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痹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血痹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血痹 5 风痹·血痹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痹的方剂 2 治疗血痹的穴位 3 治疗血痹的中成药 4 血痹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血痹 1 拼音

xuè bì

2 英文参考

arthralgia due to stagnation of blood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matic numbnes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migratory arghralg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痹:1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2风痹。

4 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血痹

血痹为病证名[1]。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指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1]。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卷一:“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

血痹多由气血虚弱,当风睡卧,或因劳汗出,风邪乘虚侵入,使血气闭阻不通所致[1]。症见身体不仁,肢节疼痛,脉微涩,尺脉小紧等[1]。

治疗宜益气和营,通阳行痹[1]。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汤、防风散等方[1]。

5 风痹·血痹

血痹为病证名[1]。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指风痹[1]。《备急千金要方》卷八:“治风痹游走无定处,名曰血痹。”风痹又名行痹、筋痹[2]。《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证治准绳·杂病》:“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

《症因脉治》卷三:“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风痹之治:风寒攻痛,防风汤;表里有邪者,防风通圣散、和血散痛汤、大秦艽汤;风热痛者,四物二妙丸;风湿之邪,苍防二妙汤。”亦可用虎骨散加减[2]。一说风痹即痛风,《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2]。

6

礞石有坠痰以及消食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治疗顽痰以及老痰胶结造成的气逆咳喘症状。礞石既可以攻消痰积,又能够平肝镇惊,对于小儿的急惊风有治疗和缓解的作用,这类药物也可以用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再服用药物期间尽量的多喝温开水,能够帮助肺部痰液的排出。

硬皮病是以皮肤硬化或伴有多器官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经历皮肤水肿,硬化和萎缩三个阶段,该病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系统性硬皮病都有皮肤外器官的累及,根据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依次为肺,心,消化道,外分泌腺,肾,骨髓和关节等,对于硬皮病自然疗法很多患者并不了解。

早期治疗是关键。大功率UVA1照射对各型皮肤硬化有效,特别是局限性,坚持照射3~6个月,可以痊愈。系统性硬皮病必须辅以药物治疗,常用的有泼尼松约20mg/日和剂量逐渐递加的青霉胺,长期服用白芍总苷以及积雪苷片、酮替芬等。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关于痹 41 以关节、肌肉酸痛、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42 病邪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痹病的方剂 2 治疗痹病的穴位 3 治疗痹病的中成药 4 痹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痹病 1 拼音

bì bìng

2 英文参考

arthralg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i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痹病(arthralgia bi disease[1]、bi disease[2])为病名[3]。是指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著、灼热,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3][2][1]。

4 关于痹 41 以关节、肌肉酸痛、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痹指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引起以关节、肌肉酸痛、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4]。《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42 病邪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

痹泛指病邪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致的各种疾病,包括前义所指病证[4]。《中藏经·论痹》:“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 。”痹症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痛风、走注、周痹、众痹、顽痹、血痹、气痹、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胞痹、肠痹及十二经筋病等[4]。

5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风痹·三痹 5 寒痹·三痹 6 著痹·三痹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三痹的方剂 2 治疗三痹的穴位 3 治疗三痹的中成药 4 三痹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三痹 1 拼音

sān bì

2 英文参考

three kinds of arthalg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三痹为病名,指行痹、痛痹、著痹三种痹证的合称[1]。《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三痹各有所胜,用药用胜者为主,兼者佐之。如行痹以散风为主,兼去寒利湿,参以补血,宜防风汤。痛痹以温寒为主,兼疏风渗湿,参以益火,宜加减五积散。著痹以利湿为主,兼去风逐寒,参以补脾补气,宜川芎茯苓汤加芪、术。另有统治风寒湿痹的三痹汤等。

《类证治裁·痹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非偏受一气。其风胜者为行痹。风行而不定,如走注之类。寒胜者为痛痹。寒凝则阳气不行,痛有定处,即痛风。湿胜者为著痹。重著不移,或肿痛,或不仁,湿从土化,痛发肌肉,即麻木也。……风胜脉必浮,寒胜脉必涩,湿胜脉必缓。三痹各有所胜,用药以胜者为主,而兼者佐之。治行痹散风为主,兼去寒利湿,参以补血,血行风自灭也,防风汤。治痛痹温寒为主,兼疏风渗湿,参以益火,辛温解凝寒也,加减五积散。治著痹利湿为主,兼去风逐寒,参以补脾补气,土强可胜湿也。川芎茯苓汤加芪、术。”

