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蒂的功效作用 伤寒胀气吃它准没错
又到了柿子快要上市的季节了,不少朋友都喜欢吃柿子,我自己也爱吃,我自己爱吃柿饼,很喜欢柿饼那种味道,吃起来甘甜爽口,有嚼劲,而且柿子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但是大家普遍吃柿子的时候忘记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喜欢吃完了柿子把每柿子蒂扔掉,今天我带大家一起看看柿子蒂的功效作用。
柿子蒂,中药称为柿蒂,为理气类的药物。味苦涩,性平,功能降气止呃,用于胃气上逆引起的呕逆。但应用时要视证状寒热,或胃气虚的原因,适当配用对证之药物同用,效果更佳。
柿子蒂呈扁圆形,直径15~25cm。中央较厚,微隆起,有果实脱落后的圆形疤痕,边缘较薄,4裂,裂片多反卷,易碎;基部有果梗或圆孔状的果梗痕。外表面黄褐色或红棕色,内表面黄棕色,密被细绒毛。质硬而脆。气微,味涩。
相关配伍 1、呃逆:柿钱、丁香、人参等分。为细末,水煎,食后服。(《洁古家珍》柿钱散)
2、治呃逆不止:柿蒂(烧灰存性)为末。黄酒调服,或用姜汁、砂糖等分和匀,炖热徐服。(《村居救急方》)
3、治伤寒呕哕不止: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捣筛,只作一服,用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柿蒂汤)
4、治胞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柿蒂汤)
上面的内容非常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有关柿子蒂的功效和作用都有哪些,看过的朋友们是不是都觉得很意外呢原来毫不起眼的柿子蒂也具有很高的药物疗效,对于治疗伤寒呕吐,胀气都能起到良好的功效。柿子蒂也是中药材中的一种,经常被用来和其他药材配伍。
柿蒂:性味:涩、平。
功用:降气止呃:为治呃逆要药。多用于胃气上逆之呃逆。治寒性呃逆配丁香;治热性呃逆则配竹茹。
用法:3~9克。
川楝子:性味:苦、寒。
功用:(1)清热利气止痛:用于湿热挟气滞所致的胁痛、脘腹痛及疝痛。配元胡名金铃子散,治胁痛、胃痛。配小茴香、吴茱萸、橘核,治小肠疝气。(2)杀虫:用于蛔虫、蛲虫之腹痛,常配鹤虱、使君子、槟榔。
用法:9~15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柿蒂的别名 7 来源 8 产地 9 原植物形态 10 产地 11 采收与初加工 12 生药性状 13 性味归经 14 柿蒂的功效与主治 15 柿蒂的化学成分 16 柿蒂的药理作用 17 柿蒂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172 来源 173 性状 174 鉴别 175 检查 1751 水分 1752 总灰分 176 柿蒂饮片 1761 炮制 1762 鉴别、检查 1763 性味与归经 1764 功能与主治 1765 用法与用量 1766 贮藏 177 出处 18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柿蒂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柿蒂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柿蒂 1 拼音
shì dì
2 英文参考calyx kaki [朗道汉英字典]
calyx and receptacle of a persimm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ersimmon persistent calyx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alyx Kak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ersimmon calyx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柿蒂
柿蒂为中药名,出《本草拾遗》。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 的干燥宿萼[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Calyx Kak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persimmon calyx(《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柿蒂的别名柿钱、柿丁、柿子把、柿萼[2]。
7 来源柿蒂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 f 果实的宿萼。
柿蒂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 f.的宿存花萼[2]。
8 产地柿蒂主产河南、山东[2]。
9 原植物形态落叶乔木,小枝有褐色柔毛。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长6~18cm,宽3~9cm,先端短尖,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有褐色短柔毛;花杂性,雄花有雄蕊16,成短聚伞花序;雌花单生于叶腋,子房上位,8室;花萼4深裂,有毛,果熟时增大;花冠黄白色,4裂,有毛。浆果扁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5~8cm,熟时橙红色、红色、鲜**,宿存花萼木质。花期5~6月,果期9月。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10 产地柿蒂主产河南、山东。
11 采收与初加工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或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
