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谈养生 胃病要和肝脾一起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老中医谈养生 胃病要和肝脾一起治,第1张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要想治好困扰我们的‘老’,就要在上多下工夫。”一提起之道,年过六旬、身体强健的李佃贵教授就讲到了自己的专长上。

在他看来,很多人的胃都是自己的不以为然造成的。比如,有人经常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的情况,却总以为就是没吃好,胃有点不舒服,自己吃点药或是忍忍就过去了。实际上,正是这些忽视,导致了的不断发展,严重了,甚至有癌变的可能。

从来讲,胃并不是单单因为胃不好造成的,因而,养胃还要兼顾脾、肝。李教授指出,除戒烟酒外,注意饮食是重点。

健脾胃。 认为,初春饮食应以辛温、清淡为主,因为辛温能够祛寒,清淡能够利湿,这样可使人体抗拒风寒、风湿之邪的侵袭。例如可经常用薏苡仁、山药、大枣、茯苓、芡实等煮粥,以起到健脾补气的作用。而油腻、生冷、酸涩、黏硬和大辛大热的食物,会助热生火,伤害脾胃,要忌食;、水果可避免“上火”,要多吃。

养脾肝。 春天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增甘味。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建议可在多食用大枣、山药等。此外,春天肝气升发过度,会引起脾胃病。而肝的功能又与人的精神情志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我调控情绪,遇到不快及时宣泄,以免伤及肝脏。

肝脾

中医论“血”,即血液,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的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惟斯而已。

1来源于经中焦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

如《灵枢·决气》所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里的“受气”,指的是脾胃接受饮食物,“取汁”指的是从食物中化生出水谷精微物质,《医门法律》所说的:“饮食多 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即明确了饮食与血的生成之间的关系。

应当指出的是,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不必再另立来源一说。 如《灵枢·邪客》所说的:“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原文的意思是:营气与津液相合,上注于肺,经过肺的气化作用,输入心肺之中而成为血。简单理解也就是原材料与加工程度的关系而已。

2来源于精髓化生

《诸病源候论》指出: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张氏医通》指出:“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以上两书虽指出了精可以转化为血,但没有明确这种情况在生理上有何反映,现举一例说明之,《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肾之合骨也,其华发出。”发为血之余,血为心所主,不说心其华在发,而说肾“其华在发”的原因,就在于肾藏精,精生血,血能养发,如张隐庵所说的:“发乃血之余,血乃精之化。

与血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器,当推脾胃与肾 ,因水谷由胃所受纳而腐熟,精微由脾所吸收而转输,且营气不但由脾转输,更由脾所储藏——“脾藏营”;精能生血,精贮藏于肾一一“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血运行于脉中,“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注于经脉。”(《灵枢·痈疽》)“脉者,血之府也。”《素问·脉要精微论》)因此,凡促助血在脉道中通畅地运行,及使之不溢出脉外的脏器,皆可谓之与血的运行有关,按照这个前提,血的运行与心肺肝脾有关。

心有推动作用 ——《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李梴《医学入门·脏腑》说:“心动则血行于诸经,静则血藏于肝脏,故肝为血海,心乃内运行之,是心主血也”,这段话进一步说明了心对血液运行的推动作用。

肺有助心行血的作用 ——“气为血帅”,“气如橐籥,血如波澜”,二语指明了气对血的运行有推动作用;而肺主气,所以肺有助心行血的作用。

肝有保障血液运行通畅的作用 ——肝主疏泄,能使人体气机条畅。气能行血,故气机条畅,血也就能通畅无阻地运行。唐容川在《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中所说的“肝属木,木气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即是此意。

脾有统摄作用 ——从血在脉道中运行的方向看,心肺肝对血的运行有“前后向”的作用,而脾对血的运行有“内外向”的作用,即脾有统摄血液使之在脉道中运行而不溢出脉外的作用,如脾的统血作用失职,则血向脉外溢出。

以上可以看出,血液正常地循行需要两种力量:即推动力和固摄力。这两种力量的协调平衡维持着血液的正常循行,若推动力量不足,则可出现血液流速缓慢,出现滞涩、血瘀等改变;若固摄力量不足,则可导致血液外溢,出现出血症。

