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冬瓜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水冬瓜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中医大辞典》·水冬瓜 21 水冬瓜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25 化学成分 26 水冬瓜的药理作用 3 山茱萸科植物角叶鞘柄木或齿叶鞘柄木的根、叶、花·《中医大辞典》·水冬瓜 31 水冬瓜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4 茜草科植物鸡仔木的全株·《中华本草》·水冬瓜 41 拼音名 42 水冬瓜的别名 43 来源 44 原形态 45 生境分布 46 化学成份 47 性味 48 功能主治 49 水冬瓜的用法用量 410 摘录 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水冬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水冬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水冬瓜 1 拼音

shuǐ dōng guā

2 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中医大辞典》·水冬瓜

水冬瓜为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中国药用植物志》记载的丁香蓼之别名[1]。

21 水冬瓜的别名

水丁香、水冬瓜、丁子蓼、田蓼草[2]。

22 来源及产地

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的全草[2]。分布长江以南各地[2]。

23 性味

苦、辛,凉[2]。

24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2]。

1治石淋,白带,传染性肝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膀胱炎[2]。煎服:15~30g[2]。

2治目翳,煎水洗;痈疽,疔疮,蛇、虫咬伤,鲜品捣烂敷[2]。

25 化学成分

全草含没食子酸、诃子次酸三乙酯(Triethyl chebulate)[2]。

26 药理作用

丁香蓼可抑制痢疾杆菌等细菌[2]。

3 山茱萸科植物角叶鞘柄木或齿叶鞘柄木的根、叶、花·《中医大辞典》·水冬瓜

水冬瓜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云南中草药》记载的大接骨丹之别名[1]。

31 水冬瓜的别名

水冬瓜[3]。

32 来源及产地

山茱萸科植物角叶鞘柄木Torricellia angulataOliv或齿叶鞘柄木Torricellia angulata Olivvar.intermedia(Harms)Hu的根、叶、花[3]。分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3]。

33 性味

苦、辛,平[3]。

34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行瘀[3]。治风湿关节痛,血瘀经闭,产后腰痛,慢性肠炎,腹泻[3]。煎服:9~15g[3]。捣敷治骨折,跌打损伤。 [3]

4 茜草科植物鸡仔木的全株·《中华本草》·水冬瓜 41 拼音名

Shuǐ Dōnɡ Guā

42 水冬瓜的别名

蟆木、梨仔

43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鸡仔木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na racemosa(Sieb Et Zucc) Miq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鲜用。

44 原形态

鸡仔木,半常绿或落叶乔木,高614m。树皮厚,灰黑色,粗糙,具纵横短裂纹;小枝无毛。叶对生;叶柄长23cm;托叶2裂,裂片圆形,早落;叶片纸质,卵形或宽卵形,长915cm,宽459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到浅心形,上面无毛而有光泽,下面有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球形,总状花序式顶生,盛开时直径223cm;总花梗长253cm,光滑;花5数,被毛,长89mm,直径约2mm,淡**。蒴果楔形,长45mm,直径15mm,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45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600m的山坡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46 化学成份

树皮及木质部含β谷甾醇(βsitooierol),去甲丁香色原酮(noreugenin),东茛菪素(scopoletin)及东茛菪甙(scopolin);树皮还含苯甲酸(benzoic acid)。

47 性味

苦;凉

48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胃肠炎;痢疾;风火牙痛;痈疽肿毒;湿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49 水冬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410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接骨木 21 拼音名 22 接骨木的别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归经 26 功能主治 27 接骨木的用法用量 28 备注 29 摘录 3 《中华本草》:接骨木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英文名 34 接骨木的别名 35 来源 36 原形态 37 生境分布 38 栽培 39 性状 310 化学成份 311 接骨木的药理作用 312 鉴别 313 性味 314 归经 315 功能主治 316 接骨木的用法用量 317 注意 318 附方 319 各家论述 32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接骨木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接骨木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接骨木 1 拼音

jiē gǔ mù

2 《全国中草药汇编》:接骨木

21 拼音名

Jiē Gǔ Mù

22 接骨木的别名

公道老、扦扦活、马尿骚、大接骨丹[陜西]

23 来源

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24 性味

甘、苦,平。

25 归经

归肝经。

26 功能主治

接骨续筋,活血止痛,祛风利湿。用于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外用治创伤出血。

27 接骨木的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

28 备注

(1)同属植物下列2种在不同地区同等入药:毛接骨木Sambucus buergeriana Blume;无梗接骨木Sambucus sieboldiana Blume ex Graebn。

(2)对风湿痹痛、关节不利之症,可配合老鹤草、防风、桑枝、红花等,亦可单位煎汤乘热熏洗患处。治跌打损伤、瘀阻疼痛等症,可配合透骨草、当归、川芎、赤芍等药同用。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可配合玉米须、车前子等同用。

29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中华本草》:接骨木

31 出处

出自《唐本草》

32 拼音名

Jiē Gǔ Mù

33 英文名

Williams Elder Twig

34 接骨木的别名

木蒴藋、续骨木、扦扦活、七叶黄荆、放棍行、珊瑚配、铁骨散、接骨丹、七叶金、透骨草、接骨风、马尿骚、臭芥棵、暖、骨树、自草柴、接骨草、青杆错、白马桑、大接骨丹、大婆参、插地活、公道老、舒筋树、根花木、木本接骨丹、九节风、

