973年),河北冀县人,清末镖师。1931年,29军副军长佟麟阁聘请他为武术总教官,在山西阳泉练兵。李针对原有刀法比较复杂、未经良好训练则很难发挥作用的弊端,结合传统的“六合刀”法,改进创编了一套“无极刀”法,连劈带刺,动作简单有效。以大刀对付敌刺刀时,常用的一招是:出刀时,刀斜向右下方,刀口朝自己,当对方刺刀直刺时,大刀斜向左上方抡动,以刀背磕开敌枪,同时刀锋立即向前劈下,劈、砍连为一体,对手来不及回防,已经身首分离。李尧臣在29军中抽调骨干,由其直接教授,再由他们传给全军。29军大刀队在长城抗战中所使用的正是这一套刀法。
但是,实战毕竟不是武术对练,特别在对付以现代化装备的敌寇时,这些刀法对于提高大刀这种原始兵器战斗力的有效性显然很微弱。即使是“喜峰口大捷”也不能证明大刀的有效性,尽管是突然发起的夜袭,而且进攻前还向敌军营帐投掷了大量手榴弹,歼敌总数也不过800余,29军自身阵亡却有近600人,王长海团副团长胡重鲁,营长王凤芝、苏东元均在夜袭蔡家峪之战中牺牲。虽然大部分伤亡是在撤退过程中发生的,但若换用其他任何一种兵器,取得的战果恐怕也不会在大刀之下。
同样是29军,同样是大刀,4年后的“七·七事变”中再未能取得类似喜峰口的战绩。长城抗战结束后,29军得以占据富庶的平津地区,斥巨资购入捷克等国制造的步、机枪等先进武器,装备得以明显改善,但练习大刀作为部队传统仍得以保留。“七·七事变”爆发后,军长宋哲元组织抵抗,下达了“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的命令。7月11日夜,何基沣旅吉星文团再一次以大刀近战肉搏,其中一名19岁陈姓战士连砍日军13名并生擒一名,终以两个营伤亡近3/4的代价,夺回铁路桥。但最终宋哲元存有媾和之心,并未主动积极地继续进攻,虽然29军取得些许战果,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失利的命运。28日,驻平津的日军增兵至3个师团,并进袭南苑、沙河。29军官兵以大刀和血肉之躯与敌飞机、坦克相搏,一天即伤亡5000人,副军长佟麟阁与师长赵登禹双双阵亡。当夜宋哲元率部向保定方向撤退,古都随之陷落。30日,驻天津的29军亦撤出天津南下。29军丢失平津后士气低落,不能再战,只能转至后方休整,大刀队自此成为绝唱。
可惜的是,大刀作为抗战精神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曾被过分滥用,后方媒体动辄出现“大刀报国”或“斩首××余”的字眼,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以夷制夷》中曾以“我斩敌二百、敌斩我二百”讽刺过这种现象。这种宣传的后果是,普通民众和士兵对大刀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往往产生不切实际的误解。抗战之初,曾多次出现过中国军队手执大刀在日军机枪和炮火扫射之下集体冲锋的例子,结果自然是白白地无谓牺牲。甚至有后方民众将募集来的款项全部用来购置大刀,历经艰辛送至前线,而部队却置之无用。
大刀的精神价值大于实战价值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待抗战全面爆发后,除了极少数例外(如由军法处或督战队使用),国民党正规军中已不再装备这种武器。正面战场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使用大刀是在1939年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刘汝明的68军大刀队以肉搏歼灭日军300人,但随后遭到日军毒气袭击,中毒达400余人。尽管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都严重缺乏步枪,但1939年以后正面战场上的肉搏战中,国民党军队几乎全部改为使用刺刀。 人民军队同样使用大刀。自从诞生之日起,鉴于敌强我弱的客观环境,加之几乎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我军的武器多数依靠战场缴获,由于来源不稳定和数量不足,不得不大量使用大刀、梭镖等原始冷兵器作为补充。如今湖北省洪湖市的标志性雕塑仍由三把大刀组成,刀尖直指蓝天,象征着当年红军以大刀创建洪湖根据地的历史。红军中涌现出过许多与大刀有关的英雄群体和经典战例,如强取白战关等,徐海东、许世友、秦基伟等诸多开国功臣在红军时期也都曾有过靠大刀杀出血路或赢得胜利的经历。
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同样大量装备和使用大刀,这里虽然有继承红军传统的因素,但抗战初期部队的迅速扩充导致武器匮乏则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从1938年秋到1940年7月,八路军120师总人数扩张了10余倍,进入晋南的4个连(老红军家底),数月内就发展成两万人的部队,而且还有各种游击队、先遣队等名目繁多的地方和半地方武装。这些新部队都需要武装起来,而同期的作战缴获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只能大量使用大刀、梭镖这样的原始兵器。虽然其效力远比不上枪械,但毕竟使得战士们不至于赤手空拳,敢于并且能够与日寇作面对面的斗争,并通过战斗不断夺取敌人装备来武装自己。大刀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它使得广泛发动和武装群众、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成为可能。因为它简单而且廉价,被击毁的敌人汽车、铁路道轨都是大刀的好原料,即使在毫无工业基础的农村中也能大量制造,同时使用简单,儿童和妇女也能使用,在素来有习武传统的中国农村地区很容易推广,比起枪支来更容易普及。