4 风痹·三痹

风痹为病名。见《黄帝内经灵枢·寿天刚柔》。又名行痹、筋痹[2]。《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证治准绳·杂病》:“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症因脉治》卷三:“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风痹之治:风寒攻痛,防风汤;表里有邪者,防风通圣散、和血散痛汤、大秦艽汤;风热痛者,四物二妙丸;风湿之邪,苍防二妙汤。”亦可用虎骨散加减。一说风痹即痛风,《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

5 寒痹·三痹

寒痹为病证名,又名痛痹、骨痹。《黄帝内经灵枢·贼风》:“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证治准绳·杂病》:“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症因脉治》卷三:“寒痹之症,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愈甚,名曰痛痹……寒痹之治,寒伤太阳,在营分无汗,麻黄续命汤;伤卫有汗,桂枝续命汤;寒伤阳明,干葛续命汤;在少阳,柴胡续命汤。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汤通治之。”亦可用茯苓汤、五积散等方。痛甚者,可用五灵散。一说寒痹即皮痹[3]。《张氏医通》卷六:“皮痹者,即寒痹也,邪在皮毛,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

6 著痹·三痹

著痹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痹论》。又名湿痹[4]。

湿痹为病名,指湿气盛而成痹者。见《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又名著痹、肌痹。《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症,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著痹,此湿痹之症也。湿痹之因,或身居卑湿,湿气袭人,或冲风冒雨,湿留肌肉,内传经脉,或雨湿之年,起居不慎……湿痹之治,发汗,羌活除湿汤;胸满闷,茯苓汤;风湿,苍防二妙汤;寒湿,术附汤;湿热,苍柏二妙丸。”亦可用茯苓川芎汤、除湿蠲痹汤等方[5]。

7

病情分析:痹症是指人的正气虚弱的时候,感受风、寒、湿、热等不良因素,这些不良因素在卫气不固的时候容易侵入身体,导致痹症的发生。痹症是指经络以及气血不通引起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月经痛等,都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可以口服血府逐瘀丸、正清风痛宁、万通筋骨片、腰痛宁胶囊等进行调理,可以结合针灸、拔火罐等治疗,是可以治好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十二皮部或六经皮部的简称·皮部 41 皮部的概念 42 六经皮部与诊治 43 六经皮部与辨证 44 六经皮部示意图 441 太阳皮部“关枢” 442 阳明皮部“害蜚” 443 少阳皮部“枢持” 444 太阴皮部“关蛰” 445 少阴皮部“枢儒” 446 厥阴皮部“害肩” 447 六经皮部与关、阖、枢表 5 经穴别名·皮部 51 承扶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承扶穴的定位 56 承扶穴的取法 57 承扶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承扶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承扶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承扶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513 承扶穴研究进展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皮部 1 拼音

pí bù

2 英文参考

skin area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éngfú BL36(经穴别名) [中国针灸学词典]

dermal part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皮部:1十二皮部或六经皮部的简称;2经穴别名。

4 十二皮部或六经皮部的简称·皮部

皮部指人体表皮按十二经脉分布划分为十二个部区,故称皮部[1]。《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按手足同名经相合,则称六经皮部[1]。皮部是指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为经气布散之所在,具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功能,并能反映十二经脉的病证[2]。皮部是十二皮部或六经皮部的简称[3]。全身皮肤按经脉分部[3]。皮一络一经一腑一脏,为疾病传变的层次,因此从外部诊察和施治则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患[3]。十二皮部是根据十二经脉分布得名,在诊治时手足相通,上下同法,故十二皮部合为六经皮部,且各有专名[3]。临床上的皮肤针、刺络、敷贴等外治法,都是结合皮部理论的实际应用[3]。六经皮部各有专名:太阳皮部称关枢,阳明皮部称害蜚,少阳皮部称枢持,太阴皮部称关蛰,少阴皮部称枢儒,厥阴皮部称害肩[1]。六经皮部名称见下表。

六经皮部名称表(表格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六经名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皮部名