35 来源

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毛接骨木及西洋接骨木的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Sanmbucus williamsii Hance var miquelii (Nakai)YCTang[Sbuergeriana Blvar miquelii Nakai]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切段晒干。

36 原形态

1接骨木 薄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m。老枝有皮孔,贿民淡黄棕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23对,有时仅1对或多达5对,托叶狭带形或退化成带蓝色的突起;侧生小叶片卵圆形、狭椭圆形至倒长圆状披针形,长515cm,宽127cm,先端尖,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形或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数枚腺齿,最下一对小叶有时具长05cm的柄,顶生小叶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具长约2cm的柄,揉碎后有臭气。花与叶同出,圆锥聚伞花序顶生,长511cm,宽414cm;具总花梗,花序分枝多成直角开展;花小而密;萼筒杯状,长约1mm,萼齿三角状披针形,稍短于萼筒;花垸蕾时带粉红色,开后白色或淡**,花冠辐状,裂片5,长约2mm;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花药**;子房3室,花柱短,柱头3裂。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35mm,黑紫色或红色;分核23颗,卵形至椭圆形,长2535mm,略有皱纹。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毛接骨木 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片23对,小叶片主脉及侧的基部被明显的长硬毛,小叶柄、叶轴及幼枝被**长硬毛;花序轴除被短柔毛外还夹杂着长硬毛。

3西洋接骨木 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枝具明显凸起的圆形皮孔;髓部发达,白色。奇数羽状复叶13对,通常2对。果实亮黑色。

3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分于林下、灌丛或平原路旁。

2生于海拔10001400m的松林和桦木林中山坡巖缝、林缘等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陜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2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

3我国山东、江苏、上海等地民间和庭园引种栽培。原产欧洲。

38 栽培

生物学特性 适应性较强,对气候要求不严;喜向阳,但又是有梢耐荫蔽。以肥沃 、疏松的土壤培为好。

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采用育苗移栽法。有2月发芽前,选取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2025cm长的插条,每个留有3个小上芽节,最上和最下面的芽节要距剪口115cm。然后在整好的地上,开3m宽的畦,按行距26cm开横沟,深1620cm,每沟放插条1520根,插条的量上一个芽节要露出地面,然后覆土半沟,压紧,再盖细土与畦而齐平。移栽在当年冬季落叶后或明年春季发芽前进行。按行株距各1318m开穴,深2125cm,每穴移苗1株,填土压紧,再盖土使稍高于地面。

田间管理 苗高1317cm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追肥;6月进行第2次。肥料以人畜类水为主,移栽后23年,每年春季和夏季各中耕除草1次。

39 性状

性状鉴别 接骨木 茎枝圆柱形,长短不等,直径512mm。表面绿褐色,有纵条纹及棕黑色点状突起的皮孔,有的皮也呈纵长椭圆形,长约1cm。皮部剥离后呈浅绿色至浅黄桂冠色。体轻,质硬。加工后的药材为斜向横切片,呈长椭圆形,厚约3mm,切面皮部褐色,木部浅黄白色至浅黄褐色,有环状年轮和细密放射状的白色纹理。髓部疏松,海绵状。体轻。气无,味微苦。

以片完整、黄白色、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有呈螺状或网状加厚的细胞群,内侧有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有时可见石细胞。韧皮部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质,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宽广。髓细胞有时显的单纹孔。本品皮层、韧皮部及髓部的薄壁细胞含细小的草酸钙砂晶。

310 化学成份

西洋接骨木含接骨木花色素甙(sambicyanin)[1],花色素葡萄糖甙(cyanidol glucoside)[2],还含氢基酸(iridoid glucoside),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4]

311 药理作用

接骨木煎剂灌胃20g(生药)/kg,对小鼠(热板法)有镇痛作用,作用强度次于吗啡,优于安乃近,服药后的小鼠呈安静状态。同属植物无梗接骨木Sambucus sieboldiana的水或醇提取物对小鼠注射有利尿作用,此作用并非由其中所含的无机盐引起;利尿同时常导致小鼠下泻。

312 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5g,加水50ml,室温浸泡过夜后,滤过,滤液在60℃水浴中加热10min,趁热滤过,取滤液5ml于小试管中,密塞,强列振摇,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泡沫,持续10min以上。(检查皂甙)

313 性味

味甘;苦;性平

314 归经

归肝经

315 功能主治

祛风利湿;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痛风;大骨节病;急慢性肾炎;风疹;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外伤出血

316 接骨木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或研末撒。

317 注意

孕妇忌服。《品汇精要》:多服令人吐。

318 附方

①治打损接骨: 接骨木半两,好乳香半钱,赤芍药、川当归、川芎、自然铜各一两。上为未,用黄蜡四两溶入前药末,搅匀,候温软,众手丸如大龙眼。如打伤筋骨及闪抐疼痛不堪忍者,用药一丸,好旧无灰酒一盏浸药,候药渍失开,承热呷之,痛绝便止。(《续本事方》)②治肾炎水肿: 接骨木三至五钱,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③治创伤出血:接骨木研粉,外敷。 (《上海常用中草药》)④治漆疮: 接骨木茎叶四两,煎汤待凉洗患处。(《山西中草药》)

319 各家论述

《本草新编》:接骨木,入骨节,专续筋接骨,折伤酒吞,风痒汤浴。独用之以接续骨节固奇,然用之生血活血药中,其接骨尤奇,但宜生用为佳。至干木用之,其力减半,炒用又减半也。

