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2收藏

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第1张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 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脾胃论、千金要方、诸病源侯论、医宗金鉴、濒湖脉学、医林改错、中藏经、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温病条辨、删补名医方论、脉经、本草纲目、济阴纲目、内经知要、金匮要略、温热论、汤头歌诀

[组成]川芎,黄芪,桂枝,羌活,当归,白芍,姜黄,桑枝,丹参,细辛,鸡血藤,红花,茯苓,甘草。

[功效主治]温阳益气,舒筋通络。用于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组成]天麻,钩藤后下,蔓荆子,当归,川芎,生白芍,首乌,丹参,白菊花,青箱子,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石决明(先煎),玄胡,姜黄,杜仲,桑寄生。 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潜阳,镇逆。用治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用法]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每日3次。

[辨证加减]呕吐加用竹茹,法半夏;烦躁不安加用琥珀,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茯苓。

[组成]丹参,赤芍,鸡血藤,米壳,蚕砂,元胡,防风,泽兰叶,猪苓,云苓。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湿,通络,止痛。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椎神经根炎

[用法]上方诸药以清水900ml浸泡20分钟后煎,每剂煎四次。共取汁450ml,待药稍凉后分四次口服。在饭后每次6~8小时一次口服。

[特点与体会]有“一味丹参等四物”的说法,故有行气养血通经活络化瘀之功,与赤芍,鸡血藤配伍,更能强化丹参活血通经络作用,之外还能使瘀阻脉络之气,结而散之。元胡之延胡索素,米壳(即含**硷的外壳)是药理学所公认的镇痛作用见长。猪苓,茯苓淡渗利湿有强功,泽兰叶最能利关节水,而防风能除经络中积留湿气,故滞留诸关节间水湿积液消散,即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组织间水肿消退,使神经鞘膜神经细胞营养得以供给。

[辨证加减]颈椎病之疼痛加桂枝,葛根,腰椎部加杜仲,平时怕着凉有风寒湿症者加萆解(加草头),香附,狗脊,;偏腰脚痛者加牛膝;小便不利短涩者加木通,薏苡仁。

气血辩证:平素阴平阳密身体强壮者,按上述剂量开方,平素体质较弱气血不足者,可将丹参,赤芍和鸡血藤减量,加黄芪以补气养血。

寒热辩证:舌质淡湿润水气多,舌周边有齿迹者,加肉桂,细辛,温经散寒

服药后疼痛加重者辨证:1服法次数改变12小时一次。2每次口服剂量减半,日服次数不变。3痛甚者停药24小时,如果痛减,视为有效。本方连服9剂为一疗程。

[组成]生黄芪,葛根,当归,生地,乳香,苁蓉,鸡血藤,僵蚕,威灵仙,桂枝,牛膝。

[用法]本方用于颈椎病。临床应用500余例,配合手法及练功,对各型颈椎病显效北在85%以上。

[组成]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细辛,制川乌,制草乌,止痉散粉。

[用法]上药除止痉散随饮片另吞服外,其余诸药加水煎,分二次服。

[特点体会]颈肩臂痛

#中医# #春日生活打卡季# #医海无涯#

处方:芡实四钱、龙骨二钱煅、牡蛎二钱、莲须四钱蒸、莲子三钱、茯神四钱、金樱子三钱、沙蒺藜四钱蒸、远志四钱、五倍子三钱。

制法:炼蜜为丸,方法与”全鹿回阳丸“完全相同。

主治:本丹性强,可收敛精道,比索精关,又可泄肾火,交通心肾,宝固精之不二良药。对早泄、遗精、梦泄,见色留精,大便漏精、小便混浊,膀胱无力,尿多,夜尿、遗尿以及一触即发,阳物举起后精液随即流出,或房事未超过三分钟者有特效。

服法:日三次,饭前各服15-29丸(大如黄豆者)用盐水(白开水内放盐)送服。

轻症及初起者,单服十日当可痊愈,若系重症,或者年纪较大,感觉精神倦怠,虚弱无力者,必系遗泄太多,引起肾崛

禁忌:1服药期间禁食萝卜,禁生冷及性寒滑利之品,洋葱、西瓜、辛辣刺激应避免

          2清心寡欲少作非非之想。

          3内衣宜宽,睡宜侧卧,不可过冷过热,保持个人卫生

          4此病多因手*过度引起,应戒,不可强迫出精,尤其青少年正常发育之期,手*过度,非但使精门驰宽,抑且对身心发育亦有莫大妨碍,慎之!戒之!