关枢

害蜚

枢持

关蛰

枢儒

害肩

《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按手足同名经相合,则称六经皮部。六经皮部各有专名:太阳皮部称关枢,阳明皮部称害蜚,少阳皮部称枢持,太阴皮部称关蛰,少阴皮部称枢儒,厥阴皮部称害肩。详各该条。

41 皮部的概念

皮部,是皮肤按经络所属分区。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分布部位划分为十二皮部。这是经络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皮肤—络脉—经脉—脏腑各层次的最外部位。

《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

经脉呈线状分布,络脉呈网状分布,皮部是面的划分。

十二皮部,手足上下相合称为六经皮部。

体内的疾病,通过经络可反映到皮部;外部的病邪或治疗方法,则可从皮部影响经络及脏腑,因而外部诊察法(外诊法)和外部治疗法(外治法)与皮部关系最大。

42 六经皮部与诊治

皮部的诊察和治疗主要从卫气和络脉着眼。

皮部诊察法:又称诊络法,主要是审察皮肤和络脉的颜色变化,属中医学色诊的一项内容。《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说:“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近代在皮部色诊的基础上,又有观察皮肤上的丘疹(主要在背部),检查皮下的硬结反应,皮肤的感觉差异和导电量变化等,作为诊断的一种方法,这是皮部外诊法的发展。

皮部治疗法:包括各种浅刺法以及非针刺的多种外治法。《黄帝内经灵枢·官针》以刺皮为主的刺法就有半刺和毛刺等,近代应用的皮肤针是它的发展。皮肤针的叩刺和腕踝针的沿皮刺,都结合皮部的分区应用。再如皮内针法、挑刺法、敷贴法、温灸法以及刺络拨罐等法的应用,都是基于同一原理。皮部的分区为刺灸法的应用扩大了范围。

43 六经皮部与辨证

《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意指从皮、脉、筋、骨的不同部位分析疾病的特点及发展变化。皮的分部,既要区分左右、上下和阴阳的不同,还要分析疾病的发展过程(始终)。这样六经皮部所属病症不单纯是从部位来分,还结合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过程,故《内经》对六经分证的排列一般都按规定次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张仲景《伤寒论》继承这一理论,对分经辨证作了具体运用和发挥。后世注家已注意到《伤寒论》的六经不是指经络一线,而是指的“部属方位”。

六经皮部的命名包含有气机变化的深意,其中意义可结合六经病证的特点去理解,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对比关系去分析。见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

柯韵伯《伤寒论翼》更明确提出:“《皮部论》云,皮有分部……,此仲景创立六经部位之原”,并说:“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湿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意指以六经皮部来概括表里、寒热、虚实各证,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

44 六经皮部示意图

皮部(背面)(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皮部(正面)(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441 太阳皮部“关枢”

关枢为太阳经阳络之称[4]。《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张景岳注:“关,卫固也。少阳为三阳之枢,展布阳气于中,太阳则卫固其气而约束于外,故曰关枢。”

太阳是三阳之“关”,主一身之表,统营卫而应皮毛,是卫外屏障,为诸经之藩篱,所属皮部称“关枢”。阳气卫外而为固,外邪侵犯人体,太阳经首先受病。《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说:“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外邪束表,正气向外抗邪,于是出现恶寒发热,故脉应之为浮。足太阳经脉从头走足,行于人体的背部,卫气郁阻,经络之气不畅,则头项强痛;外邪初袭,卫阳被遏,则见恶寒;正气抗邪,邪正交争,则出现发热。这些症状都是太阳病的病理反映,因病位在表,故称为表证。由于感邪的不同和体质的差异,所以同是太阳病,又有恶风、发热、自汗出、脉浮缓,以及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不同证候。因腠理皮毛之关枢失调,邪气因入,故善治者治皮毛,治疗当以解表。

442 阳明皮部“害蜚”

害蜚为六经皮部之一,阳明皮部名[5]。“害”古与盍、阖通用,应读作“阖”,“蜚”是阳气飞动之意[5]。阳经以阳明为阖,故称“害蜚”[5]。《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说明手足阳明经循行部位上所见到的浮络都属于阳明络,而浮络之外的皮肤,即为阳明之皮部[5]。

