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巴经是哪个族的典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东巴经是哪个族的典籍,第1张

  东巴经是纳西族的典籍,它是这个民族特有的原始宗教的经。纳西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他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云南,不过也有少数在西藏。纳西族有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他们的绘画、歌舞、雕塑也都非常著名。

 东巴经是纳西族的典籍,它是这个民族特有的原始宗教的经书,我国有很多图书馆都有收藏东巴经,比如云南省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等。

 纳西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民族,它是一种云南特有的民族,纳西族大多数人都居住在丽江市或云南内其他的县市,不过也有少部分人生活在西藏。

 纳西族是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民族,它有独特的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同时纳西族也是一个极具艺术天分的民族,他们的绘画、歌舞、雕塑都非常著名。

  东巴文是丽江地区纳西族的文字,属于象形表意文字类型,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字体。文字总数约1600个左右。

  表意方法主要是用一个字或几个字代表一句话,字句从左至右,自上而下。这种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11世纪以前,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由于东巴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化是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东巴文化是以纳西族古老的宗教——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教所用经书为主要记录方式而存在于纳西民众中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形成于唐宋时期,有近千年的历史。

  纳西族东巴教是一种从原始形态向文明形态过渡中的自然宗教,它笃信万物有灵。它是在纳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与后来传入丽江的藏族“苯”教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东巴教没有寺庙和宗教组织,却有丰富多彩的宗教仪式。纳西族的原始宗教文化,内涵比较丰富,包括整个纳西族古代历史文化情况。东巴文也称纳西象形文字,它脱胎于原始的图画文字。纳西语称“思究鲁究”,可直译为“木迹石迹”。它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也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也就是以画物像作为记载交流的工具。

  东巴文中的每一图像符号都有它约定俗成的线条和笔法,形成有固定所指的概念,并具备了表示某字、某词的符号。目前已各有1400个符号,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它至今仍在使用,故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象形文字书写的经书,主要用于东巴在作道场时朗诵之用。东巴经卷帙浩繁,留存至今的东巴经书和文献多达1500余种,共两万多册,其中属东巴经典的约有一千多部,将其分类,大致可分为:祭天、祭龙、祭神、祭祖、驱鬼、解禳消灾、祭风、占卜、道场规矩、零杂经等十大类。它广涉天文地理、宗教哲学、神话传说、民俗民风,被称为古代纳西族的“大百科全书”。在东巴经中,有著名的三大史诗:创世史诗《崇搬图》、战争史诗《黑白争战》、爱情史诗《鲁摆鲁饶》。

  现在可以见到的最古老的记事符号,是在形成于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上发现的刻在陶器上的记事符号。原始的陶文还不能用于记录成句的语言,只能算作文字的萌芽形态,最早成系统的文字是商代客在青铜器收那个的金文和可在龟甲兽骨收那个地用于占卜的甲骨文,东巴文字就有些类似此类文字。

  中国远古的造字法有四大类: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象形字临摹了对象的基本特征和轮廓,而略去了无关紧要的细节。文字在造字之初,它的形体和它所代表的词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历史的推移,字形和字意都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而今仍保留于纳西民族的东巴象形文字就是至今唯一流传下来并仍在纳西民族中普遍使用的象形文字,却更加生动、更加形象。

  传说纳西始祖丁巴什罗“手握金鹿送来的竹笔,沐浴着蓝鸟带来的灵感,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重美,合而为字”,这就是今天仍被广泛用于纳西族人生活中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它脱胎于原始的图画文字,纳西语称为“斯究鲁究”,意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目前已知的有1400个符号,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它简约、生动、粗犷、夸张,有些字初看就可以明白它所代表的大致意思。老东巴们用竹子削成的竹笔,沾着用松油和胶水制成的东巴墨,在一种用纳西特有的木质纤维制成的东巴纸上,用东巴象形文字写下洋洋几万卷的东巴经书,窄窄的长长的一页页装订成册,这种鞋在纸上的经书历经百年而不朽,墨迹不会退色,纸不会被虫蛀,因为这种造纸的纤维是有微毒的。