抗战初期,我军对大刀这种落后兵器的认识上也有过一些曲折。如1939年前后,因为部队发展很快,新四军军部修械所奉命停止仿造步枪、刺刀,专门生产大刀和长矛。不久叶挺军长发现这种情况后,下令恢复步枪和刺刀的生产,他说:“敌人使用飞机大炮,我们却用大刀长矛,这不是白白送死,让敌人取笑我们?”不过,大刀的生产后来并没有停止,因为只有它的产量和成本才足以迅速武装新编的部队,而对于严重缺乏枪械和弹药补给的老部队来说,它也是战时的重要补充。新四军各师始终都把大刀作为军事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从师首长到普通战士,人人都熟习大刀,这在后来的多次战斗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八路军、新四军在大刀的使用战术上相比国民党军队更加灵活。他们常用的一种战法就是一把大刀加上一支驳壳枪,远者枪打、近者刀砍,日军虽然训练有素,但在近距离混战中因不能随便开枪,而对刀枪俱下的局面,反而居于下风。这种战法比单独拼刺刀或劈大刀要上算得多,在与日军的白刃战中有一定效果,但应用不很普遍,因为有条件用驳壳枪的只有指挥员和警卫员等少数人。普通战士常用的则是大刀加手榴弹的组合。阵地打阻击时先将敌人逼进30m左右的近距离内,然后集中投掷一两排手榴弹,待敌人遭到一定程度的杀伤后,再打上一两个排子枪,当敌人的进攻被彻底打乱甚至开始败逃时,战士们再跃出战壕,用大刀和刺刀来收拾残敌。当和敌人近距离拉锯战时,常采用3人战斗小组的形式,3人分执步枪、手榴弹和大刀,相互配合,远了开枪打,稍近时投手榴弹,再近就用刀砍。进攻时也是先集中投掷手榴弹,将敌人逼出据守的工事或院落,然后迅速接敌并将敌分割,使敌人的重火力不能发挥,再以大刀与其肉搏。
大刀对日军之所以有威慑作用,主要是因为日本人信奉神道教和佛教,相信生死轮回,虽然武士道“教义”让他们并不畏惧战死,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希望保留全尸。而且日本人相信灵魂存于头部,一旦丢失了头颅,灵魂便不能归国,永远只能做异国他乡的孤魂野鬼,因此大刀在战场上有时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1942年12月在朱家岗战斗中,新四军四师26团某部一排长王康率部坚守一段交通沟,打退敌人多次冲锋后,部队伤亡殆尽,王康将自己拴有红绸的大刀插在沟沿上,准备与敌最后一搏,没想到早已精疲力竭的日军竟被吓住,直至战斗结束再也未敢发起进攻,最后奇迹般地保住了阵地。
当敌后根据地渡过了最艰苦的岁月,开始局部反攻之后,随着缴获日益增多,正规部队装备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大刀很快被淘汰下来,即使是民兵等地方武装,在有了足够的枪械后,也将包括大刀在内的各种原始冷兵器逐步替换,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很少使用。不过大刀并未完全消失,解放初期直至1960年代初,大刀在一些地方仍作为民兵护秋、抵御野兽的工具在使用。随后大刀逐渐转换角色,由武器变为舞台道具,其“亮相”频率在文革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当时的**戏剧中甚至成为中国革命和红色武装的一种象征。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男人保卫他们的家园和女人的故事。
日本军刀钢质好,硬度高,韧口薄,杀徒手之人好用,忌讳刃口相格;中国大刀厚重,须腰部有力,重在反手刀,在战场上砍人亦砍刀…… 国民党第29军的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起兵于贫瘠的西北地区,装备相对较差,因此强调肉搏训练,加之民风剽悍,士兵尤其善使大刀,在军阀混战时期西北军的大刀队就颇有名气。中原大战后,西北军被南京政府收编,缩编为第29军,但在待遇补给方面受到歧视,因此大刀作为补充武器也一直保留下来。
1933年3月9日,日军服部、铃木两旅团联合先遣队进犯喜峰口,长城抗战爆发。驻遵化的 29军宋哲元部急往救援,与友军各部联合抗击敌寇。当时29军武器装备低劣,可谓“有兵无枪,有枪缺弹”,每人只有“大刀一把,手榴弹六枚”。3月10日至11日,29军在喜峰口等地与优势日军展开拉锯战,多次肉搏,伤亡惨重。于是29军采用迂回夜袭战术,109旅旅长赵登禹挑选出500余人组成大刀队,亲自率领,乘夜从两侧插入敌后,直扑日军宿营地。虽然事后报道“夜杀敌千余”有所高估,但日军独立混成第14旅团第27、28联队各一部及骑兵第4旅团第 2联队猝不及防,的确在夜袭中遭受重创,很多敌人在梦中便做了刀下之鬼。随后日军援军到来,双方短兵相接,杀声震地,大刀队边战边撒,战至12日下午2时方才撤回,我军只有30余人生还。此役即为著名的“喜峰口大捷”。
