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医手术很发达 为什么会失传?
现代人普遍认为西医才能做手术,中医是怎么做手术的呢?其实,在中国古代,中医手术就已经很发达,古籍有不少记载。
隋朝有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叫做《诸病源候论》,由太医巢元方所写,其中有一段叙述:“金疮肠断者,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纳)之。但疮痛者,当以生丝缕系,绝其血脉。”这段文字描述了病人的肠子断裂后,医师通过手术,把肠子重新续接的过程。
那么,古代中医具体使用什么工具来做手术、是怎么操作的?中医外科手术又为何没有流传下来?
古代中医手术的麻醉药
提到古代手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公认的中医外科手术鼻祖——华佗。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患者以酒服麻沸散后,身体就失去了知觉,然后医师就可“刳破腹背,抽割积聚”,也就是剖开腹部,除去肿块。
(微信搜索 新正述传统文化 公众号 看更多好文)
可惜的是,麻沸散后来失传。但在麻沸散之后,也有其它的麻醉剂出现。
譬如明代外科医学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写到,他在鼻息肉手术中,使用“回香草散”麻醉。回香草散是由回香草、高良姜两味药制成的局部麻醉药。他在书中记述:先用回香草散连吹入鼻黏膜两次,然后用一根丝线套上鼻息肉的根部,绞紧,向下一拔,息肉就脱落了。
古代的手术刀是什么样的?
早在华佗之前,就已经有许多关于中医外科器具的记载。《山海经》中记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有石可以为砭针,堪以破痈肿者也。”《素问》也记载,“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
那时,人们用砭石制作成各种医疗器具,如砭针、砭镰,并且有大小不同的尺寸。砭镰类似于刀片,可以用来割去肿瘤,削掉腐肉。目前于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砭镰,距今34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刀。不仅如此,砭石本身也用于养生治病,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现代医学也发现,砭石含有至少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随着铜器、铁器不断普及,人们开始使用铜铁等金属制成针、刀、镰和许多其它外科手术器械。
秦汉之后,外科手术器具不断发展。唐代的出土文物中已有镊子、剪刀这样的常见外科手术器械,宋代时已经出现较为完整的常用外科器具,如针、剪、刀、钳、凿,在《世医得效方》和《永类钤方》等书中都有记载。江苏省江阴县曾出土了一批明代医疗器械,除了铁质和铜质的平刃刀、小剪刀、镊子外,还有一把柳叶式外科刀,一头有尖刃口,和现代的手术刀十分相似。
清代医家何景才撰写的《外科明隐集》中,简述了开疮刀、三棱针、平刃刀、月刃刀、剪子、镊子几种外科手术器具。开疮刀最薄利锋锐,取其速入急出;三棱针刺放瘀滞毒血,取其刺孔宽豁,让瘀汁通流;平刃刀割除死腐余皮,用之随手得便;月刃刀割除深陷之内瘀腐;镊子夹捏余皮顽腐,让刀割更方便。
桑皮线: 中国最早发明的外科缝合线
隋唐时代,除了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清创缝合术外,对缝合伤口的材料亦有了改进和提高。最重要的发明是使用桑皮线缝合肠管和皮肤,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良好疗效。
缝合术是中医外科史上的重要发明。“桑皮线”就是常用的缝合线之一。《删繁方》记载治金疮肠出的方法,“桑皮细线缝肠复皮,用蒲黄粉粉之。”宋代《睽车志》写道,“⋯⋯以刀自裁,收之不死,医者以桑皮缝合其创,傅药。”
据老辈中医讲述,制作桑皮线的方法,是先拨去外皮,在内层上选择比较粗的筋纹,撕下来。然后再取外皮,把细线从头到尾抹七次,让细线滑润如丝,收起放好。到用的时候,在沸水的蒸汽上薰蒸一下,细线就绵软如新。桑皮线可以被身体吸收,所以缝合后不需拆线。
桑皮线取用方便,而且不易折断。不仅如此,桑皮本身药性平和,更有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明·于慎行《谷山笔尘》中介绍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案例:武则天长寿三年,有人密告皇嗣李旦(即睿宗)“潜有异谋”。臭名昭著的酷吏来俊臣对李旦左右的人严刑拷打,逼他们供出皇嗣“谋反”的罪行。
太常工人安金藏宁死不屈,并向来俊臣说,如果不相信我所说的是实话,我宁可挖出心来证明皇嗣不反,立即拔出佩刀自剖胸膛,露出五脏,血流遍地。此举使武则天猛然醒悟,遂命人将安金藏送入宫中治疗。医者将其五脏复位,用桑皮线缝合伤口,敷上疗伤药物,患者经宿始苏。武则天因此取消了对李旦的追究。
如何给病人消毒、止血?