  纳西的老百姓讲纳西语,但不会写东巴文字,因为东巴文字只有东巴才有资格学,“东巴”是纳西族的“祭司”。东巴文字形态逼真,有的文字还涂上了颜色,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纳西的先民们用它记录了纳西人对宇宙的冥想,对人来起源的解释,对鬼神的敬畏以及纳西族的神话传说,淳朴而富有哲理,成为纳西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精神家园,是人类远古文明的灵魂写照。

  东巴文字在纳西语里自然数为“斯究鲁究”,意为“木石标记”或“见木画木,见石画石”,所以它是一种典型的象形文字。从上面的传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经脱胎于原始的图画文字,目前已知有1400个符号。国内外权威人士普遍认为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东巴文字似乎是一种最早期的印象画,夸张、大胆、简约、概括、气势生动,像一串流畅灵动的音符。纳西东巴们用竹子削成竹笔,用松烟加胶水墨在一种木质纤维上,书写下几万卷卷帙浩繁的东巴经书,有的象形文字还涂上了颜色,它们记录下纳西先民对宇宙人生的冥想,对天地人神鬼的探索,对万事万物的起源等纯朴而又不管哲理的解释。

  东巴们都用本地土产的一种木质纤维的“纸”来书写东巴经书,天长日久被岁月染成古铜色,窄窄的、长长的一页一页装订成册。满纸日月同川鸟兽鱼虫的述说。一种天之语,一种洪荒太古之美。

  随着纳西族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明末清初,丽江的一些东巴,创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东巴什罗后代弟子创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对东巴文的改造和发展。纳西族创造了两种古文字,而且至今还使用着这两种古文字,它不仅是解开人类文字产生之谜的宝贵史料,而且也是丰富、发展中国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的理想字体之一。东巴文被誉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在去东巴谷的路上,地接导游给我们简单介绍了情况。她说,当地纳西人管东巴谷叫“裸美落”,翻译成汉语就是“好大一个谷”的意思。大约有八、九公里长,最宽的地方有将近千米,最窄的10几米。它北依玉龙雪山,南邻丽江古城,是进入玉龙雪山景区的必经之地。东巴谷是一个象形文古国,东巴的古籍文献是用一千四百多个“世界唯一活着象形文字”东巴文单字写成的东巴经。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视为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2003年东巴古籍文献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丽江成为中国唯一拥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记忆遗产三项世界桂冠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东巴谷生态民俗村是在保护原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用一条“匠人街”贯穿6个民族院落的布局而建成的新旅游景区。街道两旁有纳西族、傈僳族、它留人、普米族、藏族、羌族六个少数民族山寨,住房是久远的、地道的、原摸原样的。因为民俗村里的房子、院落都是从原来的地方完整搬迁到此,特地保持了原汁原味。原房屋主人也随着搬迁过来,在这里继续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游客可以进入他们的房间,观看他们的日常生活。反正他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游客如果对某件事感兴趣,可以向他们提问,他们就会回答,虽然他们普通话说得不好,但还会热情地回答你的问题,向游客介绍本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当我们进入民俗村时,首先看到村口矗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有“东巴谷”三个字。围墙上有“东巴谷欢迎您”的字样,旁边墙上有我们不认识的字,也是6个,那就应该是东巴文的“东巴谷欢迎您”了。进村就是繁华的“匠人街”,迎面而来是竖立着的一只大大的草鞋,鞋上面有“天下无双”的字样,一看就是为迎合游客而特地制作的。匠人街上有许多店铺,向游客展示滇西北少数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有敲敲打打的银匠铺,有做豆腐的坊间,有现场雕刻的木雕摊位,摊主可以免费在生肖画的圆木盘刻上你需要的名字,中等大的圆木雕卖15块钱一个。街上还有传统的手工织布工艺。正在织布的是一个穿民族服装50岁左右的女人,当她看到我的相机对准她时,就马上转过头来,并且露出很专业的微笑。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后进入了三个少数民族的院落,第一家进去的叫“他留人家”。这个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女孩子的“睡式恋爱”,女孩子长大后,就会有一个单独的房间,在里面可以先后和7个小伙子同睡在一个被窝里,但不能有越轨的行为,最后从这7个人当中选一个结婚。在傈僳人那里,我们看到了“上刀山下火海”,就是为了义气,可以赤脚走在炭火上,可以用舌头舔烧红的犁头。还到一个普米族家庭参观,房子是木板做的,只有门没有窗,屋里黑咕隆咚,一股呛人的烟火味扑面而来。导游曾说,这里的人以胖为美、以黑为贵。看过了原汁原味的他们后,千万不要觉得惊诧,以为他们“以穷为美”,这只是我国少数民族曾经的真实生活而已。

