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阵法主要都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三国时的阵法主要都有哪些,第1张

三国时的阵法主要都有哪些

阵法是古代战争不可或缺的作战形式,所谓的行军布阵,行军就是指军队行进到战区的状态,而布阵就是到了战区之后展开的作战状态。

古人布阵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布阵主要得考虑以下几种要素:指挥官的位置;阵中兵器的排列分布;各兵种的行进速度差异应该如何搭配;布阵的地形是否利于兵力展开;敌军的武器和兵种以及训练程度等。

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的标志就是阵型熟练。孙子兵法中强调的六如(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其实就是要说明阵法操练的最高境界。

强大的军队除了要能够把阵型排得整整齐齐之外,还要做到行军的时候阵型不乱,面对强敌冲锋的时候阵型不散,进攻敌军的时候迅速但是阵型不疏。面对不同敌情和地形的时候,阵型能够快速变换。具备这样的条件才是真正的精兵劲旅。

锥形阵

锥形阵是一种古老的阵法,在当今出土的最早关于阵法记述的书籍《孙膑兵法》中就有锥形阵法的记录,孙膑将其列为十阵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这种阵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事实证明锥形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冲锋阵法。

根据兵书记载,锥形阵是一种前锋如锥的战斗队形,要应用这种阵法必须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这样才能通过精锐的前锋在狭窄的正面攻击敌人,突破、割裂敌人的阵型,两翼扩大战果,是一种强行突击的阵法。非勇悍无比的将领和精锐的攻击型部队无法使用。

在影片《赤壁》中,曹军骑兵部队采用的是锥形冲锋阵,指挥官往往处于阵的最前方,适合勇猛型战将带领部下冲锋。

雁行阵

雁行阵同样是《孙膑兵法》中出现过的阵法,所以《赤壁》一片中诸葛亮说这个阵法过时了并非毫无道理。顾名思义,雁行阵就是模仿大雁飞行编队的一种阵法,一直以来这是一种骑兵和步兵都可以应用的战斗队形。

骑兵的雁行阵主要用于快速突击对面敌人的两翼薄弱部位,而步兵往往用雁行阵克制敌军的正面冲击。先用横阵面对敌军冲锋面,迅速展开雁行阵。这样敌军的冲锋就会被夹在雁行阵的两翼中间,同时受到两侧的攻击。对付骑兵的锥形阵非常有效。

除了用于软化敌军锋锐之外,由于雁行阵可以对敌人形成两侧的攻击面,所以非常利于射击武器的发挥。任何进入雁行阵夹击范围的敌军都会同时遭遇两面火力的交叉射击,几乎可以说是必死无疑。现代战争中机枪的部署就是一个典型的雁行阵,步枪手一般在阵地正面,而至少两挺机枪部署在敌人进攻路线的两个侧翼。这样任何进入机枪射程的敌军都会被机枪的火力如割麦子一样削平。

除了地面应用之外,雁行阵也用在海战。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迎战日本联合舰队的队形就是犄角雁行阵,试图发挥其铁甲舰的远程火力歼敌,但是由于训练水平和指挥能力远不如日军最终失败。

雁行阵最大的问题就是两只部队中间没有任何结合部,对指挥协同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后方完全无法防护,一旦被前后夹击则必败无疑,所以在战场使用不算广泛。

八卦阵

《赤壁》中,诸葛亮布下的八卦阵是古代著名的阵法之一。在影片中诸葛亮说八卦阵是一种古老的阵法,这其实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上八卦阵就是诸葛亮本人所创,而且在赤壁的时候他还没发明这种阵法。据史书记载,八卦阵是蜀国政权建立后,诸葛亮根据蜀国军队的特点创立的新阵法,这种阵法在唐代就已经失传。

但是据说诸葛亮曾经垒石作八阵图,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种垒石阵应该算是最早的沙盘推演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故意神话了八卦阵的威力,将其描述成一种进入之后就会飞沙走石天地变色的神怪阵法,这只是小说家的艺术加工罢了。

阵法是古代战争不可或缺的作战形式,所谓的行军布阵,行军就是指军队行进到战区的状态,而布阵就是到了战区之后展开的作战状态。

一字长蛇阵,

二龙出水阵,

天地三才阵,

四门兜底阵,

五虎群羊阵,

六丁六甲阵,

七星北斗阵,

八门金锁阵,

九字连环阵,

十面埋伏阵。”

事实上的中国古代阵法没这么复杂,可简单分为进攻和防守,战国时期的《孙膑兵法》集古代兵法之大成,总结先人经验,系统完整地将“阵”分为十种阵型,即:“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形阵、雁形阵、钩形阵、玄襄阵、水阵、火阵”。另外还有用以射击的“云阵”,围敌的“赢渭阵”,奇袭的“阖燧阵”,备受推崇的诸葛亮改进过的“八阵图”、“梅花阵”,种类不下二十种。