          5心胸开阔,情绪稳定,生活起居力求正常,规律。

附注:本丹对遗精、滑精、白浊等症,效验如神,百试不爽,惟对早泄症有则功效宏大,服用十天半月,便可持久耐战,收发自如。

出自《古今中医祖传单偏方大全》

1 仙传外科集验方、秘传外科方 2 难经校注 3 难经语译 4 难经本义 5 外科精义 6 温疫论 7 血证论 8 研经言 9 良方集腋 10 赤水玄珠全集 11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12 伤寒论校注 13 伤寒六书 14 金匮要略论注 15 厘正按摩要术 16 本草蒙筌 17 新编西方子明堂灸经 18 明医杂著 19 本草从新 20 圣济经 21 子和医集 22 辨证录 23 杨氏家藏方 24 活人书 25 简明医彀 26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 27 针灸大全 28 伤寒论语译 29 病机汇论 30 本草崇原集说 31 经穴解 32 本草衍义 33 幼幼集成 34 诸病源侯论校注 35 针灸易学 36 疡医大全、 37 徐大椿医书全集 38 痘疹辨证 39 疯门全书 40 金匮玉函经二注 41 王旭高临证医案 42 读素问钞 43 妇人大全良方 44 广瘟疫论 45 海药本草 46 喉科指掌 点校本 47 问斋医案(无封面) 48 刘涓子鬼遗方 49 学古诊则 50 人身通考 51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 52 黄帝内经素问语译 53 伤寒瘟疫条辩 54 世医得效方 55 类证治裁 56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57 金匮要略校注 58 御药院方 5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0 金镜内台方议 61 千金宝要 孙真人海上方 62 伤寒总病论 63 吴鞠通医案 64 形色外诊简摩 65 种福堂公选良方 66 疡科会粹 67 名医别录 68 幼幼新书 69 外科证治全生 70 理虚元鉴·虚损启微 71 吴普本草 72 食物本草 73 中藏经语译 74 中藏经校注 75 脉经语译 76 针灸甲乙经校注(上下册) 77 本草易读 78 医学指归 79 胎产心法 女科辑要 80 外科证治全书 81 松峰说疫 82 医方考(附《脉语》)(校点本) 83 仁术便览 84 医灯续焰 85 医方考(附《脉语) 86 验方新编 上 87 验方新编 下 88 黄帝内经太素语译 89 随息居饮食谱 90 医经溯洄集 91 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上下) 92 祖剂 93 易简方 94 医林改错 95 冯氏锦囊秘录 96 饮膳正要 97 不居集 98 寿世保元 99 古今医统大全(上下) 100 脉经校注 10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1册-医经注释(上册)(卷1—卷46) 102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第02册-医经注释(下册)(卷47—卷70) 103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 第三册 诊断(卷71—卷92 ) 104 明目至宝 105 秘传眼科龙木论校注 106 蠢子医 107 刘纯医学全书 108 千金翼方校释 109 遵生八笺校注 110 难经正义 111 痰火点雪 112 续名医类案 113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114 医碥 115 本草经集注 辑校本 116 勉学堂针灸集成(PDF) 117 汤液本草 118 养生月览 119 饮食须知 120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121 小儿推拿广意 122 全生指迷方 洪氏集验方 123 孙真人千金方 附真本千金方 124 景岳全书 125 四明心法 四明医案 126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127 调燮类编 128 本草求真 129 河间医集 130 小儿药证直诀 131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32 神农本草经辑注 133 痧胀玉衡 134 韩氏医通 135 卫济宝书、集验背疽方 136 温疫论补注 137 医门补要 138 医学读书记 139 医学纲目 140 证治准绳 14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4-12册)

经典中医养生秘方

 经典中医养生秘方,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中医文化更是历史悠久,现代人都追求健康的身体机能,我们可以通过中医的调理,改善身体的问题。下面我分享经典中医养生秘方。

经典中医养生秘方1

  小秘方之一:

 每天早晨洗脸时,记得顺便将冷水轻轻吸入鼻腔进行清洗。

  大收获: 一举两得——既刺激了鼻腔又打扫了卫生。鼻腔经过这样的每日一练,渐渐习惯了低温,再有冷空气入侵,也就见怪不怪,不会动不动就感冒了。

  小秘方之二:

 在洗漱室抬眼就能看见的地方挂上一幅赏心悦目的风景画,每天刷牙前先想像一下自己就在那画里面。

  大收获: 也许你正站在白云缭绕的山顶向下俯视,也许你正坐在一家时髦的露天咖啡馆里喝咖啡。让自己冥想几分钟,体内压力荷尔蒙的水平顿时会下降很多。

  小秘方之三:

 在头脑中酝酿一句能对你产生积极和强烈共鸣的名言警句,每天出发上班前,在头脑中将这句话回放5分钟。

  大收获: 这会使你的心绪更积极向上,以更好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小秘方之四:

 如果你坐公共汽车上班,当别人看报纸时,不要错过做骨盆肌运动的机会。将收缩的动作专注在尿道上,持续重复着一缩一放的频率。你放心,你的举动绝不会有人察觉。

  大收获: 每天坚持做5分钟这样的运动,盆骨肌肉会呈现较为紧绷的状态,还能防止老年性尿失禁。

  小秘方之五:

 到了办公室,深呼吸一下后,用手指尖顺着头发的方向用力在头部循环梳理一下头发。

  大收获: 梳理头皮可清除你头部的紧张感,让头脑有清醒感,更好地投入工作。

  小秘方之六:

 塞车时,别光顾着抱怨交通的糟糕状况,来进行呼吸放松吧。集中丹田(小腹)位置,做4:7:8呼吸法——先呼气,再以鼻吸气,默数4下,闭气7下,再用口呼气,带出"咻"声,默数8下。

  大收获: 只要你坚持经常偷闲片刻做这样的呼吸运动,就会发现你浮躁的心灵平静了,如果你失眠,肯定失眠的症状也会得到改善。

  小秘方之七:

 不要挤在狭窄憋气的电梯里,爬楼梯吧!