320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接骨木的方剂 行瘀煎

:xíngyūjiān《产科发蒙》卷三:组成:接骨木、红花、当归、芍药、桂枝、山楂子、栀仁、川芎、

五仙丸

生用),黑豆1升(汤浸,去皮),白桑柴灰2升,接骨木灰1升。主治:伤折筋骨。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

顺血散

1钱,大黄1钱,沉香1钱,茯苓1钱,甘草3分,接骨木5钱。主治:一切金疮扑损及产后血晕。用法用量:

三七伤药片

05g、骨碎补4922g、红花1575g、接骨木7875g、赤芍875g。具有舒筋活血,散

独神散

科选粹》卷三:方名:独神散组成:章漆树皮(一名接骨木,一名继骨肉,一名野黄杨)。主治:肺痈。用法用

更多用到中药接骨木的方剂

用到中药接骨木的中成药 三七伤药片

05g、骨碎补4922g、红花1575g、接骨木7875g、赤芍875g。具有舒筋活血,散

三七伤药颗粒

5g、骨碎补14766g、红花4725g、接骨木23625g、赤芍2625g制法:以上八味

三七伤药胶囊

05g、骨碎补4922g、红花1575g、接骨木7875g、赤芍875g制法:以上八味,冰

接骨丸

要》引《本事》:方名:接骨丸别名:接骨丹组成:接骨木半两(即蒴藋也),乳香半两,赤芍药1两,当归1

肿节风

:九节茶、九节风、接骨莲。接骨金粟兰、肿节风、接骨木、九节茶、山鸡茶。来源:肿节风为金栗兰科植物草

更多用到中药接骨木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接骨木 《证类本草》:[卷第十四]接骨木

接骨木味甘、苦,平,无毒。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龋齿,可作浴汤。唐本

《医心方》:[卷第十八]治折破骨伤筋方第二十一

,以水二升,酒二升,煮取一升六合,二服。又方∶接骨木者,煮服依苏方木法。(今按∶接骨木水煮洗之,又

《普济方》:[卷三百十折伤门]续筋(附论)

。又有近水生似红蓝。治折伤、续筋骨、除风痒。用接骨木煎汤浴之。(接骨木高三丈许。花叶都似蒲英水芹辈

《本草新编》:[卷之四(征集)]接骨木

接骨木,味苦、辛,气平,有小毒,入骨节,专续筋接骨,易起死回生。折伤吞酒,风痒汤浴。只用之以接续骨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接骨木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麻皮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麻皮的用法用量 27 附方 28 麻皮的临床应用 2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麻皮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麻皮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麻皮 1 拼音

má pí

2 《辞典》:麻皮

21 出处

《纲目》

22 拼音名

Má Pí

23 来源

为桑科植物大麻茎皮部的纤维。

24 性味

《本草汇言》:"入手阳明、足太阴经。"

25 功能主治

去瘀,利水。治跌扑损伤,热淋胀痛。

①《唐本草》:"沤麻汁(浸泡大麻秆的水),止消渴,治瘀血。"

②《纲目》:"破血,通小便。"

26 麻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27 附方

①治跌扑折伤疼痛:黄麻(皮)烧灰,头发灰各一两,乳香五钱,为末,每服三钱,温酒下。(《王仲勉经验方》接骨方)

②治热淋,小腹胀满急痛:麻皮一两,甘草三分(炙微赤)。上药细锉,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去滓。食前分为三服。(《圣惠方》)

28 麻皮的临床应用

治疗破伤风:取大麻皮4两烧存性,研细末,分4份,加入适量的黄酒或白酒,每次开水送服1份,盖被使出汗,每日2~3次。治疗10例,9例痊愈。一般服药后1~2天内见效。

29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麻皮的方剂 一拈膏

枝上将石榴开1小孔,倾水银于中,却将原皮封之,以麻皮缠定,用牛粪泥封了,候经霜摘下倾出,以猪胆皮裹。

捻须膏

酸石榴未结成时,就枝上开一窍,置水银于中,却将原皮封之,以麻皮缠定,用牛粪泥封了,候经霜摘下,倾出。

接骨九炼丹

于地上去火毒,研末,1两,加五加皮末、男子发灰、麻皮灰各5钱,和匀。功能主治:手足骨折。用法用量:接

敷贴接骨丹

1片捣汁,入米醋少许,白面糊调药,摊纸上,贴伤处,以帛缚之夹定,麻皮缠之。摘录:《古今医统》卷七十九

开明饼子

每服1饼,用猪肝2两,竹刀子批开,置药在肝内,用麻皮扎定,米泔水半碗煮熟,先食肝,次用原煮药汤食后送

更多用到中药麻皮的方剂

用到中药麻皮的中成药 木瓜丸

瓜先切下蒂盖,去心瓤,入2药末安内,用瓜蒂盖之,麻皮缠定,用面固济,慢火烧面熟为度,去面用瓜肉极烂研

更多用到中药麻皮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麻皮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劳气第六

者二斤,汤渫去淡血,去了头、肠、肚,入诸药在内;麻皮缚定,纸裹数重再扎,盐泥纸筋固济,约浓六、七寸许

《普济方》:[卷三百九折伤门]接骨手法

一处为细末。用黄米面糨。摊在四下数日治骨折伤方。麻皮糯米黑豆栗子(无栗壳亦得)上等分烧灰为末。酒调服

《疡医大全》:[卷三十六跌打部]跌打损伤门主方

损伤。(《怀德堂笔记》)九世还魂草鹿衔草落得打草麻皮头(上部此味加倍)土鳖(各等分)下部加苎根内伤加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五]眼疳第四