阳明为阳气亢盛,是三阳之“阖”。多气多血,气血旺盛,为五脏六腑之海。所属皮部称“害蜚”,蜚即阳气飞扬的意思。外感病过程中,阳明病是阳气偏亢,邪热最盛的阶段。邪热入里,症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等,为阳明热证。邪热亢盛,内传与肠中糟粕相搏,燥热实积结聚肠腑为阳明腑证。《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里热实证聚合到阳明,阖病的症状表现如柯韵伯所说:“阳明为阖,故阳明必以阖病为主,不大便因阖也,不小便亦阖也,不能食,食难用饱,初欲食,反不能食皆阖也。自汗盗汗表开而里阖也,反无汗内外皆阖也”。治疗当以清下实热,保存津液为主。

443 少阳皮部“枢持”

枢持为六经皮部之一,属少阳的皮部[6]。《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说明手足少阳经循行部位上所见的浮络都属于少阳络,而浮络之外的皮肤,即为少阳之皮部[6]。张景岳注:“枢,枢机也;,持,主持也。少阳居三阳表里之间,如枢之运,而持其出入之机,故曰枢持。”

少阳是三阳之“枢”,外邻太阳,内接阳明,介于太阳阳明之间,职司升降和运转,可出可入如枢机,所属皮部称“枢持”。少阳病大多见于太阳转阳明的过渡阶段,其病变属半表半里证,病机为枢机不利,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治宜和解枢机。

444 太阴皮部“关蛰”

关蛰为太阴经阴络之称[4]。《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张景岳注:“关者,固于外;蛰者,伏于中。阴主藏而太阴卫之,故曰关蛰。”

太阴是三阴之“关”,亦为病邪出入门户,寒邪直中,太阴先伤,病从口入,直侵太阴。太阴脾土,喜温恶湿。邪犯太阴,则邪多从寒湿而化。其所属的皮部称“关蛰”,蛰即阴盛阳伏的意思。《伤寒论》说:“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这些都是太阴病里虚寒证的主要特征,治疗以温中祛寒,健脾燥湿为主。

445 少阴皮部“枢儒”

枢儒为六经皮部之一,属少阴的皮部[6]。《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说明手足少阴经循行部位上所见到的浮络都属少阴络,而浮络之外的皮肤,即为少阴络[6]。“儒”是柔、顺的意思,少阴为三阴关阖之枢,其阴气柔顺,故称枢儒[6]。

少阴是三阴之“枢”,所属皮部称“枢儒”,与少阳相对,柯韵伯因解释作“阴枢”。少阴包括手少阴心、足少阴肾。心属火,主血脉,又藏神明,为一身之大主;肾属水,主藏精,内寄元阴元阳,为先天之本。正常情况下,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相互制约,生化不息,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少阴为阴枢,病在少阴,由于致病因素和体质的不同,其病变不但有从阴化寒的寒化证,如《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还有从阳化热的热化证,病机主要是阴虚阳亢,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心神不宁,故见心烦不得卧,以及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邪热伤阴的证候。少阴寒化证治宜温经回阳,少阴热化证宜育阴清热。

446 厥阴皮部“害肩”

害肩为六经皮部之一[5]。害,古与盍、阖通,阖为闭合,肩有任的意思[5]。阴经以厥阴为阖,故称“害肩”[5]。《黄帝内经素问·皮部论》:“心主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说明手足厥阴经循行部位上所见到的浮络都属厥阴络,而浮络之外的皮肤,即为厥阴皮部[5]。

厥阴是三阴之“阖”,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即太阴少阴病发展到尽头即成厥阴病,是六经病证传变的最后阶段。其所属的皮部称“害肩”,肩是经受的意思。根据阴阳消长的规律,阴尽则阳生,故病情演变多趋极端。厥阴病证候以寒热错杂证为多。《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病邪深入厥阴,肝木乘土,阴阳错乱,失却正常的调节功能,或为上热下寒的寒热错杂证。但病至厥阴,邪正交争,阴极阳复,正邪互胜,则可见厥热交替的厥热胜复证,又称阴阳胜复证。这是厥阴病病机的又一特点。临床上往往厥热交替,阴邪胜则厥冷,阳气复则发热。上热下寒证,治以清上温下。寒厥治疗宜温,宜补;热厥治疗宜清,宜下。