  大收获: 每爬1分钟楼梯,你就会消耗6卡路里热量,即使你只住在4层楼上,一星期也至少能消耗120卡路里热量,1年就是5520卡路里,相当于你一年能少长1公斤脂肪呢。

  小秘方之八:

 工作一阵后,记得用力耸双肩,尽量贴近双耳,夹紧两臂,然后放松,这一动作可重复10次。

  大收获: 通过使颈,背发力,刺激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放松颈背的效果,以免你落下腰酸背痛的毛病。

  小秘方之九:

 午间工休如果不能打盹,就抹点薄荷膏或嚼嚼口香糖。

  大收获: 薄荷膏的味道能让你恢复精神气爽,只要闻上几秒钟,鼻子就会将嗅觉感受到的刺激传递到大脑,你的精神会顿时为之一振。嚼口香糖也有同样的作用,嗅觉和味觉都会感受到刺激,将此传递到大脑,同样会给你带来兴奋作用。

  小秘方之十:

 如果办公室外阳光明媚,偷闲走出办公室沐浴15分钟的阳光。

  大收获: 紫外线不仅是非常好的消毒工具,还可以增强你对钙的吸收,你所需要的维生素D也会轻而易举地得到。

  小秘方之十一:

 边看电视边干刷皮肤。使用一把干的鬃毛刷或一个丝瓜络,在腿上、手上进行轻轻磨擦,可刷至表皮呈粉红色。

  大收获: 通过按摩皮肤,使表层老皮脱落,加快血液循环,刺激你的神经,活跃你的思维。

  小秘方之十二:

 将一点柠檬和一点盐混和轻拍在脸上五到十分钟后,然后洗掉。

  大收获: 在外奔波了一天,沾了不少细菌,而柠檬具有收缩作用和抗菌作用,是极好的清洁剂,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3,有助于预防细菌生长,并对痤疮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养生注意这几点

  1发脾气

 生一次气或者吵一次架基本上就会让你一个月的努力泡汤,吃中药或是针灸都是很辛苦的事情,为了任何事情动怒基本上都是不值得的。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想发脾气时,深呼吸30次,通常就过去了。

  2食物温度

 水果最好不要在饭后吃,请找到两餐间独立的时间在温水中泡过再吃,所有从冰箱里面直接拿出来的东西都禁止直接食用。

  3戒烟戒酒

 烟是会消耗人的清气的,而酒呢,就把你制造成就湿热,腹泻,啤酒就是湿寒体质的人类。长期饮酒的人吃很多药都是几乎无效的,最好不要喝酒。至于红酒,黄酒养生也是在很多限制的条件下才有用的,如果你不是在吃用黄酒做药引的中药的话,就不要拿这个当借口。

  4中药煎煮

 中药的煎煮,通常都是所有药材泡半小时之后大火煮开转小火煮第一遍,倒出药液,加水煮第二遍,倒出药液和第一次煮的混合,然后分成两次服用。

 生发类的药不宜煮久,趁热服用(比如感冒药)。补虚类的药通常要煮的时间长一点。开完药之后记得问医生有没有特别的煎煮注意事项。比如服药的时间。

 有些医生的药是有气血流注时间要求的。脾胃药在上午9~11点,补肾药在下午5~7点服用效果会好。另外,通常病在中焦(胃)以上的饭后服,病在中焦以下的饭后服。

  5晚上少吃

 晚饭最好不要吃肉,红薯粥最好,再来一碗青菜。晚饭以不饿为原则。饱就不要考虑了。另外7点以前吃。如果有肚子胀气的人,一周之后你就可以看见效果,人的脾胃真的很辛苦,就靠你晚上帮它减轻负担了。

 大家都是辛苦一天,指着晚上好好吃一顿,但是逐渐把应酬挪到中午对你的长远健康是一项最有效的投资。道家说“若要不死,肠中无屎”,你把那么多食物渣滓一直闷烧到早上,你的身体是很痛苦的。

经典中医养生秘方2

  1、牙齿变白

 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

  2、怎么戒烟

 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凉干,想吸烟时,闻一下就不吸了,谁闻都可以戒烟。

  3、怎么醒酒

 醋、白糖、茶叶水各100克,醉酒以后,立即喝下,可达迅速醒酒,多喝醒多更快。

  4、怎么戒酒

 取生杏仁二两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二在放在酒里两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5、怎样去除口臭

 每天放几片茶叶在口中嚼三遍,这样可使你口中保持清香,三天后除去口臭。

  6、嗓子哑了怎么办

 醋精50克,白糖50克,用凉水250克搅拌均匀后,慢慢饮用,一天即可,严重患者晚上增加两次。

  7、牛皮廯

 半斤米醋浸泡一两去皮的松树籽,泡二天后,一日擦三次,效果更佳。也可用一匙桔皮粉加半匙香油调勺涂抹。

  8、牙痛绝招

 用桃仁放在火上烧热以后放在痛牙上咬,如此几次永不牙痛。

  9、鼻子流血怎么办

 当鼻子大量流血时,患者放平躺下,将鼻眼相反的手高举,穴位自动封死,血立即可止。

 中医体质养生之按摩小腹部

 每晚临睡前,将手放在丹田部位,先顺时针按揉36次,再逆时针按揉36次。有理气、助消化、健胃之功效。

  中医养生方法

  养生之捶背

 捶背时,双手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轻拍轻叩,捶击力度以能使身体震动而不感到疼痛为宜。可自己捶打,也可由他人捶打,被捶者可坐可卧。一般捶背频率以每分钟60至100下为宜,每日可捶背1至2次,每次捶背时间以20分钟为限。