影视剧和小说中的阵法基本上都是夸大和虚构的,有些阵法只是名字是真的,有些则干脆连名字都是虚构的。虽然影视剧和小说中的大部分阵法都是假的,但是真正的阵形阵法依然是存在的,它从古至今一直在战争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我所知道的最早的阵法是方针和圆阵,这两种阵法一种用来进攻一种用来防守。方阵的外形是一个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方阵讲究外围的兵力密集里面的兵力稀疏,这样可以有效的杀伤敌人还可以用内侧稀疏的兵力来虚张声势。在一些大型战争中,一个大的方阵往往由许多小的方阵组成,这样既能发挥兵力的优势又能相互配合。

圆阵和方阵差不多,只不过圆阵是围成一个圆圈。这个阵型可以有效的防御各个方向的敌人,而且队友之间还可以相互支援提升士气。缺点是不太好移动,所以常常作为防御阵型。

方阵和圆阵之后渐渐出现很多阵型,像雁形阵、锥形阵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阵法。后来孙膑将这些阵法收纳整理编入了《孙膑兵法》中,在这里面他将阵法分成了十种,分别是“方阵、圆阵、锥行阵、雁行阵、钩行阵、玄襄阵、疏阵、数阵、火阵、水阵 ”。这里面的十种阵法其实只有前八种是阵法,火阵和水阵其实只是方阵在特殊环境下的形态。

再后来骑兵的加入又为阵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得我国的战术战法进一步完善。骑兵的优势就是机动性强,所以他的打法主要就是突袭和包抄。骑兵的灵活与冲击力弥补了步兵的笨重,骑兵融入我们传统的阵法使得军队的容错率和杀伤力跟强大。

其实阵法说白了就是各兵种之间的配合,利用地形环境的方式。它绝对没办法像影视剧中那样几块石头就可以呼风唤雨挡住几十万大军。

中国历史悠久,无论是文化发展还是军事谋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都始终处于世界发展的前列。就以军法韬略来看,从最早的《姜太公兵法》到《孙子兵法》《孙武兵法》,都是古人军事谋略的实践运用,彰显了古人的智慧和才智。

而在古代兵法中,阵法是其中璀璨夺目的存在,我们所熟知的阵法,林林总总不下十余种,如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山月儿阵、四门斗底阵、五虎巴山阵、六甲迷魂阵、七纵七擒阵、八卦阴阳子母阵、九宫八卦阵、十代明王阵等。

在《封神演义》中,还有十绝阵的存在,当然这只是小说家的演绎而已,而十余种古阵法却是真实存在的,当两军对垒时,能够发挥出集团军作战的威力,所以在小说中,一员猛将闯入大阵之中,杀了一个七进七出,显然是夸大了将领的个人作用,如岳飞手下的大将杨再兴,纵然威猛盖世,然而一旦到了大阵之中,也犹如困兽犹斗。

明朝时期,抗倭名将戚继光发明了一种鸳鸯阵,这种阵法,以其强大的杀伤力,让日本人惊呼,伤亡太大了,根本抵挡不住,那么戚继光为何要创立这一阵法呢?

首先是时代背景。明朝时期,随着火器的出现,火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大大超越了冷兵器时代的威力,古代的阵法,已经很难适应火器时代的实际要求,尤其是对抗倭寇,以热火器为基础,才是有效杀伤倭寇的最佳办法。

从阵法上看,鸳鸯阵在当时的时代,确实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也是戚继光在军事革新上的伟大创举,而实际上的鸳鸯阵,又是如何一个阵法呢?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鸳鸯阵的阵型,一队的人数是十一人,队长居前,二人一个手持长牌、另一个手持藤牌。长牌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能够抵挡倭寇的箭矢和长枪的攻击;而手持藤牌的士兵,配备有标枪、腰刀,可以向倭寇发起进攻。如此一来,长牌手和藤牌手以掩护为主要作战意图。

接下来,二名士兵手持狼筅,狼筅由毛竹制作而成,长度约为三米,对敌人形成强大的威胁。随后是四名手执长枪的长枪手,左右分别是二人,这也是火器的充分运用,和前面的盾牌手和狼筅手形成依托作用。

最后两名战士,手持“镗钯”,主要负责警戒和支援等任务,以方法敌人的迂回攻击。所以从整体上看,“鸳鸯阵”具有矛与盾、长与短紧密配合的特点,也将冷兵器和热武器充分融合的优点,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阵法变换多样,以最大杀伤力为目标。

鸳鸯阵能够得到实行,还在于东南沿海地区,地形主要以丘陵沟壑为主,道路窄小,适合压制倭寇作战的优势,尤其是长短适宜的戚家刀,更是专门克制日本野太刀的不二法宝。因此自从戚继光创立了鸳鸯阵之后,和倭寇作战,每战必胜,沉重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

三国时的阵法主要都有哪些

三国时的阵法主要都有哪些阵法是古代战争不可或缺的作战形式,所谓的行军布阵,行军就是指军队行进到战区的状态,而布阵就是到了战区之后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