虽然总体来看,29军在长城抗战中的战绩并不尽如人意,但29军的大刀队奋勇杀敌、重创敌寇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各地,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自此打破,一扫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接连丧权失地、“战必亡国”论调盛行的阴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正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年仅23岁的孙默心(麦新)闻讯后热血沸腾,当即作成《大刀进行曲》一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29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29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当时歌词上还附有“献给29军大刀队”的副标题。他的作品随即传唱大江南北,成为抗战时期最鼓舞人心的一首战歌。自此29 军大刀队和大刀一并成为全国甚至是整个中华民族奋起抗战、抵御外侮的象征。何香凝曾赋诗一首赞曰:“杀敌何须更渡海,数万倭奴引颈待。钢脚夜眼青龙刀,捷音传来齐喝彩。二十九军民族光,挞汝倭国军阀狂。国仇重重何日忘,誓到东京饮琼浆。”
喜峰口大捷为大刀树立了威名,甚至奇迹般地“逼退”了盘踞青岛的日寇。1937年3月,日本海军陆战队1500人以保护日侨为名登陆青岛,胶东局势紧张。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方面直接出兵可能会引起更大纷扰,因此经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同意,国民政府军委会抽调税警总团第3、5分团以缉私为由增兵青岛。4月初税警团进驻市郊,虽然他们是当时中国装备最好的军队之一,但考虑到日军对中国军队的大刀印象深刻,特地在公开操练中有意加上了大刀操,以加深日人的畏惧心理。“七·七事变”爆发后,税警团立即开入青岛市区,迅速占领全市战略要点,士兵们背着大刀沿街巡逻,见日人后故意解下大刀,申明“一旦开战,先拿尔等祭刀”,并宣称“华北、上海既已开战,税警总团决意死守此地,誓与青岛共存亡”,驻青岛日军考虑到数万侨民及产业的安全,不久被迫将侨民撤离青岛。
据传戚继光于战场上自一倭寇身上得到日本古流剑术传书《阴(隐)流之目录》一卷,当时倭寇的单兵作战能力甚强,又兼倭刀锋利难挡,明军士兵多有伤亡・戚继光曾说:“我军长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两断!”这是感同身受之语,里内蕴含着一个爱国军事家的悲痛与无奈。正因为如此,当时我国不少优秀的军事将领和民间武艺家,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学习日本刀法,一时间,朝野间出现了引进日本刀及其实用技术的热潮。戚继光得此倭刀图谱之后,即以日本剑术之势法,著成了《辛酉刀法》。
《辛酉刀法》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用日本文字写成的《隐流之目录》及其“习法”,后面是戚氏的演练法。《辛酉刀法》合中日两国刀法为一谱,在中日刀剑武艺的交流史上不失为珍贵的文献。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在军队中积极推广日本刀法,并且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教程,这在他的兵学名著《练兵实纪》中有清晰的记载。在数十之久的戎马生涯中,在御倭、御鞑和万历壬辰援朝等战中,戚继光训练出来的军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显然,学之于敌又用之于敌,正是戚继光的过人之处,这是当时许多墨守成规的军人所做不到的。需要特别指出,戚继光又是第一个将这种“以双手执一刀”的刀法定名为“双手刀”或“双手长刀”、“长倭刀”的人。显然,这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定名,是一个朴素而贴切的定名,因此自戚氏以后一直被严肃的武艺家们所沿用。此外,戚继光于辛酉军阵上得到的“隐流刀法”,是当时日本各家刀法中的精品这一,由他传存下来的《隐流刀谱》,对今天的中日两国双手刀研究者都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继而此刀法影响产生了《单刀法选》和《手臂录》中的长刀、单刀法,并直接影响到后世所传“苗刀”法与“双手刀”法等。而日本古武道学者则认为,戚继光所得的《阴(隐)流之目录》即为“日本剑道三大源头”之一的“阴流”流祖爱洲移香斋之子爱洲小七郎于明朝时期游历中国时所传的“猿飞阴流”剑术传书。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刀
本文2023-10-08 17:52: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0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