  养生之勤于梳头法

 头为精明之府,人体之重要12经脉和40多处大小穴位,以及十多个特殊刺激区均会聚于头部。用木梳或骨梳替代小银针,对这些穴位和经脉进行所谓针灸性按摩或刺激,可去病健身。勤梳头的确是一项积极保养人体精、气、神的简便易行的长寿保健对策。

  养生之按压劳宫穴

 经常按压手心的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脚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

  养生之日咽唾液三百口

 中医认为,唾液是人体精华,贮于丹田,再化津还丹,遂成精气,起到和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的作用。所以常咽唾液是有一定道理的。

  养生之按压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用手指甲按压足三里穴,以感到麻胀为度,经常按压有益健康。

目录  一、内科奇效方  感冒  1辛温解表汤  2羌蒡蒲薄汤  3清热解表汤  4三阳清解汤  5退热汤  6三花清解汤  7感冒立愈汤  8柴胡消食汤  9十神汤  10增免抗感方  头痛(头风)  1加味乌星散  2柔肝熄风方  3头痛汤  4头痛方  5曙光头痛方  6三石汤  偏头痛  1三生祛痛方  2养血祛风汤  3滋潜止痛汤  4祛瘀驱风汤  5霹雳汤  脑震荡后遗症  1四子定晕汤  2健脑散  3活血温胆汤  咳嗽―(急性支气管炎)  1疏表止嗽汤  2辛温止咳方  3张氏止咳汤  4清肺理脾镇咳汤  5鱼蛤石花汤  6解郁宣肺止咳方  7桑杏清宣汤  8锄云止咳汤  9锄云利肺汤  10七味清肺饮  11前芒汤  12麻杏地鱼汤  13速效止咳方  咳嗽二(慢性支气管炎)  1温肾蠲饮汤  2润燥益阴汤  3久咳丸  4降气化痰汤  5清肺宁咳方  6补气化痰方  7三花汤  8清肺润燥方  咳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1七子定喘汤  2清肺化痰汤  3咳喘冲剂  4前胡汤  肺痨(肺结核)  1空洞型肺结核效方  2月华消瘰汤  3和解宣化汤  4清肺活肝理痨汤  5二麻四仁汤  6托里内消汤  肺痈(肺脓疡)  1苇茎排脓汤  2肺痈验方  3小儿肺痈方  4宣肺解毒汤  5加减苇根汤  6清肺化痈汤  气喘(支气管扩张及肺气肿)  1温肾纳气方  2宿喘验方  3止咳平喘汤  4保肺汤  5五白定金片  6萎贝定喘汤  肺积(肺癌)  1培土生金除癌汤  2益肺消积汤  3参冬白莲汤  4养阴清肺消积汤  胸胁痛(气胸)  1补肾纳气方  2疗伤理气汤  咯血(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咯血)  1三炭止血汤  2加味柏叶汤  3泻白化血汤  4宁肺止血汤  5参白止血汤  6咳喘止血汤  中风(脑血管意外)  1�莶至阳汤  2�莶至阴汤  3涤痰熄风汤  4通络活血汤  5通络益气汤  6中风先兆汤  7通络舒脉汤  8发郁通络汤  9丁氏七妙汤  10镇肝益阴汤  11固脱保元汤  面瘫(面神经麻痹)  1牵正四物合剂  2二石复正汤  高血压病(眩晕)  1治高血压方  2熄风汤  3柔肝熄风汤  4加减天麻钩藤饮  5三草汤  6镇肝潜阳汤  7育阴潜阳汤  眩晕  1气虚眩晕汤  2定眩汤  3川芎白艽汤  4清肝汤  内耳性眩晕  1清泄肝胆方  2止眩降晕汤  低血压(眩晕)  1升压汤  2参芪升压汤  3桂枝甘附汤  虚劳(贫血)  1生血增白汤  2苍玉潜龙汤  3参芪二仙汤  4健脾益气汤  5二仙温肾汤  6温补脾肾汤  虚损  1黄精补脑汤  2珠母补益方  3加味生脉散  胸痹(冠心病)  1冠心通痹汤  2调和肺胃汤  3参七散  4心绞痛方  5龙牡安神汤  6加味冠通汤  7通痹消胀汤  8早博宁汤  9强心饮  10宁心饮  风湿性心脏病  1银翘白虎汤  2通脉饮  3双仁养心散  肺源性心脏病  1加味小青龙汤  2肺肾同治汤  心律失常  1健心汤  2灵芝甘草汤  3调心汤  4稳心灵  5宁心饮  6加味八味安神丸  7整脉饮  心力衰竭  1健心合剂  2五泽强心汤  痹证(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  关节炎)  1行痹主方  2三消饮子  3化瘀通痹汤  4补肾祛风汤  5通络熄风汤  6热痹镇痛汤  7寄生慢痹汤  8补肾祛寒治�汤  9蛇归类风汤  10类风湿汤  11蠲痹通络汤  12益气通痹汤  13流气止痛汤  14补肾活血汤  15加减痛风方  