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天文学知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古代天文学知识?,第1张

历法与天文学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古代天文学的简介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汉武帝时,命令官员在古历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新的历法——《太初历》公元前104年成书,沿用200余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初年,国家又制定了《四分历》。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18年时期,祖冲之制定《大明历》,首次将岁差计算入内,每年3652428天,与现在的精确测量值仅相差52秒。

唐代公元618年~907年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经过数年的测量后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全面最详尽的历书——《大衍历》。该书共七部分,包括:计算朔月,望月的方法,计算二十四节气及昼夜长短的方法,计算太阳,月亮运动,计算五大行星的运动,七十二侯,六十四卦,以及预测日食,月食等。这个历法对中国历法史影响很大,在明末采用西欧方法编历之前,历次修订历法都是仿照它的结构进行的。

北宋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沈括制订了依据时令气节而定的《十二气节历》,撤销闰月,与现行的公历主张一致。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郭守敬在实际观测的基础上,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的创见,编订了中国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废除了上元积年的日法,创立了招差法,孤矢割圆术,精确而圆满地解决了古历中定朔、闺月安排,二十四节气安排,预推日、月食日期、时刻和见食情的四个主要问题。

从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万历年间开始,中国历法引入西学,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初期顺治时,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等人编制《时宪历》。公元1912年,中国开始使用公历,但同时使用农历,其实质上仍是《时宪历》。

上古人们认为宇宙有一位至高无上的主宰,称为“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自然现象各有它的人格化的主持者,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这些名字,主要用作古诗赋中的辞藻。可删,因为“丰隆”、“羲和”、“望舒”在《黄帝内经》中用以论述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出于农耕民族掌握四季变化的需要,古人观测天象是很勤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

古人的天文知识不仅丰富,而且也很普及。明末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古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

以下介绍七政五纬、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天文基本概念。

一、七政、五纬: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称七政,也叫七曜。其中金木水火土合起来又称五纬。

金星古称明星,又名太白,这是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的“子兴视夜,明星有灿”《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木星常称为岁星,简称岁

水星又叫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

土星又叫镇星或填星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即室宿,在西方则为飞马坐的αβ两星。如《左传庄公十九年》 “水昏而正栽”。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火也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恒星中的大火,特指心宿二,在西方则天蝎座的α星,如《诗经》中的“七月流火”。

二、二十八宿、四象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执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因为恒星相互间的位置相对稳定不变,可以用它们来做日月五星执行所到的位置。古人选取黄道赤道附近的十十八星宿作为座标。下面先介绍一下黄道、赤道。

黄道是古人假想的太阳周年执行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国境线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为研究天文而假想的,通常是以地球为中心,无限长为半径的球体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尽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大阳周年的视运动轨迹就是黄道。

赤道不是指地球的赤道,而是指天球赤道,就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星宿不是一颗星,而是邻近若干得的 。古人把比较靠近的几颗恒星联络起来,东西南北各有七宿,每七宿,想象成一种动物,称为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斗扣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亢音kang4, 氐音di1,箕音ji1,昴音mao3,觜音zi1,参shen1,轸zhen3。苍龙、玄武、白虎和朱雀称为四象。玄武是一种龟蛇合体的动物。

古人以二十八宿来观测日月和五个行星的执行。了解了这一点,古书上的一些内容就不难懂了。《尚书》“月离于毕”指的是月亮附于毕宿离通丽,附着的意思;《论衡》“荧惑守心”指的是火星位于心宿;《诗经》“太白食昴”指金星遮蔽了昴宿。

二十八宿不仅用于观测日月五星,有的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物件。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等。另外,古人还按上述二十八宿为主体,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28个不等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28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

三、三垣

古代对星空的分割槽,除了二十八宿以外,还有所谓三垣。既然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 周围其它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北斗七星在古代天文也占有重要地位。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络起来想像成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

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五倍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在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斗,天下皆春;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四、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执行和节气的变换,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等分,称为十二次。每次中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由于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止界限不能宿与宿之间的界限一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列表如下:

十二次 二十八宿

1星纪 斗牛女

2玄枵 女虚危

3诹訾 危室壁奎

4降娄 奎娄胃

5大梁 胃昴毕

6实沈 毕觜参井

7鹑首 井鬼柳

8鹑火 柳星张

9鹑尾 张翼轸

10寿星 轸角亢氐

11大火 氐房心尾

12析木 尾箕斗

枵音xiao1, 诹訾音zou1 zi1 “的人还:

  一般相信,汉代主要的天文观测,特别是恒星星度的观测,是用浑仪进行的。但我们在前面的考辨中并没有获得对这一似乎不存在问题的信念的支持,因此实在有必要对汉代天文观测所使用的方法作一考察,并对有关记载中汉代的星度内涵稍作分析讨论。

  星度,包括二十八宿距度和日、月、五星等的“入宿度”(今人将之对应为所测天体与规定距星之间的赤经差)以及“去极度”(今人将之对应为所测天体距北天极的角距)。

  今人对多数古代星度的对应处理虽然可在计算上符合,但在概念对应上仍有不尽之处。一是中国古代天球概念确立较晚,而且在一个时期内盖天模型和浑天模型并存,因此对不同时期和系于不同模型的星度内涵应加分辨;二是中国古代“度”的概念是指弧长的相对度量,并没有明确的“角度”含义,中国古代也因此没有产生三角学。

