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咳嗽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8浏览:4收藏

古籍中的咳嗽简介,第1张

中医·咳嗽咳嗽(cough)为病名。是指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一种常见病症。宋以前,咳、嗽同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咳”指肺气上逆作声,有声无痰;“嗽”指咯吐痰液,有痰无声;有声有痰为“咳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咳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本证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咳嗽发病较急,除咳嗽主症外,常兼见表证,但若调治失当,可转为慢性咳嗽;内伤咳嗽经久难愈,感受外邪亦可急性发作。慢性咳嗽迁延日久,或年老体弱,脏气大伤,则可并发喘息,成为咳喘。现代医学的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凡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均可参照本文治疗。咳嗽既是具有独立性的证候,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因久咳致喘,表现肺气虚寒或寒饮伏肺等证者,参阅喘证、痰饮。针灸疗法对咳嗽发作期或初发期疗效较满意,久病患者可配合其他疗法治疗。咳嗽的分类咳嗽的分类,历代所用名称甚多。《黄帝内经素问·咳论篇》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并且描述了各类不同证候的特征。《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久咳、胆咳、厥阴咳等。明·张景岳执简驭繁地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咳嗽》篇说:“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日外感,一日内伤而尽之矣。”至此,咳嗽之辨证分类始较完善,切合临床实用。按病邪分类咳嗽从病邪分,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风热嗽、热嗽、时行嗽、寒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等;从脏腑、气血分,有肺虚咳嗽、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大肠咳、小肠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胆咳、劳嗽、气嗽、瘀血嗽等;从

详见百科词条:咳嗽 [ 最后修订于2018/7/5 0:51:56 共17456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金匮要略》卷中:泽泻汤处方泽泻15克白术6克功能主治治水停心下,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目昏眩。现用于耳源性眩晕。用法用量上药二味,以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分温再服。摘录《金匮要略》卷中《圣济总录》卷一一二:泽泻汤处方泽泻升麻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决明子(微炒)大黄(锉,炒)黄芩(去黑心)甘草(炙)枳实(去瓤,麸炒)芍药各30克栀子仁人参赤茯苓(去黑皮)黄柏(去粗皮)细辛(去苗叶)白术各15克柴胡(去苗)120克桑根白皮(锉,炙)60克青葙子30克制法上药十八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肝热目赤,视物不清,积年青盲,视不见物。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生姜4克(拍破),同煎至150毫升,去滓,入芒消1克,食后、临卧温服,一日二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二王乐善方:泽泻汤处方泽泻40克,白术20克。功能主治蠲饮利湿。主素有痰饮内停,清阳不得上升所致。(美尼尔氏综合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王乐善方《普济方》卷一九三方名泽泻汤组成泽鸡3两(炒),知母2两,海藻2两,丹参3两,秦艽2两,木防己2两,猪苓2两(去皮),大黄3两,通草2两,青木香2两。主治寒热当风,饮多暴肿,身如裂,脉浮数。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制备方法上切。用药禁忌忌酢物。《圣济总录》卷六十七方名泽泻汤组成泽泻1两,细辛(去苗叶)1两,续断1两,秦艽(去苗土)1两,山芋1两,黄耆(锉)1两,防风(去叉)1两半,五味子1两半,生姜(切,焙)1两半。主治气虚,手足厥逆,三焦不顺。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去核),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临卧各1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八十五方名泽泻汤别名肾著散组成泽泻半两,桂(去粗皮)3分,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1两,牛膝(酒浸,切,焙)半两,干姜(炮)半两,杜仲(去粗皮,锉,炒)

详见百科词条:泽泻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3:18:40 共403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规格 211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五海丸 1 拼音

wǔ hǎi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Wuhai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150793

23 处方

海带 400g 海藻 400g 昆布 200g 陈皮 200g 槟榔 200g 浙贝母 100g 蛤壳(煅) 100g 桔梗 200g 夏枯草 100g

24 制法

以上九味,粉碎成极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90~ 110g制 成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微咸、微涩。