16王氏热痹方  17桂枝活络汤  18石藤热痹汤  虎历节(痛风性关节炎)  1消痛饮  2痛风方  3泄浊化瘀汤  肩凝症(肩周炎)  1肩凝汤  2温经通络汤  坐骨神经痛(痹症)  1蠲痹汤  2四虫蠲痹汤  3通经止痛汤  黄疸(黄疸型肝炎)  1轻型消黄汤  2重型消黄汤  3加味茵陈蒿汤  4利疸退黄汤  5丹凤汤  6清肝和胃汤  7清解化利汤  8活血通络汤  9秘传黄痧症验方  胁痛(无黄疸型肝炎)  1虎蛇疗肝汤  2豢龙汤  3疏肝利胆汤  4疏肝解毒汤  肋间神经痛(胁痛)  1乙癸同源饮  2薤蒌四逆散  3双解散  4肝郁得效方  5消食汤  急黄(重证肝炎)  赤芍退黄汤  乙型肝炎  1活血解毒散  2疏肝健脾汤  3复肝汤  慢性肝炎(含“迁肝”和“慢活”两类)  1二甲调肝汤  2燮枢汤  3补气养血汤  4健脾补肾汤  5滋补肝肾汤  6舒肝解毒汤  7加味抑制散  8疏肝理脾汤  9加味一贯煎  10加味黄精汤  臌胀(肝硬变及肝硬变腹水)  1化瘀通气方  2白金汤  3软肝缩脾方  4臌胀消水丹  5肝腹水验方  6复肝丸  7茵布治肝汤  8苓桂健运汤  9加味阴骘丸  10健肝生化汤  11养肝饮  12益气化积解毒汤  13养阴利水汤  黑疸(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  症)  1黑疸汤  2软坚治疸方  脂肪肝  降脂益肝汤  肝吸虫病  肝吸虫汤  肝痈(肝脓肿)  龙胆清肝汤  胆囊炎、胆石症  1清胆消炎汤  2金钱开郁散  3利胆解郁汤  4利胆排石汤  5茵柴清胆汤  6消症积汤  7利胆汤  8疏肝利胆汤  9通胆汤  10利胆消胀汤  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疏肝和胃饮  2健脾调胃汤  3加味乌贝芨甘散  4健脾汤  5养胃汤  6脘腹蠲痛汤  7加减一贯煎  8清柔和中汤  9舒肝和胃饮  胃脘痛(慢性胃炎)  1安中汤  2养阴建中汤  3益气建中汤  4疏肝和胃汤  5三合汤  6平肝降逆和胃通阳方  7益中活血汤  8健脾和胃汤  9柴桂汤  10通降汤  11肝胃百合汤  逆(膈肌痉挛)  1止嗳汤  2治噫气声之不绝方  3宣中降气汤  4白虎降逆汤  5降逆止呃方  胃下垂  1枳实参朴汤  2四奇汤  3补元复胃汤  胃粘膜脱垂症  1温肾升阳汤  2升提活血汤  肠梗阻  1温阳通痹汤  2驱通汤  急性胰腺炎  1消胰饮  2栀干芍草五香汤  3柴胡陷胸汤  4二白生脉汤  泄泻(急慢性肠炎)  1治泻方  2泄泻灵汤  3清利肠道方  4加味葛根黄苓黄连汤  5久泻断下汤  6温肾健脾止泻方  7温肾扶脾汤  8益火扶脾方  9敛溃愈疡汤  滞下(痢疾)  1香连导滞汤  2双炭饮  3疫痢解毒饮  4开噤止痢汤  5白头槟连汤  6海葛地连汤  7活血导滞汤  8加味连梅汤  十二指肠壅滞症  温降承气汤  腹胀  1三宜汤  2解秽汤  3排气排便汤  老年性痴呆  桃仁复苏汤  胸膜炎(胸腔积液)  1三子逐饮汤  2三仁分利汤  3清润消肿汤  4逐饮方  肠痈(阑尾炎)  1清热消炎汤  2化瘀消炎汤  3阑尾脓肿方  4阑尾化瘀汤  5红藤汤  6加减双合汤  7金蒲汤  气瘿(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1五法合一甲亢汤  2“甲亢”方  3消瘿汤  4治甲亢丸  5治甲亢方  肉瘿(甲状腺腺瘤)  1川芎天葵汤  2三海汤  肥胖病  1消肥汤  2张氏减肥方  多汗症  1止汗汤  2疏渎固表汤  蛔厥(胆道蛔虫症)  1驱蛔汤  2胆道驱蛔汤(一)  3胆道驱蛔汤(二)  4通胆安蛔汤  水肿(肾炎)  1加减益肾汤  2疏风利水汤  3宣肺利水汤  4健脾渗湿汤  5苏蝉六味地黄汤  6加味三合汤  7白扁豆散  8益气化瘀补肾汤  9穿破石合剂  10开瘀消胀汤  11四能速效汤  12五草汤  13芡实合剂  14肾炎汤  肾功能衰竭  1升降活血汤  2徐长卿汤  3温肾排毒汤  4温肾降浊汤  肾病综合症  1益肾健脾汤  2小儿肾病综合征  3退肿汤  劳淋(慢性肾盂肾炎)  1疏肝益气汤  2益肾温化汤  3芙蓉清解汤  4益肾通淋汤  5内托生肌汤  腰痛  1补肾强腰方  2强腰散  3峻补肝肾丸  4通督活血汤  5腰痛方  流行性出血热(温病)  1加味银翘散  2出血热导泻汤  血淋(急性尿路感染)  1柴芩汤  2导赤清心汤  3茅苓汤  4血淋安逸汤  5加味导赤汤  6加味归贝苦参丸  膏淋(乳糜尿)  1清热养阴汤  2活血分清饮  3乳糜尿汤  白浊(前列腺炎)  1清热利湿化瘀汤  2白浊汤  