诸药同研为散。每服一字。半羊子肝一具劈破掺末,用麻皮线缠,米泔煮熟,先熏眼后与吃。如未能吃食,研汁灌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九]治小儿耳诸方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中医大辞典》·五灵脂 61 五灵脂的别名 62 来源及产地 63 性味归经 64 功能主治 65 使用注意 66 化学成分 67 五灵脂的药理作用 7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灵脂 71 拼音名 72 五灵脂的别名 73 来源 74 原形态 75 炮制 76 性味 77 功能主治 78 五灵脂的用法用量 79 注意 710 摘录 8 《中华本草》·五灵脂 81 出处 82 拼音名 83 英文名 84 五灵脂的别名 85 来源 86 原形态 87 生境分布 88 栽培 89 性状 810 化学成份 811 五灵脂的药理作用 812 炮制 813 性味 814 归经 815 功能主治 816 五灵脂的用法用量 817 注意 818 附方 819 各家论述 820 摘录 9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五灵脂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五灵脂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五灵脂 1 拼音

wǔ líng zhī

2 英文参考

trogopterus dung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excrementum pteropi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aeces trogopteror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aeces Togopteri ( 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lying squirrel’s dropping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五灵脂为中药名,出自《开宝重定本草》[1]。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的干燥粪便[2]。

4 拉丁名

Faeces Togopteri ( 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flying squirrel's droppings (《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中医大辞典》·五灵脂 61 五灵脂的别名

灵脂、寒雀粪[1]。

62 来源及产地

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的干燥粪便。主产河北、山西。[1]

63 性味归经

苦、辛,温。入肝经。[1]

64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止痛[1]。

1治经闭,痛经,产后瘀血作痛,脘腹胸胁血滞疼痛,冠心病心绞痛,关节肿痛,肠风下血,崩漏。煎服:45~9g,包煎,止血炒用。[1]

2治跌打损伤,虫、蛇咬伤。内服并研粉油调敷。[1]

65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恶人参。[1]

66 化学成分

本品含五灵脂酸(Wulinzhic acid)、5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尿嘧啶、尿囊素、苯甲酸、邻苯二酚等十余种成分。还含半胱氨酸等氨基酸。[1]

67 药理作用

对动物的实验性结核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动物实验,还能缓解平滑肌痉挛。水浸剂在试管内对伤寒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抑菌作用,高浓度对常见致病皮肤真菌也有某些抑制。五灵脂可增加冠脉流量,还可保护胃黏膜、保护缺氧损伤组织。[1]

7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灵脂 71 拼音名

Wǔ Línɡ Zhī

72 五灵脂的别名

灵脂、糖灵脂、灵脂米、灵脂块

73 来源

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或飞鼠科动物小飞鼠Pteromys volans L的干燥粪便。全年可收采。将砂石、泥土等杂质除净。

74 原形态

药材分为灵脂米(散灵脂)及灵脂块(糖灵脂)

灵脂米(散灵脂):长椭圆形颗粒,两端钝圆,长05~12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粗糙,棕褐色或黑褐色,显麻点,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黄绿色或黑棕色。气微弱,味苦咸。

灵脂块:为鼯鼠尿和粪粒凝结而成的不规则团块,黑棕色、黄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的有油润性光泽,粪粒呈长椭圆形,表面常裂碎,显纤维性,体轻,质较硬,但易碎。断面不平坦,可模糊看出粪粒的形状,有的间有黄棕色松香样物质。有腥臭气,味苦。以块状、黑褐色、有光泽、显油润、无杂质者佳。

75 炮制

醋灵脂:将净五灵脂放锅内微炒,喷洒米醋,再炒至微干,表面稍有光泽时取出,晾干即可。如系灵脂块须砍成小块(每10斤用醋15斤)。

76 性味

甘,温。

77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78 五灵脂的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研粉酒调敷。

79 注意

不宜与人参同用。

710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8 《中华本草》·五灵脂 81 出处

出自《开宝本草》

82 拼音名

Wǔ Línɡ Zhī

83 英文名

Trogopterus Dung, dung of Complextoothed Flying Squirrel

84 五灵脂的别名

药本、寒号虫粪、寒雀粪

85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之干燥粪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但在春、秋季为多,春季采者品质较佳,采得后,拣净砂石、泥土等杂质,晒干。按春形状的不同常分为“灵脂块”及“灵脂米”。

86 原形态

复齿鼯鼠,形如松鼠,但较松鼠略大,为中等的一种鼯鼠。体长2030cm,体生250400g。头宽、吻较短。眼圆而大,耳壳显著,耳基部前后方生有黑色细长的簇毛。前后肢间有皮膜相连。尾呈扁平状,略短于体长,尾毛长而蓬松。全身背毛为灰黄褐色,毛基部黑灰色,上部**,尖端黑褐色。颜脸部较淡,为灰色,耳同身色。腹部毛色较浅。毛基灰白色,毛尖黄棕色。皮膜上下一与背腹面色相同,唯侧缘呈鲜橙**。四足色较深,为棕**。尾为灰**,尾尖有黑褐色长毛。