447 六经皮部与关、阖、枢表 5 经穴别名·皮部

皮部为经穴别名[1][3]。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扶穴[3][1]。

穴位 承扶 汉语拼音 Chengfu 罗马拼音 Chengfu 美国英译名 Support 各

号 中国 BL36 日本 36 法

国 莫兰特氏 V50 富耶氏 德国 B50 英国 B50 美国 BI36

承扶为经穴名(Chéngfú BL36)[7]。出《针灸甲乙经》。承扶亦作扶承[8]。别名肉郄、阴关、皮部[8]。属足太阳膀胱经[7]。承即承受,扶指佐助,本穴位于股骨上段,当肢体分界的臀沟中点,有佐助下肢承受头身重量的作用,故名承扶[7]。承扶穴主治腰腿部疾患:如腰腿疼痛,下肢痿痹,痔疮出血,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腰腿痛,现代又多用承扶穴治疗腰背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腰部疼痛,骶部疼痛,臀部疼痛,股部疼痛,大便难,下肢麻痹或瘫痪,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便秘,痔疮,尿潴留,臀部炎症等。

51 承扶穴的别名

肉郄、阴关、皮部、扶承(《针灸甲乙经》),阴关(《杨敬斋针灸全书》),皮郄[9]。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阴胞有寒,小便不利,承扶主之。

53 穴名解

承即承受,扶指佐助,本穴位于股骨上段,当肢体分界的臀沟中点,有佐助下肢承受头身重量的作用,故名承扶[7]。

承,佐助担当也。扶,木名。扶木,扶桑也。人身坐立有木之象,穴在身躯之下方,正为人体之扶持,谓其对扶持人体与治疗下肢风病,俱可承担也,在下肢风病及风病之自下而上者,皆可取之。提携婴儿,负之抱之,均以手承扶其臀,本穴在臀横纹正中,适当挟持着手之处,故名承扶。[9]

54 所属部位

大腿[10]

55 承扶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承扶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2][8]。

承扶穴位于股后区,臀沟的中点,俯卧取之[7]。

承扶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承扶穴在大腿的位置

承扶穴在大腿的位置

承扶穴在大腿的位置(肌肉)

承扶穴在大腿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56 承扶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臀横纹正中取穴。

承扶穴位于股后区,臀沟的中点。俯卧取之[7]。

俯卧位,于大腿与臀部交界之臀沟中点处取穴[11]。

57 承扶穴穴位解剖

承扶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坐骨神经、内收大肌。有与坐骨神经并行的动、静脉。分布著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皮肤厚,由股后皮神经的臀下皮神经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阔筋膜。在半腱肌和股二头肌之间,或穿经股二头肌长头刺入坐骨神经干。坐骨神经由梨状肌下孔离开骨盆,出现在臀大肌的深面,位于出入骨盆结构的最外侧。该神经在臀区和股后区的体表投影在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连线中点稍外侧,和股骨内、外侧髁之间连线中点,以上三点的连线上。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及半腱肌[7]。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后皮神经的分支分布;深层有臀下神经和臀下动脉分支分布,并有坐骨神经本干和股后皮神经本干经过;

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为坐骨神经;并有与坐骨神经并行的动、静脉通过[8]。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8 承扶穴的功效与作用

承扶穴具有通便消痔,舒筋活络的作用。

承扶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7]。

承扶穴具有通经活络、疏利腰膝之功,为治疗腰腿部疾病的常用腧穴[12]。

承扶穴对肢体风病具有拦截之效,有舒经活络之用,主治尻尾股臀、阴寒大痛。因本经与足少阴经俱由委中至肾俞,此段经线,两经并行。叠成一表一里,故浅取之则足太阳之经受之,深取之则足少阴之经受之。[9]

59 承扶穴主治病证

承扶穴主治腰腿部疾患:如腰腿疼痛,下肢痿痹,痔疮出血,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腰腿痛,现代又多用承扶穴治疗腰背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腰部疼痛,骶部疼痛,臀部疼痛,股部疼痛,大便难,下肢麻痹或瘫痪,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便秘,痔疮,尿潴留,臀部炎症等。

承扶穴主治腰腿部疾患。如腰腿疼痛、下肢痿痹、痔疮出血、小便不利、大便秘结等[7]。

承扶穴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13][13]。

承扶穴主治腰腿痛,下肢痿痹;痔疾[11]。

现代又多用承扶穴治疗腰背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等[7]。

承扶穴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大便难;以及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8]。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