12 生药性状宿萼皿状,萼筒部平展,类方形,直径15~25cm,边缘4裂,裂片宽三角形,长1~15cm,宽约2cm,常向外反卷,基部有果柄或圆形果柄痕;外表面红棕色,内表面黄棕色,萼筒密生锈色有光泽的短绒毛,作放射状排列。质硬脆。味微涩。
柿蒂的化学成分
柿蒂含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白桦脂酸(betulic acid)、丁香酸(syring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B谷甾醇及其糖甙(BsitosserylBglucoside)、三叶豆甙(trifolin)、金丝桃甙(hyperin)、山奈酚(kaempferol)等。
13 性味归经柿蒂味苦、涩,性平;入胃经[2]。
14 柿蒂的功效与主治柿蒂具有降逆下气的功效,用于呃逆。
柿蒂具有降气止呃的功效[2]:
柿蒂治呃逆,噫气,气膈反胃:煎服,5~10g[2]。
柿蒂治血淋:烧存性研末服,每次3~6g[2]。
15 柿蒂的化学成分柿蒂含齐墩果酸、白桦脂酸、无羁萜、熊果酸、丁香酸、香草酸、没食子酸、山奈酚、槲皮素、三叶豆苷、金丝桃苷、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等[2]。
16 柿蒂的药理作用柿蒂提取物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并有镇静作用[2]。
17 柿蒂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柿蒂
Shidi
KAKI CALYX
172 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干燥宿萼。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
173 性状本品呈扁圆形,直径15~25cm。中央较厚,微隆起,有果实脱落后的圆形疤痕,边缘较薄,4裂,裂片多反卷,易碎;基部有果梗或圆孔状的果梗痕。外表面黄褐色或红棕色,内表面黄棕色,密被细绒毛。质硬而脆。气微,味涩。
174 鉴别(1)本品粉末棕色。石细胞长条形、类方形、类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至80μm,壁不均匀增厚,外侧有瘤状突起或略呈短分支状,孔沟极细密。非腺毛单细胞,直径20~26μm,壁厚约至8μm,胞腔内含棕色物。外表皮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5~7。草酸钙方晶直径5~20μm。
(2)取本品粗粉2g,加70%乙醇10ml,温浸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没食子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u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用水饱和)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75 检查 1751 水分不得过140%(附录ⅨH 第一法)。
1752 总灰分不得过80%(附录ⅨK)。
176 柿蒂饮片 1761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去柄,干燥或打碎。
1762 鉴别、检查同药材。
1763 性味与归经苦、涩,平。归胃经。
1764 功能与主治降逆止呃。用于呃逆。
1765 用法与用量5~10g。
1766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77 出处柿子梗,俗称柿子钱、柿子丁、柿子柄等。是柿树科柿子的干燥宿萼。冬天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时收集、清洗、干燥或破碎。主产于我国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入药有降逆止咳之功效。让让我们来看看柿子梗的功效和作用吧!
柿蒂的药用功效
性味苦、涩、平。
归经胃经。
功效降低不良反应,终止不良反应。呃,主要是治打嗝。
柿蒂的临床作用
1柿子用水喝后,用水煎服,可治疗咳嗽、呃逆症状。
2柿子梗可以用黄酒和姜汁冲泡后饮用,可以治疗打嗝。加糖炖可以有效治疗。
3柿子梗可以治疗伤寒引起的呕吐,有效祛除体内寒气,有效治疗体内湿邪。
4柿子梗可以治疗失血性淋病,对一些生殖系统问题也可以是很好的治疗方法。
柿蒂的药用选方
1治呃逆:柿子钱、丁香、人参等。是细粉,水煎,饭后服用。
2、治呃逆:柿子为末。将米酒混合,或用姜汁、砂糖均分煨制。
3治伤寒呕吐:柿蒂七个,白梅三个。上第二味,粗略捣碎过筛,只取一份,用一份水,煎至半份。去我温暖的衣服,不顾时间。
4、治疗饱咳:柿子、丁香各一两。切细,每次四块钱,一杯水半,五片姜,炒到七分熟。去我的热衣服,不管什么时候。
4治百日咳:柿子四块钱,乌梅仁十个白仁,三钱加白糖。用两杯水炒到一杯。一天吃几次,连吃几天。
5、治血雨:柿饼,为末。每两美元,空心米饮料混合。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柿蒂在一些地方也被称之为柿钱、柿丁以及柿子把和柿萼等,在生活中适用范围非常的广泛,对于身体的保健和治病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柿蒂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柿蒂的功效与作用中医方面认为柿蒂性平味苦涩,服用后并不会产生毒性,对于身体的保健效果还非常的好。科学家通过科技手段研究发现,柿蒂中含有一定的羟基三萜酸,其中包括了熊果酸、白桦脂酸以及齐墩果酸。另外,柿蒂中还含有丰富的脂肪油、酸性物质、果糖、鞣质以及葡萄糖,科学使用能够令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具体的柿蒂泡水喝的功效如下:
1)帮助胃肠道消化