8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本种炮国特有。

资源分布:已知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四川、云南、西藏等。

88 栽培

生活习性,生活于长有松柏树的高山巖石陡壁的石洞或石缝中窝形如鸟巢,内铺以树枝、杂草等。白天于窝中睡觉,清晨或夜间外出活动,善攀爬,能滑翔。以松柏树叶为食,尤喜食柏树籽。每年繁殖12次,每次24仔幼仔初生时无毛,但皮膜及为明显。

养殖技术,鼯鼠的人工饲养有箱养、笼养和洞养3种方法。饲喂柏树叶、嫩皮、嫩枝和一些昆虫类等。冬季注意保肯,夏季防热,并及时供给干净冷水。尽量为它创造活动条件,以增加排粪量。防止猫、鼠鼬及各种食肉猛禽等天敌的伤害。

89 性状

性状鉴别(1)灵脂块,又名糖灵脂。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油9润性光泽,粘附的颗粒呈长椭圆形,表面常裂碎,显纤维性。质硬,断面黄棕色或棕褐色,不平坦,有的可见了颗粒,间或有黄棕色树脂状物质。气腥臭。

(2)灵脂米,又名散灵脂,为长椭圆形颗粒,长515mm,直径36mm。表面黑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较平滑或微粗糙,常可见淡**的纤维残痕,有的略具光泽。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黄绿色中黄褐色,不平坦,纤维性。气微。

810 化学成份

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含焦性儿茶酚(pyrocatechol),苯甲酸(benzoic acid),3蒈烯9,10二羧酸(3caren9,10dicarboxylic acid),尿嘧淀(urcil),五灵脂酸(wulingzhic acid)间羟基苯甲酸(mhydroxybenzo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次黄嘌呤(hypoxanthing),尿囊素(allantoin),L酷氨酸(Ltyrosine),3O顺对香豆酰委陵菜酸(3Ocispcoumaroyltormentic acid),3O反对香豆酰委陵菜酸(3Otranspcoumaroyltormentic acid),坡模醇酸(pomolic acid),2α羟基熊黑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高加蓝花楹三萜酸(jacoumaric acid),3O反对香豆酰马期里酸(3Otranspcoumaroylmaslin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野雅椿酸(euscaphic acid),马斯里酸(masolinic acid);还含三对节萜酸(serratagenic acid),五灵脂三萜酸(goreishic acid)Ⅰ、Ⅱ、Ⅲ,5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5methoxy7hydroxycoumarin)。

811 五灵脂的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五灵脂20mg/kg股动脉注入使麻醉狗股动脉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五灵脂水提液200ug/ml可显著降低大鼠乳鼠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耗氧量。

2抗凝作用:五灵脂水提液20g/ml有增强体外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3对子宫的作用:五灵脂水煎剂20×10(-2)g/ml或40×10(-2)g/ml对离体家兔子宫呈短时间张力提高,几分钟后恢复正常,部分出现后抑制现象,而对频率、幅度影响小。体外试验证明,五灵脂对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临床上也曾用于心绞痛。

4抗结核作用:五灵脂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所用复方为连翘、五灵脂各2g;或连翘、五灵脂、地骨皮、紫草根各2g。上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也均有一定疗效。

812 炮制

1净制:拣净杂质,筛去灰屑(灵脂米)。

2碎制:灵脂块需打碎。

3醋制:取净五灵脂,置锅内,文火微炒,随即喷淋米醋,再炒至微干、有光泽为度,取出晾干。

4酒制:制法同上,惟用黄酒喷淋。

813 性味

味苦;甘;性温

814 归经

肝;脾经

815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崩漏下血;小儿疳积;蛇蝎蜈蚣咬伤

816 五灵脂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817 注意

孕妇慎服。

818 附方

1紫金丸(《产乳集验方》),用治产后恶露不尽,腰痛,少腹如刺,时作寒热,头痛不思饮食。2治经血不止方(《经效方》),用治妇人经血不止。34灵脂散(《永类钤方》),用治丈夫脾积气痛,妇人血崩诸痛。5治卒暴心痛方(《鸡峰普济方》),用治卒暴心痛,不可忍者。6治冷麻方(《本草衍义》),用治冷气血闭,手足身体疼痛,冷麻。7治肠风下血方(《永类钤方》),用治肠风下血。8治吐血方(《本草纲目》)。9治虫心痛方(《阎氏小儿方论》),用治虫心痛欲绝。10治骨折肿痛方(《乾坤生意秘韫》)。11接骨丹(《儒门事亲》),用治损伤、接骨。12治疮癞方(《摘元方》)。13治毒虫伤方(《金匮钩玄》),治蜈蚣蛇蝎毒虫伤。14皱肺丸(《圣济总录》),用治肺胀。15退翳方(《明目经验方》),用治目生浮翳。16治重舌方(《经验良方》),用治重舌,喉痹。

819 各家论述

1《开宝本草》: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

2《本草图经》:治伤冷积聚及小儿女子方中多用之。

3《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

4《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

5《本草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及痰涎挟血成窠,血贯瞳子,血凝齿痛,重舌,小儿惊风,五癎,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

6《本草述》:主损伤接骨。

7《现代实用中药》:涂敷疮疥。

8《本草衍义》:五灵脂行经血有功,不能生血。尝有人病眼中翳,往来不定,如此乃是血所病也。盖心生血,肝藏血,肝受血则能视,目病不治血为背理。

9《本草纲目》: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肝主血,故此药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诸痛。止惊癎,除疟痢,消积化痰,疗疳杀虫,治血痹、血眼诸症,皆属肝经也。失笑散不独治妇人心痛血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胁肋少腹痛疝气,并胎前产后血气作痛及血崩经溢,俱能奏功。又按李仲南云,五灵脂治崩中,非止治血之药,乃去风之剂。冲任经虚,被风伤袭营血,以致崩中暴下,与荆芥、防风治崩义同。方悟古人识见深奥如此,此亦一说,恒未及肝血虚滞,亦自生风之意。