26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卵圆形,直径35~48μm ,脐 点状、人字状或马蹄状,位于较小端,层纹细密。内胚乳碎片无色,壁较厚,有较多大 的类圆形纹孔。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联结乳管直径14~25μm ,含淡黄 色颗粒状物。腺酸中不溶解。

(2)取本品 3丸,剪碎,加水 100ml,浸泡数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ml。 取浓缩液 2~3 ml,加硝酸 1与硝酸银试液数滴,即生成**乳状沉淀,在氨试液中微 溶解,在硝酸中不溶解。

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28 功能与主治

软坚,散结,理气。用于瘿瘰初起。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2 丸,一日3 次。

210 规格

每丸重 3g

211 贮藏

密闭,防潮

古籍中的五海丸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四痰饮门]一切痰饮(附论)

骨白术甘遂大黄石膏栝蒌根桔梗大戟朴(一两)旋复花丸(出千金方)治停痰饮。结在两胁。腹胀满。羸瘦不能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一调经门]经闭

,故月事不来。先服降心火之剂,后服《局方》中五补丸,后以卫生汤治脾养血也。李东垣曰∶经闭不行有三,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一调经门]经闭

,故月事不来。先服降心火之剂,后服《局方》中五补丸,后以卫生汤治脾养血也。李东垣曰∶经闭不行有三,

《类证治裁》:[卷之八经闭论治]附方

归芎芩栀翘草大黄朴硝薄荷等分,水煎。〔气血〕五补丸参地苓牛膝地骨皮等分,蜜丸,酒下。〔气血〕卫生汤

《普济方》:[卷一百一诸风门]风惊(附论)

目录 1 拼音 2 《宣明论》卷八 21 方名 22 三花神祐丸的别名 23 组成 24 功效 25 主治 26 三花神祐丸的用法用量 27 制备方法 28 各家论述 29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三花神祐丸 1 拼音

sān huā shén yòu wán

2 《宣明论》卷八 21 方名

三花神祐丸

22 三花神祐丸的别名

神祐丸

23 组成

甘遂半两,大戟半两,芫花(醋拌湿,炒)半两,牵牛2两,大黄1两(为细末),轻粉1钱。

24 功效

宣通气血,消进酒食。进饮食,削痞满。

25 主治

中满腹胀,喘嗽淋闷,一切水湿肿满,湿热肠垢沉积,变生疾病;久病不已,黄瘦困倦,气血壅滞,不得宣通;或风热燥郁,肢体麻痹,走注疼痛;风痰涎嗽,头目旋运;疟疾不已,症瘕积聚,坚满痞闷;酒积食积,痰饮呕逆;妇人经病不快,带下淋沥,无问赤白;男子妇人伤寒,湿热腹满实痛,久新瘦弱,久新腰痛,一切下痢;小儿惊疳积热,乳癖肿满。阳水肿胀,大小便秘。

26 三花神祐丸的用法用量

初服5丸,后每服加5丸,温水送下,每日3服。加至快利,利后却常服,病去为度。病癖闷极甚者,便多服则顿攻不开,转加痛闷,则初服2丸,后每服加2丸,至快利为度。小儿丸如麻子大,随强弱增损,34岁者35丸,依前法。

27 制备方法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

28 各家论述

1《医方考》:甘遂能达痰涎窠匿之处,大戟、芫花能下十二经之饮,黑丑亦逐饮之物,大黄乃推荡之剂,佐以轻粉者,取其无窍不入,且逐风痰积热,而解诸药之辛烈耳。

2《张氏医通》:此方守真本仲景十枣汤加牵牛、大黄、轻粉三味。较十枣倍峻,然作丸缓进,则威而不猛。

29 附注

神佑丸(《张氏医通》卷十六)。

古籍中的三花神祐丸 《玉机微义》:[卷四痰饮门]饮当去水温补转剧论

虽是下攻终同燥热今刘河间以十枣汤加大黄牵牛制三花神佑丸新得之疾服之气流饮去而愈昔有病数年不愈予诊之

《丹溪心法》:[卷三]水肿三十八

,牵牛、枳实、萝卜味,看大小虚实与服气实者,三花神佑丸、舟车丸、禹功散选用。忌食羊头蹄肉,其性极补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五宇集·古方八阵]攻阵