另一方面,五脏虽协同调控着血的运行输布,但又要依靠血的濡养来各自的所属机能。《灵枢·本脏》说:“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五阅五使》所说的“血气有余,肌肉坚致。”都指出了血对脉、肉、筋与关节的营养作用。《素问·五脏生成》所说的: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则指出了血对肝的营养作用及对视力的直接影响。《景岳全书·血证》说: “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故血衰则形萎,血败则神坏也。 ”时此,血的营养作用,可以一言以蔽之曰:“以奉生 身,莫贵于此。”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也与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点《内经》早已指明,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说:“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本神》说:“肝藏血,血舍魂……心藏脉,脉舍神”等。临床实践也证明了心、肝血虚,或热入营血,确有惊悸、失眠、多梦,或神昏、谵语等神志方面的症状表现出来。

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血液生成、运行的协同关系和消化功能的依存关系。在血液的生成、运行方面,肝贮藏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肝又疏泄气机,使血行通畅,能促进脾之运化;脾主运化,生血统血,使肝血能有所贮藏。

肝脾两脏相互协同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在消化功能方面,肝疏泄气机并分泌胆汁,有助于脾之运化;脾气健运,气血化源充足,肝体得以滋养而有助于肝之疏泄。此外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也有利于肝之升发;肝气升发条达,又促进了脾升胃降。

肝脾互用,消化功能才能正常。肝脾两脏的病变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为血液和消化方面。

肝不藏血,与脾不统血可同时并见,导致一系列出血病症。若脾气虚弱,血液化生不足,或统摄无权而出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表现为纳少、倦怠、眩晕、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等症;

若肝气郁结,肝失疏泄,则易致脾失健运,形成精神抑郁,或急躁易怒、胸闷太息、两胁胀痛、纳少腹胀、便溏等肝脾不调之候,称为“木不疏土”或肝脾不调;

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热内生,熏蒸肝胆,而致疏泄失常,则可见纳呆、腹胀便溏、胸胁胀痛、呕恶,甚或黄疸等症。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肝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及血液的生成运行方面。

 l 在消化方面:脾主运化,摄入到人体内的饮食物,必须经过脾胃共同作用,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并输送到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考试大网站收集但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与肝的关系极为密切,这种关系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只有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正常,胆汁才得以正常的分泌和排泄,脾胃升降有序,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脾的运化功能,对肝之疏泄亦有一定影响,只有脾气强健,饮食物及水液得以及时的输布而不发生滞留,肝之疏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

 在病理情况下,如肝的疏泄不利,即可对脾胃的运化功能产生影响。

 2 在血液方面:肝主藏血,贮藏和调节全身血量,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脾之间在血液方面有着较为密切地联系。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血量充足,则肝血充盈。而肝血充足,可以涵敛肝阳,使肝气条达舒畅,才能保证脾之健运发挥其统血功能。

 在病理上,如果脾气虚弱,运化不利,水谷精微吸收障碍,血液化源不足,或脾不统血,失血过多,均可累及于肝,导致肝血亏虚,出现食少、消瘦、眩晕、视物模糊、肢体麻木、女子月经量少,甚或经闭等病症。反之,肝血虚少或肝不藏血,均可影响肝之疏泄,疏泄失常,则可致脾之运化失常。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有调和肝脾作用的方剂 2 有调和肝脾作用的穴位 3 有调和肝脾作用的中成药 4 调和肝脾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调和肝脾 1 拼音

tiáo hé gān pí

2 英文参考

harmonizing liversplee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harmonizing liver and splee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调和肝脾为治法[1]。即健脾疏肝[2]。属和法[1]。指用具有疏肝健脾、调理气机作用的方药治疗肝郁脾虚证、肝旺脾虚证等的治法[3]。治疗肝气犯脾、肝脾不和,症见胁胀或痛、肠鸣、大便稀薄、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细等,可用逍遥散[1]。

健脾疏肝是一种治疗肝气郁结引起脾不健运的方法。临床主要表现为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肝盛脾虚症候[2]。针灸常选太冲、期门、太白、足三里、脾俞、章门等穴。针宜补泻兼施[2]。