3龙胆消炎汤  4加味膀胱化浊汤  癃闭(前列腺肥大)  1舒肝散结方  2愈癃启闭汤  3消癃方  4麻黄五苓汤  失眠(神经官能症)  1除痰降火方  2卧佛汤  3明志汤  4十一味温胆汤  5琥珀合欢白芍汤  6镇静安神汤  7八味安神汤  8十味甘麦大枣汤  9交阴安神汤  癫狂(精神分裂症)  1豁痰定狂汤  2除痰降火方  3柴芍龙牡汤  癫痫  1加味抵当汤  2除痫汤(散)  3龙牡愈痫汤  4潜阳宁神汤  5除痰安寐汤  6癫痫清脑汤  石淋(泌尿系结石)  1消坚排石汤  2金珀消石散  3结石消化散  4三金胡桃汤  5三金排石汤  6逐石汤  遗精  1遗精方  2益肾固精方  3补肾固精丸  4秘精汤  阳萎  1加味天雄散  2补肾壮阳丸  3益肾填精汤  4益精壮阳汤  5壮肾亢萎散  男性不育症  1化瘀助育汤  2九子生精丸  3益肾生精丸  4益精毓麟丸  5化精汤  消渴(糖尿病)  1温肾降糖汤  2益气滋阴饮  3降糖益阴汤  4清热养阴汤  5降糖方  6降糖克消汤  7治消止渴汤  白细胞减少症  1丹首生血灵  2温补升白汤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温补脾肾方  2平癜汤  3三草黛丹汤  4陆鹤消癜汤  疝症(副睾炎)  1柴桔乌贝汤  2附子大黄汤  3温通利湿方  4消核汤  5加味疝气方  细胞增多症  1恶网净汤  2参鹿龟汤  便秘(习惯性便秘)  1便秘汤  2增水行舟汤  3调肝承气汤  4通秘汤  脱肛  1益气举脱汤  2提肛饮  二、妇科奇效方  月经不调  1补血通经汤  2调经凉血汤  3三黄忍冬藤汤  4安神调经汤  5归经汤  6补中固经汤  7益气清营固冲汤  8调经散  痛经  1痛经汤  2治寒凝痛经方  3化膜汤  4活血祛瘀化症汤  5热性痛经方  6散瘀见喜汤  7加味活血理气止痛饮  闭经  1瓜石汤  2化瘀通经汤  3香草汤  4桂仙汤  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健脾固冲汤  2滋阴固气汤  3育阴止崩汤  4益肾止血汤  5经漏验方  6寒凉止崩汤  7益气活血汤  倒经(代偿性月经)  1归经汤  2凉血止衄汤  经前期综合征  1清眩平肝汤  2二齿安神汤  3乳胀散  4经前乳胀汤  5经前癫狂汤  更年期综合征  1益肾汤  2二仙汤  3坤宝汤  4清心平肝汤  带下(阴道炎)  1清肝利湿汤  2赤带方  3补肾固带汤  4苓药芡苡汤  5祛湿止带汤  妊娠恶阻(妊娠呕吐)  1健脾和胃汤  2安胃饮  3祖传定呕饮  4健降止呕汤  5化浊安中饮  6温中和胃饮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加减鲤鱼汤  2羚羊琥珀散  3平肝散  胎位异常(难产)  妊娠正位汤  胎漏(先兆流产)  1安胎合剂  2清热安胎饮  3固肾安胎饮  4加味芎归汤  5生麦安胎饮  6保胎方  滑胎(习惯性流产)  1调补冲任方  2滋肾育胎丸  3固胎饮  4培育汤  5加味三青饮  6补肾固本汤  7活血化瘀汤  异位妊娠(宫外孕)  宫外孕方  产后发热  1理血祛风汤  2祖传桂枝生化汤  3参芪荆防汤  产后尿潴留  加味桂车汤  产后恶露不绝  1缩宫逐瘀汤(一)  2益气固护汤  3红酱饮  4缩宫逐瘀汤(二)  5银黄汤  产后缺乳  1益气通乳汤  2疏肝通乳汤  3加减涌泉散  4益源涌泉饮  5通乳丹  6通乳饮  女性不孕症  1肋孕汤  2经验种子济阴丹  3补肾种子方  4陈氏求嗣方  输卵管阻塞  1通管汤  2疏通汤  3通卵受孕种育丹  4地蚤汤  肠覃(卵巢囊肿)  1消散襄肿汤  2加味化坚汤  子宫肌瘤  1清瘀化症汤  2桔荔散结丸  盆腔炎  1丹芍活血行气汤  2血竭化症汤  3血竭消聚汤  4二藤汤  5盆腔灵汤  6归竭合剂  7清热解毒汤  8暖宫定痛汤  9理冲汤  10柴桔败酱汤  11清化汤  子宫颈炎  清宫解毒饮  慢性附件炎  加减斑龙汤  外阴白斑  1白斑方  2清肝化斑汤  子宫脱垂  1益气升提汤  2提挺汤  避孕与引产  1节育生化汤  2益母芎归汤  三、儿科奇效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卫气双解汤  2荆芥消风汤  3桂芪汤  4荆芥银参汤  小儿高热  1慈幼清解汤  2小儿退热方  3退热灵  4蒿柴薇丹汤  5小儿退热灵  胎黄(新生儿黄疸及肝炎综合征)  1阳黄清解汤  2茵瓦通黄汤  3婴儿利胆方  4消黄利胆汤  5清热退黄汤  6小儿肝炎方  婴儿不乳  清热导赤饮  新生儿硬肿症  1硬肿汤  