顷又吃,渐渐加至一碗,其虫下尽而愈。《宣明》三花神佑丸治一切沉积痰饮,变生诸病,或气血壅滞,湿热郁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外感

肿胁硬,十枣汤、泽泻汤、泽泻牡蛎汤、导水丸、三花神佑丸、浚川丸、布海丸。然证虽可下,又当权其轻重,

《古今医鉴》:[卷之十]疝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是痰饮的治疗总则。但是临床上痰病患者属热者十之八九,属寒者十之一二,用药多取清热化痰,而非“以温药和之”。复习文献发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论述的不是“痰证”,而是“饮证”。

下面就从本病的历史源流对《金匮要略》的“痰饮”概念进行辨析。

1“痰”和“饮”概念形成年代不同

“饮”概念出现明显早于“痰”概念。现存较早的中医古籍,如汉代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及《黄帝内经》、《难经》中医经典医藉中均没有“痰”字;而《黄帝内经》已有“饮”、“溢饮”、“饮发”、“饮积”、“水饮”等概念。而早期文献对现在含义的痰液,多表述为“涕”、“唾”、“沫”等。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从现存版本来看,虽然出现了“痰饮”一词,但其内涵与后世出现的“痰”概念不同。

西晋的《针灸甲乙经》、《脉经》也是有“饮”而无“痰”。隋唐以后的医书才陆续使用“痰”字。关于“痰证”理法方药的探索活动则发生在宋代以后。

2《金匮要略》“痰饮”疑是“淡饮”之误

查阅现存文献,《金匮要略》是记载“痰饮”这个名词的最早古籍。于是,我们会认为“痰饮病”是仲景最先提出来的,若仔细推敲或许不然。因为仲景原稿已佚,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早已面目全非。从宋以前一些古籍记载“饮证”的相关内容看,许多描述“四饮”的章句基本与《金匮要略》原文相同,可是全未使用“痰饮”二字,如晋代王叔和《脉经》写作“淡饮”。从目前通行版本的《金匮要略》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仲景通篇论述都是“饮证”,并未述及现代所指之“痰证”。

仲景开篇就指出“夫饮有四”,并对“四饮”的病变部位、证候作了详细描述。说明仲景指的“饮”其外延仅局限于“四饮”,并不包括后世之“痰”。所以,现在《金匮要略》书中的“痰饮”二字,很可能是传抄之误。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能说明王叔和把“痰饮”改为“淡饮”,而后人将“淡饮”误抄为“痰饮”似乎更为可能。

3《黄帝内经》已具有“痰”、“饮”相异的雏形

《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又说:“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后世医家《饮病论》的作者认为这种“水溢则为水胀”正是《素问・脉要精微论》讲的“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所以,《黄帝内经》中的“溢饮”可以看做是《金匮要略》“痰饮”的雏形。而“中热胃缓则为唾”,其中的“唾”可能是后世“痰”的雏形。清代《研经言》对痰饮名称进行过辨析,认为《金匮要略》“痰饮”当写作“流饮”;“痰”由“淡”字演化而来;而“淡”乃“淡唾”之意,区别于“浊唾”而言。故《黄帝内经》此处的“唾”可能指“浊唾”,也就是后世的“痰”。

孩子经常生病,有可能是免疫力低下,但中医角度看有可能是痰饮导致的,而且这种情况非常常见。痰饮本身容易导致各种难以治疗但是又可以自行缓解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梦魇、胸闷、咳嗽、身体局部发凉、长出气等。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古籍中的咳嗽简介

中医·咳嗽咳嗽(cough)为病名。是指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一种常见病症。...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