4

在调治多种慢性疾病的过程中,肝、脾、肾这三个脏腑都十分关键,而且三脏相互影响、联系密切。因此在临床上,兼顾三者用药、协调好三脏之间的关系是重中之重。全国名老中医王焕禄先生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4组经验用药,对于调治三脏有良效。

1山茱萸、五味子、生龙骨

山茱萸酸涩、性温,归肝、肾经,能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于补益之中具封藏之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既能益精,又可助阳,为平补阴阳之要药;五味子味酸收敛,甘温而润,具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能上敛肺气,下滋肾阴,又能宁心安神;生龙骨味涩能敛,质重沉降,具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之功,长于固涩,又能平肝益阴、潜敛浮阳。

三药相须为用,固涩力量强大。同时,山茱萸益精助阳,生龙骨平肝益阴,五味子宁心安神,符合中医学“阳加于阴谓之汗”及“汗为心之液”的汗出原理,从病机、病位方面均起到了调节作用,常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汗证,临床疗效显著。

2炒酸枣仁、珍珠母、紫石英

炒酸枣仁甘酸、性平,入心、肝、胆经,能养心阴、益肝血,为养心安神之要药,味酸收敛,有收敛止汗、敛阴生津止渴之功;珍珠母咸寒入肝,质重入心,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泻火、镇惊安神之功;紫石英甘温能补,温肾助阳,质重能镇,镇心安神,属温润镇怯之品,尚能温肺寒、止喘嗽。

三药伍用,一君二臣,养心调肝温肾,既作用于病位又照顾到病机,既养心又镇心,常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之人,同时配伍健脾助运之品。

3生磁石、黄精、骨碎补

生磁石味咸、性寒,质重沉降,入肝、肾经,补益肝肾,聪耳明目,为治肾虚耳鸣、耳聋之要药,同时性寒清热,能清泻心肝之火,顾护真阴;黄精味甘、性平,具健脾、润肺、益肾之功,属气阴双补之品,长于补益肾精,延缓衰老,《本草纲目》曰其“补诸虚……填精髓”;骨碎补苦辛温燥,善壮肾阳、暖水脏,属阴中生阳、壮火益土之要药,同时兼有涩性。

三药伍用,一君二臣,生磁石直取主症,黄精、骨碎补针对病机,温肾填精,辅助生磁石发挥最大效应,对于老年性肾虚耳鸣效果确切,方中多配伍健脾助运之品。

4金樱子、枸杞子、菟丝子

金樱子酸涩平,功专固敛,入肾经,具有固精、缩尿、止带、止泻作用,临床用于肾虚精关不固,膀胱失约、带脉不束等症;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肝肾之阴,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用治精血不足所致视力减弱、头晕目眩、遗精滑泄、腰膝酸痛等症;菟丝子辛甘而平,辛以润燥,甘以补虚,功能补肾阳、益肾精、滋补肝肾、益脾止泻、平补阴阳,但偏重补阳。

三药伍用,阴阳双补兼有固涩,用于虚性滑脱、精微丢失病症,如遗精滑泄、尿中蛋白等,效果确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金樱子醇提物能显著降低肾炎模型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血清总蛋白含量,减轻肾组织的病理变化。

"培土生金"和"舒土和木"是中医中的两个概念。

"培土生金"是指通过滋养土来生长金,也就是指通过调理脾胃,加强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从而促进体内气血代谢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舒土和木"是指通过调理土和木的关系来维持身体平衡。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对应五行,其中脾胃属土,肝胆属木,土能够生长木,木能够疏通土,因此土和木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身体中土和木的关系失衡,就会导致脾胃消化不良、肝胆功能失调等问题。因此,通过调理土和木的关系,可以维持身体健康和平衡。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非常重要,通过对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解和运用,可以对人体的健康进行有效的调理和治疗。

老中医谈养生 胃病要和肝脾一起治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要想治好困扰我们的‘老’,就要在上多下工夫。”一提起之道,年过六旬、身体强健的李佃贵教授就讲到了自己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