2温阳活血汤  婴儿呕吐(急性胃炎)  1扩幽解痉汤  2通幽降逆汤  小儿肺炎  1清气汤  2蚤休汤  3六二清肺汤  4清热解毒方  5肺炎汤(一)  6肺炎汤(二)  7钩藤竺黄汤  8腺病毒肺炎汤  支气管哮喘  1补肾平喘汤  2附子大黄细辛汤  3二麻四仁汤  4治哮喘验方  5哮喘通用方  6参蛤麻杏膏  7治哮灵  8平喘汤  9止哮汤  麻疹  1透疹汤  2麻杏桑石汤  幼儿急疹  1幼儿急疹散  2青地石膏汤  小儿腹泻  1小儿腹泻方  2调中止泻汤  3五肉涩肠汤  4健脾柔肝汤  5温阳扶脾汤  6温阳止泻汤  7参连健化汤  8小儿慢性腹泻方  9车前白术汤  小儿遗尿  1益气缩泉固关散  2补肾固脬汤  3小儿遗尿方  4遗尿合剂  小儿尿频  1滋阴益肺汤  2麦枣远志汤  3二蛸补肾汤  4尿崩汤  暑热症(夏季热)  1夏热汤  2清暑导滞汤  3薷膏汤  小儿低热  1清上温下方  2银胡蒿桑汤  3益气养阴汤  4青蒿低热饮  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伏暑)  1益气清解汤  2抽薪饮  3镇心涤痰汤  4通络健脑汤  小儿麻痹症(瘘证)  1膏葛芩连汤  2通络起蒌膏  3通络起萎丸  4疗瘫健步灵  小儿多动症(癔纵)  1滋阴潜阳汤  2菖志龙牡汤  小儿大脑发育不良(五软、五迟)  1益智健脑汤  2补肾健脑片  3鹿地龟版汤  4补脑益智汤  解颅(小儿脑 积水)  1健脑利水丸  2通窍利水汤  3补肾健脑汤  女童性早熟  1清泻相火方  2滋阴泻火汤  小儿心肌炎  1参芪十九汤  2补气养血汤  3参芪瓜蒌汤  小儿蛔虫症  1使香消积汤  2使君子汤  百日咳  1温肺化饮汤  2镇肝止咳汤  3百龙汤  4百日咳方(一)  5缓痉镇咳汤  6百日咳方(二)  7百马汤  8麻杏代赭汤  小儿积滞  消食散  小儿厌食症  1桂枝汤  2凉肝健脾汤  3消疳汤  4调脾散  小儿疳积(营养不良)  1健脾消积汤  2三甲散  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水疝)  1消疝汤  2水疝方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  1解毒散结汤  2六味消毒饮  小儿舞蹈病  1羌菊白麻汤  2五虫熄风汤  3滋肾养肝汤  小儿夜啼  1定惊汤  2钩藤饮  小儿肾炎  五草汤  小儿肾病综合征  三合化裁汤  小儿佝偻病  抗佝方  四 、伤外科奇效方  颈椎病  1搜风通络汤  2白芍葛根汤  3养血通络汤  软组织损伤  1滋阴解痉汤  2顺气宽胸汤  跌打损伤  1活血行气汤  2颅内消瘀汤  3消肿通络汤  4通窍逐瘀汤  5补肾牡骨汤  6理气化瘀汤  7活血舒筋汤  8牛蒡子汤  9复元活血汤  骨折  1活血镇痛汤  2跌打养荣汤  3仙复汤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胁痛)  1胡归山甲汤  2新活血化瘀汤  骨质增生病  1补肾克刺汤  2增生汤  3强力热敷散  4抗骨质增生丸  5活络通痹汤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  1复骨汤  2骨痨汤(一)  骨痨(骨与关节结核)  1骨痨汤(二)  2补益祛邪汤  多发性疖肿  1仙遗地黄汤  2消疖汤  3解毒消肿汤  4托补消炎汤  痈疽  1加味三星汤  2鹿角托里汤  3黄芪托毒汤  4归芪解毒汤  5扶正解毒汤  6养阴清托汤  7双活祛寒汤  8和营托毒汤  9透脓汤  10疏气消肿汤  疗疮  1芩连消毒饮  2七味消疗汤  3知柏解毒汤  4三花二石汤  5九味消疔汤  乳痈(乳腺炎)  1乳痛验方  2治乳痈方  3消乳汤  4乳痈内消汤  5桔叶汤  乳癖(乳腺增生病)  1消瘀散结汤  2乳腺消瘤汤  3疏肝消核方  4乳一方  5乳癖化坚汤  乳疠(乳房发育症)  1消疠汤  2乳疠内消汤  血栓性静脉炎  1清营解瘀汤  2解毒通脉汤  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温经通脉汤  2活血通脉汤  3补气通脉汤  4化湿通脉汤  臁疮(下肢溃疡)  化腐生肌丹  鹤膝风  加减羚羊角汤  五、皮肤科奇效方  紫癜(肌衄)  1脱敏消瘢汤  2滋阴降火汤  3补气凉血汤  4青紫汤  5清荣饮  6三草楂黄汤  7加减玉女煎  丹毒  1蝎槟导滞汤  2鹿角阳和汤  3解毒清热汤  鱼鳞病  鱼鳞汤  银屑病(牛皮癣)  1白疮汤  2白疮方  神经性皮炎(癣症)  1首乌饮  2乌蛇驱风汤  