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句读"该怎么系统的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文学中的

读书初始,要先学句读,韩愈所谓“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只有掌握了句读,才能比较便利地阅读古代文献。现在的出版物,很多古籍典藏,都是前人整理标点过的,甚至出了很多白话本。但是,从长远来看,掌握句读的本领,还是很有必要的。而方法之一,就是诵读。其中道理我说不清,但效果很明显。至于说背多少篇,选哪些篇目,倒不必强求一律,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比较好,篇目更要看个人的口味和偏好。中学语文课本选了一些古文,但很多好文章没选,遗落了。比如选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却不选李密的《陈情表》。过去有一种说法,读《出师表》而不哭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而不哭其人必不孝,是将二者相提并论的。而《陈情表》也的确写出了作者委婉曲折的心情,当得起“情真意切”四个字。像“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都是至性之言。

慢慢看,一般断句的地方大多出现语气词,古文能力可以的话,出声读读大体能判断出来。别着急,毕竟古书跟白话文不一样,耐心点。

如果看着眼花,可以那个长条东西遮盖一下,这样就不会读错行了,呵呵,一点小经验。。希望有点帮助~~~

建文件时很重要,你要确定是左边装订还是右边装订,正常的文字竖排古书籍都是右边装订(也就是翻阅的时候像是从后面反过来翻的一亲,其实是右边装订的效果),这个很重要,如果你的文字是竖排的而左边装订那做成书后,读者会读着读着就找不到内容了,因为文字不连,断左断右的。

右边装订,新建文件时开本设置好后,这里右边有些小按钮|装订|第一个小按钮是“左边装订”第二个按钮是“右边装订”点中后,建立文件,就行,排版时它自然就是右边装订了,打开后你能看得出来的。文字会自动按右到左的阅读方式,连排。

至于字体,你选用繁体字就行

所谓句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断句。古人刻书,往往不施句读,能正确的识文断句,是阅读古籍必备的基本功。此事看似浅易,实则颇难,否则一旦句读不准,便会直接带来误读。古书一般没有句读(至宋代少数木刻本才有句读)。读书的人往往边读边断,直到对文章能完全理解,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辩志”的说法。郑玄注:”离经,断句读也。”也就是给古书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古人断句采取句读(dou)的方法。句读是阅读文章是音节停顿的所在。最初,凡文章的音节停顿处既可以称为句,也可叫做读,合称句读,又称句投,句断,句度等。

古籍标点名词术语

1句读

古人著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人们在读书时必须对如何停顿作出判断,这项工作,古代称为句读。宋人毛晃父子在《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卷四中说: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讽咏谓之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句话的结尾点断称为句,为便于阅读在一句话当中点分称为读。

2标点

宋、元人读书,继承了先秦两汉以来句读的传统,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已经出现了标点一词。当时的所谓标点,是除句读外,还有符号。点,是指句读说的;至于标只是将书中重要的或特殊的内容,用各种符号打记下来以帮助记忆。整理古籍,把整篇或整卷的文字分段,加上新式标点,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

文言文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古人作文往往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旧版古籍都是无标点的白文,所以,读古书需要自己断句,叫做“明句读”。古人以“习六书,明句读”为小学,可见它是读古文的入门之学。近几年高考虽然不再考断句,但在复习中,我们也还是常把断句标点作为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

1.断句的方法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如:刻削之 道鼻 莫如大 目 莫如小 鼻 大可小小不可大也 目 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 事 亦 然 为其后可复者也则 事 寡败矣。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 2)找虚词,定句读。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上一讲在提到虚词的作用时,我曾提到过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的话:“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例如:

于是余有叹 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也夫 夷以近 则 游者众险以远 则 至者少 而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 人之所罕至 焉故 非有志者不能至 也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我们看加点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 12处标点,有10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

( 3)找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例如:“具告 沛公 , 沛公 大惊。”“秦王坐章台见 相如 , 相如 奉璧奏 秦王 , 秦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 左右 , 左右 皆呼万岁。”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上面例中的“小小、大大”亦然)

( 4)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例如《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再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再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谋攻》中,“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是先总后分。

再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也。”这是先分后总。

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 6)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

( 7)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反复多次,《庄暴见孟子》也有大段反复。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以上这几种断句方法是分别说的,在具体断句时,常常要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2.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断句加标点后,还应该作些检查。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下面两条方法可供参考。

( 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例如《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也”了。错断之后,“也固先乎吾”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

又如,《察今》在“刻舟求剑”故事后有一句总结性的话,有人给断为: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把“以故”看作“因此”,还可以理解,但后面的“法为其国与此同”又该如何理解呢?

( 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师说》最后一段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如果断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意思也能通,但仔细推敲,就不够合理了。因为韩柳的古文运动,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六艺经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好六艺经传,是不值得韩愈这样褒奖的。更何况只有“六艺经传”才分科,才能称为“通习”,这里说的李蟠“通习”的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这些在当时是必读书目,所以才要“通习”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