2 其它:便秘,痔疮,尿潴留,臀部炎症等。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直刺1~2寸[11][8][7],局部有酸胀感[11],可有触电感传至足底部[11]。

直刺1~25寸[13]。

5102 灸法

可灸[7][13][11]。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8]。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511 承扶穴的配伍

承扶配环跳、悬钟,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

承扶配秩边、承山,有清热通便的作用,主治便秘。

承扶配肾俞、命门、腰阳关,治腰痛[11]。

承扶配肾俞、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治下肢瘫痪[11]。

5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痔、篡痛,飞扬、委中及承扶主之。腰脊尻臀股阴寒大痛,虚则血动,实则热痛,痔篡痛,尻睢中肿,大便直出,承扶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小便不利。

《针灸大成》:久痔尻臀肿。

《太平圣惠方》:五种痔疾,泻鲜血,尻睢中肿,大便难,小便不利。

513 承扶穴研究进展

现代动物实验证明,针刺承扶可使动物凝血时间明显缩短,有止血和防止出血的作用[9]。

针刺承扶,可见动物脑组织内氨含量显著增加,提示脑功能处于短期兴奋状态[9]。

针刺承扶穴也可使麻醉动物已降低的脑乳酸明显升高,又可使惊厥状态下脑乳酸的高值下降[9]。

电针承扶可见动物垂体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强,肾上腺组织中抗坏血酸、胆固醇以及周围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明显减少[9]。

别名:伏龙肝、釜下土、釜月下土、灶中黄土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脾、胃经。

灶心土的功效与作用

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理气。

灶心土主治

主治吐血、便血、鼻出血、崩漏、胃寒呕吐、妊娠呕吐、脾虚久泻等症。

灶心土食用方法

日常用量:煎服,12~25g,外用适量。

灶心土选方

1、治小儿脐疮、久不瘥:将适量的将灶心土研成细末,涂抹于患处。

2、治反胃:将适量的将灶心土研成细末。每服5g,米汤送服。

3、治聤耳:灶心土12g,猪膏适量。将灶心土研成细末,与猪膏混合捏成枣核大,绵裹塞耳中,早、晚各1次。

4、治下血先便后血:灶心土250g,甘草、生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茶各9g。将成上7味中药装入布袋中,放入砂锅,水煎,去渣取汁。分温两服。

5、治臁疮久烂:灶心土(时间越长越好)、黄柏、黄丹、赤石脂、轻粉各等分。将以上5味中药研成细末,放入猪膏搅拌均匀。将药膏放在药用纱布上,贴于患处。会有瘙痒的感觉,但不能用手挠。

展开更多

灶心土古籍摘要

《名医别录》:伏龙肝,味辛,微温。主治妇人崩中,吐下血,止咳逆,消痈肿毒气。

《日华子本草》:微毒。治鼻渊,阳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小儿夜啼。

《本草纲目》:治心痛狂颠,风邪蛊毒,妊娠护胎,小儿脐疮重舌,风噤反胃,中恶卒魇,诸疮。

《本草蒙筌》:味辛,气温。无毒。醋调或蒜捣泥,涂消痈肿毒气。和水敷脐勤换,辟除时疫安胎。疗中风不语心烦,止崩中吐血咳逆。并有捣细,调水服之。

《本草备要》:重,调中止血,燥湿消肿。辛温。调中止血,去湿消肿。治咳逆反胃,吐衄崩带,尿血遗精,肠风痈肿,醋调涂。脐疥研敷。丹毒。腊月猪脂或鸡子白调敷。催生下胎。《博救方》子死腹中,水调三钱服,其土当儿头上戴出。

展开更多

灶心土药用部位

形态特征与生境分布

为久经柴草熏烧的土灶炉膛四周的黄土。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全体红褐色,表面有刀削痕。质较硬,但易砸碎,断面细软,有蜂窝状小孔。嗅之有烟熏气。在拆修柴火灶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得。贮藏于不易受潮的容器中备用。

折叠

灶心土茶方

灶心土竹叶茶

功效作用:补中益气,泻火利尿。

血痹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邪入血分而成的痹证·血痹 5 风痹·血痹 6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