  中国古代的“观象授时”是根据北斗的指向和星宿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进行的,后来的历法也十分注重昏晓中星的观测和日躔的推算。由于并没有发现太阳在恒星背景上的运动周期(恒星年)与回归年长度之间的微小差别,当确定回归年长度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后,则以之来分度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而每日日行一度,即所谓“日之所行与运周,在天成度,在历成日”。因此,今人也称这种分度为“日度”。根据这种“度”的规定,就可以由观测相邻两宿距星在差不多同一时分通过同一方位(比如昏或晓时通过南中天)所需的日数来推算先至宿的距度,或由行星周天或由某宿至某宿所历的日数来推算其平均日行度。后者的情形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前者的情形则反映在《汉书·律历志》关于太初改历时进行星度观测的记载中,即“定东西,立晷仪,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晷仪是立表观测日影的装置,也可在夜间用来作为星宿中天的参照,还可用来校正漏刻;漏刻则用以确定昏晓。因无法确定当时观测二十八宿距度所用的时间,故也不能排除在短时间内参用二十八宿中天的漏刻刻数来推算一些宿的距度的可能。应当指出的是,虽然用这种方法测得的二十八宿距度即为赤道距度,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当时使用了赤道环之类的仪器。事实上,由此测得的距度与采用浑天模型还是采用盖天模型并无关系。曾有人由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所记载的五星行度,来推论先秦已有精度较高的“先秦浑仪”,但是,如薮内清已指出的,“《五星占》中出现的行度是沿着赤道的量度,在这类测定工作中未必非使用浑天仪不可”,而可能是“用‘表’或‘髀’与漏刻结合起来的一种测定方法”测得的[25] 。以漏刻来推考星体行度的情况还见于《汉书·王莽传》,其记王莽策命群司辞(公元前9年)中有“考景以晷”、“考声以律 ”、“考量以铨”、“考星以漏”等,注引应劭(活动于2世纪后期)曰:“推五星行度以漏刻也”。

  《周髀算经》(卷下之一)记载了另一种观测二十八宿距度的方法。即于平地立表定圆,并用绳和游仪希望相邻两宿,再度量两宿落于地面圆周上两点间的弧长,得先至宿的距度。虽然事实上所测为星宿的地平方位角,但就盖天模型而言,即使天地各中高外下,由于天运枢轴与地之水平垂直,星宿的地平方位角即其在周天的距度。当然,对较大的距度值和距星赤纬较高的情况,其误差是较大的。

  《周髀算经》(卷下之二)还记述了牵牛去北极115度余、娄与角去北极91度余、东井去北极66度余的算法,后人也以之为恒星“去极度”的最早记载,其实所述只是“七衡六间”中外、中、内衡(对应于冬至、春秋分、夏至日道)的去极度的算法,即所谓“黄道去极”。关于《周髀算经》中的“去极度”及其算法向来多有疑问,有人认为其值实源自浑天说,这不无道理,但是否得自浑仪实测,却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汉书·天文志》也记述了“黄道去极”的概念:“日有中道,……。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冬至至于牵牛,远极,故晷长;……。春秋分日至娄、角,去极中,而晷中;……。去极远近难知,要以晷景。”引文中略去的八尺竖表晷景长短的尺寸,与《隋书·天文志上》所引刘向(约公元前77-前7年)《鸿范传》中的记述相同,与其他各家所说则异,故其所记可能出自刘向,大致反映了西汉后期的认识。引文也表明,当时“黄道去极”尚未有“度”,仅以晷影尺寸相参。

  盖图的“七衡六间”模式及内、中、外衡间的里数已见于西汉后期的《孝经纬援神契》。将周天里数分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度也见于纬书《洛书甄曜度》,其称“周天一百七万一千里,一度为二千九百三十二里七十一步二尺七寸四分四百八十七分分之三百六十二”,正分别与《周髀算经》中衡(四衡)的圆周里数和一度长度相同。以盖天中衡周径作天之周径,应是受浑天模型影响的结果,或是浑天家汲取盖天学说的反映。《周髀算经》卷下开始改天地平正为天地平行但各中高外下的模型,也应是受了浑天模型的影响,或谓盖天家在与浑天家的论争中对原有模型所作的改进;由于天呈穹窿,各衡去极不按里数计,而取与周天分度对应的“度”来表示,这尚不足为怪,但其度数正与后来浑天家所用的分至黄道去极度相近,则令人起疑,且推算过程也颇造作,套用浑天家所测当无疑问。《甄曜度》一书,刘歆(?-公元23年)时已存在,《周髀算经》这一部分的成篇年代应在其后。《隋书·天文志上》引扬雄“难盖天八事”记有:“日之东行,循黄道。昼〔夜〕中规,牵牛距北极(北)〔南〕百一十度,东井距北极南七十度,并百八十度。”所记应仍为“黄道去极度”,但其度数却与贾逵、《后汉四分历》、王蕃等所说异,而与唐代文献所记星宿去极度数同,故其度数应系后人误改的星宿去极度。假使扬雄难盖天之事属实,则东汉初年应已有黄道去极度数,《周髀算经》也约成书于此间。