10《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11《药品化义》:五灵脂,苦寒泄火,生用行血而不推荡,非若大黄之力迅而不守。以此通利血脉,使浊阴有归下之功,治头风、噎膈、痰癎、癫疾,诸毒热痈,女人经闭,小腹刺痛,产后恶露,大有功效。炒用以理诸失血证,令血自归经而不妄行,能治崩中胎漏及肠红血痢,奏绩独胜。

820 摘录

《中华本草》

9

其特色是利用小夹板固定、纸夹板固定、小夹板固定过程中加以小压垫,比较合理的解决了固定与活动这对矛盾,又称为动静结合,使固定不妨碍肢体一定限度的活动,又有利于固定,依伤者创面骨骼形状、肿胀情况剪成的小压垫,例如髌骨骨折剪成抱膝型、外踝骨折剪成葫芦马蹄形等等,使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好,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

目前,楼自庄“祖传张氏正骨”门诊部从昌平区八街和平家园搬至昌平南邵四合新村成立北京张氏名山堂中医门诊部,为本地区和许多外省市的患者服务。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展,虽然被载入《当代中国骨伤人才》、《中国医药荟萃丛书·疑难杂症求医指南》、《科学中国人丛书·中国专家人才库》一书,被誉为“起死回生”、“正骨真传”、“功同良相”、“京畿正骨一名门,传世绝技献人民”,被医好的韩国受伤自行车赛手称赞为“中国的正骨好的真快”,但面临诸多的困难。张氏祖传秘方“接骨丹”在治疗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还申请制作成剂;由于现在许多年轻人不了解中医,其又坚持“花钱少、痛苦小、见效好、少受罪”为宗旨,不分贫富与贵溅、一视同仁就诊,且其主要面向农村无医疗保险和低收入者,还没列入医疗保障定点单位等原因,而艰难生存和维持。为不使我国的医学瑰宝之一——北京楼自庄“祖传张氏正骨”医术失传,而发扬光大,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现在必须施行保护措施。

济南张氏正骨---第四代传人张霖

大凡中医门诊,都喜欢打祖传的招牌。但真正的祖传中医又是何其少。在省城泺源大街饮虎池附近的一条小巷中,有一个门面并不起眼的骨科诊所——市中区医院分院中医骨科。诊所只有一名大夫,没打过广告,可每天到此就诊的患者却络绎不绝,有平头百姓,也有社会名流。个中原因很简单,这是一家传承四世的百年老字号——“张氏正骨”。

“小伙儿也没我手劲大”

“我家医院自解放前就设在济南市劝业场对面。医院是五间大门头房,后面是家人住的四合院。当年医院的位置现在已划入趵突泉公园。我之所以选在公园西侧重开这个正骨诊所,就是想重振祖辈当年的事业。”“张氏正骨”的第四代传人张霖对记者说起她骨科诊所的选址初衷。她所说的自家医院就是当年在老济南赫赫有名的“张杨文慈健民正骨医院”,创始人张杨文慈是她的曾祖母,张杨文慈的医术由娘家带来,始自何代已不可考。

作为一种中医治疗方法,正骨在临床上适用于对颈椎病、腰椎病及跌打损伤的治疗。“张氏正骨”是利用自成体系的“隔皮复位术”结合人工牵引、辅以推拿、按摩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施治。记者在张霖的诊所看到,在对每位患者进行施治时,她既要在精力上百倍集中,又要在体力上运气十足。一番治疗下来,患者和治疗者头上都汗气腾腾。

“正骨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因为干得时间长了,年轻小伙子一般都没有我的手劲大。同时也因为我能吃苦,家里才打破‘传子不传女’的传统,破例将家传正骨技艺传授给我。”张霖边说边向记者展示她因职业磨炼而变得厚实且结茧的手掌。

记者了解到,目前来她门诊就医的要么是老患者推荐来的,要么是慕名找来的。不少人竟还是二三十年前经她父亲或祖父所治好的患者推荐来的。老字号的影响力在此可见一斑。1998年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来济南时,一度与人谈起老济南颇有名气的“张氏正骨”,当得知张杨文慈的曾孙女张霖继承了祖业后,便立刻请她先后4次为自己治疗颈椎痛,治后效果很好,欧阳中石先生即兴书赠“正我疾患”横幅给张霖,鼓励她将祖业发扬光大。

韩复榘送来致谢匾

在张霖家里,至今珍藏着一木一铜两块70年前的牌匾。它们分别是解放前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和他的弟弟韩复铭所赠送。

据张霖父亲张练讲,当年韩复榘的儿子不慎在楼上摔下来,大腿摔得一动也不能动,疼痛不止。当时求遍了各大医院的中西名医,回答不是没救了,就是要终身残疾,最后求助到他祖母张杨文慈的门下,经诊断为股骨粉碎性骨折,髋半脱位加外伤。张杨文慈靠祖传的中医正骨隔皮复位术给他复位后,同时辅以夹板和皮外牵引固定手法治疗,再加上家传的“接骨丹”,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他开始恢复活动,后来双腿未留下任何后遗症。为感谢救子之恩,韩复榘请著名书法家墨仙王纳亲自题写“学富折肱”大匾。韩复榘的弟弟韩复铭则向张杨文慈赠送了铜匾,上面用银雕铸了曾祖母的头像。