柿蒂以及柿子中都是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这种物质进入体内后可以有效的增加胃肠的消化能力,同时我们的食欲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除此之外,使用柿蒂这种中药材还具有涩肠止血的作用,所以对肠胃的保健效果很不错。
2)润肺生津
润肺生津也是柿蒂泡水喝的一种常见的作用。这是因为柿蒂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养分,所以进入体内后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起到润肺生津的功效。
3)治疗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肿大出现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于缺碘,所以若是身体出现了这种疾病,那就应该对身体进行摄取碘盐了。柿蒂中含有一定的碘和维生素,这两种物质可以有效的治疗甲状腺肿大的毛病,令身体快速会恢复健康。
4)改善心血管功能
服用柿蒂之后对于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有着很不错的疗效,同时预防作用也不小。我建议生活中若是出现了高血压、发炎以及各种心血管方面疾病的时候,都可以将柿蒂泡水服用,能够起到软化血管,有效增加冠状动脉血液流量,同时活血消炎的功效也不小。
柿蒂的用法柿子主要在我国的河南、山东以及河北、山西等地生长,吃法有很多,同时对身体的好处也不少。柿蒂作为这一种中药材也常和多种中药材一起搭配制作成药方使用。一般情况下,柿蒂分为两种使用方法,分别是煎汤服用以及制作成药散使用,需要注意的是用量不要太多,控制在2钱到4钱左右就足够了。具体柿蒂的使用方法如下:
1)治疗呃逆
将柿蒂、人参、丁香准备好,然后一起研磨成粉末搅拌,再用开水冲泡服用,对于呃逆有着很好的疗效。
2)治疗伤寒呕哕不止
将干燥的柿蒂和白眉一起准备好,然后捣烂,再放入锅中加上清水煎煮,趁热服用,具有治疗伤寒呕哕不止的作用。
3)治疗呃逆不止
若是身体出现了这种疾病症状,那就应该将干燥之后的柿蒂直接烧灰,再用黄酒调服,也可以根据身体的状况以及个人的饮食习惯加上一些姜汁或者是砂糖,味道很不错。
4)治疗血淋
将干燥的柿蒂准备好,然后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两钱,并且用空心米饮送服,对于身体的保健效果很不错。
5)治疗胞满逆咳不止
将柿蒂和丁香各准备两克,然后切碎备用。在将准备好的两种药材和生姜、清水一起煎煮,再过滤服用就可以了。
柿蒂的功效与作用:
1、抗心律失常作用 05%柿蒂提取物(ST)50mg/kg 腹腔注射于小鼠,能显著对抗氯仿诱发的室颤;亦能对抗乌头碱、氯化钡所致大鼠心律失常;ST125mg/(kg天)腹腔注射,连续5天; 能对抗哇巴因所致豚鼠室性心律失常。
2、镇静作用 ST100mg/kg小鼠腹腔注射,使自发活动明显减少,增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延长其睡眠时间,并明显拮抗吗啡引起的小鼠竖尾反应。
3、抗生育作用 在家免抗生育筛选中,初步证实柿蒂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柿蒂柄优于柿蒂蒂,柿蒂的柄的抗生育率为796%。
4、柿蒂能有效补充人体养分及细胞内液,起到润肺生津的作用;
5、柿蒂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碘,能治疗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6、柿蒂中的有机酸等有助于胃肠消化,增进食欲,同时有涩肠止血的功效;
7、柿蒂能促进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帮助机体对酒精的排泄,减少酒精对机体的伤害;
8、柿蒂有助于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并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
柿蒂的功能与主治:
降逆下气。主呃逆;噫气;反胃。
①孟诜:治咳逆、哕气,煮汁服。
②《滇南本草》:治气隔反胃。
柿蒂的应用与药方:
①治呃逆:柿钱、丁香、人参等分。为细末,水煎,食后服。(《洁古家珍》柿钱散)
②治呃逆不止:柿蒂(烧灰存性)为末。黄酒调服,或用姜汁、砂糖等分和匀,炖热徐服。(《村居救急方》)
③治伤寒呕哕不止:干柿蒂七枚,白梅三枚。上二味,粗捣筛,只作一服,用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圣济总录》柿蒂汤)
④治胞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一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济生方》柿蒂汤)
⑤治百日咳:柿蒂四钱(阴干),乌梅核中之白仁十个(细切),加白糖三钱。用水二杯,煎至一杯。一日数回分服,连服数日。(《江西中医药》(3):20~22,1953)
⑥治血淋:干柿蒂(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服。(《奇效良方》柿蒂散)
⑦治呃逆:柿钱、丁香、人参等分。上为细末,水煎,食后服。方中柿蒂降逆止呕,为君药。(《洁古家珍》柿钱散)
⑧治血淋:干柿蒂(烧炭存性)。为末,每服6g,空心米饮调服。方中柿蒂清热止血,为君药。(《奇效良方》柿蒂散)
⑨治胸满咳逆不止:柿蒂、丁香各30g。上细切,每服12g,水15盏,姜5片,煎至7分,去渣,热服,不拘时。方中柿蒂降逆止呕,为君药。(《济生方》柿蒂汤)
性味归经苦,平。入胃经。
功效主治
降逆止呕用于胃寒呃逆,常配伍丁香、生姜等,方如丁香柿蒂汤;用于胃热呃逆,常配伍芦根、竹茹、代赭石等;用于虚寒气逆,则配伍人参、丁香等;用于痰浊内阻者,则配伍半夏、陈皮、厚朴等。
用量用法5~15克,水煎服。
按语柿蒂苦温,善降逆气,为治呃逆要药。
柿子蒂的功效作用 伤寒胀气吃它准没错
本文2023-10-08 21:40: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1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