  “去极度”肇端于黄道去极的度量,这是天文学史研究者应充分注意的一个事实。在两汉和三国时期的相关文献记载中,“去极”问题总是和日道(黄道)关联的,涉及星宿时,也仅是为了说明日在二十八宿中所处的位置,而非讨论星宿的去极远近。事实上,星占家的分野占星依据主要是日月五星在大致沿黄道分布的二十八宿中的运行,而不大关心黄道以外的星官距北极的准确位置,直至陈卓(约3世纪30年代-4世纪20年代初)“总甘、石、巫咸三家所著星图,……以为定纪” ,方可能较为精确地观测各家星官的去极度,著于图录。对历算家而言,太阳的远近关系到分至的确定、节气的变更、昼夜的长短、漏刻的安排等,故首先注意到了“黄道去极”问题,并加以测算。《后汉书·律历志》所载《后汉四分历》中已第一次列入了“黄道去极”项。

  “黄道去极”如何取得,也应作些讨论。《后汉书·律历志下》刘昭注补所引“张衡《浑仪》”中记述了在浑象上量度黄道宿度和黄道去极度的方法。又,《开元占经》卷一引隋刘焯《浑天论》也称“漏、景、去极,就浑可推”。唐代,可能仍使用过这种方法来求取黄道去极度 。《后汉书·律历志下》所列二十四节气黄道去极度表当即由这种方法求得。《律历志中》记永元十四年(102年)诏曰:“……昏明长短,起于日去极远近,日道周〔圜〕,不可以计率分,当据仪度,下参晷景。”《律历志下》“黄道去极”表前也说:“黄道去极、日景之生,据仪、表也。”“仪”,应指《律历志中》汉安二年(143年)虞恭、宗�论议中所谓“图仪晷漏”的“图仪”,即浑象。刘昭所注引的依据浑象来量度黄道去极度的方法正是对“据仪度”的解释。当然,这里的前提是,冬至或夏至的去极度必须是实测的,以确定黄道在浑象上的位置。至于如何测得,尚未见到相关的文献记载。假使于至日正午在浑象表面游移一与之垂直的小表,表无影处即为浑象上日距北极的极远或极近点,再沿浑象表面量度自北极至该点的弧长并加以换算,则可得到至日的黄道去极度。

必须要知道的天文历法知识,读懂古诗文

星宿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如《范进中举》:“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

二十八宿

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中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称二十八宿,分别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嘴、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王勃《滕王阁序》:“临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

四象

四象一种说法是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分别是“东官苍龙”、“北官玄武”“西官白虎”、“南官朱雀”。

彗星袭月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分野

古代天文学说把十二星辰的位置跟地上州、国的位置相对应,如以鹑火对应周,鹑尾对应楚等。就天文说,称分星;就地上说,称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昴宿

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属冀州分野。唐代卫象诗“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旄头指昴宿,诗句表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

参商

“参”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比喻人的分离不得相见。如曹植诗“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流火

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如《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是说农历七月时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北斗

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如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论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壁宿

北方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唐代张说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运交华盖

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东曦

在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如《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中的“东曦既驾”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

天狼

天空中最明亮的一颗恒星,古以为主侵掠。如苏轼《江城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

文曲星

即文时星,简称文星。古人认为,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天罡

星官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部四星。而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小说《水浒》受这种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一百o八个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的降生。

二十四节气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总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阳

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如《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四时

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社日

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如《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中的“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

下九

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干支

天干地支的合称。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纪时法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1)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日、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2)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1古代文学关于天文地理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目录

序言:古代东方科技文明的起源

1天文地理

古人说天论地 古人观天 万物起源

天象记录 日食 流星 新星和超新星 彗星 五星连珠 太阳黑子 石刻纪录

历法 历法成就 治历方法 节气 中西比较 《太初历》《大明历》《大衍历》《授时历》

天文仪器 圭表 日晷 漏刻 浑仪 浑天仪 地动仪 浑象 简仪 仰仪 水运仪象台

著名天文学家 甘德 落下闳 张衡 祖冲之 张遂(僧一行) 郭守敬 沈括

天文著作 《甘石星经》《灵宪》

著名地理学家 裴秀 郦道元 徐霞客 魏源

成就 制图六体 风的观测和仪器 降水的观测和仪器 湿度的观测和仪器 云的观测和云图集 《水经注》 《徐霞客游记》 《海国图志》

2古代数学

成就 算筹 算盘 十进制的使用 分数和小数的最早运用 九九表 负数的使用 圆周率的计算 二进制思想的开创国

著作 《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

数学家 刘徽 张衡 祖冲之

3古代军事

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孙膑兵法 尉缭子 吴子

军事发明 古代战车 马镫的发明与流传 中国古代火箭 火药 喷火装置 弩的发明和流传

人物 兵圣孙武 民族英雄岳飞 诸葛亮

4中国传统医学

中医概况 中医的历史 中医基础理论 中药基础

诊法与疗法 四诊法 针灸 刮痧 推拿 拔火罐

食疗与养生 食疗的含义 食物的四性与五味 药膳 中医养生 养生佳品:茶、药酒

特色发明 针灸铜人 中医针具 舌苔模型 内经图 铁球 五禽戏 太极拳

古代名医 钱乙 葛洪 王冰 皇甫谧 王叔和 滑伯仁 淳于意 李时珍 李东垣 扁鹊 戴思恭 张子和 张仲景 巢元方 孙思邈 孙一奎 华佗 刘完素

5古代农业

古代水利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 郑白渠 引漳十二渠 它山堰 芍陂 灵渠

后套八大渠 邗沟

古代农具 中国水车 骨稆 石铲 铁锄 铁犁

古代农业科技人物 贾思勰 徐光启 宋应星

农业技术成就 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杂交水稻

6古代建筑

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建筑 早在周代就已开始了城市规划 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轨迹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中国建筑之特征