古代外科有各种药膏、药洗,另有去腐、生肌、收敛愈合等外科优良药物,帮助术后的止血、愈合。
为何中医外科手术未能流传至今?
这些外科手术器具的发现,以及古籍中对于手术方法、使用药物的记载,足以说明中国古代外科手术的发展水准。可惜,很多精华的东西没有流传下来,所以现代人很少人会把中医和手术联系在一起。
探究这其中的原因,一部分是人们的思想渐渐西化,另外也和中医传承的习惯、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
中医传徒弟,类似于道家。有本事的医师虽然会收许多徒弟,但其中只有一个徒弟能得到师父的真传。一些有着祖传良方和珍贵经验的中医,往往要找到道德、心性、悟性都好的,确保在学成之后,医德与医术兼备的人,才会把真正的精髓相传。
而在当今社会,中医教育也普遍西化,中医须接受西医教育,获得学历和认证,才能被社会认可。一些民间的中医师,虽继承了良好的医术,但因为没有现代的学历,而不被人们所接受。加上如今社会乱象,让普通人难以分辨,真正珍贵的东西也难以被发现,并保存下去了。
中医古籍还是非常多的,不过很多中医古籍都在国外馆中,比如日本的早稻田图书馆馆藏了很多中医古籍,很多珍稀罕见的中医古籍 也都在里面
另外曾经在 医书网 下载到一些的中医古籍类书籍资料,也都是整理国外一些馆藏的中医古籍资料,都是纯古籍扫描版的中医书籍,非常罕见的,你可以看
内景备览(上下卷)
内科秘录(9卷)
内经知要(上下卷)
切要方义(1-5卷)
千金方药注(1-4卷)
千金方衍义(1-36卷)
千金方(1-32卷)
景岳全书(40卷)
本草经百种录(上中下卷)
歌伤寒杂病论俗辨(上中下卷)
经穴汇解(1-8卷)
经穴纂要(1-5卷)
经络歌括(2卷)
经络腧x学 68讲
经验丹方(四卷)
蔓难录(1-5卷)
蕉窗方意解(一二卷)
蕉窗杂话(2卷)
补正辑光伤寒论(上下卷)
金匮二刘合注(上下卷)
金匮玉函经(1-20卷)
金匮玉函要略论注(6卷)
金匮要略 54讲
金匮要略国字解(1-6卷)
金匮要略心典(3卷)
金匮要略述义(1-4卷)
金匮论注(1-8卷)
金镜内台方义(3卷)
难经小解(1-6卷)
难经抄(一二三卷)
难经本义抄(1-6卷)
难经本义(上下卷)
难经疏证(上下卷)
难经经释(一二卷)
难经铁鉴(5卷)
雷公炮制(1-8卷)
风寒热病方纬篇(1-7卷)
麻疹三书(一二卷)
黄帝内经相关书籍整理(124册)
黄帝内经素问(1-9卷)
中西汇参铜人图说
伤寒蕴要二卷明彭用光著明嘉靖四十年江西官刊本黑白版
元版子部伤寒论注解存7卷(卷1-3缺)汉张机撰金成无己注解元刊1册
元版子部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5卷新编张仲景注解发微论2卷宋许叔微述元刊4册
元版子部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8卷金刘守真撰马宗素重编元刊8册
元版子部新刊惠民御药院方20卷元御药院编元刊10册
元版子部新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10卷首目1卷元孙允贤编元刊11册
宋版史部图经严州重修图经存3卷卷1-3宋董弅撰陈公亮刘文富校宋刊明修4册
宋版史部新雕名公纪述老苏先生事实1卷撰者未详南宋刊1册
宋版子部伤寒总病论6卷附音训1卷修治药法1卷宋庞安时撰南宋刊抄补4册
宋版子部史载之方2卷宋史堪撰南宋刊2册
宋版子部外台秘要方40卷首目1卷唐王焘撰南宋刊42册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12卷金张从正撰金刊9帖
宋版子部太医张子和先生儒门事亲零本金张从正撰南宋刊1帖
宋版子部新雕孙真人千金方30卷唐孙思邈撰南宋刊配元明刊本24册
宋版子部普济本事方存6卷(卷1-6)宋许叔微撰南宋刊6册
宋版子部重校证活人书18卷宋朱肱撰南宋刊带图本10册
宋版子部鸡峰普济方存25卷首目1卷宋孙兆撰贾兼重校南宋刊24册
宋版集部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存6卷唐杜甫撰宋郭知达编宋宝庆元年广东漕司刊3册
类证普济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清钱氏萃古斋抄本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于内,治宜甘热。
28.热*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古代中医手术很发达 为什么会失传?
本文2023-10-08 20:53: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