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气上冲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气上冲胸简介,第1张

气上冲胸为症状名。《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少阴在泉,……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指腹内逆气上冲胸脘部,或吞咽有气团阻塞感的表现。见于奔豚、厥阴病及肝气逆证。参见奔豚、厥阴病及肝气逆证:奔豚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又名贲豚、奔豚气。《难经》列为五积之一,属肾之积。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病延日久,可见咳逆、骨痿、少气等症。多由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所致。治宜温散寒邪或清肝降逆。用桂枝加桂汤或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奔豚汤等方。厥阴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它是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所以常出现寒热错杂的证候。主要有上热下寒与厥热胜复两类情况。上热下寒者,症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下利及吐蛔等,治宜清上温下。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故其治法当以扶阳抑阴为主。阳虚寒厥,见脉微恶寒,手足厥冷者,治宜回阳救逆;血虚寒厥,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治宜养血和营、通阳散寒。阳气内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脉弦有力者,治宜疏肝泄热退厥。肝气逆为证候名。肝气郁结,或因怒而引起上逆或横逆的证候。如上逆则见眩晕头痛,胸胁苦闷,面赤耳聋,甚则呕血;横逆则见腹胀、腹痛,嗳气吞酸,月经失调等。《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治以平肝或疏肝为主。

详见百科词条:气上冲胸 [ 最后修订于2015/11/13 16:15:49 共62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足阳明经筋为十二经筋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起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足背,斜向外行至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髀枢(髋关节部),再上沿胁部联属于脊;其直行的一支,从足背向上沿胫骨,结于膝部;由此分出的经筋结于外辅骨部,与足少阳经筋合并;直行的沿伏兔(股四头肌)上行,结于髀部而聚会阴器。再向上布于腹部,上行结聚于缺盆,再上颈,挟口,合于鼻旁颧部(頄)。继而下结于鼻,复从鼻旁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维络上眼睑(目上纲),阳明经筋维络下眼睑(目下纲)。另一支从颧部分出,通过颊部,结聚于耳前。其病症可见本经筋循行、结聚部位掣引、转筋、疼痛,以及疝气、猝发性口角斜。若为寒邪则筋脉拘急目不能合;热则筋肉弛缓目不能开。面颊部筋肉若受寒侵袭,拘急不收,引起口角肌肉偏瘫、歪斜。治以“燔针劫刺”,以痛为腧。足阳明经筋《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斜)外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语译足阳明经筋:起始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中背;斜向外行加附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行的上结于大转子部;向上沿胁部联系脊柱。直行的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合于足少阳经筋。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结于大腿部而聚会于阴器。上向腹部而分布开,至缺盆处结集。上向颈部,夹口旁,会合于鼻旁颧部,向下结于鼻部,上方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成为“目上纲”(上睑),阳明经筋成为“目下

详见百科词条:足阳明经筋 [ 最后修订于2015/6/8 17:16:17 共96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寒泻的辨证论治 41 外感寒邪泻 411 外感寒邪泻的辨证论治 42 积寒泄泻 421 积寒泄泻的病因病机 422 积寒泄泻的症状 423 积寒泄泻的治疗 5 关于泄泻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寒泻的穴位 2 治疗寒泻的方剂 3 治疗寒泻的中成药 4 寒泻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寒泻 1 拼音

hán xiè

2 英文参考

cold diarrhe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寒泻为病证名[1]。见《证治要诀》卷八。即寒泄[1]。多因寒气内袭,脾阳虚衰所致[1]。《时病论》卷三:“盖寒泻致病之原,良由感受乎寒,寒气内袭于脾,脾胃受寒则阳虚,虚则不司运用,清阳之气,不主上升,反下陷而为便泻。故所下澄沏清冷,俨如鸭粪,腹中绵痛,小便清白,脉来缓怠近迟。”《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寒泻,腹胀泄注,食即呕吐,理中汤加肉桂、诃子、升麻。”

4 寒泻的辨证论治

《症因脉治》卷四又分本证为外感寒邪泻和积寒泄泻两种[2]。

41 外感寒邪泻

外感寒邪泻为病证名[3]。指感受寒邪所致的泄泻[3]。见《症因脉治》卷四。为寒泄的一种。

411 外感寒邪泻的辨证论治

如寒邪直中三阴经者,症见恶寒身痛,不发热,口不渴,小便清白,腹中疼痛,泄下水谷,脉多沉迟,宜用理中汤、真武汤等方;若肠胃有热而寒邪外束,则泻而恶寒、发热、身痛、口渴、脉多浮,宜用羌活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等方[3]。

42 积寒泄泻

积寒泄泻指寒邪内积而致的泄泻[4]。为寒泄的一种[4]。

421 积寒泄泻的病因病机

因过食生冷,或形寒饮冷,积渐而成[4]。

422 积寒泄泻的症状

《症因脉治》卷四:“积寒泄泻之症,腹中绵绵作痛,小便不赤,口唇不干,泻下清白鸭溏之色。”脉多沉细而迟,或沉而结[4]。

423 积寒泄泻的治疗

治宜温中散寒[4]。寒积内滞者,用豆蔻丸;肠胃虚冷者,用理中汤、补中汤[4]。

5 关于泄泻

泄泻(diarrhea[5][6])为病名[7]。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7],又称下利(汉唐时期)[8]。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8]。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8]。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8]。

针灸对泄泻的疗效一般来说,急性易治,慢性较难,但都有较好的疗效[9]。若泄泻频繁有严重脱水现象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则当采取综合疗法[9]。

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10]。

详见泄泻条。

6

目录 1 拼音 2 《医略六书》卷十八 21 组成 22 功效 23 主治 24 吴茱四逆汤的用法用量 25 加减 26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吴茱四逆汤 1 拼音

wú zhū sì nì tāng

2 《医略六书》卷十八 21 组成

吴茱萸1钱半(醋泡),人参1钱半,干姜1钱半(炒),甘草1钱半(炙),附子1钱半(炮)。

22 功效

温中逐寒,补火崇土。

23 主治

寒中厥阴,吐利厥冷,舌卷囊缩,脉迟微者。

24 吴茱四逆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25 加减

腹痛,加白术;转筋,加木瓜。

26 各家论述

寒中厥阴,中土受病,而生阳不振,筋络不舒,故舌卷囊缩,吐利厥冷焉。吴茱萸温厥阴之寒,散逆气,以除厥冷;人参补太阴之气,除中虚,以托寒邪;附子补火御寒,干姜温中逐冷,甘草崇土御邪,使木不尅土,则吐利自止,而厥阴气顺,无不厥愈阳回,舌卷囊缩自舒矣。

古籍中的吴茱四逆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治证同当归四逆汤。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此。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二升,生姜半斤,以水六升,清酒六升,煮取

《万病回春》:[卷之四]厥证

寒,引衣盖覆不欲水,或下利清谷而厥者,阴逆也,四逆汤;厥逆脉不至者,通脉四逆汤;手足指头微寒者,谓

《医宗金鉴》:[卷四伤寒心法要诀]厥阴阴邪脉证

之痛心也厥,谓厥冷也姜萸入,谓当归四逆汤加入吴茱萸、生姜也蛔厥,谓厥而吐蛔也静而复时烦,谓烦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伤寒囊缩

气汤下之。阴症囊缩者,因寒极筋软而收缩也,急用四逆汤加吴茱萸汤温之。妇人无囊,观其 缩者是也。凡

《重订灵兰要览》:[卷上]心痛

古籍中的气上冲胸简介

气上冲胸为症状名。《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少阴在泉,……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指腹内逆气上冲胸脘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