7中国古代机械

成就 中国传入西方的机械技术 考工记 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生活用具 被中香炉 司母戊方鼎

生产 方板链泵 水力大纺车 皮带传动

交通工具 橹、舵与轮船 指南车 记里鼓车 独轮车

8中国纺织印染

中国古代纺织 中国古代服饰 中国丝织艺术 中国刺绣艺术 中国古代印染 古代矿物颜料 染织品种 古代丝绸发展 丝绸染整工艺 中国四大名绣 天然织物染料

9中国航海技术

古代造船 古代中国造船回顾 三大船型 古代名船

造船发明 帆 船尾舵 橹 车船 龙骨结构 水密隔舱

航海发明 航海罗盘 牵星术 计程仪 针路 其它航海知识的应用

航海大事记 徐福东渡日本 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日本 郑和下西洋

10中国造纸印刷

造纸术 原始的书写材料 纸的发明过程 造纸技术的发展 蔡伦改进造纸术 造纸术的传播

人物 蔡伦 毕升 王祯 胡正言

印刷术 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技术的传播

特色发明 宣纸 笔墨的发明 印章 拓印 套印及彩色印刷 纸币

11中国古代哲学

哲学流派 道家哲学 儒家哲学 法家哲学 名家哲学 墨家哲学 阴阳家哲学

思想家 老子 孔子 韩非子 墨子

哲学著作 《道德经》 《论语》 《易经》

哲学关键词 道 阴阳 八卦 五行 太极 天人合一

12中国古代工艺

中国瓷器 中国家具 中国青铜 中国陶器 中国雕塑 中国漆器 中国纹饰 文房四宝 景泰蓝 中国木雕 中国剪纸 中国钟鼎 中国风筝 唐三彩 中国灯彩 中国年画 纸扎艺术 云南纸马 秋色艺术 中国扇子 中国玉器 中国贴画 金属工艺 嵌银工艺 石雕艺术 中国竹雕

2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多),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E),东西跨经度60多度,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多,南北跨纬度约50度,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我国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00我国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00我国的经纬度位置: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我国领土[1]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我国领土的四端为: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2′30''E),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40′E),最南端在立地暗沙(北纬3度51分00秒,东经112度17分09秒)(英语:Lidi Ansha或Lydi Shoal)为中国南海南沙群岛区域的一座暗沙,是实际上的中国领土的最南端(非位于其东北约15海里的曾母暗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立地暗沙属于海南省三沙市管辖。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33′N,124°20′E)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0多度,最东端的乌苏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高原相差5个时区。

对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系统,和西方相比也有自己的特色。中国天文学系统继承了中国哲学系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举个例子,大熊座在中国的天文学中由北斗,文昌,三台三个星官构成。北斗都很熟悉,不多赘述了;文昌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文曲星,掌管科举考试的天体;三台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科举考试的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完全不同于西方天文学天上都是神明,和人间无关。我个人喜欢使用中国天文学来对莫颗星命名,因为它很有文化内涵而且比较容易记。

但是中国天文学这套体系也制约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比如日月食,根据立法预报它应该有啊,但是没有发生。如果在西方,恐怕是要对历法进行修正了。在中国呢,群臣向皇帝叩首,恭喜皇帝的大恩大德感动了上苍(即使姚崇也干过这样的事)。

3中国古代天文分什么历法分什么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已经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经过世代连续不断的努力,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天文学知识,并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且具有独特风格的天文学体系。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许多领域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在世界天文学史和中华民族文化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历法,换一句话说,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中国古代历法不单纯是关于历日制度的安排,它还包括对太阳、月亮和土、木、火、金、水五大行星的运动及位置的计算;恒星位置的测算;每日午中日影长度和昼夜时间长短的推算;日月交食的预报等等广泛的课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历法的编算相当于近现代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为此,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展开了一系列的观测与研究活动:譬如对历法诸课题的共同起算点——历元的选定,对一个又一个天文学概念的阐述,对种种天文常数的测算、各种天文数表的编制,对具体推算方法、天体测量方法和数学方法的抉择和改进等等。

这些就构成了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当然,中国古代天文学还包涵更广泛的内容,如中国古代特有的、精良的天文仪器的设计与制造,关于宇宙理论的探讨,以及对一系列天象特别是奇异天象的长期系统的观测与记录等,它们与历法一起,组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十分丰富多彩的体系。

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经历了发生、发展、完善、没落,最终融入近现代天文学的漫长演变过程。下面我们拟分六个阶段(即如下六节)简要地加以介绍。

