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古诗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3收藏

关于汉字的古诗词?,第1张

沁园春·雪

[作者] 毛泽东 [朝代] 近代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长恨歌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长恨歌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观沧海

[作者] 曹操 [朝代] 汉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使至塞上

[作者] 王维 [朝代] 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黄鹤楼

[作者] 崔颢 [朝代] 唐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鹊桥仙·纤云弄巧

[作者] 秦观 [朝代] 宋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寒食 / 寒食日即事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山月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作者] 杨慎 [朝代] 明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迢迢牵牛星

[作者] 佚名 [朝代] 汉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

[作者] 佚名 [朝代] 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凉州词二首

[作者] 王之涣 [朝代] 唐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燕歌行二首·其一

[作者] 曹丕 [朝代] 魏晋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三台·清明应制

[作者] 万俟咏 [朝代] 宋

清明看、汉宫传蜡炬

阳关曲·中秋月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正气歌

[作者] 文天祥 [朝代] 宋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孔雀东南飞

[作者] 佚名 [朝代] 汉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十五夜观灯

[作者] 卢照邻 [朝代] 唐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出塞二首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沁园春·雪》 近代·毛泽东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长恨歌》 唐·白居易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汉·曹操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 唐·王维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 唐·崔颢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 / 寒食日即事》 唐·韩翃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关山月》 唐·李白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牵牛星》 汉·佚名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凉州词二首》 唐·王之涣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清明看、汉宫传蜡炬

《三台·清明应制》 宋·万俟咏

银汉无声转玉盘

《阳关曲·中秋月》 宋·苏轼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正气歌》 宋·文天祥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孔雀东南飞》 汉·佚名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汉字的来历: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歇后语: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谜语:

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

四个山字山靠山,

四个川字川套川,

四个口字口对口,

四个十字颠倒颠。

头是一,腰是一,

尾是一,其实不是一。

说起旧社会,两眼泪淋淋,

我家十口人,只有草盖身。

一个大,一个小,

一个跑,一个跳,

一个吸血,一个吃草。

千字不象千,八字排两边,

有个风流女,却被鬼来缠。

守徐州失去大半,

战吕布打掉巾冠,

骂候成盗去花马,

恨董卓有心无肝。

说它小,能代表一国,

说它大,填不满麻雀肚皮。

一点一横长,一甩去南阳,

南阳两棵树,长在石头上。

遇水立成河,同伴就称哥,

头顶大得奇,傍人又如何。

某字生来横,老是躺着困,

若要问本事,样样是头名。

一堵大围墙,墙外水汪汪,

水从左边来,冲走右边墙。

中字加横不加点,莫做申字猜;

若做申字猜,不是真肚才。

去头是字,去尾是字,

去头去尾还是字。

上八是倒八,下八是正八,

十字当中架,人人需要它。

两个动物并排站,

一个游泳,一个吃草。

上头在水里,下头在天空,

要问家在哪,老家在山东。

一座石灰山,出产各种炭,

石墨、金钢石,也是它生产。

十个哥哥,体重真轻,

重一千倍,才一公斤。

有耳能听到,有口能请教,

有手能摸索,有心就烦恼。

外面会说话,里面飘雪花,

里外合起来,大家爱着它。

木字加一笔,猜对是稀奇,

本未木术禾,一个也不是。

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根据我国古文献文记载天皇氏时代已发明干支及相关记录文字,在后来的传承中,黄帝时代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

在《史记》《尔雅》等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不过《史记》与《尔雅》的版本不一样。发明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万。

传说仓颉造汉字。《说文解字》记载仓颉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商朝,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出现,稍后出现的钟鼎文虽有字数的增加,但形体并无大的变化。

周朝,由于疆域广阔且诸侯割据日久,汉字在春秋晚期明显出现诸侯国之间文字异形,战国时期的文字异形情况更重。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秦国大篆为基础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稍后,普遍又依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简便的字体隶书,并作为通用文字在全国广为流传。

扩展资料: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曾认为是甲骨文。就所见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铸刻在青铜器上。

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4672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甲骨文,特有学科——甲骨学。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当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语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

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唯一系统,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

--汉字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关于汉字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汉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编辑于 2011-11-19

查看全部11个回答

京东钢笔书法入门文具耗材,得心应手!

根据文中提到的汉字为您推荐

京东钢笔书法入门文具耗材,色彩清晰,方便快捷,质量上乘,长久使用,超高颜值,舒适流畅!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

拼音教学_中小学一对一辅导机构

根据文中提到的汉字为您推荐

拼音教学认准学大,中小学1对1辅导,数学/英语/语文/理科/文科课程辅导,中高考冲刺,拼音教学选择学大教育,拉开距离/抢占先机,直击薄弱点!

学成世纪(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告

有关汉字的资料有哪些?

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

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

极速提问

最美的花火 正在咨询一个情感问题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作业帮口算拍照检查,一拍就知道题目对错!

作业帮口算-随时随地拍照1秒搜题,搜作文,听生词,背课文一键解决,难点错题全方位解析作业帮口算批改,检查作业,专为小学生家长打造的教育类软件!

广告2021-03-2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都有哪些?

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后来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 根据我国古文献文记载天皇氏时代已发明干支及相关记录文字,在后来的传承中,黄帝时代把干支之名简化为一个字。 在《史记》《尔雅》等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不过《史记》与《尔雅》的版本不一样。发明数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万。 传说仓颉造汉字。《说文解字》记载仓颉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 商朝,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甲骨文出现,稍后出现的钟鼎文虽有字数的增加,但形体并无大的变化。 周朝,由于疆域广阔且诸侯割据日久,汉字在春秋晚期明显出现诸侯国之间文字异形,战国时期的文字异形情况更重。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秦始皇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整理文字,以秦国大篆为基础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稍后,普遍又依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简便的字体隶书,并作为通用文字在全国广为流传。

扩展资料: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曾认为是甲骨文。就所见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铸刻在青铜器上。 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4672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甲骨文,特有学科——甲骨学。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当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语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 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唯一系统,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 --汉字

48赞·387浏览2019-10-01

关于汉字的资料是什么?

汉字的发展史:知道汉字是谁创造的吗?

4赞·1播放

有关汉字的资料(20字左右)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仍未完全定型。 古文字阶段的汉字,汉代以前的文字。更具有形象性。 战国文字:“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秦国文字,汉字发展的主流。 六国文字,地域差异大,不反映汉字发展轨迹,是支流。 汉字是语素文字,总数非常庞大。汉字总共有多少字?到目前为止,恐怕没人能够答得上来精确的数字。 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晋宋以后,文字又日渐增繁。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梁顾野王作《玉篇》有16917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到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的《大汉和辞典》,收字49964个。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随着时代的推移,字典中所收的字数越来越多。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收字数为54678个。1994年冷玉龙等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 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能够也没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但是《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在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七千而已。

254赞·18,254浏览

关于汉字的资料,你们知道哪些?

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已经认出的有一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的象形性较强,写发也不固定,如,“田”可以写作(如下图)由于是刀刻,字的线条比较纤细。

10赞·152浏览2020-04-10

有关汉字历史的资料

汉字有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大致是:商代之前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为成熟期。 此后出现一系列演化,特别是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 楷书到隋唐基本定型,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被美术化成为「宋体字」,后有模仿宋体字而来的仿宋体,大体就是我们今天所用字体。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多,发展的类型不一。悠久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卓越的文字文化。

扩展资料:

历史上用过的文字: 1、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3、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

关于汉字的古诗词?

沁园春·雪[作者] 毛泽东 [朝代] 近代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长恨歌[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