给达官显贵施治只是张杨文慈行医生涯中的一段插曲,在她眼里,不分贵贱,救死扶伤是永远的天职。解放前,那些为生计要干繁重的体力活的贫民,常有跌打、闪挫、扭戾、坠堕等伤情发生。他们前来就诊时,张杨文慈和儿子张永泰总是边检查病情,边询问是否吃饭。患者往往在这里既能解决病痛,又能吃饱肚皮。“那时张家在济南口碑好着呢,给穷人看病不但不收费,还免费管饭。”回民小区的老街坊米大妈回忆道。

学艺不易传艺更难

回首“张氏正骨”的传承史,可谓历尽坎坷。

1956年,齐鲁医院邀请张杨文慈和张永泰组建中医正骨科。张杨文慈当时为该医院的五大名医之一,医术精湛的张永泰也经常被济南各大医院请去会诊治病,家传正骨医术由家庭医院一跃进入大医院的门诊。但好景不长,“文革”开始后,张永泰被冠以反动技术权威,蹲牛棚挨批斗。儿子张练则被下放到济阳农村的一家小医院工作,一呆就是十几年。农村跌、打、损、伤等骨伤科病人很多,张练默默为患者进行施治,非但没有荒废掉祖传正骨术,反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正骨手法。

“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就开始随祖父和父亲学习推拿、针灸及正骨手法,十多年后,才敢独立为患者施治。”张霖说。她提到,经验和技巧是学习正骨必过的两道关。前者需要时间积累,后者则需要反复揣摩才能掌握,没有十几年的工夫,根本达不到“一把就断出症结”。

谈及这门家学的传承,她说,现在还没有计划。倒不是因为怕家学外传,主要是担心找不到耐心学艺的徒弟而使医术“变样走形”,一旦那样,必将遗患无穷。现在社会上有形形色色打着祖传招牌的“中医世家”在给人正骨、按摩、推销神药,既坑人钱财,又误人病情。以颈腰椎病的治疗为例,患者因为痛不可忍,往往误信广告而忘了最基本常识。那些鼓吹只要服一种神药、贴一种什么神膏、枕一种什么神枕就能“立马病除”的所谓神医充其量在干些治标不治本的事情!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金花草的别名 4 来源 5 性味 6 功能主治 7 金花草的用法用量 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金花草的方剂 2 古籍中的金花草 1 拼音

jīn huā cǎo

2 拼音名

Jīn Huā Cǎo

3 金花草的别名

乌韭、雉鸡尾、孔雀尾、大叶金花草、小叶野鸡尾、蜢蚱参、石青苇

4 来源

陵齿蕨科乌蕨属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L) Ching [Sphenomeris chusana Cope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夏秋较佳。洗净,晒干或鲜用。

5 性味

苦,寒。

6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用于感冒发热,咳嗽,扁桃体炎,腮腺炎,肠炎,痢疾,肝炎,食物中毒,农药中毒;外用治烧烫伤,皮肤湿疹。

7 金花草的用法用量

05~1两;解食物中毒,用鲜叶绞汁服;外用适量,鲜草煎水洗患处。

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金花草的方剂 劳伤药酒

牛膝3两,白牛膝3两,舒筋草4两,刺五加5两,白花草1两,白龙须4两,木通根3两,接骨丹根5两,随手

更多用到中药金花草的方剂

古籍中的金花草 《医宗金鉴》:[卷五痘中杂证]呛水

毒汤最灵,玄参桔梗麦门冬,归芍生地翘牛蒡,丹皮红花草木通。%痘中杂证《医宗金鉴》清吴谦公元1742年

《医学摘粹》:[杂病证方歌括表证类]斑疹

阴,参用元沙火气沉,甘草和中真入妙,贝冬地芍可清金。〔温疹提纲〕温疹多因毒火炎,发从头面得先瞻,色

《本草乘雅半偈》:[第十一帙]泽漆

,而起亟,用行体至,体至用行,两无碍焉。仲景先生金匮要略论,咳逆上气,时时吐浊,坐不欲眠,其脉沉者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草部上]千里光

之,仍用绢帛系臂上,勿令走风,三次即愈。千里光即金钗草是也。治时疫赤鼻,耳火眼,诸疮疖肿毒破烂,及

《目经大成》:[卷之三因阵]珠珀蜡矾丸十三

目录 1 拼音 2 马应龙八宝眼膏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含量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72 校正因子测定 273 测定法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213 版本 3 马应龙八宝眼膏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32 标准编号 33 处方 34 制法 35 性状 36 鉴别 37 检查 38 功能与主治 39 用法与用量 310 贮藏 4 马应龙八宝眼膏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 42 药品名称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 49 规格 410 马应龙八宝眼膏的用法用量 411 禁忌 412 马应龙八宝眼膏的不良反应 413 注意事项 414 马应龙八宝眼膏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415 马应龙八宝眼膏的药理作用 416 备注 附: 1 古籍中的马应龙八宝眼膏 马应龙八宝眼膏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mǎ yìng lóng bā bǎo yǎn gāo