西周以前的天文学知识 这是一个天文学知识开始萌芽和初步积累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对星辰出没、日月运动的观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与这些需要密切相关的年、月、日等时间长度的概念,进而产生了初始的历法系统。

由于占卜活动的需要,人们对天象变化、尤其是异常天象的出现,极为关注,这也 了人们对天象观测的重视,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天象记录的传统。这些都给后世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一、观象授时时期 我们的祖先,生息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人们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日月星辰的升落隐现,自然界寒来暑往,猎物的出没和植物的荣谢等自然现象,对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有意识地观察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以期顺乎自然,求得自身的发展,便成为先民们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从中也就逐渐萌发出天文学知识的嫩芽。

太阳对人们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以太阳的出入作为作息时间的客观依据。

太阳出入造成的明暗交替出现的规律,必定给先民们以极深的感受,于是以太阳出入为周期的“日”,应是他们最早认识到的时间单位。 自然,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又一明显的和意义重大的天象。

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月亮的亮光对于人们夜间活动的安排是关键的要素。经过长期的观测和计数,人们逐渐发现月亮圆缺的周期约为30日,这便进而导致一个较长的时间单位“月”的产生。

对于更长一些的时间单位“年”的认识,要较“日”、“月”困难得多,但这是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意义更为重大的一种周期,因为寒暑、雨旱,以及渔猎、采集乃至农业生产活动无一不与它有关。所以,人们对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

由物候——草木枯荣、动物迁徙、出入等的观察入手,大约是探索一年长度的最早方法,随后才是对某些星象的观测。后者所得结果要较前者来得准确。

据传说,在颛顼帝时代,已设立“火正”(1)专司对大火星(心宿二,天蝎座α星)进行观测,以黄昏时分大火星正好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时,作为一年的开始,亦即这一年春天的来临。由此不难推得一年的长度。

这是我国古代观象授时的早期形态。据研究,这大约是公元前2400年的事。

又据《尚书·尧典》记载,在传说中的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其具体的观测方法与结果是:“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

据推算,这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时的实际天象。 由上述记载,我们还可以推知,当时已有原始圭表的出现,否则人们就无从确定某星辰南中天的问题。

这时的圭表还仅用于厘定方位,尚未用于测定日影的长度。观测星辰南中天来确定季节,可以减少地平线上的折射和光渗等的影响,其精度自然要比观测星辰出没来得高。

此外,从“日中”和“宵中”(指昼夜平分)、“日永”和“日短”(分别指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日子)等说法,可知其时已应用了某种测量时间的器具(这一点由下述《夏小正》的有关记载亦可证)。这些都说明,此时已进入观象授时相当发达的时代。

其标志是:所观测的恒星已由一颗增加到多颗,由观测恒星东升改为南中天,并已使用了某些器具。 更值得注意的是,《尧典》还记述了这时人们已经采用了“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4中国古代的天文知识

天文与农业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是非常发达的,宋代时对一年周期的推算已经精确到了秒。在中国有的教科书上说古代天文学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为此我请教了做农民的奶奶。奶奶对一年周期的知识限于农历中闰月的推算,二十四节气的推算。她种地一是随大流,二是参考节气,也就是说误差可能会有半个月之多。再说天文知识,那就只限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之类了。“农业生产”远远不要中国古代那样发达的天文学。其实只要参考物候,看一看柳树是否发芽了之类的,就足以定下合适的播种时间。要是青蛙都要死搬太阳历,每年到了时日,不管风霜雨雪都要从冬眠的洞里出来,这些天文青蛙一定活不过一次倒春寒。

中国古代天文学其实是占星术

天上的星宿会与地上的皇帝与大臣有对应,行星的运动、彗星等等都预示人间大事。所以讲“天垂象”。历代明君,看到一定的天象,都会鞠身自省。天文学也就历来受皇家支持,同时受皇家垄断。二十四史中,许多都专门有天文志,讲的就是天文现象如何预示了人间大事。这里要提一句的是,现代的气象,古代也是属于天文,是令人敬畏的天象的一部份。

现代天文学动辄“宇宙的起源、演化、归宿”,对气象更想要去预测、控制。这也是现代的“探索”与“控制”了。

古人讲“君子畏天”。天文现象只是天给人看的一些信号,人知道自己违背了天意,那就要早早改正才是。天怎么能去探索呢?更不用说要去控制了。

5想整体了解一下我国古代的天文星象历法的知识

中国文化星象历法的时间观念 2005-7-14 21:15:47 不详 不详 阅读86次 年月日时的区分:根据《尚书》的资料,中国的史文化,自唐尧开始,经过虞舜而到夏禹,早已秉承古的传统,以太阴历为基准,确定时间的标准。

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均分为三十天;每天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时又分三刻。这种星象历法的时间观念,由来久远,相传远始于黄帝时代,这事是否可信,另当别论。

但都是以太阴(月亮)为基准,所以代表了十二时辰的十二个符号,便叫作"地支"。扩充"地支"符号的应用,也可以作为年的代号,例如子年、丑年而到亥年以后,再开始为子年、丑年等循环性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的区分:古代的"星象历法",同时也以太阳在天体的行度作标准。所以中国过去采用的阴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的。