3搜风除湿汤  脂溢性皮炎(赤屑风)  1凉血清肺饮  2凉血消风散  3养血消风散  药物性皮炎  1皮炎汤  2增液解毒汤  湿疹  1滋阴除湿汤  2全虫方  带状疱疹(缠腰火丹)  1清热消毒饮  2马苋解毒汤  荨麻疹(隐疹)  1荆防方  2麻黄方  3麻黄蝉衣汤  4活血祛风汤  5多皮饮  6潜阳熄风汤  7消疹汤  8固卫御风汤  扁平疣  1去疣三号方  2蓝苡消疣汤  寻常疣  1灵石消疣汤  2去疣四号方  皮肤瘙痒症  1皮癣汤  2二地汤  3风癣汤  结节性红斑  1活血通络方  2凉血五根汤  3加味利湿化瘀饮  痤疮(青春蕾)  凉血消疮饮  脱发  1一麻二至丸  2补肾养血丹  3生发饮  4消秃生发汤  5除湿健发汤  皮肤病通治方  1清肝饮  2八味洁肤膏  六、眼科奇效方  麦粒肿(偷针眼)  1解毒消肿汤  2归贝解毒汤  结膜炎(天行赤眼)  1茵陈防己汤  2祛风明目方  3菊栀散热饮  角膜炎  1金黄汤  2红肿翳障方  3消毒饮  4银花解毒汤  5银翘解毒汤  角膜溃疡  1红肿痛方  2治蟹珠方  3消炎解毒汤  巩膜炎  退红肿方  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  1补肝散  2滋阴活血汤  虹膜睫状体炎  1和营化痰汤  2泄热祛风汤  3开窍明目汤  4双防双黄汤  视神经萎缩  韦氏逍遥散验方  角膜软化症(疳疾上目)  归芍八味汤  泪囊炎(眦漏)  1止泪汤  2见风流泪方  3平肝止泪方  眼底出血症(血灌瞳仁)  1槐花侧柏汤  2生蒲黄汤  3排血汤  白内障  1乙癸同治方  2养阴清热汤  青光眼(绿风内障)  1平肝养肝汤  2养阴平肝汤  3熄风止痉汤  角膜云翳  1新老翳障方  2四物退翳汤  其它目疾  1瞳孔散大方  2蒲银解毒汤  3去痹汤  4滋肾柔肝汤  七、耳鼻喉科奇效方  耳聋  1通窍益气汤  2化瘀复聪汤  3新麻杏石甘汤  耳鸣(内耳性眩晕)  1耳鸣丸  2眩晕片  3五味止眩汤  中耳炎  1柴胡白冬饮  2泽苓汤  3升青流气饮  鼻衄  1清金止衄汤  2清热止衄汤  3荆牡藕节汤  4健脾止血汤  鼻鼽(过敏性鼻炎)  1抗敏护卫汤  2辛蒲汤  3升陷塞流汤  鼻渊(鼻窦炎)  1辛前甘桔汤  2加味辛荑散  3通鼻汤  4蒲黄败毒汤  5清热消肿汤  6群芳煎  鼻窦(慢性鼻炎)  1鼻炎汤  2慢性鼻炎汤  3苡仁防风汤  乳娥(扁桃腺炎)  1范氏大黄附子细辛汤  2大青蚤休饮  3金灯山根汤  4咽喉消肿汤  5消娥汤  6清咽解毒汤  喉痹  1清咽解毒汤  2清咽透表汤  3新定三黄凉膈散  4咽喉消肿八味汤  梅核气(咽神经官能症)  1消梅十味饮  2三子消梅汤  喉喑(声带病)  1加味二陈汤  2加味养阴汤  3天龙饮  4清肝利咽汤  牙痛  1齿痛验方  2虚火牙痛汤  3肾虚牙痛汤  4细辛碎补汤  5清胃解毒汤  6牙痛方  牙疳  1牙疳散  2清热化疳汤  3清热解毒汤  口疮(口腔炎)  1养阴清热汤  2生白解毒汤  3口腔解毒汤  4溃疡散  5釜底抽薪散

书名:陈修园医书五十种经验百病内外方

编著:清陈修园收录

年代:清代

页卷:128页

大小:31M

简介:《经验百病内外方》是清代佚名编写的一本方书类中医文献,成书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系《陈修园医书五十种》第二十一种。是书共录方七十七首,详明各方之组成、剂量、制法及用法,或阐明其病证之病因病机及辨证加减,并附医案及注意事项。

陈修园医书五十种经验百病内外方,清陈修园收录。中医系列,全书共128页,总容量约为31M。古籍屋收藏。更多中医系列百度搜索古籍屋进入网站查看。感觉不错关注留言点赞。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温馨提示:

1本文古籍来源于网络,对于内容真伪无法考证,请大家不要较真去尝试,否则后果自负!

2 分享的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发扬和传承我国文化!

3 影印古籍数量过多,个别会缺页少码或扫描不清晰,也很正常!

如果喜欢此文的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在此感谢!

学习中医要看那些中医古籍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除此之外,下列的每一本书籍,都堪称中医的经典: 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