2 马应龙八宝眼膏药典标准 21 品名

马应龙八宝眼膏

Mayinglong Babao Yangao

22 处方

煅炉甘石327g、琥珀015g、人工麝香038g、人工牛黄038g、珍珠038g、冰片148g、硼砂12g、硇砂005g

23 制法

以上八味,煅炉甘石、琥珀、珍珠、硼砂、硇砂分别粉碎成极细粉;人工麝香、人工牛黄、冰片分别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加至经灭菌、滤过后放冷的液状石蜡20g中,搅匀,再加至已干热灭菌、滤过并冷至约50℃的凡士林890g和羊毛脂40g中,搅匀,使凝固,制成1000g,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浅**至浅黄棕色的软膏;气香,有清凉感。

25 鉴别

(1)取本品2g,加乙醇5ml,加热使其融化,搅拌5分钟,滤过,取滤渣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上加热5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加10%氢氧化钠溶液6ml,摇匀,滤过。取滤液1ml,加稀盐酸2ml和亚铁氰化钾试液1~2滴,即生成白色沉淀。

(2)取本品10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使其融化,搅拌5分钟,在冰浴中冷却片刻,取出,滤过,取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醋酸(6:3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2g,加乙醇5ml,置水浴上加热使其融化后取出,搅拌5分钟,在冰浴中冷却,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醚(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检查

应符合眼用制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Y)。

27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E)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聚乙二醇20000(PEG20M)毛细管柱(柱长为30m,柱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10μm),柱温为140℃。理论板数按水杨酸甲酯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272 校正因子测定

取水杨酸甲酯适量,精密称定,加环己烷—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使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03mg的溶液,摇匀,作为内标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约1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内标溶液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计算校正因子。

273 测定法

取本品02g,精密称定,置5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0ml,密塞,振摇使完全溶解,冰浴5分钟,滤过,取续滤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冰片(C10H18O)不得少于100mg。

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退赤,止痒去翳。用于风火上扰所致的眼睛红肿痛痒、流泪、眼睑红烂;沙眼见上述证候者。

29 用法与用量

点入眼睑内。一日2~3次。

210 注意

孕妇慎用;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11 规格

每支装2g

212 贮藏

遮光,密封,置凉暗处。

2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马应龙八宝眼膏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Mayinglong Babo Yanggao

32 标准编号

WS3B109792

33 处方

炉甘石 32 7g 琥珀 0 15g 麝香 0 38g 牛黄 0 38g 珍珠 0 38g 冰片 14 8g 硼砂 1 2g 硇砂 0 05g

34 制法

以上八味,炉甘石、琥珀、珍珠、硼砂、硇砂分别粉碎成极细粉;麝香 牛黄、冰片分别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加入到经灭菌、滤过后放冷的液体石蜡 20g 中,搅匀,再加入到已干热灭菌、滤过并冷至约50℃的凡士林 890g和羊毛脂 40g中 搅匀凝固,即得。

35 性状

本品为浅土**的软膏;气香,有清凉感。

36 鉴别

(1)取本品 2g,加温热乙醇 5ml,搅拌 5分钟,滤过。取滤液 1ml, 置白瓷皿中,加 1%香草醛硫酸溶液 1~2 滴,即得紫色。

(2)取鉴别

(1)项下滤取乙醇后的药膏,加稀盐酸 5ml,置水浴上加热 5分钟 放冷,滤过,滤液加10%氢氧化钠溶液 6ml,摇匀,滤过。取滤液 1ml,加稀盐酸 2ml 和亚铁氰化钾试液 1~2 滴,即发生白色沉淀。

37 检查

应符合眼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二部附录 9页)。

38 功能与主治

退赤,去翳。用于眼睛红肿痛痒,流泪,砂眼,眼脸红烂等

39 用法与用量

点入眼睑内,一日 2~3 次。

310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

4 马应龙八宝眼膏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

中药

42 药品名称

马应龙八宝眼膏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

退赤,去翳。用于眼睛红肿痛痒,流泪,沙眼,眼睑红烂。

49 规格 410 马应龙八宝眼膏的用法用量

点入眼睑内,一日2~3次。

411 禁忌

孕妇禁用。

412 不良反应 413 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 食物,忌鱼、虾等腥物。2.本品为外用,忌内服。3.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4.用药时有异感或用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者应到医院就诊。5.如与其它眼药同用,应在间隔1小时后方可。6.药物应用后应无明显沙涩磨痛方可应用。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5 马应龙八宝眼膏的药理作用 4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古籍中的马应龙八宝眼膏 《跌损妙方》:头面门第二

,后服接骨丹即愈。舌根跌后颈窝内灯芯火二灸。如不应,再用一灸,再灸两耳背,先服红药,后服全身丹水酒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方药分门]头面门

接骨丹即愈。舌根跌出者,后颈窝用灯芯火二灸,如不应,再用一灸,再灸两耳背,先服经药,后服全身丹,水

《跌打损伤回生集》:[卷二]总论

(一钱)共为末,每服二分,看虚实轻重用之,酒。点眼八宝丹珍珠(五分)玛瑙(五分)甘石(三分)麝(一

《焦氏喉科枕秘》:[卷二]应用良方

加银朱少许。同洗净。再治走马牙疳午后汁两钟(即白马粪是也如一时难辨可预取为末临时水泡取汁应用)万年

《验方新编》:[卷二十二痧症]应用群方第十七

水冬瓜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中医大辞典》·水冬瓜 21 水冬瓜的别名 22 来源及产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