除了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三十天的基准以外,根据太阳在天体上的行度与地面上气象的变化和影响,又以"春、夏、秋、冬"四季,统率十二个月。也等于《易经》"乾卦"卦辞所谓"元、亨、利、贞"的四种德性。

并且除了以四季统率十二个月外,又进一步划分它在季节气象上的归属,而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例如"冬至、小寒(十二月节)大寒,立春(正月节)雨水,惊蛰(二月节)春分,清明(三月节)谷雨,立夏(四月节)小满,芒种(五月节)夏至,小暑(六月节)大暑,立秋(七月节)处暑,白露(八月节)秋分,寒路(九月节)霜降,立冬(十月节)小雪,大雪(十一月节)"等二十四个名号。这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根据太阳与地球气象的关系而定,并非以太阴(月亮)的盈亏为准。

五候六气的划分:除了四季统率十二个月、二慕谄酝猓忠?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候为一节"作为季节气候划分的基准。根据这种规例,推而广之,便可用在以三十年为一世,六十年为两世,配合《易经》交爻重划卦的作用。

缩而小之,则可用在一天十二个时辰、刻、分之间与秒数的微妙关系。 这种上古天文气象学和星象学,以及历法的确立,虽然是以太阴(月亮)的盈亏为基准,但同时也配合太阳在天体上的行度,以及它与月亮、地球面上有关季节的变化。

可是上古中国天文星象学除了这些以外,再把"时间"扩充到天体和宇宙的"空间"里去,探究宇宙时间的世界寿命之说,不但并不完备,实在还很欠缺。只有在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以天文星象的公式,强自配合中国地理的"星象分野"之学,勉强可以说它便是中国上古文化的"时""空"统一的观念。

很可惜的这种"时""空"统一的学说仍然只限于以中国即天下的范围,四海以外的"时""空",仍然未有所知。况且"星象分野"之学,在中国的地理学上,也是很牵强附会的思想,并不足以为据。

青年同学们读国文,看到王勃《滕王阁序》所谓的"星象翼轸",便是由于这种"星象分野"的观念而来。 邵子对"时""空"思想的开拓 汉末魏、晋到南北朝数百年间,佛学中无限扩充的宇宙"时""空"观进入中国以后,便使中国文化中的宇宙观,跃进到新的境界。

但很可惜的,魏、晋、南北朝数百年间的文化触角,始终在"文学的哲学"或"哲学的文学"境界中高谈形而上的理性,并没有重视这种珍奇的宇宙观,而进一步探索宇宙物理的变化与人事演变的微妙关系。甚之,当时的人们,限于知识的范围,反而视为荒诞虚玄而不足道。

(关于佛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的补充说明,必须要另作专论,才能较为详尽。)直到北宋时代,由邵康节开始,才撮取了佛家对于形成世界"成、住、坏、空"劫数之说的观念,揉入《易》理"盈、虚、消、长""穷、通、变、化"的思想中,构成了《皇极经世》的"历史哲学"和"易学的史观"。

其实,邵子创立《皇极经世》"易学史观"的方法,我想他的本意,也是寓繁于简,希望人人都能懂得,个个都可一目了然。因此而"知天""知命","反身而诚"而合于天心的仁性。

并非是故弄玄虚,希望千载之后的人们,"仰之弥高"钻之不透的。无奈经过后世学者多作画蛇添足的注解,反而使得邵子之学,愈来愈加糊涂。

在邵康节所著人尽皆知的《皇极经世》一书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便是他把人类世界的历史寿命,根据易理象数的法则。规定一个简单容易记录的公式。

他对这个公式的定名。叫做"元、会、运、世"。

简单地讲,以一年的年、月、日、时作基础。所谓一元,便是以一年作单元的代表。

一年(元)之中有十二个月,每个月的月初和月尾。所谓晦朔之间,便是日月相会的时间,因此便叫做会。

换言之,一元之间,便包含了十二会。每个月之中,地球本身运转三十次,所以一会包含三十运。

但一天之中又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又有三十分。因此把一运之中包含十二世,一世概括三十分。

扩而充之,便构成了"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之中,共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之中,共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之中,共计十二万九干六百年为一元"。

一元便是代表这个世界的文明形成到毁灭终结的基数,由开辟以后到终结的中间过程之演变,便分为十二会,每一会中又有运世的。

6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地理的综合性学习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构分类,各家学派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有物质与精神两分法;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分法;有物质、制度、行为、心态四分法;还有物质、社会、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这些划分尽管层次不一,但都是按照人类创造文化的发展进程由物质到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划分的,适用于专业人员的学习研究。中学生学习教材中的中国古代文化,应根据教育功能的不同来划分。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但由于教材中没有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课文,这些知识都零散地分布在古文典籍之中,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更难,因此,教学时应将分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根据教育的功能不同梳理归类,每一类下分若干知识点,以课文中的某一古代文化知识点为突破口作分析,成扇面辐射展开,拓宽范围并向纵深发展。然后再探讨下一个知识点。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将课文中零散的知识归类成系统,建立知识链条。二是教师们在传播零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法。三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打开思路,养成良好的治学习惯。