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纳西话叫“司究鲁究”,意为“木迹石迹”,见木画木,见石画石。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东巴文被称之为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

2005年,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开始进行东巴文国际标准化工作,系统整理东巴文的书写、语音和语义等。但在同年贵州省第二次乡村旅游论坛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小军提出由于过度商业开发,东巴文正面临灭绝境地。

东巴古文化遗产

东巴文字

在丽江,几乎每个景点都离不开东巴老师的东巴文。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外,其余22个少数民族讲26种语言,14个民族使用22种文字。纳西族东巴老师的东巴文被称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由1400多个东巴文字写成的东巴经目前有2万册。

自古以来,纳西族的东巴经是世界上唯一一部用几千个象形文字记录一个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典籍。东巴语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意思是木头和石头上的痕迹,这表明这种语言很早就产生了(具体年代不详),在人类语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东巴纳西的意思是祭司,传下来的世代相传或从师傅到徒弟。他们是宗教活动的组织者和主持者,又因掌握东巴语,会写经、念经、舞蹈、绘画、雕刻,通晓天文、地理、历法,成为纳西古文化的重要传承者。

象形古国

东巴古文献是用1400多个字符的东巴文字写成的东巴经,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象形文字。目前有两万余册,收藏于丽江、昆明、北京、南京、台湾省、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东巴古籍文献几乎涵盖了历史、哲学、社会学、宗教、语言文学、音乐、艺术、舞蹈等所有传统学科。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

世界记忆

2003年8月30日,波兰格但斯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中国雪山下的东巴谷之国丽江的东巴古籍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丽江成为中国唯一拥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记忆遗产三项世界称号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东巴谷出现在地平线上:曾经隐藏的东巴谷由此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一页。东巴谷,玉龙雪山以北,丽江古城以南。出入条件极其优越,是目前进入玉龙雪山景区的必经之地。

东巴谷位置:

位于云南玉龙雪山脚下,距离丽江15公里,是一个自然生态大峡谷,是古代造山运动中撕裂的断裂山谷。

长度:

这个山谷有90公里长,它的悬崖令人惊叹,它的洞穴就像一个梦。除此之外,还夹杂着各种钟乳石、枯藤、奇树、奇石、珍禽、鸣禽、瀑布。被当地人发现后,称为东巴谷。纳西叫裸美瀑布,中文意思是好大的山谷。

走进东巴谷

你看到的是一个略宽的东坝广场,后面是一条狭窄的工匠街。

广场上载歌载舞,衣裙花斑。

兴高采烈的各族少男少女热情载歌载舞,欢迎每一位来到东巴谷的游客,让这个原本安静的山谷变成了一个华丽的欢乐谷。

东坝谷的主要街道是工匠街。

这里是原始商贸的聚集地。街道两旁是一些少数民族的院落,充满民族特色的店铺。各种珠宝、皮毛、药材琳琅满目。东巴经院优雅端庄的东巴老师聚精会神地读书写字,而那面墙上的东巴象形文字,就像现代的抽象作品一样具有装饰性。

地理:

东巴谷出现在地平线上:

曾经深藏不露的东巴谷,就这样向世人翻开了神秘的一页。东巴谷,玉龙雪山以北,丽江古城以南。出入条件极其优越,是目前进入玉龙雪山景区的必经之地。

灵魂浴:

有万物之灵,有木石之情。东巴谷融谷、峡、洞、石、树、水之灵,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缩影,也是灵魂沐浴的天然浴场。

以上仅供参考。

东巴经是哪个族的典籍

  东巴经是纳西族的典籍,它是这个民族特有的原始宗教的经。纳西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他们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云南,不过也有少数在西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