7哪位有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详细资料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演变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已经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经过世代连续不断的努力,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天文学知识,并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且具有独特风格的天文学体系。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许多领域曾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在世界天文学史和中华民族文化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历法,换一句话说,历法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核心。中国古代历法不单纯是关于历日制度的安排,它还包括对太阳、月亮和土、木、火、金、水五大行星的运动及位置的计算;恒星位置的测算;每日午中日影长度和昼夜时间长短的推算;日月交食的预报等等广泛的课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历法的编算相当于近现代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为此,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展开了一系列的观测与研究活动:譬如对历法诸课题的共同起算点——历元的选定,对一个又一个天文学概念的阐述,对种种天文常数的测算、各种天文数表的编制,对具体推算方法、天体测量方法和数学方法的抉择和改进等等。

这些就构成了中国古代历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当然,中国古代天文学还包涵更广泛的内容,如中国古代特有的、精良的天文仪器的设计与制造,关于宇宙理论的探讨,以及对一系列天象特别是奇异天象的长期系统的观测与记录等,它们与历法一起,组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十分丰富多彩的体系。

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经历了发生、发展、完善、没落,最终融入近现代天文学的漫长演变过程。下面我们拟分六个阶段(即如下六节)简要地加以介绍。

西周以前的天文学知识 这是一个天文学知识开始萌芽和初步积累的漫长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对星辰出没、日月运动的观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与这些需要密切相关的年、月、日等时间长度的概念,进而产生了初始的历法系统。

由于占卜活动的需要,人们对天象变化、尤其是异常天象的出现,极为关注,这也 了人们对天象观测的重视,并由此逐渐形成了天象记录的传统。这些都给后世的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一、观象授时时期 我们的祖先,生息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人们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日月星辰的升落隐现,自然界寒来暑往,猎物的出没和植物的荣谢等自然现象,对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有意识地观察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以期顺乎自然,求得自身的发展,便成为先民们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从中也就逐渐萌发出天文学知识的嫩芽。

太阳对人们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是以太阳的出入作为作息时间的客观依据。

太阳出入造成的明暗交替出现的规律,必定给先民们以极深的感受,于是以太阳出入为周期的“日”,应是他们最早认识到的时间单位。 自然,月亮的圆缺变化,是又一明显的和意义重大的天象。

说它意义重大,是因为月亮的亮光对于人们夜间活动的安排是关键的要素。经过长期的观测和计数,人们逐渐发现月亮圆缺的周期约为30日,这便进而导致一个较长的时间单位“月”的产生。

对于更长一些的时间单位“年”的认识,要较“日”、“月”困难得多,但这是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意义更为重大的一种周期,因为寒暑、雨旱,以及渔猎、采集乃至农业生产活动无一不与它有关。所以,人们对它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

由物候——草木枯荣、动物迁徙、出入等的观察入手,大约是探索一年长度的最早方法,随后才是对某些星象的观测。后者所得结果要较前者来得准确。

据传说,在颛顼帝时代,已设立“火正”(1)专司对大火星(心宿二,天蝎座α星)进行观测,以黄昏时分大火星正好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时,作为一年的开始,亦即这一年春天的来临。由此不难推得一年的长度。

这是我国古代观象授时的早期形态。据研究,这大约是公元前2400年的事。

又据《尚书·尧典》记载,在传说中的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其具体的观测方法与结果是:“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即以观测鸟、火、虚、昴四颗恒星在黄昏时正处于南中天的日子,来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标准。

据推算,这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时的实际天象。 由上述记载,我们还可以推知,当时已有原始圭表的出现,否则人们就无从确定某星辰南中天的问题。

这时的圭表还仅用于厘定方位,尚未用于测定日影的长度。观测星辰南中天来确定季节,可以减少地平线上的折射和光渗等的影响,其精度自然要比观测星辰出没来得高。

此外,从“日中”和“宵中”(指昼夜平分)、“日永”和“日短”(分别指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日子)等说法,可知其时已应用了某种测量时间的器具(这一点由下述《夏小正》的有关记载亦可证)。这些都说明,此时已进入观象授时相当发达的时代。

其标志是:所观测的恒星已由一颗增加到多颗,由观测恒星东升改为南中天,并已使用了某些器。

  中国文化星象历法的时间观念

  2005-7-14 21:15:47 不详 不详 阅读86次

  年月日时的区分:根据《尚书》的资料,中国的史文化,自唐尧开始,经过虞舜而到夏禹,早已秉承古的传统,以太阴历为基准,确定时间的标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均分为三十天;每天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时又分三刻。这种星象历法的时间观念,由来久远,相传远始于黄帝时代,这事是否可信,另当别论。但都是以太阴(月亮)为基准,所以代表了十二时辰的十二个符号,便叫作"地支"。扩充"地支"符号的应用,也可以作为年的代号,例如子年、丑年而到亥年以后,再开始为子年、丑年等循环性的规律。

  二十四节气的区分:古代的"星象历法",同时也以太阳在天体的行度作标准。所以中国过去采用的阴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的。除了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三十天的基准以外,根据太阳在天体上的行度与地面上气象的变化和影响,又以"春、夏、秋、冬"四季,统率十二个月。也等于《易经》"乾卦"卦辞所谓"元、亨、利、贞"的四种德性。并且除了以四季统率十二个月外,又进一步划分它在季节气象上的归属,而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例如"冬至、小寒(十二月节)大寒,立春(正月节)雨水,惊蛰(二月节)春分,清明(三月节)谷雨,立夏(四月节)小满,芒种(五月节)夏至,小暑(六月节)大暑,立秋(七月节)处暑,白露(八月节)秋分,寒路(九月节)霜降,立冬(十月节)小雪,大雪(十一月节)"等二十四个名号。这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根据太阳与地球气象的关系而定,并非以太阴(月亮)的盈亏为准。

  五候六气的划分:除了四季统率十二个月、二慕谄酝猓忠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候为一节"作为季节气候划分的基准。根据这种规例,推而广之,便可用在以三十年为一世,六十年为两世,配合《易经》交爻重划卦的作用。缩而小之,则可用在一天十二个时辰、刻、分之间与秒数的微妙关系。

  这种上古天文气象学和星象学,以及历法的确立,虽然是以太阴(月亮)的盈亏为基准,但同时也配合太阳在天体上的行度,以及它与月亮、地球面上有关季节的变化。可是上古中国天文星象学除了这些以外,再把"时间"扩充到天体和宇宙的"空间"里去,探究宇宙时间的世界寿命之说,不但并不完备,实在还很欠缺。只有在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以天文星象的公式,强自配合中国地理的"星象分野"之学,勉强可以说它便是中国上古文化的"时""空"统一的观念。很可惜的这种"时""空"统一的学说仍然只限于以中国即天下的范围,四海以外的"时""空",仍然未有所知。况且"星象分野"之学,在中国的地理学上,也是很牵强附会的思想,并不足以为据。青年同学们读国文,看到王勃《滕王阁序》所谓的"星象翼轸",便是由于这种"星象分野"的观念而来。

  邵子对"时""空"思想的开拓

  汉末魏、晋到南北朝数百年间,佛学中无限扩充的宇宙"时""空"观进入中国以后,便使中国文化中的宇宙观,跃进到新的境界。但很可惜的,魏、晋、南北朝数百年间的文化触角,始终在"文学的哲学"或"哲学的文学"境界中高谈形而上的理性,并没有重视这种珍奇的宇宙观,而进一步探索宇宙物理的变化与人事演变的微妙关系。甚之,当时的人们,限于知识的范围,反而视为荒诞虚玄而不足道。(关于佛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的补充说明,必须要另作专论,才能较为详尽。)直到北宋时代,由邵康节开始,才撮取了佛家对于形成世界"成、住、坏、空"劫数之说的观念,揉入《易》理"盈、虚、消、长""穷、通、变、化"的思想中,构成了《皇极经世》的"历史哲学"和"易学的史观"。其实,邵子创立《皇极经世》"易学史观"的方法,我想他的本意,也是寓繁于简,希望人人都能懂得,个个都可一目了然。因此而"知天""知命","反身而诚"而合于天心的仁性。并非是故弄玄虚,希望千载之后的人们,"仰之弥高"钻之不透的。无奈经过后世学者多作画蛇添足的注解,反而使得邵子之学,愈来愈加糊涂。

  在邵康节所著人尽皆知的《皇极经世》一书中,最基本的一个概念,便是他把人类世界的历史寿命,根据易理象数的法则。规定一个简单容易记录的公式。他对这个公式的定名。叫做"元、会、运、世"。简单地讲,以一年的年、月、日、时作基础。所谓一元,便是以一年作单元的代表。一年(元)之中有十二个月,每个月的月初和月尾。所谓晦朔之间,便是日月相会的时间,因此便叫做会。换言之,一元之间,便包含了十二会。每个月之中,地球本身运转三十次,所以一会包含三十运。但一天之中又有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又有三十分。因此把一运之中包含十二世,一世概括三十分。扩而充之,便构成了"三十年为一世,十二世之中,共计三百六十年为一运。三十运之中,共计一万八百年为一会,十二会之中,共计十二万九干六百年为一元"。一元便是代表这个世界的文明形成到毁灭终结的基数,由开辟以后到终结的中间过程之演变,便分为十二会,每一会中又有运世的变化。这种观念大致是受到佛学中"大劫、中劫、小劫"之说的影响而来。如果把它列成公式,便如:

  30(世)×12×30×12=126900

  但是这种算式,在一般没有算学素养的人是不容易记得的,因此便把一元之中的十二会,用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作数字的符号,便于记忆。由世界开辟到终结,便分成了十二会。于是"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观念,便由邵氏的"元、会、运、世"之学中形成为后世阴阳家们的共通观念了。

  邵子创立了"元、会、运、世"之学,用来说明自开天辟地以来,到达最后的"亥会",合计为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但邵子所说的天地始终之数,并非就是地球由出生到毁灭的寿命。这个"元、会、运、世"的数字之说,只是大致相当于佛学所说的一个"小劫" ,是说世界人类文明的形成到毁灭的一段过程。佛学只用"刀兵""饥馑""瘟疫"等人类社会的活动现象作说明。邵子却以数字配合卦象作代表。至于循环之说,又与轮回的道理,默相契合,颇堪玩味。

古代天文学知识?

历法与天文学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天文学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有历法的国家之一。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的内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